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时间:2019-05-15 01:2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第一篇: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内容提要】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语言能力,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语感的强弱。“语感”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话题,而语感往往是在有效的在阅读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所以,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应强调以读为本,注重积累,讲究品评,不断提高自已的语感。从而把文质兼美的文章言语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

【关键词】

语感

阅读教学

朗读

积累

语言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那些语感差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比较低,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花费很大的努力。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反映,有的学生听课抓不住要点,发言词不达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这些学生的语感能力较差。那么,什么是语感呢?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

留意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语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我们的语文新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文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离开的交际工具,在瞬息的时间和空间交流信息,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去字字作逻辑推理,句句以理性分析,加以处理。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靠得就是语感的直觉性和敏锐性。因此,语感的培养具有辅助交际的功能。此外,语感还有促进理解的功能,从语文教学的历史看,古代语文教学虽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培养语感却是很成功的,从《三字经》、《百家姓》到《四书五经》,古代的私塾先生要求学生读、背,读得多,背得也多。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嘛!由是观之,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语文知识,而在于语文能力,即语言的运用。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笔者认为语感往往是在有效的阅读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所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仍能看到一些教师津津乐道于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来,分析去,把一篇富有感受染力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那些课文也就成学生心目中毫无生气的内容梗概和语言符号。那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有的教师误认为讲深、讲透,学生就能理解,就能感悟、领会,然而,这种以分析、理解取代感悟的现象是造成学生语感不强的最大原因。实际上,我们应当意识到,课文的阅读教学的根本着眼点应该是使学生增强阅读内容和阅读形式的感受性,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把文质兼美的文章言语能力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

那么,如何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呢?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该提倡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叶圣陶指出:“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功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可以说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现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者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这些文学作品作为朗读材料被师生经过仔细分析,深入体味,并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加以表达,这绝不只是“念字出声”的无思维活动,而是动员了自己全部精力的再创造。于是,多次反复朗读之后,学生不仅理解了某些词句的含义,而且多少难说清的语感,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也体会到了文章的内涵了。甚至,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对类似的文章进行鉴赏。可以在自己写作时模仿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应用那词章,从而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朗读要理解在先

叶圣陶在分析如何把握吟咏的语调时,曾具体指出:“大概文句之中的特别主眼,或是前后的词彼此关联照应的,发声都是高一点。就一句来说,如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都得前低后高。意义是完足的文句,祈求或感激的文句,都得前高后低”;“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句的头部宜加强。表示不平、热诚或确信的文句,句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的中部宜加强”;“含有庄重、敬畏、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急读。”

2、讲究朗读的方法,注重范读、情读和美读

对于范读,叶圣陶指出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材料:有位教师在教《阿Q正传》时,请班上一位学生范读阿Q宣布革命的那段心理活动描写,因为在此之前已有过师生之间的简单的互相讨论,这位学生便有意识地注意到了阿Q从“勉强”到下决心参加革命的这个心理变化过程,在朗诵时就作出了这样的处理:“革命也好吧”中的“也”读重音;“革妈妈的的命”中的两个“的”,前一个紧跟“妈妈”,语速较快;“太可恶!太可恨!”因出自阿Q的内心呼喊,所以读得感情真,语气狠,但却并不响;“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中的“投降”处理为重音,有迫不得已豁出去的意思。朗读结束,这位学生自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而其余的学生也露出赞许的神情。不难理会到,同学们在范读和聆听范读的过程中,已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绝妙的语感教育。

“情读”之“情”,是情感之情。就是要读出作品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庄子说得好:“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虽悲不哀,强怒虽严不威,强亲虽笑不和。”只有切入作品所塑造的生活情境,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特定情境、氛围之中,才能透彻理解人物的个性和作者所寄托的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将那活鲜鲜的生活情境、独具个性的生命语言,通过我们的“口”、“容”、“形”,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而这一点适用于叙事抒情的诗歌和散文类作品。

