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庐山的云雾教研课教案
3庐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精读课文二、三自然段,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语等学习方法体味庐山云雾的特点,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3.继续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并仿照这一写法,练习写作。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
继续认识总分段式,以及练习写作。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中有几个词不好读,不好理解,还能把它们读准确吗?其中用红色显示的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大家一边读,一边再用心地去记一记。指名后进生读,其他同学轻声读。
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千姿百态 云遮雾罩
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 四蹄生风 流连忘返
这些词读好了,课文就能读得更流畅了。
2.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出示本节课目标:
(1)精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体味庐山云雾的特点,感受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二、三自然段。
(2)继续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并仿照这一写法,练习写作。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我们常说,会读书的人能把长的文章读短。老师读这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时,读着读着,最后留在脑海里的就只有两个词,八个字。可别小看这两个词,它能十分准确地概括出庐山云雾的特点。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用心读书,认真思考,也准能找到这八个字。现在就请同学们也来读读二、三两段,看谁先能把这两段读得只剩两个词。2.生自由读,汇报
板书: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3.看来大家个个都是会读书的孩子!两个自然段现在被我们读得只剩八个字了。但是这还不够,会读书的孩子不光能将长的文章读短,还能将短的读长。现在,我们就从这两个词入手,研究研究为什么说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又为什么说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课文哪一部分是写它的千姿百态的呢?(第二自然段)
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先看文中描写了云雾的几种姿态。快速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4.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云雾的几种姿态?
交流(笼罩在山头的云雾;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
2.把你最喜欢的描写云雾姿态的语句用波浪线划下来,把它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再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学生自读。
3.谁愿意把你画的句子都给大家听,说说理由。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玉带。”
很多同学都是画的这句,相机出示句子,齐读。
看来云雾的位置不同,姿态不同,作者打的比方也不同,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千姿百态。
指名读。
评:我注意到了,你把表示云雾位置的词语读出来了。你喜欢这些云雾吗?谁能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指名读
评: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这山也像人一样又带白帽,又系玉带。4.谁来说说你还喜欢哪个句子?
指名读,说理由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谁能把这壮观的景象读出来?
指名读
大海多辽阔呀,这云雾就像大海一样,千里茫茫,“茫茫”应该怎样读呢?
教师范读,指名读。
5.合作读第二自然段,教师读第一句,一组读一种姿态。边读边想,通过这样形式的朗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生合作读。
通过这样形式的朗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
你们读的都是不同姿态的云雾,注意老师读的吗? 指名说。
老师读的句子像首领一样统领着整个自然段,我读的这个句子就叫做中心句,把它画下来,在旁边写上“中心句”。
6.让我们把这美景、这优美的文字记在心间,练习背诵,回忆一下不同位置的云雾是什么样的?
指名背,其他同学轻声背。
这云雾还想就在你眼前了。我把表示云雾不同姿态的句子也去掉了,还能行吗?
齐背。
这美丽的云雾已经永远地留在了你们心间。
小结:同学们看,在学习这一自然段时,我们通过中心句抓住了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又通过朗读的形式感受到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把这一特点写具体了,感受到它神秘的色彩。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其实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也是运用了这种先总后分的形式来写的,就是(第三自然段)。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作者又是怎样把云雾瞬息万变这一特点写具体的,画出有关语句。
指名说
仅仅有这几种变化吗?(省略号)
评:你真会读书,不仅能读出语言文字的内容,还能读出标点符号的含义。2.庐山的云雾不仅变化的姿态多,更神奇的是它的变化速度快。
练读,指名读。
3.这庐山的云雾变化的特别快。看图
把你看到的或想象到的写在句尾。
交流
4.这么多变化就是在你一眨眼一喘息的时间里进行的,这就叫“瞬息万变”。“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5.当我们看到这千姿百态的庐山的云雾时,你还想告别庐山吗?当我们欣赏到这瞬息万变的庐山的云雾时,你还想踏上回家的归程吗?每个看到庐山的云雾的游客都和我们有同样的感受。齐读第四自然段。
6.这美景已经吸引了你们,让你们都不忍心离去了,这就是“流连忘返”。7.这也是我们对庐山的云雾由衷的赞叹啊!
指名读。
谁能把我们依依惜别的留恋之情读出来呢?
