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反思的经典语句
1.2.3.4.5.6.7.8.为什么要反思 反思些什么 如何反思 归纳,总结
抓住考纲,详讲模型,模型题 反思学生,错题反思,避免跳坑坑
反思教学方法(如场对称与磁对称的讲解)反思教学策略
反思高考试卷,总结高考物理规律性。如复合场的组合模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相遇)电磁感应的模式(电动电动势的桥梁与动能定理的运用)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只能按正态分布的原理,以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基准,根据中等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和实施教学,不难预料这必然会导致有人“吃不了”、有人“吃不饱”的状况。
“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会变得十分相似”,人为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是武断和缺乏根据的。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教师不可能将庞大数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塞给学生。因此必须改变“只有讲过才算教过”的观念,许多内容可以精选、精讲、点到为止,更多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补充材料(包括视听材料)、收集各种形式的信息、调查研究和讨论展示等方式学习。
班级授课要能顾到绝对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要特别注意,不能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新课标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
“变是为了永恒的不变”
所以,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而现在我们学校正在实行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所以教学方法的更新是搞好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变为主导。
随着“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实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的研究型、复合型、学者型教师。
第二篇:1.2基本算法语句(教学反思)
1.2基本算法语句(教学反思)
数学组 蔡云巧
课型:汇报课
算法语句是继“程序框图”之后学习的内容,是解决某一个(或一类)问题的算法的程序实现. 学习算法的目的,“就是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因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 以下我谈谈这堂课的两点体会:
一、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算法语句”是“新课标”的新增内容.虽然这部分内容不太便于高考考查,但是,它的学习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地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这节课是数学课.但图形计算器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程序框图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是否可行、可靠?需要把算法相应的程序语句输入到计算器上来验证.仅仅画出程序框图,写出算法语句,没有经过验证,仍然有点“纸上谈兵”,对程序框图的可行性缺少验证,也缺乏真实感的信任.由于有了计算器的支持,不仅能在课堂上很快进行各种赋值计算,验证所设计的算法,而且便于学生实时的讨论与修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算法结构的特征,增强对算法结构的了解,加深了对算法的体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有了图形计算器的支持,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兴趣浓、积极性高,参与度高效果明显增强了.他们可以方便地在“做”中学,既是对自己设计的算法进行验证,并能及时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正如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更好地体现了学习的本质.
2013-11-20
第三篇:for循环语句教学反思1
For循环语句教学发思
发表人:陆京鹏
我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与反思
如何解决程序设计本身枯燥、难懂,学生普遍不感兴趣这个问题,如何找到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组织有关循环程序设计的课堂教学时,做了以下几点积极的尝试,运用体悟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条件迁移教学法在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具体的运用,并对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如何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给予了适当的关注。
一、课本原有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先易后难、先具体后抽象的原则,通过观看、模仿、理解、总结、提高五个阶段进行教学。从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考察,这样安排无可非议,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考量,我认为把对学生开始不讲基本概念,而是和我一起做,在做中由同学们自己在直观上先去体悟这些概念,然后在时机成熟时再和同学们一起归纳总结。所以在组织本章课堂教学时,我采用了自然过渡、类比等方法,与前面所学习到的语句的运用简单的相比较,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同学们去操作。
二、注意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加深对一些概念的理解。有一些概念之间的差别和程序的设计步骤如果只通过教师讲述,同学们在字面上可以接受,但在理解深度上往往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能设计出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们在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去体验,情况将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在书本原有程序的基础上逐渐改变和增加条件的方法来提高同学的综合编程能力。例如,同学们在学习FOR循环时,书本内给出了一段求前100项自然数和的程序。这段程序在同学们弄懂FOR循环之后,理解起来是并不困难的,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编程能力,我要求同学们对原程序做如下几种变化:
(1)求1~100中所有偶数的和
(2)计算并输出1-3+5-7+……-99+101的值
(3)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任意输入一个自然数n,计算n的阶乘n!(n!= 1 × 2 × 3 …… × n),并将结果输出。
这里第一小题和书本原程序相比难度不大,只要将循环的跳数改为2即可,在模仿的前提下同学们就可以完成。第二小题难度相同,在编程过程中,需要做的变换是奇数变偶数。循环变量相似。第2小题在前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点要求,即循环变量的终止值需用变量n来表示,二需要在程序的前面增加一条定义变量n的语句。这两点要求同学们能够把以前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运用,对刚刚学习编程的同学来说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通过练习同学们的综合编程能力可以得到训练提高。
四、程序设计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比较多的关注:(1)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程序要求同学们直接写出结果;(2)对于有循环或判断结构的程序,要求同学们根据条件一步步向前走,把循环过程写下来;(3)故意给出一些错误的程序,给同学们设计一些陷阱,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4)让同学们把书本中程序编写错了的地方改正过来。
