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文本部分内容.

时间:2019-05-15 01:0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流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文本部分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流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文本部分内容.》。

第一篇:《物流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文本部分内容.

《物流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文本部分内容

(期末复习)

各章重难点主要是以主教材和教学大纲为依据,主要是根据期末复习指导册和形成性考核册以及物流学概论导学的内容而设定试题。

基本概念题:基本上是期末复习指导中的内容。

最主要掌握的概念有:

1、物流

2、物流技术

3、商流

4、效益背反

5、第三利润源

6、物流标准化

7、运输合理化

8、配送运输

9、储存

10、流通加工

11、配送

12、物流信息

13、物流网络

14、物流枢纽

15、物流基地

16、企业物流

17、供应物流

18、物流企业

19、第四方物流 20、物流管理

21、企业物流质量

22、物流成本

23、物流质量管理

24、物流成本管理

25、供应链

26、国际物流

27、国际惯例

28、虚拟物流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基本上是期末复习指导册、形成性考核册和《物流学概论导学》中的题。

主观题:(简答题、论述题:)基本上是期末复习指导册上的内容。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基本理论题;二理论联系实际题。在理解题目时既要从基本理论出发又要灵活。

第一章中重点问题里我们要求掌握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可以通过对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明白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要结合当地实际展开分析。也可以结合我国实际分析。

第二章和第三章在分析物流基本理论中,我们要求重点掌握物流业创造的基本价值的主要内容。在分析物流活动的基本范围中,这章的内容很丰富,要对物流活动的基本范围都要有所了解。如:运输合理化问题,实际上是要搞清楚为什么要研究运输的合理性问题,影响运输合理化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如: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等。还有储存的ABC分类管理方法。如何实现储存合理化?这是一个最基本理论;还有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的区别以及流通加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什么意义等问题。

第四章物流网络要重点掌握物流网络的内涵及构成和特性。还要掌握物流结点的种类和功能。

第五章与第六章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这章从供应、生产、销售、回收到废旧物物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要了解各环节的特点,要结合实际特别是循环经济研究的深入,要对组织回收物流的方法和现实意义以及废旧物料处理的原则、废弃物有哪些物流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学习这两章时要注意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特别是物流业务外包。要结合实际搞明白物流业务外包的好处。它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发展主业;给企业节省费用,增加盈利;使企业加速商品周转,减少库存,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企业形象。帮助顾客改进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降低管理难度,提升管理效率。

第七章物流管理和第八章供应链管理。学习重点要掌握物流质量管理的内涵与特点和内容。物流质量管理问题对物流业的法展是十分重要的。了解了物流质量管理才能更好的了解物流成本管理。目前我国物流成本是比较高的,要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构成的了解,才能深入理解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益。重点问题:

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2、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第九章电子商务物流和第十章国际物流。要掌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内容。还有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物流的发展问题。因此对国际物流的基本活动和特点以及国际贸易术语要有所了解。

第十一章物流相关法规与国际公约和第十二章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物流业的发展也不例外。要了解物流中法律问题的广泛性与多样性,要结合实际理解物流活动行为受法律规范的问题。通过第十二章的学习要搞清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绿色物流的内涵及作用和实现途径。通过对这章的学习要理解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期末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在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不需要作出解释。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分值的10%。要求通过单项选择题了解基本的概念,基本理论。

(2)多项选择题:在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不需要作出解释。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分值的15%。

(3)判断题:判断所给命题是否正确。若论点正确,则划“√”;若论点错误,则划“×”。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分值的20%。要求通过判断题提高基本的分析力,和判断能力。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多项选择题在了解基本的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分析的能力。

(4)填写名词:要求对基本概念能够理解和识别。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分值的20%。

这类题目一定要对基本的概念掌握。

举例和练习:

()是经过长期的国际实践形成的习惯性规范,由某些国际组织或商业团体制订,各方可加以自由引用,自愿受其约束,属于非强制性规范。

()是指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保管、流通加工、资源回收及信息管理等环节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各类标准,达到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5)简答题:要求回答问题准确,并加以简单解释和说明。只列要点只能获得应得分数的60%。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分值的20%。

(期末复习中的重点问题和一般掌握的内容)

(6)论述题:理论表述清楚,在列出要点时要联系实际加以分析。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分值的15%。

(期末复习中的重点问题和一般掌握的内容,但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篇:文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活动文本

