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01:0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稿》。

第一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稿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首先我来说一下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5节课第二课时的一节内容,它是对上节课学习了透镜的焦点、焦距以及光路图之后的延伸,同时又为下两节神奇的课眼睛、望远镜、显微镜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在探究活动中能够独立完成五个成像规律。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规律。

由于凸透镜成像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三、教法与学法:

基于以上考虑,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本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有,创设情境法,引导法,师生交流法,由于我们物理教学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采用此方法可以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勤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综上所述为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分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首先让学生拿起实验台上的凸透镜分别近距离看书上的文字,再远距离观察窗外的景物,此时学生会惊奇发现观察的远近不一样,观察的结果也不一样。随即学生就会产生很多疑问。

2、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根据以上学生的疑问我会提出以下问题:

凸透镜成像都有哪些?成像的不同都与什么因素关? 以上问题我决定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之后汇报讨论结果,有教师引导最终得出:

凸透镜成像不同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此时将学生对实验的渴望推向极致!

3、教师指导,进入实验

在进入实验之前首先要教师引导介绍实验器材、说明实验注意事项解释物距、像距、实像、虚像等,为了使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实验探究上来,可以省去测焦距这一步骤,直接告诉学生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之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进入实验。

4、小组合作,数据收集

在该过程中我也会参与其中,对学生适当引导,但一定让学生自己动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会感觉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是理论的“探索者”、“发现者”。

实验结束选出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学生监督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将以上表壳补充完整。

5、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之后引导学生将以上表格重点距离转化为物距u和焦距f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实像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在哪?(2)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在哪?

该过程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师生交流共同解决最终得出结论:“ 一倍焦距定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结论。

6、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为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做出凸透镜成像的五个光路图,并配有适当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 课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由于蜡烛不稳定性,可以用多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代替烛焰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作为光屏 优点:

1、光源不会晃动,光屛所成的像比较稳

2、更方便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第二篇:【精品教案】探究凸透镜成像精品教案

【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基础知识精讲】

1.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像的条件

照相机能使人和物体在相片上形成缩小的像.你也知道照相时人离镜头(凸透镜)较远而底片离镜头较近.

让我们猜想:物体离透镜越远成的像会不会越小呢?如同照相时人离镜头越远,拍摄出来的人像越小.用实验来验证一下猜想是否正确.

下面我们做实验来研究

准备如图3—15所示的器材,点燃的蜡烛如同要被拍摄物体;光屏如同底片,照图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且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同一高度.这样我们就再现了拍照片时的情景.

把蜡烛放在离透镜最远的地方,移动光屏寻找清晰的烛焰的像.找到像时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并记录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像到透镜的距离,填入表格.

把蜡烛移向透镜,光屏上像不清晰了,移动光屏,再次寻找清晰像,注意对比,像的大小变化,像到透镜距离的变化.

继续将蜡烛移向透镜,直到光屏上的像和蜡烛大小相等为止.

实验表明,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照相机正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像的原理制成的.拍照时物体应该离镜头的距离大于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

2.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

让我们继续实验,当蜡烛移到离透镜2倍焦距处时,发现光屏退到透镜另一侧2倍焦距处,且屏上像的大小与蜡烛大小相等.

把蜡烛稍微向透镜靠近,这时看到另一侧光屏上的像变大了,而且,比蜡烛本身大. 把蜡烛移近焦点的过程中,光屏承接的像逐渐变大,且仍是倒立的.当蜡烛移近焦点以内时,用光屏在透镜另一侧找不到像了.

上述实验过程表明: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同学们对比图3—16实物思考,幻灯机镜头,投影仪镜头都是凸透镜,使用它们得到放大的像,原理是凸透镜成放大像的条件是将物体(幻灯片、投影片)放置在离透镜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在另一侧就可看到放大的像.

【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3.凸透镜成正立放大像的条件

将蜡烛移到透镜焦距内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收不到像了,但透过凸透镜向蜡烛同侧看,却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

由此表明: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像,且物体和像在透镜同侧.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离透镜距离要小于该凸透镜的焦距,否则就看不到正立放大的像.

让我们总结一下凸透镜成像规律.填入下表中.