3、通过朗读与激发想像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笔者认为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别林斯基也曾说过:“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模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而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如笔者在教学《山中访友》第三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与树融为一体,人与自然物我交融的境界,笔者设计了一个类似于电影中的画外音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自己也成为一棵树的样子。在学生闭眼的同时,教师可进行轻声的画外音:“此时,我走进了一片宁静而神秘的小树林,被那优美的景色深深吸引了,那青翠的要树枝迎风招展,探出头来,像是在跟我招手,树上的鸟儿欢快地鸣叫,嬉戏着,像是叫着我的名字,欢迎我的到来。这时,一缕阳光透过树梢,照在亮晶晶的露珠上,那露珠显得越发晶莹剔透了,像是在和我调皮地挤眉弄眼,和我交换眼神,你们不把我当外人,我又怎能见外呢?我闭上眼,觉得我被他们同化了,觉得也变成了一株树。我的脚长出根须,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结束画外音后,轻声问学生们:“你们变成一棵树了吗?”“就让我们作为树林中的一分子,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吧。”这样一来,学生的再次朗读中,似乎真的找到了那种物我合一的感觉。读得非常好。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像,展示课件等到触发想象,把学生带进情景之中,在情境中唤起学生情感与作者的共鸣。笔者在教学艾青的爱国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可让学生配乐朗读,播放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乐曲,体会那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抗日激情,体会作者那和着泪,和着血的爱国之情,从而让学生受到感受染。在教学《斑羚飞渡》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老斑羚用牺牲一半,保全一半的方法延续自己的后代而用身体作桥墩飞渡时,边结合文中对这一场面的描写,边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的“飞渡”的FLASH动画。从而对文章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应该说,直觉性是语感的最基本特点,而无论直觉的内容如何丰富,形式如何变化,其心理素质无一例外地来自主题原先在学习与实践中获得并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因此,在课内和课处的阅读过程中,注重积累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应该讲得就是积累语言的好处吧。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觉得首先应该注重对字、词、句的积累,特别是对于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汉语的字词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象性,内涵的自由度很大。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作为语感的训练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使学生词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地增多。在课内,语文教师可以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必要的点拨,并传授给学生学习词语的方法。促使学生对词语进行准确的理解,从而走也词汇积累的第一步。课外,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进行思考、讨论,勤作摘记,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个词由生疏到熟悉,由不懂到懂,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规律也能掌握了。其次应该注重意象的积累。夏丐尊先生就举过这样的例子:“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只有读者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词语迅速唤起,组成相对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竟象积累,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讲课时做到声情并茂,努力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调动头脑中的相似经验,缩小学生认识结构与课文之间的差距。迅速形成新意象,使语事情活动畅通无阻。然而,仅靠课内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广泛浏览,才能有效地增因其词汇、句式、意象的储存,扩大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厚积薄发,从而促进其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

三、推敲品析,增强感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得以提高的关键环节。对此,宋代朱熹曾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朱子语录)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从而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平等对话。” 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就以下几点进行:

1、揣摩比较中,感悟用词的准确性

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减、换换、调调、加加等形式展开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笔者在教学《山中访友》第二段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把“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改成“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好几百年了,你一点也不累。”你觉得怎么样?通过改变句式来体会作者对德高望重的老桥的亲切问候之情。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连最末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确凿”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这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

2、品评领会中,体验语句的情感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是说作者有了感情再发为文辞,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体味到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把语言和品析和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作者起伏的情感。如《山中访友》记述了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为什么不取名为《山中赏景》。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品评领会文章的内容,并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当然,语感的培养可从多方面进行。在阅读之外,还应该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因为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还是对事物的感悟,都可从生活中获得。一般来说,生活在用普通话交流的家庭的学生有较好的语感。经常读报看书的城镇学生,语感相对来说比农村学生要敏锐。所以,为了使学生的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建立一个开放系统,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广阔天地,立足课堂,延伸课外,通过广播、影视、书报、交际等多角度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感能力打下良好基础。而教师要善于策划、组织、启发、指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切身感悟其中的规律和意蕴。

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如:课前两分钟说话练习,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进行演讲、朗诵比赛。让学生在说中强化语感;练习扩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影评等,让学生在练中强化语感。

总之,语文是一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仅有利于开启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且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正如美术课教学在色彩感上一样,语感教学是语文的“牛鼻子”。郭沫若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利于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感觉不能灌输、粘贴、转让。语感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要在学习分析语文知识中取得理性认识和经验,并用之于新的言语活动的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语感的层次。“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在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用感等训练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在学习中获得理性知识,在练习中取得理性经验。

