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下册国学经典 一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教案
一年级下册国学经典 一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教案
一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教案 《三字经》教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介绍《三字经》
教学目标: 交流《三字经》的诵读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诵读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过程:
一、引入、介绍《三字经》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二、小结: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呢?能给大家说说吗? 《三字经》教学教案(二)
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 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 的字词,并将这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4句三字经的含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 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 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小结: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三字经》教学教案(三)教学内容: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
(一)故事激趣
(二)诵读感悟
(三)小结。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教师讲故事)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二、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三、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跟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3)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教师范读《三字经》)(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3)拍手打节奏,齐声诵读。
四、小结
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五、作业: 回家以拍手歌的方式给父母诵读今天学的内容。《三字经》教学教案(四)
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养不教,??老何为。”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4句三字经的含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故事】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
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者儿子大哭。谁知道,那个强盗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伤心地说:“我好恨娘在我犯错时,从来不教训我,现在我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强盗的母亲,要对强盗的下场负一半的责任啊!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故事】清朝时,大将左宗棠的部下张曜,立了许多功劳,于是左宗棠便升了他的官,但是许多不服气的人,便以张曜没有念过书为理由,不给他官做。张曜知道因为自己的不识字,而做不了官,心里很难过,于是发奋苦读,终于凭着他的学识,把官给争了回来。
三、讨论、交流:
(1)你认为哪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四、小结:
我们不能到长大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是儿童,早上八九点中的太阳,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三字经》教学教案(五)
教学内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授课目标
1、让学生懂得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3句三字经。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语句
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游戏规则:每人诵读一句(6个字),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
3、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二、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故事】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三、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3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3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跟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这3句三字经的含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同样的道理,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师〗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师〗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四、讨论、交流:
(1)你认为哪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小结: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五、扩展活动: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字经》教案
(六)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授课目标
1、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重点)
2、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3句三字经。
3、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三字经》吗?为什么喜欢?(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了解《三字经》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语句举例验证。)
二、揭题、新授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一)学文释义、学文晓理:
1、【故事】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天气变冷了,黄香总会在父亲睡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黄香这种孝行,没有多久便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这种孝顺的行为,的确很令人钦佩。和黄香同一个时代,有个叫孔融的小孩。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篓子的梨子,父亲要孔融拿一个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讶异地对他说:“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反而挑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爹,我的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孔融这种友爱兄长的行为,的确很值得我们效法。
【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提问:⑴图中谁是孔融?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爸爸会怎样夸奖孔融?⑺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吗?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二)诵读句子
1、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
2、出示新授语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3、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4、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5、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三、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 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三字经》教学教案(七)教学内容: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教学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2句三字经。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语句
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首孝弟,??千而万。”2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2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2句三字经的含义。shǒu xiào tì cì jiàn wén zhī mǒu shù shí mǒu wén 首 孝 悌,次 见 闻,知 某 数,识 某 文。【解释】一个人必须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问:从这句话中我们懂得了什么呢?)
〖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yī ér shí shíér bǎi bǎi ér qiān qiān ér wàn 一 而 十,十 而 百,百 而 千,千 而 万。
【解释】天的万物得计算,都是从一开始,一到十是最基本的数字,接着还有十到百,百到千,千到万,一直变化下去,没有止尽的时候。(问:这一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呢?请说一说。)
〖师〗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5、大家大概理解了这些句子的含义了吗?多读书吧,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巩固: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三字经》教学教案(八)教学内容: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 “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二、诵读新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一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教案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三光者,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 夫妇顺:“三纲”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三字经》教学教案(九)教学内容: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知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知道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语句
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曰春夏,??应乎中。”2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2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故事】
远古时代的皇帝,是个既能管天上的神,也能管地上万物的神。
当时,有个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蚩尤,由于他不服皇帝的指挥,皇帝决定率领军队攻打他。
但是,蚩尤非常勇敢善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分别掌管八十一个部落,如今遭到皇帝的攻打,他们便团结起来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招式来对付皇帝,所以当两方交战时,皇帝的军队显得有些招架不住。
这是,碰巧起了大雾,一片白茫茫中,蚩尤的军队分不出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所以他决定暂时收兵,等雾散之后,再继续战斗。