文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活动文本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利用一点时间共同探讨一下这门课程的期末复习和期末考试的问题。这门课程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作为文学理论的一门课程,它的学习是跟我们的文学类的课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说我们有不少同学在第一学期也就是春季入学的学生,如果没有接触文学类的大量课程,但是我们仍然有这样一定的文学的常识的积累。从小到大我们阅读了一些文学类的体裁,虽然我们接触很少的文学作品,但大家肯定看过一些电影、戏曲,那里与文学有着必然的联系。现在讲的文学课程的理论层次对其它文学样式如电影、戏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所以我们在这里探讨学习和复习的问题有很多感性的认识能够对我们的学习有理论的支撑。这门课程大家反映比较难,难的主要问题是我们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这在我们学习过程中有一个与其它课程学习不一致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在学习时既要注重实践,又要重理论的思考。所以在这门课程当初开设的时候有过这方面的争论,到底是在低年级学还是在学了其它文学课程以后再开。但有一些观点认为,学了这门课程对后面的文学理论的课程有了一定的指导,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该说不管怎么样的安排,总有它一定的学习方法、复习方法、应对考试的方法。所以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我们曾经对《文学概论》课程的主要情况,作了概要性的介绍,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基本情况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对课程的主要基本理论应该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线索,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有了一些感性认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课程的一些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了认识。

虽然说已经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但在具体教学的把握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普遍反映课程有一定的难度,感觉理论性的东西过多、偏难,尤其惧怕考试。这里有必要再把重点问题梳理一下,再讲讲学习和复习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考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这门课程的资源情况,我们已经作过专门介绍,在文字资源中,文字资源――《文学概论》由王一川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同时我们还制作了九讲录象课,由王一川教授主讲。

我们还特别编制了《文学概论课程考核说明》,对各章节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制作了《形成性考核作业册》,规定了一些与课程直接相关的题目让同学们进行日常性学习与思考。就教材而言,各章的重要内容,基本上反映在各章的“本章提要”中。比如第一章的“本章提要”是这样描述的:

“本章讲述文学概念与文学理论问题。

文学具有三种含义:文章和博学,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一切语言性符号。

文学的现代含义在于,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

历史上存在过多种文学观念: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

文学的属性是所有文学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集中表现为普遍适用性与零散性之间的矛盾。

文学理论的学习途径有:体验作品、阅读理论、读解文化、思索问题、亲自实践。

第一章主要讲述了四个主要问题,就是第一,文学的含义;第二,文学观念,确切地说也就是文学应具有的共同的特性----即文学的属性问题;第三,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第四,文学理论的学习途径。

如果每一章的学习都能够理出这样清晰的线条,学习的效果就会很好。每一章的重点内容清理出来了,就需要将这些重点内容所包含的理论要点提炼出来。比如关于文学的属性问题,教材主要讲了三个问题,即

1.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

2.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

3.文学再现社会境遇

这就是说,要抓住每章的“提要”,再将提要中的重点内容还原于文字教材的相关要点的表述,这样有重点、有要点的学习。比如刚才提到的文学的属性问题。主要三方面:语言蕴藉、生存体验和社会境遇。

(1)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是以语言为基本的符号形式的,因而语言可以说是文学的一种最为基本的属性。不过,语言在文学中的存在方式与在普通语言中不大一样。在文学领域,“蕴藉”往往被用来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语言状况。

(2)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文学的语言蕴藉决不是简单地为自身的,而是要表现个体的生存体验。语言蕴藉只有当其服务于个体生存体验的表现性需要时,才具有意义。这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即:第一,文学总有所表现。第二,文学以个体为视角。第三,文学指向生存体验。

(3)文学再现社会境遇。文学在以语言蕴藉去表现个体生存体验时,总是注意直接或间接地呈现个体生存体验所得以生成的社会境遇。社会境遇是由地理环境、种族生活、社会事件、人际关系和生活场景等构成的具体生活情境与际遇。无论是擅长于再现的小说和剧本还是擅长于表现的诗和散文,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再现社会境遇。

我们可以对文学的属性做出界定:

文学作为有文采的表情达意的语言作品,是社会境遇中个体生存体验的语言蕴藉。简言之,就属性而言,文学是社会境遇中个体体验的语言蕴藉。

上面说的是怎样把握重点与要点的问题,下面说说学习中经常会涉及的“示例”问题。

刚才说到文学理论的学习途径有:体验作品、阅读理论、读解文化、思索问题、亲自实践。目前在学习中有一种倾向,就是经常讲案例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强调“案例”,但在实践中,往往是理论与实际脱节,同学们反映的学习难正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理论要点的堆砌和罗列,忽视将具体的文学文本用理论予以阐发,就使得理论被束之高阁,文本只是作为个案强调特殊性。这是一个方面的表现;另外,不少同学不读作品或很少读作品,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缺乏感性认识;第三个方面的表现是,读了作品只是一般层面的读读而已,没有深入思考其中的问题,就是只是字面上的愉悦,没有意蕴方面的审视。

