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差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初中物理教学中差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赣县阳埠中学 严淑英
从心理学角度讲,逆反心理是在一定的外界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昌黎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差生中出现普遍,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随之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便油然而生,有时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中学阶段,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本来就两级分化严重,倘若产生逆反心理那将极大影响物理学习成绩。
一、差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差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这些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二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关。
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表现在: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通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产生困难;探究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学生的学习程序也未必都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些探究的方法,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感到物理难学;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对思维方式不易跟上,产生思维上的困难,分析、解决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和研究。有时不但需要通过发散性的分析,搞清物理过程,而且还需要聚合性的综合才能解决问题。由于物理实验操作规范严谨学生虽然努力,但仍难以实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由于上述物理学习难的因素存在,在加上其他因素影响,当学生不能理解后继的物理知识,其认识倾向得不到支撑,学习兴趣也就减少了,久而久之,易使学生感到物理越学越难,进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物理教学方法运用好坏也是差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对于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二、对差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1、培养差生的自信心 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关键在自身,但教师的外因作用也不可忽视。
对差生来说,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悉心教导和热情鼓励。所以平日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应经常鼓励这些差生,帮助他们树立“我能学好物理,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具体做法是:降低标准,分层要求,创设条件,让他们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差生学习兴趣
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基础差,上课学习主动性也差,教师在备课时,要将这些差生的心理因素考虑进去,采用灵活多变得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充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授课时力求直观形象生动,尽量使他们感到新鲜,使其不产生厌烦心理。
大凡对物理学习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对物理教师均有较深的成见或误解。这样,物理教师有义务帮助化结。一般来说,差生存在一种自卑心理,平日少受表扬,对批评较为敏感,若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动辄讽刺、挖苦或滥加训斥,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理,?人为地把他们推向教者的对立面。所以,首先应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实施微笑教学、鼓励教学,使其感到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疑难点要注意个别辅导,多面批、多激励。每次考试尽量当面讲评,每个实验逐步地进行指导。这样,通过教师热情的教学态度去熔化学生逆反心理的坚冰,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同时,他们也会把对教师的好感迁移到物理学习上去。
3、充分利用逆反心理的正效应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差生的逆反心理也不例外,应当在指出其负效应的同时,分析其另一侧面——正效应,对此教师要很好的保护并加以利用。正效应主要有:(1)思维批判性。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教师当作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连科学知识也敢于怀疑。这样的心理品质,教师应悉心保护、正确引导,有利于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2)好胜心。表现在他们不再是听话、顺从,而是勇敢、有闯劲,这种好胜、敢闯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开拓,积极进取的个性。(3)求异思维。书本知识是这样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却偏偏认为是那样的,虽然有时不免钻牛角尖或失之偏颇,但更多地却是学生求异思维、独辟蹊径,从第二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应给予积极引导,或许能使这些学生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4.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1)平等竞争
由于差生的物理基础和能力强弱有差异,这就需要给他们创造条件进行公平竞争,要让差生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对手不再是不可超越,让他们成为“胜利者”。这样他们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学习兴趣就会足起来,进步更明显。教学中采用“跳一跳,摘桃子”的方法,有意识地要求差生回答一些简单问题,让他们体会到火区成功地喜悦。另外,要注意“期望效应”的应用,即教师对差生寄以很大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后测试,他们的物理成绩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2)奖励要“倾斜”
所谓“倾斜”即对差生学习进步的奖励要明显大于那些成绩优等和中等的学生,奖励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实际上,差生比一般学生更需要信任,真诚和鼓励。教师如果多给他们一些信任,真诚和鼓励,学生跟老师的心理接近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物理成绩自然而然就有很的提高。
总之,物理教学中差生的逆反心理有其生理和教学上的原因,我们在消除这种心理时,就应从生理和教学方法上多想办法,想好办法,以帮助他们纠正这种逆反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初中物理学习中思维错误及原因
