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 意识 兴趣 想象力与生物教学[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1:5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主 意识 兴趣 想象力与生物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主 意识 兴趣 想象力与生物教学》。

第一篇:自主 意识 兴趣 想象力与生物教学

自主意识·兴趣·想象力与生物教学

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刘俊琴

新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课改理念,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为主体,强调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是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生物学习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强化学生学习主体的意识,教导学生自觉学会认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需要产生了教师的教授行为,教师的教授行为源于学生学习新知识新能力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教授活动构成了并行且统一的活动整体,教和学的活动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自觉转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采用激励和指导驱动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丰富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教材设置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栏目,如观察思考、调查、资料分析,模拟制作、技能训练实验及探究等,其目的就是改变单一接受性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应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发现,让学生能够主动得到发展。如在学习“生物对环境适应”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骆驼、骆驼刺、海豹、仙人掌等生物的图片并阅读相关的文字资料,并尽可能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和思考空间,让学生先通过分析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后再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逐步完善修正自己的观点。此时,教师在学生思维方式上做适当点拨,学生们在热烈的讨论交流后,一致认同了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其中有些学生提到,骆驼的驼峰中有脂肪,需要时脂肪可氧化分解,供给骆驼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水分;荒漠中有时刮大风,骆驼刺的根有助于固定植物体;海豹摔倒在冰面上时,厚厚的脂肪可以保护它的内脏;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保持体内水分,将叶片刺化。虽然有些说法不甚标准,但它反映出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不只是得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

2、以丰富的形式组织教学,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

新课程要求改变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教师的工作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确实感到学习是一种美好而有趣的过程,要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唤起更强烈的求知欲。课堂上可以通过做游戏,角色扮演,查找资料,组织课外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时,我制作了一些生物名称卡片,由他们各选一张并贴在胸前,每个学生代表一种动物,学生解下自己的围巾,捏住一头,去找“吃”自己的生物,把围巾的另一头交到对方手中,找对的同学非常兴奋的站在一块儿,若有学生找错了,马上会有人提醒。有人一条围巾不够,还要向别的同学借,这个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受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形成。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认识世界、探究科学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更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和身边事物产生探索意识的基础。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有兴趣学,愿学,乐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的创设质疑情境(如引导学生观察、提供形象直观的材料等)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诱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如在学习“单细胞生物”一节时,我先放了一段草履虫的录像,接着又展示了有关草履虫的挂图、模型,我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讨论,在小组间完成提问与回答,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草履虫的形态看上去像什么?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的?如何区分它的前端和后端?它在水中怎样呼吸?怎样摄食?吃什么?会被谁吃?怎样逃避敌害?通过热烈的讨论和质疑解答,营造了非常活跃的课堂氛围,而且讨论也不再是漫无边际的,小组活动也不再是流于形式,学生普遍情趣高涨,尤其是通过自己的观察能成功解决一个问题时,他们流露出按捺不住的兴奋与喜悦。

