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的总结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的总结
数学教研组:周雪琴
一、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研究
通过前阶段的研究,我们认为应考虑在以下五个维度上构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1)目标制定;(2)教学策略;(3)教师角色;(4)学生角色;(5)学习结果。
1、目标制定
所谓目标制定就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和学生先前的知识、兴趣和经验共同选择学习目标。
(1)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现在的教师对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而制定目标,组织教学。大部分教师在思想上都一致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的人才观已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素质教育应该全面展开。教师应改变固有的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向合作学习;从单一的语数考试转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发展,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一轮教育变革在教师身上有了很大的体观。因此,教师们在制定目标时比以前有了更深的思考,不仅仅是考虑这节课学生能学会几个知识点,到时候考试能够考几分等。更多的是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已有水平、兴趣、爱好、经验等制定目标。他们不仅只重结果,更注重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多少,更要看他们是怎样学习的;不仅看他们以后能在考试时得几分,更看重的是他们怎样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我们通过对身边老师的观察,认为他们有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良好愿望。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完美,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忽视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一意照搬教参的目标,一意照仿别人所上的目标来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目标,造成事倍功半,课堂效果差。这些现象我们观察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A、一些教师一味的同等于城市教师来设计目标、制定目标、而忽略了自己的学生在某些方面有本质的差异。比如我们学生比城市学生所接触的知识少,所接触的社会新生事物要少得多,这对制定目标就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一位教师所说的现在的新教材中的某些主题图中事物(如电梯、体育馆、儿童乐园等),在城市孩子眼中司空见惯,而在我们有些学生眼里有如天外来客,有些同学电视中都没见过。这就会给教师制定目标带来一些影响,如果教师不去注意这细小的差异,往往整堂教学不尽人意。B、部分教师照搬别人好课的目标,认为他这样的目标定位教学时能成功我也会成功,而忽视了各自教师,各自学生所不同之处,一味的模仿往往得到的是失败的结局。(3)基于上面两种情况,我们认为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的目标时,教师要十分了解自己学生所存在的不足,所具备的优点,知晓他们先前的知识,懂得本班学生的兴趣,结合自己平时所教的经验,有时最好事先对部分学生进行摸底,让他们有机会参与目标的设计制定,这样所制定的目标将会切实符合学生现实,是收取丰收成果,希望果实的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有意义。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将作进一步的思考,以作出更深的分析,使以后教师在目标制定时少走弯路,少走错路,使课堂目标切合实际,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富有成效。
2、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简单的说可以认为是教学所采取的途径,即教师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来让学生获取知识,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提高自身不平的。面对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从知识的本身特点,学生实际水平、兴趣、经验,以及借助以往的成功经验和他人的范例来综合加以思考,以此确定教学策略,落实课堂教学,使学生觉得轻松、学的实在。
(1)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策略。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合作来完成本堂课的教学。整节课教学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又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鲜明的特点,教师和学生有机的结合,最终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发挥出教师和学生在这知识点教学上所应起到的作用。在平时我们所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那些教师设计好整个剧本而让学生顺着剧情来表演的教学策略,也就是老师们经常提到的“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这类教学忽视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老师当成课堂教学的主宰,绝对权威,这样一来,课堂上的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学生学到的往往是知识的结果,而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而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让学生知道结果,更重要的是产生这一结果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不单单“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2)学生自定步骤,为个别性学习而设计。