皇帝使用新发明的指南车参与作战,这种车子的正前方有个铁娃娃,无论在哪里,娃娃的手指一定指着南方。于是,就靠着指南车,皇帝轻易的打败了蚩尤的军队。【注释】
曰:说道,提到。春夏秋冬:指一年四季。运:循环、运转。不穷:没有终止的时候。南北西东:指四方。应:对照、相应。中:中央。
5、教师讲解解释这2句三字经的含义。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小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彩,对于自然我们也要心怀感恩之心。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改变。
三、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三字经》教案(十)教学内容: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的新句子:“曰水火,木金土”至“十二支 子至亥。”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五行。3.知道古时候计时标记有两种:十干和十二支。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了解孩子们对上次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导入:《三字经》讲完“三”和“四”,自然要接着讲“五”。
三、学习新句子
1、诵读新句子。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先扫除生字:请学生指出生字,老师把读音标注在黑板上,解释字义,此课生字比较多,要多读几遍,便于记忆,然后朗读:第一遍请1个学生上台领读;第二遍集体诵读;如果因生字读得不流畅,可以变换方式多读两遍。
2、【故事】
古时候的人,看见天下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事物,觉得太复杂了,便想到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观念来概括所有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天下的事均和五行有关。当时,有个叫邹衍的人大力提倡五行之说。他认为作天子的一定要拥有五行中的一德,这样地位才能稳固。
五行中是一行克一行,等到一德衰了,就用另一德取代。所以有人说皇帝的了土德,因此当了皇帝,他所代表的颜色就是黄色。
后来,土德衰了,克土的木德兴起,就是夏朝的禹。
3、【解读】
水火木金土是古人所说的五行,古人认为天下的种种东西实在太复杂、太深奥了,使用五行来函盖一切事物的得失。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跟一、二、三、四、五的数字一样,十分复杂,但似乎也十分有条理。“五行”的道理有点复杂,小朋友稍微了解一下就够了。
古时候计时标记有两种,一是十干,又叫“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二是十二支,又叫“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相传是皇帝制定的,主要是用来计算年、月、日。以天干配上地支,如甲子,就是第一年,一年一年的搭配,到了第六十年,干支全部配完了,再从甲子开始算,所以六十年就是一甲子。
五行和天干、地支,在古代时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本:根源、依据。
4、再次集体诵读一遍。
5、小结:这几句介绍了组成万物的五种重要的东西。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第二篇:一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教案
一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教案
《三字经》教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介绍《三字经》
教学目标: 交流《三字经》的诵读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诵读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过程:
一、引入、介绍《三字经》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二、小结: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呢?能给大家说说吗?
《三字经》教学教案(二)
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 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 的字词,并将这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4句三字经的含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 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 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小结: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三字经》教学教案(三)
教学内容: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
(一)故事激趣
(二)诵读感悟
(三)小结。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教师讲故事)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二、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三、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2)跟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3)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教师范读《三字经》)(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3)拍手打节奏,齐声诵读。
四、小结
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五、作业: 回家以拍手歌的方式给父母诵读今天学的内容。
《三字经》教学教案(四)
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养不教,??老何为。”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4句三字经的含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故事】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
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者儿子大哭。谁知道,那个强盗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伤心地说:“我好恨娘在我犯错时,从来不教训我,现在我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强盗的母亲,要对强盗的下场负一半的责任啊!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故事】清朝时,大将左宗棠的部下张曜,立了许多功劳,于是左宗棠便升了他的官,但是许多不服气的人,便以张曜没有念过书为理由,不给他官做。张曜知道因为自己的不识字,而做不了官,心里很难过,于是发奋苦读,终于凭着他的学识,把官给争了回来。
三、讨论、交流:
(1)你认为哪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四、小结:
我们不能到长大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是儿童,早上八九点中的太阳,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三字经》教学教案(五)
教学内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授课目标
1、让学生懂得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3句三字经。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语句
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游戏规则:每人诵读一句(6个字),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
3、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二、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故事】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三、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3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3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跟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这3句三字经的含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同样的道理,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师〗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师〗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四、讨论、交流:
(1)你认为哪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小结: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五、扩展活动: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字经》教案
(六)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授课目标
1、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重点)
2、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3句三字经。
3、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三字经》吗?为什么喜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了解《三字经》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语句举例验证。)
二、揭题、新授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一)学文释义、学文晓理:
1、【故事】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天气变冷了,黄香总会在父亲睡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黄香这种孝行,没有多久便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这种孝顺的行为,的确很令人钦佩。
和黄香同一个时代,有个叫孔融的小孩。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篓子的梨子,父亲要孔融拿一个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讶异地对他说:“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反而挑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爹,我的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孔融这种友爱兄长的行为,的确很值得我们效法。
【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提问:⑴图中谁是孔融?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爸爸会怎样夸奖孔融?⑺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吗?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二)诵读句子
1、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
2、出示新授语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3、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4、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5、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三、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 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
《三字经》教学教案(七)
教学内容: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教学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2句三字经。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语句
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首孝弟,??千而万。”2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2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2句三字经的含义。
shǒu xiào tì cì jiàn wén zhī mǒu shù shí mǒu wén 首 孝 悌,次 见 闻,知 某 数,识 某 文。【解释】一个人必须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问:从这句话中我们懂得了什么呢?)