这个问题很普遍,《文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如果没有作品作为支撑,学习是相当困难的。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其实我们的文字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用了很多的实例,进行个案实证分析,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领会相关的理论表述。比如教材中:

艾青《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教材中是文学历史观念中表现论的理论阐述中提到的一个实例,但作为文学作品,它也应有文学属性的相关特性。

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文学再现社会境遇。

教材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都应注意这些文学实例,注意教材中的分析,将理论阐述和文学个案结合起来。

有了重点,有了要点,又有一些实例,学习和复习就好多了,其实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很关键的,就是学习要有联系性。

教材共有九章内容,这九章内容彼此是相互联系的,学习时可以一章一章学,一个要点一个要点把握,但当这些问题学过以后,就必须将问题联系起来认识。

文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文本、文学媒介、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体裁、文学写作、文学阅读、文学批评,这些章节彼此是联系的。从理论阐述开始,认识文学理论的形态,到文学的存在样式、文学的传播形式、文学的元素符号、文学的表现方式、文学作品的产生过程、文学作品的消费形态、文学的各种形态,再到文学的评价鉴赏,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第一章 文学与文学理论

知识与能力考核点

文学的含义

文学的属性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对象

文学观念的内涵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文学含义的历史演变。文学的原初含义── 文章和博学;文学的狭义──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文学的广义── 一切语言性符号。

2.文学的现代含义。文学在现代学术机制中;文学作为现代跨文化沟通的产物;文学是有文采的表情达意的语言作品。

3.文学理论的含义。

二、基本掌握:

1.文学的外部特征: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文学要表情达意。

2.历史上的文学观念: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

重点掌握

文学的属性:1.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2.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3.文学再现社会境遇。

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与学习途径:1.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2.文学理论的学习途径。第二章 文学文本

知识与能力考核点

文学文本的含义。

文学文本层面和呈现类型。

文学文本的文化类型。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文本与文学文本:1.文学文本是独立自主的语言系统;2.文学文本是普遍性社会语言系统;3.文学文本是指文本关联性。

2.文学文本层面:1.中国文学文本层面论;2.西方文学文本层面论;

二、基本掌握:

1.文学文本特征:1.语言系统;2.表意;3.蕴藉;4.阅读期待;5.开放。

2.文学文本层面。(1)语言层;(2)形象层;(3)意蕴层;(4)余意层;(5)衍意层。

3.文学文本的文化类型。高雅文化文本;大众文化文本;民间文化文本;文学文本的文化互渗。

重点掌握:

再现型文本及其特征

表现型文本及其特征

象征型文本及其特征

文学文本的多元呈现 第三章 文学媒介

知识与能力考核点

文学媒介的含义。

媒介先行的具体内涵。

文学媒介的作用。

文学媒介的历史演变。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文学媒介的含义。

2.媒介先行的具体内涵

二、基本掌握:

1.文学媒介的历史演变: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网络媒介。

2.文学媒介的特殊意义:文学媒介规定文学形象的内涵;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重点掌握:

文学媒介的特点

1.涉义性;2.物质性;3.中介性;4.语境依托性。第四章 文学语言

知识与能力考核点

文学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

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汉语形象的内涵及其不同的修辞形态。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语言是文本的物质现实;语言是意义的现实处所;语言再现自身;语言是文本美的一种现实体现。

二、基本掌握:

1.文学语言的含义。文学语言是经过了作者加工和提炼的“文学文本中的语言”;文学语言是一种情感化的语言;文学语言是一种富有文采的语言。

2.汉语形象的修辞形态:文言与白话;书面语与口语;杂语与独白;双声语、互文性。

重点掌握

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陌生化;语境化;蕴藉性 第五章 文学形象

知识与能力考核点

文学形象的含义。

文学意象、文学意境、文学典型的特征。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文学“意象”的由来。

2.文学意象的演变:古典文学中的意象;现代文学中的意象。

3.文学意境的演变: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现代文学中的意境。

4.文学典型的演变:西方文学中的典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典型及其演变。

二、基本掌握:

1.文学意象的象征内涵;