赣县阳埠中学 严淑英
在初中物理学习调查中,发现约占40%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即一是同其他学科相比成绩偏低甚至偏低幅度较大,呈现学科间的显著不平衡;二是本物理学科的多次检测或是成绩欠佳,或是有一定下降。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我个人认为是这些学生对于物理这门课程的思维方法的错误导致他们不能顺利地分析解答物理问题,究其思维错误的原因我们从以下几点就可以看出:
一、形象思维中的形象淡漠
形象思维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特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和现实过程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例如:学生头脑中因为没有物质原子结构的初级模型的正确形象和电子运动的动态过程的正确图景,则对于摩擦起电的理解、对于带正电与带负电的理解都产生了困难;又因为学生头脑中没有建立起光线的鲜明正确形象,没有建立起光的直线传播的物理图景,就难以理解和分析影子形成、小孔成像等许多具体的物理问题。
二、因果思维条件的制约
事物的因果联系总是受着条件制约的。对条件的认识是一种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一些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于进行这类思维;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学生也无法对一些条件进行分析和选用,从而使得在有条件关系的习题面前一些学生显得无能为力。如关于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但解答具体问题时,很多学生又往往不自觉地把“在力的方向上”这一限制条件抛在脑后,从而出现错误。
三、逆向思维不知反其道而行之 逆向思维是从对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逆向思维解题的显著特点就是以未知为起点,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定理找出有关物理量方面的联系,层层推理,确定解题路线的分析途径。由于受平时大量的从已知到未知解题方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加之有的教师没有注意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不善于甚至不知道运用逆向推理、逆向论证、逆向分析。如一半以上的学生总认为抛出去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抛力共两个力的作用,其原因除受“抛”字的干扰外,更主要的是不善于进行逆向分析或逆向论证,假如抛力存在,这个抛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呢?反过来想一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比较思维中的操作不当
比较思维是初中物理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按理说初中学生应能较好的掌握比较思维的方法进行比较推理、比较分析、比较论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学生在比较思维中不善于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的完全不理解两种事物的可比性,有的不理解比较的一般作用在解题中的特殊作用,不善比较两种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不善于舍同求异或舍异求同。如回答直流发电机与交流发电机在主要结构上有何不同时,很多学生先直接回答直流发电机的特点以后,再回答交流发电机的特点,而不去比较两者在结构上的差异。同样,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物理概念、物理量等。如压力和压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功和功率,功率和机构效率,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等。
五、思维定势导致思维嵌塞
思维定势在习惯上也被称作思维上的“惯性”。在物理学习中,思维定势还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作用。有这样一道调查测试题:一人站立在乎面镜前,然后慢慢后退,则:A.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像离平面镜越来越远;B.他的像越来越大,像离平面镜越来越近;C.像的大小不变,但像离人却越来越远;D.像的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也不变。错选A的比例竟占40%。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么多的学生之所以错选,是因为在解该题时凭借视觉的通常经验,而没有根据问题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思维活动,忽略了“像的大小与镜中看到你的大小是两回事。由此可见,思维定势在人们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时,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时的影响是消极的,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过程中的一个不利因素。上述的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没有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和概念所反映的物理事物、现象的本质;二是不能准确区分相近的物理量;三是忽视或误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四是没有搞清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而乱写乱套公式;五是片面分析问题,只见局部不顾整体;六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缺乏从论证推理得出结论的习惯;七是死记硬背物理公式和某些结论,对具体问题不会具体分析;八是不能全面、准确地分析题目描述的全物理过程;九是不能对题意的分析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景。究其根源,一是物理知识本身抽象程度高,与实际联系紧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多变;二是教材的编写比较原则,缺少形象化的说明;三是缺少训练学生思路的典型范例;四是学生还没有把握住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不善于从多方面去理解物理概念,不善于作比较分类工作,没有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不能从分析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确定遵循的规律——找出已知和未知的联系——建立方程——探讨答案的物理过程。一部分学生在学了物理之后,观察物理现象还仅仅停留在日常生活经验的水平上,心理层次来得到发展,错误未得到纠正,新观念未曾建立。
因此,对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确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排除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克服心理定势的消极影响,是当今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篇:物理教学中差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物理教学中差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一、差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差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这些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二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关。
