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3、打电话(学生版)
201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科第三单元导学案
课题13*打电话 一课时
备课人:周 舟
班级 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 【教学目标】
1、边听录音边看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示形式的语言扮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只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材简解】
《打电话》这篇课文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年轻人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啰里啰唆聊了老半天,浪费了别人不少时间。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预习导航】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2、同学自学,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4、思考:
(1)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预习检测】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1)填形容词。
()的阳光
()的灰尘
()的天空
()的牙齿
(2)填写动词。
()噪音
()玻璃
()污水
()奇迹
【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下列两组成语,让学生朗读。
啰里啰唆 废话连篇 拐弯抹角 婆婆妈妈 寡淡无味
简明扼要 斟字酌句 直截了当 言简意赅 风趣幽默
读了这两组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有人和你谈话,你喜欢怎样的表达?为什么?
2.看来,说话得讲究艺术。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好几个有趣的人物。杨氏之子的风趣幽默,晏子的能言善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打电话》,再次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检查预习,了解相声 1.检查字词的读音
嗞嗞 呃 耗子 啰唆 嘚儿啷 甭
“嗞嗞”是象声词,“呃”是语气词,“耗子”是什么意思?
“甭”这个字最有意思,是个会意字。看到它。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 2.听过相声吗?听过谁说的相声?对于相声这一种有趣的表演艺术,你有哪些了解呢?
3.这样的课文,老师以前从没上过,真有点犯难。请同学们给老师出点主意,我们该怎样学习这篇课文?
要说好相声,得熟悉剧本,知道这段相声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相声里有几个人?各自有什么特点?说话的时候是什么语气?什么表情?这样才能表演得到位。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段相声的大意。
三、批注重点,体会幽默
1.这青年人究竟怎么打电话的?他说话有什么特点?老师从课文中找到了两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幻灯片出示: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唆。
(2)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2.请大家细读课文,把你印象最深、最有意思的话画下来,学着老师的样子,在后面做上简要的批注。
3.刚才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都找到了非常有意思的句子,并写上了自己的体会。谁来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①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重复别人的话)
②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啰里啰唆)
4.你觉得这个打电话的年轻人怎样?你平时这样打过电话吗?
这个人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
他是在自己家煲电话粥吗?如果你是急着要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四、学说相声,感受乐趣
1.相声是用来表演的!如果我们像平时朗读课文那样读出来,就没有什么味道了。下面,老师找两位同学,来表演其中一小段。
2.下面,我们来听听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表演的相声选段。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人家为什么能表演得那么有意思?播放原相声选段。
3.刚才,我们听了大师的相声,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说相声?
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①吐字清晰、简洁,让观众听明白;
②轻松自然,适当添加“嗯”“噢”“啊”等语气词; ③适当使用儿化音,使之口语化,京味化;
④语气要夸张幽默,要有感染力。
五、总结特点,拓展延伸 1.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要通俗,语言要口语化,让大家听得懂。
要高雅,要有教育意义,能留给人思考。
要幽默,听之让人发笑,思之回味无穷。
【课堂检测】
1、分门别类(按要求将词语分类)。
唠叨 推敲
嘀咕
瞻仰
掂量
溜达
端详
浏览
嘟囔
打量
斟酌
徘徊
徜徉
琢磨
蹒跚
吩咐
表示看的:
表示想的:
表示说的:
表示走的:
【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学评。
2、预习第14课。
【板书设计】
13* 打电话
先: 拿耳机 拨号码 接通电话
接着: 向对方问好
再: 做自我介绍 找通话人
然后: 开始通话
第二篇:科学教案:打电话
科学——《打电话》 活动目标:
1、1、学习在常见的几种电话机(座机、手机、IC卡公用电话机)上,给亲人和同伴拨打电话。
2、2、了解110、119、120等紧急救助的电话号码和使用要求。
3、3、懂得打电话的礼仪。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了解电话机的种类、结构和功能;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物质准备:几种常见的电话机。幼儿活动操作材料《IC卡电话使用步骤》《特殊电话的使用》
活动指导一、一、师幼谈话,巩固对电话机的种类、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小朋友都认识了电话,知道有各种各样的电话,电话有什么用呢?你们会打电话吗?
二、二、学习给亲人和同伴拨打电话。
1、师:每部电话的号码都一样吗? 你们爸爸和妈妈的手机号码一样吗?
2、通过询问,引导幼儿了解并发现每一家的电话号码都不同,数字排列不同,电话号码就不同。
3、提问:如果要打电话给爸爸或妈妈应该怎么做?