参考文献: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语感论》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便是这语文素养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总目标之中要求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后在各阶段的目标中,对语感的培养就更见具体、明确了。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强调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 当今语文教育的著名学者王尚文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我国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他曾对语感做了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可见,在夏丐尊先生看来,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一种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而王尚文先生则认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的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总之,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敏锐的人,不仅能够把握言语对象的字面意思,而且还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以及弦外之音、音外之意。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人们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人们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以及从语句或一段的开头即能预测出整个语句或语段的趋向,可以在一瞬间辨认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色彩感情,正是凭语感。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感

“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既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都需要通过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范读

夏丏尊先生说:“国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于学生。”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会看得到,听得清,可以模仿、学习。教师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用诵读创设情景,使学生觉得仿佛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师也恍若置身十里长街。然后再用哀婉的语调朗读着:“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随后问:“幸福应该是愉快的感情,‘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是赞美的语调,为什么老师读得反而低沉了,轻了,慢了。”教师意在读中激情。学生动情地说:“因为这种幸福人们再也享受不到了!”“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忆快乐,使我们悲上加悲!”

2、自由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自由朗读比齐读更加有效。朗读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来读,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感情,如果觉得还存在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读,多读几遍,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黄继光》一文中,有一组重点句子:“他感到指导员在看着他,战友们在看着他,朝鲜人民在看着他,祖国人民在看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一位老师教学时,抛开繁琐的提问和分析,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句子,去体味文意,领悟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声随着排比的推进,由小到大,感情也越来越强烈。当读到“黄继光站起来了”时,“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强音。此时,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学生的心中。

3、分角色读

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朗读中可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课,狼说得话要嗓子粗,声调高,语速快,还读出恶狠狠的、蛮不讲理的神情;而小羊说的话要读得慢而轻,读出善良、温和与可怜。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对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验的真切深刻,不但培养了朗读的热情、兴趣,还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4、引读

有的班级学生朗读整体较弱,语感普遍不强,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产生共鸣。此时可用“引读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相对集中感悟某些重点词句,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师: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冲上来了,可是,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师: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师:1秒钟,2秒钟……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师: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仿佛看到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的上空高高飘扬,他用尽力气高喊着——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此段朗读,学生在教师的“引读”下通过对董存瑞炸暗堡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集中感受,在学生的情感深处刻下了一个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辉形象。

(二)品词析句,训练语感: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的灵敏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加、减、调、换”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1、加。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然后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一个“走”字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2、减。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再与原句比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后与原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这三个“都”不写,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样,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这三个“都”,就突出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爱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无一例外的。

3、调。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然后进行比较。”《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调个位置?学生通过调序朗读,通过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较,就知道这两个词不能换位置。因为,是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搏斗,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安全转移,“眺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充满的无比自豪,和对人民对部队的无比热爱、留恋。回头“望望”向上爬的敌人,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换。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然后进行比较。《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

(三)联系生活,汲取语感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 茅盾先生也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中去。由此可见,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也就是说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提出 “‘焦急’、‘耐心’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老奶奶为什么会焦急,又为什么会耐心地等待呢”这样一个问题来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果去火车站接亲人,你提前等候在车站,可是到时间火车却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学生即能顿悟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从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再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就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到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迸发出了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想象参与,激发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可见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

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要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就可配上轻柔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再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假如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美丽神奇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我在讲授《水乡歌》一课时,也采用了联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中这样写道:“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请你们自己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你肯定能读懂的。(学生读)你刚才读的时候,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情景?什么画面?(此时,老师出示一幅水乡的图画,很美,学生欣赏。)师:同学们,请你对着画面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发现?(生读)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1: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叶叶小舟在碧绿的清波上荡漾。

生2: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绿的河水里摇曳。

生3: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中嬉戏。

师:假如你真的来到了水乡,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1:我想把它画下来。

生2:我想弯下腰尝一尝水乡的味道。

生3:我想把它拍下来,挂在自己家客厅的墙壁上。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丰富的想象,流泻出了诗一样的语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绘就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水乡人民的欢声笑语,让我们仿佛嗅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气息。

