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9)

时间:2019-05-15 01:5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9)》。

第一篇: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9)

2012年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七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思想就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______、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三个方面,其核心集中表现在______的问题上。答案:教育指导思想 培养人

2、终身教育是一种始于本世纪______年代,流行于______年代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潮。答案:20 60

3、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精神是______,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______。答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建设者和接班人

4、广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______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______。答案:各种活动 学科

5、在教学中,学生以学习______为主,______相结合,是教学的客观规律。答案:间接(书本)知识 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

6、自学--指导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______”的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统一的心理发展观和______的学习观。

答案: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学会学习

7、一堂好课的标准有:______、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恰当、______。答案:教学目的明确 教学结构紧凑

8、活动课程的特点有______、广泛性、______和灵活性。答案:主体性 实践性

9、______、______、灵活性、自主性是社会教育的特点。答案:自愿性 广泛性

10、快乐教育又称______,主要是一种教育观念、______。答案:畅快教育 教育思想

二、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A、教育自身

B、教育评价

C、教育实践

D、培养的人才质量 答案:C

2、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A、凯洛夫

B、赞可夫

C、马卡连科

D、苏霍姆林斯基 答案:A

3、人在质的方面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称()。A、身体发展

B、人的素质

C、心理发展

D、奠基工程 答案:B

4、人的发展指的是()。A、思想发展

B、身体发展

C、智力发展

D、身心发展 答案:D

5、检验和衡量教育工作好坏,主要看,()是否得以实现。A、教育目的B、教育价值

C、教育思想

D、教育理论 答案:A

6、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A、杜威

B、布鲁姆

C、布鲁纳

D、赞可夫 答案:C

7、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杜威 答案:B8、我国的“六课型单元”教学、“六步教学法”、“学导式”教学等,都是()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C、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D、集体教学模式 答案:C

9、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A、自学法

B、读书指导法

C、练习法

D、参观法 答案:B

10、教学工作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课堂教学 D、现场教学 答案:C

11、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A、义务教育要求

B、素质教育要求

C、全面发展中导向作用

D、奠基工程 答案:D

12、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都是()。A、教育者 B、教育主体

C、教育因素

D、德育指导者 答案:A

13、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A、比较法

B、榜样法 C、评价法

D、自我教育法 答案:C

14、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A、幼儿老师

B、父母

C、长辈

D、小学一年级老师 答案:B

15、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答案:B

三、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教师的任务

答案:教师的任务是遵循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书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赫尔巴特

答案: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他在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教学目的论和教学过程认识论,提出了教学的教育姓,第一个试图按心理活动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提出了统觉概念和四段教学法,成为近代西方科学教学论的奠基人。

3、德育过程 答案: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一定思想品德的社会成员的教育过程。

4、教育功能 答案: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的系统所能发挥的作用和能力。

5、素质教育

答案:教育者以培养、完善、提高人类自身素质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身心发展品质的教育活动。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于儿童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社会、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构成的新旧需要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答案:√

2、()教育目的应当反映社会要求,应与人自身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答案:√

3、()在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课程内容不再反映阶级的要求。答案:×

4、()范例教学“主体与客体统一”。主体是指教师,客体是指学生。答案:×

5、()情境--陶冶教学模式不适用于自然学科的教学。答案:×

6、()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是同一概念的两种称谓,都是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答案:×

7、()检查评定学生成绩题目难度越大,越能区分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答案:×

8、()对小学生的政治观点和思想观点的教育只是要求奠定他们的政治观点和思想观点的基础。答案:√

9、()参观、调查、访问等活动是说服法的具体形式。答案:√

10、()“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是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之一。答案:√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列出五种国外主要的教学模式。答案要点:(1)程序教学模式(1分)(2)“发现学习”教学模式(1分)(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1分)(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1分)(5)“合作教育”教学模式(3分)

2、如何运用实践原则? 答案要点:(1)提高学生思想认识(1.5分)(2)多形式的实践(1.5分)

(3)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典范(2分)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答案要点:(1)顺序性与阶段性(1.5分)(2)稳定性与可变性(1.5分)(3)不均衡性(1分)(4)个别差异性(1分)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什么叫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联系实际谈谈应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答案要点:

指在德育过程中应严格要求学生,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教育活动中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又要尊重学生人格,相信学生的力量和能力。把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结合起来。(2分)贯彻运用:

