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1课时)(教案)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1课时)教案
濯港中学
冯登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2.分析我国地势对气候、水利和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去发现地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是一种资源,能为人类提供便利,培养综合分析资源的整体意识。【重点与难点】
1.地势的主要特征;
2.读图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有一首词这样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怎样从地理的地势角度来理解“大江东去”?有的同学会回答可能是因为地势西高东低。这种说法对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下我国的地势。
二、新课学习
(一)中国的地势特征
1.地势的概念: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称为地势。2.地势的特征
读图,自西向东,海拔高度如何变化?(越来越低)
地图中表示不同海拔高度的颜色是否有明显的地域变化?(有)深色集中在哪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深色在西部,浅色在东部)根据颜色明显的区域变化,可以把中国地势大致分为几部分?(三部分)
每部分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第一部分:4000米以上;第二部分:1000米~2000米;第三部分:500米以下。)
这种高低地势,就像阶梯一样分布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地势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阅读小卡片:(多媒体展示)
拓展延伸: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多媒体展示)3.三级阶梯的名称、位置、地形 活动:读图
参照图册在图中绘出地势三级阶梯的大致界线。(如图)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三级阶梯的名称。(海拔最高的为第一级阶梯,其次为第二级阶梯,最低的为第三级阶梯)(如图)
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东,自然延伸到海洋中的部分,是大陆架。
每一级阶梯的地形以什么为主?(第一级阶梯:高原、山地;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
想一想:图A和图B,哪一幅图所显示的是我国地势的特点?(见多媒体)我的解释:我国地势不但西高东低,而且呈阶梯状分布。4.地势对气候、水利和交通的影响(1)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西高东低有利于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形成降水;东高西低则会阻碍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
(2)地势对水利的影响
读图,说说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阶梯交界处)
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建大型水电站?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3)地势对交通的影响 向东流的大河流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拓展延伸:黄金水道——长江(多媒体展示)(4)地势对经济的影响
东部地势低平、人口稠密、农业条件好、交通便利,这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活动:探索
这条河为什么叫倒淌河? 视频:倒淌河成因
三、课堂练习
1.下图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B)
2.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阶梯的主要地形是高原和山地,B阶梯的主要地形是高原和盆地。
(2)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暖湿的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对气候、水利和交通的影响)
五、作业布置
1.教材65页复习题1。
2.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我国地势对气候、水利和交通有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1课时)
(一)中国的地势特征 地势的概念 地势的特征
三级阶梯的名称、位置、地形 地势对气候、水利和交通的影响
第二篇:《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案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能力。
2.概括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特征,记住位于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3.初步树立自然环境中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思想和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与教师启发教学。
教学重点
我国地形地势对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运用各种地理图象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内蒙古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的资料,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找到这些地形区的位置,并根据地形区的颜色对照图中高度表判断海拔高度。
教师小结: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帮助我们直观的判断地表的高低起伏。教授新课
一、中国的地势特征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我国东部地区大多是深浅不同的绿色及浅黄色,代表平原及丘陵地形,西部黄色的颜色加深,代表山地、高原及盆地等地形,根据颜色的分布概括我国地表高低起伏的总体趋势是:
学生答:西高东低。
(2)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颜色的分布,学生尝试绘出我国地势示意图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对可能出现的两种示意图进行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可能是由西向东逐渐降低,也可能是由西向东阶梯状降低,究竟哪一种更符合实际呢?
学生得出结论: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课堂活动:阅读第57页图B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及沿36°N地形剖面图”,明确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由哪些山脉构成的,三级阶梯的海拔高度分别是多少,每级阶梯分别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
教师:地表形态是自然环境的基础,我国的地表形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有什么影响?在了解了我国的地势特征之后,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一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4)教师出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学生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合作研究)
①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②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课堂小实验)
③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利弊分析)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内地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较为丰沛的降水。
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我国许多大河流向自西向东,地势决定了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
地势对水能资源蕴藏的影响——在地势阶梯的分界处往往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有利影响:滚滚东流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向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不利影响: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交通的障碍。
二、中国的地形特征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势,知道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大家翻开课本58页,阅读课文,看除了我们上节课熟悉的山脉以外,还有哪些地理名称呢?
生:(略)
教师:对,高原 盆地 丘陵平原 山地,这些分布在地表的各种形态,就称之为地形。那么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也就是高原、盆地、丘陵、平原、山地。
师:大家看图C“中国各种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重”图能发现什么问题? 讲解: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师:讲解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大小纵横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看图F“中国主要山脉分布”讲解山脉的走向。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如下。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巨大的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转承: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山脉也是这些地形区的地理分界线。
师:大家看图H“中国四大高原”说说我国的四大高原是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生:讨论回答。
师: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特点: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因地面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层而得名,当地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广阔坦荡。
师:看图D“中国地形”提问我国第一级阶梯上主要分布着哪些高原呢? 生:青藏高原。
师:除了青藏高原,还有其他的地形类型吗? 生:柴达木盆地
师: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是哪个呢? 生:青藏高原
师:谁能说说青藏高原上是什么样子吗? 生:雪山众多,冰川广布,宽谷和湖泊镶嵌其中。
师:有人描写一个高原这样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是哪座高原呢? 生:内蒙古高原
师:现在谁给同学们当内蒙古旅游的小导游呢?