所谓学生自定步骤学习,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某些知识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真正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经验,每位学生都有各自原有的水平,每位学生都有怎样获取知识的兴趣、爱好。学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着个性的差异,他们不可能都以一种同样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因此,教师要给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力,让他们有计划的自定步骤、自我支配课堂教学的某些环节,张扬个性,体现自主,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同时,教师也在这适当的“放”的过程中,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各有所长,体现出教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在我们周围的许许多多老师,也很少采用让学生自定步骤,发挥个性的教学设计,他们唯恐自己的学生偏离自己的教学逻辑、教学设计,更多的是采取不给学生大的自由空间,以免学生“出乱”。有的教师也很想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给他们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时也尝试让学生自定步骤,个别化的学习。但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在这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真正能成功的,收到良好效果的很少。更多的是当学生有了自己一些真正的见解、想法时,老师就怕学生偏离轨道,而想方设法让学生回到本来的设计上去,重新建立起教师说了算的教学方式。也有个别的教师在这过程中不管学生的表现怎样,不管对所学知识有无帮助而一向认为我要给学生自主,发挥其个性,错误的认为自己采取的是所谓的“自主教育”等。这样的教师表面上来看,其整个课堂教学学生积极性高,自主性强,但真正的课堂效率是非常低的,这在许多公开课时教师的课堂上经常见到,我们也听到过许多专家在对这些课作评价时给予了很尖锐的批评,真有点给人中看不中用的感觉。
(3)学生从多种渠道直接获得信息(如书本、网络、社会活动等)。学生从各种渠道直接获得信息的教学策略则是教师在胸有成竹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在的学生较之以往学生的知识面更广,受家庭、家长影响更频繁,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也随之增加。有些简单的知识学生不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就能掌握。因此,教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与知识本身的特点放手让学生去自我学习,让他们通过书本、网络、社会活动等各种方式来掌握相关的知识。当然,这一教学策略并不是否定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其过程中有着“设计师”的身份,教师为学生的直接获得信息作正确的引导,提供相关的资料,组织相应的活动等,学生是在教师事先铺设的轨道上去获取知识的。我们通过以往的听课以及对本校教师的部分公开课的调查发现,在象我们这样规模,这样办学条件的上海市青浦区民办小学,教师很少让学生自己去直接获得信息,因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很少有接触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另外他们的家庭条件普遍不太好,网络上获得的信息也很少,他们要获得的信息最大可能也只局限于所学的书本及其一些零散的课外书。这样,即使是教师让学生自己去直接获得的知识也仅仅是那些最简单不过的,甚至被个别教师认为是可学可不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失去为什么要让学生从各种渠道去直接获得信息的教学意义。
因此,教师在采取教学策略时要从学生,知识特点出发选出适合本课时教学的策略,只有这样,教学才是最有效的,给人的印象也是最深的,别人对你这节课的评价相信也会持肯定的。
3、教师角色
对教师角色这一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思考,我们认为:教师在一节课中所承担的某种角色往往决定这节课的成败好坏。许多专家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有多种:(1)教师是学生的亲密伙伴,扮演合作人的角色,帮助学生访问和处理信息;(2)教师扮演“总设计师”、“舞台总导演”的角色,为学生的登台表演作准备。(3)教师的“服务者”角色,所谓服务者是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访问信息的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我们通过对周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经过分析,发现当前教师特别一些老教师在对教师角色这一问题没有很好的把握,延续着以往教师作为课堂主宰,绝对权威的角色,课堂中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听。教师的这一角色使自己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忽视了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的这一角色定位注定了整堂课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正确合理的角色定位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条件。
4、学生角色
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中的学生角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何种身份,以怎样的形式来获取知识的。根据对部分教师的了解,他们对学生在课堂中以怎样的角色出现都有着较正确的认识,都认为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负有责任,也就是说学生应把学习当作一种内在的需要,而不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动的加以学习的,他们是主动的知识寻求者,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有获取知识,重新建构知识的需求和能力,他们有着对知识的自我理解,是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体。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老师认识归认识,实际课堂教学中却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储存知识的“容器”,学生很少以其原有的真正角色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搞请学生的角色,忽视学生的主体角色,将会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5、学习结果