(1)热爱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2分,不分析扣1分)(2)尊重学生,维护学生自尊。(2分,不分析扣1分)(3)要严格要求学生。(2分,不分析扣1分)联系实际:(2分)

2、结合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与发展辩证统一规律的理解和认识。答案要点:

(一)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1)主导思想:教学要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学生在一般发展上得成绩,又是自觉而巩固地掌握知识的可靠基础。他们说的发展是智力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和提高。(2分)

(2)提出了教学五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都得到发展的原则。(1.5分)

(3)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重视内部诱因,重视情绪生活,强调间接法为主、直接法为辅,讲清基本概念,精心安排练习等。(1.5分)

(二)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

(1)有系统有组织的认知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1分)(2)发展又为实现教学任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分)

(3)二者之间是学生知识掌握和智力、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发展的关系。(1分)

(三)其规律性的表现为:一方面掌握知识是发展学生智能和心理品质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发展水平又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2分)

第二篇: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重视实科教育的教育家是()。A.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B 【解析】斯宾塞著有《教育论》,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他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认为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最有价值,其次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其他的知识价值次第下降。在教学方法方面,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

2.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C 【解析】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和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作用,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4)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3.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类型的教育是骑士教育和()。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学校 D.实科教育 3.C 【解析】在欧洲,自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进入封建时代。封建统治阶级有僧侣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两个阶层。为他们服务的教育是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而且还具有浓厚的宗教性。

4.“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4.B 【解析】坚持因材施教既是适应学生心理、身体发展的个别差异,又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客观情况。

5.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5.D 【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最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6.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要培养出的人的()。A.质量规格 B.社会价值 C.发展方向 D.发展速度 6.B 【解析】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知识、审美、体质等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哪个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7.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和行为方式。A.精神面貌 B.思想观念 C.抽象思维 D.理性思考 7.B 【解析】学校文化核心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8.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A.教学模式 B.教学原则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过程 8.A 【解析】题干是教学模式的定义。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过程是指由若干能够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环节组合而成的有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双边互动的活动进程。9.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A.活动性 B.目的性 C.实践性 D.预期性 9.B 【解析】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这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10.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10.C 【解析】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在任职之后接受继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11.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1.B 【解析】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

12.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A.单纯书本、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 B.儿童中心论

C.空洞说教、单纯知识传授 D.片面单一知识的学习12.A 【解析】理论联系实际要求两者相联系而不是割裂。13.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A.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B.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C.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D.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13.C 【解析】略。

1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1856年 B.1860年 C.1862年 D.1866年 14.C 【解析】略。

15.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A.任课教师 B.班主任 C.教导处 D.校长 15.B 【解析】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作了规定的政策文献有()。A.《教师资格条例》 B.《教育法》 C.《宪法》 D.《教师法》 E.《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1.BDE 【解析】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作了规定的政策文献就是这三项,另两项与题意不符。2.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B.知识广博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D.富有个性 E.改善实践 2.ACD 【解析】知识广博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而非能力要求,改善实践与题干无关。3.教学目标的特征有()。A.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

B.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 C.体现教师思维活动的规律性 D.具有灵活性

E.反映教学方式的科学性 3.ABD 【解析】CE两项与题意不符。

4.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A.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 B.制约教育的结构 C.制约教育的内容

D.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 E.决定教育发展的方向 4.ABCD 【解析】教育发展的方向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E.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5.ABDE 【解析】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班集体。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成员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中存在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6.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活动 E.生产劳动 6.ABC 【解析】社会活动与生产劳动属于环境的范畴。

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体现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E.保护儿童原则 7.ABCD 【解析】儿童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并且受到特别保护,这是《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这一精神的原则包括ABCD四项。8.决定教学任务的因素主要有()。A.教育目的

B.学生的年龄特征 C.学科特征 D.教师素质

E.教学的时空条件 8.ABCE 【解析】教师素质对教学任务的确定没有影响。9.课堂教学中有交流传递可分为()。A.提问方式 B.程序学习方式 C.小组学习方式 D.研究方式 E.讨论方式 9.ABCE 【解析】研究方式无交流传递。

10.教师可通过()等方法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A.讲清道理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 D.召开班会 E.反复实践 10.ABCE 【解析】教师培养和树立良好班风的常规做法是讲道理、树榜样、严要求、常实践。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1.“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规律。1.顺序性