〖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yī ér shí shíér bǎi bǎi ér qiān qiān ér wàn 一 而 十,十 而 百,百 而 千,千 而 万。
【解释】天的万物得计算,都是从一开始,一到十是最基本的数字,接着还有十到百,百到千,千到万,一直变化下去,没有止尽的时候。(问:这一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呢?请说一说。)
〖师〗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5、大家大概理解了这些句子的含义了吗?多读书吧,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巩固: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三字经》教学教案(八)
教学内容: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二、诵读新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三光者,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 夫妇顺:“三纲”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
《三字经》教学教案(九)
教学内容: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知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知道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语句
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曰春夏,??应乎中。”2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2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故事】
远古时代的皇帝,是个既能管天上的神,也能管地上万物的神。
当时,有个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蚩尤,由于他不服皇帝的指挥,皇帝决定率领军队攻打他。
但是,蚩尤非常勇敢善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分别掌管八十一个部落,如今遭到皇帝的攻打,他们便团结起来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招式来对付皇帝,所以当两方交战时,皇帝的军队显得有些招架不住。
这是,碰巧起了大雾,一片白茫茫中,蚩尤的军队分不出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所以他决定暂时收兵,等雾散之后,再继续战斗。
皇帝使用新发明的指南车参与作战,这种车子的正前方有个铁娃娃,无论在哪里,娃娃的手指一定指着南方。
于是,就靠着指南车,皇帝轻易的打败了蚩尤的军队。【注释】
曰:说道,提到。春夏秋冬:指一年四季。运:循环、运转。不穷:没有终止的时候。南北西东:指四方。应:对照、相应。中:中央。
5、教师讲解解释这2句三字经的含义。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小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彩,对于自然我们也要心怀感恩之心。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改变。
三、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
《三字经》教案(十)
教学内容: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的新句子:“曰水火,木金土”至“十二支 子至亥。”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五行。3.知道古时候计时标记有两种:十干和十二支。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了解孩子们对上次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导入:《三字经》讲完“三”和“四”,自然要接着讲“五”。
三、学习新句子
1、诵读新句子。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先扫除生字:请学生指出生字,老师把读音标注在黑板上,解释字义,此课生字比较多,要多读几遍,便于记忆,然后朗读:第一遍请1个学生上台领读;第二遍集体诵读;如果因生字读得不流畅,可以变换方式多读两遍。
2、【故事】
古时候的人,看见天下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事物,觉得太复杂了,便想到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观念来概括所有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天下的事均和五行有关。当时,有个叫邹衍的人大力提倡五行之说。他认为作天子的一定要拥有五行中的一德,这样地位才能稳固。
五行中是一行克一行,等到一德衰了,就用另一德取代。所以有人说皇帝的了土德,因此当了皇帝,他所代表的颜色就是黄色。后来,土德衰了,克土的木德兴起,就是夏朝的禹。
3、【解读】
水火木金土是古人所说的五行,古人认为天下的种种东西实在太复杂、太深奥了,使用五行来函盖一切事物的得失。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跟一、二、三、四、五的数字一样,十分复杂,但似乎也十分有条理。“五行”的道理有点复杂,小朋友稍微了解一下就够了。
古时候计时标记有两种,一是十干,又叫“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二是十二支,又叫“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相传是皇帝制定的,主要是用来计算年、月、日。以天干配上地支,如甲子,就是第一年,一年一年的搭配,到了第六十年,干支全部配完了,再从甲子开始算,所以六十年就是一甲子。五行和天干、地支,在古代时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本:根源、依据。
4、再次集体诵读一遍。
5、小结:这几句介绍了组成万物的五种重要的东西。
第三篇:一年级国学教案
一年级国学教案
周次:三
学习时间:2015年9月14日
主备人:张福胜
教学内容:儿歌《上学歌》、古诗《咏鹅》 教学目标:
1、建立课堂常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态、动作,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3、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启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鹅的美好形象,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2、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和古诗。
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上学歌》
1、儿歌内容
上学歌
太阳公公咪咪笑,我背书包上学校。今天开始我长大,离开妈妈到学校。
2、范读、领读《上学歌》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教师领读《上学歌》
3、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小组交流。
5、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6、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二、学习古诗《咏鹅》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理解诗意
3、感情读诗
(1)师:读古诗和一般课文不同,要稍慢一些,字吐清楚,划竖线的地方注意停顿。先听老师读,我们比一比,好吗?(2)、学生齐读。(3)、请学生单独朗读。
(4)、请两位同学上台演一演:谁愿意当大白鹅?谁愿意做骆宾王,一边观赏一边吟诗?
