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5 01:1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计划》。

第一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计划

合兴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沪教委基[2013]59号文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以推进课改为载体,以落实减负增效为目标,从教学研究、作业优化等方面深化改革,为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奠定基础。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意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落实课程标准,明晰低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掌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基本方法,改变凭个人经验和主观愿望的教学与评价现状,尊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差异发展和个性发展,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扎实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三、主要任务:

(一)组织学习统一认识

1、组织召开例会,全体教师会,教研组长会,深入学习市教委文件、教研室课程标准解读意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工作重点。

2、召开教研组专题学习会议,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开展有关学习准备期、单元作业设计、学科评价等方面的学习研讨,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全面理解“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内涵。

3、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宣传“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意义,及时告知学校的工作举措,提出相关的家庭教育建议,家校沟通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有效实施 整体推进

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继续深入教学第一线,在教学各环节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反馈。

1、优化教学与评价(1)以文件精神为引领,倡导“以生为本、有效学习、快乐学习”,做到“不拔高、不抢跑、不歧视”,不断优化教学环节,提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以生为本——依据课标,关注学生的水平差异和个性差异,杨哥把握学段目标,将其细化分解到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妥善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

有效教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咋红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知识与技能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及教学效能的提升。

快乐学习——尊重学生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营造关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才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分层作业,控制作业量,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实现能做、乐做,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不拔高——严格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安排课时,实施评价,不随意拔高教学与评价的要求。

不抢跑——严格按照教研室研制的教学进度实施教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

不歧视——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强化评价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

关注评价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重视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在日常教学中细致观察、有效记录、及时评价学生表现,通过评价,如实反映学生个体情况,发现学生在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差距,改变以往评价只关注学生成绩的做法。

关注评价方式——采用等级制(星级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综合反映学生学业发展状况。学业成绩、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评价结果均采用等第或星级表达;学习的能力、知识的理解、个体的学习情况可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

A、即时激励评价法(小奖品+激励性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加小奖品(五角星、粘纸等小朋友喜爱的形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各项活动中。

B、过程积累评价法(笑脸或五角星+激励性语言)

一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在“学习准备期”阶段,“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态度的考查、学科知识的理解、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评价,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C、总结表彰评价法(等第+评语)

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准备期结束之际,进行总结性评价。评价分为两个部分:展示性评价——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听课,向家长展现一个月以来的孩子的学习成果,如作业展示等。表彰性评价——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从不同的行为习惯养成角度出发,教师、家长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各方面的表现予以个性化的评价,激励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关注评价手段——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实施多远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一、二年级不进行考试。三、四、五年级要把平时形成性练习、单元自测练习、阶段质量调研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重平时练习,重单元过关。一学期不超过两次考试,严格按上级规定组织检测。

2、完善考核与评估

建立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监控机制,通过观课评课、调查访问、质量调研等形式,加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考核。通过教师自评、教研组互评、学生和家长的问卷等形式,考核评估教师的工作,激励教师规范有效的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学校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通过家长开放日课堂观摩、学生作业展示等形式,向家长、社会汇报,听取意见,调整工作,促进学校此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实施策略

(一)与学习准备期工作相结合

在学习准备期,放慢教学进度、精简学习内容、改进学习评价,关注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加强幼小衔接。制订各学科准备期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规范,对孩子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常规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与快乐活动日拓展活动相结合

以教研组为单位,精读课程标准,基于教材抱我课程的拓展点,设计切合学生年龄特点、学习经验、生活经验的作业,拓宽知识来源,把学生引向课外。

(三)与校本研修工作相结合

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实施,通过理论学习、观摩研讨、实践探究等途径,促进教师课程文化的自觉。教研组落实教研室培训要求,组织教师再次细读各学科课程标准,真正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在校本的学习实践中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

2014年11月

第二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计划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实施计划

古北路小学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求,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

[2013]59号文件精神,以推进课改为载体,以落实减负增效为目标,围绕“三个指数”,从教学研究,作业优化等方面深化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意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落实课程标准,明晰低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掌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尊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差异发展与个性发展,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三、主要任务:

