第一篇:关于美术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关于美术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论文摘要:在美术教改中,校本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校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是补充和拓展美术选修内容,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与评价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学生鉴赏能力、技法的掌握、学生作品展示等促进其美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校本课程;美术教学;实施策略与评价;反思
在美术教改中,校本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成为美术教改的新视点。目前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美术校本课程主要是根据学校资源通过课程补充和拓展的方式,针对原有课程的不足进行补充,可能是内容的广度拓宽,也可能是内容的深度加深。下面简要介绍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美术校本课程的编制与教材
课程开发是以人的发展为其逻辑起点,所以开发美术校本课程首先要考虑校本课程是不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现有的高中美术课,课型单一,以欣赏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体验不到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根据这种现状,我校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是补充和拓展美术选修内容,给学生多创造美术实践的机会,对学生个性发展给予及时补偿,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艺术生活,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增强学生艺术创造的信心,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开发美术校本课程首先要考虑的是美术校本课程的编制,即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如何呈现这些内容,教学效果如何评价等等。我在从事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紧紧扣住美术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和激发人的潜在审美意识的重要教育内容,增加了一定的南通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和必要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学,如中国画的技法等,让每位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经典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对地方美术资源的关注,达到艺术教育的良好效果。
我校高二美术教学采用的就是校本教材。美术校本课程的教材不是单一的版本,是我自己编写编绘的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公开发行的美术教材“养心斋系列”:《工笔禽鸟》、《工笔草虫》、《工笔百花》、《写意牡丹》、《写意荷花》、《写意竹子》、《白描百花》、《白描禽鸟》和我参编的《南通美术乡土教材》,根据学生的喜好从中进行选择,力求个性化发展。教材的内容包括:中国画赏析、南通地方美术文化资源的探析、工笔花鸟、写意花鸟的描摹与创作等。
二、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与评价
1、学生的兴趣与艺术审美愿望是开设美术校本课程的根本动力
根据学生需求,首先开设写意花鸟和工笔花鸟课。高一阶段全部是美术鉴赏,学生了解了一批优秀的国画作品,对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如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讲求“以形写神”等有所了解,但对其用笔和用墨方面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等却毫无感性认识。所以在高二阶段的美术欣赏是重点学习画家用笔用墨的技法并让学生尝试体验笔墨的情趣。因为学生对国画的技法表现认识还较浅,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认识进行白描练习(熟悉毛笔的性能),再临摹大师的优秀作品(吸取大师们的艺术精华)进行比较,自己总结出“骨法用笔”的含义,然后通过创造性地改线练习,充分体验线条的疏密节奏与韵律感。最后再对工笔花鸟的染色和写意花鸟的用笔进行技法上的指导和演示。学生最初比较畏惧,认为国画是渴望而不可及的,带着迟疑的神情初试着用毛笔勾线,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情况变化了,当一幅幅流畅的线描、清新典雅的工笔、淋漓酣畅的水墨通过他们的手再次诞生,同学们的兴趣随之高涨起来,自信心也增强了。当学生充分体验到艺术实践的快乐,开设美术校本课程的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
2、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是美术校本课程发展的保障
学生有了学习热情,必须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使之兴趣持续发展下去。当技能学习和美术鉴赏相结合,欣赏古今优秀作品,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学生是真正地变为主动学习。因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是看不懂画法的,看不懂就无法去体会,更无法进行表现。鉴赏时教师不仅要讲解,最好能演示一些相关的技法,或启发学生在实际绘画的时候可如何具体的表现。例如在欣赏陈之佛的工笔花鸟作品时,我除了和同学们一同分析它的用笔和着色外,还让学生上网了解陈之佛的生平经历,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作者因早年就读日本,并且把日本版画和装饰画风格融进了中国传统的工笔画技法之中,他的作品就带有强烈的装饰性。我还演示了画面中的特殊技法“水渍法”给学生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理解了作品的艺术风格。
3、学生技法的掌握是美术校本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技法是画好作品的关键,这也是学生们起初畏惧工笔画的原因,所以打消学生的顾虑是最重要的。我在课件里以录像的形式,用两支毛笔示范了叶子的分染并耐心做了讲解。再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染色,画出渐变效果。第一次拿毛笔画很新鲜,更何况是同时两支,学生很感兴趣,但真正画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比如分染时对水分的掌握很重要,太干马上会留有水渍,太湿又会染色不均。还有花朵、枝干、羽毛等不同质感该如何表现。开始会有些生疏,随着绘画阶段的深入,学生一点点地开始熟悉掌握,并能进行应用。这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这期间要多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一旦得心应手,简直是欲罢不能。
4、作品展示是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有效评价方法
现在的学生表现欲很强,适时举办画展和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对学生来说就是自身能力的体现,也是最好的学习评价方式之一。看到自己能把大师的作品临摹或改创并且展出,那种愉悦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那是一种无尚的荣誉。通过画展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使部分学生的艺术特长得到很好表现,培养自信心。一些从前对美术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喜欢上了美术,你只要求每位学生画一幅工笔画的,结果画了两幅三幅。
我还以“任务驱动,学程导航”教学策略为实现路径,布置有关课题让学生收集南通地方书画名家的信息、作品和相关资料,写出小评论,并适当予以点拨。再以小组为合作单位制作成PPT幻灯片格式在班级进行交流展示,小组每位成员都有不同的任务分工,如撰写讲稿、图片处理、生动讲演等,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通力合作,在各班的课题成果汇报中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惊喜,充分地调动全班每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这些学生制作的富有个性的精美的课件我都保留下来,又成为我今后新的教学资源。
总之,开设美术校本课程的目的,就是给学生创造美术实践的机会,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对他们的思想品德、人格境界、智力发展、身心健康等都有着积极作用。学生们经过校本学习,收获是很大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真正学到了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体验到了其中的艰辛,培养了自己的兴趣,锻炼了自己意志品质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并且从美术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带给自己的喜悦。
三、美术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恰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所以它体现了以下几方面好处:一是教师的积极参与,二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三是根据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四是凸现出学校自身特色。同时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能力上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本身。
不过在实践中,我也感觉到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也是一个问题,还存在着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给学校给教师都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实践证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第二篇: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
农村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
张店乡岳楼小学
马京国
[内容摘要]: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逐步引起了课程理论界的重视。许多地方和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逐渐表现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期待。我校在自编英语教材方面,进行了开发和研究,结合学校的英语教学特色,开展小学英语校本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关键词]:英语 实践 研究
