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寓言四则》教案
《寓言四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寓言的基本特点,积累文言词汇。过程与方法
多角度思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会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重难点】
1.领会寓意。把学生引到故事的情境中,分析故事情节,抓住关键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联系社会生活,体会寓言的现实意义。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要相信学生能从自己选定的角度去思考寓言的内涵,尽量让学生多说,允许从不同角度概括,注意运用比较法,将故事情节作适当改变,然后看看寓意有什么不同。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点拨导入
寓言,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它往往通过带讽喻或讽刺性的故事,讲明一个道理,有讽喻、劝诫的意义。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植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意味深长,给人生活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阅读前二则课文,勾画触动自己思想的词句。
2.学生发言交流自己勾画的词句,并说说为什么会触动你的思想? 3.请学生谈谈对这四则寓言的初步理解。
三、设问探究
学生再读课文,逐课思考以下问题。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实质是自命不凡。
(2)“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他为什么“笑”?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嘲笑,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尊贵。
(3)赫耳墨斯的表现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他身上你会得出怎样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是一个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的人;做人要谦虚,不能自大。
2.《蚊子和狮子》。
(1)蚊子说的“你并不比我强”,“我比你强得多”有道理吗?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有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蚊子与最强大的动物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能胜强者的,不一定能胜弱者;骄傲自大必然失败。
四、发散创造
1.谈一谈:请学生结合前面对问题的思考,概括这二则寓言的寓意。2.评一评:请学生就发言作评价,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寓意。
3.变一变:请学生按以下提示,重新审视故事中的主人公,变换角度,提出新的寓意。让 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学生充分讨论,自主发言,鼓励创新,不求一致答案。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①审视赫耳墨斯放下自己至高无上的神的架子来到凡间这种行动本身,你想到了什么? ②原故事结尾没有写赫耳墨斯的反应,若将“还要贵一点”以下的情节改为“赫耳墨斯听后哈哈大笑”,点着头悄然离去。和原文比较,寓意有何不同?
③如果赫耳墨斯首先问自己的雕像值多少钱,结果会怎样?(2)《蚊子和狮子》。
①审视蚊子能打败狮子这部分情节,你会得到什么启示?
②如果蚊子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
③若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以下的情节改为蚊子用智慧幸免一死,与原文比较,寓意又有何不同?
五、归纳总结
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象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这两则寓言构思精巧,故事情节大起大落,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耐人寻味,寓意深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和批判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骄傲自大的人,前者重心理描写,后者重语言描写。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的两篇寓意深刻的寓言,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我国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的寓言故事,继续感受寓言的独特魅力。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朗读这二则寓言,勾画生字词。2.同桌为一小组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请同学就字词理解提疑,师生合作解疑,积累文言词语。重点字词强调:
天雨(yǔ):下雨,名词作动词。
..马无故亡:丢失。
.其子好(hào)骑:喜欢。.
智其子:认为„„聪明,形容词作动词。.
居数月:经过。.
引弦而战:拉开。.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以跛之故:因。...4.请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三、设问探究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智子疑邻》。
①这则寓言情节中的要害处是哪句话?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富人子和邻人父相同看法:“不筑,必将有盗。” ②富人为什么要“疑邻人之父”?试给他找找依据。学生讨论、交流,明确:“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2)《塞翁失马》。①“此何遽不为福乎?”“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在文中交替出现,意在强调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强调祸福相倚、不必为眼前的祸福或悲或喜。②“马无故亡”、“将胡骏马而归”、“堕而折其髀”、“父子相保”这一连串的事实说明了什 2 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说明了祸、福的对立统一关系。2.教师引导概括故事的寓意。
四、发散创造
请学生按以下提示,结合生活体验,重新审读故事。
引导学生充分讨论,自主发言,鼓励创新,不求一致答案。先由学生前后桌几人一起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
1.《智子疑邻》。
(1)如果邻人之父对“天雨墙坏”持不同意见,邻人之父还会被怀疑吗?为什么?(2)如果“其邻人之父亦云”以下情节改为“富人即修墙,盗至而无得”,故事的寓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单看“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你想到的是什么?对正确的意见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2.《塞翁失马》。(1)《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皆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结合故事谈谈应怎样正确对待福与祸?
