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教法(完整版)

时间:2019-05-15 01:0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教法(完整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教法(完整版)》。

第一篇: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教法(完整版)

2014年教法

一二三四五章考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第三章考设计题

填空:0.5*30=15;选择:1*10=10;判断:1*10=10;简答:25;设计题:40;

考点:分层教学、情境创设、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设计、学案、课程发展历史、信息素养、任务驱动、课标纲要、学习倾向理论(ppt)、过程与方法

第四章

1、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2、教学评价本质:是价值判断

3、教学评价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教学作用

4、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根据教育评价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把教学评价(功能)分为诊断性评价(前置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5、要将诊断性评价(前置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效地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将定期的正式评价如单元考试、表现性评价和即时评价如学生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6、注意评价的基准: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评价的表达: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7、前置评价:如入学时的摸底测验、分班测验;前置评价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法;前置评价作用:根据诊断结果对学生进行安置并不能完全解决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问题,它只是使教学适应个别差异的一个基本前提,只能把学生安置在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群体中。

8、绝对评价根据的额是某种外部标准;相对评价根据某种内部标准。

9、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原则(6个):评价功能立体化、评价标准多维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结果的多维归因。

10、过程性评价的方法:表现性评价、学程记录袋。

11、评价的三种方式:自评、互评、师评

12、常用的评价技术:课堂观察、调查、测验(定量)、档案袋评价(过程性评价)评价资料的收集:一是系统客观地记录学生在学习的自然情境中的真是表现;二是可以通过 设置一定的作品如设计作业和实践活动来引发学生特定行为;方法有:系统的观察和轶事记录、典型的作品设计、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

2014年教法

13、过程性评价的特点:关注学习过程、重视非预期结果

14、决定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内容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新课程的选择性、信息技术教材(最基本资源)

15、总结性评价的方法:传统的纸笔考试的形式、上机测试

16、学生程度总体好|总体一致——总结性评价;学生程度差异大|起点低——过程性评价

17、反馈方式:期望式反馈、启发式反馈、个别反馈、档案袋反馈

18、命题——总结性评价;试题类型的划分:客观题、半客观题、主观题

19、命题的基本原则:过程性原则、人性化原则、面向三维目标 20、考试四度: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

2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00):教学评价必须与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教育部门组织信息技术的等级考试的试点工作。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

22、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

七、评价建议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从评价时机的角度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类。要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就要准确理解两类评价的含义、功能和方法。

(一)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总结性评价所强调的“结果”而言的,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而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过程性评价手段更加丰富和更易实施,比如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借助主题学习网站中的评价模块或使用专门的测评系统即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依据评价量表快速实现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合,也可以方便的建立电子档案袋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材料。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如果采用成本较低、省时、省力的评价方式就能达到相同的评价目的,则不要选用高成本的评价方式。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相互补充。

2014年教法

(二)总结性评价

结性评价一般指向对学生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学习(如一个学期或所有模块的学习)的结果的评价,如期末考试、会考、高考等,倾向于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做分数或等级上的评定。总结性评价的设计和实施应极为慎重,要努力做到全面评估每个学生真实的信息素养水平,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和技能操练,忽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试倾向;避免使用题目固定、形式呆板的考试系统或考试软件扼杀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性。

在评价手段上,要综合运用纸笔测验、上机操作、社会实践、过程性评价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特别要注意结合学生社会实践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以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片面做法。

在考试方法上,针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可以采用选择题、填空题、排序题等客观题进行,采用纸笔测试或机考系统均可,题目及试卷设计既要针对知识技能面的覆盖,又要通过题目的过程性特征的设计,唤醒学生学习或操作过程的经验,以提升对学生技能评测的效度。对于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则需要采用实验操作或作品设计制作等题型,通常应采用上机操作方式进行,可以在真实的软硬件环境中进行测试,也可以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测试,如采用虚拟组网系统可以回避在真实网络环境中考核的诸多不便,又能较好考察学生的组网能力。