课堂教学评价中学习结果评价,我们认为其应是(1)、学习跨学科的信息知识;(2)、培养问题解决之类的较高级思考技巧;(3)、培养信息处理技巧(如获得、组织、解释和交流信息等)。介我们在平时的听课、主课过程中发现,现实中许多教师对教学的最终结果没有最好的把握。因此出现了几种不尽人意的结果:A、有些教师很难超出自己所教的学科范畴,很难把本学科知识和其它学科相关知识加以联系。这样下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横向联系能力受到限制,学习跨学科的信息和知识就显得很难,对以后综合性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障碍。B、有的教师认为学习的结果就是让学生获取知识,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给学生“鱼”,而忽视了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更高一级的思考技巧。忽视了学生信息处理的某些技巧,强组织、交流信息等。
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在多元空间和连续时间内进行,因此,评价的主体和方式必然也是多元化和多样的评价化的。我们设想以形成性评价和鉴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包括:教师自我评价,同行(同教研组)教师评价,数学管理人员评价,学生参与评价、家长评价等。
1、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自我评价是指教师把自我当作听课者的角色,以“他人”的身份来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数学课堂教学的优缺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进步,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务必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各方面能力也务必提高(包括文化专业素质、政治道德修养等),其中教师对自我课堂教学的评价也越来越被广大教师看重。通过观察以及开展校内公开课,在我们周围的广大教师经常对自身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分析优缺点,以此来改正自身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等,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本课题组规定所有教师对自身教学的每一节课课后都来一次反思,以此来改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我们调查后发现,这一方面已被大部分教师接受。他们认为,教师加强自我评价是时代的要求,是一名优秀教师所必备的素质,只有正确审视自身每一节课的教师才会在教育事业上有的发矢,不断进步,走向成功。但在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A、有些教师自我评价不准确,对所上的课所存在的优点、缺点很难把握,往往在评价中优点不优等情况出现较多,所谓的优点照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说一下,所谓的缺点也是那些无关大局的话语。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多种原因,我们认为:①教师自我素质不高,特别在对一节好课的评价上难以把握。②个别教师思想认识上有问题,把教学反思、自我评价当作走过场,没有加以更多的重视。B、教师特别是农村完小的教师接受培训、听课、评课、讲座等机会较少,造成他们自我评价能力的欠缺,从而造成他们课堂教学效率很难提高。所以我组成员认为,以后教师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希上级部门能加以辅导。
2、同行(同教研组)教师评价
同行(同教研组)教师评价在现实教学中应用最广、指教师作为旁观者的角色对他人的课堂教学来作一番评价,扬长补短,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以往本校分为语文、数学两大组各自听课,同行教师评价。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有意把全校教师融为一体来加以评价。语文教师也来评价数学,数学教师来评价语文,打破学科界限,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对课堂教学加以评价。通过一阶段的实施,我们发现这种方式收到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以往那些数学教师很难洞悉的优缺点往往被语文教师发现,而语文教师很难发现的问题数学教师一看便知。通过全体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也比以前有了进一步的充实,教师对一节好课的要求也比以前有了更好的认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正在一步步减少,课堂效率在慢慢提高。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同行教师评价这一方法进行归纳后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评价时往往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考虑:
①从教学目的与内容上分析
A、目的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大纲、切合实际。B、内容是否正确,层次分明否。C、重难点关键把握方面。
D、课堂上能否结合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德育教育。②、教学过程与方法上分析 A、教学环节是否紧凑、详略是否得当。B、教法是否切合实际,面向全体,因材施教。C、是否善于启发学生思维。
D、是否在发展学生智力、能力的同时重视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③、教师基本素养分析
A、教态是否认真、负责、亲切、和谐。B、教学准备是否充分,课堂上应变能力怎样。C、板书设计是否合理,书写是否规范、工整。
D、是否能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表达上是否简练,逻辑性强,学科术语、符号使用是否准确。④、教学效果
A、课堂气氛,纪律如何。
