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描写片段作文训练》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5 01:2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角度描写片段作文训练》课堂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角度描写片段作文训练》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篇:《多角度描写片段作文训练》课堂教学实录

《多角度描写片段作文训练》课堂教学实录

徐邦继

时间:2009年10月26日 地点:大连市第30中学

师:上课!(学生起立,师生问好。)同学们,我们用今天的这堂课来赏秋,写秋。

一、课前活动——集中展示学生积累的关于“秋”的诗句子

师:秋声秋色,别有一番静美的滋味,请同学们看看窗外的一派秋光,调动自己的记忆,用我们所学过的古人诗句,来勾画一下秋天的味道好么?看看我们都能说出什么养的答案。生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师:嗯,刘禹锡的《秋词》,积极向上的秋。好!生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师:嗯,曹操的《观沧海》,壮丽宏大的秋。好!

生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师: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伤感思乡的秋。好!生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师: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思乡怀人的秋。好!

二、导入

好,同学们的记忆能力很不错,说出了各种不同的秋。那么让我们结合刚才大家展示的诗词句子,联系我们的真实生活,一起来思考下面的问题:(1)秋天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你从哪里看得见? 生1:秋天是蓝色的,我从天空里看见。生2:秋天是黄色的,我从稻田里看见。生3:秋天是红色的,我从枫叶上看见。生4:秋天是白色的,我从芦苇上看见。

师:是的,大家说的很好,秋天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所以秋天是—— 生(齐):五彩缤纷的!

(2)能够代表秋天的声音有哪些?你从哪里听见? 生1:秋天的声音是“沙沙”的,我从落叶里听见。生2:秋天的声音是“唧唧”的,我从蟋蟀的鸣叫里听见。生3:秋天的声音是欢快的,我从农民的笑声里听见。

师:好,同学们说的很好!当我们调动起我们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官,我们发现,原来秋天是这样的色彩缤纷,是这样的动听悦耳!同学们,我们的秋天是不是很美啊?

生(齐):是!

师:那么,面对秋色如洗、秋声如诉、秋意如酒,投身于自然怀抱,你的感受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1:我觉得秋天很迷人!生2:我觉得秋天很辽阔!生3:我觉得秋天很纯净!生4:我觉得秋天略带一点忧伤。生5:我觉得秋天很安静。生6:我觉得秋天很绚丽!

师:大家说得多好啊!看来在我们的心灵和头脑当中,秋天的形象是越来越饱满了。好了,下面让我们看看本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1)学习运用联想、想象和多角度描写的方法进行景物描写并在实践中合理添加、使用修饰语;(2)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修改片段作文,共同提升写作能力。

三、实例赏析

师: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做王维,写了一首十分有名的诗,(此处略微停顿,听见座上学生有的脱口轻出“《山居秋暝》!”),对,叫做《山居秋暝》。哪位同学能够给我们背诵一下?(大部分学生举手)师:嗯,看来大家对这首是很熟悉啊,很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学生齐背,声音洪亮)师:(出示课件,王维的《山居秋暝》)请大家注意观察、体会大屏幕上的这四十个字,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这首诗中,通过文字的引领,我们能够看到的景物有哪些呢? 生1:我们能够看到“空山”!生2:我们能够看到“新雨”!生3:我们能够看到“明月”!生4:我们能够看到松树!生5:我们能够看到“清泉”!生6:我们能够看到石头!生7:我们能够看到竹子!生8:我们能够看到“浣女”!

生9:我们能够看到莲花,或者荷叶,对,是荷叶,不是莲花,秋天里没有莲花!生10:我们能够看到“渔舟”!

