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巴西(第1课时)

时间:2019-05-15 01:1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巴西(第1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巴西(第1课时)》。

第一篇: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巴西(第1课时)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

第1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资料认识殖民统治对巴西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知道南美拉丁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鲜明的文化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并从中认识单一经济的弊端,进一步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3.举例说出热带雨林的作用及其现状、遭受破坏的原因和保护的措施。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城市化问题,认识当今世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学会综合分析自然、经济、人口、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说明巴西工农业的发展与分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情感价值与道德观 通过认识巴西,尊重多民族的巴西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 1.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2.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 1.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2.工农业、人口多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1:展示一盆巴西木,让学生欣赏,说出它的名称,由此而引导学生猜猜今天要学习的是哪个国家。然后教师介绍巴西木也叫红木,是一种名贵木材。“巴西”国家名称就是由巴西木而得来的。

方法2:在世界球类比赛中,让中国人骄傲的“国球”是什么?(学生:乒乓球)那么世界上最著名的“足球王国”又是指哪个国家?(学生:巴西)对,巴西人热爱足球运动,球踢得漂亮,脚法娴熟、配合默契、节奏明快,如同跳起了粗犷、急促的桑巴舞,给人以美的享受。现在就让我们从地理的角度去认识巴西。讲授新课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教学活动设计

1.读图分析:电脑展示课本P89图9.17“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和P90图9.18“巴西的地形”,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下列问题,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及邻国。

(1)鼠标点击南美洲并闪动(巴西不动),让学生说出巴西所在的大洲。(南美洲)(2)鼠标点击拉丁美洲并闪动(巴西不动),让学生说出巴西所在的地区。(拉丁美洲地区)(3)鼠标点击巴西并闪动,让学生说出巴西的海陆位置。(南美洲的东部,大西洋西岸)观察距离欧亚大陆的距离,(很远)点出“新大陆”的概念,为介绍殖民侵略打下基础。(4)鼠标点击巴西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国土,让学生说明巴西是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所以巴西是世界上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5)鼠标依次点击出巴西的邻国,让学生说出这些国家的名称。(不必全记,知道主要邻国即可)2.列表比较,电脑展示下列统计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巴西是一个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

(1)鼠标点击出世界大国的领土面积,让学生填报出面积比巴西大的4个国家名称。

国家

利亚 印度

2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997

960

937

美国 巴西 澳大 276

271 250 阿根廷 哈萨克斯坦 苏丹 1707

854

769 328 面积(万km)家的名称。

国家 利亚 人口 中国(2)鼠标点击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2000年),让学生填报出人口比巴西多的4个国印度

美国 拉国

印尼 日本

巴西 尼日

巴基斯坦

俄罗斯 孟加

(亿)12.77 10.13 2.78 2.12 1.70 1.56 巴西 面积 人口 854万km 1.7亿

21.46 1.29 1.26 1.15(3)鼠标点击出下表,让学生填报出巴西的国土面积、人口在世界各国中的名次。

占拉丁美洲的百分比(%)在世界各国中的名次 43 33 5(4)通过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

世界上少数几个著名的大国

3.质疑探讨:引导学生探讨巴西古今人种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及造成民族大熔炉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环境对民俗的重要影响。

(1)让学生阅读课本P90阅读材料“印第安人和玛雅文明”和P91图9.19“古代印第安人金字塔”,并让了解这方面知识的同学作一些介绍,使学生知道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以及古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

(2)让学生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并让一名学生扮演卞卡,介绍课本P91图9.20“卞卡一家”的血统情况。

提出疑问:卞卡的祖父是非洲黑人,祖母是欧洲白人,他们怎么会生活在拉丁美洲?(3)电脑展示课本P92图9.21“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鼠标依次点击出A、B、C三张图,让学生分别总结图中展示了哪一项文体活动?并说出每一项活动的发源地在哪儿?