B、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得到一定提高。C、学生的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否收到好的效果。
我们课题组也发现一些问题:在同行教师评价时,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冷场的场面,好多教师对同行所上的课很少评价,造成这一情景,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①有些教师同教研员或专家一起时,认为教研员或专家都已说了,我还有什么好讲。
②部分教师本身难以把握一节好课的标准,因此不知道怎样说。
③有些教师怕得罪人的想法,认为我说好说坏人家是否认可,因此不敢去评价。有这一想法的教师较普遍。
因此,我们认为,同行教师评价这一方法,还须进一步推广,进一步深化,让每一位教师会说、敢说、想说、争说,如果真的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希望,才会出成果。
3、学生参与评价
过去很少有老师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来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许多教师思想上认为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客体,学生是未成年的人,认为学生不具备课堂评价的能力,他们没有资格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这一体系中。但现实告诉我们,忽视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是个错误,我们知道学生虽是知识的接受者,但他们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他们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课堂教学的成败在学生身上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他们有能力也有权力对课堂教学作出自己的定论,我们认为,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有时出乎上课老师或其他听课老师的意料,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之中正越来越被教师接受,认可。我们课题组也注重对学生参与评价这一方法的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或谈话的方式来了解学生是从哪些方面来对课堂教学作一番评价的。通过调查,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在其年龄阶段上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可大致把小学阶段的学生分为高段和低段两大类,高段学生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辩析能力的提高,他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较低年级学生来得理性、客观、公正,看问题讲究实效,不被课堂教学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中较多的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作出评价:
A、本节课的教学对我学习起到怎样的效果。B、教师的讲解是否精练,重难点是否突出。C、教师教学目标是否切合实际。
D、教师课堂教学对我以后的成长有哪些作用。E、教师因材施教,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把握如何。
而低段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就没有高年级学生来得准确、来得全面,他们往往注重对表面现象的评价,主要表现在:
A、教师是否亲切。B、教师普通话是否准确。
C、教师板书是否合理、书写是否工整。D、课堂气氛,纪律如何。
我们认为要让学生参与评价这一方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真正占一席之地,还需要教师做许多事,一方面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权威,愿意接受学生对自身教学所作的评价;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怎样正确地去评价课堂教学,从而收到评价效果,教学相长。
4、家长参与评价
我们通过调查得出: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来源于学生在考试中所取的分数,他们认为孩子得了高分老师就是好老师,孩子成绩下降教师教学就有问题,而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对学生的影响,忽视了教师的课堂效率,忽视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等,他们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是错误的,片面的。因此,我们教师要想使家长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家长进行各方面的指导、培训等,我们学校就通过家长会、个别家长、座谈家访等全方位的接触学生家长,使他们学会评价、善于评价。教师也只有让家长参与自己课堂教学中,才能较全面地了解学生,更好地改进教学,提高自身。
三、研究成效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教师觉得它为自己在学校里的工作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同时在学校中出现了一派新景象。
1、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会到了更多的评价方法。从而使自己在教学设计上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在教学反思中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教师、学生角色把握上也比以前来得更准确,课堂教学效果在慢慢地提高。
2、同行教师在评课过程中比原来显得大胆,有多方面的见解,对各自改进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
3、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高,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成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自身看问题的方向,能力也比以前有了提高。
4、家长看问题的角度也有所变化,家长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更全面,更有理性。2015、03、15.
