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音乐(教案)2006.05

时间:2019-05-15 01:2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通俗音乐(教案)2006.0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通俗音乐(教案)2006.05》。

第一篇:中国通俗音乐(教案)2006.05

课 题:中国通俗音乐

课 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本课的作品,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评价、演唱等活动。

2.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简要经历,及其每个发展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能对众多通俗音乐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并且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4.能演唱几首通俗音乐,体验歌曲的情感和韵味。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关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学法指导:灵活导入——情景创设——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集体讨论——归纳分析——理论升华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一、组织教学:

1.播放一首最新流行的优秀通俗音乐,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

2.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二、导入:

1.老师提问:同学们最喜欢的音乐是什么?在你们心目中哪些音乐是通俗音乐?

2.学生讨论,并列举自己心目中的通俗音乐。

3.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进行评论,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探究。4.进一步提问:到底什么是通俗音乐呢?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下面的环节。

三、新课教学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通俗音乐

1.通俗音乐在中国的开始出现可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在较为繁华的大城市,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的市民阶层中,通俗音乐随着歌舞表演和有声电影的放映而广为流传。如:《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等。

2.播放电影<<马路天使》的主题歌《春天里》

3.播放音乐《青年友谊圆舞曲》,提出问题:此乐曲有什么特点?它是不是通俗音乐?

4.学生讨论、回答,进一步引出轻音乐也是通俗音乐的一部分。师小结:当时通俗音乐的概念曾一度被轻音乐所取代。5.欣赏《九九艳阳天》片断,讨论它是不是通俗音乐?

师小结 :在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这首优美的歌曲被戴上“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通俗音乐基本上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

提问:通俗音乐有什么特点?师生总结出通俗音乐的概念和特征。通俗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大众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包括流行歌曲和轻音乐。

(二)改革开放后80年代的通俗音乐

1.播放歌曲《乡恋》,提问:这首歌曲在哪个年代流行? 小结:改革开放后,一批广受欢迎的通俗歌曲迅速在群众中流传,李谷一演唱的这首《乡恋》,是当时第一首用通俗唱法演唱的歌曲,在通俗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老师介绍20世纪80年代中国通俗音乐繁盛的各种原因。1)改革开放后,港台流行音乐大量涌入,形成了中国通俗音乐的第一个繁盛时期,港台内地都涌现了一大批实力派歌手以及许多经典曲目。

学生举例回答。

课件播放优秀通俗歌曲《我的中国心》、《乡间的小路》、《让世界充满爱》。

学生积极随乐参与歌唱和讨论,并回答问题。

2)内地创作歌曲盛行一股“西北风”,如《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

课件播放歌曲《信天游》、《黄土高坡》。

3)了解通俗音乐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电声乐队”。伴随着电声乐队的出现,摇滚乐也迅速发展。

课件播放歌曲《童年》、《一无所有》。师生小结20世纪80年代通俗音乐的特征。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通俗音乐

1.音乐风格呈现百花齐放的盛况,各种音乐风格被人们接受和喜爱,出现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

课件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

2.少数民族音乐也显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

3.RAP(说唱)音乐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播放周杰伦的歌曲《夜曲》。

4.演唱形式也更加丰富,除了个人演唱,组合的形式也不断出现。学生举例回答

播放爱乐团的《天涯》、S.H.E的《Super Star》 把舞台交给学生、分组表演、展现自我。师生共同总结、评价

四、如何看待当今的通俗音乐

1.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2.老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形式良好的审美观,提高鉴赏能力

五、小结

用自己的耳朵有选择地欣赏健康向上的音乐,提高审美能力。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第二篇: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课题:中国通俗音乐

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

2.对不同时期的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特点有所了解,并能举出不同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流行作品。

3.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喜爱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

教学重点:能够较好掌握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主线历程,热爱中华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

教学难点:在欣赏探究中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正确认识通俗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是世界的,才是流行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放影音资料《天堂》)

相信同学们对这首歌曲耳熟能详,是由蒙古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那么同学们最喜欢在音乐课上唱什么类型的歌曲呢?——流行歌曲 今天老师有幸和大家共同来探寻一个话题:中国通俗音乐及其发展历程 同学们光喜欢唱流行歌曲,那你们又是否知道:

1、流行歌曲的正确定义

2、流行歌曲是什么时候在中国才有的呢?

3、中国最初的流行歌曲的“鼻祖”是谁,其音乐作品的特点怎样?

4、它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呢?

在今天这节课里,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带着这些问题,一一找寻答案。

二、新课教学:

通俗音乐又称流行音乐,它是指自身朴素简洁的音乐语言,流畅易记的旋律,活泼而富有特点的节奏以及更加贴近生活的情景和感受,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乐器曲和歌曲。

这是用文字对流行音乐的概述,在今天这节课里,我们着重欣赏找寻的是流行歌曲的发展历程。

同学们都知道不同地域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也是一样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那么探究为同学们所喜爱的通俗音乐的民族发展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条主动脉,下面我们就以时间年代为线索 以作品民族化发展为创作元素,对中国流行音乐作详细的追根寻底。

(一)30年代末40年代初: 中国流行音乐的源头在哪呢?