4.实像和虚像

凸透镜成像类别较多.在生活中凸透镜有较多的用途,但无论是放大镜还是照相机、【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幻灯机,都不失去它的本色——凸透镜.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不一定总是放大的正立的像.不信你用它观察较远的物体.你会看到透过照相机镜头相同的像,即倒立的缩小的像.因为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照相机、幻灯机所成的像都可用屏来接收,照相机的光屏是胶片,将胶片放置在物体成像的位置、胶片感光能记录下物体的像.幻灯机的光屏同学们在课堂上都见过.最简单的可用白布做,物体发出的光经幻灯机镜头,成在另一侧的屏上,我们能看到的是真实的光汇聚而成的像,这样的像叫做实像.

而平面镜、放大镜也能成像,但所成的像是虚像,没有真实的光线会聚,而只是我们眼睛感觉好像是从哪里射出光线.

对比图3—18中几幅图,哪些是实像?(A、C)

5.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真实光线的交点的为实像,真实光线反向延长线交点的为虚像;倒立的为实像,正立的为虚像;能用屏承接的为实像,不能用屏承接的为虚像.

归纳凸透镜成像的共性,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当物体靠近透镜时,像就远离透镜,并且逐渐变大.但有2个分界点要认清,一个分界点是2倍焦距,另一个是1倍焦距,f为虚像和实像分界点,2f是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分界点.物体在透镜左侧向透镜靠近过程中,像在透镜右侧远离透镜且逐渐变大.

例:照集体照时,为使靠到边上的两个人也进入镜头,摄影师该如何调整.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得出,应向后退的结论.

【课前复习】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知道了透镜在实际中的许多应用,你能回答以下问题吗?

1.照像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__________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的像.

2.投影仪上有两个光学仪器,__________镜和__________镜,作用分别是成__________的像,改变__________方向.

3.放大镜是一个__________,它可以成__________的像.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幻灯机、放大镜都是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但作用时条件不同,使得结果不同.照像机是拍摄远处物体,使远处物体成缩小的像在胶片上,【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幻灯机是将物体放得较近,而在较远处的屏幕上成较大的像.放大镜是将物体放得最近,它可以成比物体更大的像.

好了,现在你可以看看本节知识内容,做一做下列几道题: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经历了哪几个环节? 2.凸透镜成像的大小跟__________有关. 3.凸透镜成像的正倒跟像与物体__________有关.

4.实像是由__________的光会聚而成,如果将__________放在会聚点可记录下的像. 虚像没有__________会聚在那里,只是我们__________光好像从那里射出来.

【学习目标】

1.知道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 2.说出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3.说出什么是实像.

4.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方法指导】

本节课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运用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同学们应掌握思维程序: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四个环节.

另外依然运用上节介绍过的列表法,来比较凸透镜成的几种像的条件和特点.你也可以将实像与虚像列表对比一下.

【拓展训练】

照相机镜头为什么有彩色?

光照到透镜时,虽然大部分的光可以进入透镜,但也有小部分在透镜的第一个面被反射回去,怎样消除这种光损失呢?品质较高的相机镜头或望远镜的镜头,都加了一层镀膜,用眼睛有时可以看到.

像肥皂泡或水面上的油膜一样,镜头的镀膜也可以对光进行干涉.只要选择适当的厚度就可以把某种颜色的反射光干涉.也就增进了入射光的强度.镜头加膜后消去黄绿或其他颜色的反射光,故而加膜镜头常呈暗红或其他颜色.

第三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内容为本节课的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教法及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四章的中心内容,它既是第一节《透镜》和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同时它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新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顺利地探究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创设出丰富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要求学生多动手,多操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据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2.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②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②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材通过生活中透镜所成的像的不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从而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最终再通过分析与论证进而得出结论。从而使同学完整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观察实验,总结归纳的能力,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难点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3、重难点的处理

1、重点及施教策略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施教策略:采用边实验边记录边总结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演示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从而得出规律,进而加深学生的认识。

2、难点及施教策略

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施教策略:让两个同学上前进行试验,教师在旁边进行恰当引导,从而将像的倒正,虚实,大小的判别方法各个击破,又通过对蜡烛的像的性质改变过程引导分析,猜想出可能影响凸透镜成像的因素,并分析条件和动手实验突破实验过程中物距的划分,仪器的调节并引导学生设计表格,从而确定观察对象,和记录数据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第三章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掌握了基本的作图方法,以及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本章又学习了透镜及生活中的透镜,明确了什么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凸透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等物理概念,同时也具备了利用刻度尺读取数据的能力,这就为本节的教学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物理的启蒙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他们的思维局限在感性认识上而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而且学生又是一个感性的个体,所以我力图从他们的身边事情入手,引起兴趣,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学教法