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表现在: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通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产生困难;探究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学生的学习程序也未必都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些探究的方法,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感到物理难学;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对思维方式不易跟上,产生思维上的困难,分析、解决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和研究。物理教学方法运用好坏也是差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对于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二、对差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1、培养差生的自信心
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关键在自身,但教师的外因作用也不可忽视。
对差生来说,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悉心教导和热情鼓励。所以平日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应经常鼓励这些差生,帮助他们树立“我能学好物理,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具体做法是:降低标准,分层要求,创设条件,让他们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增强自信心。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差生学习兴趣
大凡对物理学习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对物理教师均有较深的成见或误解。这样,物理教师有义务帮助化结。一般来说,差生存在一种自卑心理,平日少受表扬,对批评较为敏感,若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动辄讽刺、挖苦或滥加训斥,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理,?人为地把他们推向教者的对立面。所以,首先应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实施微笑教学、鼓励教学,使其感到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疑难点要注意个别辅导,多面批、多激励。
每次考试尽量当面讲评,每个实验逐步地进行指导。这样,通过教师热情的教学态度去熔化学生逆反心理的坚冰,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同时,他们也会把对教师的好感迁移到物理学习上去。
3、充分利用逆反心理的正效应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差生的逆反心理也不例外,应当在指出其负效应的同时,分析其另一侧面----正效应,对此教师要很好的保护并加以利用。正效应主要有:(1)思维批判性。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教师当作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连科学知识也敢于怀疑。这样的心理品质,教师应悉心保护、正确引导,有利于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2)好胜心。表现在他们不再是听话、顺从,而是勇敢、有闯劲,这种好胜、敢闯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开拓,积极进取的个性。
(3)求异思维。书本知识是这样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却偏偏认为是那样的,虽然有时不免钻牛角尖或失之偏颇,但更多地却是学生求异思维、独辟蹊径,从第二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应给予积极引导,或许能使这些学生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其次,得体有效地利用逆反心理来消除逆反心理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讲波的干涉、衍射时,可向学生介绍光也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通过以下简单的实验即可观察到: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均匀地涂上一层墨汁,待干后,划一条狭缝或靠得很近的双缝,通过狭缝看太阳,即可看到美丽的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现象(不过此实验难度较大,缝划得很细,现象才能清晰,一般同学不易做成功)能激发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的兴趣。
第三篇: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差生转化难的成因探析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差生转化难的成因探析
丰城市筱塘中学 付梁锦
【内容摘要】:物理教学中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吃力,差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教师能充分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生理、心理及思维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一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正文】:在农村物理教学中,发现约占30%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初中,这个比例更要大些。在崇尚科学发展观、科学教育观的今天,物理教学者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的要求、社会的需要,积极探讨农村差生成绩上不去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差生的物理成绩。
一、我认为差生的形成有以下几种原因:1.部分优生进城造成农村初中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家庭经济条件稍好的学生多数转到了办学条件好的城镇学校,而留下来的学生,一部分是智力正常,但品性顽劣的高智劣德型学生,一部分是连书上汉字都认识很少的弱智型学生,还有一部分各学科极不均衡的偏科型学生,只有一小部分由于家庭经济差而留下来的“良生”。在这些同学中,一心想学习的学生是少而又少,即使那部分“良生”,由于与自己同等的或者比自己还不如的同学都离开了农村,心中的失落感必将导致他们心理的失衡,在学业的追求上不得不放弃更高、更好欲望,动力下降。2.家长的重视程度:农村初中能留下来的学生家长们,一方面由于经济原因,不得已将小孩留在了乡下,另一方面大多数由于小孩在学业上比同龄的孩子差而不得不持尽九年义务教育的态度,送子女读书,对子女学习成绩的好坏关注的比上城镇的家长少了许多,只等初中毕业,学一门技术,成年了外出打工。更何况社会也需要一大批技术工人,或粗壮劳动力。受这些家长的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可以想象,厌学的普遍性必然高于城镇中学。3.学校设施配备简陋:由于目前物理新教材多数教学内容是采取师生共同进行实验探究的模式,在农村初中,实验探究所需器材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实验无法开展,让学生感兴趣的直观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又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模式。更谈不上差生的兴趣培养和技能培养,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的兴趣上低于城镇中学,差生率变大。4.教师的教法单一:农村初中的教师,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教师教学缺乏层次性,主动探求与改革教法的欲望不强烈,传统的说教模式仍在“横行”,将学生学习的要求与兴趣扼杀。