一、研究问题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是具体落实教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重要措施,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校本教材是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广阔背景下,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教材进行的适度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更贴近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
我校根据本校实际,在不改变课程总体框架的情况下,根据学校英语教学发展的现状和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需求,学校组织一线英语教师编写出一本适应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需要、学校环境的条件与特色,呈现校本化和个性化的校本教材——《校园英语》。以学校地方课程为依托,每周开设一节英语阅读课,现就本教材的使用情况展开研究。
二、研究目标 我校英语校本课程的目标是实用性,口语化和趣味性。从内容编排、选择上,更具有知识结构的广博性和延伸性、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丰富性、英语语言的真实性和实践性、版面设计的独特性以及插图的趣味性等特点。既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又不脱离现行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是现行教材的补充和拓展,形成了既独立又统一的格局。我校的《校园英语》在融合现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适应了学校的环境特色,文化氛围和城市地域特色,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具体目标如下:
1.进一步凸显我校教学特色,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
2.探究《校园英语》教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以及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兴趣的提升。
3.研究《校园英语》对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提高。
三、研究措施
(一)因地制宜 再现校园文化
我校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曲径通幽,芳香四溢。一年四季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是一个飘逸着浓郁书香的校园,一个充满诗意的精神家园。一个自由、和谐、情智共生的希望之园。在我们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每天都在校园里进进出出,但他们却无法用英语描述清楚自己的学校,对于校园文化,学习生活,表述得不是很科学,但孩子对于此很感兴趣,基于这一点,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将学校的文化特色,文体活动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编入教材中,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意识,拓展学生的英语交际面。
我校秉承“以人为本,以爱为源,为学生成长奠基,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校发展改革”的办学理念。校园的文化特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编写教材时,考虑到将学校的各项活动编入教材,如:将学校开放日编入4B Unit 7 Our open day,配以学校教学楼的图片,介绍了两座教学楼:云台书苑Yuntai Book Yard和精卫楼Jingwei Building让学生们对自己学习的地方能会用英语描述;学校每年的运动会是学生们最爱的竞赛场,在《校园英语》6B中,Unit 2 More exercise.给学生描述了校园运动会的激烈场景,并能以比较级的句型呈现,这与《牛津小学英语》教材6B的知识点同步,此外,又进行补充:Nancy is good at swimming.就是对be good at的用法进行了拓展,教材编写时既考虑到与原有知识点的对接,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校的跳蚤市场,是学生们喜爱的天地,孩子们将家中闲置的物品带到市场上交易,在4B中的Unit 4 At school market.给学生们描述了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易的场景,学生们看到了自己的照片“走过 路过 不如看过!看过 赏过 不如买过!”并配以交际用语Can I help you ? I’d like„等,清晰地描述了购物类交际用语;太极拳是我校的特色体育项目,师生们人人会打太极拳,学生们还在多项比赛中获奖,翻开6B书,我们能看到Unit 7 Doing Taiji at Donggang Primary School学生们读到了大家在操场上打太极的场景:Now you can always see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doing Taiji in the school field in the morning.It’ll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at Donggang Primary School„„如此多学习、生活中的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英语的信息量不多,三年级的教材选材时,我们考虑到应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选取了学生喜爱的动物,小猫Mimi和小狗Bobby的形象,以连环画的形式,描述了动物们的生活、学习情况等,并配以色彩鲜艳的图片,增强了趣味性,每课阅读下来,孩子们都能学到很多具有童真、童趣的语言知识。通过类似的拓展和补充,学生接触到了更多的单词和句子,学会了将生活中的信息用英语进行传达与交流,理解了它们在实际中的用法,能更好的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二)因材施教 运用拓展教材
英语校本课程的落脚点是学生,它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这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词汇量也随之丰富起来,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英语的能力。我们五、六年级的编写意图,就是在所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改编,然后依此融进与之相关的单元中,目的是以旧知识为蓝本,为新知识作铺垫,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知识,让他们逐步养成自学英语的习惯。
在编写中,我们延伸教材文本,充分体现生活的真实性与多样性,合理利用充满情趣的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强烈的兴趣与求知探索的欲望。每个单元的话题是学生以前学过的,或是他们能够读懂的与本单元的新知识有联系的。例如5B Unit 1的教学内容是The first day at school.重点内容是介绍所学课程,与现行教材的第一单元话题一致,在此基础上,我们增加了一些新词汇,如:课表中的劳技课Labour等。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并增加新内容,学生很快就能够熟练运用;再如,在Unit 7 A Science lesson 涉及到了昆虫类词汇和交际用语,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点,通过对科学课的描述,教育学生要爱护昆虫,保护大自然,整合其他学科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又如,在6B Unit 4 The seasons一课中,描述了连云港的季节特征:Summer usually comes in June.It is very hot in Lianyungang.Many children like to go swimming with their parents.People like to go to Huaguo Mountain in autumn„Welcome to Lianyungang.这一话题与《牛津小学英语》的6B Unit 5 一课内容相一致,并扩展增添了连云港的地域特点。新课程的宗旨是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每个单元都有学生能读的懂的内容,既熟悉又简单,大大增强的学生的自信心;又相应地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汇和交际用语,学生可以利用旧知识来帮助学习新知识,降低难度,逐步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三)因势利导 转变教师角色
校本英语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它没有现成模式可搬,需要确立领导组织和课程编写人员,要求相关教师要积极投入,主动参与。同时要制订详细的编写方案,并不断修正方案,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要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校本开发的研究者、决策者、执行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在定位了编写目标后,我们组织学校一线的教师,结合新课标、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平时的实践研究,审慎编写。在此过程中,所参与的教师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明确责任到人,制定出详细的教材编写方案,教师们经常利用各种机会交流心得体会,以发挥出更好的能动作用。在初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修改,尽量考虑学生的需求,力争开发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能够充分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理念的英语校本教材。
教师应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多种形式展开调查分析,获取校本英语实施的资料,根据需求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通过开发校本资源,创设英语环境和英语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逐渐视英语为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创设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让学生处处感受英语,他们才能自然地融入到英语学习活动中去,不断增强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四)因文而定 初探教学模式
