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文学艺术群山之峰,我国一向被称为“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流传至今,扬名中外。诗歌最基本的特点在于抒情,它比其他任何文学体裁都更富于感情色彩。所以作为高中生推开语文大门的敲门砖的诗歌,她的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兴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今语文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认为诗歌比较难教,他们在上诗歌课时往往都是走复述大意、归纳主题、概括表达方法的诗歌教学老路子,年年如此,课课如是。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知道,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黑格尔曾言:“诗是作者灵魂的一次痛苦的经历”。在课堂上,我们作为灵魂的引导者,又能否用语言带领学生去体验诗人那样一次灵魂的痛苦经历呢?诗歌教学的重点是品味语言,体验情感,适当传授知识。学习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
在通读之后教师有必要将学生引入诗人的世界中,即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再别康桥》为例:
第一,作者徐志摩是为了艺术,为了自由,为了美而活着的。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
第二,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挥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诗。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了解了这些背景,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知人论世”之后,学生接下来就要进入角色,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当自己的灵魂与作者融为一体时,你也似乎回到当时那样一个写诗的情境中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朗读时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此时的你,对诗歌的理解一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了较为独特的视角去思考这首诗。
有了这两个基础,我们再来欣赏诗歌,鉴赏诗歌的种种“美”,就相对容易得多。
诗歌鉴赏的最大诀窍在于先要找到切入点,一个好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很快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常见的方法。
1.抓住诗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诗眼就是诗歌的大门,通过这扇门我们便可以了解到诗歌的内在意蕴。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诗眼有“句之眼”和“篇之眼”两种,“句之眼”通常是一个字或一个词,而这些字词又多为动词,因为动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斗争,最能体现诗的意境。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句,其中“击”“翔”二字有力地展现了作者的顽强斗志,这两个字自然成为了诗眼。“篇之眼”就是全篇最为传神的诗句。像郑愁予的《错误》,其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一句即为全诗的精华所在。
2.由意象切入意境。“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诗人郑敏有过十分精当的比喻,她说:“诗如果是用预制板建成的建筑物,意象就是一块块的预制板。”她又说:意象“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它对诗的作用好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对电子仪器的作用。”诗的创造力、想象力、一切生命力,都在意象的塑造上,所以对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比如舒婷的《致橡树》中选取木棉和橡树两个主要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却用了相对的几个意象来表达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去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通过意象去理解意境,这是个有一定难度的过程,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来完成,比如说借助于联想和想象。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选择。
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它都浸透了诗人的血性与灵性,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思考,我们、学生和诗歌之间的关系。中国当代诗人韩东说过一句话:“诗歌的美感完全是由个人的生命灌输给它的,又是由另一具体生命感受的”。黎巴嫩的伟大诗人纪伯伦也说过:“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它是从一个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
第二篇: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形象优秀公开课教案
一颦一笑总关情
----------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答题模式与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悟作者情思,培养鉴赏能力,提高解题技能。
二、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答。
四、教学方法:
1、引导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
五、教学手段:
1、借助多媒体进行文字图片处理,以期提高课堂效率。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闰土少年时童真,善良,简朴.中年 封建,穷,悲观,保守是封建伦理制度下的牺牲品
闰土是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人民的代表,别里科夫是个死板的教条主义者,是沙俄时期一个没落的知识分子代表。他盲目地维护着腐朽沙俄政府制定的种种落后体制、规定,却不知自身已被套上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套子”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也称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诗歌形象根据鉴赏的不同要求,大致可以划分为:
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物之形象三种类型。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1、人物形象(“人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它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去进一步补充。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在抒情诗中,诗人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偏重抒情的诗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物形象。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屈原的《离骚》表现的一个执著追求、热爱祖国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苏轼的《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首词中的词人是一个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地吟啸徐行的仕人形象。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全诗以追悔始,以庆幸终,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形象。
如《雨霖铃》中“我”这一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旅夜抒怀》中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痛于一身的杜甫。
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棋子”的动作。恰如其分地刻画了因久候朋友不来而焦灼不堪,百无聊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在叙事诗中,诗人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思想观念。
(偏重叙事的诗歌)
白居易《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中一系列动作的刻画,既表现了琵琶女娴熟的弹奏技艺,也表现了琵琶女弹奏时错综复杂的心理感受,一个天涯歌女的形象跃然纸上。[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少女形象。杜牧《赠别》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战士形象。王翰的《凉州词》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妇形象。王昌龄的 《闺怨》 2015年《考试大纲》