(五)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熟读成诵,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熟读成诵

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情感丰富。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正如古人所说:“文章读之故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深化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2、广泛阅读

语感的培养从“读”开始,不仅体现在课内,还要引导学生课外进行有效的阅览。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的有关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推荐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可推荐读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小朋友吸收众多的词汇和句式,培养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难怪王尚文在《语感论》中说:“感受优秀言语作品的言语是培养语感的摇篮。”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飞到书籍的百花园中尽力汲取营养和甘露,去感受、体验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去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久而久之,头脑中的语言丰富了,自然会有较强的语感。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

(六)言语实践,积淀语感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

1、口语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可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深化感悟。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象中的云房子的样子,随后可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云房子。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内化了语言,培养了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勤于动笔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⑥当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时,已经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宣泄出来,以达到升华感悟,积淀语感的目的。如《半截蜡烛》一文以小女儿拿走蜡烛,走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为结尾,给人一种意尤未尽之感,教师可在此设计让学生续写结尾,要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就进一步理解体悟了课文内容,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

总之,培养学生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使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第三篇: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语感

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语感

一、语感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何谓语感,至今没有定论。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心理学认为:语感是一种智能,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教学论认为: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言语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能力”。李海林先生则从语言学角度提出,语感是对言语隐含意义(深层意义)的一种深切直觉。“是对某一语句与语境确切关系的直接感知”。是来自“语表意义与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各家的个性表述为我们揭示了语感的共性:其一,语感是一种能力;其二,语感是感悟语言的能力;其三,这种感悟能力建立在个人学习、生活经验之上;其四,语感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反馈能力。

语感能力在学生语文素养中占何地位呢?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进行交际的最基本基础。”吕淑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语感能力是多么重要。我们还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来探讨语感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于语文课程新的定位,摒弃了以往片面追求工具性或人文性的极左极右的做法。而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中,语感是一个关键。首先,从语文知识的功能上看,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要附着于学生的心理结构,既是说,必须通过语感这一中介,才能转化成能力;其次,从语文思想教育上看,根据皮亚杰认知论的观点,语感具有选择性,主体只对与之相关的言语现象特别敏感,学生情感的塑造依赖于其对语言的感悟、内化,因此,语感强的人,才能对语言材料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有更敏锐的反应;再次,从语文美育的角度看,审美的过程不是理性地认识和推理,而是依靠学生的经验、情感等因素的直觉,这种直觉就是感悟,审美教育要通过语感来完成。由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将培养语感列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汉语“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的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完全依赖“形式”的知识,而应特别重视言语主体的心理因素,主要是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可见,语感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和关键。

二、阅读在语感培养中的作用

关于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新课标有多次的叙述。在 “阶段目标”中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各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从诵读儿歌、童谣到诵读优秀诗文、读书看报再到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阅读,阅读的对象、数量、途径、方法都有明确的要求。总目标的要求是,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

可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至关重要。那么,阅读与语感培养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是从新课标的描述中来探讨。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最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当然是阅读书籍;“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首先应该是掌握语言感悟能力,对于形态丰富的汉语言来说,规律性的东西,非言语能表达,只能是靠心理的感悟。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从哪里来?它依赖于丰富的积累,积累则来源于阅读。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就是要多读,而且是多种形式的读,才能有丰富的积累,才能有深刻的体验,才能有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不但要读,还要多读,还要读好的,读完整的。

„„

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阅读对于培养语感的作用。

1、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语感是一种认知结构,语感图式的发展依赖于“同化”和“顺应”的过程。“阅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显然顺化和同化都参与了的,正是由于这种参与,主体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及语言内化才能不断深入”(陈金明)。从另一个角度讲,语感作为一种语言感悟能力,它的培养和发展也必须在语言实践中,阅读作为一种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语言实践之一,自然成为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

2、丰富的积累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实践。语感的获得依赖于丰富的语言积累,而语言积累单纯依靠课文内容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学好课文之余,大量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巴金先生说:“我不懂得什么文章作法,就是滚瓜烂熟地记下了几百篇经典文章,然后自然而然就会写文章了。”正是因为巴金先生有了广读博览的体验,才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积累多了,语感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即使不懂什么作法,依然写出了文章。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也可以说“书读百篇,其义自见”。