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不但在物理学科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相关学科,甚至文学艺术领域也要达到较高的水平,这样讲课时才能左右逢源,深入浅出,学生才有可能轻松愉快地接受物理知识。教师应做学生的贴心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向应全面关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学生走弯路,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敢于争论,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教师对学生的关心,能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差生教学法应通俗、简单、富有吸引力和艺术性。5.学生的情商和智商没充分挖掘:物理学科有其说理严密、教学知识多、单位复杂等特点。在差生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几种不良表现:(1)消极、厌学。表现为:懒惰,不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应付,把学习当做包袱,处于被动的应付状态;依赖,缺乏独立学习的习惯,照抄作业。(2)畏惧、害怕,不愿参加物理学习活动。表现为:恐惧,学习中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如害怕回答老师提问、做实验、做作业等;回避,有些差生因畏惧物理学习,往往设法回避物理学习活动。(3)厌倦。厌倦是一种最严重的厌学心理。表现为:厌恶、讨厌学习物理,对物理学习活动常呈对抗心理状态。(4)自卑。对物理学习丧失信心。表现为:灰心丧气,对学好物理缺乏勇气和信心;自暴自弃,长期的失败,致使部分学生放弃物理学习。
二、为差生转优应实施的对策:
1、教学中发挥实验教学的特点;物理学产生于生产实验实践,也在实验实践中不断发展,根据认识论和教育科学,差生的学习也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且要完成几个循环才能使知识得以升华、内化和活化,并最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这样才实现了物理知识的价值。根据差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就更决定了他们学习物理必须从感性认识出发,通过具体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仅给差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变化中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求实合作的科学精神、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思维品质。同时教师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利用现有实验器材,努力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师生共同探究实验现象的趣味性,让知识规律的接受和得出更为生动有趣,让枯燥无味的物理知识、规律通过形象、趣味的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还要注意保护差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将差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物理的持久动力。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长期以来,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是相当薄弱的,尤其是农村中学更为严重。同时,传统的物理教学理论认为,实验教学是为知识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中最多只能体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绝大多数教师都把实验教学仅作为物理教学的辅助手段,难以认识到实验教学的育人功能,因而,不能也不去挖掘实验教学中的育人因素,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知识,不重情感,只重机械模仿,不重能力培养。使得实验教学一是肤浅,二是呆板,学生生吞活剥,机械记忆,被动接受,很快对物理学习丧失兴趣。为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巨大的育人功能,发挥其综合效益,新物理课程标准把物理实验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升到与科学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优于科学内容放在课程标准的第一位。这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并付诸实践,以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落实课程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更要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育人目标。
2.教育家长尊重差生的学习成果:首先学校要以家长会或家访等多种形式教育家长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密切重视孩子的学习,支持孩子,相信孩子,多鼓励孩子,给其适度的家庭压力,使其产生学习动力。家庭、学校要密切配合,互相促动,共同担负培养孩子的责任。现阶段,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多用情感管理手段,并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建立新的激励竞争机制,努力调动广大差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帮助差生端正学习态度,因为物理成绩不好,少数是智力先天不足,大多数是由于他们学习态度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于是对学习不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适时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
3.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随他们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当学生对某学科知识发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培养和激发差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差生转化的重要环节。为此,(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学差生在课堂学习中,既进行认知性学习,同时也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只有了解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与学生真诚相待,才会和学生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对教师所教的学科发生兴趣。相反,如果教师经常责备学生,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上完课后一走了事,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和对立情绪,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师本人及所教的学科都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形成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平等的师生关系。(2)多做实验是提高差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物理课中的实验对学生最具有吸引力。尽可能地多做演示实验,为学生创设更多的物理情境。