生:内蒙古高原上很平,羊马等好多,草中间野花很漂亮。还有就是草原的天很蓝。师:在高原顶部感到很平,这点和平原上的感觉有些相似,一望无际的原野,让人感到心都开阔了好多。
师:我们先总结一下内蒙古高原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坦荡如砥,起伏和缓
师:高原和平原,有那么多的相似,那么区别他们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 生:海拔高度
师:对,大家看看我国三大平原的海拔高度大致是多少,那么我国四大高原的大致高度呢?
生:平原大都在500米以下,高原以第二阶梯为例,大都在1000—2000米。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四大高原中的最后一个内容,云贵高原。这次有人愿意来带队吗? 生:(略)
师:由此可知,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那在到处都不平的地方,见到平地大家就会倍加珍惜,于是在这些地区人口 城镇集中,农业发达。
师:除此之外我国主要有哪些平原呢? 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师:有哪些丘陵呢?
生: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师:地形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分组讨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 响?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广大的山区为我国发展旅游业和采矿业提供了条件。不利方面: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崎岖的山区又使交通不便。
第三篇:《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⑦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学习内容。《地势和地形》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中国地理其它章节的重要知识基础------中国地形特征对中国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已有了一些基础,但水平仍然较低,需进一步培养、锻炼。在地理学习中仍然好动、好奇、好表现,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
【课程标准】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教学目标】
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
2.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我国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材料分析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旧知回顾:初一时同学们学习了基本地形类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主要有哪些?共有多少种?
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对于这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呢?
活动:看图片识地形。首先请同学们看景观图片,识别一下其中展示的分别 是哪种地形类型。分别是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
总结:五种基本地形特征
/ 4
提问:观察中国地形的分布图,说说我国有哪些地形类型?(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预留2分钟让学生浏览课本内容)
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知识补充:明确地形类型和地形区的区别。
地形类型指的是地形的种类;地形区是某种地形类型的具体区域。(练习巩固)那么属于地形类型的有哪些呢?
A平原、D高原、E盆地,它们是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中的三个,而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就属于具体的地形区了。
任务1 观察中国地形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山脉名称、走向和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征,以及主要的丘陵分布。
知识补充:山脉:成条带状分布,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
山脉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
(转承)我国的地形类型复杂多样,那我们就分类来认识和了解主要的地形区。
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所以认识我国复杂的地形就从山脉开始。
打开教材P25,阅读“图2.6 中国陆上主要的山脉分布”,在图上分别找出我国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弧形山脉等。
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大别山,南部的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山脉,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西北─东南走向:小兴安岭、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脉、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观看视频,快速记忆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和走向。(练习)说出A、B、C、D、E所代表的山脉名称及走向。
打开教材P23,阅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在图上分别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
观看视频,快速记忆我国四大高原的分布和特征。
/ 4
打开教材P23,阅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在图上分别找出我国的四大盆地。
观看视频,快速记忆我国四大盆地的分布和特征。
打开教材P23,阅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在图上分别找出我国的三大平原。
观看视频,快速记忆我国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征。
打开教材P23,阅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在图上分别找出我国的主要丘陵。
观看视频,快速记忆我国我国主要丘陵的分布和特征。活动:认识我国镶嵌在山脉网格中的高原、盆地和平原
首先请同学们用铅笔,在25页“图2.6 中国地形分布”上分别将近似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观察:连接以后形成的图形特点。
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地分割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
观察连接山脉后形成的图形,对照23页“图2.2 中国地形分布”,按照图下方的提示,在图中分别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将找到的地形区填写在表2.1中。
任务2 结合中国地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观察中国地形图,结合任务一可知,5种基本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可归纳我国地形的特征一:地形类型多样
结合“图2.3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说一说:我国地形特点。占比例最大的是?(山地1/3)
山区: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2/3)平原占全国的多少?(1/10多一点)特征二:地形类型多样
任务3 观看视频,举例说明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总结:有利条件:可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
不利条件: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
/ 4
【课堂小结】
/ 4
第四篇: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2.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五种地形的面积比例。
3.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景观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图中提取多种信息,归纳分析相关地理特征(本章主要是地形特征)的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2.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
1.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2.熟记较多的地形区名称。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资料,先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二、新课教学
(一)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设疑导读
(1)有没有同学知道,在地球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
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
(2)我们为什么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呢?他们呈现出什么特点?