2.文学意境的内涵。

3.文学典型的内涵。

重点掌握

文学意象的特征:指意性;暗示性;朦胧性。

文学意境的特征:情境交融;虚实相生;感会于心;韵味无穷。

文学典型的特征:独创性;历史性;多义性;感染性。第六章 文学体裁

知识与能力考核点

文学体裁的含义。

各种文学体裁的特征。

各种文学体裁的类型。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诗的界说。

2.散文的界说。

3.小说的界说。

4.剧本界说。

二、基本掌握:

1.诗的类型: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

2.散文的类型: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3.小说的类型: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

4.戏剧文学的类型:悲剧;喜剧;正剧。

5.文学与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的区别和汇通。

重点掌握:

诗的特征:语词凝练新奇;结构跳跃简约;形象鲜明生动;情感浓郁强烈。

散文的特征:语言运作自由;结构形散神聚;表述对象广泛;抒写真情实感。

小说的特征:语言包容舒展;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性格;建构时空情境。

戏剧文学的特征:语言富于个性和动感;结构紧凑;矛盾冲突尖锐。

影视文学的特征:语言的视觉性;蒙太奇结构;动态的造型性。第七章 文学写作

知识与能力考核点

文学写作及其意义。

文学写作中的作者。

文学写作的过程。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文学写作的含义;

2.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

3.历史上的作者角色论;

4.文学写作状况:高雅文化创作;大众文化制作;民间文化传承;文学写作中的借鉴。

二、基本掌握:

1.文学写作的个体意义;

2.文学写作的社会意义;

3.文学写作的世界意义。

4.作者的语境条件:历史情境;意识形态氛围;文学资源场;文学创新需要。

重点掌握:

作者的主体条件:个体体验;想象力;语言敏感;拟想读者。

文学写作过程:储备;发生;构思;成文。第八章 文学阅读

知识与能力考核点

文学阅读的含义。

文学阅读中的读者。

文学阅读的过程与效果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文学阅读内涵:读者;语境;文学文本;读解。

2.文学阅读状况:高雅文本阅读;大众文本阅读;民间文本阅读。

二、基本掌握:

1.文学阅读的个体意义;

2.文学阅读的社会意义;

3.文学阅读的世界意义。

4.读者的主体条件:阅读期待;语言阅读;形象感受;意蕴体味。

5.读者的文本条件:隐含的读者;召唤结构;空白点。

重点掌握:

读者的语境条件:读者与同时代语境;读者与跨时代语境;读者与跨文化语境。

文学阅读过程:发生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后效阶段。

文学阅读效果:个体效果;社会效果;文化交流效果。第九章 文学批评

知识与能力考核点

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模式。

文学批评者。

文学批评写作。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批评者角色:学院型;媒体型;读者型。

2.批评者与作者。

二、基本掌握:

1.批评者主体条件:审美感受力;理性分析能力;文学史眼光。

2.文学批评类型:审美欣赏型批评;理性认知型批评;道德教化型批评;消遣娱乐型批评。

3.文学批评模式:传记批评模式;社会历史批评模式;心理分析批评模式;语言批评模式;文化批评模式。

4.文学批评文体类型:(1)以诗论诗式;(2)评点式;(3)评传式;(5)随笔式;(6)论文式。

重点掌握:

文学批评写作程序:

(1)反复阅读文本;

(2)寻找突破口;

(3)条理化;

(4)确定结论;

(5)文字表述。

关于考核问题

1.关于考核考核依据:本考核说明是依据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王一川主编的《文学概论》文字教材编写的。

2.考核要求: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文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文本、文学媒介、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体裁、文学写作、文学阅读、文学批评等问题理解与认识的能力,检查学生在具有一定的文学史知识、文学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对文学现象的判断与感悟能力。考核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实事求是地、按照文学的基本规律和自身特征,对文学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文学类课程的兴趣,为后续的大量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考核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了解、基本掌握、重点掌握。一般了解,主要指对教材中介绍的一般性知识、方法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有一个说法就可以。基本掌握是指对所要求的内容要能够做到运用较为灵活,对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重点掌握是指对所要求的内容在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方法的把握上能够熟练运用,谙熟于胸。(论述题的体型)

3.考核形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形成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考试两者的比例分别为20%和80%。形成性考核内容与形式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共安排4次,每次均按百分制评阅,四次成绩平均分的20%记入总成绩。期末总结性考核亦按百分制评阅,其成绩的80%记入总成绩。期末总结性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形式。

4.试题类型及其结构:期末总结性考核的基本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各题型所占分数比例分别为:10%、20%、10%、20%、40%。若按掌握程度划分则:一般了解20%、基本掌握40%、重点掌握40%。