师:呵呵,真好,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很认真!几乎没有放过诗人所写的每一个物象。很好,那么,请大家跟进思维,想象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十分美好的画面,透过这些具体的物象,让我们试图进入世人所描绘的画面,你能联想到什么景物呢?请加上形象的修饰语来说一下。生1:我能联想到婉转的鸟鸣; 生2:我能联想到乳白色的云雾; 生3:我能联想到苍茫的落日;

生4:我能联想到草尖上的露珠; 生5:我能联想到雨后缤纷的彩虹; 生6:我能联想到圆润的荷叶; 生7:我能联想到饱满的莲蓬;

生8:我能联想到年轻的浣女的美丽的衣裳。(出示课件)

师:很好!同学们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很丰富,很准确,果然进入了诗的意境,想象当中能够看到的景象大家基本上都说出来了,很好!那么接下来请大家侧耳倾听,我们能够从诗中听到些什么声音? 生1:我能听到泉水流动的声音; 生2:我能听到竹叶沙沙的声音; 生3:我能听到荷叶摇动的声音;

师:是的,这些声音在诗中有明确的表述,大家找的很准确。仍然请同学们跟进联想,假设现在你已经进入诗人所营造出的氛围当中,那么,你还能够联想到哪些在诗中没有直接说然而可能存在的的声音? 生1:我能联想到风吹落叶的声音; 生2:我能联想到月光流动的声音; 生3:我能联想到云雾飘浮的声音; 生4:我能联想到少女欢笑的声音; 生1:我能联想到船桨摇水的声音。(出示课件)

师:很好,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当你开放了自己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当你插上了想象和联想的翅膀,你,就成为了一个高度审美能力的诗人,所以才能这样好地理解诗境,才能具有这样充盈心间的诗意。非常好!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把这种诗意拉回身边,用它来感知和描绘我们身边的家乡,我们美丽的大连。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如果让你来写自己家乡的秋天,你会写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你会通过什么样的感官去写?你要写出它们的什么特征?要写出自己什么样的感受呢?(出示课件)

生1:我会写大连的广场,我要用视觉去写它的春天,写它的广阔,写出我们大连的城市建设的美丽!生2:我会写大连的大海,我要用视觉写它的蔚蓝,用听觉写它的海涛浪潮,我要写出它的大气,我要写出我的自豪!

生3:我会写大连的老槐树,除了视觉和听觉,我还要写出触觉,写出它的皮肤的粗糙,写出它的沧桑,我要写出我的爷爷,我的童年!

师:很好!我们要注重这种迁移能力,这样,我们才能把诗意带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才会懂得什么叫做诗意的生活。秋风秋雨亦可人,秋草秋花别样春。如见如闻纵情想,彩笔落处见精神。——就让我们拿起笔来,调动我们的各种感官,调动我们的联想,进行片段写作:秋日私语。(出示课件)(给学生自由写作)

师:好的,同学们,我们的一稿已经基本完成了,一起来看看我们笔下的秋天吧,看看她在谁的笔下呈现出最美的容颜。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习作,请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备二次完善)

师:同学们,老师看得出,大家写得很用心,我们的情感是真实的。如果我们能够在语言的锤炼上再下一点点功夫,老师相信大家会写的更好。那么怎么锤炼语言呢?请大家看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例句评析)

例一:在月光的照映下,山泉水显得很美。

请同学们来给这句话点评一下,看看它在描写上存在什么样的不足。生1:它没有调动起视觉的感官,我们看不见清晰的画面; 生2:它没有调动起听觉的感官,我们好像不能听到其中的声音; 生3:它好像写的很模糊,我们到底不知道山泉水是怎样的美。

师:大家各抒己见,很好,我们来给它归纳一下,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例句评析)1.没有调动感官。我们看不见山泉水的样子,听不见山泉水的声音,失败!2.没有调动联想和想象。因此没有产生修辞,平铺直叙,不生动,失败!3.没有有效地添加修饰语。文字呆板不生动,是叙述,不是描写,失败!