①类型齐全。
②纵横交错、相互交织。高原中有盆地,盆地间夹着山脉,山脉间又镶嵌着平原、高原、盆地。
③在每一种地形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看图学新知
下面我们再来具体地认识一下我国的一些地形(请对照图2.2)。
(1)高原:我国有四大高原,它们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们,这些高原都在什么地方。(青藏高原在西部,云贵高原在西南,黄土高原在北方,内蒙古高原在黄土高原北面。)
它们虽然都是高原,但是还是存在很大差别。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里有高原牧场、荒漠、草原,还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山脉、高峰,比如珠穆朗玛峰。山巔白雪皑皑,冰川广布。黄土高原身披深厚的黄土,地形丰富多彩。黄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地方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城市、村庄多集中在“坝子”里。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东部水草丰美,西部是荒漠草原。
(2)平原:集中在东部,这里经济发达,人口集中。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如东南丘陵,地形起伏和缓,也有不少人口生活在这里。
(4)盆地:主要位于群山环抱中。主要的是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3.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下面让我们对照图2.3来分析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面积比例。
通过对比,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山地、高原占有很大比例,如果再加上丘陵,比例可以达到70%.这说明山区在我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广大的山区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开发建设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但也有不少有利条件。请同学们从利和弊两个方面来考虑山区对我国的影响。
(学生讨论)
(二)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1.我国有众多的山脉,请同学们首先阅读图2.6《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让我们从图中找出一些规律,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山脉的走向主要有哪几个方向?
(生答)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
(2)在几个主要方向上有哪几条山脉?
(生答)①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②南北走向的山脉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③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长白山、武夷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④西北-东南走向的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⑤弧形走向的有喜马拉雅山。
大家看看,在这些走向中,哪些走向的山脉比较多呢?(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为主。)
2.完成课本P25“活动2”和“活动3”.我们按照课本的要求,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将不同走向的山脉分别连线。
连线以后,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盆地、高原、平原等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
下面,我们接着做P26填表题。
三、课外作业
此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五种地形,同学们下课后去调査一下我们家乡所处的地形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进而对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第五篇:2017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1课时)中图版.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2.分析我国地势对气候、水利和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去发现地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是一种资源,能为人类提供便利,培养综合分析资源的整体意识。【重点与难点】
1.地势的主要特征;
2.读图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资料分析、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有一首词这样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怎样从地理的地势角度来理解“大江东去”?有的同学会回答可能是因为地势西高东低。这种说法对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下我国的地势。
二、新课学习
(一)中国的地势特征
1.地势的概念: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称为地势。2.地势的特征
读图,自西向东,海拔高度如何变化?(越来越低)
地图中表示不同海拔高度的颜色是否有明显的地域变化?(有)深色集中在哪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深色在西部,浅色在东部)根据颜色明显的区域变化,可以把中国地势大致分为几部分?(三部分)
每部分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第一部分:4000米以上;第二部分:1000米~2000米;第三部分:500米以下。)
这种高低地势,就像阶梯一样分布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地势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阅读小卡片:
我国规定以在青岛海域测得的黄海多年平均海平面为全国统一的海拔高度起算面,位于青岛海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就是标志之一,其地下观测井底部设有一个红色玛瑙球,该球体的顶平面海拔高度为0米。
拓展延伸: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在我国新疆天山山脉的南麓,有一个著名的盆地——吐鲁番盆地。盆地的艾丁湖洼地低于海平面154.31米,是我国陆地的最低点。
3.三级阶梯的名称、位置、地形 活动:读图
参照图册在图中绘出地势三级阶梯的大致界线。(如图)
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三级阶梯的名称。(海拔最高的为第一级阶梯,其次为第二级阶梯,最低的为第三级阶梯)(如图)
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东,自然延伸到海洋中的部分,是大陆架。
每一级阶梯的地形以什么为主?(第一级阶梯:高原、山地;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
想一想:图A和图B,哪一幅图所显示的是我国地势的特点?(图B)我的解释:我国地势不但西高东低,而且呈阶梯状分布。4.地势对气候、水利和交通的影响(1)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西高东低有利于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形成降水;东高西低则会阻碍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
(2)地势对水利的影响
读图,说说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阶梯交界处)
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建大型水电站?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拓展延伸:
我国是世界上水电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根据最新的水能资源普查结果,我国江河水能理论蕴藏量6.94亿千瓦、年理论发电量6.08万亿千瓦时,水能理论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水能资源 2 的技术可开发量为5.42 亿千瓦、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量为4.02亿千瓦、年发电量1.75万亿千瓦时,均名列世界第一。
(3)地势对交通的影响
向东流的大河流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拓展延伸:黄金水道——长江
1.长江长度长,干流横贯东西,由内陆直通海洋;
2.支流众多,沟通南北,由水道与黄河、淮河、珠江等水域相连; 3.全年无冰期,水量大而稳定,通航里程长、运输能力大;
4.经济腹地广阔,流经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城市密布。(4)地势对经济的影响
东部地势低平、人口稠密、农业条件好、交通便利,这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活动:探索
这条河为什么叫倒淌河? 视频:倒淌河成因
三、课堂练习
1.下图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B)
2.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阶梯的主要地形是高原,C阶梯的主要地形是高原和盆地
(2)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暖湿的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对气候、水利和交通的影响)
五、作业布置
1.教材65页复习题1。2.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我国地势对气候、水利和交通有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1课时)
(一)中国的地势特征 地势的概念 地势的特征
三级阶梯的名称、位置、地形 地势对气候、水利和交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