2.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__________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运动。2.客观要求、发展水平

3.社会的__________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3.政治经济制度

4.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__________”的教育思想。4.平行影响

5.__________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5.19 6.__________既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点。6.教育目的

7.__________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7.师生关系

8.教学大纲又称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定的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的指导性文件。8.课程、学科教学内容

9.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__________而采用的方法。9.教学任务

10.试题类型大体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10.供答型、选答型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地方课程

1.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定的课程,属二级课程。2.演示法 2.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3.道德教育论

3.道德教育论:该观念认为道德教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4.终身教育

4.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5.狭义的教育目的

5.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近代社会在制度、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答案要点】变化表现在: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以法治教。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答案要点】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如下:(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3.一节好课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3.【答案要点】一节好课应达到下列几方面的标准:(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4.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答案要点】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六、论述题(共13分)试述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人具有某种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

(2)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教育中应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成熟的作用在思维、情感、个性等高级心理活动中也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三篇: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9)(最终版)

祝您考试顺利通过,更多考试资料可以访问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teacher/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D】。

A、主体教育观B、精英主义价值观C、知识主义价值观D、多元主义价值观

【答案解析】: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培养具有多元主义价值观的公民,增强其对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

2、下列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D】。

A、生产力B、意识形态C、执政党D、政治经济制度

【答案解析】: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社会的伦理道德观,直接受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政治、道德素质同样也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

3、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答案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根本点,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

4、“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B】。

A、赞可夫B、维果茨基C、皮亚杰D、布鲁纳

【答案解析】: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5、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的是【A】。

A、威尔逊B、格赛尔C、华生D、洛克

【答案解析】:美国当代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威尔逊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6、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C】。

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

【答案解析】: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或条件性的因素,要使这种可能性的因素变成现实性的因素,只能通过学生的身心活动才能实现,因为人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通过囟身的活动去积极地、能动地反映外部环境的。

7、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是【C】。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答案解析】: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遵循的总的指导思想,但它不能代替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通常称为教育目标)。

8、“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句话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B】。

A、连续性特点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D、示范性特点

【答案解析】:创造性指教师必须根据教育规律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创造性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教育;长期性强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示范性指教师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影响学生;连续性不属于教师劳动的特点。

9、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B】。

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

【答案解析】: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使学生在多样性教育中学会选择、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

考试吧:www.xiexiebang.com一个神奇的考试网站。

10、升学考试一般是典型的【D】。

A、标准参照性测验B、学能测验C、成就测验D、常模参照性测验

【答案解析】:常模参照性测验是指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来说明某一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将学生分类排队。重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较,主要用于选拔或编组、编班,如升学考试。而标准参照测验是用来衡量学生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测验,如会考等。[page]

11、下列不是课程安排的原则的是【B】。

A、整体性原则B、研究性原则C、迁移性原则D、生理适宜性原则

【答案解析】:课程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有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生理适宜性原则。

12、赫尔巴特说过:“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C】的特点。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

D、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答案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观点,反映的就是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的规律。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识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不能把教学的教养作用(知识涵养)与教学的陶冶品性作用分割开来,应该把知识涵养与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13、最早提出并研究道尔顿制的教育家是【B】。

A、克伯屈B、柏克赫斯特C、道尔顿D、布鲁纳

【答案解析】: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女士(1887~1973),于1920年创立的一种教学制度,因其创始于美国马萨诸塞卅道尔顿中学而得名,又称“道尔顿实验室计划”。道尔顿制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废除班级授课制和年级制,特别注重个别教学。

14、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属于【C】。

A、全面调查B、个案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

【答案解析】: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它主要适用于那些反映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的调查。

15、下列哪些德育模式强调“学会关心”?【B】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

【答案解析】:体谅模式中的道德模式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并明确提出教育即学会关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最佳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先学会关心。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也称终结性评价。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电化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就是电化教学。

4、个人本位论: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增进他们的个人价值的教育观念。[page]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有哪几个方面?

【答案解析】: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环境的,只有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才能保证家庭教育任务的完成,良好的富有成效的家庭教育的条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父母的表率作用;(2)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3)父母的文化修养;(4)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2、什么是参照群体?应当怎样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参照群体?