师:那么,根据上面的意见,我们应该怎样地修改它,才能使它生动起来呢?(学生各抒己见,纷纷看出其中的不好)

师:好的,大家说的不错,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改动之后的情况(出示课件)

例二:在月光的照映下,我看见山泉水是那样的清澈,我听见它潺潺流淌的声音,是那样的动听,我仿佛身临其境,尽情地陶醉在大自然的清凉的怀抱里。

师:嗯,这样写,果然好得多了。请同学们来给这段改动之后的文字点评一下,看看它在描写上是不是已经避免了所有的不足,看看还存在什么样的不足。(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

师:嗯,看来,同学们的意见好像不很统一啊,没关系,这很正常,文字审美,是需要历练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对此段文字的点评吧(出示课件,例句初改)

1.空话、套话堆砌而成的文字,虚文假话:感官空泛,想象粗糙;

2.“潺潺流淌的”、“尽情地”、“清凉的”等修饰语用得准确、合适,较好,有进步;

师:同学们,事实上到了这一个层次,就我们目前而言,已经算做不错了,然而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是“精益求精”,文章不厌百回改,对吧?下面,老师再给大家出示一下第二遍改过的文字,看看我们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写作的规范(出示课件,例句再改)

例三:明月清朗,那一泓山泉滤净了夏日的浮躁,越发显得秀丽静美了,如西子湖边顾影自怜的浣纱女子,又像是琵琶弦上一曲低回婉转的诉说、呢喃缠绵的梦语。

师:如果说这一段文字是我们追求的境界,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它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教者出示课件,进行归纳)

1.视、听感官兼用,多角度描写; 2.想象浪漫,又合情合理; 3.修饰语准确,贴切。

师:好了,同学们,请记住,我们的文字或许一时还达不到这样的高度,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慢慢磨练,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三条,因为,它们是进行景物描写的金钥匙,也是衡量文字美感的一把标尺,同时,它也是帮助你把无生命的文字变得有生命的灵丹妙药。好了,老师现在已经把它交到你的手里了,现在请你用它来审视自己刚才写作的文字,按照它的要求在原文上进行修改,让自己的文字重焕光彩。(学生自改,小组互改,保留修改痕迹,以备再展示。课件配合,营造意境)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二次修改后的文字,学生按照上述三点进行点评,强化三点要求的落实,并从中看出实际效果)

四、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写作实践,大家能不能说一说,在有关景物的片段性写作当中,我们学到了哪些有益的经验呢?(汇总学生发言,形成下面的总结性内容)

(1)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能够凸显季节特征和应和人物心理、情感)进行描写;(2)调动五官、调动联想、放开想象、使用修辞;(3)以修饰语进行合理点缀,让文章生动起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与文字进行了一番亲密接触,从中我们看到它的美好,它的诗意。那么就让我们记住它,记住景物描写,记住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练笔会新知。

同学们,下课!

第二篇:片段训练_多角度场面作文练习

多角度片段描写

一道数学题做了四五遍仍没有求证出来,这时候,我想......片段一:要不就抄其它同学的吧。我为自己有这样一个想法而吓了一跳。教室里静得出奇。监考老师似乎也洞察了我的念头,用严肃的神情到处看着,整个气氛压抑极了。“怎么可能抄其它同学的呢?”专心点,再好好想想……我轻轻地晃了晃脑袋,仿佛要把所有杂念都从脑袋里摇走……

片段二:还是算了吧,先做后面的。“刷刷刷”飞快地写完后面的题,又回来看这道,仍没有结果,窗外的知了叫了起来,“好烦呀!”心中不觉有些烦燥,抬头瞄了瞄监考老师和同学们,只见老师在过道上来回踱步,同学们有的在奋笔疾书,有在在垂头沉思,似乎人人都有事做,我的心情更加烦燥起来。

片段三:这时候,我盯着这条数学题愤愤地敲了敲桌子,想,这是什么题目啊。再回头想,真是的,人家不是都做出来了?哎,只能怪我笨。前面的浩田看我这副样子,笑着问:“怎么啦?”我一抬头,他原本善意的微笑被我视为嘲笑,喊了一声:“别烦我!”他吓了一跳,定了神,看了看我的草稿,明白了。便故意在前面说道:“……绝对值的相反数为……”。我灵光一闪,很快就把题目解了出来,我不好意思地朝他笑了笑。