校本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吸收与融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创建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学习模式,并结合三案 六环节教学模块,灵活运用组合式、对话式、比较式、探究式、学科融合式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选择时要因文而定,更应因人而定、因年级而定。首先,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当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放手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校本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倡合作,鼓励竞争,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其次,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采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形式,进一步拓展英语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英语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研究效果
《校园英语》教材从2009年9月在我校三至六年级使用,每周开设一节课,经过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学习兴趣浓厚。在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喜欢上英语课,喜欢阅读《校园英语》教材。
2、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较快,听、说、读、写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学校开设了《校园英语》兴趣小组,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同时,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区英语特色活动表演中,我校的《校园英语》汇报表演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剑桥少儿英语》考级中,多名学生取得了好成绩。校本课程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地区环境,突出特色,培养特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以促进校本课程的快速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效益和人才素质做出贡献。[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王斌华 《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 3.王玲莉 《小学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及思考》 《小学教学设计》2006年第1期◆
第三篇:人大附中《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总结
人大附中《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总结
一、人大附中校本课程设置的理念及特点
1.人大附中的办学理念
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
2.人大附中的校本课程理念
让课程适合学生——让学生各得其所,自主探究,主动发展。
将创造赋予师生——使课程成为智慧的载体。
将世界融入课程——使课程成为现实生活的一个真实的组成部分,使课程流淌着时代的活水。
将未来融入课程——使课程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3.我校课程设置与实施的国际视野
学校的课程改革始终坚持学习、借鉴国际成功的案例和做法,结合国情和校情,创造性地进行课程改革。刘彭芝校长带领学校部分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先后到芬兰、英国、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国等进行课程考察,与欧美著名的中学进行了课程设置方面的交流,并与我校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
人大附中与上述几所学校课程设置的比较:从选修课门类来说,我校上述5个国家的学
校都差不多,但相对而言,美、英、芬兰的选修课门类更为详细、具体、专业化,从选修课的数量来说,这些学校大多都在100多门,我校开设150多门。
4.人大附中校本课程设置的特点
①自主性
新课程应该实现一种回归:回归到课程的本源,回归到学生发展的需要。回归的有效方式就是注重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自主性。教师自主、学校统筹,开设校本选修课;个别学科根据需要,自编教材;学生自主选修校本选修课。
②关联性
课程之间相互关联,课程与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国家的文化乃至全球的文化相互关联。课程与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相联系。课程与社区相联系,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例如,科技选修课带领学生走进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进行科学考察等。课程与国家相联系。课程与世界相联系。例如,开设了“UNESCO国际理解教育”、“国际领导能力培养”、“模拟联合国”等选修课。③时代性
将时代的活水引入课程,让课程的设置与时俱进。
课程设置紧跟时代步伐。例如,开设了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3C公司、数字奥运、平面广告设计等。
课程设置结合科技前沿。例如,开始了“科学与中国——院士科普报告”,如邀请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来校做《探月研究进展与我国计划》的科普报告。
课程设置考虑学生特点和未来社会要求。开设男生课堂、女生课堂等选修课。
④多元性 多样化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面向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多种语言,多种文化。开设了除英语外的法、德、日、韩、俄、荷兰、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芬兰10种第二外语,以及英语数学、英语物理、英语生物、英语历史、英语戏剧等18门学科英语课程。
多种师资来源。有本校教师、大学教授、科学院研究员、院士、也有本校自学成材的厨师,还有本校学生。
⑤审美性
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在美术、音乐、陶艺、面塑等选修课,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⑥实践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对基础教育的必然要求。培养学会动手,引导学生掌握通用技术知识和技能,开设了“预备医生”、“烹饪”、“创造发明”、“模型设计与制作”、“汽车模拟驾驶”等深受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既头脑聪慧,又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
二、开发校本课程的一般流程
1、开发校本课程的一般流程:
经过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就学校层面而言,一般流程如下。
图1 开发校本课程的一般流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1)建立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学校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将校本课程设置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如《人大附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人大附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选修课程管理规定》等。保证了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推进,确保高水平的课程开发。
(2)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整个开发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学校要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多种形式,调查和分析学生的发展需要,明晰学校的育人目标以及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并且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要进行阶段性的调查,以不断改进和调整课程设置。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学生的需求和建议。②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③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的状况;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④学校的优势。⑤家长对学校开发课程的愿望和建议等方面。
(3)确定目标。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订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4)组织与实施。
①培训与申报。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依据《人大附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申报教师提交《人大附中选修课(Ⅱ)(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②评议与审核。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附课程介绍)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素质教育选修课选课手册》,发布在人大附中选修课网络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在网络平台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方可开课。
③宣传与推广。根据学校总体工作安排,在学生选课之前,组织“校本课程宣传周”活动,学校搭建“课程超市”,校本课程任课教师在其中展示、宣传说明自身的课程,方便学生深入了解课程,选择课程,营造课程文化。
④评价。包括课程的设计评价、实施评价和学生学习的评价,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要贯穿在课程开发的各阶段。通过这些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修改学校课程的设计,以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水平。
2.做好学生选课指导工作。