教法应突出以学为本,因学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活需要引出探究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本节课主要运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法等。

四、教学程序

1、教学思路

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真实的生活。教学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故本课设计时破除以往物理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习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探究过程,在活动中接受物理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考虑到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没有探究的目的,所以我会进行引导,否定错误的猜想,引出正确的猜想,并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方法指导。

2、教学环节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复习引入-----引导猜想------实验探究------讨论分析------联系实际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

由于上节课学习了生活中的凸透镜,请同学回忆以下凸透镜、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等概念。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漂亮的照片,让同学们思考这些美丽、迷人的照片是怎样的来的?进一步复习凸透镜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中成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从而提出问题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那么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什么有关系呢?

第二环节: 引导猜想

带领学生对导致不同凸透镜成像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猜想,并通过引导使学生排除凸透镜的大小、焦距等是原因的错误猜想。最后将问题归结为两个猜想,即:

(1)、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2)、与屏幕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第三环节:实验探究

在这个环节考虑到学生从未接触过光具座,我先展示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纸、火柴),再示范调节透镜、光屏和烛焰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此时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怎样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怎样观察虚像?(3)如何测物距和像距?

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探究点燃的蜡烛所成像的性质与蜡烛和凸透镜间距离的关系: 第一、记下凸透镜的焦距,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光屏中心与烛焰在同一高度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第二、固定凸透镜的位置,移动蜡烛,使物距为u>2f; f

第四、记下物距、像距和凸透镜1倍或2倍焦距相比较,再记下成像情况;观察物距与像的大小虚实的关系,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到预先准备好的表格中。

第四环节:讨论分析

在本环节学生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小组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教师通过flash动画生动形象地演示实物成像、成像原理及规律。变难为简、变深为浅,通俗易懂。不仅为学生再现了成像过程,明确了成像原理及规律。同时也进一步验证学生的实验结论,使他们再一次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第五环节:联系实际

最后,教师对本节开课时举的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例子加以分析,联系实际。第六环节:巩固练习

4、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

板书如下:

一、基本概念 焦距 物距 像距 实像与虚像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f<u<2f 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

第四篇: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说课稿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说课稿

中本中学

李莲

一、说教材

本节是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它是本章的中心内容, 教材通过生活中透镜所成的像的不同,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它既是第一节透镜和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又是这两节知识的升华,同时它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物理的启蒙阶段,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思维局限在感性认识上而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细维,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而且学生又是一个情感的个体,所以我力图从他们的身边事情入手,引起兴趣,在围绕身边的物理现象为主题使实验层层递进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从而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最终再通过分析与论证进而得出结论.从而使同学完整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观察实验,总结归纳的能力, 重难点的处理:

1、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施教策略:采用边实验边记录边总结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演示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从而得出规律,进而加深学生的认识.2、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施教策略:采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和共同动手实验,分析引导,从而将像的倒正,虚实,大小的判别方法各个击破,又通过对成像的性质改变过程引导分析,猜想出可能影响凸透镜成像的因素,并分析条件和动手实验突破实验过程中物距的划分,仪器的调节并引导学生设计表格,从而确定观察对象,和记录数据

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将规律与原理用动画生动形象地呈现再学生面前,同时也进一步验证学生的实验结论。使他们再一次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法与手段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初中生具有现实性、兴趣性。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我采用激趣法,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相结合,使知识一步步延伸,实验过程逐步完善.教学中我采用了身边的物体做实验与引导分析相结合,实验与动画相结合逐步使规律呈现在学生面前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思路

1、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真实的生活。教学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故本课设计时破除以往物理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习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探究过程,在活动中接受物理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2、学生是有情感的个体,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该课中体会到老师真心的关注,体会到老师的爱,从而学会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为社会做奉献。同时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和谐、民主的活动氛围中,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美好和力量,增加学习的信心,并能使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的体验,为学生今后的成功人生打下基础.(二).教学环节

教具准备每四人一光具座、一个凸透镜、一支蜡烛、一光屏、一盒火柴。

(1)、有趣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为导入新课的指导思想。上课时,首先做如下演示实验

实验一:使凸透镜正对着教室的电灯,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沿主光轴放一张蜡纸做的屏,移动到适当的位置,纸屏上就会出现清晰的倒立的电灯的像。引导学生说出此实验说明凸透镜可以成像,刚才观察到像是由实际光线集合而成的,叫做实像。是位置固定、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实验二:让学生拿着凸透镜看窗外的景物和看书上的字,请学生说出所观察到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凸透镜能否成放大的实像?能否成虚像?凸透镜的成像有怎样的规律,从而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内容。(2)、激发兴趣 突破难点

