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学》课程教学说明
《金融学》课程教学说明
一、课程性质
《金融学》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校本科层次各专业统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金融学专业的课内学时72个,计4个学分。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有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国际金融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2、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主流货币银行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的机制及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
四、教学组织
本课程将教学内容分为5个单元,共20章,各单元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范畴(1-5章);第二单元: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6-11章);第三单元:现代货币供求机制12-14章);第四单元:宏观均衡(15-18章);第五单元:金融监管(19章)。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①导读与释疑为主:提要基本内容、识记基本概念、讲解基本原理、讲解重点难点; ②讨论为辅:组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为辅。③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六、学习与考核要求
1、学习和阅读
读书为主,通过读书、思考、讨论、作业加强自主性学习,倡导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讨论思辨,归纳整理。
(1)指定阅读书目:黄达:《金融学》(精编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参考阅读书目: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兹维﹒博迪:《金融学》;饶余庆:《现代货币银行学》;国内各种版本的《金融学》或《货币银行学》教材中选一。
(3)报刊阅读:跟踪阅读《经济研究》;《财贸经济》;《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各大学的学报(人文社科版);《金融时报》;《参考消息》等。
外文期刊:The Banker,Business Week,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考核方式:
(1)笔试分:占50%左右。其中基础性教学内容(全部教学内容的60%)的笔试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其余为自主性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自主命题。(2)讨论分:占25%,小组、班级讨论发言者、课堂讨论提出或回答问题者均给分。(3)作业分:占15%,发言提纲、作业、课程论文等。抄袭者一次扣减30分。
(4)学风分:占10%。迟到1次扣5分;旷课者一次扣10分,旷课二次以上取消考试资格。
《金融学》学习复习要点
导 论
复习思考题:
1、金融学研究哪些范畴?在这些范畴中你有哪些疑问?
2、金融学的基本框架是什么?你能区分出其中哪些属于微观金融运作或宏观金融运作的范畴吗?
3、你打算如何来学习金融学?
第一讲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一般等价物;币材;铸币;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现钞;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货币单位;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单位;主币与辅币;有限法偿;无限法偿;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人民币制度;铸币平价;黄金输出(入)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
二、复习思考题
1、你知道几种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应该怎样把握货币起源的各种学说?
2、为什么说货币是价值形态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3、如何从历史的角度把握货币形式的发展?你接触过哪几种货币形式?
4、货币有哪些职能?各有何特点与作用?
5、怎样认识货币的本质特性?
6、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经历过怎样的历程?
7、现行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何特点?
8、我国人民币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其特点有哪些?
9、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哪些内容?你能简要地叙述近代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吗?
10、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和问题是什么?
第二讲 信用;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信用;实物借贷;货币借贷;高利贷;信用经济;信用媒介;借贷资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信用流通工具:商业信用;赊销;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信用膨胀;国际信用
二、复习思考题
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信用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怎样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高利贷信用?
3、如何认识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4、如何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试从社会各部门的角度分析信用关系。
5、如何认识并正确利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6、现代有哪几种基本的信用形式?试列举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与作用?
7、为什么说股份公司的存在是以信用关系的普遍发展为条件的?
8、你对我国目前的信用关系作何评价?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发展多种信用形式?
第三讲 金融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金融;金融体系;金融学科;
二、复习思考题
1、中文的“金融”与英文“finance”在词义上有何异同?
2、现代的金融范畴主要包括什么?
3、金融学科的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第四讲 利息与利率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利息;利率;收益的资本化;单利与复利;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现值;终值。
二、复习思考题
1、怎样认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利息反映什么样的经济关系?
2、为什么说利息范畴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具有存在的客观必要性?
3、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及其作用是什么?你能列举出哪几种价格服从收益资本化规律?
4、按不同的标准,利率主要划分为哪些种类?
5、怎样理解各种利率决定理论?马克思与西方学者理论的异同点何在?
6、如何理解利率的期限结构?
7、怎样理解利率功能与作用的发挥问题?
8、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充分发挥利率的功能与作用?
第五讲 外汇与汇率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国际支付;外汇;自由外汇;记帐外汇;外汇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现汇交易;期汇交易;银行结售汇制;汇率;外汇风险;换汇成本;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二、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外汇?外汇有哪些种类?