5.考试时限:本课程期末总结性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这段时间大家复习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做为理论性的课程学习是比较困难的,困难在于理论观点过多,论述阐释需要有一定的逻辑的顺序,同时又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素材,在这样的情况下的学习确实有难度。复习时注意:第一,对教材文字叙述部分的通读。当然现在时间很短了,我们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有重点的把握问题,在小册子中规定了重点把握的内容,凡是重点把握的内容大家一定要认真地读教材,这个环节绝对不能少。第二,在重点理论问题学习、阅读、复习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结合实例,如果理论阐述的内容不结合一个实例,你的理论背记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你的理论阅读学习到了一定的程度,又有一个实例结合进来,你的理论学习就不是很孤立的。第三,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去写,不要就一般性的看。你一定要把要点写下来,论述所结合的实例的基本的东西写下来,这样你把要点、分析有层次的列出,这就会使你的复习落到实处。我们教材中、小册子中列了一些实例,但希望大家要自己熟悉文本,只有自己熟悉的东西你才能运用的自如,否则你用别人的材料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要注意复习时一定要注意把几章的内容串起来,这样使你对一个问题的把握不是在孤立的情况下把握,而是把它们彼此联系在一起。

复习时大家不要着急,清理一下哪些问题是你平常根本就没有接触到的,有哪些是你平常接触但没有注意的,有哪些问题是你注意了的。在复习时注意看小册子中黑体地方标注出来的地方。

当然在考试的时候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题目:如简答题和论述题只要你的回答的意思是正确的,或者你的观点与我们的给分点不一致,但只要你对自己提出的观点能作到言之有据,自圆其说我们也会给你一个相对高的分数。也就是说我们不希望你去背教材,希望你用自己的思考对文学现象进行理论的思考和描述。而在综合分析题时要把观点和结合实际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就行了。

在期末考试前这段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发电子邮件或者在论坛中发贴提问。同学们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的,我会尽量帮助大家。希望大家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老师和同学们!再见!

第三篇:物流学概论

物流学概论

第一章 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物流的概念

一 国外经典的物流概念

物流理念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有关物流的概念朔源的探究从1978年物流概念传入我国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尤其自20世纪60年代后,各种物流的概念更是层出不穷。虎骨物流的发展过程和理解历史上经典的物流概念,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物流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理解物流的内涵。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点到销售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此概念是在物流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定义。

50年代中叶,日本在经济恢复中,十分重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向美国派出了‘搬运专业考察团’,此举动对日本未来物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日本于60年代正是引进了‘物流’这一概念,并将其解释为‘物的流通’,‘实物流通’的简称。日本通产省的物流调查会的定义;‘物流是制品从生产地道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具体是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

美国物流协会1963年对物流管理的定义为;‘物流管理是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机制成品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这些活动可能包括但不仅限于;顾客服务、需求预测、交通、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处理、零件及服务支持、工厂及仓库的选择、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废弃物回收、运输及仓储管理。这是从管理角度审视物流的经典。

美国物流工程是学会19947年的物流定义是;‘物流是与需求、设计、资源供给与维护有关,以支持目标、计划及运作的科学、管理、工程及技术活动的艺术。‘这是从工程视角对物流的省视。

1981年,美国空军的建议;‘物流是计划执行军队的调动与维护的科学。’奥找最全面的定义,物流与军队活动有诸方面的联系1.军队物资的设计与研发2,军事人员的运输与疏散。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关于物流的人是越来越多的建立在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超越了以企业为便捷的阻值范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世界各国都在把国内物流的重点转向开饭时的国际物流。国内,国际物流网的建立与完善成为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国内,国际运输网络的和物流情报网络都建进一步优化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格局。

应当指出的是,

第四篇:物流学概论要点总结

物流学概论要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经济订货批量:通过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保管仓储成本核算,以实现总库存成本

最低的最佳订货批量。

物流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运输: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库存:储存作为今后按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品。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

安全库存:用于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准

备的缓冲库存。

经常库存:为满足日常需要而设立的库存。

共同配送: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第三方物流: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二、简答题

1.物流七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2.物流金融及其分类

物流金融:是指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分类:①物流结算金融②物流仓单金融③物流授信金融。

3.存储的逆作用:①引起仓库建设、管理、人员等费用②占用资金利息③陈旧损失与跌价损失、机会损失④保险费用的支出⑤进货、验收、保管、发货、搬运等工作费用。

4.存储合理化的主要标志:

(1)质量标志。保证被储存物的质量,是完成储存功能的根本要求,只有这样,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通过物流之后得以最终实现。在储存中增加了多少时间