1927年,著名音乐家黎锦辉先生创作《毛毛雨》标志着中国通俗音乐歌曲的诞生。黎锦辉先生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鼻祖”。这时期的佳作还有贺渌汀的《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聂耳的《告别南洋》《梅娘曲》,任光的《渔光曲》代表人物有:周旋。

(互动)哼唱其中的作品,学生对最初流行歌曲的认识程度 播放《春天里》,学生可跟着影音资料看着曲谱轻声哼唱

时代背景及其特点: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通俗歌曲起步并不健康,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通俗歌曲,走上了一条远离时代的畸形道路,总体说早期中国通俗歌曲作品题材狭窄,情调萎靡,趣味平庸,演唱矫揉造作,打上了浓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烙印,随着抗日救亡的时代要求和救亡歌曲的兴起,当时的通俗歌曲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通俗音乐的概念一度被轻音乐所取代。1955年天戈创作的《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影响较大的优秀作品,旋律轻快,活泼,加上三拍子的圆舞曲律动,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注:附带介绍轻音乐

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是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一批优秀抒情的歌曲被戴上“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受到公开的批评,在此后二十多年间,中国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通俗音乐基本上销声匿迹,期间代表作品有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九九艳阳天》

(注:收集更多的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播放《九九艳阳天》

总结:1949年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强调阶级斗争,通俗音乐处于空白状态。

(三)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

黎锦辉先生音乐在当时渲染了一种萎靡颓废的情调,但他的音乐民族化的创作方向很好的在台湾,香港继承和发展,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一些新的文化理念和思潮一涌而进,音乐领域人们疲倦了“强,硬,响,快”的风格,很容易或者说一股脑儿就接受了港台音乐的“清新,温和,优美,流畅”和“软绵,颓废,情爱,小资”等音调和思潮,使大陆音乐在一段时间里音乐创作和演唱风格都一味地模仿,港台艺人也首次在中国大陆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最具代表的有张敏明《我的中国心》奚秀兰《阿里山的姑娘》。这一时期题材健康,旋律清新的优秀作品有《乡恋》《乡间小路》。

设问:你还知道这时期还有哪些家喻户晓的流行作品及其人物代表吗? 如:邓丽君,成方圆,朱明瑛,徐小明 播放《乡恋》

(四)80年代末——90 年代初

“我曾经问个不休„„”一声惊天动地反叛性的呐喊,终于从中国摇滚乐先锋崔健那嘶哑爆破而又富有磁性的喉咙里蹦出。是啊!人们是应该问一问“什么是我们自己的音乐,我们的音乐怎么了”“脚下的路在走,身边的水在流”难道我们还仅仅是“总在笑一无所有吗”。崔健那富有反叛困惑和号召性的呐喊,终于唤醒了中国的通俗乐坛,80年代末90年代初,音乐家们开始踏上了继西扬中,通俗音乐民族化,艰难而有意义的漫漫长路。

总结: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港台音乐。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最终找到中国流行音乐的精髓:通俗音乐民族化 播放《黄土高坡》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伴随着这一优美独特的风格性旋律,通俗乐坛的创作者们终于唱出了自己的酸楚和欣喜。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不都是我们自己的歌吗?此时以独特个性风靡一时的“西北风”席卷而来,其代表作品有我们刚刚听到的《黄土高坡》还有《信天游》《我热恋的故乡》《少年壮志不言愁》等等。这些作品采取了陕北民间音调,明显引入了欧美摇滚思维,挖掘和吸取了我国北方以黄土高坡信天游的苍凉挺劲的阳刚之气在中国乃至世界流行乐坛一展风采。(注:要会唱例举的每一首作品并简单介绍信天游。)

从音乐体裁方面,器乐,舞蹈,戏曲等民间音乐流源也是流行音乐创作的素材源泉,流行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音乐主体吸取了我国著名琵琶曲《彝族舞曲》中的音调,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则是将东北二人转和评剧的曲调相融渗。

(注:要会哼唱《彝族舞曲》的音调。)

从民歌民谣素材的运用方面,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有为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另一个广阔天地,少数民族音乐象一朵朵艳丽的奇葩为这个风格的流行音乐创作增添了新的色彩。

如:陈明《快乐老家》——是新疆特色乐器和现代配器手法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

郑钧《回到拉萨》——揭开藏风流行音乐神秘的面纱。《青藏高原》《天路》《神奇的九寨》

各地汉民族的音乐也是流行歌曲创作的又一源泉,一首河北民歌《小白菜》曾为程琳演唱的台湾歌曲《酒干淌卖无》那英演唱的《山不转水转》提供了创作基础,其旋律走向和乐句落音都与《小白菜》极为相似。

总结: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其创作素材来源: a.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坡,信天游 b.器乐,舞曲,戏曲等民间音乐流源 c.各少数民族的音乐 d.各地汉民族音乐