(一)组织学习,统一认识。

1.组织召开行政例会,全体教师会,教研组长会,学习《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长宁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施意见》、《上海市小学学习准备期教学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

2.召开教研组专题学习会议,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开展有关学习准备期,单元作业设计,学科评价等方面的专题学习,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全面理解“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内涵。

3.召开全校家长会,宣传“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意义,及时告知学校的工作举措,开展孩子身心发展专题辅导,提出相关的家庭教育建议,家校沟通,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有效实施,整体推进

1.加强领导与管理。

学校成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周明星

组员:金珏、苏晓燕、沙青、程全、陈飞雁。

工作小组做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学习、宣传、指导、督察及评价反馈工作。严格执行上海市教委2013学年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课时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规范课表要求。广泛听取师生及家长意见,认真制定“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学校工作计划,深入教学第一线,在教学各环节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工作。

2.优化教学与评价

(1)以课改精神为引领,倡导“以生为本、有效教学、快乐学习”,做到“不拨高、不抢跑、不歧视”,不断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

以生为本——依据课标,关注学生的水平差异和个性差异,编制课程实施计划表。严格把握学段目标,将其细化分解到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中,妥善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年龄特征、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

有效教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知识与技能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及教学效能的提升。

快乐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营造关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精心设计作业,加强作业量的分层控制,提高各层次学生作业量的合理有效性,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实现乐做、能做,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

不拨高——严格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安排课时,实施评价,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

不抢跑——严格按照备课组制定的课程实施计划表安排课时,组织教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

不歧视——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强化评价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

关注评价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在日常教学中细致观察、有效记录、及时评价学生表现,通过评价,如实反映学生个体发展情况,发现学生在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差距,改变以往评价只关注学生成绩的做法。

关注评价方式——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综合反映学生学业发展状况。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均采用等第表达,教师要结合学生个体学习情况,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真正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关注评价手段——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实施多元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评价的实效性,多侧面的反映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期末语文、数学组织一次考试,其他学科组织一次期末考查。

一、二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试。

3.完善考核与评估

将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与评优奖优工作挂钩,建立教学过程各环节监控机制,通过观课评课,调查访问、质量调研等形式,加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考核。通过教师自评,教研组互评,学生、家长问卷等形式,认真考核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激励教师规范、积极、有效地执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把“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纳入学校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和评估。通过“家长开放日,校园诗会、运动会、科技节”等校本主题实践活动、学校网络平台及公开教学观摩,学生作品展示等形式,向社会、家长汇报,广泛听取意见,对本方案实施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

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和完善,促进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有效实施。

四、实施策略

1.与学习准备期工作相结合。

在学习准备期,放慢教学进度、精简学习内容、改进学习评价,关注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养成,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加强小学与幼儿园衔接。制定各学科准备期教学计划,设计综合活动方案,在相关课时中予以落实,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文明礼仪、习惯规范等,对孩子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一些平常的常规进行一些教育和引导。

组织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体育亲子活动等形式,将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准备期内,各个方面的成长全面、立体地展现给家长。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孩子共同感受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变化。2.与快乐拓展日课程活动相结合。

根据长宁区“快乐拓展日”课程活动的有关要求,每周周三下午安排半天时间让学生开展活动。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实现学生“快乐活动”,在周三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

完善作业备案制,实施二级备案,常规作业符合课程实施计划表目标要求,增强作业与学科基本要求及课堂教学的匹配性,深化作业效能研究,提升教师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以教研组为单位,精读课程标准,基于教材,把握课程的拓展点,加强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设计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长作业。拓宽知识来源,把学生引向课外,让学生“学修一体”,掌握更多知识,体验更多角色,增长更多智慧,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创造及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逐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3.与校本培训工作相结合。

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实施,通过理论学习、观摩研讨、实践探究等途径,凝聚共识,促进教师课程文化自觉。

教研组落实区教研室培训要求,制定各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实施细则。组织教师再次细读各学科课程标准,真正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及课时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据学校与教研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要求与各学科课程实施计划表,制定个人学期教学计划。

