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下册《比一比》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比一比》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投篮游戏吗?你的投篮水平怎样啊?
……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
1.出示两个队的比赛情况。
5名男生、4名女生,进行投篮比赛,下面是男生和女生队每个人在相同的时间内投中情况的统计图。
2.让学生观察这张统计图,思考奖牌给哪组?
3.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有的答案:
(1)算总分:男生:4+7+5+4+5=25个女生:7+3+5+9=24个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追问:你们女生同意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在人数不一样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公平?
(2)男生中去掉一个,或者女生中加上一个,使人数一样。
如果这样,教师追问,女生同意吗或男生同意吗?从而引出这种方法的意见很大,不能体现公平性。
……
师:我们发现这两组人数不相等是这场比赛比较特殊的情况,所以用总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不太公平,那怎样评判才公平呢?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
学生中肯定会出现移多补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平均数。
4.求平均数。
师:哪位同学可以用计算的方法算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估计学生会有这样的答案:
(4+7+5+4+5)÷5=5(个)
(7+3+5+9)÷4=6(个)
提问:括号里算出来的表示什么?除以几表示什么意思?得到的是什么?这个5是指每一个人投中5个吗?那这个5表示什么意思?(平均投中几个也就是这个小组投中的平均数)
小结:用每个小组的总数除以他们的人数就得到这个小组投中的平均数。
我们通过计算和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了平均数,根据平均数的多少我们也公正地认为这块奖牌应该奖给女生。
三、反馈
教材100页试一试:
小熊冷饮店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了商店本月前三周卖出的冰糕情况记录。
(这道题结局问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前三周的销售量与本周的进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前三周卖出冰糕的平均数来进货,是合理的,但不是唯一的,第三周卖出9箱,比第二周卖的多的原因很可能比是因为气温身高,如果估计本周气温比前一周更高,进货就不是平均数了,可以比9箱还多些。)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下册 比一比 4教案 北师大版
二、比一比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
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的含义,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
3、培养学生的初步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和比较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二、教材简析:
教材通过客厅里的生活画面,先让学生比较其中一些物体的长短或高矮,感受长短和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再让学生在客厅图里找出一些物体,比一比长短或高矮,并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想想做做”让学生观察、判断生活里常见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情况,初步学会比较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客厅里有些什么,可以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如从左往右、从上往下)观察,并会用画√和画○的方法表达比较的结果。
2、在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在图里再找一找、比一比,分小组讨论、交流。要求学生通过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3、“想想做做”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判断,进行交流。再联系自己身边的人或物体找一找、比一比,把学习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四、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教学挂图、教学课件、若干支长短不同的铅笔。
第二课时:师生各准备一些蔬菜和水果(如:萝卜、土豆、辣椒、苹果、草莓等),教师准备天平(或是橡皮筋和小钩子)和教学课件。
第三篇: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学习比一比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和四位数的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好,欢迎各位同学乘坐2年级二班旅游专线列车,我是本次列车导游,今天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游览我国的名山大川,大家高兴吗?现在随着我们的列车去领略祖国的优美景色吧!(出示课件)
二、探究新知
1.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
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常年云雾缭绕,它的海拔约1873M,香山位于首都北京,秋天枫叶红似火,海拔约为575M。恒山位于我国山西,被誉为天下第二山,海拔约为2017M,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县,以险峻著称,海拔约为2160M,传说中宝莲灯的神话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大家都被沉香救母的故事感动,这也充分体现了学校倡导的“六知”感恩教育,大家今后可一定要孝敬父母呀!(1)提出问题:黄山和香山哪座山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数,小声读一读,再想想这两个数那个
更大呢?(板书1873 575)
生:1873大,因为1873是四位数,575是三位数,所以1873大。师:其他同学还有想法吗?(指生回答并给予鼓励)
师:数位多的一定比数位少的大,对吗?比如四位数比三位数大,那你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 生:举例说明。
师:同学们自己发现了比较数的大小有一条重要规律是什么?(板书:数位多的一定比数位少的大)2.四位数和四位数的比较
(2)师:好了,言归正传。刚才看同学们在玩的同时学习了新知识,我也想考考大家:谁能帮我比比恒山和黄山,那座山更高呢? 师:指生读数,仔细观察着两个数,你发现了什么?(1873 2017)生:都是四位数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四位数比三位数大,可这次两个数都是四位数该怎么比呢?(小组、同桌、前后、师生之间讨论)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生:看他们的最前面的数字,谁的大谁就大。
师:也就是比他们的最高位,谁的大这个数就大,那现在2比1大了,还要在往下比较其他数位上的数字吗?