2、汇率有哪些种类?目前世界上有几种汇率制度?
3、汇率有几种标价方法?我国采用何种汇率标价法?
4、决定和影响汇率的一般因素有哪些?
5、西方有哪几种代表性的汇率理论?
6、汇率主要有哪些作用?你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的作用作何估价?
7、外汇风险主要有哪几种? 第六讲 金融市场概述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金融工具;金融资产;有价证券;贴现;承兑;公募;私募;证券交易所;初级市场;二级市场;场内交易;竞价成交;交割;过户;场外交易;金融衍生工具;现货交易;信用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投资基金;外汇市场;风险投资;创业板市场;欧洲货币市场
二、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金融市场?其构成要素有哪些?
2、如何正确认识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你认为我国发展金融市场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什么?
3、金融工具主要有哪几种?它们共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货币市场由哪几部分构成?为什么货币市场在金融市场中居于重要地位?
5、资本市场上主要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资本市场的风险性较大?
6、什么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如何理解其“双刃作用”?
7、投资基金主要有哪几种?
8、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有何功能?
9、何谓风险投资?创业板市场有何特点?
10、你了解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吗?你认为金融市场的主要贡献与问题是什么?
11、你怎样看待当前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问题?
第七讲 金融市场机制理论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有价证券行市;证券面值;证券市值;股票价格指数;证券收益率;市场效率;证券价值评估;市盈率;道德风险;资产组合;资产定价;无套利均衡
二、复习思考题
1、有价证券的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2、怎样看待金融工具价格的波动?
3、什么是市场效率和有效市场?
4、证券价值评估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5、金融市场有哪些风险?为什么资产组合能够分散风险?
6、资产定价模型主要经济什么问题?
7、期权定价模型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8、何谓无套利均衡分析?
第八讲 金融中介概述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金融中介;金融机构;货币经营业;商业银行;存款货币银行;中央银行;专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养老退休基金;信托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社;特别提款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四行二局一库”;“大一统”金融体系;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
二、复习思考题
1、银行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2、如何理解银行作为特殊企业的特殊性?
3、当代各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是什么?
4、怎样理解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异同?你对当前世界上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有哪些了解?
5、前有哪些国际性金融机构?它们的主要宗旨和业务有何异同?
6、旧中国金融机构体系有何特点?
7、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过程?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框架是什么?
8、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和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中国金融机构体系?
9、现代各国主要有哪两种金融体系?试比较各自的优劣?影响金融体系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0、金融中介体系与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趋势是相互替代还是相互渗透?为什么?
第九讲 存款货币银行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货币兑换业;银钱业;全能型与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信用中介;支付中介;负债业务;资产业务;抵押贷款;贷款证券化;中间业务;信托;租赁;银行卡;表外业务;“三性”原则;“6C”原则;金融创新;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二、复习思考题
1、现代银行业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你对当前世界上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何了解?
2、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特点与职能作用?
3、商业银行主要有哪些类型和组织形式?
4、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哪几种?
5、当代主要有哪些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有何影响?
6、商业银行为什么要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作为经营方针?
7、如何看待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
8、存款保险制度有何功能与问题?
9、你认为应该如何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
第十讲 中央银行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单一型中央银行;复合型中央银行;跨国型中央银行;准中央银行;发行基金;现金投放与回笼;再贴现;最后贷款者;资金清算;票据交换所;基础货币;货币乘数;通货—存款比;准备—存款比;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监管;《巴塞尔协议》
二、复习思考题
1、中央银行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经济、金融发展的必然产物?
2、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你能比较中央银行与一般金融机构的异同点吗?
3、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有何异同?
4、你认为我国中央银行应该有何地位与作用?
5、中央银行主要有哪些业务?如何分析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6、试简单描述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清算制度?
7、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在货币供给机制中处于何种地位与作用?
第十一讲 货币需求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货币需求;货币流通速度;费雪方程式;剑桥方程式;资产选择;流动偏好;流动性陷阱; 恒久收入;人力财富;非人力财富;机会成本;货币必要量公式;“1:8”公式;资金需求。
二、复习思考题
1、怎样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
2、如何评价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3、怎样理解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金币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必要量有何差别?
4、改革开放后为什么“1:8”公式失灵了?你认为目前我国货币需求受哪些因素影响?