【答案解析】: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通俗地说,参照群体就是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尚的群体。班主任只有系统、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弄清学生选择的参照群体,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追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

3、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1)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2)课程计划的制定依据是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周学时安排构成。

4、简述教学方法及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芩依据。

【答案解析】: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page]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如果你是中学教师,将怎样组织课外活动?

【答案解析】:指导学生去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外生活的多样性和质量性。例如,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一些竞赛性的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旅行,多安排学生在课外听一些通俗易懂的报告和讲座,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的活动,帮助老人、军烈属料理家务,宣传交通安全,维持公共秩序,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等,可以指导学生去独立完成班上和学校的墙报和黑板报。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一些兴趣爱好小组,如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体育方面的小组,这样更容易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也能增长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团结集体精神。也可以在学生的课外时间引导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走向书的世界,唤起学生对书的热爱,也可以相应地组织一些读书汇报会、作品欣赏会、读后感之类的交流读书的心得,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page]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刘某是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特喜欢罗纳尔多,把头发剃成足球样式形状,第二天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被老师看见,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式太怪了,把头发再去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校一趟。”刘某回家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便一起来学校,学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并不准许他上课。外婆带他去将头发剪成光头,第三天又来学校,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许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说不准许其上课。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校方说:“不行,等头发长长了再来上课。”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学校准许刘某上课。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对刘某家长说)以刘某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不允许刘某上课。

问题: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解析】:学校这样做不合理。原因如下:(1)从法律的角度说,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学生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因此,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地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包括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只有“教育权”,而无抛弃、勒令离校、限制上课等“处罚权”(2)从情理的角度说,初中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完善、不深刻,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基于这样的身心特点,犯错误、违反校规校纪是在情理之中的。如果学校都以开除、限制学生上课等简单的方式处罚学生的话,那么,教育既无艺术,也无科学可言了。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学校未经尝试其他教育方法便急于处罚学生,显然不合情理。

(3)学校随意处罚学生,甚至将违反纪律的学生驱逐出校园,推向社会,是对社会、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学校作为专门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起教育责任。何况,对于学生的错误,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

2、光明中学是一所薄弱的学校,学生无心上学,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学业成绩一直比同类学校差。一李校长到该校任职后,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以美育为突破口带动学校发展的改革方案。学校的具体做法是,在上好音乐、美术课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加课外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的活动,成立了学校鼓乐队、合唱团、书法学社、美术社、工艺小组等各种艺术团体,定期开办艺术教育讲座,举办校园艺术节,及时展览和汇演艺术社团的创作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学校艺术教育活动搞得热火朝天,学生们乐此不疲,而且,学校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变化,违法犯罪现象不再发生,学业成绩明显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问题:(1)请运用美育功能原理分析光明学校的改革措施。

(2)如果你是学校领导,下一步准备怎么做?

【答案解析】:(1)美育的功能是:直接功能、间接功能、超美育功能(或育德、促智、健体、审美、培养创造力等)。光明学校以美育为突破口的改革经验,主要是自觉运用了综合教育功能,即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促进学生道德和智慧进步的功能。该校注重教改科研,通过多种多样的美育活动来改变学生的面貌,有积极意义。(2)下一步的改革设计,可以从多方面构.思。主要参考以下几点:第一,扩大已有的成果,把美育优势发扬下去;第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德、智、体诸方面综合改革;第三,更新教育观念,改革管理措施,优化育人环境,等等。

第四篇:2012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2年江苏省《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小学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墨家主张的是(B)。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反映在(B)。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 3.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说明教学过程具有(B)的特点。A.引导性

B.间接性

C.简捷性

D.交往性 4.古代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A)。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5.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D)。A.认识

B.设计

C.设想

D.安排

6.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D)三级管理相结合。

A.国家、地方、校长B.国家、地方、教师C.国家、校长、教师D.国家、地方、学校 7.教育家(C)曾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拉夫尔.泰勒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课程理论学家 8.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方法中的(D)。

A.比较法 B.榜样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的方式有奖励、惩罚和操行评定等。

9.学生的学习特点受(A)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A.基础

B.智能

C.思维

D.能力

学生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水平等)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10.“学而时习之”反映的是(B)的教学原则。