第五章

23、教师发展理论:是一种以探讨教师在职前、入职、在职以及离职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发展规律为主旨的理论;

24、站稳讲台阶段教师应该做到: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把握教学的一般规律、不断自我提高。

25、教学目标描述有两种类型: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法,即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明确、可测量、可评价,主要运用“知识与技能”;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主要运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6、目标陈述需要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27、过程和方法的三个层次:经历、体验、探索

28、过程与方法(二维),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03)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2014年教法

8.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29、说课:指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口头语言表达为主,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每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所进行的教学研究系统。通常以其作为教研交流或对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组织形式。30、说课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

31、微格教学步骤:理论学习——示范观摩——编写教案——角色扮演——反馈评价——修改教案

32、第224页:课堂管理进行理解

课堂管理建议:一是任务具有吸引力,能够引起学生注意;二是做好教学评价

33、分层教学含义: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宗旨。理论依据:最近发展区、掌握学习理论。分层意味着:

一、学生层次的分层;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三、教学任务、方法的分层;

四、评价的分层。

34、信息技术片段教学的定义: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教师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35、片段教学与其他教学的不同体现在:

片段教学与课堂教学不同,前者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听课者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后者是整体的、实际的,功用是“传道受业解惑”,听课者是学生。

片段教学与教学片段不同,前者是根据指定的“片段”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都是独立的;后者只是课后从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截取某一部分纪录罢了。

片段教学与“说课”不同,前者是模拟课堂教学,后者只是谈论课堂教学。

36、优秀的片段教学:

1、教学目标明确,能以局部目标体现整体教学的三维目标。

2、教材分析透彻,能正确认识所选片段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挖掘教材资源,选好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3、教法科学实用,总体设计合理、有新意、有独立的见解,能实现教学目标。导入、转换、收束等教学环节和重点、难点突破符合学科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板书设计精要、简洁、艺术。

2014年教法

4、教学对策恰当,对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分析准确,采取的教学对策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

5、能力训练到位,训练目的明确、具体,与本课的教学目标一致。训练设计面向全体,体现层次性。训练方法得当,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37、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228页)

38、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美国学者特拉费斯说:“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作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寻找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要从模仿开始,通过认真钻研,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是自身所拥有的认识得到修正与发展,在实践中体会、反省已有的经验,借鉴别人的思想和经验,整合成自己的智慧,进而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39、熟练教师应具备以下特点:能够自主设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培养;能够主动设计实验,让“教学”和“学习”融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利用语言艺术创造最佳教学时机。

40、教室走向熟练的基本要素:全方位的备课、分层次的设计任务、学习教学的艺术。

41、反思包括: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教案)

42、教学反思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记成功之举、二是记败笔之处、三是记教学机智、四是记学生见解、四是记再教设计

43、杰出教师的素质特点:第一具有创新性素质;第二能够进行探索性活动;第三在成果上,注重理论总结工作,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44、情境设计(任务驱动法):“情境”是建构主义强调的四个要素之一,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要用各种情境,真实问题支撑起技术学习的生活意义和实用价值。

45、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对学习主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背景,并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是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激趣),同时。继续驱动主题自主学习,完成意义建构。情境创设意义:用各种情境,真是问题支撑起技术学习的生活意义和实用价值。

46、情景教学:是在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47、导课方式:开门见山、旧知导入、经验导入、范例导入

48、结课方式:概括总结、迁移应用、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2014年教法

第一章

49、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

50、信息技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

51、信息技术作用: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

52、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53、信息素养的构成: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

54、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55、信息能力的核心:信息问题解决能力

56、信息素养新界说:

一、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上;

二、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该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上;

三、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上;

二、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该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上;

57、信息素养由知识、技术、人机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部分组成。知识为其他五个部分提供基础准备,而评价调控为其他各个部分(包括知识部分)提供必要和重要的形成保证。

5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解:身心健康、信息意识、作品欣赏、行为规范、价值内化

59、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途径:(1)、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3)、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