5、货币需求有几种分析角度?在具体分析时应如何相结合?
1、资金需求和货币需求有何异同?
第十二讲 货币供给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货币供给层次;通货;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准货币;名义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供给;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存款货币;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准备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准备率;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发行收入;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规模管理;内生变量;外生变量;超额货币;失踪货币。
二、复习思考题
1、各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有何异同?我国目前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有哪几种?
2、货币供给的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有何区别?
3、商业银行是怎样创造存款货币的?其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受哪些因素制约?
4、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怎样影响货币供给的?
5、财政收支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
6、试分析我国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7、货币供给内生性和外生性的争论有何政策意义?
8、何谓超额货币与失踪货币?
第十三讲 货币均衡与社会的总供求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货币均衡;均衡利率;“软预算约束”;货币产出效应;货币紧缩效应;“三平”理论;信贷差额;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自主性交易;调节性交易;顺差;逆差;“两缺口理论”;外债警戒线;外债偿债率;外汇储备;通货膨胀;需求拉上说;成本推动说;合理预 期;强制储蓄效应;收入分配效应;资产结构调整效应;财富占有比例;货币工资率;单一规则;指数化政策;通货紧缩。
二、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均衡?不同经济体制下衡量货币均衡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何关系?
3、如何理解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和紧缩效应?
4、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才能实现货币均衡?
5、试分析哪些因素影响我国实现货币均衡?你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如何实现货币均衡?
6、国际收支的概念是什么?主要项目及其关系是什么?
7、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与调节措施有哪些?
8、国际储备的构成与作用是什么?如何管理外汇储备?
9、外汇与汇率对社会总供求有何影响?
10、你认为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应如何保持内外均衡?
11、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类型和度量?
12、怎样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如何考察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13、如何理解和把握通货膨胀的各种治理方案?为什么许多国家治理通货膨胀却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
14、你怎样看待我国经济生活中发生过的数次通货膨胀?你认为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15、信用货币制度下为什么会出现通货紧缩?
16、通货紧缩有何社会经济效应?
你对无通货膨胀经济和无通货紧缩经济有何看法?
第十四讲 货币政策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货币政策;充分就业;菲力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目标制;公开市场业务;银行备付金;再贷款;信贷规模;传导机制;时滞效应;内部时滞;外部时滞;中介指标;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政策组合;米德冲突;克鲁格曼三角形;溢出效应;信息交换;国际间政策协调。
二、复习思考题
1、货币政策在经济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2、各国货币政策为什么有多重目标?这些目标间有何关系?
3、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核心要点是什么?
4、哪些变量可以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我国现行选用了哪些指标?
5、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我国目前采用了哪些政策工具?
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环节有哪些?西方学者的分歧何在?
7、为什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需要协调配合?一般有哪几种组合方式?
8、你认为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如何协调配合?
9、你对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有何看法?近期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0、汇率政策与汇率制度有何关系?你对我国的汇率政策作何评价?
11、国际政策协调有何理论依据?目前国际政策协调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第十五讲 金融监管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金融监管;集中监管体制;分业监管体制;资本充足性;巴塞尔协议;市场约束;监管套利;金融业自律;国际金融监管协调
二、复习思考题:
1. 你是怎样理解金融监管的含义与特征的? 2. 为什么现代金融运作中必须实施金融监管? 3. 论述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4. 如何分析金融监管的成本与效果? 5. 金融监管体制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
6. 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如何经济国际金融监管的问题? 7. 为什么各国都十分重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8. 《新巴塞尔协议》与过去相比有何异同?为什么?
自学: 几个重要金融理论问题
一、识记以下基本概念:
金融发展;金融压抑;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论;金融脆弱性;金融危机;货币中性
二、复习思考题:
1、怎样理解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为什么?
3、什么是经济货币化?决定一国货币化程度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4、在建立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提高货币化程度有何意义与作用?
5、金融压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对这两种理论有何评价?
6、你对金融自由化有何看法?
7、货币中性或非中性主要说明什么问题?你认为我国货币是中性的吗?