2、设计成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才华充分展露。

所谓“成功的情境”,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使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得到满足,从而体验到学习活动的快乐。学生喜欢玩,玩得尽兴,感到过瘾,犹如久渴的人喝足了水所拥有的那种痛快感,但这不长久,它需要给予适度的认可。因此,在教学中不断的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师的应连续夸奖便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合理膳食”这一节内容时,分析完教材中有关人体营养结构后,我要求学生每人设计一份食谱,这一活动能使学生将教材中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是能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学起来和做起来兴趣盎然。例如:有的学生运用从教材中学到的关于多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含量等知识,根据父母身体需要来搭配食物的种类,从而完成了一份份营养科学、全面的食谱计划。如有一个学生的妈妈患贫血,他通过查找“无机盐的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表”,发现妈妈需要从食物中补充一些含铁的无机盐,又查到猪肝、黄豆、菠菜等食物里面含铁的无机盐较多,因此,他设计了一份适宜贫血患者的食谱,在他所设计的食谱中处处体现着对妈妈的那份关爱。学生的每一份食谱都在班内交流,并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代表进行评选,将优秀作品制成展板,放在校园内参观学习,这样更激发了他们制作生物作品、学习生物的兴趣,尤其是那些榜上有名的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学习的习惯是亦步亦趋,难以跳出前人的模式,因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非常重要。“跳一跳,摘果子”,通过想象可以把枯燥的知识表现的生趣盎然、栩栩如生,让人产生无穷的乐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创造源于想象,不想象、不思维,就不会有创造性萌芽,因此要引导学生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便于记忆理解。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把原有表象加工改造成为新的表象的思维方法。想象能使人跳过某些思维的阶段,推测出最终的结果,这是想象具有创造性的缘由。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想象力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主要条件,在实践活动中,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科学发明和艺术创作的源泉。高尔顿发明汽船,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马可发明无线电,都是事先应用想象,预想了他们劳动的成果,想象活动又是与分析、推理相结合的。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内容时,叶绿体是微观的生物知识,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光能在叶绿体中转化为化学能的机理。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把一片绿叶比做一个制造有机物的大工厂,那么叶肉细胞就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每一个叶绿体就是一台加工有机物的机器,而使用的原料则是导管运输来的水和气孔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水分和二氧化碳先在叶绿体这台机器上加工成有机物,再由筛管运输出去,这样学生可以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并大大降低了记忆的难度,并在此基础上学会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理解有关问题的方法。

2、鼓励直觉思维,迸出学生心中创造性的火花。

直觉思维是不经过严密的逻辑分析而突然作出的判断、产生新观念的一种思路,即人们常说的“灵感”“顿悟”,直觉思维在人的创造性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直觉思维做先导,便很难提出种种假设,并取得突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敢于假设,不怕胡思乱想,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创造的火花。同时,还需引导学生去论证假设,这样就会使学习生动活泼、富有创造性。如在进行“蚯蚓在什么物体表面爬的快”这一探究活动时,先鼓励学生凭感觉大胆作出各种假设,尝试针对假设精心设计试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表达交流,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实验中,学生敏捷的思维、睿智的反应,处处在彰显着他们充满智慧的个性,个别学生超常规的思维想象,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也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

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技能,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实验,在实验中提高技能;训练创造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智力技能,提高创造性思维水平。动手动脑齐头并进,理论实践结合使用,便能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座大楼房,那么教师应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教师仅仅是个引导者,“放开手,让学生自己走”,学生学会了学习,才会有所创新;学会了学习,才能始终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脉搏,才能始终站在知识创新的前沿。在生物教学乃至所有教学中,教师少一点灌输,多一点探讨,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想象力,是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是终身教育的必然需求,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

第二篇:树立自主意识

树立自主意识,开展综合活动课

一、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自主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学校教育能够通过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这种学习活动,力求在学校和教师的上导作用之下,积极地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它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社会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的主动关心和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各种交往的主动关心和作用根据我们研究,这种学习活动按学生自主性的不同表征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它本质上是学科活动,服从于学科、课程的目标。我们强调提高学生在这类活动中的自主性,反对在传授知识技能时搞机械灌输,要求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提倡将一些理科的演示实验扩充为学生实验。为了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教师在设计教案中作了很多探索。如语文课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甚至自主表演,以学生的主动体验代替原先由教师直接分析人物心理的做法。

第二类活动基本上越出了原先学科课堂教学的时空,其主要形式是专题活动课。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有联系,但社会生活内容已被引进。因此它既是学科课程的适当延伸、扩展,又体现活动课程的目标。我们要求在这类活动中学生能基本达到自主,即学生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操作实验等方式,获取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与经验;并且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学生的能力也要因自主性的扩大而有较大提高。例如河虾标本制作这项活动,学生不仅要具备生物课关于标本制作的一般要求,而且还要去了解河虾生长条件等水产养殖的有关知识,同时通过独立观察与亲自动手,学习解剖、防腐、固定等标本制作技能。