三、总结背诵
一年级国学教案
周次:四
学习时间 :2015年9月21日 主备人:张淑娟
教学内容 :儿歌《小学生》、古诗《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课堂常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4、初步启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课堂常规要求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和古诗。
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小学生》
1、儿歌内容
小学生
铃声响,进课堂,铅笔书本摆摆好,静等老师来上课,比比哪个做得好。
2、范读、领读《小学生》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教师领读《小学生》。
3、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小组交流。
5、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6、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二、学习古诗《静夜思》
静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理解诗意
3、感情读诗
(1)师:读古诗和一般课文不同,要稍慢一些,字吐清楚,划竖线的地方注意停顿。先听老师读,我们比一比,好吗?(2)、学生齐读。(3)、请学生单独朗读。
(4)、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三、总结背诵
一年级国学教案
周次:五
学习时间:2015年9月28日
主备人:李馥香
教学内容 :儿歌《爱学习》、古诗《画》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课堂常规要求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致意思,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4、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课堂常规要求。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和古诗。
教学方法:诵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爱学习》
1、儿歌内容
爱学习
铃声响,进教室,安安静静等老师,抬头挺胸坐端正,看黑板,脚放平要发言,先举手,老师讲课认真听。
2、范读、领读《爱学习》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教师领读《爱学习》。
3、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小组交流。
5、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6、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二、学习古诗《画》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理解诗意
3、感情读诗(1)老师范读(2)学生齐读。(3)请学生单独朗读。
(4)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三、总结背诵
一年级国学教案
周次:七
学习时间 :2015年10月12日
主备人:马岚
教学内容 :儿歌《小小的船》、古诗《一去二三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和古诗。
3.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正确流利地背诵儿歌、古诗。教学方法 :诵读
一、学习儿歌《小小的船》
1、儿歌内容
小小的船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范读、领读《小小的船》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教师领读《小小的船》。
3、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小组交流。
5、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6、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二、学习古诗《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理解诗意
3、感情读诗(1)老师范读(2)、学生齐读。(3)、请学生单独朗读。
(4)、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三、总结背诵
一年级国学教案
周次:八
学习时间 :2015年10月19日
主备人:张福胜
教学内容 儿歌《彩虹》、古诗《画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和古诗。
3.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培养自己勤劳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公鸡勤劳、不懒惰的精神。
2、正确流利地背诵儿歌、古诗。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彩虹》
1、儿歌内容
《彩虹》
云散了,雨停啦,太阳公公笑眯眯。小朋友,望天边,一道彩虹真美丽!彩虹颜色有几种?认真看,仔细数: 红橙黄绿青蓝紫,一二三四五六七
2、范读、领读《彩虹》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教师领读《彩虹》。
3、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小组交流。
5、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6、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二、学习古诗《画鸡》
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初读古诗
2、理解诗意
3、再读古诗,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 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三、总结全诗,简笔作画,激发兴趣
一年级国学教案
周次:九
学习时间:2015年10月26日
主备人:张淑娟
教学内容 :儿歌《小手绢》、古诗《咏柳》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培养自己勤劳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和古诗。
3.通过对诗古的诵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勤劳的精神。
2、正确流利地背诵儿歌、古诗。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小手绢》
1、儿歌内容
小手绢 小手绢,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又擦鼻涕又擦汗,干干净净真好看。
2、范读、领读《小手绢》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教师领读《小手绢》。
3、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小组交流。
5、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6、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二、学习古诗《咏柳》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初读古诗
2、理解诗意
3、再读古诗,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 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三、总结全诗,简笔作画,激发兴趣
一年级国学教案
周次:十
学习时间:2015年11月2日
主备人:李馥香
教学内容 :儿歌《小青蛙 》、古诗《春晓》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和古诗。
3.要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爱上古诗词,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及对落花的惋惜之情。
2、正确流利地背诵儿歌、古诗。教学方法:诵读
一、学习儿歌《小青蛙》
1、儿歌内容
小青蛙 小青蛙,呱呱呱,水里游,岸上爬,吃害虫,保庄稼,人人都要保护它。
2、范读、领读《小青蛙》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教师领读《小青蛙》。
3、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小组交流。
5、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6、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二、学习古诗《春晓》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初读古诗
2、理解诗意
3、再读古诗,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 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三、总结全诗
一年级国学教案
周次:十一
学习时间:2015年11月9日
主备人:马岚
教学内容 :儿歌《红绿灯》、古诗《登鹳鹊楼》
教学目标 :
1、主要让学生“感知有序交通——认识交通标志——保障出行安全。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儿歌、古诗。
教学重难点:
1、主要让学生“感知有序交通——认识交通标志——保障出行安全
2、正确流利地背诵儿歌、古诗。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红绿灯》
1、儿歌内容
红绿灯 大马路,宽又宽,警察叔叔站中间,红灯亮,停一停,绿灯亮,往前行。
2、诵读《红绿灯》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教师领读《红绿灯》。(3)学生自读,(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5)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二、学习古诗《登鹳鹊楼》
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初读古诗
2、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感情朗读,(1)、老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
三、背诵古诗
一年级国学教案
周次:十二
学习时间:2015年11月16日
主备人:张福胜