A.因材施教

B.巩固性

C.循序渐进

D.理论联系实际 11.(A)是“范例教学理论”的倡导者。

A.赞科夫

B.瓦•根舍因

C.布鲁纳

D.保罗•朗格朗

西德的数学和物理教学专家瓦•根舍因在物理教学中提出的“范例教学原理”被认为是最早的范例教学的理论。

12.班级授课制的固定是指(A)。

A.教师、学生、内容、时间和场所固定

B.教师、学生、教材、课时和场所固定 C.学生、位置、教材、课时和班级固定

D.教师、学生、内容、班级和时间固定 13.颜之推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看,这是强调(B)。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情感陶冶法强调的是环境对学生德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题干所说。14.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B)。

A.群体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社会活动 15.在某项活动中要达到的目标或者在某次考试中的通过率属于班级目中的(B)。A.终极目标

B.近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远期目标 2012年江苏省《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小学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铸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最早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D)。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2.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在内容上,要以传授(A)为主。

A.间接知识

B.直接知识

C.课本知识

D.基本经验 3.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述而》,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4.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5.在西方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D)。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6.党的(B)第一次在报告中全面、完整、系统地表述教育方针。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7.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教育家是(C)。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8.在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时,下列最有效的方法是(C)。A.说服教育法

B.奖励和惩罚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9.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0.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B)。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1.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C)。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12.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B)。A.前提

B.基础

C.手段

D.目的 1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说的是(C)。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4.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D)。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15.课外活动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现实生活,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学习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联系,从而激发政治热情,提高思想觉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顽强进取的远大理想。这是课外活动的一项基本要求,它就是(A)。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B.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C.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领导作用 D.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2012年江苏省《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小学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课程目标的规定性(C)。

A.操作性和指导性

B.时限性和具体性

C.工具性和基础性 D.整体性和递进性

它有七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整体性、层次性(指导性)、递进性。

2.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是(A)。A.培根

B.布鲁纳

C .洛克

D.杜威 3.现代学制最早产生于(A)。

A.欧洲

B.亚洲

C.布美洲

D.非洲 4.下列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C)。A.奥地利

B.中国

C.普鲁士

D.英国

普鲁士于l754年颁发义务教育法,是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其次是奥地利。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6.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C)。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7.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布鲁纳把皮亚杰关于认知结构发展的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育学,提出一系列教育主张。这一教育学说被称为结构主义教育,并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大力提倡“发现法”。

8.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D)。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9.(B)是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多样性的关键。

A.教学本质

B.教学模式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反映了(B)的德育方法。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11.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法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1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A)。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13.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C)。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5.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通过课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的教育家是(B)。A.斯金纳

B.苏霍姆林斯基

C.维果斯基

D.班杜拉 2012年江苏省《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A)。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孔子对学习过程的分析可以概括为学-思-行的发展过程,具体分为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审问属于学的功夫,慎思、明辨属于思的功夫,笃行属于行的功夫,这一分析基本上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过程。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

A.1862年

B.1901年

C.1904年

D.1911年 3.教育家(D)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A.马克思

B.罗杰斯

C.杜威

D.卢梭

在教育上,卢梭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4.(A)是全部教育活动的核心、主题和灵魂。

A.教育理论

B.教育目的 C.教学科研

D.教书育人 5.国内最早提出“教育形成交往起源说”的人是(C)。A.王策三 B.李秉德,C.叶澜

D.桑新民 交往起源说是由叶澜最早提出,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人类活动中具有相互非物质性的交往活动,只要这类交往发生,就必然有交往的双方和交往的内容,并产生交往的结果——在交往双方身上产生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影响。当这类交往被意识到,并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教和学的关系时,教育活动就演化而生了。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6.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A)。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7.我国当前妨碍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两种不良倾向是流生问题和(A)。A.片面追求升学率

B.乱收费

C.唯学历教育

D.辍学 8.构成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是(B)。

A.认知、情感、意志、品德

B.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C.能力、认知、情感

D.认知、情感、意志

9.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B)。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虚拟直观 10.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发展兴趣及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属于(C)。

A.地方课程

B.国家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11.标准化考试要求效标关联效度在(A)以上,考试才算有效。A.0.45

B.0.5

C.1.0

D.1.45 所谓效标关联效度就是以某一种测验分数与其效标分数之间的相关来表示的效度,又称为统计效度。具相关系数就是效标关联效度系数。标准化考试要求效标关联效度在0.45以上,考试才算有效。