60、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

61、根据信息技术课程观念的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机文化论”——1981~1986;“计算机工具论”——1986~2000;“计算机文化论”的再次升温(“文化论”的再升温)——网络文化的影响;“信息素养”(“信息文化观”)等

给一段描述判断是哪个阶段:(1)、1982~1990 第一阶段,起步,全民学习basic语言;(2)、1981~1998 逐步发展;(3)、2000~今

全面发展

2014年教法 62、2000年被看做信息技术课程的“元年” 63、信息技术教育

美国

最早

64、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课时安排:

1、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2、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3、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为70-140学时。

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65、各学段主要教学模块

比如小学阶段: 模块

一、信息技术初步;

模块

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

模块

三、用计算机画画;

模块

四、用计算机作文;

模块

五、网络的简单应用;

模块

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66、小学、初中、高中课时(ppt第一单元讲义一)

67、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 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每个学分相当于18个学时。

第二章

68、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其中每个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接近的若干个科目组成,每个科目又由若干个必修与选修模块组成。

(1)课程基本理念和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信息技术的基本理念和总体培养目标。其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为:

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2014年教法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2)课程设计思路及模块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了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在课程结构上,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每学分18学时)。修满4学分为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

69.奥苏贝尔的循序渐近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

课程和教材中知识的组织方式,应该与人们认知结构中组织知识的方式相似。因此,他提出课程的组织应遵循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这两条原则。70.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

(1)、要强调适应性

(2)、要体现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

(3)、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突出特色、强调创新

(5)、要渗透人文精神,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信息技术教材要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要始终渗透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有意识地设计相关的人文、社会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A、信息技术越向前发展,人类越需要信息技术的人道精神、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

B、信息技术中主要通过自评、互评、欣赏和鉴别、合作与交流等活动促进道德观、自我意识、社会关系等全面发展。

71.现行的很多教材改变了以往工具书的编写形式,呈现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的编写线索更加合理2教材的目标更加全面3教材的内容更加人性化4教材的评价更加多元化

2014年教法

72.信息技术教材主线

(1)、以知识点为主线;(2)、以工具为主线;(3)、以主题活动为主线;(4)、以“工作”为主线

73.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情感、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四个方面。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74.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特点

(1)、基础性;(2)、实践性;——上机操作(3)、应用性;(4)、综合性;(5)、趣味性 75.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特点(1)、人文性;(2)、实践性;(3)、综合性;(4)、创造性 76.各个阶段内容三个原则:(1)、针对学生认知特征和发展需求实施教育;(2)、要有一定预期发展空间;(3)、注意个学段由体验到内化的循环提升。

第三章

77.讲授法主要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78.教练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采取教练法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以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为主的学习活动,并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操练中进行个性化指导与帮助,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熟悉过程与方法、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教练法的要点是以教促练,以练为主,发扬特色,形成风格。在群体学习倾向基本一致时可以采取群体教练法,由教师提出任务与注意事项后学生操练,教师根据倾向性问题进行集体指导,然后归纳与交流。与演练法相比,教练法第一强调的是学生动手实践和主动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做而不是被教师灌输。

第二强调通过实践与操练,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等全面培养,而不是只注意知识技能的培养。

第三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教练法的基本过程可以归纳为:提出任务和注意点—动手实践—教练指导—归纳交流

79.根据马梯尼兹的学习倾向理论:有四种个性差异的学生:变通型、实干型、顺应型、逆反型。

80.任务之间要有思维梯度和逻辑联系.81.支架的方式一般有:素材、范例、帮助文件、专题学习网站(引言、任务、教程、评价)、静态教程和动态教程

2014年教法

82.任务特点和设计要求:目标化、真实性、趣味性、完整性、连续性、整合性、开放性、操作性和可行性。

83.“问题”的基本特征:(1)真实性。指设计的问题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2)弱构性。弱构领域的知识具有两个特点:1.概念的复杂性2实例的不规则性 84.分层教学:

(1)分层教学含义: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

(2)分层教学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宗旨。(3)理论依据:最近发展区、掌握学习理论(4)分层意味着:

一、学生层次的分层;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三、教学任务、方法的分层;

四、评价的分层。

利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有效地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技能水平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实现因材施教,比如教师对五个操作任务区分了层次,其中四个为必做任务,面向全体学生,一个为选做任务,面向能力较高的学生。

85.作品制作课

作品制作课是以作品制作作为授课的主要任务来完成的一种课型。基本模式:学生从某一现实问题或主题出发,经历完整的作品规划设计、制作和评价的过程,最终呈现出一定容量的作品。和技能课相比,更侧重完整的信息技术过程的经历。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一类是局部和微观的(技能课);另一类是相对完整的,使用信息技术去完成规划、设计和制作等阶段(作品制作课)。作品制作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分组合作。还需要注重作品的评价。相对理论课来说,对于作品制作课学生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在最终实现的时候往往问题较多。86.何谓“过程”?

分析需求—规划内容—选择媒体—策划创意—选择信息呈现方式—制作作品—交流评价。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摘要:主要讲述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学整合的基本思想、目标、基本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教学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以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

1.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 2.对课程教学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重要的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1).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2).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

(3).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学习;

(4).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基本要求

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 2.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

3.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 4.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通过与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2011年9月发表于《经济生活文摘》

刊号 CN-11-4505/F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A0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黄潭中学

[摘要]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来阐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等问题,[关键词]教育课程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大整合论”所理解的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课题,第一层面的第一类课题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其实质就是课程信息化,它的教育技术专家们站在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立场上所特别关注的问题,追求的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单向整合,第一层面的第二类课题是,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其实质是信息技术课程化,它是课程专家们站在课程变迁创新立场上所格外重视的问题,追求的是“课题一信息技术”的单向整合,第二层面的课题则是,怎样在信息技术与言归于好程互动在双向整合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实质是建构信息文化背景里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它是人们立足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同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上所深入探究的问题,追求的是以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

实际上和实质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既包涵了“信息技术——“课程”和“课程”——“信息技术”的两种单向整合,双追求一种深化和提高,教育技术专家和课程专家已经分别就“信息文化——课程”的整合和“课程——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探讨,分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人们深入挖掘,探讨和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课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面对这一课题,人们需要首先在更深的层次上探明两个基本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有哪些基本原理?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不仅关涉课程结构与课程过程的平衡和统一.而且是当代课程本质的实现形式之一,在文化哲学视野里,课程作为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实质就是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在课程结构与过程的统一的意义上,课程就是人的学习过程。人的学习总是具体的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文化价值学习以及学习的实现,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需要分别处理知识之间的关系、经验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课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信息化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有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价值的整合.以及课程研制的整合等四条基本原理.

(一)知识的整合 A07 在分科课程的历史传统里.对人的学习而言.知识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知识的“外在”与“内化”的关系、不同知识系列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的“准备”与“获取”的关系.所以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科知识的学习,二是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学习实质上是行为的持续而较为稳定的变化,行为变化只有在实际生活情境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很少是仅仅应用某一学科的知识的;而更多的是超越学科界限.综合应用适合的或有关的知识,这就需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如果问题或情境超越了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并且十分重要.人们就会尝试着去寻找和掌握未具有的必要知识,这就需要具有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在信息文化背景里,信息技术与课程知识的整合原理至少有三个含义:一是指作为课程的信息技术自身的知识整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各种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其他课程所含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和呈现。二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导媒体渗透到各种课程领域之中淡化科目界限.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知识置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将不同科目不同系列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揭示和呈现出来,让学习者在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同时.完成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指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比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信息化社会之中,深切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寻找或创新以及应用必要的新知识的信息文化生活.激发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内在动机和需要.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经验的整合 这里所谓的经验,不是感性意义上的而是哲学一元论意义上的经验,学习经验强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学习者在经验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活动中学习心理与经验世界的双向互动。人关于自己和世界的观念来自经验的建构,所以对于学习者学习的真正实现来说,课程就必须经验化,但是当前我国课程只停留在作为内容的外在知识层面而忽视了经验的内化,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等待着接受外在的知识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冲主动的过程,就需要使课程成为学生亲身经历的经验.使学生学习生涯成为一种.永远无法忘怀的经验。