随着音乐世界的接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走向了国际化,21世纪的流行音乐趋于开放式,多元化,涌现了一批同学们喜欢的流行创作歌手,喜闻乐道的就是:周杰伦,王力宏,张韶晗,李宇春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代表性歌手并列举他们的作品。

三、课堂小结

播放“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一览表”。

回顾我们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已走过了坎坎坷坷80年的风雨历程,其间,有一段时间手当时社会的客观影响,曾经一度迷茫,停止不前,甚至是空白,在寻觅自己创作方向的过程中,终于走向中国特色民族化发展的正确道路,通过今 天这节课的了解,我们不仅找到了课前提出的四个问题的答案,同时我们大家更应该正确认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是世界的,才是流行的。

课后反思:

流行音乐一直是高中生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本节课向他们介绍了几十年来中国流行乐的发展情况。年代离现在越久,他们就越没有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上如何抓住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对流行音乐进行探究、对当前流行音乐产生理性认识等应该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可由于经验的缺乏,使得本课有点落入“罗列”的俗套,值得改进。

第三篇: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中 国 通 俗 音 乐

授课人:雷州市第二中学

刘福仁

【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七单元《中国通俗音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 2.对不同时期的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特点有所了解,并能举出不同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流行作品

3.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喜爱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较好掌握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主线历程,热爱中华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

【教学方法】

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语言诱导,让学生在这课堂中轻松有条理地认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并能更进一步理解中国流行音乐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音乐影视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老师分别用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演唱三首歌曲。

①《多情的土地》,艺术歌曲,美声唱法)②《小河淌水》(民歌,民族唱法)③《春天里》(通俗歌曲,通俗唱法)

2.老师小结导入课题

对同学们而言,最为熟悉和喜欢的是用通俗唱法演唱的通俗歌曲。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通俗歌曲的艺术殿堂,共同去感受它的魅力。(揭示课题)

二、通俗音乐的概念及特点

1.什么是通俗音乐?

展示:通俗音乐属于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 旋律清晰易懂,易于学唱

传播范围深远,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即兴性 有鲜明的时代性的歌曲。2.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

展示:A、流行性:由于好听易唱,贴近生活,不断翻新,深受不同层次听众的欢迎

B、情感性:反映了对社会与生活的思考,对情感与人性的赞美,容易引起人们的

三、我国通俗歌曲的几个发展时期

1.30年代末40年代初: 中国流行音乐的源头在哪呢?

1927年,著名音乐家黎锦辉先生创作〈〈毛毛雨〉〉标志着中国通俗音乐歌曲的诞生。黎锦辉先生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鼻祖”。这时期的佳作还有贺渌汀的〈〈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聂耳的〈〈告别南洋〉〉〈〈梅娘曲〉〉,任光的〈〈渔光曲〉〉代表人物有:周旋。

[互动]哼唱其中的作品,学生对最初流行歌曲的认识程度

[放课件]〈〈春天里〉〉学生可跟着影音资料看着曲谱轻声哼唱 时代背景及其特点: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出现娱乐性的歌舞和影视音乐。特点:轻松活泼,歌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2.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通俗音乐的概念一度被轻音乐所取代。1955年天戈创作的〈〈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影响较大的优秀作品,旋律轻快,活泼,加上三拍子的圆舞曲律动,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注:附带介绍轻音乐

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是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一批优秀抒情的歌曲被戴上“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受到公开的批评,在此后二十多年间,中国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

社,三年自然灾害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通俗音乐基本上销声匿迹,期间代表作品有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九九艳阳天〉〉

注:收集更多的这时期的代表作品 [放影音资料]〈〈九九艳阳天〉〉 1949年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强调阶级斗争,通俗音乐处于空白状态 3.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

黎锦辉先生音乐在当时渲染了一种萎靡颓废的情调,但他的音乐民族化的创作方向很好的在台湾,香港继承和发展,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一些新的文化理念和思潮一涌而进,音乐领域人们疲倦了“强,硬,响,快”的风格,很容易或者说一股脑儿就接受了港台音乐的“清新,温和,优美,流畅”和“软绵,颓废,情爱,小资”等音调和思潮,使大陆音乐在一段时间里音乐创作和演唱风格都一味地模仿,港台艺人也首次在中国大陆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最具代表的有张敏明〈〈我的中国心〉〉奚秀兰〈〈阿里山的姑娘〉〉。这一时期题材健康,旋律清新的优秀作品有〈〈乡恋〉〉〈〈乡间小路〉〉。

[放影音资料]〈〈乡恋〉〉

时代背景及其特点:表现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影视音乐盛行。这是一个通俗音乐停滞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在那个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像《九九艳阳天》这样优美的歌曲被冠以“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加以批判。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是人人会唱的群众歌曲和样板戏。

特点:旋律优美抒情,贴近时代生活。

四、互动地带:

你如何看待当今的通俗音乐?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也欣赏了我国各个时期的通俗歌曲,在了解我国通俗歌曲的特点的同时,也充分的领略了其魅力,对通俗音乐的学习接受,多一分理智,少一分盲目。选择健康的音乐,快乐我们的人生!