价值或是得到了多少利润,都是以保证质量为前提的。所以,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中,为首的应当是反映使用价值的质量。

现代物流系统已经拥有很有效的维护物资质量、保证物资价值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也正在探索物流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问题,即通过物流过程的控制,通过工作质量来保证储存物的质量。

(2)数量标志。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有一个合理的数量范围。目前管理科学的方法已能在各种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对合理数量范围做出决策,但是较为实用的还是在消耗稳定、资源及运输可控的约束条件下,所形成的储存数量控制方法,此点将在后面叙述。

(3)时间标志。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储存时间,这是和数量有关的问题,储存量越大而消耗速率越慢,则储存的时间必然长,相反则必然短。在具体衡量时往往用周转速度指标来反映时间标志,如周转天数、周转次数等:在总时间一定前提下,个别被储物的储存时间也能反映合理程度。如果少量被储物长期储存,成了呆滞物或储存期过长,虽反映不到宏观周转指标中去,也标志储存存在不合理。

(4)结构标志。是从被储物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花色的储存数量的比例关系对储存合理性的判断。尤其是相关性很强的各种物资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能反映储存合理与否。由于这些物资之间相关性很强,只要有一种物资出现耗尽,即使其它种物资仍有一定数量,也会无法投入使用。所以,不合理的结构影响面并不仅局限在某一种物资身上,而是有扩展性。结构标志重要性也可由此确定。

(5)分布标志。指不同地区储存的数量比例关系,以此判断和当地需求比,对需求的保障程度,也可以此判断对整个物流的影响。

(6)费用标志。仓租费、维护费、保管费、损失费、资金占用利息支出等,都能从实际费用上判断储存的合理与否。

5.利润中心说和战略中心说的含义

利润中心说是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非但如此,对国民经济而言,物流也是国民经济中创利的主要活动。

战略中心说是是当前非常盛行的说法,学术界和企业界逐渐意识到物流更具有战略性。这一学说把物流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认为物流会影响到企业总体的生存与发展,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物流对企业长期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将物流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直接联系起来的观点,对促进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订货点法中定量订货的优缺点

① 经常地掌握库存储备动态,及时地提出订购,不易出现缺货;

②保险储备量较少;

② 次订购量固定,能采用经济订购批量模型,便于包装运输和保管作业。③ 题是必须不断核查仓库的库存量;订购时间不稳定,不利于编制严密的采购计划,难以享受到合并订购的好处。

7.铁路运输优缺点

优点:

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一年四季可以不分昼夜地进行定期的、有规律的、准确的运转。

2.铁路运输速度比较快。

3.运输量比较大,能耗低

4.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风险远比海上运输小。

5.通用性能好,既可运客又可运各类不同的货物;

6.计划性强,安全,准时

7.运输总成本中固定费用所占的比重大,收益随运输业务量的增加而增长。缺点:

1.始建投资大,建设时间长;

2.始发与终到作业时间长,不利于运距较短的运输业务;受轨道限制,灵活性差

3.路基、站场等建筑工程投资大。

8.成本中心说和服务中心说的含义

成本中心说:是物流在整个企业的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的生产点,因而,解决物流的问题并不主要是为搞合理化、现代化,也不是主要在于支持保障其他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说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描述。

服务中心说:物流活动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服务中心学说特别强调了物流的服务保障功能,借助于物流的服务保障作用,企业可以通过整体能力的加强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是强调物流的服务保障功能,认为服务重于成本,通过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实现总成本的下降。

9.水路运输的优缺点

优点:①运能大,能够运输数量巨大的货物。②通用性较强,客货两宜。③越洋运输大宗货品,连接被海洋所分割的大陆,远洋运输是发展国际贸易的强大支柱。④运输成本低,能以最低的单位运输成本提供最大的货运量,尤其在运输大宗货物或散装货物时,采用专用的船舶运输,可以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⑤平均运输距离长。

缺点: ①受自然气象条件因素影响大。由于季节、制约的程度大,因而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②营运范围受到限制,如果没有天然航道则无法运输。③航行风险大,安全性略。④运送速度侵,淮时性差,经营风险增加。⑤搬运成本与装卸费用高,这是因为运能最大,所以导致了装卸作业量最大。

10.企业选择外包物流原因:

① 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② 降低投资风险,实现风险共担

③ 提高客户服务的水平,降低成本

④ 降低物流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⑤ 使用企业不拥有的资源,提高柔性需求

⑥ 加速企业的重组

三、论述题

1.不合理配送表现形式有哪些?企业应采取什么措施消除?