第二篇:金融学课程教学小结
教学小结
本学期我的教学工作是为商学系14级国贸1、2、4班和工商1、2班教授货币银行学(金融学)的课程。现将上半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研读教材,广泛阅读材料,认真备课
教学中,备课环节极其重要,备课效果的好坏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积极性。在备课过程中我以曹龙骐的《金融学》为基础框架,把握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以黄达版的《金融学》为补充,以完善知识理论系统,保证讲授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金融学科领域之广、理论之深、内容之新、变化之快是一般学科难以比拟的,因此在备课中我还注意加强对理论前沿的学习和金融领域现实问题的思考,一方面能够更好的把握金融学理论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抽象知识,又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明确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金融学的学科定位使得它具有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性质,不仅要注重其金融运行的规律——理论,还要注重这一规律的运用——分析和实践。因此,金融学的教学重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严谨的理论内容讲授和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在理论内容的讲授中,我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及时归纳总结;同时以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作为引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提出疑问,这样不仅可以激发自学,还可以活跃课堂。通过金融学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可以在资格证的考试中事半功倍,也可以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读懂金融热点并予以恰当的解读。
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优化教学方式
作为大学老师要以勤奋踏实的学习态度去影响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感染学生。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和对未来求学工作的迷茫,既做学生学业上的严师,又做生活中的益友。我坚信一个老师如果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乐观的教学态度、真诚的情感交流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一定会成为学生心目中喜欢的、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四、不足之处
作为年轻教师,由于经验不足,自身各方面的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
作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教学风格。这些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具体来说,我的下一步的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及时为学生解惑;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注意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将难以理解的东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解,做到深入浅出。
2、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并时刻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缺陷并进行改进。
总之,通过这半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并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因此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尽职尽责,也希望学生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更多的收获和进步,这将是我最骄傲的事情。
商学系
2016年4月27日
工商管理学院
2014.11.12
第三篇:金融学课程
学科门类:经济学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金融学(含保险学)学科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代码:020204)
一、学科概况
金融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各领域货币与资本运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兼具很强理论性与实务性、微观与宏观、国别性与全球性特点的综合性学科。它对一国和全球的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全局有着重大影响。本学科是在原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和保险学基础上调整形成的。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外现代金融理论与方法的引入,我国金融学科研究的领域和内容将不断丰富和扩展。
二、研究方向
我校本学科现设金融理论与政策、微观金融与现代金融实务、金融工程等研究方向。
三、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严谨求实的思想作风和较高的精神文明素养,可承担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和较高层次的金融保险管理实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习期限为三年。
四、业务要求
本学科学生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金融学理论和较系统的金融专门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金融经济问题观察分析能力、货币政策实施能力和从事金融保险管理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
五、学分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必须累计修满65个学分,其中:德育教育12个学分,调研实习2个学分,教学实践1个学分,课堂教学50个学分。
金融理论与政策、微观金融与现代金融实务、金融工程研究方向课堂教学必须累计修满50个学分,其中包括必修课33个学分;选修课要求选满17个学分。
六、学位
本学科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七、课程设置
详见《金融学(含保险学)学科课程设置计划》及专业阅读书目。
金融学(含保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
院、系:金融系学科、专业:金融学(含保险学)
专 业 阅 读 书 目
第四篇:金融学课程说明及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说明及教学大纲
一、金融学课程说明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有关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基本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非金融类专业的学生能够对货币金融的基本理论和运行机制有总体认识和宏观把握,成为了解金融理论和实务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的一般理论、信用理论、利率理论、银行理论及其一般业务,金融市场的分类与认识、货币供求理论及其均衡、通货膨胀的发生与治理、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二、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金融、会计学、工商管理等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财经学科相关专业的选修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和“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之一”。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
1. 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
2. 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货币金融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货币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货币金融问题。
(四)课程教材名称调整为《金融学》。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货币银行学的先修课,应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史、世界金融史、中国金融史等课程。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努力提高对学习本课程重要意义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满盘皆活”。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金融活动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健地运行,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金融工作,更加重视搞好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学习金融知识,研究金融问题,也是提高我们经济工作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需要。特别是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中,尤其是在高科技手段被运用于金融运行管理的情况下,即使原来对金融知识有所了解的同志,也有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金融问题,努力掌握金融规律,提高运用和驾驭金融手段的本领,推进我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2.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实际中运用。