A.在花车上欢跳桑巴舞,桑巴舞源于葡萄牙的民歌和游戏 B.巴西的狂欢节,狂欢节是欧洲天主教的节日 C.巴西有世界一流的足球队,足球发源于英国 提出疑问:为什么其他大洲的文体活动会出现在巴西?

(4)让学生在上述阅读质疑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第2、3、4自然段的内容,让学生以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对比古今巴西的人种和社会文化差异,以及进一步探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5)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进行评价点拨:15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大量生产资料和巨额财富或货币资金。因此,西方殖民者纷纷进行海外扩张。随着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种植园的创建、金银矿的开发,殖民主义国家把美洲作为巨额财富的来源地和矿产基地。为了让大量的劳动力来到种植园和矿山中劳动,西方殖民者把目光转移到了贫瘠而落后的非洲。最早掳掠、贩卖黑奴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19世纪以后,殖民统治者又以招工的形式使亚洲的华人、日本人、印度人来此谋生。数百年来,白人、黑人、印第安人通婚生育,形成了现在复杂的种族构成。随着殖民者(白人)和奴隶(黑人)等的到来,欧洲与非洲等地的文化也流传到拉丁美洲,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美文化。

(6)让学生归纳造成民族大熔炉的原因,得出结论:现代巴西的人种、文化是受殖民统治影响的结果。同时让学生明确巴西是拉丁美洲地区的缩影。在此了解的不仅是巴西,而实际上也间接地了解了拉丁美洲复杂的种族构成和文化特色。

4.小结承转:通过上述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巴西的古代是单一的黄种人,即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他们创造的玛雅文化在当时已经相当发达,形成了世界独特的艺术文化。随着欧洲殖民者的侵入扩张、掠卖黑奴,以及不同种族间的相互通婚。形成了现在复杂的种族构成。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又形成了现在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因而不论是巴西的种族构成还是社会文化都深深带有殖民统治的烙印。

同学们,巴西不仅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还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教学活动设计

1.列表对比:电脑展示,通过对巴西经济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巴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从巴西摆脱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开始的。因此是否受到殖民统治成为巴西经济能否迅速崛起的分水岭。这样就可以分两个阶段来认识巴西的经济。即从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发现巴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一时期国内以单一经济为主,且完全受外国殖民者的控制,经济十分落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巴西摆脱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主权国家,通过建立全国内的经济结构,巴西已经发展成为拉丁美洲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通过以上的对比使学生明确殖民统治前后的巴西经济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说明帝国主义列强的丑恶面目和本性,深刻反映出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摆脱殖民统治,建立、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富裕、强大。

2.指导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本P93提供的资料,找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巴西的主要经济部门(殖民初期出口木材,16世纪种植甘蔗,17世纪出口矿石,19世纪种植、出口咖啡),确认巴西经济为单一经济。

3.图示分析:电脑展示下列示意图。教师介绍单一经济的实质和殖民者对殖民地的剥削过程,这样使得殖民地国家的资源和资金都被殖民统治者掠夺走,因而使巴西国内日益贫困,经济十分落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西摆脱了资本主义殖民者的统治建立了独立的主权国家。巴西开始改变单一的经济形式,发展多种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的步伐。经济取得飞速发展。在这里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识到资本主义剥削人、压迫人的本质,加强学生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

4.读图思考:电脑展示课本P93图9.22“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巴西的主要矿产有哪些?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是什么矿产?巴西的能源矿产(煤、石油)不多,是如何解决的?你还有哪些建议?我们从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2)巴西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重要的工业中心有哪些?分布在何处?

(3)巴西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哪些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哪些是重要的出口产品?主要的农产区集中分布在哪一地带?