12.某小学三年级老师在教“笑迎”这一新词时,首先复习“跃进”、“斗志昂扬”等词语。“跃进”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扬”的“昂”字下半部加上“辶”就组成了“迎”。然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这位教师运用的是(B)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量力性 系统性原则又称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本班学生的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力,编写一个讲授提纲,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提纲的运用可以灵活掌握,或边板书边讲解,或边进行教学活动边概括,或者两者结合。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13.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D)。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14.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属于(D)。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所谓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15.社会公益活动属于课外活动的(A)形式。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人活动

D.社会活动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益活动、墙报、黑板报)、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2012年江苏省《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5)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一项属于道家学派的主张?(C)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返璞归真,以道为世界之本源,主张复归人的自然属性。2.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的制定,都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3.西方古代以雄辩及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4.近代教育史上,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C)。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爱弥儿》。5.下列哪一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D)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从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作为武器,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育无目的”的观点。

6.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是(A)。A.活动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选修课程

D.地方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具有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等特点。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称(D)。A.讲授法

B.实验法

C.参观法

D.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特点是:技能技巧的形成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练习具有重复性。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地采用。

8.下列不属于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的是(D)。A.德育目标

B.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

C.德育所面对的时代性和学生思想实际

D.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 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包括:

①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的性质;

②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深度和广度;

③德育所面对的时代性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内容针对性和有效性。9.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B),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10.赫尔巴特所强调的“旧三中心论”不包括(B)。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课堂 赫尔巴特与杜威;分别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源头。传统教育思想的特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称为“旧三中心论”;现代教育思想产生一个“新三中心论”即儿童为中心、活动为中心、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今天中国的新课程改革,就是要从“旧三中心论”转到“新三中心论”。

11.某老师在教“笔”这个生字时,她拿起一支毛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竹子做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竹”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了个“毛”字)。然后告诉学生说:“竹头下面加个毛字,合起来就是‘笔”字。”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B)的教学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12.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C)高。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具有良好区分度的测验,实际水平高的应该得高分,实际水平低的应该得低分。所以,区分度又叫鉴别力。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

1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是哪一项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A)A.疏导原则

B.正面教育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14.(A)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A.班集体的正常秩序B.班主任的管理工作C.班级目标D.良好的班风 15.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B)。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2012年江苏省《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D)。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英国洛克作为绅士的典型代表撰写的《教育漫话》一书中,从理论上为英国的“绅士教育”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2.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D)。A.1902年 B.1903年 C.1912年

D.1922年

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称之为壬戌学制。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3.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B)。A.人口环境

B.社会生产

C.政治制度

D.自然环境 4.“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B)对人的重要影响。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家庭教育

5.下列选项中,对教育学发展阶段表述正确的是(D)。A.孔子的《论语》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C.1903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的梅伊曼

D.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学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A错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B错误。1903年的出版的《实验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的拉伊,C错误。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杜成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楱即社会”和“从做中学”。D正确。6.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C)。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实质教育又称“实质训练”,是欧洲l8~19世纪,对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7.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他认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让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的人格。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不能把教学的教养作用(知识涵养)与教学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开来,应该把知识涵养与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8.从本质上说,德育过程就是(D)的统一过程。

A.个体环境 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德育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相统一的过程。

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的阶段是(D)。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10.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C)。

A.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11.将大班上课、小班研讨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取灵活的时间单代替固定划的上课时间,因而称作“灵活的课程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D)。A.贝尔-兰卡斯特制

B.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

D.特朗普制

特朗普制最早出现于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具体内容包括:将大班、小班、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了起来;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组合在一起,实行大班上课,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由优秀的教师授课;小班研究,在教师或优秀学生的领导下,探讨大班授课内容;个别教学,由学生个人独立作业,作业包括指定的与自选的两部分。12.我国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A)。A.传递-接受式 B.自学-辅导式 C.引导-发现式

D.示范-模仿式 13.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

A.说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4.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A)。

A.建立班集体

B.组织学生活动

c.评定学生操行

D.抓好学生学习15.下列关于活动课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第五篇:2014年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C】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答案解析】:教育目的的作用有导向、协调、激励、评价。

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应该包括【C】。

A.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

B.正规教育、业余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答案解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3.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性因素是【A】。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答案解析】: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活动,它是教育者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也就不存在教育活动。所以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性因素。

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B】。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答案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买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

5.赫尔巴特说过:“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C】的特点。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知、情、意统一