学生选课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选修。我校印制了《校本课程课选课手册》,手册中除介绍有关课程的内容、教学计划、考评方式等基本信息以外,还附有选课指导等等。我们建立了网上选修课平台,在网上为学生们提供有关选修课更为详细的资料。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详细了解课程情况后,征求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也可通过“选修课咨询周”向授课教师详细了解课程情况。还可以实行试听制度,第一次课的试听,在第二次上课之前,最后确定选择。图2 学生选课程序
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选课要科学引导,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讲清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意义及学校安排中的实际困难,克服学生选课中的兴趣主义倾向,做到“指导不包办,放手不放任”。
三、目前针对各年级开设的主要校本课程
我校从1997年开始开设校本选修课,最初只有50门,近几年我校开设的选修课涵盖八大领域,共150多门。选修课针对初中和高中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开设。下表所列为我校本学期我校校本选修课。
人大附中2009-2010学第一学期校本选修课表
课程名称 学生类别 上课位置 上课时间
国际市场 初中 初中楼 周三
西班牙语(初中班)2 初中 初中楼 周三
模型设计与制作 初中 初中楼 周三
信息学奥赛(初级)初一 高中楼 周三
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初级 初中 高中楼 周三
网络应用与管理 初中 高中楼 周三
武术套路段位制 二段剑术 初中 公寓楼 周三
篮球 初中 篮球场 周三
电脑广告设计 初中 实验楼 周三
电脑作品制作 初中 实验楼 周三
初二生物选题实验 初二 实验楼 周三
微生物与生活 初一 实验楼 周三
走进生物学科实验 初一 实验楼 周三
围棋(初中)初中 实验楼 周三
趣味物理实验与电子制作 初二 实验楼 周三
初二物理实践 初二 实验楼 周三
初二物理自主实验 初二 实验楼 周三 Student Planet(学生世界)初中 实验楼 周三
田径理论与实践(初中)初中 田径场 周三
网页制作 初中 图书馆 周三
数码摄影和图片处理 初中 图书馆 周三
陶艺 初中 图书馆 周三
跆拳道(初中)初中 网球场 周三
健美操(初中)初中 艺术馆 周三
俄语初级 初中 逸夫楼 周三
多元文化赏析 初中 逸夫楼 周三
德语初级 初中 逸夫楼 周三
神秘的地球 初中 逸夫楼 周三
书法选修课(初中)初中 逸夫楼 周三
英语综合能力提高课(初中版)初中 逸夫楼 周三
桥牌基础1 初中 逸夫楼 周三
日本将棋 初中 逸夫楼 周三
初中游泳 初中 游泳馆 周三
羽毛球(初中)初中 羽毛球场 周三
初级韩国语 初高中 初中楼 周五
西班牙语(高中班)1 高中 初中楼 周五
法语与法国文化(初级)初高中 初中楼 周五
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化(初级)初高中 初中楼 周五
尚水女社 初高中 初中楼 周五
德语初级 初高中 初中楼 周五
意大利语和意大利文化(初级)初高中 初中楼 周五
俄语中级 初高中 初中楼 周五
俄语初级 初中 初中楼 周五
三国十次大战的历史真相 初高中 初中楼 周五
日语(初级)初高中 初中楼 周五
日语(中级)初高中 初中楼 周五
时事英语 高中 初中楼 周五
学生公司 高中 高中楼 周五
预备医生 高二 高中楼 周五
飞行原理与国内外飞机综述 初高中 高中楼 周五
American Culture 高中 高中楼 周五
Business 高中 高中楼 周五
Theatre: Play Production 初中 高中楼 周五
Logic and Math Puzzles 高中 高中楼 周五
World Geography 高中 高中楼 周五
Music 高中 高中楼 周五
Plant Biology 高中 高中楼 周五
《论语》选读 初高中 高中楼 周五
Literature 高中 高中楼 周五
桥牌基础2 高中为主 高中楼 周五
桥牌提高 初高中 高中楼 周五 创业创新领导力 高中 高中楼 周五
国际象棋(初级班)初高中 高中楼 周五
五子棋 初高中 高中楼 周五
国际跳棋选修课 初高中 高中楼 周五
国际象棋(提高班)初高中 高中楼 周五
科幻物理学 高中 高中楼 周五
影视欣赏 初高中 高中楼 周五
中国象棋 初高中 高中楼 周五
数学妙趣撷英 高中 高中楼 周五
透过影像 观察世界 高中 高中楼 周五
美国史 高中 高中楼 周五
西方经济学二(应用经济学)高中 高中楼 周五
力学专题讲座 高二 高中楼 周五
发明与创造 特定 高中楼 周五
单片机 初中 高中楼 周五
机器人项目实现与竞赛 初高中 高中楼 周五
模拟联合国 高中 高中楼 周五
Photoshop图片艺术处理 初高中 实验楼 周五
药用植物学 高中 实验楼 周五
植物组织培养与生物技术 高中 实验楼 周五
围棋(高中)高中 实验楼 周五
初二物理实践 初二 实验楼 周五
初二物理自主实验 初二 实验楼 周五
苹果电脑数码生活小组 初高中 实验楼 周五
田径理论与实践(高中)高中 田径场 周五
影视配音与朗诵入门 初高中 图书馆 周五
经营管理决策模拟演习(MESE)&JA经济学 高中 图书馆 周五
DV短片拍摄制作 高中 图书馆 周五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 初高中 网球场 周五
跆拳道(高中)高中 网球场 周五
瑜伽 分校高中 分校 周五
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与应用 分校高中 分校 周五
街舞体验 高中 艺术馆 周五
北京历史文化 初高中 逸夫楼 周五
话说宇宙 初高中 逸夫楼 周五
激光的奥妙 初二高中 逸夫楼 周五
神奇的纳米科技 初高中 逸夫楼 周五
书法选修课(高中)高中 逸夫楼 周五
无处不在的电子 初高中 逸夫楼 周五
英语综合能力提高课(高中)高中 逸夫楼 周五
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 高中 逸夫楼 周五
浅谈《红楼梦》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初高中 逸夫楼 周五
古典诗词赏析 初高中 逸夫楼 周五
京剧文化 初高中 逸夫楼 周五 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生活 初高中 逸夫楼 周五
望尽天涯路——文学之永生与永恒 初高中 逸夫楼 周五
高中游泳 高中 游泳馆 周五
羽毛球(高中)高中 羽毛球场 周五
面塑艺术 初高中 综合楼 周五
桥牌实战技术 初高中 高中楼 周五晚
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高一 高中楼 周日
四、选修课的选课方式和授课时间的安排
为了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我校研发中心在新课改领导小组有关人员的指导和参与下,研发了网上选课平台。国家选修课程(选修Ⅰ)和校本选修课程(选修Ⅱ)的选课和管理都得以在网上进行。每个学生填报四个志愿,选课平台根据学生填报志愿的情况,随机录取学生。为了保障每位学生都选上课,我们每次选课要经过三轮机选和一轮手选。历时2周左右。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市区提供的网络平台,让学生利用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进行基于网络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我们还利用市区提供的网络平台进行学分认定和管理。
每学期我们提供40多门国家任选选修课给高中一、二年级的学生选修,提供100多门校本课程供初、高中学生选修。其中,高中的国家选修课的上课时间为每周四下午,每次课上80分钟。校本选修课的上课时间为周三下午和周五下午,每次课也是80分钟。
五、校本选修课成功的案例
[案例1:桥牌基础] 授课教师:人大附中化学教师刘智勇、物理教师胡继超。课程设置背景: 人大附中桥牌开展桥牌运动始于2007年3月,在此之前,每一届学生中都会有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了一点桥牌的基础知识,但他们对桥牌的理解都停留在初级阶段,水平都很低,只是作为一种消遣的游戏来进行。此后由于有学生希望能够在学校学习到更加系统的理论,开始有家长写信给刘彭芝校长希望能够在人大附中开展这项运动。刘校长在收到这些学生希望学习桥牌的意见后敏锐的看到桥牌运动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的锻炼和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作用,马上同意应该在人大附中开设这门课程。喜爱桥牌的化学教师刘智勇、物理教师胡继超开设了桥牌选修课,并聘请了桥牌大师陶建华老师和刘军老师先后承担了桥牌选修课的任课工作。这些学牌仅仅一年的时间的学生组建的两支队伍,在2009年8月全国中学生桥牌锦标赛上在竞争激烈的5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战胜了各自对手胜利会师决赛,提前包揽了比赛的冠亚军,站到了全国中学生桥牌比赛的最高峰。
[案例2:国际理解教育]开课教师:人大附中日语教师杨杰川。课程设置背景:1953年,联合国教科文创办ASPnet(Associated Schools Projects network)项目。旨在增强各国学校间横向合作联系,通过学校教育促进和平文化。如今,全世界175个国家共有7800多所加盟学校,根据各国具体情况开展着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活动。2003年人大附中加入联合国教科文联系学校(ASPnet),承担起在中国学校中积极推进UNESCO理想的教育责任。在校长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下,从2006年2月,人大附中设置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在高中开始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开发尝试。2008年9月至今,在高中、初中分别开设了“UNESCO国际教育”选修课和必修课程,并把国际理解教育正式纳入ESD(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校实践活动中。该课程既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开课目的:发展师生民主参与能力,培养未来公民具理性思辩、倾听沟通、尊重他人之民主素养。提供学生多元参与学生权益相关事务之管道,建立民主、开放、关怀与尊重之学习环境。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等活动,培育学生公民行动知识与技能,认同本土文化,建立地球村观念,善尽地球村之公民责任。
六、校本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主要对策
2009年4月20日,我们组织学生对校本选修课的教师进行了教学评估,还做了有关校本选修课的问卷调查、召开了学生座谈会,也向担任选修课的教师进行了相关调查,以求全面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了解我校开设校本选修课的实际效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主要对策。
1、热门选修课还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同学们非常肯定我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程,使他们有许多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拓展知识、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但他们也希望,更多地开设热门课程,如动手动脑的课程、操作实践类课程、趣味性课程,同一门课程可以多开几个班,满足同学们的需要。希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互动环节,增设有趣的活动;希望老师更加幽默,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今后我们会更加注重校本选修课质量的提高,注重热门选修课的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出一批精品选修课。