第三类活动是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获得最大的自由度。这类活动打破学科、班级的界限,强调学习的综合性和社会性,强调活动向课外、校外展开,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特长都能得到比较充分与和谐的发展兴趣小组是这类活动常见的组织形式,学生按照个人意愿自由结合,聘请教师当指导,自己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近年来英语口语小组在我校最显活跃,因为学生能与在校任教的外籍教师直接会话。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是这类活动的常设内容,学生在为老弱病残者上门打扫、购粮买菜中学习如何料理家务,在为他们读报讲故事、表演文艺节 目时锻炼口头表达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服务活动使学生懂得怎样学会关心别人。

上述3类自主学习活动尽管内容、形式、范围等各有区别,但都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它们之间既有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又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形成“活动-发展”教学新格局。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现正成为我校创造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抓手并取得初步成效。学生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外和社会活动中,自主自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几年,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出现积极变化,拾金不昧蔚然成风,更有一 名学生拾到几十万元巨额支票交公,因而被授予市精神文明建设百件好事奖。

二、开展综合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

70年代以来,国际上十分推崇“综合学习”这一新模式,它就是将学科学习及学校内外各种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综合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将课堂学习与社会中各种现实问题相联系,通过这种学习,促进学生的自然认识和社会认识的统一,并进而达到认识和行动的统一,综合提高学生作为公民听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综合学习”的提倡,扩大和丰富了活动课的内容,使之不再限于经验学习的范围。这种理论对于我校开展第三类自主活动实践无疑值得借鉴。我们运用课程理论着重审视了第三类自主活动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综合活动课的探索。

去年上半年以来,我校以“寻根认祖”“现代农村的交通”“义务献血,人人有责”等为课题,设计了若干个综合活动课方案并予以实施,又对话动课的编制原则和活动模式开展思考。

首先,课程目标应融于活动之中,通过内容的综合性与时空的广域性予以落实。“寻根认祖”是一次对青浦境内具有六千年悠久历史的崧泽文化遗址的寻访活动,旨在使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认识上海先民的生活状况与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生产状况,这里涉及历史、地理、社会等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学习内容的综合性蕴含着这次活动的一个宗旨,让学生接受一次文化熏陶,激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为增强学生对“寻访”的体验,活动过程安排了一项8公里行军的内容,并且强调学生要克服困难,互相帮助,保证各班无一人掉队。把体育课从校园里的队列操练引向军训式的实地步行拉练,扩充体育活动的时空,这又蕴含了这次活动的又一个宗旨,让学生通过行军锻炼体魄,增强纪律性与学习团队精神。整个活动由参观出土文物展览,听介绍遗址发现、发掘过程的专题讲座,寻访遗址现场等形式组成,其中又包括班组讨论、交流学习收获等活动,一共持续两周时间。显然,这类活动课的学习目标已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而常常是德、智、体多方面的要求,并且这些要求又需要通过综合性的内容和相应的时间与场合才能落实。

其次,课程编制应因地制宜和灵活多样,通过课题的地方化和形式的多样化予以实施。“现代农村的交通”是个辐射面很广的学习课题,交通有水、陆、空多种形式,但就农村而言,常见的还是公路交通。318国道横贯我县全境,我们就根据这个地方特点编制活动方案,从交通与经济建设关系、汽车行驶与交通秩序、交通法规与我、交通污染与人类生存环境等层面多方位地展开学习活动,又使各项活动围绕着对建立“人和交通”良性生态这个目标的认识,帮助学生从小打好现代观念和科学意识的基矗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对农村交通情况的考察,了解青浦经济发展形势和体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振兴家乡、报效国家的责任感。对于这类大型的活动课题,我们采用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有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小组沿国道采访两旁的工厂企业;有的学生在校内检查师生自觉执行交通法规的情况,将校园内停放的近千辆自行车逐一验看,对其中不合规范的一百多辆车的车主发出公告并督促修理;有的学生到交通繁忙地段进行现场考察,亲身体验汽车废气与噪声的污染,感悟交通民警的敬业精神。最后,全体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用一个体息日时间到青浦镇主要交通道口统计汽车流量、观察违章行驶情况和宣传交通法规。活动形式多样化带来了丰富多采的学习结果,面向社会的学习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唤起了他们的责任意识。