回顾我们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已走过了坎坎坷坷80年的风雨历程,其间,有一段时间手当时社会的客观影响,曾经一度迷茫,停止不前,甚至是空白,在寻觅自己创作方向的过程中,终于走向中国特色民族化发展的正确道路,通过今天这节课的了解,大家更应该正确认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是世界的,才是流行的。

第四篇:中国通俗音乐--教案.1

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意图)授课人:昌乐及第中学扈芊倩 【课标要求】

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的能力,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适时适度地纠正学生偏颇的音乐信仰,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能力的目的。【教学理念】

本课重点推介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社会价值和影响的作品让学生学习体验;隐性渗透相关的音乐知识——通俗歌曲的概念和特点,为欣赏通俗歌曲打下理论基础。力图通过聆听、对比、分析、探讨、创作、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引导学生多选择讴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伦理和现实生活中的优秀作品的歌曲进行学习与模仿。

本节课力求让“真实、互动”——学生和老师一起,在真实的活动、平等的交流、共同的体验中互动起来,完成一次难得的音乐之旅。【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七单元《中国通俗音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了解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每个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并能总结流行音乐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聆听,能够随乐演唱几首中国流行音乐作品,体验其情感和韵味。情感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音乐情感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通俗歌曲的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通俗歌曲,建立正确的欣赏价值观。

2、大胆自信的表演流行歌曲。【教学分析】

教材歌曲流行时间比较久远,学生会有距离感,不过可以让学生体会越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才是真正流行的。本班学生在展现自我方面缺乏自信,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教学方法】

调查互动、聆听欣赏、教师范唱、启发探讨、师生相关的演唱参与活动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音乐影视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互动调查,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最近我跟部分同学座谈,了解他们对音乐课学习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好多同学都谈到了一个问题:通过学习中外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我们了解它们的创作都以严谨科学的音乐理论为基础,但作为年轻的我们觉得这些音乐除了带给我们丰富的音乐素养以外,带给我们的欢乐并不多。让我们更多感受到身心愉悦和快乐的是现在流行音乐,我不知道我的这种想法是否正确。那么究竟这样的意识是对还是错?或者说流行音乐是不是音乐文化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呢?

师:同学们,现在我很肯定的回答你:你的认识是正确的,流行音乐的确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节课我们将一同走进中国流行音乐!(课件)展示课件【学习目标】【重难点】。

二、“我行我SHOW”, 自我展示:

师:学习流行音乐的最好方式就是感受它,感受它最好方式就是直接参与表现它!这节课请大家踊跃登台演唱你们所喜欢的歌!师:大家想不想上台?——想!

好,首先展示我为大家准备的歌曲伴奏曲目,(课件)请同学踊跃的登台展示,形式不限,可以独唱、重唱、可以小组唱。(及时鼓励!)我行我 SHOW A B C D

《春天里》

《乡间小路》

《乡恋》

《北京欢迎你》

《九九艳阳天》

《童年》

《常回家看看》

《青花瓷》

《外婆的澎湖湾》

《大海》

《北京一夜》

《至少还有你》

《中国话》

《挥着翅膀的女孩》

《月亮之上》

《稻香》

《我要的飞翔》

师:学生登台演唱展示,同学们唱的真不错,你们最熟悉、最喜欢那一列? 生:C D 师:我给大家演唱一下A中《九九艳阳天》,钢琴伴奏,边弹边唱。

师:前两列是你们的爷爷奶奶辈很喜欢的歌曲,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很流行,为什么你们不喜欢、没听过?——生:时代不同了。【设计意图】这个展示的目的在于了解全班学生在目前没有老师的引导下对流行音乐(歌曲)的基本认知倾向和认知水平,让老师对他们的情况有个“底”。展示的结果也会自然显示出目前高中学生中最流行的歌曲,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和典型意义,从而印证所谓流行性就是时代性(或前瞻性)。这些,都为后面真实而有的放矢地组织实施教学做了铺垫。

三、鉴赏作品,感受体验:

师:刚才课件当中展示的是不是流行音乐?我们首先了解什么是流行音乐?