【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考试说明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近两年高考命题,对其三者的考察,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许多考生惧怕诗歌鉴赏题,得分率很低。失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读不懂诗歌。由于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二是不了解诗歌鉴赏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含义、传统的审美习惯。三常见的题目类型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二.例题分析
人物形象型答题思路
1、鉴赏要点
(1)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篇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龙源期刊网.cn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作者:张存收
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年第05期 [摘要]纵观往年的高考大纲,对于学生诗歌的考察一直以来都占据较大的考察比例。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诗歌的练习,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素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歌 信息
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诗歌理解的障碍较大,综合分析之后得出三点原因:①对诗歌特点认识不足,因而把握不准;②思路不清晰;③综合分析能力不够。就学期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1掌握诗歌特点,挖掘潜在信息
丰富的思想内涵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对于诗歌而言,在这样短短的几句话中要想呈现出大量的形象和情感要素是需要一定的创作功底的,这就要求诗歌创作者能够巧妙地将外显的信息化作潜在的内涵信息,换句话说,一篇好的诗歌从其潜在信息的含量就可以分辨出来。一般情况下,诗歌内在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形象信息;二是,情感信息。诗歌所描述的东西与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也都是以人、物、景等对象,但有所不同的是诗歌在对事物描述的过程中,其语言十分简练,内容较为紧凑,因此,诗歌的显性描述中包含了大量的潜在涵义。
第三篇: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之我见1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之我见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因此,引导现代的中学生,进入诗词圣境,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是目前中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的任务。为此,在诗歌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研究,全当抛砖引玉,不足之处,以期方家批评指正。
一、朗读感悟法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言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典诗词中哪一首不是诗人心声的真实流露呢。“许多欲语而莫可以告人之处,蓄极积久,势不可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发狂大叫,流涕恸哭,不能自止”。那一声声带血带泪的歌吟,假如我们不去大声诵读,怎能体会诗人的情绪呢?唯有入情入境地朗读体悟,才能跨越时空,感悟到李白的傲岸不羁旷达洒脱,杜甫的忧国忧民心怀忧愤,李清照的忧思缠绵愁容不减,陆游的精忠报国壮志难酬,柳永的离愁别绪儿女情长。如果离开诵读,就很难把自己融入这些诗歌的动人心魄的境界之中。诵读的方法很多,可以笑着读,呼喊着读,摇头晃脑的读或者自由读、齐声读,不管怎么读,一定要将感情倾注其中。如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例,课文第一自然段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突出了一个乐字。因此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第二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突出了一个痛字。因此对于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这些句子,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要读出慨叹语气,重读“痛”。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 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 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因此,“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要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诵读时,教师要适当指导点拨,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很容易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
另外,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密切。因此,精心挑选一些古典管弦乐,在朗读前播放,以优美动听的乐曲声营造气氛。朗读时再进行配乐,让学生融在其中,乐在其中,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或者利用多媒体课件,选取最能体现诗词意境的画面,让学生在生动、直观、流动的画面中诵读。让学生观其画、吟其词、入其境、悟其情,教学效果就会事半而功倍!
二、专题讲座法。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开一些专题讲座,来集中讲授有关诗歌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如在写景诗当中,经常会涉及到意象、意境这些专业术语。老师可以结合一些典型例题对这些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具体操作如下:先告诉学生概念:意象,“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物象、景象。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然后告诉学生鉴赏写景诗从以下几点入手。1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2是画面色彩;3是动态;静态。4是声和色的结合5白描手法6点面的结合7正侧的结合。接着结合实例说明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分析:A、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
B、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C、也表现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最后进行总结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进行如关于表达技巧方面的专题讲座,或者关于古代诗词中常见思想感情的的专题或关于古诗中艺术形象总结等等。可以在讲授新课前集中开一些这样的专题讲座,也可以在教学中穿插进行,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在诗歌瑰丽的殿堂自由翱翔。
三、开展背诗竞赛。
在课堂上适当开展背诗竞赛,如男女生对抗赛、小组对抗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背诗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韵律,体会诗歌的美妙。
总之,诗歌教学的关键,不是靠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也不是靠几道、几十道的习题训练,而应当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在朗读和言语的实践中去琢磨、去体悟。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材诗歌教学心得
高中语文教材诗歌教学心得
漆敏生
审美感知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诗歌教学中的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以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开始的,并在全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因此,我们不仅要探寻提供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更要运用一切可行手段,如借助物像、借助绘画、借助音乐、借助美读、借助习作、借助移情等,建设转化审美对象,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染上作者的情绪色调,达到“会心”的中级审美体验。美感应称这阶段这“启迪效应”或“感染效应”。
(一)借助物像