5.讨论汇总:指导学生读图读文,并以学习小组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教师汇总大家的讨论结果,随时进行补充点拨。

(1)巴西的主要矿产有铁、金、锰、煤、石油等;巴西的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巴西的煤、石油等能源矿产不足,解决的办法可以展示下列示意图以便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从中我们能够得到的启示和建议,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必追求完整,教师要多给予鼓励、适当启发和补充。如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保护节约现有能源矿产,开发探研新能源等。

(2)巴西的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制造、纺织、钢铁、造船、石油、水泥等。其中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之列;重要的工业中心有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工业中心集中分布在邻近铁矿区和东南沿海地区。

在此也可补充以下资料,一方面说明巴西的电子、航天工业发展迅速,另一方面说明中巴两国的友好合作。

阅读材料: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被誉为南南合作典范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于1999年10月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火箭发射成功,其研制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01星的使用寿命为两年,目前正超期服役。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不仅显示了中巴两国空间技术的实力,也结束了中国和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依赖外国卫星提供图像的历史。地球资源卫星为中巴共同使用,两国各自利用本土的地面站对遥感和DCS系统数据进行接收。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将在2003年下半年由长征四号乙Y4火箭“一箭双星”发射升空。按照中巴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将在巴西进行总装和测试,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03、04星的综合论证工作正在进行,即将正式立项。

(3)巴西的农产品丰富多样,主要有咖啡、甘蔗、剑麻、香蕉、大豆等,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产品。巴西的主要农产区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

6.提出问题: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巴西的主要农产区和工业中心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为什么?

7.读图探讨:电脑展示课本P90图9.18“巴西的地形”和P97图9.28“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教师启发学生从巴西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方面去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对巴西工农业分布的影响。在学生以学习小组探讨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评价点拨,使学生明确巴西的工农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是因为这里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开发较早、经济发达。这样既探究总结出了影响工农业分布的因素,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也给学生传递了一种地理学思想: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工农业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它是受到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使学生认识人类经济的发展状况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社会等因素的密切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二篇: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巴西(第2课时)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

第 2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资料认识殖民统治对巴西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知道南美拉丁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鲜明的文化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并从中认识单一经济的弊端,进一步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3.举例说出热带雨林的作用及其现状、遭受破坏的原因和保护的措施。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城市化问题,认识当今世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学会综合分析自然、经济、人口、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说明巴西工农业的发展与分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情感价值与道德观 通过认识巴西,尊重多民族的巴西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 1.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2.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 1.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工农业、人口多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一段热带雨林录像,注意观察热带雨林的景观,倾听解说中有关热带雨林的作用及现状(没有条件可以展示一些热带雨林的景观图片)。让学生对热带雨林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强调这一关系到全球生态环境的热带雨林正在不断缩小。讲授新课

三、热带雨林的危机教学活动设计

1.设疑比较:被称为“河流之王”的是哪一条河流?(学生议论:亚马孙河)为什么被称为“河流之王”?电脑展示下面资料,引导学生与世界其他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阅读材料:世界四大河流的比较

河口平均流量(万m/秒)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长度(千米)

3亚马孙河 12 622 6400

尼罗河 0.23 288 6600

长江 3.2 181 6300

密西西比河 1.9 322 6200 2.读图设问: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90图9.18“巴西的地形”,了解亚马孙河的源流概况。继而指出亚马孙流域的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因此这里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一望无际。宛如绿色的海洋。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而这片热带雨林就是这个总调度室的“心脏”,为什么?

3.读图分析:电脑展示课本P95图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和下面的数据与示意图。

阅读材料:森林作用的数据

①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吸收1000千克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②5万公顷森林所含蓄的水量相当于一座容量为100万立方米的小水库。③每年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34吨。④有林地比无林地每亩多蓄水20立方米。

⑤夏季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70~100吨水,化为水蒸气。

护田林带防风示意图 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 看图上护田林带是怎样降低大风和沙尘暴的危害的。

看图上护坡林带是怎样防止水土流失的。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观察,让学生总结出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人类的作用:提供自然资源,有经济效益;保护改善环境,有环境效益。教师要强调森林对保护改善环境作用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这片最大的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4.阅读资料:电脑展示下面资料(或印发给学生),指导学生阅读,进一步认识热带雨林的价值。