3、优秀的读物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倡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那么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呢?最基本的,当然要语言规范、优美,能准确反应汉语言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的语言。培养语感,必须让学生反复地接触优质的材料,感受优美的语言。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感悟、积累,渐渐地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形成一定的“敏感性”,不但使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更规范,还能把阅读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对语感的积累有很大的作用。

4、浓厚的阅读兴趣有助于语感的产生。从语言实践的内因来讲,语感获得的途径有单纯语言实践和自觉语言实践,前者是被动的,是获得性的,自觉语言实践则是主动性的,此时,语言知识内化为主体一种心理行为模式,一种自动化心理反应机制,语感也就形成了。因此,语感的获得,并非靠死记硬背,而是靠主动积极的思维和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是在对语言感悟、探究中得到培养的,而语言实践是否积极主动,在于主体对实践客体是否感兴趣,因此,通过大量阅读,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有助于语感的产生。

总之,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好书的熏陶下,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辨析对错的能力,一点一滴积累学生语感能力,在不断积累中,语感的准确性、迅捷性、敏锐性、深刻性、宽广性、情感性等方面就会有“直接性”“经验性”提升,促进语感能力的提高。

三、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语感

(一)固本清源——上好阅读课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引子。即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语感的培养也是这样。必须充分发挥课内阅读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广泛阅读,更有效地提高语感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是一个能力构建的过程。对语感培养来说,通过课内精读课文的阅读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语感图式,获得了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再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验证、检测语感图式,最后通过课外阅读做出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依赖性逐渐减弱,独立性逐渐增强,语感能力也在这个交叉并进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从教材本身讲,语文教材语言规范、文质兼美、情深意浓、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也为语感训练提供了最好的凭借。

如何通过课内阅读课更好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读的过程中,既要动眼,又要动耳,还要动口,全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应器官,信息进入达到的渠道自然就多。通过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品位文章意韵,体会文章所描绘的人和物、动态的场景和丰富的景色描写,在丰富的心理和思维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普通话水平、朗读逻辑重音的处理习惯成自然,断句和停顿成习惯,语感的形成也在其中了。默读也是不可缺的,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将以默读为主,要通过课堂上的默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2、推敲品析,增强感悟。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灵敏度。

3、激发兴趣,培养语感。前文讲过,语感的获得,不是靠死记硬背的积累,而是靠主动积极的思维和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是在对语言感悟、探究中得到培养的,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自觉主动地对自身进行语感培养。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4、内外结合,推荐读物。叶老说:“科内教材有定量,虽足使儿童感兴味,尚不能厌足。惟有取兴味相类的书籍供给儿童,使他们有取之不尽的乐趣。如此,国文教授的收效必大。”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及时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如读了《狱中联欢》,不妨读读原著《红岩》;读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就研究一下《三国演义》;读了老舍先生的《养花》、《林海》,再找一些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甚至剧作来看看,为课外阅读指明方向。

(二)厚积薄发——重视积累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获得语感的基础,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精美篇章外,还要在课外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对汉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1、课内积累。如上所讲,教材的语言形质兼美,表达规范,意韵隽永,正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极佳材料。课内积累要重视背诵。背诵,既是外显学习,如可按一定的方法熟记;同时也是内隐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熟记的言语材料的语言规律。此外,还要有意识积累每篇文章的优美词句,经典篇章。可让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摘抄自己喜欢的语言,并大体理解它的意思;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把学到语言内化自己的语言。养成积累的习惯,为课外积累打下基础。

2、诵读经典诗文。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引导孩子诵读经典,积累民族语言的精华,已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利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经典不加讲解牢牢刻到孩子的脑海里,随着心智的成熟,这些幼时积淀到生命深处的东西,慢慢酝酿,慢慢发酵,最后会化成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而这种积累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语言感悟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品位语言,感悟语言。