得出结论:数位相同时,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板书)
3.两个最高位相同四位数的比较
(3)出示恒山2017M和华山2160M 师:谁能说说这两座山,那座山高呢?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说你的想法? 指生回答
师:为什么这一次你只比较百位呢? 生:他们的千位相同就比较百位
师:那你是不是就不用比较千位上的数呢?其实我们还是比较了千位上的数,不比的话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一样的呢,谁再来说说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
生:从千位比起,千位相同,就比较它们的百位。
得出结论:数位相同,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一样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
二、反馈练习
出示练习题,指生回答,并说一说你比较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师:我们刚才都是两个数两个数比较,敢不敢一次比较6个数,把这6个数从小到大的排列?
独立思考解决,考虑用什么符号连接排序。
小组讨论,这么多数,怎么能很快从小到大的排列呢? 生:可以把这些数分成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三类。师:你们觉得这个方法好吗?我们一起用这个方法试试。
2.最小的四位数和最大的四位数
师:(结合这题中的99,指出是最大的两位数)刚才我们比较了很多的数,那我想知道最小的四位数和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呢? 个别回答,思考还有没有更大或更小的?
3.估一估
①出示课件练一练的1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组织交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②出示课件练一练的2题,只要求学生能正确用计数单位。
四、1.说说你的收获,同学评价
2.思品教育,在生活中那些应该比,那些不该比?
第四篇: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学习比一比教案
《比一比》教学设计
明志小学
张晓宁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和四位数的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你喜欢去爬山吗?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名山大川更是让人心驰神往。现在正是春游的季节,让老师带同学们去参观一下祖国的名山吧!在领略美丽风光的同时学到一些数学知识,好吗?(出示情景图)。
二、探究新知
1.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
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常年云雾缭绕,它的海拔约1865米,香山位于首都北京,秋天枫叶红似火,海拔约为575米。泰山位于我国山东,被誉为五岳之尊,海拔约为1533米,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县,以险峻著称,海拔约为2155米。
(1)提出问题:谁最矮?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个数,小声读一读,再想想这四
个数那个更小呢? 生:575最小,因为其它三个数都是四位数,575是三位数,所以575最小。
师:其他同学还有想法吗?(指生回答并给予鼓励)师:数位多的一定比数位少的大,对吗?比如四位数比三位数大,那你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 生:举例说明。
师:同学们自己发现了比较数的大小有一条重要规律是什么?(板书:数位多的一定比数位少的大)2.四位数和四位数的比较
(2)师:好了,言归正传。刚才看同学们在玩的同时学习了新知识,我也想考考大家:谁能帮我比比泰山、黄山和华山,那座山最高呢?