阅读材料: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其面积比欧洲还要大,从安第斯山脉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于全世界以及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亚马孙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被称为“地球之肺”。林区蕴藏的木材占全世界木材总蕴藏量的45%,蓄积着8亿立方米的木材价值超过了7000亿美元。生物物种占全世界总数的1/5,是人类非常珍贵而丰富的生物资源宝库。许多林区至今还是人迹罕至的处女地。还有更多的物种正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5.阅读分析:电脑展示课本P95图9.26“热带雨林地区原始的迁移农业”。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对热带雨林的影响,并让学生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进一步总结出当今巴西国内有哪些破坏热带雨林的主要现象和原因。如有外国的掠夺、无序采矿、修路的毁林、国家的贫困、环保意识的淡薄等。使学生明确巴西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由于开发不当和保护不利,正在遭到严重的破坏。热带雨林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6.讨论探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96所设计的活动。结合亚马孙雨林遭到破坏的现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1)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带来什么后果?(2)巴西政府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3)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

通过组织学生对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探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意识;又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发展经济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使学生初步树立人、环境、经济、社会相互统一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7.点拨小结:在学生探讨后,电脑展示下面的示意图。教师边引导、边点拨、边用电脑演示:

8.承转过渡:巴西在摆脱殖民统治以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不仅遇到了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而且还面临着城市化的问题,这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城市化问题教学活动设计

1.读图分析:电脑展示课本P97图9.28“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让学生找出巴西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找出巴西几个大城市的位置,总结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巴西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全国90%的人口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部,为巴西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这里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是拥有10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电脑闪烁)。而北部、西部、中部人口稀少。

2.小组讨论:教师进而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90图9.18“巴西的地形”,以学习小组探讨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的状态与巴西自然条件的密切关系。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1/3为亚马孙平原,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开发困难。巴西国土的2/3为巴西高原,其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比较温和。

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综合归纳出影响巴西人口分布不均的因素: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主要原因是这里海上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湿润,资源丰富;加之欧洲殖民者利用便利的海上交通,从非洲劫掠黑人首先到达这里种植甘蔗、咖啡、开矿、杂居通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迅速增长。而人口稀少的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不仅交通不便,而且为山地高原和热带密林,自然条件均很差,只有印第安人散布其间,人口少,甚至无人。

3.读图思考:电脑展示课本P97图9.29“圣保罗城市发展‘三步曲’”。引导学生分析圣保罗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的人口数量及其聚集的原因都有何不同。(1)鼠标点击出第一阶段——建市阶段,圣保罗适宜的气候使2万印第安人定居于此。(2)鼠标点击出第二阶段——咖啡繁荣阶段,主要是因为咖啡的生产与销售需要便捷的交通,也需要大量劳动力与商人。使不同的人种汇集于此达24万人之多。

(3)鼠标点击出第三阶段——工业化阶段,主要因为圣保罗经济繁荣、城市发展扩大,吸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最终达1600万人。

(4)引导学生分析三个阶段,确认出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哪一个阶段?(工业化阶段)(5)请学生思考:快速城市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何种状况?(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4.提问列举:巴西总人口的3/4居住在城市,由于城市的规模太大且过于集中而出现了哪些“城市病”?

请学生观察课本P97图9.29中的图片,并联系所生活的城市以及中国大城市的现状,讨论总结出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如资源紧张、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污染严重、犯罪增多等。

5.实例分析: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和课本P98阅读材料“巴西利亚——新型首都”。并以巴西迁都为例,了解巴西政府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具体措施,了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现代建筑世界文化遗产的巴西利亚。

6.扩展探究:请学生阅读课本P98活动2,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分析、讨论巴西在城市布局、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你能否针对城市化过程带来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或合理的建议。(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改善城市环境、建立卫星城,城市中工业和人口向郊区分散,加强城市管理、重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等)

板书设计

第三篇: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美国(第1课时)

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

第1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通过查找地图指出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会利用数字、图表等资料分析说明美国的民族、种族的构成。

3.在美国农业分布图上说出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并能综合分析每个农业带的成因。

4.通过对经济统计资料的分析,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及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5.知道美国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已对全球造成严重影响。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掌握在地图上查找一个国家领土构成的方法和技能。