诵读包括吟读和背诵。吟读,就是让学生指根据文章需要和自己的需要,有意拖长腔调,夸张抑扬,讲究节奏韵律地读。特别是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诗词歌赋,在吟诵中感受诗歌的韵味,感受语言的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在吟诵中接受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储存语言的表象材料,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语感能力也就逐步增强了。背诵,则是在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是不机械的死记硬背。当然,一般情况下,“吟”和“诵”是一个整体,是同时进行的语言活动。

不过,诵读的材料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水平和学习需要,象唐诗、宋词等意韵优美、琅琅上口的材料,就非常适合学生朗诵,而象“四书”“五经”等比较枯涩艰深的东西,虽然学生也能苦背下来,但记忆的时间却不长,就不应该主张学生背了。

(三)举一反三——大量阅读

语感的形成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通过阅读,会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对话,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不断提高语感能力。但,鼓励大量阅读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而是要有所甄别、充分结合学生具体实际进行。

1、给学生选择读物的自由。儿童的一切需要,都从内心出发,给学生以选择读物的自由,会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也只有学生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喜欢阅读什么内容的文章。一个浅显的例子,低年级学生喜欢语言浅显、富有节奏感的课文,因为这类课文往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朗读欲望,而对内容抽象、描写事物又比较陌生的课文,则难以引起朗读兴趣,所以,培养语感,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十分必要,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语感的系统训练刚刚起步,一定要为日后语感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喜欢神话,就让他们读一读《西游记》、《封神榜》;喜欢童话,就建议他们看一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喜欢科幻故事,就鼓励他们阅一阅《哈里波特》、《魔戒》。当然,教师的引导也是需要的,我们要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兴趣、需要、生活实际等情况,对他们阅读方向给予指导,如低年级学生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推荐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科幻小说等,高年级学生推荐看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

2、给学生自主阅读的自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主体个性化行为。语感的主体同化性表明,主体在面对言语信息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创造。从认知学角度来分析,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需要和阅读期望,在阅读过程中接受文本信息的同时,必然会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甄别,以自身的生活体验去感悟文本信息,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容必然因其需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给学生的阅读定标定量,给学生的阅读打上各种框框,必然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妨碍语感能力的提高。由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阅读的自由,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阅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学生速读博览的习惯。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要结合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也这样,强调自主阅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引导。从阅读的方法来看,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速读博览。叶圣陶说“此等书籍,但需泛览,不必精读,然则足以补充,可作参考。”指的就是快速阅读的作用。回到语言文字的特点来分析,主体所感知的语言文字并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在阅读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号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可以活跃主体的直觉思维”,而这种直觉思维就是语感的心理表现。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指的就是简化了的阅览过程,“有会意”则是对篇章整体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有意识培养学生速读的习惯。有了速读的基础,博览也好办了。广泛浏览、转益多师,能拓展阅读范围,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词汇、句式的储备,促进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提高语感。

4、积极评价,提供动力。从非智力因素来讲,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还要求教师要给予及时评价,欣赏成功的学生,鼓励沮丧的学生,唤醒自卑的学生,爱护“出错”的学生,时刻给他们提供阅读的动力,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阅读热情。

总之,阅读既是心灵感悟的过程,也是语感实践的过程,我们要在平日里多鼓励学生看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语感能力。

第四篇: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论文)

‚语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文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离开的交际工具,在日常的交际中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去字字推理,句句分析,加以处理。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靠得就是语感的直觉性和敏锐性。因此,语感的培养具有辅助交际的功能。此外,语感还有促进理解的功能,古代的私塾先生要求学生多读、多背,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由此观之,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语文知识,而在于语文能力,即语言的运用。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呢?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培养。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可以说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作为朗读材料被师生经过仔细分析,深入体味,并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加以表达,这绝不只是‚念字出声‛的无思维活动,而是动员了自己全部精力的再创造。于是,多次反复朗读之后,学生不仅理解了某些词句的含义,而且多少难说清的语感,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也体会到了文章的内涵了。甚至,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对类似的文章进行鉴赏。可以在自己写作时模仿,还可以在说话时应用那些词句,从而使学生的口头表达准确和生动。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朗读要理解在先