经验学习的机制主要有转化、同化和顺应三方面.转化就是通过知识内容与环境的融合,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条件”,创造出作为经验世界的新型环境,同比,就是内在的“心理经验图式”将学习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主动反应形成的各经验散片“吸收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顺应,就是能动地把已有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心理经验图式“,以应对经验世界变化着的情境和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经验的整合原理.包括空间的、时间的和时空统一的整合.一是应用信息技术设计和创新学习环境.通过精选有时代价值的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经验世界,创设出具有信息文化的典型性和全息性的学习环境,使之具备学生学习反应的敏感性.这是对不同空间里的学习资源的整合。二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使内化的新经验以多媒体为载体,成为融合了知情意的活经验.颗畅地融会到已有经验的意义系统之中.这是学习中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在时间进程上的整合,三是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时间整合基础上,开辟未来的时间向度.促使内在经验的再组织;去主动寻找和应对外在的新问题情境.将源于外部空间的新经验整合到内在的经验系统之中,这就是时空统一的整合.显然,这实际上就是师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民主教学和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实现学习经验的建构.这样,学习就成为一个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过程,课程就成为学习者主动经验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三)价值的整合

学习作为学习者”融入“现实生活世界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包含着在知识和经验学习基础上的价值学习.价值学习遵循价值认识规律,”价值认识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大致表现为价A07 值感知、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⑦正是通过价值认识过程,个人的价值观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价值观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发展社、社会历史性、导向性和系统性,它实质上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价值现是经过选择获得的.这种选择必须是自由的而不是被迫的;是从可选择的范围内进行的,选择时必须同时具备其他可选择的内容;是经慎重考虑后的选择⑧因此,从根本上说,价值的整合就是建构价值学习的自由选择机制,这种选择机制必须贯通学习者的价值认识、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的全过程.在教育和课程领域.价值的整合涵括了在民主化背景中“多元价值”的认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人自身关系中的“体知情意”价值的整合。这关涉个人的生理与心理价值的关系.生理的各个方面的关系和心理的“知情意”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个人的身心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理想的模式是“全人教育”。二是在社会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多元文化”价值的整合.这关涉全球文化与民族文比、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一般文化与亚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等等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多元共存”,理想的模式是“通识教育”。所以在民主化社会.教育和课程的独特职能就是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习者提供共同的经验。

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价值的整合原理,就是遵循价值以发展的选择性和过程性来充分开发和超越信息技术课程化的“虚拟”价值,其具体含义为: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全方位地研制多媒体课程和网络课程,使关涉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的所有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学习生活世界,它是虚拟的生活世界,从而使学习者在虚拟的生活世界里通过充分自由的选择,简捷而高效地实现价值感知和价值理解.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又超越信息技术的虚拟限定,开发信息化的社会性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使学习者在可选择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自尝试社会问题的解决,真.正地实现价值体验。

价值的整合需要认识和解决虚拟的学习生活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连续性问题。在价值的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个现实的危险或陷阱,这就是多媒体网络课程可能引发学习者满足于虚拟生活世界,对投入到社会性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导致价值感知和理解与价值体验的断裂,不过,这一威胁虽然存在但不是主流,主流是虚拟学习对真实实践活动学习的促进.所以,一方面,我们在研制多媒体网络课程中,必须认识并强化虚拟的正面影响.与流行的臆测相反,课程体系里虚拟的生活世界,更能培养学习者参与实践活动的强烈意向,更能激发学习者走出虚拟世界进入真实生活加以亲身体验的兴趣。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规律,并定向于学习者投入社会真实生活的意向和兴趣.发现、探究和解决多媒体网络课程的内容、形式、结构.以及它们与学习者的适动性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在研制社会问题中心学习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中,需要实现信息化。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选择的议题或活动内容应该主要是信息文化的内容.或至少是与信息文比有关的内容,这样就既与多媒体网络课程相关联.又与信息时代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二是在组织学习者开展社会问题中心的活动学习中.既贯穿信息化思想又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使学习者在价值感知与理解向价直体验的进展中获得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保障