师:对,流行歌曲指通俗易懂、易学易唱、便于流传的音乐。刚才演唱的几首歌曲正是流行歌曲当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具时代意义的歌曲。那中国流行音乐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

师:流行音乐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有声电影的放映在一些大城市广为流传,一首电影《十字街头》的插曲《春天里》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歌曲轻松活泼,歌词用了口语化语言“浪里格朗”充满了生活气息。师:但是在那个时期中国又经历了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很快这些流行歌曲被抗战的群众歌曲所取代,如刚刚演唱的《九九艳阳天》,该曲曾在那个阶级斗争的年代被戴上“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随后中国又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这20多年里,流行音乐在中国销声匿迹。师: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重新活跃起来,一批受群众欢迎的流行歌曲迅速在民间流传。歌唱家李谷一用超前流行风格气声唱法首唱的《乡恋》,在当时引起了音乐界的争议,有赞成、有反对,但老百姓喜欢,李谷一唱着这首歌红遍了大江南北,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首歌。(欣赏《乡恋》视频版)——感受气声唱法。

师:接下来中国的流行音乐是怎样发展的呢?(课件)

师: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分为三点:

1、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打开了对外交流的窗口,港台音乐、校园歌曲的兴起。如《童年》《外婆的澎湖湾》还有刚才同学演唱的《乡间小路》。2、1988年的中国,正好是改革开放十年,整个中国处于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外来文化的涌入和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文化反思”的热潮,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这一风潮的影响,并且逐渐摆脱了对港台流行音乐的单纯模仿,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西北风”。“西北风”这一流派由程琳的《信天游》唱响,此后由范琳琳、杭天琪等歌手演唱的《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 师:范唱《黄土高坡》,指该作品将信天游的音调与现代摇滚结合。师:欣赏视频版《天堂》片段,思考:1)这首歌让你联想到什么?

2)是首什么风格的流行歌曲?(提示:旋律、速度、伴奏乐器)

师:1)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跑着雪白的羊群。蓝蓝你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多么美的草原啊,就像人间的?生——天堂。

2)该作品旋律舒展悠长、节奏缓慢,并用独特的蒙古族代表乐器——马头琴伴奏,所以该作品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

师:所以说我国的流行音乐与我国源远流长、风格独特的民族传统音乐有着血肉联系的,也体现了流行音乐的民族性。

3、.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加速了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形态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中国的流行音乐风格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各种组合形式尤为突出如:SHE、羽泉、凤凰传奇、花儿乐队;网络音乐、说唱音乐的兴起。如周杰伦《双节棍》《夜曲》(欣赏《双节棍》)补充:《双截棍》是一首具有爆发力的R&B说唱式歌曲,周杰伦那含糊不清的语句使人只能将注意力放在旋律之上,“旋律本身是口语的最重要的形式,‘说出来’的旋律是发音不清的语言,但这种旋律却是活泼的,热烈的,激烈的语言,它包含了比词语本身大一百倍的力量。”③正因为如此,《双截棍》在当时所引起的影响是很大的,成为了周杰伦红极一时的代表作之一。

师:近几年,受韩流影响,嘻哈乐风的歌曲为广大青年所追捧,可谓是盛极一时,而现在一种新的曲风,新的流行音乐又诞生了,它是糅合了中国的古典元素和国外的嘻哈曲风所形成的--古典流行乐,也叫中国风...这样的歌曲有很大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古典加流行,我认为在未来的3-4年内,中国的音乐走向将是以古典+流行的趋势...,(课件播放《菊花台》片段)

师:思考在作品当中,用到了哪些中国元素?

补充:周杰伦“中国风”歌曲大部分是与方文山合作而成,方文山所创作的都是具有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歌词。《菊花台》“微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描写出那份“寂寞了无痕”式的悲凉情感,符合“中国文化更注重、表现意境和内涵,讲究‘神韵意’的表达注重内心体验”的要求。《susan说》陶喆古典新唱,将京剧“苏三起解”的流水快板改编成一曲“Susan说”,并对苏三的故事感怀而创作新词,更出乎歌迷意料的是陶喆在此曲的后半段首度演唱了京剧。【设计意图】高中新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这一环节通过聆听三首不同内容、不同情绪、不同演唱风格的歌曲,培养学生学会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同时也为下一步的课堂讨论活动作铺垫。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师:我们听了这么多歌曲,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小组总结一下流行音乐的特点。(课件)

①、音乐优美抒情,格调轻松活泼;歌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大多短小易记,充满生活气息,便于流传。②、民族风格浓郁。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师:改革开放以来,从海外涌入很多的流行音乐,这些作品良莠不齐,有些作品题材健康、旋律清新,而还有一些作品格调低下、艺术表现粗糙,听后令人意志消沉,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待当今的通俗音乐?(课件、分小组讨论、展示)①、应选择健康向上,有助于培养人们美好情操,同时在音乐上活泼明快、优美抒情、格调新颖,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的通俗音乐。

②、对通俗歌曲的鉴赏,不能停留在悦耳、好听上,还要认真体会演唱者风格、韵味,体察其真情实感。即要能观其神、听其声、品其味、思其理。

师: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些健康的、优美的、格调清新的流行歌曲,希望对你们以后的鉴赏提供一些参考,(课件)励志歌曲目录

《超越梦想》汪正正《隐形的翅膀》张韶涵 《从头再来》刘欢《阳光总在风雨后》许美静 《飞的更高》汪峰《相信自己》零点乐队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环节的学习,学生自然已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再通过课堂集体讨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地听与唱”的正确的审美观。