2.通过“农业地区专业化”的探究,培养学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意识。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美国,尊重移民国家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以及因地制宜的科学思想和重视高科技的态度。

2.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美国农业地区化特点。

2.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美国是世界资源消耗大国。

教学难点 1.美国领土包括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2.美国农业地区化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所学习的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是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学生议论:东半球),对,这些国家都是属于东半球的国家。那么西半球有哪些代表性国家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开始学习的内容。讲授新课

温故:1.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往东至160°E的半球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的半球为西半球)2.在西半球上分布的是哪两个大洲?以什么为界?(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设疑:你知道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是怎么划分的吗?

解惑:通过电脑演示,使学生明确美洲、北美洲、南美洲、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等的划分与差异。

1.鼠标点击出上图,让学生辨别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2.让一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出南、北美洲和巴拿马运河。3.教师指出北美洲和南美洲合称美洲。

4.鼠标点击出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国界线,闪烁该国界线以北部分,指出这为北美地区;再闪烁该国界以南的所有美洲国家,指出这些国家由于通行拉丁语而统一称为拉丁美洲地区。

5.进一步让学生比较西半球的地区划分与南、北美洲划分的差别。强调地区划分以美国和墨西哥间的国界线为划分界线,而南、北美洲的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使学生明确西半球有两个地区,即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

过渡:在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分布着许多国家,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这样一个通过“购买”土地而扩张领土,使其国土面积成为世界第四位的国家。那种购买方式,就好比拿2分钱买了我们整个学校一样,(学生惊讶)的确,这是独一无二的创举。同学们知不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呢?

观察:电脑展示美国的国旗图案。让学生看美国国旗“星条旗”的左上角蓝色星区内有多少颗白色的星?(50颗)代表什么?(代表美国现在的50个州)星区外有多少红白相间的条?(13道)代表什么?(代表美国最初的13个州)点拨:是的,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象征美国最初的13个州,国旗的五角星与美国的州数一致。每当一个新的州加入美国,就在国旗上增加一颗星,至今美国国旗上已有了50颗星,象征美国现在的50个州。那么美国的领土是怎样由原来的13个州扩展成现在的50个州的呢?

激趣:美国领土构成的变化和美国国旗上的横条及星星的变化是相应而一致的。在历史上,当美国脱离英国时,领土只限于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密西西比河以东的英国统辖地并入美国版图。之后,不断夺取西班牙、法国、英国殖民地,无情地杀戮和驱赶当地的印第安人,并兼并墨西哥土地,一直向西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组成本土的48个州。1867年由沙俄手中廉价(720万美元)购得阿拉斯加,1898年又吞并了夏威夷,这两个被称为“海外州”。二者原来都是美国的殖民地,1958~1959年才正式成为美国的第49个州和50个州。此外,还有一个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所在地,不属于任何州。提问:1.你能在地图上查找出美国的领土组成吗?

2.看看美国陆上的邻国有哪些国家,它们位于美国的哪个方位? 3.确认美国的位置,它是西半球哪个地区的国家?

活动:电脑展示课本P82图9.4“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图9.5“美国的地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上述问题。

1.让一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出美国的领土组成包括本土48个州和阿拉斯加、夏威夷州三部分。并指图描述两个海外州的位置——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西北角,濒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的北回归线附近,从大洲来说属于大洋洲。因而美国也是一个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两大洲的国家。

教师通过对学生答案的评价,指导学生在读美国图的过程中,既要看到美国领土的主体部分——美国本土48个州,也要注意到地图下方两个补充窗口所标注的地区——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使学生明确在查看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组成图时,要注意图中的补充框图所指示的海外领土。

2.让一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出美国的陆上邻国——美国本土的北边是加拿大,南边是墨西哥。

3.引导学生读图确认美国的位置,使学生明确美国是北美地区的一个国家。2.领土组成——本土48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

承转:美国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它不仅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而且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能够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作为生产者的人类,那么美国的居民构成是怎样的状况呢?他们对美国各方面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观看:组织学生观看VCD“美国居民构成”。