再次,课程评价应注意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的结合,尤其应突出过程评价。学科课程评价基本上仍是以学得知识的结果作为依据,活动课的评价不能照搬,它不只是对活动的成果进行考察,更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态度、情感的变化和能力的提高。“义务献血,人人有责”这项活动无法对有形的活动成果----献血作出评价,因为学生尚不到法定献血年龄。但是我们可以考察每个学生是如何获得并以怎样的态度获取关于血液、献血与人的生理健康、公民献血意识等知识的,以及他们通过了解献血意义,社会供血状况、无偿献血模范人物的动人事迹,对公民的责任、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否更深刻的理解,并且是否促进了态度、情感向行为习惯的转化。当然,这种学习评价的手段和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第三篇:想象力与图画书

想象力与图画书

松居直【日】

近年来,父母愈来愈早地训练孩子认字。有的孩子四岁左右就识字了,等到五岁,母亲们更会热心地教孩子认字,至于他们是不是了解字的含义,那又是另一回事。

父母似乎忘了图画书原本是让孩子享受的书。看着孩子们结结巴巴、专心一意地把图画书上的文字一个一个大声地念出来,我常忍不住摇头叹息。

这样的方式真的能让孩子体会读书的乐趣吗?真的能带领他们进入书的世界吗?我很怀疑。

读书不等于识字。如果识字就能读书,那么只要是中文,再艰涩、再专业的书,我们应该都能从头读到尾。问题是,读完整本书并不表示看懂了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才算是读书。

识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如果认为只要识字就能读书的话,那么面对那些升上小学四五年级,却无法吸收知识的小朋友,又该如何解释呢?四五年级的小学生,识字能力大同小异,但是会不会读书,却很容易看出来。大人的情况也是一样。

也有人说,只要识字,日后不断努力,自然就会读书。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牵强,有些偏颇,只是大人们一厢情愿的想法。

刚刚提过,读书是去理解书中的内容。俗语说:“读《论语》而不知《论语》。”这句话就是在讽刺那些认识字,但却不了解《论语》真意的人。反过来说,我认为即使不识字,还是可以读书。

比方说,把三四年级小学生在看的《小飞龙》等长篇童话,念给还不识字的五岁的孩子听,他也会很高兴、很专注地从头听到尾,因为五岁的孩子听得懂这个故事。我认为,这也是读书。自己看得懂和用耳朵听得懂,只是运用的方法不同,只要能够了解故事的内容,都可以算是读书。

一个辛辛苦苦地读完《小飞龙》的二年级小学生,和一个快快乐乐地听爸妈讲《小飞龙》的五岁的孩子,我相信后者对故事理解得更快、更轻松。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更要多花心思,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读书。

第四篇: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专业代码:*******

准考证号:******

贵州师范大学(独立本科段)

毕 业 论 文

题目: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教育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1年3月

联系电话:XXXXXX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教学即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和诱因使学生对感知的材料产生兴趣而令其心理和智力情绪由潜伏状态转化为积极活动状态的教学方法。如教师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逆反心理、求新心理,创造一个和谐温情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兴趣;启迪

作为一名生物老师,要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所感兴趣,让学生不仅为考试学习,也为自己的好奇、兴趣、快乐去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思维得到启迪。这样就往往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兴趣教学究竟怎会有这样强大的威力呢?在当今的生物教学中,又要怎么样才能让你的学生对生物学科真正的产生兴趣呢?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授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浓厚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优异成绩。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谈几点体会。巧设疑团,诱发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制造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中,我先简略介绍了大千世界中百花种种、果实繁多,然后设问:“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了“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另外,也可结合生活中趣闻轶事,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女舞蹈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