师:指生读数,仔细观察着三个数,你发现了什么?(1865、1533、2155)生:都是四位数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四位数比三位数大,可这次两个数都是四位数该怎么比呢?(小组、同桌、前后、师生之间讨论)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生:看他们的最前面的数字,谁的大谁就大。
师:也就是比他们的最高位,谁的大这个数就大,那现在2比1大了,还要在往下比较其他数位上的数字吗? 得出结论:数位相同时,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字大的那
个数就大。(板书)
3.两个最高位相同四位数的比较(3)出示恒山1533米和华山1865米 师:谁能说说这两座山,那座山高呢?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说你的想法? 指生回答
师:为什么这一次你只比较百位呢? 生:他们的千位相同就比较百位
师:那你是不是就不用比较千位上的数呢?其实我们还是比较了千位上的数,不比的话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一样的呢,谁再来说说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
生:从千位比起,千位相同,就比较它们的百位。得出结论:数位相同,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一样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
4.师:现在我们一次比较4个数,并把这4个数从小到大的排列?
独立思考解决,考虑用什么符号连接排序。
小组讨论,这么多数,怎么能很快从小到大的排列呢? 生:可以把这些数分成三位数、四位数两类。
师:你们觉得这个方法好吗?我们一起用这个方法试试。1865、1533、2155都是四位数要比就比千位上的数,2155的千位上是2,其它两个数千位上都是1,所以2155最大;
1865和1533两个数千位都是1,那就比较百位上的数,8>5所以1865>1533.所以有575<1533<1865<2155。
三、反馈练习
1.练一练①出示课件练一练的1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组织交流。
2.出示课件练一练的2题,只要求学生能说出比较方法。
四、1.说说你的收获,同学评价。
2.思品教育,在生活中那些应该比,那些不该比?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比一比》北师大2011版
教学能手赛教活动参赛教案
《比一比》教学设计
年级科目: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比一比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69页——72页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建立平均数的意义
1、投篮热身赛(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喜欢投篮吗?就在昨天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一场投篮比赛,正式比赛前,有三位同学找到我说,想先比一比,看谁的个人水平高。想看看他们的比赛结果吗?(课件出示)小明:5个、5个、5个 小华:3个、4个、5个 小雨:2个、3个、7个
讨论:用哪个数字来表示他们一分钟投篮的水平最合适呢?为什
么?(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和用它来表示个人成绩的优越性。)
2、分组投篮赛(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正式比赛开始了,裁判一声令下,运动员都已就位,可是女生队的一名队员小红由于参加别的项目只能暂时缺席投篮比赛,下边是两个队的投篮成绩统计图:课件出示男生队(5人)、女生队(4人)的投篮成绩统计图(见教科书69页)。
现在,请大家做一个公平的裁判,你觉得哪一队的实力强?(1)大家先认真观察这两份统计图,独立思考等有了想法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3)以男生组的平均数为例提问:“5”代表什么?你怎么认识理解5这个数?
(4)“5”是不是代表男生组每个人都投中了5个球呢?那“5”是谁投中的数量呢?
二、深化理解,延伸思维
3、投篮决胜局(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了解平均数的特征)就在裁判准备宣布比赛结果的时候,刚刚缺席的女生小红终于赶了过来,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她的投篮成绩吧。(1个)
(1)估计一下:女生队现在的平均成绩可能是几个?(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2)试想一下:如果小红投中6个或者9个,比赛结果又会如何呢?(3)对比一下:课件出示小红的实际成绩和试想的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
图。(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一组数据中只要有一个数据发生变化,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
三、大显身手、亲自演练
1、踢毽子比赛
下边是我们班其他同学参加的踢毽子比赛,我将四个小组的比赛成绩绘制成了统计图(课件出示)。
(1)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算出每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并且用彩笔在统计图中标出来。
(2)观察标出的平均数,比较一下超过的部分与不到的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2、完成教科书71页“练一练”第2题。(将原题中第二天的直条抹掉,告诉学生王叔叔平均每天跑4千米,让学生猜一猜第二天跑步的路程是多少。)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求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1)
5、7;
13、5;
12、8。
(2)7、8、9;1、17、6;8、8、8。(3)3、7、10、4;7、11、14、8。
2、完成教科书71页“练一练”第1题。
3、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举例说说看。(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板书设计:
比一比
——平均数 同样多、整体水平移多补少 先合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