第二篇:小学数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教研活动小结
小学数学教研组听评课活动小结
新学期已近两个月了,在最近的几天内,我们全校教师举行了听评课活动。旨在通过这次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积极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活动中,老师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根据我们数学组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准备充分。
活动前,我们数学组的全体教师对这次活动方法及过程进行了商讨、研究,制订出活动要求。要求全体教师都使用《345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充分发扬“互帮互学”的精神。积极准备教案,准备教具、学具、制作课件,尤其是郭桂云、刘瑞英等几位老师,教学法利用的比较突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到位……正是由于充分的准备,为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活动效果良好。
这次活动,我们数学组共听了5节课,并逐一进行了评课。课堂上,每位教师都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嘻嘻嘻、xxx老师沉稳老练,把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新教法相结合,使整个课堂活泼而有秩序,灵活的教法与学法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掌握知识;xx老师的课堂上,充分展现出了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她教学设计新颖,情境创设新颖,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符合所带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xxx老师敢于挑战自我,挑战新课改,始终走在教改的前沿,在他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不是老师一味地讲,而是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尤其通过学生充分展示、交流,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效果不言而喻。真正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
三、活动受到的启发。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老师们受益非浅,启迪深刻。通过感知、讨论,体会到听评课活动几点好处:
(1)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使教师认识到可以博采众家之长,只有永远保持眼睛向下的谦虚心态,才能好学,好问,好思,好取,才能不断进步提高。
(2)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经常听课,有利于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3)听评课能促进教学创新:学习别人,认识不足,仅是改进教学的一个方面,要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升华课堂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大胆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4)听评课活动让老师们认识和了解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认识到了这种教学法的好处,此次听评课活动为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奠定了基础。此次活动中大多数老师的课前预习指导好、精讲点拨好、方法指导到位,是此次活动的亮点,值得今后发扬。
四、存在的不足。
活动中,老师表现出了成功的一面,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讨、提高,如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指导与引领,老师们不放心总要再讲一遍,没有真正放给学生,总之还是讲的偏多,学生的自主性还是得到了一定的限制。有的教师课堂中关注学生不够等等。今后,我们要准备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老师们多练习,多操作,使每一位老师尽快掌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教改要求。
第三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
各区县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求,深化本市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经研究,决定自2013学年起,在全市重点推进小学一、二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并逐步扩大至小学中高年级。鼓励区县和学校采用“以点带面”的推进策略,选择若干学校和若干学科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后再行推广;鼓励区县和学校在做好小学低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小学中高年级的改革实践。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的与作用
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但是,当前小学教学与评价还存在一些偏离课程标准要求的现象,如教学要求、作业要求和评价要求被人为拔高,学生必要的学习经历被忽视,针对学生差异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比较缺乏等。这些现象影响了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对小学阶段课程改革的质疑。
推进实施小学阶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有利于引导学校和教师牢固树立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中的地位,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以及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开展教学与评价工作;有利于促进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和学校逐步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完善相应的工作管理机制;有利于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尊重孩子的差异发展和个性发展。
推进实施小学阶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保障全体学生接受公平且高质量教育的需要,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的需要,更是当前深入推进小学阶段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内容与要求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是要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相关要求,开展教学和评价活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并非单纯地控制或降低教学基本要求,而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科学确定教学基本要求和评价要求,在教学与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维度,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课程目标的落实,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学校要通过教研活动和业务学习活动,积极推动和引导教师改变基于个人经验和基于教材内容设定教学目标的做法,真正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阶段教学目标及课时教学目标。鼓励教师编制“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明确各学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与评价方法等,并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据此确定教学方案及实施方式。
2.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参照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年龄特征、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要围绕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丰富经历、探究体验和表达交流等要求,精心设计“学习准备期”和“快乐活动日”综合活动。要在实践中总结阅读、表达、探究、实践、交流、游戏等活动的实施经验。
3.有效调控教学进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多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并适时予以鼓励。要探索课堂观察与分析的途径与方法,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二)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
1.科学设计评价内容与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把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探索通过课堂观察及时评价学生表现。要注重表达表现、探究活动、社会实践、作品展示等表现性任务的设计,细致观察、有效记录、深入分析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方法、态度、兴趣与习惯等。要设计符合课程特点和本校特色的评价体系,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实施多元评价,探索学年、学期等阶段性评价。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一、二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试。
2.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校和教师要注重积累学生课堂表现、表现性任务完成情况、各类考查情况等的记录,采用等第和评语相结合的形式,综合反映学生学业发展状况。要加强对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对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等第表达,并结合学生个体学习情况,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真正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3.注重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学校和教师要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明确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不是对学生进行评定或比较,而在于发现学生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差距,进而调整教学方案或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要重视评价数据的统计、分析,客观反映课程标准的达成情况,如实反映学生个体发展情况。要及时、明确、有针对地反馈评价结果,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指导,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
