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4课 切开的剖面
第4课 切开的剖面
上海市彭浦新村第四小学 余伟春
单元名称:
奇妙的图案 课时建议: 1-2教时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感知瓜果蔬菜切面的自然纹样美,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知识与技能:初步知道瓜果剖面有自然线纹,并进行简化与组合构成图案,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设计色彩图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切开的瓜果蔬菜剖面形状、线条和色彩,掌握不同瓜果蔬菜剖面的结构特点,在多媒体演示与绘画实践中初步掌握图案设计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瓜果蔬菜的剖面结构,用写生与变化的方法表现图案的美。难点: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和技能表现剖面图案。
教学准备建议:
教具:水果蔬菜、小刀、示范画若干张、多媒体课件、展示板等。学具:水果蔬菜、水彩笔、小刀、正方形画纸。
教学建议: 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苹果,苹果大家都吃过,它是圆圆的,红红的,那切开后苹果里面会是怎样的?(学生说)(老师拿出小刀一切为二)原来水果里面是这样的。那我们把物体切开后呈现的这个面就叫做剖面。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切开的剖面》。揭示课题。
新授:(活动一)
1、(拿出一半的苹果)原来苹果里也有纹样,那我们又如何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呢?(先请两位同学上来试试)
2、师反馈并示范:
(1)画出蔬果剖面的外形
(2)找出水果剖面图形的主干或中心,用点或线条概括(3)画出剖面线条的走向。(如果是比较密集的,一定要用概括的线条表现)
3、(出示大白菜)苹果的纹路还是比较好画,那如果是大白菜呢,我们又如何来画呢?(师简单板画)
3、下面请你们也来试试。请同学们取出蔬果,(两人一个,请一个同学把蔬果一切为二),请学生先观察自己的蔬果,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用笔勾勒出外形和主干。【出示作业要求,学生作画,师巡视。】
4、表扬画得好的同学,指出画得不够好的同学。再一次强调示范。(活动二)
1、下面我们将用色彩来表现蔬果。请大家看媒体(出示图片或范例)看看草莓和西红柿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红)再加上和红色相近的颜色,如粉红、玫红或紫红色;再出示橙子、卷心菜等,让学生讨论它们的主色和相近色。2、3、4、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版面上用粘纸粘贴好框子,做成类似相框】两人贴在一块版面上,注意最好是相同的蔬果。
2、学生相互评价,互相交流,谈谈喜欢哪一幅画。
3、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蔬果的剖面,还用点、线、色彩进行了装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用蔬果作为装饰的方法很多,(出示媒体:装饰画,用橡皮泥做的),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余时间做做或者画画。(时间多得话,可以尝试自己的水果,也可以请听课老师尝)观察自己的蔬果,找出主色和相近色。
出示作业要求:用主色和相近色表现蔬果,注意色彩的美观和和谐。学生作画。师巡视。
第二篇:剖面小结1
乌苏市阿拉特克西金矿Ⅰ号勘探线剖面工作小结
1.前言
1.1施工日期:2016年5月28日; 1.2 1.3比例尺:1:500;
1.3剖面方位295°,剖面起点位置X:4916668 Y:460414 H1265m,剖面总长:0.20Km;
1.4设计目的:划分填图单元,大体查明矿区内地层走向、产状、岩层接触关系及合理的布设钻孔;
1.5测量人员:张文革、唐凤科、王健、董永、张永新、程彦东; 1.6施工结果:已达目的。2.地质情况
本勘探线共见地层3层,分别为第四坡积层(Q4),;中石炭统巴音沟组下亚组(C2ba),岩性为灰绿、灰黑色凝灰质粉砂岩,略带硅质和泥质成份,地层产状较凌乱,节理裂隙比较发育,沿裂隙可见碳酸盐化硅化呈细脉状填充;花岗斑岩(γπ2d,与地层中石炭统巴音沟组下亚组(C2ba)呈侵入关系,接触面4)产状120°∠60°,在岩体的内、外接触带附近及岩体内部见弱破碎蚀变,矿化比较弱。
在接触带上取3件化学样,编号为PD02-H1、PD02-H2、PD02-H3。分析项目Au,分析结果未出。3.质量评述 3.1记录:
记录格式、描写内容和顺序、记量单位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炼、概念清楚、字迹清楚。分层合理,各层之间接触关系叙述清楚。岩石定名基本准确,岩性描述详细且与定名相符。蚀变与矿化、岩(矿)脉、构造和化石等特征描述详尽。各种产状数据齐全、准确、有代表性。3.2剖面图质量
比例尺和图式、图例等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内容齐全、图面整洁、字迹清晰、花纹美观。
剖面起点、终点和工程位置、地质界线及各种数据准确,按比例尺要求地质体和重要地质现象无遗漏,各种构造要素表示合理。剖面图与平面图吻合,与文字记录相符。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地表风化裂隙发育,接触面产状不清,无法量出,沿沟谷低洼处及山体陡峭的坡面均有第四系分布,主要为碎石、砂及亚砂土,碎石成份为粉砂岩及花岗斑岩的转石,个别地段碎石覆盖厚度比较大。
应结合周围基岩出露的岩性将覆盖地段的岩性划分出来。
第三篇:实测剖面小结内容
实测剖面小结内容
1、前言
叙述目的;剖面线位置、方向、坐标、测量方法;工作起止时间、工作单位、主要工作
人员;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工程工作量、标本及样品数量等。
2、地质成果
1)、区域地质:简述测区的区域构造部位、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产特征。2)、地层:依地层年代由新至老对剖面进行分层叙述。每一时代中地层可按地层组合单
位叙述其组合特征,再按不同岩性分层或填图单元详述岩性特征、接触关系,特别是不整合
接触或断层接触关系及标志层特征和分层的识别标志。
3)、岩浆岩:岩浆岩形态、产状、岩性(岩相)组合、穿插关系、接触蚀变类型及矿化 情况。
4)、构造:包括断裂及褶皱,分别描述其类型、性质、规模、形态、产状、对地层或矿
层破坏,以及控矿特征等。
5)、矿产:含矿层、矿体及矿化线索应作详细叙述。6)、新发现、新进展及新认识。
地质填图方法、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执行规范:《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一、地质填图的分类
地质填图包括正测、简测(正测77%)和草测(正测(65%)三种,不作特别说明时,所有地质填图均指正测。
目前,大家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是1:10000和1:2000的地质填图,现就这两个比例尺度的地质填图工作进行说明。
二、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 1、1:10000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
了解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扩大矿区成矿找矿远景。2、1:2000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
全面、详细研究矿区地层、岩石、构造特征;查明矿体的数量、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分布;了解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围岩蚀变等。为探矿工程布置、储量估算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三、地质填图准备工作
1、设计编写阶段的准备工作(1)充分利用前人工作成果
收集矿区或大一些范围内有关前人工作的成果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应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
a)测区内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等方面的资料,如地层、岩石、构造类型特征及小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1:50000~1:25000)等。
b)矿区内已发现的矿产种类、赋存层位、矿体规模、矿物成分、矿石类型、品位等。c)矿区内褶皱、断裂构造的分布、形态特征、规模、性质、产状以及对岩(矿)层的破坏和影响程度。
d)矿区地形图(应与填图比例尺相同或更大的比例尺)、测量控制点等资料。如果收集不到与矿区填图比例尺相当的地形图,可以用较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后使用或新测地形图。e)矿区内的物化探、重砂、航遥解释等资料。(2)确定填图比例尺