(2)文章说明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这种转化是否需要条件?
(3)如果故事添上这样的结局:不久,因兵源急补,不论条件父子二人皆入戍。故事的寓意有何变化?
五、总结拓展
1.这两则寓言层次清楚,对主人公的刻画言简意丰,方法巧妙,前者是心理描写,后者主要是语言描写,寓意深刻而鲜明。《智子疑邻》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而遭到不同对待,告诫我们判断、处理事情不能有主观偏见,更不能以亲疏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塞翁失马》说明事物存在两重性,它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失。
2.这两则寓言和前两则寓言在艺术风格上不尽相同,前两则寓言的讽刺意味极浓,这两则寓言重在喻理。
3.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如这两篇寓言。出示成语:画蛇添足、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让学生讲讲这些故事及寓意。
4.写作训练。
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怎样的反应?发挥想象续写故事。【资料】
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教学反思:
第二篇:哈佛商业管理寓言(四)
每日名言
永远由许许多多现在组成。
每日自励
我相信奇迹会发生在我身上。
每日短文:哈佛商业管理寓言
(四)10.供奉者的目的有一个人为了供奉半神(介于人与神之间的英雄)花了许多钱财,所有的供品都用最上等最名贵的。一天夜里,半神现身对他说:你不要再把大笔的钱花在我身上了,否则一旦你没钱了,一定会把所有的罪过都归在我身上。
原意:在付出之际,即要有所认知,以免在得不到回馈时,而反责于人。
说明: 荀子云:下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下臣事君以货,所愿不得遂毁之。组织里若有人送礼太大,必有所求,如所求未遂,则常反向攻击。
11.以理服人
已饱餐一顿的狼发现一只绵羊倒在地上,知道绵羊是因过分害怕而昏倒,就走过去叫它不要怕,并答应绵羊,只要说出三件真实的事情就放它走。于是绵羊说出下面三件事:
第一是不想遇到狼,第二是如果一定要遇到,最好是只瞎眼的狼,第三:我希望所有的狼都死掉,因为我们对狼丝毫没有恶意,而狼却常来攻击我们,欺负我们。
狼认为绵羊说的话都没有错,就放它走了。
原意:真理有时还真能感动敌人。
说明: 在公司里,小职员碰到董事长时若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处处不对劲,就会被看成庸才,若能镇定地讲出心中的感受,让老板真正地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必能受到赏识。
12.反躬自省
狐狸在跨越篱笆时脚滑了一下,幸而抓住一株蔷薇才不致摔倒,可是脚却被蔷薇的刺扎伤了,流了许多血。受伤的狐狸就埋怨蔷薇说:你太不应该了,我是向你求救,你怎么反而伤害我呢?蔷薇回答道:狐狸啊!你错了,我的本性就带刺,你自己不小心,才被我刺到的啊!
原意:遭遇挫折时不反躬自省 ,反而责怪或迁怒别人,是无济于事的。
说明: 有句俗话说:一个快淹死的人,连一根稻草也会赶紧去抓,但却常因饥不择食,反而无济于事。同样地,遭遇不幸时,若只知向人求救,不知自己想办法,很可能反而会被落井下石。有许多商人,在周转不灵时便求助于高利贷,结果为了负担利息反而愈陷愈深,后悔也来不及了。
13.居高位者自重
在一次百兽舞会中,狮子因为舞跳得很好,被推举为王,一只狐狸很嫉妒,看到猎人设的陷井里有一块肉,就说找到了宝物,但不愿独占,要献给国王,力劝狮子去拿那块肉。狮子听了很欢喜地走了过去,结果掉入陷井,很生气地说:“你为什么要骗我?”狐狸说:“啊!狮子先生,像你这么愚蠢,怎能当百兽之王呢?”