主动对接区域课程与教学工作重点,加强校际合作互动,积极参与区域组织开展的各项教学研讨活动,在学习实践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课程执行力。

第三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

各区县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求,深化本市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经研究,决定自2013学年起,在全市重点推进小学一、二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并逐步扩大至小学中高年级。鼓励区县和学校采用“以点带面”的推进策略,选择若干学校和若干学科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后再行推广;鼓励区县和学校在做好小学低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小学中高年级的改革实践。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的与作用

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但是,当前小学教学与评价还存在一些偏离课程标准要求的现象,如教学要求、作业要求和评价要求被人为拔高,学生必要的学习经历被忽视,针对学生差异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比较缺乏等。这些现象影响了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对小学阶段课程改革的质疑。

推进实施小学阶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有利于引导学校和教师牢固树立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中的地位,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以及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开展教学与评价工作;有利于促进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和学校逐步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完善相应的工作管理机制;有利于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尊重孩子的差异发展和个性发展。

推进实施小学阶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保障全体学生接受公平且高质量教育的需要,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的需要,更是当前深入推进小学阶段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内容与要求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是要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相关要求,开展教学和评价活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并非单纯地控制或降低教学基本要求,而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科学确定教学基本要求和评价要求,在教学与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维度,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课程目标的落实,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学校要通过教研活动和业务学习活动,积极推动和引导教师改变基于个人经验和基于教材内容设定教学目标的做法,真正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阶段教学目标及课时教学目标。鼓励教师编制“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明确各学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与评价方法等,并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据此确定教学方案及实施方式。

2.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参照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年龄特征、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要围绕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丰富经历、探究体验和表达交流等要求,精心设计“学习准备期”和“快乐活动日”综合活动。要在实践中总结阅读、表达、探究、实践、交流、游戏等活动的实施经验。

3.有效调控教学进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多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并适时予以鼓励。要探索课堂观察与分析的途径与方法,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二)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

1.科学设计评价内容与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把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探索通过课堂观察及时评价学生表现。要注重表达表现、探究活动、社会实践、作品展示等表现性任务的设计,细致观察、有效记录、深入分析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方法、态度、兴趣与习惯等。要设计符合课程特点和本校特色的评价体系,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实施多元评价,探索学年、学期等阶段性评价。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一、二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试。

2.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校和教师要注重积累学生课堂表现、表现性任务完成情况、各类考查情况等的记录,采用等第和评语相结合的形式,综合反映学生学业发展状况。要加强对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对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等第表达,并结合学生个体学习情况,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真正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3.注重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学校和教师要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明确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不是对学生进行评定或比较,而在于发现学生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差距,进而调整教学方案或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要重视评价数据的统计、分析,客观反映课程标准的达成情况,如实反映学生个体发展情况。要及时、明确、有针对地反馈评价结果,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指导,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

三、措施与保障

1.加强指导监督。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学校及教师的管理和指导。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加强中小学课程教学管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职责,严肃查处所辖中小学违反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与评价的行为,保障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各小学要把“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作为学校依法办学的重要工作,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

2.加强调查研究。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要积极开展小学教学与评价现状的调研,善于发现问题和经验。市教学研究部门要开展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适时修订小学语文教材。市、区县教学研究部门要加强教学研究,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作为常规教研及网络教研的重要主题;教研人员要深入基层学校,加强对教师教学的指导,解决教师在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要以项目为载体,探索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有效途径。鼓励区县和学校开展师生关系、学业负担、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等关键因素的调查,以持续准确了解学校教学与评价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程度,教师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能力,并以调查证据为基础,及时研究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组织各类培训。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要针对教研员、校长和教师,灵活采用教材教法分析、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展示、教学论坛、专题研修等方式,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专题培训。

4.提供资源支持。市教学研究部门要梳理一、二年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与要求,修订并公布《幼小衔接家长手册》等指导性文本。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通过撰写报告、发表论文、出版书籍、录制视频等形式,提供多元化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各种资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5.营造积极氛围。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组织各类交流展示活动,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向家长、社会宣传“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重要意义、典型经验和案例,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和教育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会