例如:在做光散射实验时,引导学生观察紫光的折射率大,再把诗“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物理学知识向学生传授,使学生惊奇的同时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诱导差生在自我实验中获取成功的体验,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让差生有一种取得成功的喜悦和需要。有些差生不喜爱物理,并不是他们从来对物理不感兴趣,也不是从没认真去学,而是因为他们过去大多只有失败的痛苦,而无成功的欢乐。因此,教师应满怀深情地对所有学生寄予希望,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具有成功的机会。特别是差生需要教师的具体帮助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恰如其分的赞扬,关注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使他们不断增强信心,逐渐转化成一种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成绩。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是“教”和“学”两者的有机结合,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组成的统一体。在“教”与“学”这对矛盾统一体中,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全部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自己如何教,更要关心学生怎样学,给学生以正确方法的指导,突出“授人以渔”的方法教育。这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解决教师、学生“高投入低产出”和“分化”严重的难题,首要的是教师要更新教学教研观念,要在教学生会求知上下工夫、做文章,认真研究学习特点和规律,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正确指导,以求高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及个别辅导,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教学中可进行个别谈心,了解情况,对症下药。对学习不踏实、贪玩的低差生,指明不努力学习的危害,多督促他们学习;对于基础差、学习有困难的应鼓励他们笨鸟先飞,多看书,多提问,多做练习,鼓起勇气,克服困难,并利用自习或课外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对作业错误较多的要当面批改,指明错误原因,详细询问不懂之处,耐心讲解,使后进生尽量弄懂每一个问题,稳步提高物理成绩。5.让优生和差生结对学习,用情商来补充智商;学习中同学间的互助,不仅有利于同学情感的加深,而且可学生的情商和智商得到协调发展,让差生在同学的关系中获取最大的学习效率,消除了学习依赖教师获取知识的恐吓感,拓宽了学习路径,使差生在学习中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也让全班有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总而言之,差生的转化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要广大教学同仁不段努力和交流,差生的转化才会得到提高,进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许国梁主编的《中学物理教学法》,阎金铎主编的《中学物理教学 概论》,魏日升主编的《中学物理教材教法》,郭亨杰主编的《心理学——学习与应用》。
第四篇:浅谈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而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儿童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而逆反心理是当前小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理,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妨碍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给家庭、学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认真研究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积极的疏导方法,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而且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处理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体针对他人提出的对自己的要求、愿望,采取一种负向的,与他人所期望的截然相反的态度或行动的心理。通过多年的工作,我现在就逆反心理进行一下分析。
一、原因分析
对于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有众多的原因:
(一)家长和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
1、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希望孩子每门功课都考第一,每次竞赛都得名次,这与孩子自身的实际水平不相适应,与孩子的发展潜能不相一致,因此,随着期望值的不断攀升,实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当孩子发现不管自己如何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便会采取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办法,对抗父母日趋升高的期望值。
2、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限制过多,他们对孩子都有自己的设想,他们往往从自己的设想出发,给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做出了详尽的规划,并提出种种“注意事项。”这样孩子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生活在父母和教师为他们划定的条条框框里,自由活动的空间十分小,行动的自主权被剥夺。他们对于加在自己身上的过多限定深为反感,有的孩子不惜屡屡犯“戒”、犯“禁”,以换回本该属于自己的自由。
(二)自身个性
1、小学生好奇心强烈,探究欲望旺盛,对任何事情都希望探个究竟,对于家长和教师 的明令禁止的事情更是如此,非要看看违反了以后会出现什么结果。他们想解除自己的好奇点。
2、随着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不断完善,他们活动范围扩大了,活动能力增强了,于是,自主意识萌发了。他们要求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他们会挣脱师长的管制,竭力自行其是。
3、有些小学生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走向极端。这些学生自尊心很强,但有时又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尤其当他们屡遭挫折、失败后可能一顾不振,自暴自弃,显得意志薄弱;对老师、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三)教育因素
1、老师和家长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比如,在处理问题时不从实际出发,坚持统一标准,碰到问题只凭主观思维就作这样或那样的处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甚至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这就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2、教师不能因材施教,而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占了上风,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加以引导,容易产生敌对情绪。
3、家长对子女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子女过大心理压力,出现逆反心理。比如,家庭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产生自卑的逆反心理。
二、对策探究
我们具体分析了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后,就可以对症下药,通过适当手段来培养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功效。