三、措施与保障
1.加强指导监督。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学校及教师的管理和指导。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加强中小学课程教学管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职责,严肃查处所辖中小学违反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与评价的行为,保障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各小学要把“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作为学校依法办学的重要工作,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
2.加强调查研究。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要积极开展小学教学与评价现状的调研,善于发现问题和经验。市教学研究部门要开展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适时修订小学语文教材。市、区县教学研究部门要加强教学研究,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作为常规教研及网络教研的重要主题;教研人员要深入基层学校,加强对教师教学的指导,解决教师在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要以项目为载体,探索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有效途径。鼓励区县和学校开展师生关系、学业负担、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等关键因素的调查,以持续准确了解学校教学与评价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程度,教师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能力,并以调查证据为基础,及时研究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组织各类培训。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要针对教研员、校长和教师,灵活采用教材教法分析、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展示、教学论坛、专题研修等方式,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专题培训。
4.提供资源支持。市教学研究部门要梳理一、二年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与要求,修订并公布《幼小衔接家长手册》等指导性文本。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通过撰写报告、发表论文、出版书籍、录制视频等形式,提供多元化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各种资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5.营造积极氛围。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组织各类交流展示活动,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向家长、社会宣传“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重要意义、典型经验和案例,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和教育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会
2013年8月7日
第四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梅林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沪教委基[2013]59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我校积极倡导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意识,落实课程标准,明确低学段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其教学与评价的基本方法。以此改变个人经验和主观愿望的教学与评价现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扎实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领导设计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首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领导小组:陆亚娟
黄惠娟
周鹏
工作小组:周鹏
陈妹凤
周益
丁一凡
黄平
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先行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学校工作计划,做好学习、宣传、指导、督察和评价反馈工作。
二、学习宣传要求
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组织学习市教委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教研组、备课组分别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教研员的专题培训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是什么、怎么做,为指导和引领做好准备;教师认真参加各教研组、备课组组织的专题学习,一年级教师就学习准备期进行专题学习;家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年级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该工作的相关精神,了解学校此项工作的开展内容。
三、细读课标教学
我们开展了2013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读活动,通过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研读,把握学科要求,做到:科学运用、创新提高、务实到位。
学校开展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读活动,行政蹲点人员指导各教研组组织教师研读课程标准,知晓本学科各年段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原则开展教学常规活动;梳理本学科各年段的核心知识点、能力点、考核点等相关内容。全体教师教师通过自主研读与集体研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知晓本年段及相邻年段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将课标理念、目标、要求应用于学科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
四、开展活动衔接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3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在一年级设置为期4周的 “学习准备期”,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幼小衔接。
1、计划先行——学校制定了“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计划,一年级组各任课教师按照计划认真执行。
2、课时安排——利用拓展型课程的课时,每天安排1课时,每周5课时,共20课时的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
3、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上海市小学学习准备期教学指导意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小学一、二年级课程调整方案》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对一、二年级的所有任课教师进行培训。
4、加强宣传——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等方式及时做好宣传工作,让社会了解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的内容及课程调整的目的、调整内容与要求、评价要求等,积极发挥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和监督力量。
5、设计案例——学校综合活动重点围绕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以及师生交往,参考《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的实施指导意见》,安排教师编写了“学习准备期”的综合活动内容(教学案例):熟悉新环境、了解新规范、养成好习惯、锻炼好身体,为任课教师的教学提供典型的实施案例。
6、评价总结——教师在实施教学案例后撰写教学反思;9月份,对学生进行了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学生达标情况的统计;平时注重资料积累,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六、落实教学
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细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教学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1、备课——注重兴趣,培养习惯,激励评价。A、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教师编制“学科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明确本学期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与评价方法等,并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据此确定教学方案及实施方式。
B、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区学科培训要求,一年级第一个月的学科教学以“学习准备期”为主,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在备课中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针对性的教学评价等。坚决做到:不超进度,不增加难度。
2、上课——把握目标,营造活力,提升幸福。
A、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增强师生间的合作交流,从学生的学习、情感、身心发展等方面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B、有效调控教学进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正视学生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C、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同主题”教学展示活动。同级组老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同一主题展示课堂教学。教研组成员必须全部参与听课,课后上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评课,指出不足,达成共识,上课教师反思。
3、听课、评课 ——及时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从第1周开始,校长协同教研组长、同年级组教师执行“推门听课制度”,一年级教师的课必听,课后形成书面意见,作出评价。听课重点是检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落实情况,课堂中更关注师生关系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对存在问题的班级、学科教师我们进行了跟踪性诊断听课。教研组活动时组织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展说课评课活动。
4、课堂练习设计和批改——精选精讲,减轻负担,形成个性。