质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讲解:根据学生的质疑情况,给学生补充或解释清楚以下等问题:

1.移民 所谓移民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家乡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定居且加入该国国籍的人。

2.移民国家 只有当一个国家的主体人口(大多数人口)为移民时,这个国家才能称为移民国家。

3.美国的土著居民 是指祖祖辈辈都居住生活在美国本土、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即印第安人。

辨别:请学生辨别下列的情况是否属于移民:出国留学、到中国驻外使馆工作、出国旅游考察、出国劳务、在国外工作生活且拿到绿卡。

分析:让学生以学习小组对下面材料进行查阅、统计、分析不同人种在美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和美国的移民情况来判断美国是不是一个移民国家,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分析判断过程和探究精神,重点培养学生查证事务时对资料的处理能力。

阅读材料1:美国的移民

1821~1850年: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移民246.2万人。1851~1880年:资本主义发展、西部开发时,移民772.5万人。1881~1900年:铁路大规模修建、工业发展时,移民893.5万人。1901~193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移民1863.8万人。

1931~1960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移民407.8万人。1961~1975年:移民受到一定限制后,迁往美国的有529.5万人。阅读材料2:美国移民来源示意图

阅读材料3:美国的人种构成

分析以上材料回答:

1.在美国的总人口中,人数最多的是欧洲移入的白种人;其次是非洲移入的黑种人;再就是来自亚洲东部的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有160万人。

2.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仅占美国总人口的0.8%,可见美国的主体人口为移民,因而美国称得上是一个移民国家。

3.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1阅读材料“华人对美国的贡献”,了解文中所提到的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华人对美国的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感化: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统计、交流一下华人在美国的哪些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如交通建设、医学、航天、物理、建筑设计等)不必要求学生记住这些科学家的姓名及其从事的研究工作,但要让学生总结出文中提到的华人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勤劳、勇敢、聪明、认真等)使学生明确我们中国人是具备优秀素质和品质的,增强学生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自豪的情感。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0阅读材料“美国几名公民的祖籍”,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种族的人在美国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为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学生意识到国际合作的价值,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模拟:可让比较了解这几位名人情况的同学进行模拟自我介绍演讲,张扬学生个性,加深学生印象,激励大家向这些名人学习、树立远大志向、为全人类的进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结:美国今天的成就不是由某一个单一民族或种族创造的,它是世界人民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种族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美国——美国的人口、美国的民族、美国的文化、美国的经济、美国的成就。

扩展:引导学生联系中国加入WTO的实际,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使学生认识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加快和深化改革开放,广泛引进全球各国的技术、人才、文化等。理解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趋势。通过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提问:美国的人种构成复杂,这些居民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处境如何? 阅读:电脑展示下面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阅读材料1:2001年4月7日,白人警察里奇在街头射杀黑人青年托马斯,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陷入动荡,上百人受伤,这是自1960年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以来最为严重的种族骚乱事件。托马斯是1995年以来辛辛那提市警方打死的第15名黑人嫌疑犯。在此期间,他们没有杀害过任何白人。

阅读材料2:美国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非洲裔、拉美裔和亚裔美国人等少数民族经常在公共场所遭到不公平待遇,超过33%的是黑人,曾因肤色在找工作时被拒绝或得不到升迁机会。20%的拉美裔和亚裔人曾在工作场所受到歧视。50%的黑人男子和25%的黑人女子,曾因黑人身份受到警察的歧视。

表演: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分别代表黑人、华人、印第安人和白人,让扮演不同角色的同学根据课本P81活动2中的文字描述并结合自己了解的有关情况设置情景,表演不同人种在美国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对有色人种在美国受到种种歧视和不平等待遇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小结:教师对学生的表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在此揭露美国虚伪的人权面纱,暴露其殖民统治的真实面目。说明美国当局对待白色人种和有色人种在人权方面执行双重标准,有色人种在美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美国社会中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美国存在着严重的人权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剥削、压迫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广大劳动人民的汗水、泪水甚至鲜血的基础上,使学生意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

板书设计

第四篇: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澳大利亚(第1课时)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4.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情感价值与道德观

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国兽”是什么动物吗?(袋鼠)没错,从澳大利亚的国徽组成,由袋鼠和鸸鹋分居左右,就可看出袋鼠在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地位。袋鼠和鸸鹋作为澳大利亚的骄傲和象征,成了世人认识澳大利亚的窗口。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资料,澳大利亚除了袋鼠和鸸鹋还有哪些独特的有代表性的动物?