教学内容 :儿歌《爱学习》、古诗《 所见》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爱学习的好习惯。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儿歌和古诗。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爱学习的好习惯。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地背诵儿歌、古诗。教学方法:诵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爱学习》
1、儿歌内容
爱学习要发言,先举手,起立站直再开口。老师讲课认真听,作业整齐又干净。
2、诵读《爱学习》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教师领读《爱学习》。(3)学生自读,(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5)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二、学习古诗《所见》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初读古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感情朗读,(1)老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3)分小组读。
三、背诵古诗
四、总结。
一年级国学教案
周次:十三
学习时间:2015年11月23日
主备人:张淑娟
教学内容 :儿歌《上学歌》、古诗《绝句》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课堂常规要求。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儿歌、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课堂常规要求。
2、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古诗。教学方法:诵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上学歌》
1、儿歌内容
上学歌 太阳公公咪咪笑,我背书包上学校。今天开始我长大,离开妈妈到学校。
2、诵读《上学歌》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教师领读《上学歌》。(3)学生自读,(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5)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二、学习古诗《绝句》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初读古诗
2、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感情朗读,(1)、老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
三、背诵古诗
一年级国学教案
周次:十四
学习时间 :2015年12月30日
主备人:李馥香
教学内容 :儿歌《小鸭子 》、古诗《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爱动物的感情。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儿歌、古诗。教学重难点 :
1、培养学生爱动物的感情。
2、正确流利地背诵儿歌、古诗。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小鸭子》
1、儿歌内容
小鸭子 小鸭子,一身黄,扁扁嘴巴红脚掌。嘎嘎嘎嘎高声唱,一摇一摆下池塘。
2、诵读《小鸭子》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教师领读《小鸭子》。(3)学生自读,(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5)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二、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初读古诗
2、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感情朗读,(1)、老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
三、背诵古诗
一年级国学教案
周次:十五
学习时间:2015年12月7日 主备人:马岚
教学内容 :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 》、古诗《赠汪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意识。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意识。
2、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古诗。教学方法:诵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 》
1、儿歌内容
《花儿好看我不摘 》 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花儿好看我不摘,人人都说我真乖。
2、诵读《花儿好看我不摘 》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教师领读《花儿好看我不摘 》。(3)学生自读,(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5)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二、学习古诗《赠汪伦》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初读古诗
2、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感情朗读,(1)、老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
三、背诵古诗
一年级国学教案
周次:十五
学习时间:2014年12月8日 主备人:安国慧
教学内容: 儿歌《做早操》、古诗《草》
教学目标 :
1、理解韵文的含义,养成早起锻炼的好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儿歌、古诗。
教学重难点 :
1、理解韵文的含义,养成早起锻炼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地背诵儿歌、古诗。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做早操》
1、儿歌内容
做早操 早上空气真叫好,我们都来做早操。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2、诵读《做早操》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教师领读《做早操》。(3)学生自读,(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5)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二、学习古诗《草》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初读古诗
2、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感情朗读,(1)、老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
三、背诵古诗
一年级国学教案
周次:十六
学习时间:2014年12月15日
主备人:安国慧
教学内容 :儿歌《大蜻蜓》、古诗《寻隐者不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能朗读,能背诵古诗,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
2、正确流利地背诵儿歌、古诗。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大蜻蜓》
1、儿歌内容
大蜻蜓 大蜻蜓,绿眼睛,一对眼睛亮晶晶,飞一飞,停一停,飞来飞去捉蚊蝇。
2、诵读《大蜻蜓》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教师领读《大蜻蜓》。(3)学生自读,(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5)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二、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初读古诗
2、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感情朗读,(1)、老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
三、背诵古诗
一年级国学诵读教学计划(2014—2015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国学启蒙是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启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诗词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育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3、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让学生了解课堂常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主要让学生“感知有序交通——认识交通标志——保障出行安全。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古代诗歌及现代儿歌,初步体会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教育精髓,增强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专题。每周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教学,如父母亲情,真挚友情,学习态度等,大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进一步讨论交流,甚至可以视具体情况开展延伸活动。三、教学方法
诗词教学的重点在于反复诵读,我们将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打造一个善于记忆的头脑。同时,对诗词的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
四、具体安排 每周一上午第1节
五、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第四篇:一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道德提示语
第一课 江南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江南》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