认真学习县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单元作业指导建议》,在二次备课的基础上优化作业设计,减轻作业负担,提倡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教师根据具体学情设计多层次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练习,获得自我发展。严格落实“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三、四、五年级的课外作业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1小时以内完成。
5、教学质量——健全机制,关注发展,切实提升教学效益
继续把控命题质量,命题前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学生学业评价实行等第制及学习诊断书的形式。一年级采用游园会、游戏活动等学生喜爱的方式考核教学质量。
七、改革教学评价,快乐学习
1、评价要求:
A、科学设计评价内容与要求。把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B、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等第表达,并结合学生个体学习情况,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真正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C、注重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明确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在于发现学生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差距,进而调整教学方案或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
2、评价方法:
A、即时激励评价法(小奖品+激励性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加小奖品(五角星、粘纸等小朋友喜爱的形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各项活动中。
B、过程积累评价法(笑脸或五角星+激励性语言)
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在“学习准备期”阶段,“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让学生在尝试中获得成就感,培养自信心,分别设计了“课堂学习评价表”。评价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态度的考查、学科知识的理解、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及时、明确、有针对地反馈评价结果,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基于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完善学科评价表。比如:语文学科在学习准备期以后的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评价,参照数学学科的评价表,以“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评价形式”等维度,从语文学科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知识理解、能力培养”等方面设计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地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学生予以评价,真正提高评价的科学性。英语学科也将同样进行相关的调整。
C、总结表彰评价法(等第+评语)
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准备期结束之际,为了表彰和鼓励在各方面取得进步的学生,需要进行总结性评价。评价分为两个部分:展示性评价——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听课,向家长展现一个月以来的孩子的学习成果,如作业展示等。表彰性评价——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从不同的行为习惯养成角度出发,教师、家长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各方面的表现予以个性化的评价,激励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3、评价措施:指导、调研,科学评价:
通过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反馈沟通→落实整改”,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减负增效,有效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我们还处在尝试的阶段。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课标用好教材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评价策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也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成功与不足。我们也期待教研室能过给予我们更过的业务指导与帮助。
2014年11月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读后感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我有着以下几点看法
一、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特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明确教学目标透彻地去分析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教学思想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设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突破重点、破解难点通过高效合理地利用教材来丰富课堂让学生学有所得增进学习积极性。
二、在教学中教师要给自己定好位扮演好正确的角色。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也可以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作为一个配角的角色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途径来获得知识形成有效的知识和动作技能发展积极的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快乐主动地去追求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翱翔于知识的天空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合适的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应当关注学生个体的表现并给予学生学习适当的建议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学习分析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如何根据自我的能力或协同他人的合力去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教师担任好自己的角色学生思维一定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们更进一步的全面发展。
三、应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推进课程改革。儿童是最好的教师尤其当我们这些青年教师面对这么一群可爱的学生时自己同时也是一个受教育者的角色教师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待他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学生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更好地更健康地成长。而完成这一切的先决条件是一个合格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健康积极的人格素养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才能很好地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学习持续发展的环境帮助学生们获取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正确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对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数学是一种技术文化更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具有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与自然现象紧密相联。数学不再是课本中的加减乘除。它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把过去、现在、将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采集让学生分享人类的文化精神财富。《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就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师范生的实际特点编写的。它是一本富有特色的教材读后能使读者更好地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本书围绕理念层次、教学设计层次、教学实施层次和教学评价层次四个层次展开。将有关的概念、策略与具体的实例分析相结合充分体现平等参与的理念为读者提供一种参与式的学习场景。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的阅读学习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领悟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真谛掌握了小学数学教学基本策略从而提高了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下面我就主要来阐述一下本次读书的一些收获和感受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从目前来看的实施效果来看我认为并不理想现在老师对新课程理念大多耳熟能详脱口而出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摆脱不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一些具体细节方面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与新课程的理念格格不入的。我认为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经,因此新课程改革必然是教学理念的改革与教学策略的革新。教师是新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并将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要根本改变现代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 《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大众数学”所倡导的现代数学课程观。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
育内容的数学要适应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数学以满足学生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并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有价值”要求我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选择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有用的数学而且是对学生以后从事任何事业都有用的数学。这样的数学学习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