(四)课程研制的整合

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信息文化必然催生与之相适切的新课题文化。前述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以及价值的整合.实际上是在酝酿着信息课程文化的创生,而这一创生只有在自觉的课程研制过程中通过规划或设计,实施和评价才能确立和实现.因此,所谓课程研制的整合原理,指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生出信息比课程文化.课程研制是进行课程规划,并把课程设计投入教育活动中实施并进行评估,反A07 馈和修改完善的过程.包括课程规划或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三个基本阶段.在课程规划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确定信息化的理论取向、目标取向,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经验的选择和组织方式等,设计出信息化的新课程方案;在课程实施阶段,采取适宜的多种教育活动样式,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以信息化新课程方案为根据.开展信息化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学习,让一定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内化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成果;在课程评价阶段,建构起信息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研制过程的状态,待别是对课程实施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以确认和推进信息化课程文比。信息化课程文化,是以学生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文化.所以需要在此着重提出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强凋学习者参与课程研制.在已有课程研制的理论和实践中,学习者仅仪被动地参与了课程实施,甚至仅仅被动地参与下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活动”,很少参与课程评价.并几乎被排斥在课程规划或设计之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所谓学习者参与课程研制,就是学习者要全程参与规划,实施和评价等课程研制全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课程规划者、课程实施者和课程评价者,从过去被动的课程内容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课程研制者。这样,教师与学生同时成为课程研制的主体,就可以尝试解决当前我国课程研制中教育技术专家、教育理论专家学科专家与教师、学生分离甚至对立的问题,让技术专家、理论专家,学科专家.教师和学生一起研制课程、在全国性和地区性层面的课程研制中,以技术专家、理论专家和学科专家为主,教师和学生为辅;而在学校层面的课程研制中,则以教师和学生为主,各类专家是指导者、帮助者和咨询者。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基本原理,紧接而来的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而撩人心弦的基本策略问题,它召唤人们挥洒才情去梳理和建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行动的完满思路和可行途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

当前课程整合的主题主要有下面四个:

1、构建新的能走向未来的课程价值观念。课程价值观念,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只有确立了课程价值观念,课程整合才会成为实质性的而非形式的;

2、重选内容。重选内容的实质是重构课程的开放性;

3、重构模式。重构模式并不是一件难事和并不需要多长时间的话,那么要使它代替已有的课程模式则是相当大的难题和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4、培养能够操作新课程模式的教师。任何课程,一旦投入实施,就必然由教师来操作。新的整合课程的实施成功与否,决定性的环节是它与教师之间是否互相恰切。要使他们与新的整合课程相恰切,就必须对已有教师进行及时培训和改革师范教育的模式。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A07 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

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联系电话 *** 黄潭中学 余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

在中学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比较新颖的课程,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它将逐步成为中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学开设信息课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通过学习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能用编制一些简单的程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1、变异性。信息技术课不像语文、数学、英语,同一本教材的内容可以反复使用,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需要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要更新,教学方法要更新,教学设备也要更新。我平常给学生上理论课的时候,每次会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把一些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时的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的新鲜感、亲近感,也就拉近了学生的学习距离。同样教学方法上我们也要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时候,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理解硬盘是什么,主板又是什么,而一个新的软件出来通过上机演示来表现该软件的特点和用处。教学硬件设备的更新相对来说周转时间长一点,只要原来的硬件基本上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为学校不可能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不断的更新硬件设备。