1、师语:生活中人们利用到凸透镜做成的仪器和工具有很多,不知道同学们了解多少?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凸投镜形成的规律呢?想不想用凸透镜发明更多的工具为人类服务(从情感入手,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学生感觉亲切,也感觉物理很有用,必将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2、学生都会说很愿意,那么我们就开始

3、很自然的让学生有强烈的实验欲望,分四人一组进行设计实验

4、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构想和设计实验,边做边看书边小声讨论。教师巡视,注意他们设计是否合理,做个别辅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和教师、教材、同学、教具相互作用,进行信息交流,自我调节,并顾及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了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这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5、设计实验完毕, 师语:“能否根据你们的实验、猜想分析设计实验并验证呐?”

6、让学生自主实验,发现规律.教师巡视指导,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7、进一步提出问题:凸投镜成像的性质发生了那些变化,通过这一系例(实验——讨论——活动——再探究)的过程学生自己在学,这样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学习也有极大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知识点不知不觉中就印入脑中了。

8、分析数据总结规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3)动画演示说明原理

学生分析后,教师通过flash动画生动形象地演示实物成像、成像原理及规律。为再现了学生成像过程,明确了成像原理及规律。变难为简、变深为浅。通俗易懂。(4)、发散思维巩固练习

几个趣味练习层层递进、步步夯实这节的重点,生活小常识突破了本节难点。

双边活动 :从问题的提出-----实验的操作-----规律的得出-----原理的证明-----巩固练习,始终把每个学生都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铺路的作用,使师生的互动贯穿与课堂的始终.六、说板书设计:

当 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物异侧,物距大于像距。照相机的应用原理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物距等于像距。目前很少应用

当f

当U

七、作业布置

动手动脑学物理:1,2题简答 目的: 这两道题都是生活容易看到并操作很简单物体,能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篇:《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案3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定性地知道像的大小、正倒。

(2)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会用控制变量法来安排操作步骤。(3)学会用观察、比较、列表的方法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逐渐养成积极主动与交流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操作。

教学难点:

(1)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组织和指导。(2)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条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近视镜、老花镜、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分别是用什么类型透镜做的?怎样识别近视镜与老花镜呢?

活动:用凸透镜来观察物体成像的情况。①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②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

二、新课教学

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问题,请把你的问题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将学生的五花八门的猜想板书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确定探究的问题。)

介绍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

提出各种猜想:①可能与物距有关;②可能与焦距有关;③可能与凸透镜的大小有关;④可能与凸透镜的凹凸程度有关等。了解每种器材的作用。

问题:①凸透镜、蜡烛、光屏应按什么顺序摆放在光具座上?

指出: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以便能够在光屏上看到清晰明亮的像。

②什么是物距、像距和焦距?怎样测量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焦距? ③如何操作使烛焰的像(清晰明亮)呈现于光屏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先移动蜡烛,再移动光屏。)④怎样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放在f

⑤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 模拟演示:凸透镜成像实验

三、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每个小组分发一份实验探究学案。实验要求:

①多次实验,观察物体的成像; ②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清晰明亮; ③及时记录像的性质及物距和像距; ④记录其他方面的问题及发现。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启发和引导。学生实验基本结束,并填写好了实验记录表,探究的实验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①先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再小组之间进行班级交流; ③最后教师总结成像的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疑问?

(如:①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在哪儿?②凸透镜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在哪儿?③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是怎样变化的?像的大小怎样变化?④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左右是什么关系?⑤当像成在光屏的下方或上方时,怎样调整使其成在中央?)

四、知识拓展

理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介绍:三条特殊光线

问题:凸透镜可以成不同的像,凹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呢?

引导:

(1)实验探究:学生用近视镜片观察物体;(2)网络探究:凹透镜成像及原理。

下载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关键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得出,探究实验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手段。由于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关键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得出,探究实验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手段。由于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案例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案例 【教材依据】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中的两个重要实验之一,它是光的折射的一个应用。做好这个探究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其规律有着十分......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二、体验性目标 1.经历:观察凸透镜的成像过程,能在观察......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市42中刘韶君 [教材分析]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本节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由于学生在上节对生活中......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关键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得出,探究实验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手段,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由于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物理组张基环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是《透镜及其应用》一章的重点。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