D.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答案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观点,反映的就是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的规律。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识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不能把教学的教养作用(知识涵养)与教学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开来,应该把知识涵养与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6.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是【C】。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答案解析】: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为本的教学理论体系称之为中小学的“双基”教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7.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C】。

A.道德行为习惯教育

B.政治态度和立场教育

C.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解析】: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

8.教师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D 】。

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解析】:品德评价法,即班主任依据学生守则、德育大纲等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作出评判,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巩固,纠正不良品德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方法。

9.在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教育和教学行政组织单位是【C】。

A.教研组

B.年级组

C.班级

D.班级小组

【答案解析】: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10.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B】。

A.自由发展

B.自主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动发展

【答案解析】: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使学生在多样性教育中学会选择、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11.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C】。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答案解析】:古代罗马杰出的教育家和演说家昆体良,著有《雄辩术原理》(或译《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此书反映了罗马帝国的教育实践。也总结了他长期从事学校教学的经验,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地研究教学方法的论著。

12.下列属于考试的核心环节的是【B】。

A.选择题型

B.命题

C.确定评分方法

D.阅卷

【答案解析】:试题编写基本流程如下:明确测验目标一设计测验双向明细表一确定题型和试题难度一命题。命题是试题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

13.提出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教育家是【B】。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答案解析】: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最早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

14.下列哪项不是运用奖励和处分应注意的要求?【B】

A.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C.发扬民主

D.注重宣传和教育

【答案解析】:B项是陶冶法的要求,运用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公平合理、切合实际;二是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三是注重宣传与教育。

15.以下属于道德讨论中深入提问的策略是【C】。

A.突出道德争端

B.询问“为什么”问题

C.澄清与总结

D.使情境复杂化

【答案解析】:ABD是引入性提问的策略,只有澄清和总结是属于深入性提问策略的范畴。[page]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在欧洲中世纪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教育,即 __________教育和__________教育。

2.通过__________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3.人对环境的反映是__________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__________作用。

4.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__________教育向__________教育转变的思想。

5.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__________ 之间的相互作用。

6.课程的设计不仅要体现社会、学科的要求,也要体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这说明了课程设计要符合__________ 的基本要求。

7.学生以学习__________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__________ 经验为基础。

8.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

9.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___,是对品德发展的手段。

10.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__________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置于中心地位。

11.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 __________、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12.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__________ 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

13.CIPP评价模式包括背景评价、__________、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14.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__________,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之作。

15.学生集体是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的__________,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填空题答案

1.教会骑士

2.培养人才

3.能动 主导

4.应试素质

5.个体与环境

6.发展性

7.间接直接

8.赫尔巴特

9.品德评价法

l0.彼得•麦克费尔 道德情感的培养

11.基本事实

12.学校教育

13.输入评价

14.《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5.基本组织形式[pag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初中教育个体发展的任务是什么?

【答案解析】:

初中教育个体发展的任务是:

(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2.学校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解析】:

(1)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

(2)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

(3)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

(4)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过程。

3.什么是直观性教学原则?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解析】: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

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简述素质教育及其基本内涵。

【答案解析】:

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的基本内涵是: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5.什么是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案解析】:

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

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简述教学方法中的谈话法及其种类和基本要求。

【答案解析】: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基本要求是: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page]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

【答案解析】:

(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二是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老师必须实施班级控制,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班级干部相对固定,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关于“班干部的观念”“荣誉”重于“责任”;只把班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对策: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传统的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在班级中实施对人、事、物等因素的控制,它体现了教师对班级的预先期望及学

生对教师的服从,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目的。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所以要从人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动和谐的发展。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2.教育的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案解析】:

教育的发展分古代教育(包括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和现代教育(包括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1)原始形态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3)现代学校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水平日益提高。

(4)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的特征: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下载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9)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9).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幼儿园的创始人是( )。 A.张之洞B.陈鹤琴C.张雪门D.蔡元培 2.被称为“中国的福禄贝尔”的......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A.自发性活动B.主体性活动C.生产性活动D.社会性活动 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 A.教育物资B.教育材......

    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

    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1—45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9)

    典型真题分析 1.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2007年) A.设置目标B.列提纲C.寻求同学帮助D.做笔记 【评析】答案为A。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计划策略一一计划策略......

    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公网校·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网络培训第一品牌 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

    2011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学前教育中对3~6周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

    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解析:最早倡导从“测验”转向“评价”的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