2、实践性。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更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上的许多知识,特别是软件的应用,如果单凭课堂讲解或者演示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通过亲手操作,解决在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才会把概念理解的更好。比如学“磁盘操作系统”时,要求学生用DIR命令查找文件,让学生操作时带上各种参数DIR/P、DIR/W、DIR/W/P等,学生就会对P、W的参数含义理解的更深刻。在讲BASIC程序设计时,学生只有通过对程序的不断调试才会达到最终正确结果,这远远比让学生在纸上谈兵好的多。

3、创造性。信息技术课又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但它又不像其他发明创造那样复杂,它只需要一台电脑,而且立竿见影。比如在讲BASIC程序设计时,让学生通过已知的程序输入,运行之后在屏幕上显示出图1的图形,那么有些学生就会想要显示图2怎么办?要显示出图3怎么办?这样就大大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他们便会举一反三的自己去尝试修改程序。结果当然由消极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学习。

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1、对比讲解法。比如在刚开始讲解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时,我先用中、英、日文讲一句同样意思的话,然后再引入计算机也和人类一样有各种各样的语言,再通过说明英语有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祷使句四种语句,从而解释计算机语言也有顺序、分支、循环三种基本结构。这样由学生平常接触到的事例再联想到计算机语言,使学生更快进入到学习计算机语言的状态。

2、直观感知法。信息技术课相对来说还是一门比较新颖的课程,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或很少接触过,因此对计算机充满着一种神秘感,很想知道电脑怎么工作的,主机箱里面到底是些什么东西。于是我就把硬盘、主板、内存、显卡等硬件一样样实物展示给他们看,然后再简单的加以解释其作用,让他们看得清楚,弄得明白。通过直觉的感官认识,学生就会对心中的疑团有所解开。

3、自由作业法。数学作业同一个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计算机作业也一样,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也可以用不同的操作内容。我给学生上五笔字型的时候,不是纯粹的要求学生在五笔练习软件中练习,而是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在WPS环境下用五笔输入法输入一定数量的汉字,但内容可以是书中的课文或是自己的习作。这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间的竞争性。有些学生自己预先写好了作文片断。这样,学生在学五笔的同时也学会了一点WPS软件的操作,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三得。在程序设计中也经常可用这种方法,给学生一个大概的题目范围,让学生自由作业。这种方法既可以避免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又使学生思维得到更好的自由发挥。

三、信息技术课与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

1、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首先对信息

技术课有了兴趣,充满好奇心,就会主动的去探究它,想方设法知道其所以然。这跟其他课程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因为许多软件跟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学生学起来就比较感兴趣。用超级解霸可以播放VCD,学生就会自觉去操作怎么应用;通过幻灯片的应用,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也想自己制作几张幻灯片;通过桌面属性的设置,学生就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桌面弄得漂亮一点。

2、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的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学生对计算机有了兴趣,解决了“为什么”之后,就会想要去“怎么做”。通过教师的课堂简单演示分析,学生自己就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多方寻求答案。比如在学习《艺术字》时,学生就会想方设法使自己的字的颜色、大小、位置、形状多选择、修改几次,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美术设计能力和展开各种丰富的想象。

3、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主要包括顽强的意志、毅力、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程序设计中的程序调试最能达到这个目的。因为程序要运行成功,很少是一次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通过对程序中语法错误的不断修改,反复运行调试才能得到最终正确的结果。有的学生就是在语句中缺少一个分隔符号,经过好多次的检查才得到正确的答案。看到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学生当然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促使下次上机投入更大的热情。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这门课的特点,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尽可能利用的软硬件资源,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轴对称图形》案例分析报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从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用合理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会判断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对象的分析: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轴对称图形,但是在日常生活等熟悉的情境中,学生对轴对称现象的存在并不是一无所知,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时,以合作与探究为主,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结合生活中实例,帮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更加系统和清晰的认识,三年级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探知欲,所一针对这一具体内容,课的开始是以蝴蝶飞舞,学生很自然的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学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比较感兴趣。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多媒体课件一套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了,美丽的昆虫也都飞起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了我们眼前,(电脑出示半只蝴蝶)。可是它把自己的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藏起来了,你知道它的另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是怎么样的吗?【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教师出示多种翅膀并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一种?(因为和身上的半边翅膀是一模一样的。)