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完成课堂练习。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你们看,作者在写庐山的云雾时,都是先通过中心句概括地来写,在通过形象的比喻大胆地联想,把这一特点写具体了。我们也可以仿照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
六、作业:
1.仿照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2.推荐阅读《阿里山的云雾》、《黄山云海》、《庐山云雾》(老舍),看看不同地域,不同作家笔下的云雾又有什么不同特点。板书: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中心句 流连忘返
瞬息万变
第二篇:庐山云雾教案(教研课)
庐山的云雾
第二课时 月 日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2..感知总分段结构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段。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关词语,谁能把他们读准了?
变幻无常 笼罩 缠绕 弥漫
腾云驾雾 千姿百态 云遮雾罩 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 四蹄生风 流连忘返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庐山的云雾给同学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说得真好!请看,这就是庐山云雾的倩影!
2.看着这些美妙的云雾图片,你是不是和作者有了同样的感受了呢?是啊,庐山的云雾这么多样子,可真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千姿百态)作者是怎样来描绘他看到的景象的呢?请看!(出示第二自然段)
3.请你和小伙伴一起轻轻地美美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谁想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的?高举你的小手!像这种围绕一句话展开具体描述的构段方式我们把它称为什么?(总分的构段方式)
5.你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读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呢?请在你的书本上将它们用曲线画出来。你找到了吗?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6.请你再默默地读读这些语句,在这些语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想想,为什么你这样喜欢它?(这些句子都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这样动人的语句,都快把大家的心都带到庐山去了!)
7.可是老师有个地方不明白了,同样是云雾,作者为什么一会儿把它比作帽子,一会儿比作玉带,一会儿是大海,一会儿又成了天幕了呢?(作者根据云雾所处的不同位置展开了想象)
8.大家快看,(出示图片)这调皮的云雾,这里,那里,都有他们的身影,你觉得它们像什么呀?(说话练习)
9.同学们真会思考!云雾这么多的样子,难怪作者要用千姿百态来形容它了!你想把这么美妙的语句读好吗?自己先练读一下,待会儿老师请你来表现一下,OK?
10.谁想来表现一下的?(个别读,请学生适当评价。2-3个同学)真好,真美!还有哪些同学也想来读一读的?想读的同学一起来!
11.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些千姿百态的云雾,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云雾,待会儿老师请你把你看到的情景画下来!(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12.想象到了吗?请缓缓地张开你的眼睛,谁想来画画笼罩在山头的云雾?还有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弥漫在山谷中的云雾,遮挡住山峰的云雾(指名画),其他的小朋友请在下面画在你们的语文本上好吗?
13.真美啊,真是各有各的美景!你们能尝试着根据这些画的图将这个自然段背一背吗?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
1.除了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还给怎样的感觉呢?
2.通过阅读,你好像真的去庐山走了一回,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另一个风貌——瞬息万变(板书)。
3.(出示第三自然段)你从这个词语觉得了庐山的云雾怎样?(变化得非常快!)除了瞬息万变,你还从哪些词语或是语句中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变化之快呢?(课件相应有表示:刚刚,转眼间,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谁能将这些词语读好的?读好了词语,你能试着将这段文字读好吗?赶紧先自己试试看!(生练读)谁想来读?(2-3个同学)我们一起来!
4.云雾变化得是这样的快,你能想象一下,它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吗?(播放相应的图片)你可以先和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老师也想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呢!