1.充分利用“期待效应”。
“期待”是师生双向体验的反应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或教学艺术,更反应了老师的责
任心和事业心。“皮格马利翁”效应证实了教师真挚、热情的期待可以成为信息的媒介传递给学生潜在的力量,调动起他们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对一个心灵纯洁的孩子也是大有鼓舞作用的。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心理要强,应用期待艺术要高,这样,就会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认识、奋发向上的主动性增强。随着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增强,教师的期待心理将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逐步沿着教师期待的目标去努力,自然而然,逆反心理就消除了。
2.充分利用“暗示”效应。
“暗示”是指权威者通过语言、行为、环境对人的心理上的影响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教育的意图,他就越能消除他们学习过程的逆反心理”在应用时,教师对学生要坚持“三多三少:即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少埋怨。教师要善于通过语言进行暗示,可以有步骤地向学生提供有关新知识,启发学生思考,设置悬念,展现情景,激发情感,通过表情进行暗示。可以对学生行为用微笑、赞许、微怒、沉默、欣赏等神态动作补充和加强言语情感,这既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还能照顾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善于通过环境进行暗示,把教育教学内容寓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和各类环境布置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赏心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
3.充分利用“爱心”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感情集中到一点,就是爱心。它是教师高尚情感的结晶,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平日要多与学生多接触、谈心、辅导,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多鼓励、多表扬,多吸收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参加集体活动。诚心心实意的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促使其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另外,教师还要不断修炼自身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品格高尚、尊重学生、治学严谨、精通专业、教学得法的“德高望重”的教师,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服,以利减少师生间的矛盾,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情感。
4、充分利用要发挥班集体效应。
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班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
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
5、要充分发挥家长配合教育的效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特别是对于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学校更应与家长密切配合进行教育。如果家长缺乏教育的常识和方法,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请教老师或有经验的家长介绍成功的教育经验等。只有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进行,才能为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创设良好的条件,巩固教育矫正的成果。
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是学生的引路人,我们对学生给予殷切的期望,同时要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未来的花朵,只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学生成为有用人才。
总之学生的逆反心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因此,我们应与学生在理解信任的前提下沟通思想,让学生信任你,信服你,再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化他,俗话说,谈心容易动心难,不动其心也枉然。因此,当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的时候,真诚相待,沟通思想,树立信心,这样,使学生的逆反心理得以矫正,学生的精神面貌大为可观,学生的内心世界将会闪烁无限的光芒。
第五篇:试论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试论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学困生时刻影响我校物理成绩的提高,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学困生占的比例也不低,而且学困生的成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论证了两个问题:一是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二是对这些成因的对策。关键词:物理学困生 成因 对策
“所谓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品格、方法与体质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没有得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学困生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
一、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个性的人”,我校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全部来自农村甚至是边远山区农村家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为什么有的学生学得轻松,有的学生却学得费劲?我们要找到学生学得费劲的根源,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为此,我对我校八、九年级全体学生共364人进行了“物理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并对调查进行了分析,了解到形成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样的,也比较复杂,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内部成因
1、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主要的原因
根据调查:有85%的同学只有到考试前才复习,平时都不复习;15%的同学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没有记笔记的习惯,经常搞小动作。
2、对学习、实验兴趣不浓,动手能力差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而40%学生对动手实验毫无兴趣,懒得看,懒得做,造成动手能力差,这也是形成学困生的一个原因。,3、独立能力不强
35%的同学有抄袭别人作业的习惯学生,自己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每到做作业时,也必须与别的同学坐在一起,要依赖别人,更有的是别人写一个字,他就写一个字,别人错一个标点,他也错一个标点,如果给他一个人独立完成,不知从何下手,只有咬笔头的份儿。
4、学习方法不科学