4、指导幼儿学习掌握正确拨打电话的方法:
首先了解对方的电话号码——拿起话筒后拨号——电话接通后,先问好和自我介绍——说要找的人和事。
(打电话时要有礼貌,说话要简短,通完话后注意一定要挂号电话,否则,别的电话就打不进来了。)
4、4、幼儿模拟给亲人或同伴拨打电话,并观察幼儿是否掌握拨打电话的要领和步骤,提醒幼儿打电话时使用礼貌用语。
三、三、学习使用IC卡公用电话。
结合操作材料《IC卡电话使用步骤》中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中的《IC卡电话使用步骤》,了解IC卡电话的使用步骤。
四、四、了解110、119、120等紧急救助电话号码的使用。
1、1、结合操作材料中的《特殊电话的使用》交流和讨论。当你遇到图中所看到情况时该拨打什么电话?为什么?
2、2、引导幼儿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来回答问题,重点引发幼儿思考和讨论:在紧急情况下应准确地拨打哪个电话求助?
为了不耽误时间,电话打通后怎么说才能让别人很快明白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3、3、教师与幼儿玩打电话的游戏,练习如何拨打求助电话。
4、4、讨论:能不能随便拨打紧急救助电话?
教育幼儿紧急救助电话不能随便拨打,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拨打。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设计《我的未来电话》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让孩子的家长提前准备了家里面的废弃电话让幼儿带到学校来,上课时,便于操作。首先指导幼儿学习掌握正确拨打电话的方法。再提问:如果要打电话给爸爸或妈妈应该怎么做?让孩子知道打电话时要有礼貌,说话要简短,通完话后注意一定要挂号电话,否则,别的电话就打不进来了。之后,我让幼儿模拟给亲人或同伴拨打电话,并观察幼儿是否掌握拨打电话的要领和步骤,提醒幼儿打电话时使用礼貌用语。再请几个幼儿上台来,用他们带来的废旧电话来拨打电话,接着让台下的幼儿指出他们不正确的地方。
接下来学习拨打IC卡公用电话,因为结合操作材料《IC卡电话使用步骤》中的图片,他们很快就掌握了。在学习拨打急救电话的过程中,我出了操作材料中的图片,幼儿就能说出事件中对应的紧急急救电话。而后,我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印象更加的深刻。游戏:火警电话110,错错错,老师错了。火警电话是119,,急救电话120,对对对,老师对了。
第三篇:打电话活动课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是围绕“打电话”这一主题展开的。教材通过一组打电话场景展示了打电话时应注意的一般要领,明确打电话应做到先问好,再报名,并把事情说清楚等打电话的方法。接着,结合几组生活中常见的打电话场景,借助不同话题,组织学生学习拨打邀请电话、请假电话及其他电话,意在使学生将所学的打电话技巧通过具体场景演示,运用于生活,并学会拨打各类电话。教学时,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快快乐乐互动交际,轻轻松松实践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根据通话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礼貌用语。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重点)
2.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难点)
课前准备
1.图片、录音、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教师)
2.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方法。(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特地给同学们带来了谜语,你们想听吗?
一个东西生得巧,十个数字身上装,有耳朵,有尾巴,没鼻子,没眼睛。(打生活常见物)
生:手机、电话机„„
师:到底谁猜得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确实是电话机,小朋友真厉害。)
师:电话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电话,即使我们相隔很远很远,也可以通过电话来相互了解对方的信息。但要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学问可多着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怎样打电话。(出示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采用谜语引入课文题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情景再现,学打电话
师:同学们你们听,“铃铃铃„„”,小明家的电话铃响了,他赶紧去接电话。噢!原来是好朋友芳芳,约他出去玩„„(多媒体演示小明接到芳芳电话的情景。)
师:你们觉得芳芳的这通电话打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芳芳在打电话时没有礼貌,她没说“你好”。
师:是的,我们在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有礼貌,电话接通要主动说你好!电话结束时要说再见,尽可能地使用礼貌用语。
生:芳芳在电话里没说让小明什么时候去哪儿去玩儿。小明怎么去呀?
师:你听得真认真。芳芳没把时间、地点说清楚。打电话除了要有礼貌,还要说清你是谁,你找谁,什么事。
师:那请你再看看课文插图,有位叫李中的同学给张阳打电话,(出示课文情境图。)结果是张阳妈妈接的电话。(播放电话录音。)(通过电话录音的示范,明确打电话的方法。)
师:录音里的电话内容怎么样?