四、课堂检测——小组展示答案——小组组长及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和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演唱、审美、评价和判断能力。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对三首通俗歌曲的聆听欣赏与演唱等活动,对如何学会欣赏、判断分析通俗歌曲,同学们谈了许多自己的观点,谈的非常好,相信同学们对流行歌曲的喜爱已有了一个新的或更高的选择标准,对于那些低级庸俗、大喊大叫、宣泄通俗歌曲或者尖锐的摇滚,还有那些表现千奇百态所谓情爱的通俗歌曲我们应当坚决地摒弃它。希望同学们“用耳来欣赏流行,用嘴来传播流行,用心来感悟流行,直至动手来创造流行”,真正的“流行音乐”其实牢牢的扎根在每个人的心底,不会褪色,只会成为经典。最后,让我们一起演唱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唱出你们的激情,在快乐的歌声中结束课堂

【教学反思】 《我行我SHOW》调查表明,通俗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学生最受欢迎的音乐品种。现在大约有80%的中学生能学唱10首以上正在流行的通俗歌曲,而大多数学生只会唱音乐课上教的少数一些艺术歌曲。演唱通俗歌曲的歌星目前在学生中知名的有百余位之多,而经常演唱艺术歌曲的艺术家,学生知道的却很少。为此,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流行音乐也是一种音乐形式,让学生通过接触了解,才有判断分析。流行音乐明快的节奏感确实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或是十分肤浅的情爱观,但他们没有达到真正的音乐欣赏的层次,说明学校教育缺乏引导。我们音乐老师应对这种普遍现象进行研究,真正地从学生内在而不是从我们口头上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懂得怎么鉴别流行音乐,并能区分它的优劣,从优秀的音乐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我在本课的教学实践中着重体现了这种教育教学观点。

本课所选教材歌曲学生认为缺乏新意,有距离感,我没有迎合学生的意思另选歌曲进行教学,而是将所选歌曲本身的内涵渗透到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产生共鸣:什么是真正的流行歌曲,什么是优秀的流行歌曲,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优秀通俗歌曲给人精神上带来的享受与震撼,并让这样一种感念深入学生的审美观念,达到我的教学目标。随着时间的脚步,通俗音乐已经顽固的对学生发生了作用,较大面积占领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心理世界、道德世界的位置,所以我也想到只有让学生全面的了解通俗音乐的发展、风格、演唱方法,发扬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学生艺术修养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格发展才更加的完善。但是一节课是远远不能完成这么重要的任务的,我只是希望通过这样一节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树立一种审美的意识和习惯:用一颗高雅的心、一双聪慧的耳朵、一种对艺术的热情去欣赏音乐。

第五篇:中国通俗音乐发展史教案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

教学内容:中国流行发展音乐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有选择的欣赏流行音乐,欣赏好的流行作品

2.多角度深化学生对流行歌曲的认识,明确流行歌曲的喜爱应该注意的问题,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明确对流行歌曲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到流行音乐发展的过程

2.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唤醒学生对七、八十年代流行歌曲的喜爱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同学们知道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先驱是谁?)

学生回答

老师:对,中国流行音乐先驱是黎锦晖先生。中国流行音乐距今有八十年的历史,现在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回顾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根据歌曲风格的变化和发展重心的转移,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①第一发展阶段:1919—1936年(上海时期)

从中国流行音乐先驱黎锦晖开始音乐活动算起。这是一个中国流行音乐的初始阶段,不是很成熟。演唱风格不甚优美,常用尖声喊叫的唱法,鲁迅称为‘绞死猫腔’。

1.儿童歌舞剧与歌舞表演曲。1917—1926年《三蝴蝶》、《麻雀与小孩》

同学们熟悉的 “小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老虎叫门》)就是黎锦晖最早谱写的儿歌。2.家庭爱情歌曲(流行歌曲)。1927—1936年《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

②第二发展阶段:

1、前期:1937—1949年(上海时期)

从周璇演唱影片【马路天使】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红遍大江南北开始。此期风格由周璇开创,可形容为‘轻盈曼妙、温柔婉约、抒情甜美、端庄矜持’,奠定了‘上海时代曲’的基本风格。

此期歌坛整个情况是没有歌舞表演团体表演。大多数歌星都以拍电影为主,演唱电影插曲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本期到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为止。

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逐步禁唱流行歌曲,认为属于“靡靡之音”。“黄色歌曲”从此流行音乐在内地被扫地出门,后来都转移到大陆以外的香港去发展了。

2、后期:1950-1969年(香港时期)

本期从姚敏、姚莉兄妹为首,歌星姚莉及其胞兄作曲家姚敏.继承了‘上海时代曲’的发展。风格基本沿袭了上海的风格。轻柔曼妙的特点有所减少,趋向于自然、平淡。中国流行音乐第一个发展高潮的延续。另外由于白光的影响,以低音域演唱,具有中音特色的歌星增多;用西洋传统发声方法演唱或更多借用西洋传统发声技巧的歌星也增多了,这是受到李香兰的影响。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国语流行歌曲在香港渐趋衰落,粤语歌曲中兴,在歌坛上占据主导位置。主要代表人物是许冠杰。

