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电话》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打电话》相声段子的录音或录像。
2、收集其他经典的相声段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由我国着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领略相声这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板书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1、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
2、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说话啰唆、废话连篇)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悟
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自主学习。
3、集体交流:(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学生能找到并说明理由均可)
例如:
(1)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2)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3)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4)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
…………
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唆、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唆,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
4、想像: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师小结: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
5、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说话太啰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了解特点,学习表演
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2、小结:是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
3、学习表演
(1)观看录像(或听录音)《打电话》。
(2)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读相声《打电话》。
(因为语言比较通俗,讽刺意味比较浓,所以朗读的重点是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
(3)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
五、拓展阅读
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再次感受相声的语言魅力。
第二篇:《打电话》教案设计
《打电话》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是围绕“打电话”这一主题展开的。教材通过一组打电话场景展示了打电话时应注意的一般要领,明确打电话应做到先问好,再报名,并把事情说清楚等打电话的方法。接着,结合几组生活中常见的打电话场景,借助不同话题,组织学生学习拨打邀请电话、请假电话及其他电话,意在使学生将所学的打电话技巧通过具体场景演示,运用于生活,并学会拨打各类电话。教学时,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快快乐乐互动交际,轻轻松松实践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根据通话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礼貌用语。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重点)
2.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难点)
课前准备
1.图片、录音、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教师)
2.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方法。(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师: 今天老师特地给同学们带来了谜语,你们想听吗?
一个东西生得巧,十个数字身上装,有耳朵,有尾巴,没鼻子,没眼睛。(打生活常见物)
生:手机、电话机……
师:到底谁猜得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确实是电话机,小朋友真厉害。)
师:电话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电话,即使我们相隔很远很远,也可以通过电话来相互了解对方的信息。但要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学问可多着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怎样打电话。(出示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采用谜语引入课文题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活动课《打电话》教案设计
五年级数学活动《打电话》教案设计
学目标: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
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讨最优化的方案。
教学难点:发现最优方案隐含的规律并应用于实际
一、激情导
导入题
同学们,老师今天遇到了一麻烦事,暑假期间,学校要举行歌咏比赛需要尽快通知到合唱队的1名同学,怎么办?
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通知完这1人要几分钟?你能帮老师设计一个方案么?
2、明确目标)确定最优方案(找方法)
2)在方案中寻找规律(找规律)
3)能利用找到的方法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应用)
3、效果预期:从刚才的回答中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爱思考那么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完成好今天的学习任务。你们有信心么?
二、民主导学
任务
一、找方法
、任务呈现:
小组讨论,把你们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
2、自主学习
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展示交流
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
任务
二、找规律
、任务呈现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仔细观察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完成下表
第几分钟
新接到通知的人数
接到通知的人数
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包括教师
2、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如果真的按这种方案去打电话,你想可能会遭遇什么?
怎么办呢?(给每个学生编上号码,让每个人都清楚谁通知谁。)
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做一个有计划、讲效率的人。
任务
三、会应用、任务呈现、分钟通知多少人,要通知0人要几分钟。
2、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三、检测导结
、目标检测
拓展题:
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
2、结果反馈
3、反思总结
板书设计:
打电话
方案1:逐个通知
费时
方案2:分级通知
节时
方案3:人人参与
最优
第几分钟
新接到通知的人数
接到通知的人数
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包括教师
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
1个又都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
第几分钟
新接到通知的人数
接到通知的人数
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包括教师
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
第四篇:13《打电话》教案设计
13* 打电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设计通过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让学生体会相声这种艺术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同时,通过分角色表演,为相声配音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相声表演艺术,懂得打电话与人交流时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2)搜集并截取马季的《宇宙牌香烟》视频片断。(3)搜集有关相声的资料。
2.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预习生字词。(2)网上搜索有关相声的资料。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题
1.谈话:(课件出示马季和郭启儒的名字及漫画肖像)同学们,有谁了解这两个人物?他们是干什么的?