2、师资队伍还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虽然我校通过多种渠道构建校本选修课教师队伍,但其主体仍是本校教师。本校教师开设选修课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平时课业负担和班主任负担重、压力大,时间和精力不够。其次是教师要求进行相关专业培训和深造,以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水平。学校将采取合理的师资调控措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3、教学设施与场地还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选修课,不仅对师资,也对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教学场地、教学设备都远远不能满足课程的需求。尤其是实践性强的课程,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够充分。这些问题随着学校建设的发展将逐步得到解决。
第四篇:《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中期评估报告
常州市北环中学邹浩芳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得到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越来越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并熟练地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可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与态度”(包括行为习惯、心理品质等)方面得到发展。简单地说,教育可以使人在知识和技能、能力、人格(情感、态度、价值观)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教数学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数学知识、掌握一些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养成一定习惯,形成一定观点。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数学的精神追求理想。
一、背景介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笔者本着对数学教育事业无比热爱的态度,本着对当今数学教育现状的无限担忧,通过几年的思考,于2005年在《成才导报·江苏教育周刊》发表了一篇名为《刍议数学教育的课程设置》的文章,该文主要阐述了当今数学教育以及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主要还是停留教学层面上,还未正真上升到数学教育的高度;主要还是停留在数学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未正真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上。该文将数学教育课程分为科学数学、艺术数学和计算机数学三大类,并且简要的阐述了每一类中应该包含那些数学内容以及需要通过那些途径来实现这些目标。
正是由于新课程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置、课程的评价标准还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因此需要我们这些从事数学教育、教学一线教师不断的“上下求索”,对于我们来说,及时的开发出一套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文化)、完善学生的数学人格(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数学的精神追求理想)的校本课程是当务之急,也是实现从数学教学向数学教育转变的一条必经之路。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建设肩负着真正实现数学素质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是真正实现数学教学向数学教育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以上几个要求,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考虑。因此我们为《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基本的定位:以通俗易懂、激发兴趣、拓展视野和教材补充进行研究为我们的基本要求,以挖掘数学文化中的教育功能为我们的研究方向,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完善学生的数学人格为我们的核心宗旨。
二、构建框架
在确定了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研究方向和核心宗旨以后,就要进行本课程基本框架的构建工作了。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在现状下,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经过我们反复的思考和研究,同时邀请专家亲临指点,最终我们确定本课程的基本框架,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就是要“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所有的过程基本上都是以学生的活动展开的,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本课程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是:《古老的数学》,《好玩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智慧的数学》,《先进的数学》和《美丽的数学》。
在《古老的数学》一章中,并不是把数学史作为一门研究数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学科,而是根据现代心理学发现的一个体现数学史的认知功能的“遗传法则”。从数学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中寻找数学发现的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体会数学家们为寻找这些知识的付出的艰辛。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本质上更好的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作为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的教材,让学生体会“只有付出努力才会获得成功的人生道理”,“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数学精神”。
在《好玩的数学》一章中,利用心理学中“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的规律,以一系列数学游戏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枯燥”的代名词,真正的数学其实可以是乐趣无穷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这种兴趣作为他以后学习数学的动力和源泉。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自己爱玩的游戏原来与数学紧密相连,从而为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看似乏味的知识,让学生的学科知识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有用的数学》一章中,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设计了很多贴近学生、符合实际、利用学生现有知识能够解决的生活实例。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些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学生通过对这些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够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什么是数学,知道学习和学好数学是很有用的,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在驱动力。
在《智慧的数学》一章中,通过穿插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以改变人们认为科学研究枯燥无味的看法。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有趣的数学问题、经典的数学问题、奇怪的数学问题。通过对“有趣的数学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对数学中的存在的智慧产生强烈的好奇与追求,从而激发学生天生的求知欲;通过对“经典的数学问题”的研究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对“奇怪的数学问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先进的数学》一章中,主要学习和研究数学软件“几何画板”的使用方法。通过对几何画板软件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学生“数学枯燥论”和“数学无用论”的观点;可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另外,通过对几何画板软件的学习,可为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软件打下了一个结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电脑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数学教育上的贡献。
在《美丽的数学》一章中,展示给大家的是数学的美丽无所不在,数学的符号、公式、算法、图形、表格、方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都是很美丽的。这些“数学之美”都需要我们能够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去寻找、去发现、去挖掘、去欣赏,使美丽的数学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源泉。数学的美丽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数学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作为对数学学科的教学,更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的载体,用它来感染和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人格更健全,心灵更美好。
三、选择内容
在完成了框架构建的工作以后,就要根据框架的基本目标和意义进行充实内容的工作了,通过对已经完成的目录框架草稿的反复斟酌和研究,确定了本教材的最终的目录篇章。
目录
第一章 古老的数学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简述············································································· 第二节 外国古代数学发展简述············································································· 第三节 数学家的小故事························································································· 第二章 好玩的数学