生:电话接通时李中问好了,还说了谢谢。很有礼貌。
生:李中说了找谁,还报上了自己的名字,表达得很清楚。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我们再来听一次。(再次播放。)
师:打电话的方法,我们可以总结成一首儿歌,方便我们掌握。(多媒体出示:打电话,先拨号;问声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说再见,有礼貌。)
设计意图:一样的通话内容,不一样的通话对象,尝试着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既避免了简单的重复,又总结出了打电话的方法。在朗朗上口的儿歌诵读中,掌握打电话的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三、设置场景,学打各类电话
1.生生互动,学习拨打邀请电话。
场景一
师:在刚才的场景中,李中想给张阳打电话约他一起出去踢足球。现在请同桌两人合作试着来打打这个电话。
师:哪一对合作伙伴愿意来试一试?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对好朋友电话打得怎么样?
生1:喂,你好!我是李中。
生2:李中你好!我是张阳。
生1:明天是星期天,我们一起去踢球,怎么样?
生2:好啊!
生1:那我们就明天上午8点在胜利公园的足球场见。
生2:好的,不见不散!
生1:一言为定,再见!
师:对照我们刚才学的打电话方法,说说他们这通电话打得怎么样。
生:李中在打电话时先问好,又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符合要求。
生:他们在电话里把事情说清楚了,还约好了时间和见面的地点。
师:看来小朋友们听得很仔细。如果张阳有别的事想拒绝李中的邀请,该怎么说呢?(两名学生上前表演。)
生3:喂,你好!我是李中。
生4:你好,我是张阳。
生3:星期天你有时间吗?我想约你一起去踢足球。
生4:真是不好意思,周末我要随爸爸妈妈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奶奶。
生3:哦,那好吧,祝你奶奶早日康复!我再约别的同学。
生4:谢谢,再见!
师:虽然张阳拒绝了李中的邀请,但李中很满意。因为张阳非常有礼貌。
2.师生互动,学生拨打请假电话。
场景二(课件演示丽丽生病的情境。)
师:同学们,丽丽因为发烧不能上学,要向老师请假。可丽丽不会打电话,你们能帮帮她吗?
生1:能。
师:现在丽丽就是咱们班同学,她该怎样给班主任打电话,电话里该说什么呢?
生1:说自己得病了。
生2:说要请多长时间的假。
生3:问问老师同不同意给假。
师:现在我就是你们的老师,谁来打这个请假电话?(师生表演通话。)
师:喂,你好!
生:你好!我是丽丽,是李老师吗?
师:丽丽,你好,我就是李老师。你找我有事吗?
生:李老师,我发烧了,想跟你请半天假,下午再去上课,行吗?
师:当然可以!那谁在家陪你啊?
生:我的妈妈在家陪我。
师:那你在家要注意多休息,别忘了按时吃药啊!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师:再见!
师:这个丽丽电话打得不错,很有礼貌,把跟老师请假的原因及请多长时间的假说得很清楚。老师提醒大家,当和长辈或老师打电话时最好用“您”。这样更能表示对老师或长辈的尊敬。
师:接下来,我们再请一位同学当丽丽,谁再来打打这个请假的电话?(师生表演通话。)
师:我们帮丽丽把电话打得很好,老师相信同学们在生病或有事情时也能把电话打得清楚明白。请同学们都记住你们老师的电话号码。当你在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时候,可以随时给老师打电话。
3.创设火灾情境,拨打急救电话。
场景三
师:刚才我们试着打了邀请电话、请假电话,我们都能够做到说话有礼貌,把事情讲清楚。但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的电话,打起来就显得不那么简单了。(出示:110、119、120。)
师:你们知道这3个电话号码吗?什么时候打这些电话呢?
生:119是救火的电话,110是抓坏人的,120是救人的。
师:119是消防队,110是报警服务台,120是急救中心。
师:这3个号码不能随便拨打。只有发生了紧急情况时,我们才能拨打。而且拨打这样的电话是要有方法的。
师:看,出什么事了?(播放动画课件。)
生:着火了。
师:拨哪个电话?
生:快打119。
设计意图:学生从虚拟的世界走进了现实生活。“丽丽打电话请假”这个“情境”来自生活。将生活与课堂融为一体,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模拟如何打常用的请假电话。尤其是师生互动,一起表演,使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通过创设各种不同场景,引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打电话,将口语交际与生活紧密结合。
四、联系实际,在游戏中交际
师:通过刚才的表演,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打电话,而且喜欢上了打电话。别急,我们接下来就选择你喜欢的题目来和同桌练习打电话。
多媒体出示:1.忘了作业,打电话给好朋友询问。
2.爸爸出差了,打电话给爸爸。
3.奶奶身体不好,打电话问候奶奶。
4.有位叔叔打电话给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师: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进行表演。(学生练习表演,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评价。)
师:下面请两位同学来表演,其他同学边看边填写手中的评价表格。
生1:我们要表演第四个场景,我来当打电话的叔叔,我的同桌来接我的电话。
生2:喂,你好!请问你找谁?