物像是记忆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创作彩色幻灯片,或选用、自制一些挂图,并联系诗歌内容,详细地讲解画面,例如《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林尽染;漫江碧透,百秧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制作两幅课件物像:
一幅是“湘江秋景”,突出秋天的景物特征:色调鲜明、微型机勃勃;
一幅是“独立寒秋”,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意气风发、壮志勃勃。再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描述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学生凭借感观,通过想象与联相,如同身临其境,领悟到这首诗景美、情更美的情趣,从而感受到鲜艳的色彩《浓重的红和浸透的碧》;感受到澎湃的激情。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建设祖国的豪迈情感。
(二)借助绘画
(宋)苏轼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耐人寻味的佳作,如同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寓有情节、富有情味的绘画。诗歌讲究画面感,绘重视故事性,把绘画与诗歌中的说、写训练相结合,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把诗、画、事结合得完美的,莫过于唐代的王维,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未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 喧 归浣女,莲动下渔 舟。
随意春芳,王孙自可 留。
这首诗中有明月、清泉、松竹、溪石、水莲等,描绘了一组清静、美的画面;然而在 静的环境中,又有人的活动——浣女欢笑,可能还有作者的旁观。教师可以根据这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说一段话或描述一个故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语段或故事,画出一幅,乃至好几幅画。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反过来促使学生在绘
画过程中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使绘画作品更富有情节性,从而使“文”与“画”相互促进,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在说、写、画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个性。
(三)借助音乐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如李煜的《虞美人》,学生通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可以理解诗人“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愁绪。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也可以通过字面来理解李清照对一个人(新婚丈夫赵明诚)的思念而带来的“闲愁”。但如果借助音乐(配乐),学生更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音乐的旋律和学生的心弦,将一起颤动,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感触,明白何谓“与我心有戚戚焉”。而且学生在感悟音乐的同时,也感悟了诗歌的内涵,并且会脱口而出: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
(四)借助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所指“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诗歌中的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在一种格律里面的,而建设、转化格律押韵的美,主要是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的。如《琵琶行》:
大弦 如风雨,小弦叨叨如私语。叨叨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下难。寂冷弦弦绝,凝绝不遐 声暂歇。别有 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 当心面,四弦一
声如裂帛。……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品的节奏,感受琵琶奏出的声韵(因为这是用文字描写音乐的佳作),更要与人物的心境相联,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琵琶女的“晚年沦落”和作者的“谪居卧病”,以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学生从中受到音乐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志趣。
(五)借助习作
这里的习作是指在学生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让其发挥想象,把诗歌(尤指古诗词)改写成一篇具有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的白话“美文”。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可以让学生描写词人与恋人惜别的凄切场面。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领悟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六)借助移情
我们常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这是因为我们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解释外界的事物,把无生命或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的东西,这就是“移情作用”。在“移情作用”。在“移情”时,物我达到了高度的同一,主客之间相互对流。正象征派诗人波德菜尔所说:“你取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然记忆自已 的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为一体了。你注视一棵身材停匀的树在微风中荡漾摇,不过顷刻,在诗人心中只是一上很自然的比喻,在你心中就变成一件事实:你开
始把你的情感欲望和哀愁一齐借给树,它的荡漾摇,也就变成你的荡漾摇,你自己也就变成一棵树了”。
2009.9
第五篇: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研修日志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研修日志
上传: 胡冬兰
更新时间:2013-1-15 16:01:43
诗歌是文学之母,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它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自“诗三百”至唐诗宋词,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人比黄花瘦”的婉约;也能听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激愤呐喊,“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徜徉在这部宝典中,如果学生还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诗歌的“言外之意”,老师依然把一首首优美、清新的诗肢解成字、词、句的知识点堆积,那我们就不要指望语文课能濡染心灵、陶冶性情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诗歌鉴赏中有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探寻审美客体,建立审美感知,达到“应目”
审美客体,是审美主体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景物、音韵、意象的,也可以意境的、人情的,甚至是哲理的,它们是学生产生审美体验的前提。诗歌教学中的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教师要深刻挖掘各种审美对象,把学生的审美注意力集中凝聚中审美对象上,引导学生对美的因素的感受,达到“应目”的初级审美体验。美感效应称这阶段为“诱导效应”。
(一)景物美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中,诗歌内容占绝大部分,其中描写了好几种景物: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湘江秋景图”;有“河畔金柳”、“波光艳影”的“康桥夕阳图”;有“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入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归园田居图”;有“云霞明灭”、“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天姥梦游图”等等。这些景物都成了诗人作诗吟诵、表情言志的对象。作品中用精美的词语描写景物,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图画,让人联想翩翩。诗人的情感和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景物的调协,使得两者统一,形成了完整的有机体。它们相互烘托,益见其美。这就是由于物景对象提供了一种美,一种与诗人情感和谐的美。(二)、韵律美
鲁讯先生曾说过,诗歌起于劳动,源于“吭唷、吭唷”之声,节奏鲜明,铿锵有力,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诗经》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以“四言”为主,读来节奏鲜明: 硕鼠/硕鼠,无食/我暴!三岁/贯女,真 /有顾。逝 /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受得/!