第一节 图形变换类的数学游戏············································································· a)俄罗斯方块········································································································ b)七巧板················································································································ 第二节 数字计算类的数学游戏············································································· a)24点··················································································································· b)幻方···················································································································· 第三节 逻辑推理类的数学游戏············································································· a)扫雷···················································································································· b)人鬼过河············································································································ 第四节 数学递推类的数学游戏············································································· a)汉诺塔················································································································ b)魔术师的困惑···································································································· 第三章 有用的数学
第一节 校园中的数学····························································································· 第二节 生活中的数学····························································································· 第三节 数学趣谈····································································································· 第四章 智慧的数学
第一节 有趣的数学问题························································································· 第二节 经典的数学问题························································································· 第三节 奇怪的数学问题························································································· 第五章 先进的数学
第一节 数学是先进的学科····················································································· 第二节 几何画板基础教程····················································································· 第三节 几何画板案例分析····················································································· 第四节 几何画板专题训练····················································································· 第五节 学习几何画板的作用················································································· 第六节 怎样学习几何画板····················································································· 第六章 美丽的数学
第一节 数学经典赏析····························································································· 第二节 数学美文欣赏析························································································· 第三节 师生作品赏析····························································································· 第四节 教师优秀论文导读·····················································································
四、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酝酿筹备阶段
1.在发表《刍议数学教育的课程设置》的文章之后,笔者从此以此为纲要,平时注意多方
面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自身的专业发展,先后参加和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数学》,《有趣的数学》,并且参加了江苏省立项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的研究,于2006年在《数学教学》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变化的三角板》的国家级论文,2007年在《中小学数学》发表了一篇名为《以“黄金分割”为载体进行黄金分割的教学》的国家级论文,并且在2007年《江苏省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征集评选活动》中所制作的作品《从三个方向看》获得江苏省一等奖,为本次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理念的形成、素材的积累和能力的准备。
2.2007年7月至9月,作者首先对数学教学的现状再次进行了分析,觉得很有必要开发
出一套符合时代特征,符合教育要求,符合学校特色,符合学生兴趣的校本课程,然后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本课程的纲要草稿,构建了本课程的框架草稿,撰写了本课程的教材目录草稿(全书共分为七章:《初识数学》,《数学小游戏》,《生活中的数学》,《数学的智慧》,《几何画板与数学》,《数学经典赏析》,《优秀论文导读》,章节与章节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趣味性、难易度、课时安排等等)。
3.根据拟定的教材目录搜集材料、充实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与困难,比如
说,在《初识数学》这一章节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数学史的介绍,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按照数学发展中的故事的形式又担心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在《数学小游戏》中如何从几百上千个游戏中选择出比较合适的游戏呢?根据作者多年来对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理解,根据学生的知识、兴趣与能力的特点,最后确定了:几何变换类游戏(俄罗斯方块、七巧板游戏),数字计算类游戏(24点、九宫格游戏),逻辑推理类游戏(扫雷、人鬼过河游戏),数学递归类游戏(汉诺塔游戏和茶杯游戏)四个内容。„„ 4.接下来作者把对校本课程的设想以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向校领导进行了汇
报,校领导非常重视这个项目,并且立即从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立即给我增派人手并且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请专家给我们进行现场指导,并且召开了一个专门会议,给我们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第二阶段:具体操作阶段
1.2007年10月8日议程:
专家指引(承锡生、陈小平、蔡军)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开发小组明确了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研究方向、核心宗旨,并且确立了本课程中本教材的框架结构。2.2007-10-10议程:
a)先向组员传达本课程的开发目的:以通俗易懂、激发兴趣、拓展视野和教材补充进
行研究为我们的基本要求,以挖掘数学文化中的教育功能为我们的研究方向,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完善学生的数学人格(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数学的精神追求理想)为我们的核心宗旨。b)明确本课程的教材目录:《初识数学》改为《古老的数学》,《数学小游戏》改为《好
玩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改为《有用的数学》,《数学的智慧》改为《智慧的数学》,《几何画板与数学》改为《先进的数学》,《数学经典赏析》与《优秀论文导读》合并为《美丽的数学》。
c)布置当前任务:从基本要求、研究方向、核心宗旨三个方面进行构思每一章节的目
标和意义。小组成员每人选一章节根据组长提供的样本撰写本章节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250字左右,三天内完成初稿,然后由组长审阅,提出修改意见,按照统一的格式,五天内完成定稿,做到课程的章节内容前后贯穿、融为一体。
3.2007-10-13议程:
a)讨论各组员对各自完成章节的目标和意义的认识,提出修改意见。b)各组员成员根据小组意见和建议撰写一份各章节的目标和意义修改稿。c)各组员成员确定本学年开设的校本课程。4.2007-10-23至今:
主要针对各自的研究项目进行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a)各小组成员开设了校本课程。
b)每个成员坚持每个月向课题组开设一节研究课。c)对各自开设的校本课程进行教案的搜集整理。d)进行部分课程教材的编写。
e)对各自研究的校本课程撰写研究论文。
f)对已经完成的教材进行整理、编辑,累计达5万余字。
第三阶段:实践、修改,再实践、再修改,最后完成教材定稿的过程
五、结束语