依据矿区的勘查程度及范围大小、地质复杂程度、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矿区填图比例尺。一般矿区比例尺为1:10000,矿段比例尺为1:2000。(3)确定填图范围
a)1:10000填图范围,一般为矿区范围,外围有与已知矿床有联系的地质体及矿(化)点,找矿标志明显,各种找矿手段(包括地质、物化探、重砂等)圈定的综合异常地段。b)1:2000填图范围,一般为矿段范围(局限于矿体和近矿围岩分布地段)。探矿工程集中布置的地段应位于填图范围的中部。2 填图准备工作与技术要求(1)准备地形图
地形图可以收集或由专业人员实测,地形图的精度应符合矿区设计要求,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填图比例尺。
(2)野外踏勘与技术要求
针对拟定的工作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矿区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地质、水文、物化探、测量等工种的主要人员,对测区进行实地踏勘,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统一填图单元、统一野外岩矿石命名、统一填图方法和要求、统一图式图例。(3)地质剖面测量与技术要求
在地质填图开展前,按设计地质剖面要求,在踏勘基础上进行地质剖面测量。采用皮尺加罗盘(或动态GPS)进行野外地形点数据采集,同时对剖面线穿过的不同地层单元岩性、地质界线、构造带、岩浆岩、矿岩蚀变及矿(化)体等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定位、观测、分析、地质特征描述及岩矿鉴定样的采集等,剖面精度按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剖面测量及地质剖面测量双重精度要求执行,为地质填图做准备。在地质剖面测量中,要求严格按照地质剖面测量记录表中所列项目进行记录,以免工作露项。见地质剖面测量记录表。
在地质剖面实测完成后,要进行互检、项目组检、院检、队检及主管部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据检查验收意见,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见地质剖面测量质量检查记录表。
(4)人员组成
填图组一般由2~3人组成,组长应由工程师(或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担任。
四、填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1、填图路线布置与技术要求
填图工作应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首先将实测剖面及确定的填图单元界线、构造线、侵入体界线、矿(化)体顶底板界线、产状等的位置,转绘到手图上,再从实测地质剖面两侧逐渐展开进行。
2、填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填图方法主要包括穿越法和追索法两种。(1)穿越法填图
按照填图精度要求的观察路线距离,在手图上垂直(或大致垂直)岩层走向布置观察路线。观察路线要根据填图精度和基岩出露情况考虑点距和线距。工作路线见下图。
(2)追索法填图
在穿越法填图基础上,对标志层、矿(化)体、蚀变带、主要断层等,采用沿其走向追索填图。观察路线一般采用“之”字形迂回布置,以控制其顶、底界线和了解变化情况。工作路线见下图。
3、地质点布置与技术要求(1)地质点分类
地质点主要分为基本点、加密点、岩性或产状点三类:
a)基本点:为控制测区地质界线和基本构造形态布置的观察点。基本点应布置在测区填图单元的地质界线、含矿层或矿体、蚀变带界线、岩体界线、断层面及褶皱轴等位置上。基本点要求作详细的文字记录(必要时作放大素描图)。
b)加密点:为进一步控制地质界线和构造形态的变化,在满足基本点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在基本点之间沿地质界线加密布置的观察点。加密点只作简要的文字记录。
c)岩性或产状点:为控制和了解地质界线之间岩层产状变化及岩性特征、满足基本点密度和数量要求而布置的观察点,岩性或产状点只需记录岩层产状和岩性特征。(2)地质点密度及数量
a)地质点布置的密度及数量应根据填图比例尺大小、构造复杂程度、基岩出露情况、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确定,见地质点密度及数量(正测精度)表。地质点密度及数量(正测精度)表 填图比例尺
地质界线上 的点距(m)
点数/km2
构造简单
构造中等
构造复杂 1:10000
100-200
1:5000
50-100
120
1:2000
20-50
160
240
300 1:500
10-25
320
480
600 注:地质界线上的点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求保证对重要地质界限的有效控制。b)基本点数与加密点数之和,应大于地质点总数的70%。c)简测的地质点密度及数量为正测的70%,草测为50%。