原意:不假思索便伸手索惠的人,注定会失败。
说明:勿以为得势而可生贪婪,或天下人都应归顺,将所有的好处留给自己。在公司里,若当上主管,应会分辨什么是应得的,什么是不应得的,不可来者不拒,予人危害之机。
每日书摘:像婴儿一样重生
我的表弟鲁·迪拉尼是个成功的推销员,是某大公司国内销售部经理。有一次我们谈到人能发生很大的变化时,鲁这样说:
“对自己诚实,就能坦然面对需要改变的自己。坚持自我完善的意志,就必能改变自己。有深厚的信仰,就必定能使自己得到改变。成为你期待成为的另一个人。我们公司有一个叫提姆的推销员,他的改变就非常引人注目,几乎令人难以相信他和先前的那个人是同一个人。”
根据鲁的说法,提姆是个给人好感的宽厚的人,但缺少男子汉气魄。鲁批评他是“图腾柱最下层的人物”,意思就是公司里营业额最低的推销员。公司虽然不愿意,但解雇提姆几乎已成为定局。
就在这时候,提姆忽然开始积极地工作,使大家异常惊讶,营业额逐渐增加,一年后已经在公司全体推销员中,从排名最后跻身到了前几名。两年后,他成为国内销售部成绩最好的推销员。大家都将此视为奇迹。
“我从来没有这样高兴地赞扬过谁。提姆,你真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更重要的是,你成为了一位杰出人物。你实在使我们有如坠入五里雾中的感觉。你的营业额高速成长,这种改变实在很了不起,你简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了。你能不能向在座的各位谈谈你的秘诀呢?”
据鲁说,提姆并不擅长说话。他红着脸,略带口吃地开始说:
“董事长及各位先生,我曾因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垂头丧气,这一点我自己知道得很清楚,不用别人提醒我。
“有一天晚上我想到‘不能永远这样下去了’。当时我在客厅里,看到一旁的书架上有一本圣经。说真的,一直到那时为止,我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翻过圣经了。
“我拿起圣经打开封面。封面里写着‘送给提姆,挚爱你的妈妈’。于是我坐在那里继续翻下去。这时候‘我能改变,变成另外一个人’的字句突然映入我的眼帘,我立刻相信了这句话。
“第二天早晨,我就上街把身上穿的从头到脚都买了新的。包括西装、内衣、袜子、衬衫、皮鞋、领带等一应衣物。虽然我也知道不可能因穿着而创造出另一个人。
“回家以后我立刻洗澡,把全身搓洗得就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红彤彤的。头发也洗干净,把头脑中过去的消极思想完全洗掉。然后穿扮整齐变成崭新的提姆出去推销了。由于上帝的垂爱,我的营养额开始成长,越来越顺利。董事长,这就是我改变的经过。”
鲁对我说:“那是个令人难以置信,使人永志不忘的故事。700多名听众在沉默刹那之后,一起站起来鼓掌喝采,彼此互拍肩膀,说实话,我也非常感动,含着泪水和大家同样欢欣。”
这是当然的。一个人变成一个崭新的人,令人几乎不敢相信和以前的他是同一个人。多么震撼人心啊!