开发校本课程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决不能仅仅凭着自己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经历痛苦的历程,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经历痛苦的历程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一个追求(对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无比热爱,功利心不能太强,不要一说到数学研究就问这件事情对我职称评审有没有用,对我评骨干教师有没有用„„),要确定一个核心思想(即开发的核心宗旨、研究方向、基本要求),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要不断地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和课程特色的培育;校本课程的规划要根据学生的课程需要来制订;要选择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要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中实践和研究。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是一个漫长的道路,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做一个有心人,心中时时刻刻装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考虑,装着为我们数学教学向数学教育转变服务的理想和追求。
第五篇: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开发的方式和步骤并就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最后文章就课程开发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关键词:信息技术 校本课程 课程资源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一、补充性原则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必须在信息技术国家与地方课程计划框架内,把握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对信息技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起补充作用,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这是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存在的意义与研究空间所在。
二、共享性原则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从工具性的角度而言具有通用性,是信息技术在高中各个学科中应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根据需要开发出来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要注意共享。这种共享体现在:
1、其它学科在进行信息收集、处理、表达与交流时,可以有相应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予以支持,以此来强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
2、信息技术学科自身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重复性开发校本课程,因此建议已开发类似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学校将该类资源通过可行方式实现共享。
三、实用性原则
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关于学生信息素养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高中信息技术非常重视学生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而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益补充,它的开发也必然要围绕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解决为主线,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可操作性原则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根据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特点与相关的便利条件,建立能够做到学生选课方便、教师上课方便集发展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于一体的信息技术网络学习的平台,保证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以负责任的态度学到有用的知识与技能。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方式与步骤
一、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方式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与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依托于信息技术网络学习的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共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享与课程的可操作性,开发主体是学校里的信息技术教师,开发模式为实践→评估→计划→开发,相应的课程开发方式有三种:改编、选用、新编。
1、改编
信息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与此相关的国家或地方信息技术课程都存在着内容滞后于形势的现象。我们可以考虑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拓展,加强对某一个主题的学习,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空间;既做到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关照全体学生,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从而达到对现有课程的补充。
2、选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Internet网上有关信息技术学习的资源也日益丰富,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共享性原则,我们可以考虑将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予以对外共享或与相关校本课程资源拥有者进行协商,直接采用他们开发的校本课程,取其精华,转变成为适合自己学校学生上课的校本课程资源。在没有实现共享的初级阶段,我们也可以考虑将一些知名IT网站主办的工具性栏目介绍内容,经过适当的组织,让学生参与学习,以增强学生在信息处理、交流与表达方面的能力。
3、新编
随着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人类社会推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使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表达和交流的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对应于信息处理的每一环节,我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特长与学生的兴趣,在信息技术国家课程课标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已有的课程资源,开发相关的主题。它可以包括信息技术发展史、信息技术前沿探究、动画处理专题、视频处理专题、IT教程制作处理专题等等。在开发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期间注意结合学校活动、其他学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需要,增强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步骤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大致遵循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经历需求评估、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这么几个必经阶段,每门学科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过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程又有各自的特点。本人自2001年任教高二网页设计课程,经过两年的试教,熟悉了该套教材,发现有一些不太完善的地方,于是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标制定以后,决定依据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改编方式,尝试对浙教版的网页设计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试图使其更适合我校开设网页设计课程的实际需要,取得的实践经验汇报如下:
1、需求评估
网页设计过程是各类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建设网站。制作者首先应具有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
人工智能初步算法与程序设计其次要有一定的美学、心理学常识;再次具备计算机技能。根据以上学习的内容与目标来判断,该网页设计课程的学习典型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阶段、作品设计阶段。该学习内容可以涉及信息技术新课标的五个选修模块如
数据库管理技术网页设计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右图所示。网页设计校本课程的目标――能够制作网站,它的前台部分可以涉及新课标中的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它的后台部分可以涉及新课标中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及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基于互联网中与网页相关的如著名的“蜘蛛”、“爬虫”等软件可以与新课标中的人工智能初步选修模块挂钩。在一个学校一个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方面一学年只开设一门选修课的情况来看,既使是在零起步的情况下,也无论从教学内容准备、师资、还是场地、设备方面都不成问题,而且在有以往积累的情况下,可以有计划的逐步增加教学内容的容量与深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系统地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承担的任务非常繁重,在忙得时候可能上课期间都要被叫出去做一些维护工作。因此如何做到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与学校信息化管理两不误,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比较现实的问题!
分层教学是信息技术学科用来解决学生参差不齐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个人觉得这是一种理想的方式。班级范围内分层,不是高考科目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一定有这么多精力来精确实施;年级范围内分层牵涉范围太大,需要涉及机房、排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课与师资分配,弄不好还会造成各方面矛盾。
再深入一个层次,我们目前发挥了我们自身所拥有的信息技术优势了吗?拥有发达信息技术的我们受到学校班级授课的限制,将教学局限于班级教学,仅仅局限于我们学校里的学生,这对于其他尤其是西部地区渴望学习数字技术的人们提供了我们的帮助吗?