4、地质点定位与技术要求(1)现场标注点位
将写有地质点编号的木桩(竹桩)打入地质点处的基岩裂缝中,或者用红油漆在基岩上划“⊙”以示点位,并在“⊙”旁边写上地质点号。若需要仪器定测的地质点,应在地质点附近挂上小红布条,以方便找点。(2)测量坐标
所有地质点都应用手持GPS,结合地形图定位,将点位标注在手图上,用直径2mm的实心园点(●)和空心小圈(○)分别表示实测和推测的地质点,并标注点号。(3)精确定位
对精度要求很高的重要地质点,须用经纬仪或动态GPS进行精确定位。一般的做法是:填图人员在现场经观察确定地质点,用GPS测量点位坐标后,将这类地质点及坐标通知矿区专业测量人员进行精确测量定位。
5、地质点记录与技术要求
在地质点测量的坐标数据及观察的地质现象,都要按照地质点记录表格式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如下(如果采用照相、录音等形式记录地质现象时,应按有关要求,填写音像记录表):(1)矿区名称:用矿区代号(在矿区设计中规定)表示。
(2)点号:指地质点编号。一个矿区如果两个填图组最好一组用单号D1、D3、D5⋯⋯,另一组用双号D2、D4、D6⋯⋯。
(3)位置:GPS 的定位坐标及明显地物地貌的特定位置。(4)地质点性质:指界线点、构造点、矿化点、岩性点等。
(5)路线地质:指相邻两个地质点之间的观察路线,如D1—D2 表示1 号地质点到2 号地质点之间的路线。记录内容主要是描述两点间先后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记录的地质现象必须要有准确位置(对应某个地质点的方位和平距),且应记录地质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并说明与已知地质点有无差异或变化,路线上尽可能多地实测岩层产状,注意产状变化并分析原因,每条路线的观察记录具有连续性,必要时可作路线剖面图或平面图表示地质体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
(6)地质描述:每个地质点所具有的地质意义不完全相同,在描述地质现象时,应有重点,切忌千篇一律或平淡叙述。地质点描述内容主要有:①岩石的名称、颜色、风化特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②古生物及遗迹化石;③蚀变及矿化现象;④矿脉(层)、岩脉的岩矿石名称、岩矿石特征、产状、厚度、穿插关系;⑤地质体及地质构造(褶皱、断裂、破碎带等)的产状、性质、接触关系、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地貌及水文地质等。
(7)岩矿石标本、样品的采集与编号:在地质点及沿途采集的标本、样品,应在露头和手图的相应位置上标注和编号。
6、地质界线勾绘与技术要求
地质界线勾绘是指将控制同一地质界线上的相邻两个地质点相连接。地质界限勾绘应在野外实地进行,勾绘时,应充分考虑两点间距离的远近、产状及变化、有无断层切割及地形变化(按“V”字形法则勾绘)等因素。实测的地质界线用实线表示,推测界线用虚线表示。
五、野外资料整理
野外填图中形成的文字、图、实物等资料,要求当天内完成整理,不允许多天后累计整理。
1、记录本(地质点记录表)整理
应检查地质点记录表中填写内容是否齐全,文字是否通顺、有无错漏字、用语是否准确;素描图是否需要完善;检查后,给数据和素描图上墨。
2、手图整理
检查手图中的地质点、观察路线、产状、填图单元代号、标本、样品、照片等位置、数据以及界线勾绘有无错漏,确认无误后着墨。
3、实物资料的核对整理
对填图过程中取得的标本、样品、照像资料等,应核对标本及样品的编号、位置及各种数据等,确认无误后,再分别进行整理。发现问题,必须到野外核实、补充和修正,不允许回忆补充修正。
4、编制实际材料图
(1)用与手图同版的、未折叠、无皱纹、无缺损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将手图中填绘的全部内容(地质点、路线地质、标本样品、产状、已施工工程、各种地质界线、断层线等的位置、编号、代号)转绘到底图上,加上图框、图名、图例(按矿区统一图例)、比例尺、责任表等,形成实际材料图,见下图。实际材料图应在野外填图过程中逐步完成,以保证填图中出现的遗漏、错误、争议等问题能在野外得到弥补、修正和统一。
(2)实际材料图转绘方法与要求,首先丈量手图上地质点及其它内容的坐标数据,然后依据手图上各点的位置展绘到实际材料图上(也可以用灯箱透视将手图上的内容展绘到实际材料图上)。展绘过程中做到:
a)按坐标方格网,依一定顺序逐个进行;
b)先用铅笔展绘,待自检和组内检查无误后,再上墨。对地质界线或断层线的推测地段不要急于上墨,要等证据确凿后再上墨;
c)在展绘点丈量坐标时,要对手图经野外使用、折叠出现的图纸收缩误差进行平差处理,将误差消除在每个方格网中,避免产生累计误差。
5、地质填图质量检查