生1:你好,小朋友,请问这是王主任家吗?能帮我叫你爸爸来听电话吗?
生2:叔叔,不好意思,我爸爸不在家。请您留下您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等爸爸回来我转告他给您回电话。
生1:好的,我姓李,我的电话是„„谢谢你,小朋友。再见!
生2:叔叔再见!
师:两位同学的电话打完了,你能说说他们表演得怎么样吗?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选取感兴趣的交际话题,进行打电话表演,将所学的打电话方法运用于实际的交际活动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进而内化所学的交际方法。
五、总结延伸,走进生活
师:打电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让我们用热情的语言,给亲人、朋友打个电话,送去一句真挚的问候,一份春天般的温暖。你们愿意吗?
生齐:愿意!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总结,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打电话,延伸口语交际的空间,并且激发学生将所学的技巧运用到打电话中,使学生在生活中内化知识。
教学反思
1.巧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本课教学设计精心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不时地将学生引领进特定的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小学生的表演欲都很强,角色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为了演好角色,学生都努力地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清楚、更完整、更符合角色的特点,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表演中得到了锻练,得到了发展。
2.多边互动,培养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它是一个听与说双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所以,课堂上安排大量时间,注重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全班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增强交际能力。这节课就给了学生充足的语言实践的时间与空间,保证学生有充分地“说”的时间和自由地“说”的空间。整节课上,教师就是这样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快快乐乐互动交际,轻轻松松实践语言,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四篇:《打电话》说课稿
《打电话》说课稿 向阳完全小学 周爱玲
【教材解读】
《打电话》是人教版五下第三组中的第四篇课文。这一单元是各种文学体裁的集中展示,《打电话》作为相声文稿入选其内。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群众的喜爱。《打电话》就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他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嗦、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选编这段相声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在读中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学生分析】
学生对相声并不陌生,但接触、学习相声稿还是第一次。本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也时有人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嗦、废话连篇,相信学习本课学生会深有感触的。【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教学难点】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教学准备】PPT 相声影片。【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法】 小组合作、情景阅读、表演等
1、情景导入,通过观看、讨论、模拟打电话,初步感受到打电话要尽量节省时间、简明扼要、不说废话。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研读,深入领悟,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3、通过欣赏表演及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教学过程】
一、观看影片,揭示课题(3)
1.观看马季的相声《打电话》,说说感受。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1)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
___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4)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4个半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打电话》。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7)
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1)抽查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认读字词,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3)交流:
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合作研读,深入领悟(3+5+7)
1.导学:浏览相声,批划、思考;讨论、交流:(1)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打电话此人“啰唆”?作者给他的名字起成“啰唆”有什么用意?(2)如果你是听电话的对方你会有什么感受?(3)这相声讽刺了哪些人?(4)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2、自主学习:浏览相声,批划、思考。
3、合作探究。
4、充分展示。
归纳: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嗦表现得淋漓尽致。
板书:啰嗦、耗时、误事。
小结:说话太啰嗦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自由选读,了解相声(5)
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3.引导小结:
通俗易懂、如话家常、贴近生活、幽默、风趣、夸张。
五、拓展延伸: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3)
1、播放相声表演录像,一边欣赏一边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2.小结:
相声不仅是说,还是唱,相声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相声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声是笑的艺术,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可以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六、测练巩固,突出重难点
这个相声主要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从而 我明白了(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我还知道了相声语言具有(通俗、贴近生活、幽默、风趣夸张)的特点。
七、课后作业
1.课余与父母共同看相声、演相声。2.创作一个短小的相声段子。
【板书设计】 13*打电话
___分钟 简练、得体、明白 两小时 啰嗦、耗时、误事
相声特点: 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幽默、风趣、夸张
(重点,通过对比,学生体验,突出;难点整理学生回答板书。)【教学反思】
学生读的不太充分,感受不深。师还权还不够,有抢学生发言权。
第五篇:打电话语言
你好 我是杭州指南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的小袁我们公司这边的售后服务档案显示咱们医院有我们的xx机器资料显示机器上次维检时间是xxxxxx现在已经到了机器维护时间了,您看这个礼拜我方便过来维护机器吗? 得到允许后方可维检
这次过来维护的主要项目有:1整机清洗,2滤网清洗及更换,3检查灯管及镇流器,4检查线路,5检查程控,6整机是否运行等。要麻烦您到时提前告知一下科室,维保结束后我会将所有情况的表格送到您办公室请您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