2013年8月7日

第四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梅林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沪教委基[2013]59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我校积极倡导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意识,落实课程标准,明确低学段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其教学与评价的基本方法。以此改变个人经验和主观愿望的教学与评价现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扎实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领导设计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首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领导小组:陆亚娟

黄惠娟

周鹏

工作小组:周鹏

陈妹凤

周益

丁一凡

黄平

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先行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学校工作计划,做好学习、宣传、指导、督察和评价反馈工作。

二、学习宣传要求

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组织学习市教委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教研组、备课组分别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教研员的专题培训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是什么、怎么做,为指导和引领做好准备;教师认真参加各教研组、备课组组织的专题学习,一年级教师就学习准备期进行专题学习;家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年级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该工作的相关精神,了解学校此项工作的开展内容。

三、细读课标教学

我们开展了2013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读活动,通过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研读,把握学科要求,做到:科学运用、创新提高、务实到位。

学校开展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读活动,行政蹲点人员指导各教研组组织教师研读课程标准,知晓本学科各年段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原则开展教学常规活动;梳理本学科各年段的核心知识点、能力点、考核点等相关内容。全体教师教师通过自主研读与集体研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知晓本年段及相邻年段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将课标理念、目标、要求应用于学科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

四、开展活动衔接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3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在一年级设置为期4周的 “学习准备期”,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幼小衔接。

1、计划先行——学校制定了“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计划,一年级组各任课教师按照计划认真执行。

2、课时安排——利用拓展型课程的课时,每天安排1课时,每周5课时,共20课时的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

3、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上海市小学学习准备期教学指导意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小学一、二年级课程调整方案》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对一、二年级的所有任课教师进行培训。

4、加强宣传——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等方式及时做好宣传工作,让社会了解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的内容及课程调整的目的、调整内容与要求、评价要求等,积极发挥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和监督力量。

5、设计案例——学校综合活动重点围绕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以及师生交往,参考《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的实施指导意见》,安排教师编写了“学习准备期”的综合活动内容(教学案例):熟悉新环境、了解新规范、养成好习惯、锻炼好身体,为任课教师的教学提供典型的实施案例。

6、评价总结——教师在实施教学案例后撰写教学反思;9月份,对学生进行了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学生达标情况的统计;平时注重资料积累,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六、落实教学

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细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教学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1、备课——注重兴趣,培养习惯,激励评价。A、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教师编制“学科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明确本学期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与评价方法等,并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据此确定教学方案及实施方式。

B、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区学科培训要求,一年级第一个月的学科教学以“学习准备期”为主,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在备课中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针对性的教学评价等。坚决做到:不超进度,不增加难度。

2、上课——把握目标,营造活力,提升幸福。

A、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增强师生间的合作交流,从学生的学习、情感、身心发展等方面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B、有效调控教学进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正视学生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C、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同主题”教学展示活动。同级组老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同一主题展示课堂教学。教研组成员必须全部参与听课,课后上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评课,指出不足,达成共识,上课教师反思。

3、听课、评课 ——及时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从第1周开始,校长协同教研组长、同年级组教师执行“推门听课制度”,一年级教师的课必听,课后形成书面意见,作出评价。听课重点是检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落实情况,课堂中更关注师生关系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对存在问题的班级、学科教师我们进行了跟踪性诊断听课。教研组活动时组织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展说课评课活动。

4、课堂练习设计和批改——精选精讲,减轻负担,形成个性。

认真学习县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单元作业指导建议》,在二次备课的基础上优化作业设计,减轻作业负担,提倡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教师根据具体学情设计多层次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练习,获得自我发展。严格落实“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三、四、五年级的课外作业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1小时以内完成。

5、教学质量——健全机制,关注发展,切实提升教学效益

继续把控命题质量,命题前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学生学业评价实行等第制及学习诊断书的形式。一年级采用游园会、游戏活动等学生喜爱的方式考核教学质量。