片段四:一条数学题做了四五遍了,仍没有求证出来.我心里很急躁。我双手捂着自己的脸,对自己说:“别急,别急,慢慢想,只要静下心来,就一定能想出来。”我重新拿起笔,告诉自己慢慢算。可是还没有结果。周围同学,笔尖在试卷上唰唰写着。“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老师的声音好似一计重锺,狠狠地敲在我的心上。“糟了,还有三道应用题没有完成呢,算了,我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第三篇:片段作文:多角度描写人物心情

片段作文:多角度描写人物心情

片段一

元旦汇演彩排时,我既紧张又兴奋。时不时地就对旁边的人说:“怎么样?我们还可以吧?应该行的吧!”尽管她们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我知道她们跟我一样紧张得不行。我在候台时,几乎就没停过,一会搓手,一会跺脚,一会哭爹喊娘地说紧张,而她们则忍受着我的各种唠叨。终于,该我们了,我压制住自己紧张的心情,走在最后一个。我迈着紧张的双腿,一步一步地跨在台阶上,心想:“怎么办,怎么办,我不行的。”虽然我已经做过无数次的演习,但是到实战还是不行;虽然我已经在心里告诉自己放松,但是真的到那一刻还是忍不住紧张。这段时间,仿佛慢得像过了几个世纪,我一直重复着两个动作,抬起,放下;抬起,放下„„当我们走到舞台中央时,音乐响起了,我突然觉得不紧张了,马上开始了如鱼得水的表演。——初一(3)班 王 楠

片段二

我满心欢喜地拿着考卷,双手捏着两边,生怕把它揉皱了,美滋滋地看着上面一个鲜红的“100”,我又蹦又跳的,就像一只小麻雀似的,叽叽喳喳地围在妈妈身旁,盯着她在考卷上签上大名,然后我小心翼翼地举起来,看着那上面大大的勾,又忍不住笑了起来。于是,我把考卷轻轻地叠好,收进了文件夹里。

——初一(3)班

张贞莹

片段三

看,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我倚在窗前,双手捧着课外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望着窗外那雨,我似乎看到了一条彩虹出现在我面前。它是那样绚丽,它是那样灿烂。当我看到那雨中夹杂的几片落叶,我似乎闻到了一股清新向我扑来。这景象使我沉醉其中,已忘了时间,忘了自我。不一会,雨停了。我睡眼朦胧地再次拿起书,小心翼翼地坐在椅子上,再次看起了那本书——那本带有雨后清香的书„„

——初一(3)班 冯 怡

片段四

幽静的山林,遮天蔽日,太阳光从树叶之间的缝隙中透过,在地上形成一个又一个光斑。林中不时传来鸟鸣声,在这鸟鸣声中,我似乎还听到了蜜蜂的嗡叫声,流水的哗哗声,这一切让人多么舒畅,多么心旷神怡!这是我第一次来山中,兴奋极了,看着地上一个个的光斑,我抬起脚,踩在上面,脚与树叶发出的摩擦声,和着森林中的天籁之音,仿佛在演奏无比美妙的乐曲。——初一(3)班

高 语

片段五

回到家后,我担心极了,我考试没考好。怎么办?反正我心里真的很慌。

当时,外面还下这般大的雨,那雨越下越大,落在地上发出很刺耳的声音,使我的心里更加烦躁,更加不安。我仿佛看到了考试成绩出来后的糟糕情形。想到这儿,外面的雨下得更大了,天也更加阴沉沉的。