5.请看:我们再来看这个自然段,边看边思考,这个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与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呢?你能说得具体些吗?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秀丽的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你们还愿意离开吗?是啊,真舍不得离去,真令人—— “流连忘返”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3.带着作者对庐山云雾的喜爱、赞美之情把第四自然段美美地读一遍。作业设计: 课堂小练笔
1.庐山的云雾变幻无常,令人心旷神怡。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同样有充满了诗意的地方,不信,你看:(课件展示,准备好范文,)
2.看了老师的创作,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了呢?请大家打开语文本,试着将你曾经看到的一处美景写一写。3.练笔,学生尝试作文。板书设计: 板书: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庐山的云雾
第三篇:庐山云雾教案
《庐山的云雾》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认识总分的构段方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并能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词语、课文。难点:认识总分段式。
三、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用比喻和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2和3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出了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忘返,文章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情境的形态美和文章的语言美结合起来,情境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四、课题讲析
云雾是指云和雾,是作者的写作对象,庐山,山名,在江西省,庐山的云雾直接点名了作者描写和赞美的对象.五、写作背景.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的名山.她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东如玉,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主体天然的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热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孕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宗教名山,文化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歌赋予的文化名山的确名不虚传。
六、重点知识
1、学会本课生字。庐,瀑,幻,似,姿,笼,罩,系,泻,返,(1)“似、姿”平舌音。(2)“罩、遮、瞬”是翘舌音。(3)“瀑”读pu不读bao。
(2)形近字;庐(庐山)爆(火爆)幻(幻想)似(相似)姿(姿态)炉
(火炉)
瀑(布)幼(幼小)拟(拟人)资(资料)
芦(芦苇)暴(暴躁)
返(返回)
飘(飘扬)罩(笼罩)
反(反面)
漂(漂浮)罪(犯罪)
(3)近反义词
近:神秘----神奇
秀丽-----秀美
增添-----增加 千姿百态------姿态万千
反:神秘-----平常
秀丽——丑陋
增添——减少
变幻无常——恒久不变
(4)多音字
xi(关系)
shi(似的)系
似
ji(系鞋带)
si(相似)
(5)重点词语理解:
瞬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一泻千里:泻;水往下流。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流连忘返: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弥漫:a、充满,到处都是:烟雾弥漫,黄沙弥漫的山野 b、漫远、路途弥漫。
(6)句段解读
a、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化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字词:秀丽:清秀美丽
幽谷:幽深的山谷
变幻:不规则的改变。
这个排比的句式突出了庐山景色秀丽,“更”字突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的神秘色彩。
b、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的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这两句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漂浮于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
七、文本拓展
1、收集有关庐山的图片资料,古今诗文,在班上交流。
2、做小导游,介绍庐山的云雾。
八、课堂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积累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激趣: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 2 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
揭题: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景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著名大诗人苏轼在游过庐山之后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云雾到底奇妙在那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庐山的云雾(板书课题)
三、自主学习,帮扶训练
1、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如:(1)、庐山的景物除了云雾还有哪些?
(2)、作者为什么只写庐山的云雾?(3)、庐山的云雾神奇在什么地方?(4)、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
2、学习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
(1)、学习文中的生字。(读音、组词、形近词,结构、偏旁)(2)、近反义词、多音字(3)、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4)、会读重点词句,并抄写。(5)、读通课文。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谈谈初读收获
2、讲解领读生字词(读音、组词、字形、形近字、结构偏旁)
3、讲解近反义词,多音字
4、积累好词佳句,解释词语
5、课文诵读
五、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1、完成《快乐导航》字词部分
2、对子互批互改,并及时纠错
第二课时
一、名言积累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自主学习,帮扶训练
(1)、庐山的景物除了云雾还有哪些?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抓住重点词语“腾云驾雾”“飘飘欲仙”来谈谈)(2)、庐山的云雾神奇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
(3)、文中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中心句是哪句?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奇观的?(抓住重点词句)请你仿写一处景物?
(4)、文中第三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5)正因为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到那里游览观光的人们都流连忘返,钻不绝口。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谈体会,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来讲解
2、反复诵读,读出庐山的云雾的特点
3、讲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仿写句段分享
4、课文诵读,背诵
五、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1、完成《快乐导航》
2、同学互批互评,纠错
第三课时
一、名言积累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庐山的云雾是多姿多彩,变幻莫测的。可谓是庐山的一绝。这节课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庐山的云雾。
三、自主学习,帮扶训练
1、了解课文大意,归纳重点知识点,复述课文。
2、板演小导游介绍庐山的云雾。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庐山的云雾。
4、搜集有关庐山的诗歌,古诗、散文。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小导游介绍庐山的云雾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庐山的云雾。
4、诗歌、古诗、散文分享
五、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1、背诵课文。
2、积累古诗《望庐山瀑布》
第四篇:【庐山云雾教案】
一 新课导入
你们听说过庐山吗?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江西省。说起庐山,大家学过一首关于庐山的诗,你还记得是什么吗?(望庐山瀑布)你们还会不会背呢?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云雾。哪里的云雾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庐山云雾】
二 感受庐山美景
首先,让我们欣赏一下美丽的庐山风光【出示视频资料】
同学们,此时此刻,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风光秀丽,云雾缭绕„„)
我想同学们看了这些视频,一定想再一次走进这些云雾,美美地感受一番。那么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赶紧打开课本,尽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体会一下,漫步山道,你有什么样的感受。(2、3名同学)(云雾多,变幻无常,神秘,腾云驾雾,飘飘欲仙)
三 走进课文
同学们说得真好。看!这就是美丽的庐山云雾!【出示图片】 认识“总分”构段
接下来老师要求大家默读课文第二小节,然后告诉老师这一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和这一段的其它句子又有什么关系?可以和同伴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答案?(对了,像这样围绕一句话展开具体描述的构段方式我们称它为“总分”)千姿百态
这句话告诉我们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动笔把千姿百态的云雾找出来吧。
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教师指导补充)大家找的很准确【出示标出语句段落】
这些句子中,你看出它们都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吗?