七、改革教学评价,快乐学习

1、评价要求:

A、科学设计评价内容与要求。把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B、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等第表达,并结合学生个体学习情况,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真正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C、注重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明确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在于发现学生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差距,进而调整教学方案或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

2、评价方法:

A、即时激励评价法(小奖品+激励性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加小奖品(五角星、粘纸等小朋友喜爱的形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各项活动中。

B、过程积累评价法(笑脸或五角星+激励性语言)

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在“学习准备期”阶段,“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让学生在尝试中获得成就感,培养自信心,分别设计了“课堂学习评价表”。评价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态度的考查、学科知识的理解、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及时、明确、有针对地反馈评价结果,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基于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完善学科评价表。比如:语文学科在学习准备期以后的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评价,参照数学学科的评价表,以“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评价形式”等维度,从语文学科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知识理解、能力培养”等方面设计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地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学生予以评价,真正提高评价的科学性。英语学科也将同样进行相关的调整。

C、总结表彰评价法(等第+评语)

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准备期结束之际,为了表彰和鼓励在各方面取得进步的学生,需要进行总结性评价。评价分为两个部分:展示性评价——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听课,向家长展现一个月以来的孩子的学习成果,如作业展示等。表彰性评价——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从不同的行为习惯养成角度出发,教师、家长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各方面的表现予以个性化的评价,激励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3、评价措施:指导、调研,科学评价:

通过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反馈沟通→落实整改”,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减负增效,有效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我们还处在尝试的阶段。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课标用好教材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评价策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也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成功与不足。我们也期待教研室能过给予我们更过的业务指导与帮助。

2014年11月

第五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实践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实践”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积极倡导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意识,落实课程标准,明确低学段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其教学与评价的基本方法。以此改变个人经验和主观愿望的教学与评价现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扎实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开展。

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细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教学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1、备课——注重兴趣,培养习惯,激励评价。

A、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教师编制“学科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明确本学期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与评价方法等,并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据此确定教学方案及实施方式。

B、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区学科培训要求,一年级第一个月的学科教学以“学习准备期”为主,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在备课中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针对性的教学评价等。坚决做到:不超进度,不增加难度。

2、上课——把握目标,营造活力,提升幸福。

A、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增强师生间的合作交流,从学生的学习、情感、身心发展等方面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B、有效调控教学进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正视学生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C、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同主题”教学展示活动。同级组老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同一主题展示课堂教学。教研组成员必须全部参与听课,课后上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评课,指出不足,达成共识,上课教师反思。

3、课堂练习设计和批改——精选精讲,减轻负担,形成个性。在二次备课的基础上优化作业设计,减轻作业负担,提倡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教师根据具体学情设计多层次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练习,获得自我发展。

4、教学质量——健全机制,关注发展,切实提升教学效益

继续把控命题质量,命题前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学生学业评价实行等第制及学习诊断书的形式。

下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与评价

    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与评价 六盘水市第一中学物理组 田有凤 一、关于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性质、课程标准的内容、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 1、课程标准的性质 《课程标准》是......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汇报(5篇)

    带着憧憬 且行且思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汇报 从2014学年起,市教委在全市推行小学“零起点”教学的举措,这无疑是为学生减负的重要之举,让教学回归理性的明智......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引导教师牢固树立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中的地位,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以......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的总结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的总结 数学教研组:周雪琴 一、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研究 通过前阶段的研究,我们认为应考虑在以下五个维度上构建数学课堂教......

    柘林学校自评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

    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自评总结 奉贤区柘林学校 根据沪教委基[2013]59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

    小学数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教研活动小结

    小学数学教研组听评课活动小结 新学期已近两个月了,在最近的几天内,我们全校教师举行了听评课活动。旨在通过这次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积极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

    小学语文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案例

    小学语文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案例 朗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如今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

    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学习体会五篇

    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学习体会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作为教师来说教学是研究的主要工作,再熟悉不过了。但通过学习,还是让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不得不重新审视已有的教育理念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