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

2.库存决策不合理

3.价格不合理

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5.送货过程中的不合理

6.经营观念的不合理

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1.推行专业化配送

2.推行加工配送

3.推行共同配送

4.实行送取结合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2.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接受客户委托为其提供专项或者全面物流系统设计以及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特点:

①信息网络化

②关系合同化

③功能专业化

④服务个性化

3.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① 运输车辆的空驶

② 对流运输

③ 迂回运输

④ 重复运输

⑤ 倒流运输

⑥ 过远运输

⑦ 运力或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4.配送的功能要素

① 有效防止车辆空载

② 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

③ 推进中短距离运输的“公铁分流”

④ 尽量发展“四就”直拨运输或直达运输

⑤ 增加运输的科技含量

⑥ 通过流通加工促使运输合理化

⑦ 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⑧ 积极做好企业自身的物流计划

⑨ 大力推广配送特别是共同配送

第五篇: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of Logistics)

一、基本信息

学分:2.5

总学时: 40 适用对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物流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物流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活动中“物”的流动规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与之相伴而生的现代物流正在成为新的迫切的社会需求,现代物流管理揭示了物品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的内在联系,使物流活动从经济活动中凸现出来。物流学概论作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坚实基础。通过现代物流的学习,要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的基本功能、物流信息技术、配送与配送中心、国际物流、物流成本、物流系统及物流工程、物流服务与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等物流基础知识。

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让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在现代企业和社会、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管理人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为主,同时开展适量的课堂实验(供应链建模及其仿真实验、啤酒分销游戏)和实践活动(物流系统工程的数学模型建立与求解、物流企业的网上调查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观摩等)。

(三)教学安排 课程学分:3课时 学时数:51学时

学时安排:课堂教学(42学时)、上机实践(9学时)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章概论(6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现代物流的含义、分类、及其基本功能,现代物流的特点、现代物流的增值功能;熟悉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的作用、物流产业构成及其特征;了解现代物流学与相关学科。重点内容:现代物流的含义、分类、及其基本功能,现代物流的特点、现代物流的增值功能。难点内容:现代物流的增值功能,物流产业构成及其特征。第2章现代物流要素分析(6学时, 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运输的概念、作用、五大运输体系及其特点,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形式,储存的概念与作用、储存合理化的标志,包装的概念与功能、运输包装与销售包装,影响商品包装的因素、包装合理化方法,装卸的概念与功能、装卸合理化原则,搬运的概念、搬运活性、搬运合理化方法,流通加工的概念与形式,物流信息的概念;熟悉运输技术、商品运输系统合理化,存储技术,装卸的种类,装卸搬运技术,流通加工的合理化,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了解商品运输系统的构成,商品储存的过程、商品储存合理化的措施,物流信息的特征与作用。

重点内容:运输的概念、作用、五大运输体系及其特点,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形式,储存的概念与作用、储存合理化的标志,包装的概念与功能、运输包装与销售包装,影响商品包装的因素、包装合理化方法,装卸的概念与功能、装卸合理化原则,搬运的概念、搬运活性、搬运合理化方法,流通加工的概念与形式,物流信息的概念。

难点内容:五大运输体系及其特点,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形式,储存合理化方法,包装合理化方法,装卸合理化原则,搬运合理化方法。第3章第三方物流(6学时,其中实验3学时)

要求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的价值;熟悉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主体与服务内容。重点内容: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的价值。难点内容:第三方物流的价值,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主体。第4章物流信息技术(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条形码的概念、条形码的优点、物流条形码标准体系、EDI的概念和分类、EDI的构成要素、现代物流技术的含义与构成;熟悉EAN-13码的结构、EDI通信方式;了解射频识别技术、GIS/GPS技术。

重点内容:条形码的概念、条形码的优点、物流条形码标准体系、EDI的概念和分类、EDI的构成要素、现代物流技术的含义与构成。

难点内容:物流条形码标准体系,射频识别技术,GIS/GPS技术。第5章配送与配送中心(6学时,其中实验3学时)要求掌握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中心与传统仓库的区别、配送中心的种类、配送中心的功能、物流作业设备、物流中心设置原则和和要考虑的因素、单一物流中心位置的选择方法;熟悉现代配送中心的作用;了解LD-CED模型。

重点内容: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中心与传统仓库的区别、配送中心的种类、配送中心的功能、物流作业设备、物流中心设置原则和和要考虑的因素、单一物流中心位置的选择方法。难点内容:配送中心的功能、物流作业设备、物流中心设置原则和和要考虑的因素、单一物流中心位置的选择方法。