学生回答:树袋熊、鸭嘴兽、针鼹、肺鱼。

老师评价:同学们准备得非常充分,那我们一起看图片(课本73页图8.36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

学生活动:同学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并推荐四名同学以导游身份向大家介绍这四种动物。

同学甲:游客们,大家好。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袋鼠,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你们看,前面那只袋鼠正拖着美丽的长尾巴,怀藏可爱的“小宝贝”,跳跃着前进在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上,整洁的城市里。

同学乙:旅客们,你们看那只动物像不像阿拉伯沙漠中的鸵鸟?其实,它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鸸鹋。不过它比鸵鸟更高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之一。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所以不会飞翔,但善于奔跑,有“飞毛腿”之称,并能连续长跑,因此赢得了“长跑运动员”的声誉。

同学丙:除了袋鼠、鸸鹋,在澳大利亚东部和塔斯马尼亚岛上,还生长着一种世上特有的动物,那便是鸭嘴兽。它是哺乳类却会下蛋,它最主要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亦兽亦鱼,而又非兽非鱼。它是水陆两栖动物,它通过下蛋繁殖后代,但它所孵出的小鸭嘴兽又是哺乳的,因此,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的争论,才将鸭嘴兽列为世上稀有的“卵生哺乳动物”。

同学丁: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堪与我国大熊猫媲美的——树袋熊。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孩儿脸,一个黑黝黝的大鼻子,一双黑豆似的圆眼睛,两只毛茸茸的短耳朵,一身又厚又密的灰色毛,滑稽可爱、憨态可掬。它们虽然属于走兽,但几乎从不下地行走,它们吃在树上,睡在树上,以树为家。

总结过渡:参观完了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同学们一定发现这些动物都是在世界其他大洲看不到的,是澳大利亚特有生物,并且从生物学角度可以看出,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在今天看来,它们虽然显得有些原始,但是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澳大利亚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过渡: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澳大利亚的位置吧!

电脑展示:课本73页图8.35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

学生活动:①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②以它为中心,找出与澳大利亚相邻的大洲和大洋。

学生指图回答,老师归纳:澳大利亚是一块独立的大陆,并且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澳大利亚西北面为亚洲,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处于两洲与两洋之间,地理位置很重要。

过渡:为什么澳大利亚孤立在南半球上,却会有一些地球演化史上古老的生物呢?我们还是回忆“大陆漂移学说”吧!

电脑展示:下图大陆的漂移

大陆的漂移

复习旧知识:①大约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各大洲是一种什么样的位置?(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大洋)②各大洲自然条件相似区域的生物种类有无区别?(没有,它们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共同进化演变)③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6500万年前)引申思考: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生物学知识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言。

老师小结:澳大利亚较早地与其他大陆分离,独自孤立于南半球上,自然环境过于单调,减缓了生物进化速度。也因此使一些古老动物保存到今天。

提出问题:澳大利亚自身的生物环境是否有利于这些古生物的生存?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

老师补充小结:由于澳大利亚远离其他大陆,海洋阻碍了各大陆间的动物迁徙与交流,使旧大陆上的高级食肉猛兽,如狮、豹、虎、狼等无法自己远涉重洋来到这里,也使这些古老动物得以保存至今。所以独特位置是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得以保存的一个重要原因。引申思考: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大陆有那么多特有动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呢?