恍惚之中,我妈突然问我:”你觉得这样考试考多少分啊?”听到这句话,我心里更是前所未有的烦躁和焦虑了。看到我紧张的神态,我妈的脸上顿时皱起了眉头。

——初一(3)班

许一亮

片段六

“你看看你考的都是什么?”妈妈大声地向我吼道。我尽量把我的头压得最低,希望妈妈可以看不见我。

今天,蔡老师把期中考试的分数发到家长的手机里。我才刚到家,妈妈就已经开始进行她的训斥自动模式。哎!我真的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你考这么点分数,还回来干嘛,你以后不要读了,考这么一点成绩,读了还丢我的脸。”妈妈一边生气地说,一边还愤怒地跺着脚。“我,我——”我实在忍不了了,哭着大声说道:“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我不应该读书,让您丢脸,我不读了,这样可以了吧?”我哭着跑到自己房间,当时觉得整个世界都已经黑暗,没有属于我的一角。回到房间,我很愤怒地扔着书桌上的一切,也怪我当时太冲动,竟然把妈妈送我的水晶球摔碎了。当爸爸叫我吃晚饭时,我没有回应他,一个劲地写作业。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我心里的委屈越来越重。好后悔为什么没有考好,为什么不好好复习。为什么?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初一(3)班

代琼二

片段七

考试后

“嘣”的一声!我把门关了起来,眼睛里含着泪水,外面狂风呼啸,还下着大雨。此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在想:“我能怎么办?”因为期中考试的成绩已经出来了,而他们也看了老师发的信息。在吃饭时就把我批评了一顿,而我却不敢抬头,怕看到爸爸那吓人的面孔。在安静压抑的气氛下,妈妈开始唠叨着:“六门考试你三门不及格,你以后能考什么高中,看看你妹妹,再看看你,人家学习多好!”此时我的心里默默嘀咕着却不敢出声:“为什么老让我和别人比呢?别人学习好是别人的事,关我什么事,考不上高中就考不上呗!”心里越想越气愤,嘴里就吐出一句:“你们想过我的感受吗?”我边说边抽泣着,把筷子一甩,气冲冲地跑上了楼。

——初一(3)班

王圆圆

片段八

伤心

“妈,为什么要把小狗送人?”我走到妈妈面前气愤地说。

“送都已经送了,你难道要反悔吗?”妈妈看着远处正茁壮成长的小树说,“好了,去写作业吧,别想小狗的事了!”

我感觉到眼中有晶莹的液体在滚动,我飞奔回房间,我坐在那一动不动,时间似乎静止了。以前,在我沉默的时候,小狗总是跑到我身边,舔舔我的鞋。而今天,它不在了„„我似乎听到了小狗凄凉的叫声,而且知道它在新家里一定很孤独。想到这儿,我的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

这一天我不看电视,作业也没完成。看着天渐渐黑了,月亮出来了,我不禁打了个喷嚏,心想:“小狗,你会不会冷呢?希望你在新家里过得好!”

以后的日子里,虽然没你相伴,但我会记得和你在一起的时光!

——初一(3)班 叶 青

片段九

女汉子的“如来神掌”

她是一个好学生。同样她也是一个女汉子。这个名称可不是我随意扣上的。因为我从小学便深有体会。

小学时,她圆圆的脸蛋与黑色的眼睛后面有一条乌黑的“神鞭”——一条齐腰的马尾辫,乌黑的,繁密的,并且粗粗的,长长的。这条鞭子可是要小心的,因为只要她后面有人要打她,她就能在0.1秒转头——啪!一声清脆的声音,“啊——痛!”被抽到的人总是叫出声来。我也曾经遭受过这条“神鞭”的误伤。我们被误伤后,她总会说:“啊!对不起!”然后,双手在胸前不停摆手!脸上浮现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神情,然后对着你傻笑一会儿„„

初中了,原以为她不和我一个班级了!可是,在开学那天,我又见到了她!

如今,她的“神鞭”改版成了“如来神掌”!你可千万不要小瞧了她“如来神掌”!这威力可比“神鞭”强多了!

有一次,一个男生犯贱,在她面前喊她的外号。顿时,她的怒气值可是蹭蹭往上涨啊!只见她眉头一皱,嘴边发出一声“哼”,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那个人,仿佛猫咪见了耗子一样。她快速跑过去,冲向那个男生就是“啪”的一下(注意不是扇耳光,而是她的“如来神掌!”)随着那个男生的一声惨叫:“哦—哦——”她的心情顿时明了!她笑着走回来,双手互相拍打着,脸上一幅得意洋洋的样子。

她就是这样一个女生。在老师面前,她是一个乖乖女;在同学面前,她是女汉子,展现出她的“霸气”。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小心人都被你吓跑了!”她笑笑,表示她满不在乎!