程序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同学们了解现代程序设计理论中的面向对象编程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等基本思想,培养现代程序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基本能力。围绕着这个目标,在保护同学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按照同学们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一切可行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第四篇:循环语句教学反思 15
循环语句教学反思
本节在教材中的作用及地位:本节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把框图转化为语言,将循环结构在计算机上实现,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流程图打下基础。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1.学生掌握了三种基本结构的框图; 2.学习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和IF语句; 3.学生有一定的上机操作经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掌握循环语句的功能和格式,能由循环结构写出循环语句,并学会用计算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转化、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探索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形成团体精神,在观察发现中树立探索精神,在上机操作中增强实践意识,在编程成功后体验学习乐趣。循环语句是在学习完三种程序框图以后,又学习了输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之后本节课主要学习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的两种循环语句(WHILE语句和DO语句),理解两种循环语句的格式及运行方式,清楚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回想着这节课的得失:
这节课由创设情境,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主动探索知识,归纳知识。我认为我这点把我较好。这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写出1+2+3„100的程序框图和语句,复习旧知识同时引入新课将对应的循环结构改写成循环语句,辨析两种循环结构的异同点,之后以当型循环为重点,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新课:改写当型循环的程序框图为对应的程序语言;对照特殊的循环语句与一般的循环语句,讲解循环语句的执行顺序;师生共同分析当型循环语句的特点;重点分析循环体追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的变化;对照直到型程序框图与直到型循环语句;最后比较直到型循环语句和当型循环语句的区别;第三个环节是练习巩固,第一个层次是辨析循环语句中初始值、条件、循环体对程序功能的影响,给出三组对照让学生辨析各自的功能,之后给出三组练习:分别是添加完整程序,看程序计算输出结果,看程序写出对应的程序框图。最后一个环节是作业,分别布置了以下几个层次的作业:给出两个程序辨认是否功能一样,对应练习给出每种一个作业题,布置了有点难度的思考题。我认为我的课堂程序把握得当,重点突出,学生该掌握的落实了。
循环结构是三种基本结构中最为复杂的一种,学生第一次接触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程序的分析和设计都有一定难度。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发现了一些比较适用的方法,也看到了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一、应把讲台“让”给学生
不管怎样说,在这节课中我还是讲得太多了,并没有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有待提高。应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相互探讨,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做一个“主持人”,为其创造一种气氛,并维持一种高效的秩序。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我们的学生中也是可行的
使用启发式教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探求新的知识,不光有知识的积累,还有学习能力的提高,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信心,培养兴趣。
总怀疑我们学生的能力,以为不管怎样“启”,他们也“发”不出来,但这次教学的实践证明,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教学效果也不错。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启发式教学虽好,但在教学过程中用得太多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有些单调。尽管也用了一点讨论法,但问题难度小了一些,学生没有充分地讨论起来。
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肯定能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使学生能完全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这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去不断地尝试和研究。
第五篇:If语句的教学反思 王占成
If语句的教学反思
王占成
本节课的内容是初学程序设计者的一道难关:①语句格式稍显复杂;②功能理解有点难度,也就是不能很好地掌握它的执行流程;③解决问题时,无法建立合适、正确的“条件”。为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解决身边的问题:出租车计价器程序设计,完成分支语句的教学。
(1)课程引入出租车计价器问题及数学模型的建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分支结构的问题意识,从而能够带着问题学习下面的课程;
(2)通过IF„„THEN„„语句教学与学生实践,引出分支语句的第二种表达格式,IF„„THEN„„ELSE„„语句的教学与应用,进而通过出租车计价器问题实际应用中,输入值不可能为负数,引出分支语句的嵌套使用,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引导由浅入深,使学生在顺理成章中掌握了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3)课后的作业任务与课程内容相呼应,让学生掌握一类问题的程序设计方法。
语句教学本来比较枯燥乏味,但跟实际问题相联系,学生就愿意学,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这种设计有以下几点优点:
1、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习惯搭建合适的支架,使新知识的出现不是突然的,无端的,学生不会觉得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同时也是有基础有能力去掌握它并运用它来解决问题的,可以促进他进一步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所创设的问题是学生关注的问题或与其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运用所学知识的“虚拟”平台,甚至是实际平台,缩短了知识与应用之间的距离。当学生看到他们的学习资料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时,学生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他们会尽力学习、掌握相关的信息,并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迁移应用。
3、开放性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基于实际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并且通过与同伴、教师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不断地反思,调整自身已经习惯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的善于学习,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另外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课堂可能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也许老师也无法“收拾”,也许会“尴尬”,但都是很好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