(这些句子都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就好像把我们也都带到庐山的云雾中去了!)
可是老师不明白了,明明都是云雾,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们比作不同的东西呢?(之处所处位置不同,山顶,山腰,山谷)【出示四个图片】
同学们真细心,你们看,庐山的云雾美不美?难怪作者要用千姿百态来形容了,你能把这一段读好吗?自己先练读一下,待会儿来展示,OK?
好时间到!谁来展示?(一人朗读,评价,谁来挑战?评价 大家齐读)
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身临其境。我也想朗读了,下面,请听老师为你们朗读第三小节好不好? 瞬息万变
在听老师朗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这一段和上一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那么,庐山的另一个特点是--------瞬息万变
快速的默读第三段,哪些词语表明了云雾的“瞬息万变”?
现在老师揭晓“最终答案”大家看看刚才同学说的对不对【出示】先让我们试着将这些词语读好(齐读)。这些词语都是表明云雾变化之快,读完了这些词语,你能试着将这段文字读好吗?赶紧自己来练一练!
好时间到!谁想来展示自己?(2-3人)
流连忘返
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风景秀丽的庐山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让人久久舍不得离去,“流连忘返”【出示】
四 尾声与作业
同学们,今天的庐山之旅就结束了,首先,我们知道了庐山云雾的特点,分别是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其中,我们也学到了“总分”这个构段方式。知识都学到你们的小脑袋里去了,那么作业老师请你们自己布置,谁第一个来说?
由教师指导补充: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以你喜爱的一处景色为主题,试着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写一段话。
第五篇: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五一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九江,刚上庐山,就把夏日的炎热和汽车的尾气通通抛在后面。迎面扑来的是凉爽的微风和清新的空气。
我们坐车上山,两旁风景迷人——花朵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似金,粉的如霞:许多参天大树挺立在两旁,枝条十分茂盛,顺着山间小径,来到了茶园。只见四周远处群峰挺秀,林木茂密,近处泉水涌流,叮咚作响,大雾弥漫着远处和进出,眼前的苍翠欲滴茶园一片若隐若现。
这茶园里的茶为什么叫云雾茶呢?原来,这里经常大雾笼罩,不仅给云雾茶增加了养分,还让害虫无法生长。良好的环境使云雾茶十分茂盛。云雾茶就因此而得名.正好,我们赶上了采茶叶的季节。我也模仿这采茶的姐姐一样,把云雾茶的嫩芽掐下来,在一旁的姐姐看见了,赶紧过来,说:“小妹妹,云雾茶不是这样采得,摘云雾茶必须是一芽一叶,而且不能掐,只能提,掐了之后,泡水时它就会泛红,影响美观、味道。”我按照姐姐说的,再次小心翼翼地把把茶叶摘下,不久茶叶就把我的框装了一半了,这时,我才发现,一滴滴晶莹的汗珠已经布满了我的额头。
我们来到炒制车间,把采来的茶叶交给炒制师傅,奇怪的是,里面只有几个炒锅,和一个烘干机,其他的都没有。我看过的炒制车间,都有各种炒制机器。我一问炒制师傅,才得知,云雾茶都是嫩叶,用机器会伤到茶叶,手工炒制的香气更浓郁,味道更鲜美。
采茶的姐姐给了我一些云雾茶,放在玻璃杯里,用烧开的山泉水冲泡,顿时,一股股茶香在我鼻尖萦绕,沁人心脾,喝一口,更是回味无穷。
广东广州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四年级:张益菲
点评:本文通过我和爸爸妈妈上九江庐山观茶、采茶、品茶的记叙,将庐山云雾茶独特的生长环境、采摘方式、炒制过程、沁人心脾的味道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以我一路上的所看所想所为为记叙线索,巧妙运用悬念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文末以品庐山云雾茶作结,很好地点明了文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