(三)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四)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2、老师检查读。
3、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二课 敕勒歌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敕勒歌》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
(五)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六)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4、老师检查读。
5、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三课 咏鹅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咏鹅》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
(七)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八)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6、老师检查读。
7、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四课 风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风》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
(九)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十)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8、老师检查读。
9、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五课 咏柳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咏柳》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
(十一)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十二)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10、老师检查读。
11、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六课 凉州词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凉州词》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
(十三)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十四)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12、老师检查读。
13、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七课 登鹳雀楼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
(十五)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十六)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14、老师检查读。
15、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八课 春晓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春晓》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十七)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十八)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16、老师检查读。
17、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九课 凉州词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凉州词》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十九)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二十)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18、老师检查读。
19、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十课 出塞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出塞》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二十一)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二十二)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20、老师检查读。
21、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十一课 芙蓉楼送辛渐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二十三)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二十四)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22、老师检查读。
23、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十二课 鹿柴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鹿柴》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二十五)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二十六)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24、老师检查读。
25、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十三课 送元二使安西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二十七)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二十八)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26、老师检查读。
27、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十四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二十九)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三十)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28、老师检查读。
29、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十五课 静夜思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三十一)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三十二)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30、老师检查读。
31、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十六课 古朗月行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古朗月行》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三十三)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三十四)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32、老师检查读。
33、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十七课 望庐山瀑布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三十五)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三十六)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34、老师检查读。
35、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十八课 赠汪伦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赠汪伦》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三十七)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三十八)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36、老师检查读。
37、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十九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三十九)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四十)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38、老师检查读。
39、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道德提示语
第二十课 早发白帝城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教师的讲解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 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早发白帝城》
(二)范读、领读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认真听。
2、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读,边读边指着。(四十一)内容理解。老师讲解古诗的大意。
(四十二)朗读。
1、自己读,同桌互读。
40、老师检查读。
41、争取当堂课背诵。
安全提示语
第五篇:一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一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教案