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指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内容能被每一名学生所掌握。它是普及义务教育地区的每个智力正常的儿童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身努力下都能掌握的数学。日常生活的需要、各种职业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经验每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思考和反映都是不同的所以数学课程将在所有学生共同接受数学教育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了解甚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名学生的数学需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为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活动领域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要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只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一个全心全意做好工作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应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决定着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决定着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数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专业知识。这是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才能正确地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熟知各年级教材的地位、较好地掌握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及数量关系的确切含义。要想当好小学数学教师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初等数学知识、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以及一些数学史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小学数学教师才能透彻地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为数学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育基本理论。这是教师专业科学知识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观念源于正确的理论它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应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提升教育理论修养。
3、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发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立足于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为了能正确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如何确定如何选择研究与论证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教师要着重学习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方法、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有关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
4、相关学科知识。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应具备数学专业知识、教育基本理论外还应该具有与数学学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既有数学专长又广泛涉猎其他知识领域其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生活常识及新兴学科等。总之教师在这些知识结构中对于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与信息都要有所涉略。有条件的教师还应该使用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既可以扩大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建立起教师在知识方面的权威性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与信赖使教师成为学生探求知识与追求真理的楷模。
三、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业务能力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的业务能力素养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能力。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工作。教育要取得成效就一定要了解和研究他们。教师要有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教师在各种场合能通过学生的表情、动作、姿态、语言等外在表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开导与教育。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和关键也是教师业务能力结构中的基本能力。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用辩证的、客观的、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克服片面性和主观性并要持之以恒。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接受能力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应用的广泛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可以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以及一些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可以通过概念间的联系如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
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3、钻研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能力。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好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与难点熟悉各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全册教科书乃至全套教科书中所处的位置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规律与实际智能水平规划好学期、单元、每课时的具体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要有独立处理教科书的能力为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补充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造性地把教科书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使教学活动做到概念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知识系统、训练有素。
4、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教师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而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来源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所以说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文化科学知识、业务能力、心理素质与教学艺术的集中表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的课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引人入胜有的课却是平淡无奇无精打采令人乏味。究其原因这既与教案设计有关又与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有关。
5、组织数学课外活动的能力。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可以结合数学课本的某些内容适当地加深拓宽可以结合某些数学知识介绍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数学史料和数学家的故事可以结合教学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开展社会调查收集数据和统计资料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与事实也可以解答数学趣味题做数学游戏猜数学谜语唱数学歌谣走数学迷宫举行数学文艺会等形式可以是组织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数学竞赛、建立数学园地等规模可以是个别的、小组的、班级的、年级的也可以是全校性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指导地将学生组织起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6、教研与科研的能力。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与兼顾个别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的问题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除了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选择课题积极地参加到校本教研、学科科研活动中去最终能够写出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或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用以指导实践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
四、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与研究 在每一节数学课中由于教学内容不同采用的教学策略、方法也有可能不同。但不管怎样总有一些基本的教学策略、方法并且这些策略、方法是在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基础上形成的。
1、组织策略教师要精心的组织课堂教学要研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有一定的弹性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习惯把课堂的管理变成师生共同交往的过程。总之,只要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勇于思考,敢于创新,大胆实践,拥有了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理念,把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就会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