第6章国际物流(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国际物流的概念、国际物流的分类、国际物流的特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的模式、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概念、大陆桥运输;熟悉国际物流的发展阶段、国际物流合理化的几个具体作业途径;了解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美国、日本和英国的物流概况。

重点内容:国际物流的概念、国际物流的分类、国际物流的特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的模式、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概念、大陆桥运输。

难点内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的模式、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概念、大陆桥运输。

第7章物流成本(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物流成本的概念和内容、特征、现代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熟悉现代物流成本的不同种类划分方法;了解物流成本的分布。重点内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内容、特征、现代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难点内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内容、特征、现代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物流成本的分布。

第8章物流系统及物流工程(9学时,其中实验3学时)要求掌握物流系统的预测方法,库存控制系统,车辆调度与运输安排,物流结点的布局方法,理解物流系统的仿真方法。重点内容:物流系统的预测方法,库存控制系统,车辆调度与运输安排,物流结点的布局方法。

难点内容:物流系统的预测方法,库存控制系统,车辆调度与运输安排,物流结点的布局方法。

第9章物流服务与市场营销(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要求理解顾客服务的概念和市场分析和市场计划。重点内容:市场分析和市场计划。难点内容:市场分析和市场计划。

第10章供应链管理(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供应链的概念和结构模型、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牛鞭效应”;熟悉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供应链管理的经济学解释、QR的含义及其实施要点、QR与ECR的联系、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内容;了解供应链的特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方法。重点内容:供应链的概念和结构模型、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牛鞭效应”。难点内容:供应链的概念和结构模型、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牛鞭效应”、QR的含义及其实施要点、QR与ECR的联系。总复习、答疑(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四、课内实验内容、要求及学时

(一)实验目的、方式及环境

1、从互联网上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

2、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传统的物流企业是如何在网上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的;

3、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和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设备;

4、实地了解国内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

5、了解WinQSB实验软件环境的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

6、掌握物流系统工程中预测问题、库存控制问题、设施选址问题、运输问题模型、指派问题模型、最短路问题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实验环境:WinQSB软件、开通Internet。

(二)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类型

实验内容介绍

应达到的基本 要求

学时 分配 1

物流企业的网上调查

综合

从互联网上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第3章结束)。

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传统的物流企业是如何在网上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的。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观摩

演示

了解国内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第5章结束)。

实地了解国内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和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设备。

物流系统工程的数学模型

综合

学习使用WinQSB软件解决物流工程问题(第8章结束)。

掌握物流系统工程中预测问题、库存控制问题、设施选址问题、运输问题模型、指派问题模型、最短路问题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了解WinQSB实验软件环境的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评定标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课内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陈子侠,蒋长兵,现代物流管理教程,中国物资出版社,第一版,2007 参考书目:陈子侠,现代物流学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3

下载《物流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文本部分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流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文本部分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期末复习资料(物流学概论)

    2011-2012第二学期《物流学概论》复习提纲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物流系统 8 物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运......

    物流学概论第1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0道小题) 1. 首先提出物流概念的国家是(A) 日本 (B) 美国 (C) 德国 (D) 英国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2.首先提出物流概念的国家是(A) 日本(B......

    关于物流学概论学习总结

    《关于物流学概论》学习总结 2013年春季计算机管理班:,学号:一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通过这一学期对物流概论的学习,使我懂得了物流概论对一个学习物流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无论在......

    物流学概论教学大纲.(五篇范文)

    《物流学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是广播电视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和探讨现代远程开......

    物流概论

    案例讨论 1 某仓库的搬运操作见下表所示,试分析其搬运活性并提出改进措施。案例讨论 2 一啤酒公司的某种啤酒的包装和搬运过程如下:先将6瓶啤酒一起装入纸箱中,然后纸箱以三层......

    中央电大中级财务会计网上教学活动(0695)

    中央电大中级财务会计网上教学活动(06.9.5)艾大力: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利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搞一次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教师教研活动。我们今天很荣幸的请到这门......

    中央电大英语I网上教学活动文本二

    中央电大《英语I(1)》网上教学活动文本二 刘明园:大家好。外语部主任刘黛琳老师将和我共同主持今天的讨论,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问:我想知道提高听力水平的捷径?(湖南电大) 刘明园:听......

    《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北京物资学院)

    《物流学概论》(崔介何)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认识物流的最早领域是 ( ) A.生产领域 B.流通领域 C.供应领域 D.销售领域 2、包装的最基本功能是 A.促进销售 B.保护商品 C.便利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