二、操作实践,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1)谈话:老师不仅喜欢昆虫,还喜欢旅游。上次利用假期去参观了一个展览馆,那里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物体,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三样物体的照片(天安门、飞机、杯子)。观察这些照片上的物体,说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2)谈话:我把这些物体的平面图形送给了每一位同学,请你们拿出这些平面图形。同学们都觉得这些物体是对称的,那我们怎么样来验证呢?(学生说用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

谈话:自己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先在小组内说说,然后全班汇报。

学生操作,同桌互相说说。

反馈:学生把自己的发现边演示边说。

学生1:这些 图形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学生2:他们都是对称的。谈话:像这样对折后图形两边大小、形状完全一样重叠在一起,也可说是图形两边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谈话:那其他两个图形是不是对折后也完全重合呢?

指出: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谈话:请你们把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还发现有一条什么?(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一起来认识天安门图的对称轴后,请学生指出飞机、奖杯的对称轴。

同桌两人互相说说之间轴对称图形特征及指出轴对称图形。【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教师通过实际操作,使一般问题转化为今天所要解决的内容】

2.教学试一试

出示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圆形,并按顺序给图形编号。

启发: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 你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每个图形是不是?

(可把这个图形对折,看折痕两边能不能完全重合。)学生动手折。反馈:指正方形,请学生判断并演示不同折法。小结:正方形不仅上下对折能完全重合,左右对折或沿对角线对折都能完全重合。不管怎么样对折,只要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都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判断平行四边形,指出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

三、及时巩固,深入认识

1、找一找

谈话:大自然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想认识更多更美的轴对称图形吗?那就和我一起去展览馆看看吧。看,里面有很多美丽的图形,你能回答展厅的问题吗?出示想想做做1。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2.做一做 谈话: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你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吗?请同学们拿出材料,自己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将做的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3、画一画

谈话:这些图上都只画了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指导学生先确定另一半图形的各个顶点,再连点成线比较容易。

4、猜一猜

谈话:我们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把轴对称图形的一半遮住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 电脑出示五角星、奥运五环旗、中国结、工商银行标志等图案一半,学生回答后,展示整个轴对称图形。[在联系中增加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真实体验,有助于学生掌握新知。]

四.欣赏图片,情感体验

谈话:轴对称图形给人一种和谐、对称的美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美丽的对称现象,请欣赏。(课间播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炭化:大家感觉美吗?如果把它们画下来就形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轴对称图形。希望大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下载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教法(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教法(完整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心得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心得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心得 现在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上课不仅仅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而是有了很多其他的更先进、快捷的教育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精选五篇)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一、简答题(2题×10分=20分) 1、简述分科课程标准的内涵。 2、简述三维教学目标的内容。 二、论述题(40分) 1、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信息素养,谈谈你对......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试卷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试卷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具有哪些特点() A 综合性 B 实践性 C 发展性 D 独立性 E 创新性 F 连续性 2、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信息素养? 什么是整合?整合的内涵是什么?很多教育技术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对整合内涵的认识。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整合的探究 [摘要]本文界定了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整合的概念,根据数学教学的内容对其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整合的几个原则,并对整合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思考与练习1.您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途径与方法的? 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论文整合——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姓名:xxxxxxxx 班级:xxxxxxxx 学校:xxxxxxxx目录一、摘要————————————————————3 二、正文 1、信......

    小学课程教法心得体会

    小学课程教法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世界带给学生带来新的挑战,现代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思的人才。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依赖于幼年时主体性的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