2、确定方案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标的指导思想指引下,根据我对网页设计课程的理解,综合考虑自身长处、学生需求与工作的实际情况,利用网络交流跨越时空的特点,确定如下目标:
A)制作《网页设计互动学习的平台》,它应具有如下功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的功能、有利于老师实施网络课堂教学的功能、学生作业上交及评价功能、诸如视频教程、校本课程、电子教案、智慧资源等课程资源共享的功能、学生优秀作品登记与发布的功能。
B)根据以往授课经验,制定网络授课计划,列出每个专题的课题名称与所需的授课时间,然后将网页设计课程每节课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尤其是有关如何操作的部分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录制成为视频,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编号,等到《网页设计互动学习的平台》创建完毕以后,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对学生尝试进行授课。
3、组织与实施
基于以上思考,经过若干年地实践,结合省编《网页设计》教材,发挥自身特长,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采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范例,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以网页设计过程中的知识点介绍练习为结点,内容分为知识点介绍、练习及相应操作视频点播、思考与拓展等几部分组成的《网页设计互动学习的平台》,目前已完成一个学年18到72课时的网络课程容量,大致分为31个阶段。
其中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的评价。预计此阶段区间课时容量可以是4到11节课之间。
依托该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对课程的内容与任务逐步拓展,部分内容可根据小学、初中、高中整体教学地需要平滑下移至初中、小学。
总体而言:在该网页设计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期,我们制作相关的视频教程应以网页设计工具的使用及网页设计基本概念介绍为核心,网页元素图片、动画的制作工具介绍为辅,每阶段对应的学案所布置的任务应有梯度,相互之间有机联系,将多个看似不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培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完成自主选择完成任务地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教师根据给定格式,提供他们的视频教程与相关的学案,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平时更加钻研教材,将有规律性的、需要重复讲解的内容录制下来,制作成适合学生自主点播学习的视频教材,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在学生跟不上进度或老师无法同时兼顾课堂的时候实施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的策略。
经验之谈
网页设计校本课程从筹划到完成,大致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所设计的《网页设计互动学习的平台》在2005年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中获三等奖,在试教时期出现了并发访问困难的现象,经过改进后现在在课堂上已能够正常使用,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达到了兼顾全体学生,老师与学生各取所需的目的。由于该门校本课程由一个人统筹规划并且是作为正规课程来上,所以遇到的阻力比较小,不需要太多的协调问题,但是如果要同时开出多门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让学生进行选课,那就需要以组为单位进行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时还要按照教师申报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制定相关校本课程内容及简介、制定选课指南、组织学生参加选课培训、学生选课等相关流程,妥善解决好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的选课及对学生的评价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信息技术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紧密相关。丰富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为信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规划、开发、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具有学校特色的活动、文化等信息资源,能够为特色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因此要能够成功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就必须做好相关课程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这类资源可以有教材本身、与教材配套的教辅用书及光盘等、校内教师的电子教案或课件或教学录像或教学案例等数字化资源、与校运动会等活动有关的图片或视频等数字化资源、学生完成作业上交的数字作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知识、技术、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成果等等
二、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很大程度上该校外课程资源是指数字化资源,如没有时空限制的数字图书馆、类似于K12之类的资源库、可从中国基础教育网等教育类门户网站中免费获取的数字资源、可从信息技术课程网等专业学科网站获取相关的数字资源、亦可从天极网之类的IT行业网站获取相关数字资源、各类搜索引擎中直接查找需要的课程资源。除了从Internet获数字资源以外,还包括校外的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高校等社会资源、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人力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等。
三、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协调和共享机制
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相互之间的交换要建立有效的协调与共享机制。对于这一点,以前由于缺乏信息资源标准,各地教育资源建设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效交流和共享。可喜的是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在2002年8月,由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并依此建立了国家级的基础教育资源库,这些都标志着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注意事项
开发者们可能会在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忽视一些问题,这里再次提醒,希望能够引起注意: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一、学段之间的合理衔接
每个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都有不同的目标。从信息技术本身具有的技术性与人文性角度来考虑,从小学到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目标则由倾向于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逐步转移至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当然由于各地区信息技术学科建设发展的不平衡,高中阶段通过共享、改编的方式适当设立符合自己学校情况能解决实际问题且能帮助其他学科进行学习的技能性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也无可厚非,但要注意分清主次。
二、实践→反思→再实践„„
任何一门校本课程的开发都需要根据反馈进行再次修改,以适应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这个过程没有终点。这一点对于信息技术知识更新频繁的信息技术课程来说犹为显得重要。当教师在拥有了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时,应紧密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过程出现的具体情况,积极地对课程进行调整和补充,使之不断完善,最终使教师设计的校本课程顺利转变为适应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需要的校本课程。
三、选好网络平台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应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选择合理的网络平台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素材资源的收集与相关教学行为的管理,以拓展校本课程教学的时空范围,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教学。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完成各类资源管理、作业上交及评价的网络平台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如果实在存在困难,也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的原则,选择象天空教室等一些优秀的网络教学平台来借签使用,帮助自己有效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教学。
四、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或活动形式出现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亦根据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之类的指导原则,遵循高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或活动,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校本课程作品设计,解决实际问题,表达他们对某一活动或某一观点的看法。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五、关注全体学生发展,合理实施各类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应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拓展,设置形式多样、门类齐全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选择,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特长发挥与个性的张扬的现实基础,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让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达到全体学生都有收获的目的。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具备可操作性,评价指标简捷有效,评价过程快捷实用。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个体以及其他同学或根据学生表现进行人工智能评价,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实施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判定谁优谁劣!
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专家的指导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融入学校整体校本课程开发与区域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大环境之中,在学校甚至区级部门的协调下有调不紊有序进行开发。它需要我们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把握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基础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应用。这就需要请区一级甚至更高级别的校本课程专家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评估和指导,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理论的基础,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实践目标,为我校校本课程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保证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意见
2、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试行)
3、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4、区域推进农村中学校本教研的策略研究 余杭区瓶窑一中 费建良
5、校本研究指导 青岛市教育科研网 解本利
6、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 丁革建
7、阳店一中校本课程实施总结 李江波
8、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徐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