地质填图工作完成,经过项目组自检和互检,认为该项工作已经完成,要写出质量检查验收申请,经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按照地质填图野外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表中所列项目,对填图工作进行逐项检查,提出质量验收意见),根据质量检查验收意见,进行野外补充完善修改,认为合格后,方可验收。见地质填图野外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表。
六、地质填图提交的资料
1、资料清单
a)地质填图记录本(地质点记录表); b)音像记录表,见下表; c)标本登记表;
d)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e)实际材料图,见下图; f)岩矿石标本(实物)及送样单; g)鉴定及测试成果;
h)矿区(矿段)地形地质图(反映填图阶段成果),见下图; I)质量检查验收记录表。
2、地质填图工作总结的内容
a)概况:目的任务,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以往地质工作评述(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完成实物工作量;
b)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c)矿区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床; d)结语:主要成果、存在问题、下步工作意见。
第四篇:《蔬果的剖面》教案
课题名称:《蔬果的剖面》
年
级: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第3课 课
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高年级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为使学生学习和了解色彩的对比的概念,结合生活中的对比色的应用,培养学生对于形 式美具有感受力和表现力,从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而设置的课程。在整册教材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美术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技能技巧训 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微距观察下蔬果的切面、局部时,感受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发现美、感受美的前提是留心观察身边的每件事物,能更加关注生活细节。
2、尝试着用美术语言:点、线、面、色彩等方面,从不同角度表现蔬果的切面、局部。
3、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对生活充满热情,在生活中时时能感受美的存在。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观察蔬果的切面、局部,亲临自然,感受美是无处不在,并能用点、线、面、色彩等方面,从不同角度表现蔬果的切面、局部。
2、教学难点
学生能将欣赏到和感受到的蔬果切面、局部美用美术语言表现出来,并能学会用构图、创意的设计使画面增加艺术美感。
(六)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引导观察法、直观演示法。通过小组团结合作探究完成。
(七)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各种蔬果切面,小刀,范画等
学生:彩纸若干张,粗记号笔,方形白色纸,蜡笔或者水彩笔。
(八)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观察蔬菜剖面,使学生感受到蔬菜剖片有什么特征,感受点线面,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准备一份礼物(装有苹果、洋葱的盒子),进行“我来比划,你来猜”的游戏。
师:蔬菜和瓜果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礼物,它们不仅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营养,同时,它们的造型和颜色也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可能有同学要问了:哎,洋葱外表那么粗糙,好像并不美,别急,我给它动个小手术,我把它切开,大家发现了什么(一条条线,)今天我们就一同感受一下蔬果的剖面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板书课题——蔬果的剖面。
二、探究新知
1、读一读
生自读课本第4页左上角的文字部分:切开的瓜果蔬菜,它们的剖面结构是那么奇异!把它们的形象巧妙地加以简化、组合,赋予美丽的色彩,不就是一副美丽的图案画吗?