引导读图:大陆的漂移

①引导学生观察,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分离后,分别漂向何处?(澳大利亚大陆漂向南回归线附近,南极大陆漂向地球最南端)②启发思考:澳大利亚大陆与南极大陆自然条件有何区别?(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属于热带和温带,气候条件较为优越。南极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得出结论:优越的自然条件也是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得以生存至今的原因。

总结过渡: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居一方,独立发展。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演化缓慢,又没有大型食肉天敌的侵扰,许多珍奇的原始动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现在,我们一起来体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真实含义。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模拟播音员给大家朗诵课本74页资料。师生互动:老师问,学生答来帮助学生抓住资料当中的关键词语。师问:澳大利亚有多少种其他大洲没有的植物? 生答:9000种。

师问:澳大利亚有多少种其他大洲没有的鸟类? 生答:450种。

师问:全球有多少有袋类动物分布在这里?

生答:全球150种除了南美洲有几种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

板书设计

第五篇:七下7.5 极地地区(第1课时)

【 课题 】七下7.5 极地地区(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学习目标】

1.阅读地图说出南、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指出极地地区位置的特殊性;(重点)2.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重点、难点)3.说出极地地区的特有动物。

【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演示。【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南乔治王岛按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海域航行一周,它们所经过的大洋顺序依次为[]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3.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是指北纬90°的地区B.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C.北冰洋的小部分属北极地区D.北极地区大部分是被冰雪覆盖的陆地

4.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在[] A.北极地区B.蒙古、西伯利亚C.南极地区D.青藏高原 5.关于南极洲气候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南极洲处于高纬度,一年中接受太阳光热少

B.巨厚的冰层将太阳的光热大量反射回空中

C.处于强大的低压中心,使得降水少风力大 A D.是海拔最高的一洲,地势高,气温低

二、综合题

1.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⑴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洋;B洋;C洋; D洲;E洲。

⑵我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F,G⑶在图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2.读北极地区地图并完成以下各项:(1)将代表以下海洋的数字填入图中.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2)将代表以下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填入图中。④ 加拿大⑤美国⑥俄罗斯⑦格陵兰(丹)(3)将代表以下大洲的数字填入图中。⑧ 亚洲⑨ 北美洲

(4)以下字母所代标的地理事物是:

A()海峡;B()海峡; C()岛;D()半岛。

【教学反思】

D F

G B

C

这节课从大量的图片和多媒体图片讲解两极地区的独特的环境、资源、气候和科考情况,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两极地区,效果不错。但本堂课时间较紧张,部分学生讨论及发言的参与度不够,学生讨论还是在老师设置的框内,思维得不到发挥和扩展,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还有些差距。读图能力弱的学生在判断极地地区方向上还存一定的困难,还有待提高。

下载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巴西(第1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巴西(第1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澳大利亚(第2课时)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 第 2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

    思想品德七下第一单元第1课第1课时教学案总第

    思想品德七下第一单元第1课第1课时教学案总第_2课时 课题: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教学目标: 情感:通过感悟、理解、体会,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促进心理与生理协调发展......

    人教新课标必修1精品教案(6 鸿门宴 第1课时)

    6 鸿门宴 从容说课 《鸿门宴》是《史记》的名篇,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典范作品。它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成果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

    《论语》第1课时教案

    《论语》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内容】 走近孔子,走进《论语》 【教学目标】 1、认识孔子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了解《论语》的作者和主要内容及文体的特点。 3、学生自我浏览......

    垂线教案第1课时

    垂线教案(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垂直、垂线的概念和垂线的画法,垂线的性质1. 2.内容解析 垂线的概念、画法和性质是初中几何知识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生活中也有着广......

    第1课时 折扣(教案)

    2百分数(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2.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回答有......

    《孝经》 第1课时教案

    《孝经》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孝经》P46-58,简介《孝经》的整体精神和文本的框架结构,初步感知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孝经》,读准字音,初步读......

    《匆匆》教案(第1课时)

    《匆匆》教案设计 【教学课题】 本节课所教学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第十二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2课《匆匆》。本组教材是以“人生感悟”为主题编排的,从不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