陈歌辛 解放前时代曲第一人,把中国流行歌曲推向了第一个高峰.被称为歌仙.代表作:《玫瑰玫瑰我爱你》、《恭喜恭喜》、《梦中人》、《夜上海》等

③第三发展阶段:1970—1981年(台湾时期)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台湾的流行音乐逐步发展起来。取代了国语流行歌曲渐趋衰落的香港歌坛的位置。其标志是谢雷一曲《曼丽》、姚苏蓉一曲《今天不回家》红遍东南亚,奠定了台湾流行歌坛的领先地位。

之前,台湾歌坛所演唱的歌曲有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歌(包括闽南语歌曲);上海时期和香港时期的国语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响的创作歌曲。后来逐步创作出处于上海时期流行歌曲与现代城市流行歌曲之间具有自己特点的时代曲。这种风格的歌曲,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渐趋衰落,而被新城市流行歌曲所取代。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台湾曾出现过著名的校园民歌运动。由学生首先发起创作、演唱,影响深远,以至波及到香港及内地歌坛。直到八十年代前期,才汇入了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发展,为流行音乐注入了新鲜血液。代表歌星费玉清、邓丽君、龙飘飘、、蔡琴、凤飞飞、等 我们来欣赏一下甜美歌声的邓丽君的《漫步人生路》 邓丽君的声音甜美圆润,温婉动人,这与生俱来的完美音色演绎出无数传唱至今、余韵绕梁的情歌,聆听她天籁般的歌声是种美妙的享受,在她的歌声中思绪也会随之起舞。

邓丽君的歌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如涓涓细流般缓缓地涤荡着听众的心扉。邓丽君的曲风多以温婉见长,不拘一格雅俗共赏,正如台湾电视公司著名主持人田文仲先生所言:邓丽君的歌老少咸宜,从懂话的两岁娃娃到两百岁的老人都爱听!

邓丽君给人的印象永远都是温文尔雅、亲切可人的,她的笑容就像她的歌声一样令人回味。她典雅甜美的外形、温柔细腻的内心、她的一颦一笑都融入到每一首歌曲之中。20世纪80年代初,她轻柔的歌声漂洋过海来到祖国内地,深深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深深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让我们很难忘记!

邓丽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永远的绝唱!

④第四发展阶段:1982年至今(重心多元化时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台湾的国语流行歌曲开始衰落,由于罗大佑一张《之乎者也》专辑,紧跟着苏芮一张《搭错车》专辑,苏芮为电影《搭错车》中唱的插曲是《酒干倘卖无》。大家会很熟悉。改变了台湾歌坛的风格,奠定了新城市流行歌曲的基础。

本期歌曲风格远离了中国原有的传统,受欧美影响更深,以台湾为首的华语流行音乐发展迅速。因为在此期间随科学不断发展,高科技手段应用到音乐制作中,加之商业化趋向更为明显,这都对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出现华语流行歌曲在世界上遍地开花的景象。加上内地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政策,流行音乐也有所发展。这样其市场更加广阔,形成了重心多元化格局。在此期间听众有明显的分化现象,流行音乐几乎成为年青人的专利,多数老年听众不能接受。这与上海时期的流行音乐同民间音乐、严肃音乐都没有很严格的界限,形成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情况截然不同。

80年代初,在音乐舞台上,演唱中国通俗歌曲的演员,主要还是来自专业文艺团体,如朱逢博、李谷

一、成方圆、朱明英、苏小明、董文华、毛阿敏等。当时演唱通俗歌曲实际上已成为专业团体演出活动的一个方面,演出的场合也与专业文艺演出几乎相同。

这一时期又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 1.复苏开拓期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引发了巨大变革。在音乐文化领域,从意识形态方面政治主导、高度一致下的革命歌曲一统天下,逐步发生了向抒情歌曲、娱乐性流行歌曲的转换。

这时候大陆流行歌坛几乎还是民歌的天下,通过电视和广播走进大众的歌手几乎都是民歌手。都很经典,而且,首首都是原创。

如施光南的《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王酩的《边赣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王立平的《太阳岛上》、《大海啊故乡》、《红楼梦》;谷建芬的《校园的早晨》、《年轻朋友来相会》。还有《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时代主流音乐。此外港台、欧美音乐也成为国内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流行音乐文化市场空前活跃,流行音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高速发展期

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期,流行音乐文化市场逐步发展和繁荣。基于录音机、唱片(磁带)的快速普及,流行音乐个体化听赏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方式,以新兴的音像产业为核心,内地流行音乐市场不断拓展。同时,电视传媒迅速崛起,成为又一个覆盖面极广的传播媒介,电视歌手大赛出现美声、民族、通俗的专业分类,唱法的细划在一定程度上使流行音乐的文化地位得到认可和提升。在新兴艺术市场的需求方面,晚会歌曲、影视剧主题歌曲、唱片歌曲逐步成为推动流行音乐创作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国内原创作品呈现空前繁荣局面,流行音乐的创作与演唱人才聚集,影响较大的如“西北风”,代表性作品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心愿》等。抒情流行歌曲如《我多想唱》、《我不想说》、《弯弯的月亮》、《涛声依旧》等;摇滚音乐《一无所有》、《朋友》、《赤裸裸》等。