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线,但不是那种单调、枯燥地的死读、傻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义的内涵,表达的贴切,语势的磅礴,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意境的优美,直到弦外之音都能够有所体会。如读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看到不仅是天门山、长江、旋涡,还有从‚断‛想到天门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从‚回‛想到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翻滚抛掷,变化无穷的境界,也可联想到祖国山河壮丽,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生读得多了,理解透了,需要时就会脱口而出,落笔成文。

2、广泛而多渠道的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读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再者,现代社会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小广播……都是阅读的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物为我用‛。如电视从中央台到地方台,集声音、感情、图像于一身,许多音乐节目歌词都配有字幕,教师要以媒体为载体,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看,让学生在欣赏中形象地感悟语言。

3、讲究朗读的方法,注重范读和情读

课文中优美的诗词、散文,最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的共鸣。教师的范读,有时像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淌入学生的心田,给学生一种雨润禾苗般的滋润;有时如大江东去,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才思滚滚,给学生一种激越雄壮的豪放美;有时似高山流水,错落跌宕,层层推进,飞流直下,给学生一种多姿多态的飞动美。总之,教师的范读,能使不同的内容,通过完美的语言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培养他们的语感。

‚情读‛就是要读出作品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只有切入作品所塑造的生活情境,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特定情境、氛围之中,才能透彻理解人物的个性和作者所寄托的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将那活鲜鲜的生活情境、独具个性的生命语言,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

4、通过朗读与激发想像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进行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模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要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而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录像,展示课件等到触发想象,把学生带进情景之中,在情境中唤起学生情感与作者的共鸣。

二、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读多了,读熟了,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得就是积累语言的好处。

在实践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对字、词、句的积累,汉语的字词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象性,内涵的自由度很大。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作为语感的训练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使学生词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地增多。在课内,语文教师可以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必要的点拨,并传授给学生学习词语的方法。促使学生对词语进行准确的理解。课外,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进行思考、讨论,勤作摘记,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个词由生疏到熟悉,由不懂到懂,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规律也能掌握了。其次应该注重对字词意象的积累。如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只有学生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词语迅速唤起意象。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讲课时做到声情并茂,努力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然而,仅靠课内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广泛阅读,增加词汇量,扩大视野,丰富意象,从而促进其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

三、推敲品评,增强感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得以提高的关键环节。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情味,无法了解其深意,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

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就以下几点进行:

1、揣摩比较中,感悟用词的准确性

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减、换换、调调、加加等形式展开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在教学‚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写尽环境之艰苦;‚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品评领会中,体验语句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把语言的品析和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作者起伏的情感。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什么不取名为《游金华的双龙洞》。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品评领会文章的内容,并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

当然,语感的培养可从多方面进行。在阅读之外,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无论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还是对事物的感悟,都可从生活中获得。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如:课前两分钟说话练习,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进行演讲、朗诵比赛。让学生在说中强化语感;练习扩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影评等,让学生在练中强化语感,为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感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语文是一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的语感就能获得不断的提高。

第五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几乎都有“有感请地朗读课文”的这一要求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阶段,营造书声琅琅的课堂已经是全体语文老师的共识。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有感情地去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由之路,学生的作文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在小学三四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感情地朗读”是这些课文需要达成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以上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语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支点和中心任务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抓住了语感培养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而抓住了直觉训练则又是抓住了语感培养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以培养他们较强的语感呢?我认为,目前应该主要进行下列在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同时涵盖了无声默读与出声朗读两个方面。有的人将阅读仅仅理解为无声默读,造成语文课堂只能见到学生埋头看书的身影,而听不到琅琅读书声。重阅轻读乃至只阅不读的片面做法应该摒弃,提倡阅览与诵读并重。

阅览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广泛浏览,能拓展阅读范围,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转化,从而形成语言直觉。

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新课程目标指出:语言内化要多读书,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呢?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书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所以,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加强朗读训练,感悟语句的连贯性

切实加强朗读训练,特别要在读得正确、连贯上下功夫。要求学生不但能读准生字词,还要能速辩标点符号,合理进行词语组合,读出句读,形成语流,把文字符号 “复制”转换为现实言语。要尽量克服一字一顿、一词一顿的“唱读”现象,逐步做到“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2)加强朗读训练,感悟课文内容梗概。