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几乎同声回答:“可能的。”“为什么呢?”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联系实际,巧用妙语,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时,可提出腌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妙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增长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妙语包括诗词歌赋、谚语、谜语、成语、歇后语等。当然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妙语是与生命现象、本质或规律有关的妙语。这些妙语不仅能抓住事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语言简练,易于上口,富有特殊意义和幽默感,能给人造成悬念。

2.1 诗词歌赋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来赞美自然界生物,所以教师平常把与生物学相关的诗、词、歌、赋收集起来。歌词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根据这一特点,采用歌词开场,一定会调起学生的胃口。上课伊始就激活他们的每一个兴趣细胞,让他们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2]如在新授“生物与环境” 导入时,可运用古代诗人描述生境的优美诗句来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讲到“外界条件对根吸收水分的影响”时,可顺吟李绅“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何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然后提问学生:田地为什么要经常锄呢?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告诉他们:经常锄地才能使土壤松软,空气流通,根的呼吸作用才旺盛,根的吸收矿质养料能力才能增强。通过这样的讲解,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珍惜粮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在讲到昆虫的发育时,我给学生念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问:“这话对吗?”初中的学生往往认为是对的,此时,我却说:“不对”,我又问“蚕吐完丝后死了吗?”“没有”“成了什么?”“蛹”然后蛹又化蛾。学生感受到:噢!原来诗中也有科学性的错误呀。这样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有了更高的学习热情。

2.2 谚语

谚语是前人认识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用精练、押韵的语言归纳而成,已得到民间普遍认可,并广为流传。课堂中适当选择运用,既能增强学生的无意注意,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又能使学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现象,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如:“一山不容二虎” 这一谚语充分体现了生物间的种内斗争。它揭示了生物为了争夺资源,食物和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虎是大型肉食动物,所处在较高的营养级里,按照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规律,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较少,因此其个体数量也就越少,在获得有限的食物空间里,虎的数量越少,就越容易获得食物来维持生存,其数量多时,就不能维持其生存。为了生存就会出现你死我活的斗争,这样一山就容不得二虎。再如“树怕伤皮,不怕空心”这一谚语则充分说明了植物内两种运输线的作用。植物体内有木质部和韧皮部之分,木质部中的导管,把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自下而上输送到叶里及植物全身。韧皮部中的筛管,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输送到根部及植物的全身。树干空了,导管并没有中断。树皮坏了,筛管被切断,根部得不到足够的有机物会“饿死”,直至整棵树枯死。

2.3 谜语

猜谜语是中国一项传统文化,把生物主要特征、本质规律囊括起来,形成生物学谜语,或收集民间相关生物学谜语,在课堂中抓住契机,适时应用,能激起学生积极广泛的参与热情,教学中会产生“投石激浪”的效果。如“麻屋子,红帐子,里面坐个白胖子──花生”,又如“小姑娘,穿红袄,庄稼上面来回跑,七个黑点像星星,专吃蚜虫本领高──七星瓢虫”,这些谜语能使学生很容易抓住某一生物或现象本质特征,不易混淆。

2.4 成语

成语是中国人民经过数千年创造、筛选形成的文化精华,它能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语言浓缩精练、概括性强、寓意深刻。与生物学相关的成语往往蕴涵着一定的生物学原理,如讲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时可引用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到条件反射时,可引用成语“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这些成语既简洁形象,又通俗易懂,在课堂中抓住时机用一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抓住精髓,效果较佳。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从感官的各个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高

一、高二两个年级,学习兴趣比较浓的分别占15%和9.95%,学习兴趣一般的分别占77.5%和87.3%,学习无兴趣的分别占7.59%和2.8%[4]。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取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取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手段就能够记忆65%。在信息社会的今天,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