第三课 首孝弟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的字形字音,要注意“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简单理解词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感受文言文的语感,了解关于孝悌和古代社会常识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数数,询问学生最感兴趣的数字是什么
(二)范读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课件音频。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第四课 曰水火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了解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基本常识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基本常识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经典引入
从日常生活常识入手,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属相,平时爱吃的零食,爱听的音乐
(二)范读,带读《曰水火》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课件音频。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第五课 高曾祖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感
2、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要注意“伦”“从”“恭”“序”等字
3、了解九族、十义等古代社会的基本常识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九族、十义等古代社会的基本常识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家庭结构,平时所知道的亲戚称谓,对家人的评价
(二)识字诵读,带读《高曾祖》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4、为政之法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孔子的为政主张。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举出几个孔子为政的主张,理解“欲速则不达”“身正,不令而行”包含的道理。
3、知道“千乘之国”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感受孔子的为政主张。
2、简单了解孔子为政的主张、掌握文中出现的成语。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辅助模块“日积月累”中讲解的“千乘之国”的文化知识的讲解,引入对第一则的讲解。
(二)识字诵读,带读《为政之法》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5、圣人之治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孔子对圣王的赞扬和推崇。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知道尧舜禹的故事和孔子对他们的评价。
3、能简单讲解禅让制。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圣人功德。
2、了解孔子对古代圣王的态度,知道尧舜禹的故事。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新课
通过辅助模块“日积月累”中讲解的《禅让》的故事讲解引出课文。
(二)识字诵读,带读《圣人之治》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6、论《诗》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孔子对《诗》的态度,并背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两句。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诗经》的内容物质和学习意义。
3、初步了解《诗》三百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通过诵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了解《诗经》的相关常识,知道学习《诗经》的意义。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新课
利用“日积月累”部分“诗三百”的知识作为课文的导入。
(二)识字诵读,带读《论<诗>》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7、子以四教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育读中感受文言文简洁、精当的特征。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孔子提倡的几项学习内容。
3、对古代“六艺”有初步认识,能说出“功亏一篑”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通过诵读体会孔子的教学特征。
2、了解孔子要求弟子学习的内容,熟悉“六艺”知识。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新课
利用“日积月累”部分“六艺”的知识作为课文的导入。
(二)识字诵读,带读《子以四教》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8、学而不厌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悟孔子对于学的态度,并背诵课后古诗。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几种孔子提倡的学习态度,指出这些内容对自己的启发。
3、能简单讲出孔子学琴的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课文语言的朴素、言近旨远的特征。
2、体悟孔子对于学的态度,并背诵课后古诗。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学习的态度,然后开始讲解孔子对学习的态度,引出新课。
(二)识字诵读,带读《学而不厌》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9、学而时习之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悟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背诵课文后的古诗。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学习与思考、学习与温习之间的关系。
3、能简单讲述“推敲”的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语感。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对自己有用的学习方法。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新课
用奥运会开幕式“有朋自远方来”的歌舞视频引出新课。
(二)识字诵读,带读《学而时习之》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10、有教无类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课文后的古诗,读准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
2、能根据教师讲解和课文注释说出课文大概意思,能列举出孔子的几种教学精神。
3、能说出至少一点读书的乐趣,简单了解周代送礼的风俗。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通过熟练诵读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孔子的教学精神。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讨论谈话,引入新课
本课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如果你们是教师,你们觉得自己应该怎么教导自己的学生呢?教师可以利用这个问题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由此进入今天的主题。
(二)识字诵读,带读《有教无类》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11、立志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课文后的古诗,感受人物的特征。
2、能根据教师讲解说出课文意思,知道孔子、子路、颜渊的理想,能说一说自己理想。
3、知道几种年龄称谓。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人物的特征。
2、了解孔子和弟子们的志向,知道几种年龄称谓。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讨论谈话,引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想,作为本课的导入。
(二)识字诵读,带读《立志》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12、侍坐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课文后的古诗,感受人物的特征。
2、能根据教师讲解说出课文意思,简单说出文中不同人物的志向及孔子对不同志向的态度。
3、知道古代宗庙的意义,能简单说出吴钩、凌烟阁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在诵读中把握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2、了解孔子和弟子们的志向。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讨论谈话,引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想,作为本课的导入。
(二)识字诵读,带读《侍坐》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13、子之言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课文后的古诗,加强对夫子语言的感悟。
2、能根据教师讲解说出课文意思,概括孔子的特点。
3、能说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叶公好龙、勇者不惧、怨天尤人、上学上达等成语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把握夫子的语言含义。
2、从本课孔子言语中初步体会孔子的为人。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讨论谈话,引入新课
展示孔子画像,讲述孔子的故事,提出问题: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引出课文。
(二)识字诵读,带读《子之言》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