以读为本,要注意语义疏通,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要求学生读书时能合理调动多感官参与,目视、口诵、耳闻、心惟、一边读、一边快速检索贮存在记忆中的“心理词典”,联系上下文,对课文进行语义的疏通与整合,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课文的主要话题,发现中心句、中心段,从而从整体上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

(3)加强示范,把握语感的技法。

语感是讲究技法的,学生是在一篇篇文章的研读中获得感知语言的技法。而“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富有技法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对学生语感有效的训练。它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获得语感的熏陶,协调,把握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等语感的技法,促进对语言的感受力。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强语感技能的示范,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

2、推敲品析,增强感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使情契合,练敏语感,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

(1)比较中训练,感悟用词的准确性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荷花》中有这样一句:“„„在这些大圆盘之中冒出来。”可要求学生用“长”换“冒”,进行比较。为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研究、讨论。学生从课文语言文字中找出根据,见仁见智。因为荷叶多,“挨挨挤挤”,所以荷花只能从水中“冒”出来。“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多,还写出荷花生命力旺盛。和谐的讨论交流,学生从“冒”中感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一种生机勃勃的韵味。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品味,使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出优劣来,在比较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想象中训练,感悟语句的意境。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它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想象。因而,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境地,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分别描写大娘、小金花、大嫂送别愿军战士的动人场面。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词句描写,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大娘熬红的双眼,小桂花挂在腮旁晶莹的泪花,大嫂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一幕幕,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从中培养语感。

(3)评中训练,体验语句的情感。A、品析促感悟

训练学生的语感,要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起伏的情感。

如《再见了,亲人》中有一句:“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单从字面上讲很容易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出它的感情色彩呢?可组织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思考:“雪”和“炭”使人想到什么?表达什么感情?学生议论纷纷:“雪”,使人想到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艰苦生活;“炭”,令人想到温暖与热情。一个“雪”、一个“炭”,不正表达中朝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吗?通过琢磨,学生从“雪中送炭”这个词,品味出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B、联系促感情

人们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中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中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聚集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得越深切。”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以类似的情感体验,去领悟作者自我抒发或从旁描述的出神入化,把握作者内心所感的至真至诚,从而激发敏锐的语感。如《燕子》一课的教学中,为引导学生感悟到燕子的飞行速度,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燕子横掠过水面,一眨眼,就不见了,学生们用“一眨眼”动作,亲身体验和感受燕子的飞行速度。

C、评价促感悟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在引导学生感悟时,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倾向。应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欣赏每位学生的“悟得”,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教师不要追求统一的认识和感情标准,而要以“尊重、相信、欣赏”的态度,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发表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全班抽评等方式,开展阅读反思与评判,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使语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3、积累语言,深化感悟。(1)大量积累语言材料。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A、熟读成诵

小学生记忆力旺盛。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让学生把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背下来,绝不会是过重的负担。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正如古人所说:“文章读之故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B、广泛阅读

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做到一篇带多篇。教育家们研究减轻学生负担,使学习变得轻松的解决办法之一是使学生大量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非常准确。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寓言故事》后,引导学生读一些中外有名的寓言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推荐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

(2)加强语言实践。

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A、说中强化。阅读教学中,努力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进行口语交际; 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B、练中强化。在学生读懂、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扩写、缩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等,读写结合,升华感悟。C、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活水,又是运用语言的广阔沃土。因此,要扩大学生语言活动范围,注重课内外相结合,把生活当作语言的大教材,立足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把学办事、学交往、学合作、学做人与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开辟一片内化语言积累的崭新天地,就能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感的培养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语感的培养会在语文教学园地里开出更加艳丽的花朵。

下载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音乐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多,如:听、唱、奏、欣赏、创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摘 要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正确地培养学生审美观点、从而提高民族优秀文化审美的情感和能力。让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和认......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学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浅谈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 [摘要]: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笔者通过分析语感的含义,探索语文实施语感教学的方法,着眼于......

    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即通过......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什么是语感?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语言产生感知和感受的心理行为能力。中学生要学习语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脱离语感而获得听、说、读、写水平的提高,所以,中......

    古诗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古诗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两市镇三完小 张丽娟 语感著名专家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