此节奏确如“吭唷吭唷”之声,后来演变为歌谣。奴隶们一这劳动,一这歌唱(咒骂),有着强烈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古诗词曲大可以用来歌唱,既可歌唱者,必有节奏音韵,如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至今可以歌唱。即使是不可歌唱的现代诗歌,也具有音韵美。现就载望舒的《雨巷》,感悟诗歌的音韵美: 全诗共七节,其中首节和末节除“逢着”与“飘过”两词不同之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首节)(末节)
撑着油纸,独自 撑着油纸,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种重言复唱、首尾呼应的手法定下了整首诗韵律的主调,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构成全诗回旋的整体韵律美。
中间五节,每节六行,匀称严整,三、六行压韵,“ang”韵就象芭蕾舞演员,在全诗中旋转、跳跃,反复出现,充分达到了节奏舒缓、声韵和谐的艺术效果。
(三)意象美 朱光潜先生曾指出:艺术的任务是创造意象。意象在诗歌中,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语言是意象成了诗人情感的直接现实,也是诗人审美活动的直接现实。诗人的情感表达,主要通过意象的呈现来实现,使意象完成“心象”向“语象”的转变。因此,意象具有象征功能,它是诗人“心象”的象征,是诗人情感的物化形态,可戴望舒的《雨巷》:……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
诗人在诗中创造 了一上“丁香意象”。诗人用丁香比喻姑娘,它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也是诗人的象征。诗人彷徨求索,为的就是寻找姑娘——理想,然而这“姑娘”“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是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但又无法把握的孤苦心情的象征。
又如郑敏的《金黄的稻束》,这首诗的意象很独特,从稻束互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诗人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一 线索,把不同的意象贯穿起来,隐含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认识。
“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朱光潜语),不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要想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就得领悟意象之美。
(四)意境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我们也常常用“诗的意境”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优美。诗的意境往往能唤起人们的联想:“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联想到禅道的虚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联想到隐逸的清空灵;“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使春花绽放、鲜艳夺目的意境全出;等等。
再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目》:
枯藤老树昏,小桥流水人寥,古道窗风病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用九个常见的物象构成一幅秋天的今晚萧瑟苍凉的图画:枯藤 缠、老树衰颓、昏鸦瑟缩……,表现出诗人(天涯游子)的彷徨苦的心境。此境中之象,深沉高远,言有尽而意无穷。
(五)人情美
诗有状物写景、抒情议理的,也有叙写人情的,描写与人间的变往,表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其中有: 有情人之间的,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源头——《诗歌。邶风》中就有描写: 静女其妹,俟我于城。爱而不见,撮昔踟蹰。静女奠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奠,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首诗描写青年男子与心爱姑娘之间的一次约会。女子的迟迟不出现,急得男子抓耳挠腮,不断徘徊。此时,青年男子想起了以前相会的情景;女子赠送他彤管(管乐器)和荑(茅草芽)。这是青年男女之间热烈而纯朴的恋情,是恋人之间的一种人情美。也有新人之间的,如《大堰河——我的保姆》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纸火之后,在你拍去 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 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之后。在乐 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 之后,在你把小儿子 柴刀 的手包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 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 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大堰河,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她勤劳;搭灶、拍灰、补衣、包伤口、掐子……;她爱人:爱我、爱夫儿。她对亲人的爱都表现在简单的日常生活之中。然而这简单的日常生活,却含蕴着纯朴的亲人之间的人情美。
无论是哪一中人情,都饱含着强烈的人世间的情感,这些情感都会强烈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这就是人情美,让人的情感、心灵得到一净化与升华。
(六)哲理美
发展的观点是只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白居易《草》中有言: 高高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用发展的观点来看,今年的草是新生事物,去年的草是陈旧事物,新事物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汲取旧事物生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发展不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它反映了事物新陈代谢的规律,它的实质内容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相对、平衡的观点也是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卡之一琳在《断章》中这样写道: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作者通过两组相关的意象,表达了相对、平衡的观念:人可以观赏风景,也可能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成为被观赏的对象,这是相对;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而这一切也可能成为他人梦境的装饰,这也是相对的。这是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为储存,明白了事物间普遍存在的相对、平衡的关系,人就不应该再有怨尤。
语文教学应负有思想教育的任务,但如果一味地进行思想灌输,不但不会有应有的效果,有可能还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心理上进行抵触。所以我们要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到,即使是“枯燥的哲理”,也是美的,美就应该接受。
美,无处不在,除了以上几种审美客体之外,语文课堂氛围也具有审美因素,尤其是诗歌教学,具体表现在:教师表情与动作的感染;教师板画和投影的渲染;录音配乐、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等等。它们使整个诗歌教学过程笼罩在师生所创造的特定的气氛和情调中,使学生在和谐、热情、活泼、充满美感的课堂氛围中感知美,欣赏美。
无论任何一种审美对象,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会在我们的心里产生共鸣,受到美的净化、升华,这就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