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50%的学生对学习没有一定的学习计划,老师说什么做什么,老师没说的什么都不知道做,被动学习。
(二)、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外部成因
1、社会环境因素
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一些个体户或农村专业户认为自己没文化,不也是照样赚大钱,更有40%家长说“书有什么读法,读与不读一个样,不读书一样可以打工赚钱,读了大学出来照样找不到工作。”使得子女对学习没有了兴趣,甚至放弃学习。
2、家庭因素
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显而易见,家庭的教育与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如一个不完整或不和睦的家庭都会对子女在心理上和学习上造成不好影响;还有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不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教育和引导方法不当,对子女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不良影响;再有就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认为即使读得去,也送不起,所以干脆就对子女说“混完初中就回来吧。”这对学生的学习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部分占30%。
二、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以叶圣陶的“习惯说”为理论依据。在叶老先生的教育观中,最具有个性特色的就是“习惯说”。在他的论著中,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从学生到教师等多方面精辟而又通俗地论述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内涵和方法。他认为:“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课前做什么、上课怎么做、练习有什么要求,我对学生一一交待,今天说了,明天再强调,还经常抽查监督。如要求学生在每节物理课前用3分钟把上次课的内容复习,上课时拿小本子用5分钟把上节课的内容提纲写出来,每节课要做好笔记,做作业要先读题,做错题目要用另外用一本“错题集”整理好等。这样严格要求了一学期,现在不用强调学生也能坚持了。每次上新课前都知道认认真真预习,做好记录。
2、构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矫正学困生的不良习惯。
叶圣陶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初中学困生由于意志品质稍差,学困生的行为变化无常,容易反复。因此,我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通过打电话、写信、学校与村委联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建立师生一对一帮教网络;通过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良好教育网络,减少社会中各种不良影响对学困生的侵蚀,为学困生不良的学习习惯的矫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3、实行“低、小、多、快”的教学改革。
从物理单科的教学上加大对学困生的教学倾斜力度,我从备课起就开始备学困生,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出差距,把准方向,制定改革的措施。探讨物理课堂上如何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脑动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也能参与课堂活动,课堂上体现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活动时间一般达到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一次持续讲课控制在10分钟内。快速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避免了课后大面积补课。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我觉得“低、小、多、快”的模式对转化学困生有很好的成效。
4、加强思想教育。
开展心理讲座,介绍心理知识,进行心理咨询,预防学困生不良心理,防止学困生的反复。我经常在教室、校园乒乓球台、石桌、实验室对学困生进行作业辅导、实验辅导,经常找学困生谈心,平均每周至少谈话一次,每月月考结束后谈话一次,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多次请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如高级教师张信老师、“八桂”乡村师德标兵王双德老师)来给学生上心理学讲座,励志讲座,中考之前的心理疏导等等。使学困生能够从不健康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5、建立了学困生学习档案
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每次作业按不同层次设置深浅,每次作业都有同学指导,确立学习目标放低,让学生感到、看到自己努力了,今天到哪个层次,明天能和谁比,作业通过努力都能自己解决,每人都有发展进步的空间,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6、课堂上关注学困生。
激发“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我们与“学困生”交朋友,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主动投入到主动学习的活动中来。给“学困生”多一些关注:(1)多倾听“学困生”的声音。教学中有意设计一些接近“学困生” 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如声音是这样产生的?”让他们能回答、想回答,在鼓励与表扬声中激起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2)多展示“学困生”的作业与作品。我们经常把学困生工整的作业展示在“学习园地”,这样做使他们有成就感,增强学习的信心。(3)多指导“学困生”的独立活动。“学困生”往往依赖性比较强,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让“学困生” 感到学有靠山。如学生做作业时,教师有意走到学困生旁边,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当面辅导,帮助“学困生”当堂掌握知识。
7、开展学科活动,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科活动是课堂学习的补充与延伸,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学实践证明,开展学科活动是激发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学困生在这样的环境的激励下、影响下,就会对学习逐渐产生兴趣,进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去做实验,主动去学习。
8、建立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根据章节、段考、期考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学期成绩进行比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奖,并适时给予鼓励。对明显进步的学困生期末进行表彰,颁发“进步奖”,“学有所值”以示鼓励。总之,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只要存在着学校教育,学困生问题就必然存在,学困生的形成也是错综复杂的,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应采取何种更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寻找和尝试各种方法
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及学习困难,促进他们在学习、品行、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教育学》、《心理学》、《课堂教学小策略实用精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