谷建芬创作了《思念》(乔羽词)和《绿叶对根的情意》 Beyond,香港著名摇滚乐队,成立于1983年。Beyond乐队似乎是个不老的传说,每一个时期的年轻人都会有一部分追捧他们。他们唱的歌大多和理想有关,听了之后可以振奋人心。一提到BEYOND乐队,人们还会自然而然地跟不死的精神联系在一起,BEYOND它唱出了自己的梦想与社会的现实,是中国乐坛的一个不可超越的奇迹。3.多元繁荣期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文化发展日益网络化、全球化、一体化,互联网应用普及,数字化应用提速,音乐艺术传播途径更加快速便捷。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特点。

首先是音乐需求的多元化。流行音乐品种更多,如“雷鬼”、“饶舌”、“嘻哈”等等。

其次是音乐创作多元化。数字化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电脑录音系统的家庭化都极大降低了流行音乐合成录音成本以及创作门槛,流行音乐的创作或生产者更加层出不穷,良莠不齐。

再次是传播媒质多元化。除广播、电视、影视传媒、发行CD唱片等传统传播方式外,流行音乐具备了更多的传播载体,如MV制作发行、网络歌曲、彩铃、手机音乐等,特别是网络成为推动音乐传播强劲引擎,网络原创歌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近年来流行乐坛的一大亮点。

至此,流行歌曲创作的技术手段不再受传统方法或传统模式所制约,正探索性地走向一条自由创新发展的新路。这也必然刺激和促进了音乐创作的发展和繁荣,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受众的欣赏需求,使音乐更贴近人们生活,极大普及了流行音乐艺术.课外拓展:中国流行音乐已经远离音乐的单纯和原创性记载、思索、传诵、流转,在一个本该值得纪念的年份,却面临“无处流行”的尴尬。“无处流行”,是因为原创的衰竭。“无处流行”,还缘于歌者的颓丧。

“无处流行”,造成流行歌曲市场的萎缩。

请大家课后想想为什么流行音乐变成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做?

总结:

把流行音乐引进课堂我似乎踩到了禁忌,但是我又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就算我不引进课堂,同学们私底下也会选择流行音乐。我不反对流行音乐,但我希望大家能够听好的流行音乐,对你们有所帮助的流行音乐。

音乐是人类生活最大的慰藉,有时候听一些流行歌曲可以让你失意的时候得到宽慰,疲惫的时候得到放松,迷茫的时候得到希望。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有选择的去听音乐,不要盲目的崇拜偶像,盲目的听流行歌。现在流行音乐市场特别广的确存在很多俗气的音乐。而且请大家一定不要忘了七八十年代那些经典老歌。你们现在是祖国的花朵,经典老歌还要靠你们传承下去。这也是我选择给你们上一堂课的最终目的。

下载中国通俗音乐(教案)2006.0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通俗音乐(教案)2006.0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通俗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 诸城一中 田金福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问好。 师:同学们,音乐是友谊的桥梁,歌声是情感的纽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我们的快乐离不开歌声。 在上课之前老......

    音乐教案(通俗音乐)

    大众音乐——通俗音乐 课题:大众音乐——通俗音乐 课型:欣赏课 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具:多媒体、课件、音乐影视资料等。 年级:高一年级 时间:2014年10月24星期五 【课标要求】 体......

    通俗音乐教案

    音乐课教案——中国通俗音乐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本课的作品,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评价、演唱等活动;2、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况,能列举出几首不同年代的作品;3、能对众......

    高一音乐-中国通俗音乐教案(五篇)

    流行音乐 一.教学设想: 1.根据学生的兴趣趋向特点设计教学的思维与模式 2.建立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抽象认识,利用学生已掌握和理解的知识概括方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延伸的拓展教学 3.......

    高一音乐 中国通俗音乐2教案

    课题:中国通俗音乐 教学年级:高二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能够简述通俗音乐的基本含义及特点。 能力目标:感受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通俗音乐。 情感目标:通过通俗音乐欣赏陶冶学生情操,......

    外国通俗音乐教案

    课题:外国通俗音乐 一、教学目标 1、能随音乐哼唱《山鹰之歌》、《雪绒花》的旋律,体验乡村音乐的风格韵味。 2、能简述乡村音乐、摇滚音乐的内涵,并能判断其音乐风格和特点。......

    外国通俗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认真聆听本课的作品,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演唱等活动。 2. 能了解外国通俗音乐的几种代表性形式,能感受、体验几种代表形式的特点。 3. 能对通......

    第八课中国通俗音乐教案五篇范文

    第七课《中国通俗音乐》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每个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 2、通过聆听《天堂》、《彩云追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