她有一句名言警句:不打女生,不打不发犯贱的人!要打只打犯贱的男生!

——初一(3)班

谈芳艺

第四篇:动作描写片段作文训练

动作描写片段作文训练

【题型示例】

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请根据材料,发挥你的想像,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注意:① 想象要合理。②重点写小新,用什么人称都可以。③重点在行动描写,也可以适当运用其他表达方式。答案示例:

一条泥泞的小路通向远方,看不到尽头。小新背着瘫痪的小牧在这条路上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身体瘦弱的小新背着小牧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去。雨后的小路更为泥泞,小新的白球鞋已经被泥水重新染了一层色。一不小心,小新陷入一个泥坑,险些跌倒,他停了停,两腿硬是支撑着站住,汗水从他脸颊滑落,他全然不顾。小新用双手托了托小牧,转头冲着小牧笑了笑,又继续前进。离学校越来越近,而小新却越来越吃力,但他仍微笑着,望着远方,望着学校的国旗,充满希望。解析:

开头一句话表现场景,简洁、形象。第二句话交待了材料中两个重要的事实:小牧瘫痪,小新背他上学“在这条路上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暗示“六年”。主干部分行动描写具体,详细,特别是其中“笑”的动作,反映了人物的精神状态。结尾部分尤其精彩,“国旗”的出现一下子升华了主题,同时也巧妙地暗示烘托了小新的思想境界。

【解题攻略】

一.什么是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行动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二.行动描写方法

行动描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或精选富有特征性的词语简笔描写;或抓住人物连贯性动作具体描写;或作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或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或对比描写;或同时并现描写,等等。

1、特征法

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戒渐渐不济将来,钉钯难举,气力不加。„„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吴承恩《西游记》 点评: “一溜”、“不分好歹,一顿钻进”、“一毂辘睡倒”等行动描写只能属于猪八戒,其自私可笑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2、连贯法

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连贯地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捅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守财奴》 点评:其中的“掏”、“放”、“盯”、“摆”、“推”等动词构成连贯的动作群,深刻地揭示了葛朗台行动的内在动力——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从而使嗜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

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水浒传》 点评:这“揸”“一掌”‘’一拳”连接动作,正如金圣叹在眉批中所批:“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描写鲁智深的这些动作,做到了充分的性格化。

3、特写法

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

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扎进正好在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他觉得鱼叉已经扎进鱼身上了,于是他靠在叉把上面,把鱼叉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推到里面去。——《老人与海》

简评: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处于特定时空的鱼叉上,“举”、“扎”、“靠”、“推”等动作构成精彩的特写镜头,使人从惊心动魄的搏斗中形象地体味到人的伟力、气魄和智慧。

4、对比法 书记官站起来,开始宣读起诉书。„„结果他的声调就混合成不间断的嗡嗡声,听得人昏昏欲睡。法官们一忽儿把胳膊肘倚在圈椅的这边扶手上,一忽儿倚在那边扶手上,一忽儿闭上眼睛,一忽儿又睁开,彼此交头接耳。有一个宪兵好几次把刚要开口打呵欠的那种痉挛动作压下去。„„玛丝洛娃听着书记官朗读,眼睛盯住他,时而呆呆不动地坐着,时而全身一震,仿佛打算反驳似的,涨红了脸,后来却沉重地叹了口气,把手换一个放处,往四下里看一眼,随后又凝神瞧着宣读的人。——《复活》

点评:法官们“一忽儿”中变换动作所表现的漫不经心、草菅人命,与玛丝洛娃“震”、“涨”、“叹”等动作所表现的全神贯注、抗争无门构成对比,读者从中读出了沙皇统治下下层人民的苦难冤情和法律制度的虚伪、专制。