生筛选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蔬果的剖面完成一幅图案画。
2、切一切
学生亲自动手切一切带来的蔬果(或:ppt出示横切与纵切的蔬果图片),感受一下蔬果剖面的神奇。
3、认一认
ppt出示蔬果图片:这么多的蔬果,大家都认识吗?哎!变样了,还认识吗?联想到了什么?(波纹,年轮,大树、太阳------)
三、交流探究
1、找一找,议一议
(1)蔬果剖面有什么特点? A:点的平均排列:火龙果、扁豆 B:对称形线的排列:洋葱、甘蓝、白菜 C:放射状点、线、面的组合:猕猴桃、橙子(2)绘制方法(参阅课本第5页)
第一步:画出蔬果剖面的外形(以青椒、橙子为例);找出水果剖面图形的主干或中心,用点或线条概括;画出剖面线条的走向。
第二步:绘画表现方法。用线勾画出蔬果的轮廓,再依据剖面特征,画出细节,用黑白描绘;
用冷色调描绘;用暖色调描绘;用不同色彩表现的方法。
(ppt出示相应的图片)除了绘制独立的图案,也可以将独立图案重复排列,组合成连续的纹样。
四、欣赏提升
学生欣赏果蔬剖面作品(ppt出示学生作品)。学生谈感受。
五、联想创作
作业要求:
1、以《蔬果的剖面》为题,以任意蔬果以点、线、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2、构图准确,大胆创新。
3、注意环境卫生。
六、展示评价
1、优秀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其他同学点评,评出“最佳小画家”并说明理由。
2、教师评价,老师点评全班作业整体情况。评价要点:
A、点线面结合的花纹美、色彩美
B、构图准确,大胆创新。
七、小结延伸
1、拓印添加法
2、果蔬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艺术源于生活,体现人的情感,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亲手切一切蔬果,通过亲身体验,视觉的欣赏,触觉的感受,活跃的思维,从而产生创作欲望。再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学生能直观地学习到如何将观察到的剖面画成形象饱满的图案:先用线勾画出蔬果的轮廓,再依据剖面特征,画出细节。最后,简单复习色彩的冷暖知识,利用冷暖对比画出艳丽的图案。
在学生活动中,我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进行自评、互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并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课件及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学生作品从侧面反应了我的教学效果。经过这节课教学,我更深入的发现,美术课并不只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观察、欣赏、体验、探究、和游戏中学习,这样更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唤醒他们想象的欲望。
总之,我认为通过美术为载体向学生展示一个神奇的天地,学生经过这一课更能以一种趣味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独特眼光看世界。
第五篇:气管切开护理
气管切开护理
(一)术后护理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1)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8、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可设法固定双手。
(二)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
1、脱管:常因固定不牢所致,脱管是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处理将迅速发生窒息,停止呼吸。
2、出血: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导管压迫、刺激、吸痰动作粗暴等损伤气管壁造成。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或痰
中带血,一旦发生大出血时,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压迫止血。
3、皮下气肿:为气管切开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气肿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偶可延及胸及头部。当发现皮下气肿时,可用甲紫在气肿边缘画以标记,以利观察进展情况。
4、感染:亦为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与室内空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及原有病情均有关系。
5、气管壁溃疡及穿孔:气管切开后套管选择不合适,或置管时间较长,气囊未定时放气减压等原因均可导致。
5、声门下肉芽肿、瘢痕和狭窄:气管切开术的晚期并发症。
(三)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1、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减少对气管壁的损伤。一般选用硬度适中、表面光滑、内径相对大的12或14号橡胶或硅胶导管,或用专制的吸痰管,也可将导管前端较厚的盲端剪去,使之成向内凹之月牙形,再将两侧剪两个小孔,以减少头端吸痰时的负压,增加吸痰面积。如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及痰中带血,要警惕有出血的可能,一旦发生大出血,要立即实施气管插管,同时进行止血等抢救措施。
2、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操作前洗手,导管严格消毒,一根导管只用一次,吸痰时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先吸气管内分泌物,然后再吸鼻、口腔内分泌物。
3、吸痰前应深呼吸3-5次,使用呼吸机者,需过度通气2-3分钟,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然后快速、准确、轻柔地用吸
痰管抽吸分泌物。禁忌将痰管上下提插。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尤其是呼吸衰竭患者,较长时间的负压吸引,可引起缺氧、呼吸困难而窒息。如分泌物过多,一次吸不净,应再次行过度换气或深呼吸再吸引。
4、吸痰管一定要达到气管深度才能启动吸引器,或者启动吸引器时,用手将吸痰管与玻璃接头处反折,使之不漏气,将吸痰管伸入气管达一定深度再放开吸痰。
5、吸引负压以6.7kpa(50mmHg)为宜。
6、在吸痰过程中病人常有咳嗽反射,这有利于排痰和痰液的吸出。
(四)拔管的护理
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堵管时,一般第一天塞住1/3,第二天塞住1/2,第三天全堵塞,如堵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拔管后的瘘口用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3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