和其它电子设备在许多学校的普及,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影碟机、录象机等电子设备集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影视于一体,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粉笔+黑板”的模式,实现了“交互式”的互动教学,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表演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也正是由于多媒体能对多种感官进行刺激,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长期保持、记忆更加深刻。如在讲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比较抽象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制作或从网上下载相应Flash动画,向学生演示这一实验的详细过程,把抽象难理解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和生动化。

总之,“人在其本质上是乐于求知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制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加马克斯·范梅南.李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8

[2] 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2004.33.

[3] 宋乃庆等.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35.

[4] 周静.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其克服.安徽教育.2002.18.[2]日佐藤学.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社,2004.71.

[5]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37.

[6]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8.

第五篇:学生兴趣,教师意识

下午为了送实习鉴定表,匆匆去了十几分钟车程远石枧中学,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们那的活动场地,也可能是因为校舍新建的原因,篮球场的设备崭新极了,食堂门前有八九个水泥修的乒乓球台,这些,突然让我想到了自己班上喜欢打球的学生,想到学生的课外兴趣爱好与校园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当下课铃进入倒计时时,一部分学生就蠢蠢欲动,“呤……”他们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朝网吧冲,很多时候在感慨,他们的网瘾为何这么大?时间在解答我的疑问,学生兴趣,教师意识。对于他们,课堂上的条条框框是他们几乎看不懂的,这里找不到任何成就或成功的感觉,而在网络游戏里面,他们成了高手,并引以为豪;对于他们,由于来自家庭的不同原因,他们的心中承受着莫大的压力,烦恼总在头脑,而在虚拟的网络中,他们才能忘却一切烦恼;对于他们,到了活动时间,教室已经待烦,课早已经听累,作业写得手酸,是时候放松自己了,纵观校园活动设备,寥寥无几,纵观校外网吧,座无虚席,因为没选择了,因为随大众了……不可否认,学生课外兴趣爱好除了他们自身和家庭外,学校也有一定的责任!现在的教育与以往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教育目标已经从“教育第一”转变为“安全第一”,这是目前很多中小学的现状,似乎教学水平成为次要,保证学生安全成为首要,这是学生的不幸还是教师的悲哀,亦或是教育的……午饭后交谈,胡老师讲了很多东西让我们受益匪浅,自我鉴定《学生兴趣,教师意识》。其实,很多学生都很聪明,但一旦考虑到上高中和大学的开销,是很多农村家庭所负担不了的,于是一直听其家长言“念完初中就出去赚钱”,因此,对于他们,努力与否又有和异?因此,认真学习又有何途?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衣食无忧,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遇到“只要你愿意读,我们就算砸锅卖铁也供你读”的父母,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他们承载了太多,他们也渴望呵护,他们也想做个好学生,好孩子…何谓教育?何为教师?何谓教学?这是我需要长久自问的问题。

下载自主 意识 兴趣 想象力与生物教学[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主 意识 兴趣 想象力与生物教学[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22-01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教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一、目的结合初中植物及高中生物课本中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掌握常见共卉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进一步培养适应潜江农村经济发展的专业人......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方案2011年9月活动时间:星期四活动地点:生物实验室本学期活动计划一、活动目标:1、加强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之更加牢固的掌握......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总结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 1.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生物学课外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雏型,富于实践性和创造性,十分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生物学能......

    语文教学想象力论文

    想象力是智力因素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语文教学想象力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

    多媒体与生物教学

    多媒体与生物教学 多媒体网络是指由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和控制台联网而成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点对点、点对面的通讯,同时,这个系统还与教学资......

    生物教学与反思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除了本身重视插图的教学效果,讲课时注意使插图和教学挂图、黑板画进行有机联系外,还要从多方面来指导学生重视和正确对待插图,充分利用插图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