5、反常法

人物在某种条件下的反常动作,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两个坠子却似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檀口点丹砂。本是一双秋水眼,再吃了酒,又添了饧涩淫浪,不独将他二姊压倒,据珍琏评去,所见过的上下贵贱若干女子,皆未有此绰约风流者。二人已酥麻如醉,不禁去招他一招,他那淫态风情,反将二人禁住。那尤三姐放出手眼来略试一试,他弟兄两个竟全然无一点别识别见,连口中一句响亮话都没了,不过是酒色二字而已„„——《红楼梦》

点评:尤三姐本是个自珍自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奇女子,可是,当她看到自己的姐姐已变成了贾珍、贾琏的玩物,这两个衣冠禽兽又将魔爪伸向自己时,她已经无法再忍受了。这时,她就一反常态,以泼辣和放荡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这里,表现的是尤三姐的反抗性格,这一行动并不与她的本性矛盾。这就是反常行动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6、并现法

描写同一场面下各种人不同的动作,他们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态度,这样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红楼梦》中: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在桌子上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点评:一段文字,一连写了8个人的“笑”,同样是“笑”,却是千姿百态,紧扣各人的身份和性格。这精彩的“笑”的动作大描写,非高手不能为。

三、行动描写的常用技巧

1.抓住特征,准确恰当地运用动词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当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词。” 例: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这里敲字就比推字用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 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更是道尽了炼字推敲的甘苦,让人感动。我们在用词的时候如果能注意比较,仔细推敲,定能找到最合适的动词。

例: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看同样是吃西瓜,动词使用的不同,带来了什么不同的效果。

“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小妹妹抓起一块西瓜就往嘴里塞,吮着、嚼着、咽着,两腮鼓得像两个乒乓球,鼻子和下巴都沾满了瓜汁。

这里战士们的动作写出了一种自豪感,而小妹妹却被表现成了个“小馋猫”。2.要具体,描写人物的动作不能太笼统

我们来看两个片断:

(一)我们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游泳。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就回家了。

(二)终于下水了,这可不像在岸上,我两腿发软,身体好象飘来飘去。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象后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这时,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对比两个片断,我们不难看出具体的行动描写的魅力。3.运用修辞合理地使用限定语及修饰语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鲁迅的《药》

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地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上。【突破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行动描写。

有同学在日记中写了他观看世界杯足球赛巴西对德国的一场比赛,其中写了罗纳尔多的一个精彩动作。他写道:“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把球踢进网中。”

请把罗纳尔多这一精彩射门动作分解为五个小动作:①接到传球;②用脚一颠;③绕过对方防守;④避开守门员;⑤踢球入网。然后,再依次对五个小动作进行具体描写,突出罗纳尔多的高超球技。描写时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吃饭了,小表弟坐上凳子,夹起一块糖醋排骨吃了起来。”这句话说的是小表弟吃糖醋排骨的事情,可骨头多香啊,小表弟又是多么可爱呀,他到底是怎样吃的呢,岂是一个“吃”字就能说完的。请你将这句话拓展成150字左右的行动描写,要求具体形象,并能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行动描写。

请写一段校运动会上百米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要求描写细致,并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五篇:场景描写片段作文训练

场景描写片段作文训练

【题型示例】

根据下面的提示,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场面 具体写下来,注意合理运用修辞手法,150字左右。(1)刚考完试后的场景(2)春节前夕市场的情景(3)一场体育比赛的场景 答案示例:

在操场上许多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跳绳。参加跳绳的同学聚精会神,侧耳听枪声,周围还站满了观众。

比赛的枪响了,同学们都飞快地跳了起来。只见我们班的同学如穿梭一样快,一个同学跳过去,另一个同学紧跟上。该跳得最好的张华跳了,她刚刚一抬腿就被沙粒滑了个大趔趄,后面的同学连忙把她扶起来继续跳。张华的腿被擦破了皮,脸上的汗水直淌,可是谁能顾得上那些呢?这是参加比赛啊!助威的同学数着数,鼓着掌,发出一阵喝彩声:“好!好!加油!加油!”跳绳的同学如矫健的燕子,如纷飞的彩蝶。评判的王老师一面注视着秒表,一面看着同学们的比赛,激动的脸上挂着微笑。整个操场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解析:

这篇跳绳的场面描写,有条理地写了跳绳的同学们,突出了张华,又写了助威的同学和评判的王老师。比赛活动中,表现出了团结、紧张、欢乐的气氛 【解题攻略】

一.什么是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 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二.场面描写方法

写好场面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

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第二,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

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第三,要写出气氛

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第四,写场面要有顺序

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场面描写即把活动的场面和情景有重点地具体地进行描写。关键是在场面描写中要写出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场面描写的常用技巧

1、要把观察的视线向横的方向展开,要看到整个场面在同一个时间里所发生的事,不能只集中看一点。

2、要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出整个场面的状况。就是要有整体的概括,又有重点的具体描写,一般采用先总述再分述的方法。

3、要把人物的活动交织在一起写,这偏重于动态描写。如果是环境描写就偏重于静态描写。【示例】

西边是黑黝黝的群山。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清凉山。南边是隐隐约约的古城和城上的女墙。北边是一条路,沿了延河,蜿蜒过蓝家坪,狄青牢,直通去三边的阳光大道。合唱开始,大概是夜里11点了。就在那样不平凡的时刻,在那个可纪念地方,我第一次听见唱:

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

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到位的,上万人,都一齐歌唱。歌声悠扬,淳朴,像谆谆的教诲,又像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人们的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弥漫整个广场。声浪碰到群山, 群山发出回响;声浪越过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几番回荡往返,一直辐射到遥远的地方。【评点】这是对延安歌唱场面的描写。先描写了座落在延河蜿蜒,群山环抱中的露天大会场;然后写大合唱的场面。写大合唱时,先引出歌声,然后重点写冼星海同志的指挥,然后再写到面上,写上千人、上万人, 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一齐歌唱。写歌声时,又先是细写情韵“悠扬,淳朴,像谆谆的教诲,又像娓娓的谈话,”然后再放笔写它“弥漫整个广场„„一直辐射到遥远的地方,显出磅礴的气势。”这样既有鸟瞰式的描绘,又有特写的镜头,点面结合,层次分明,把一个热闹非凡的伟大场面,写得十分动人,从而表现了延安军民的革命精神面貌。

下载《多角度描写片段作文训练》课堂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角度描写片段作文训练》课堂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描写片段作文训练

    心理描写片段作文训练 一、片段作文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段150字左右的心理描写。 张晓萌骑单车上学,路上不小心碰倒了一位痴呆老人,张晓萌将老人送到医院就诊,却......

    作文片段训练----------语言描写

    作文片段训练----------语言描写 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基本格式 (1) “人 + 话”或者“话+人” 例:小明的父亲......

    动作描写片段训练

    一、 导入:(约3分钟) 一、诱导激发 1、播放视频《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片段,提问:①视频中人物?用一句话概括视频内容。②这段视频出自? ③想知道原著中是怎样描述这段视频的吗?④......

    作文片段训练之心理描写

    作文片段训练之心理描写 什么是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 怎样进行心理描写 什么是心理描写? 就是人物描写的一种手法.是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或内心的感......

    作文片段训练之心理描写

    作文片段训练之心理描写 什么是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 怎样进行心理描写 什么是心理描写? 就是人物描写的一种手法.是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或内心的感......

    作文片段训练之心理描写

    《作文片段训练之心理描写》微课创作说明 心理描写在学生日常写作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但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却笼统化,这使得人物不够鲜明。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加强......

    作文语言描写片段训练一

    作文片段训练——语言描写 1、人物的语言描写要个性化 2、语言描写要精炼。 3、语言描写要写出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 4、灵活运用提示语例:做晚饭,妈妈发现没有盐了,叫我去......

    作文片段训练 之动作描写

    作文片段训练 之动作描写 一、什么是动作描写呢?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