这里讲的实际既有国家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也有自己工作实际、思想实际。在这里有两种偏向是需要防止的:一是脱离实际,全盘西化;二是保守僵化,固步自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应研究世界经济金融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学习西方国家金融理论中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的原理,解决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3. 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系统联系的教学方法,把整个教材的内容串联起来,把握教材的总脉络,以及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做到融会贯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全书的内容。强调掌握和弄通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4. 注意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员独立思考。远程教学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许多学生有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他们尤为重要。要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大力提倡学生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教材中的思考题和练习题要求学生多思考、勤练习,或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教员在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有重点、系统地进行指导,督促和辅导学生自学,并独立完成作业。
五、课时分配
本课程内学时72。计4个学分。
六、各单元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货币与货币制度(1-3章);第二单元:信用与利率(4-6章);第三单元:金融机构(7-9章);第四单元:金融市场(10-12章);第五单元:国际金融与金融全球化(13-15章);第六单元: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16-19章);第七单元: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20-22章)。
第五篇:《金融学》课程简介
《金融学》课程简介
一、课程介绍
《金融学》是高等财经院校金融、经济与管理学科其他专业本科生学科专业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也是教育部指定高等院校金融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以介绍金融基本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科研成果,考虑到金融专业的特点,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技能训练,并在此基础上,使同学们真正掌握我国金融运行的规律,以及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探讨我国金融政策的实践。重点内容是货币及货币理论、信用及信用工具、金融产品的价格决定、银行及银行业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金融创新及金融监管等内容
二、课程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是为培养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它阐明了经济体系中货币运行的基本功能、运行方式、基本规律以及社会货币管理与调控的基本原理和政策工具。
三、先修课程
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统计学
四、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
金融学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1989年在财政系开设了金融专业。该时期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日制专科学生。到1990年,国家教委将货币银行学课列为“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我校的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也进入一个新阶段。广西财经学院200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后,我校新设立了金融系,并正式成立了金融学本科专业,并于当年招收本科生,同时专设金融教研室为全院各专业开设金融学本科课程,金融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基础大大加强。2006年,《金融学》课程被确定为广西财经学院重点建设课程;2004年底到2006年,学校斥巨资新建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金融实验室,设立了自治区级重点建设研究基地广西金融研究中心;2007年,《金融学》课程被确定为广西财经学院精品课程;2009年,金融学科被确定为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
从2006年起,《金融学》课程成为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类管理学等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同年,成为广西财经学院的公共选修课,课程资源对全校开放。同时,我校大力推进金融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分别与国海证券、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分别举办了广西财经学院的三届证券模拟投资大赛,从2008年开始,每年暑期都组织学生进入南宁市银行、保险、证券等几十家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实习,并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国海证券民族大道营业部、南粤期货公司建设为校外实践基地。
五、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金融学》是财经类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恰是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运作机制与规律性,又阐明了金融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重要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个课程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讲金融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内容包括三方面货币、信用和金融中介机构。第二部分金融实务,主要讲金融市场构成及运行方式,重点介绍存款货币银行业务和管理、监管制度,以及中央银行的职能。属于微观金融范畴。
第三部分金融调控与监管,主要讲宏观金融运行机制,涵盖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均衡理论、货币政策理论,以及货币管理当局对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的监管调控。
2.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和目的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两个板块,即理论板块、应用板块,按各类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1)理论板块 理论板块教学主要金融学基础理论和知识,教学组织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讲授的基本目的是奠定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
(2)应用板块 应用板块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方式以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为主,结合当前我们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改革,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基本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和中央银行职能。
六、课程特色与创新 1.教学目标上的创新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固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专业需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内容众多,在短短的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内容介绍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2.教学内容上的创新
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密切关注国内外发展的动态,不断将金融业出现的新政策、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并随时更新和补充课程教学内容,从而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同时,我们选用的理论教材,实践教材和指导书,编写的理论与实践大纲,采用的理论与实践成绩考核办法,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就当前的热点金融问题进行2—3次的讨论,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整理资料,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模式上的创新
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案例为主要,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使教师结合教学经验,设计灵活多样的多种课堂活动,创造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与此同时,也加大了教学难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以教材为基础,积极思考、多方探索,将课堂教学技巧融入教学实践中,把枯燥的书面知识转化成生动、真实的事例,增加教学趣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