2.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段由著名相声艺术大师马季表演的相声(播放《宇宙牌香烟》片断),这段相声叫什么?欣赏了这段精彩的表演,你有什么感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这两位相声艺术大师表演的相声《打电话》(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设计意图:从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入手,以趣激情,让学生带着一份兴奋开始新课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了解相声
1.导学:对于相声这种独特的表演艺术,你有哪些了解呢?(1)学生交流。
(2)课件出示:相声是说唱艺术,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相声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逗观众开心,留给人们思考。从形式上看,相声可分为三种:一个人说的叫单口相声,两个人说的叫对口相声,三人以及三人以上的叫群口相声。
(3)今天我们学的这段相声是哪种?让我们读一读,看与我们以往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自由读文)。
2.自由交流,谈初读感受。
设计意图:从直观到抽象,从个例到整体,恰当渗透文本的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
三、细读感悟
1.生自主读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个年轻人打电话约他的未婚妻看戏,半分钟就可以讲明白,他却用了两个多小时的事。)2.导学: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请同学们再次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师生共同交流、归纳打电话的年轻人的特点。(1)说话绕圈子。
“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这人外号叫耗子。”(2)明知故说。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3)没话找话。
“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4)废话连篇。
“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4.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唆,会有什么后果?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语段,走进文本,创造师生交流互动的对话情境,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碰撞,在交流中感悟和理解,让学习变得轻松而愉悦。
四、学中寻乐
1.导学:相声是用来表演的,如果我们像平时朗读课文那样读出来,就没有相声的味道了,下面就让我们来演一演。
2.生自由选择表演伙伴进行演练。3.指名上台表演,进行集体评价。
4.导学:下面,我们来听听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的相声选段。之后老师要请大家谈一谈,人家为什么表演得那么有意思?
5.师生共同总结。
(1)吐字清晰,让观众听明白。
(2)轻松自然,适当添加“嗯、噢、啊”等语气词。(3)适当使用儿化音,使之口语化。(4)语气要夸张、幽默,要有感染力。6.为相声配音。
设计意图:采用“尝试——欣赏——对比——练习——展示”的教学策略,引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理解要表演好相声这种艺术,需要高深的造诣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以表演激发学生对艺术中美的追求,品尝成功的快乐。
五、总结拓展
1.导学: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一门新的语言艺术——相声,并学习表演了一段相声。让我们想一想: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2.师生共同总结相声的语言特点。
3.作业:搜集生活中的素材,仿照本文结构,写一段相声剧本。
设计意图:挖掘相声艺术语言的特点,感受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加民族自豪感,为学生进一步研究相声艺术打开了一扇窗。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不采用以往的阅读方法去教,而是依据课文的特点采取“艺术——生活——文本”交融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呆板。
2.比较、分析、思考、观察、感悟等多种方式、方法并用,使课堂变得有活力,有生机,有味道。
3.以生为本,生本课堂。无论是读,是思,是演……都以学生的亲历、亲为、切身感悟为主,让教学变得真实有效。
第五篇:星星给青蛙打电话教案设计
星星给青蛙打电话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用口诀、字谜等方法会认本课14个字;学会一个偏旁“人”字头和一个新笔画“撇点”。
2、过程与方法: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青蛙与小星星对家的爱,进而感受家的温馨与美好。
教学重点:识字教学。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识字方法。
教学准备:青蛙、星星头饰、课件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认识“青、打、话”三个字。
1、这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对好朋友,它们是谁呢?(小星星和小青蛙)板书“青蛙”“星星”,教学“青”。
2、那谁知道小星星的家在哪里?(天上)小青蛙的家呢?(水中)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里,距离那么远,它们却是好朋友。那么它们是怎样联系的呢?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这一次它们是用电话联系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青蛙给星星打电话》。补充完整课题。
3、指名读课题,学习“打”(动作识字)“话”(生活中识字)
4、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老师范读课文,听清每个字的读音,注意老师朗读的语气语调。
2、学生跟老师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出不同的语气。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问老师和同学。
三、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1、(课件出示)带音节来读生字(借助拼音识字);
2、去掉音节读(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字的读音);
3、学生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而后全班交流(识记汉字字形,括词,说话;教给孩子表述的方法,创设情境,多种方法识字);
4、自己试着读(给学生尝试的机会);
5、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考察学生是否熟记字的音、形、义)。
四、复习巩固,强化记忆。
1、游戏:摘苹果
2、读词语:
打水电话太多阳光女人妈妈娃娃好吧不用青山金色
3、读韵文:
青草娃娃,头戴绿花,金光闪闪,太阳来了,妈妈告诉,爱护它吧!女孩听话,不去踩踏,用心呵护,青草娃娃。
4、再读课文,强化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