鲁又继续说:“改变提姆的圣经上的文句出自何处,大家都很想知道,但又不好意思提。后来见到提姆时我问他。他在名片后面写下《哥林多后书》第五章第十七节,然后注明‘请查查看吧’。我兴味盎然地查阅。只见那一节写着: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
我说,诺曼,我们小时候在林奇堡(俄亥俄州)的主日学校,第一次学到这一节。可是我不曾深入思考,不知你是怎样的。从提姆的转变我深切地体会到,那一节确实有用。鲁说得一点也不错,信仰能带来丰收。”
第三篇:寓言二则教案
《春风》教学设计
高焕君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4、引导学生针对这两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2、引导学生针对这两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5遍
2、自学生字并组词
3、把两则故事读通、读顺、读熟,并尝试讲给自己的家人听。(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培养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能力。
一、揭题
1、师: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生:亡羊补牢、坐井观天、狐假虎威„„
3、看图说成语【课件1】 4生讲一讲故事„„
5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一个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
6、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铃”,【课件二】(板书),(“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课件三】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
1、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掩耳盗铃》,说说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说完整)
2、出示生字,学习理解。(1)拼拼音读生字(2)组词
(3)选择一个造句
三、再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四、读课文,理解内容
1、第一部分(很想把铃铛偷走)第二部分(想办法)第三部分(结果被发现)
2、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明明知道只要……就……)
(2)在书上勾出含有“只要……就”的句子齐读。【课件四】
(3)指名用“只要……就”口头造句【课件五】
3、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想了什么办法呢?【课件六】
4、面对他这种想法,你想告诉他什么?(你是个愚蠢的人,你不要自作聪明,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但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5、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被人发觉)
6、小
结
他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结果被人发觉了。我 们 再 读 一
读课文,就会领悟更深刻的道理。【课件七】
五、总结 1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人。2再读课,说说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不能自欺欺人,要踏踏实实做人)
3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六、联系生活
1、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犯罪分子明知自己在犯法,却铤而走险;社会上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置法 律、整改于不顾,最后出事了„„)【课件八】
七、拓展延伸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告诉大家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不能自作聪明,自欺欺人。【课件九】
八、续写《掩耳盗铃》【课件十】
写作提示:1偷铃铛的人被发觉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2偷铃铛的人会知道错吗? 3我们要怎样呢?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2、能读懂含有“滥竽充数”的句子,并能用滥竽充数造句。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寓言二则》中的第一篇《掩耳盗铃》,谁说说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
2、师:什么叫寓言?
3、师:列举你们所知道的寓言故事?
4、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篇《滥竽充数》
(师板书课题:滥竽充数)
二、初读课文,检查词语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的要求)
2、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3、理解词语“竽眼儿”。
4、再次读词语。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老师读,学生思考课文中都讲了谁,他们有什么喜好?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理解词语“排场”)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男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南郭先生是怎样吹竽的?
2、看图,图中哪位先生是南郭先生,你们觉得他的样子可笑在哪?
(不会吹、装腔作势、照样子学、作假)
3、随机问:南郭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4、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为什么还要装腔作势的混在队里充数?(女生读课文)
5、你们想象一下是什么样的待遇?
6、一个不会吹竽的人,却能得到很高的待遇,而且还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人发觉这是为什么?
(会作假、在三百人的乐队里、齐宣王选拔人才时制度不严格)
7、这样一个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能永久的混下去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男生读课文。
2、南郭先生为什么混不下去了?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南郭先生很会作假,又能获得高待遇为什么还要偷偷地溜走?
2、理解词语“只好”。
3、你能把“偷偷”换个词吗?
4、教师小结:像南郭先生这样一个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只能混得了一时,却混不了一世。当真相暴露时,他只好夹着尾巴偷偷地溜走。
5、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6、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揭示课题,理解寓意
1、理解“滥竽充数”
2、用“滥竽充数”造句。
3、全班齐读。
五、拓展练习,升华寓意
1、我会说。
2、我会提。
3、我会选。
六、了解出处,古今对照
1、寓言学懂了,你们知道他出自哪吗?(介绍韩非子)
2、我们这节课学的课文就是根据这段古文编写的。自己试着读一读。
3、跟着教师读,学生找相应的段落。
4、教师读,学生找相应的段落,然后指名读。
七、布置作业,发挥想象
南郭先生偷偷溜走后会怎样?
板书:
滥竽充数
齐宣王
爱听合奏
混
南郭先生
(没有本领)
齐闵王
爱听独奏
溜 以一带多
课后反思
第四篇:人生寓言教案
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理解寓言的含义。
二、感受优美的语言。
三、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
一、寓言含义的理解。
二、优美词句的感受。
教学前准备:
一、自查字、词典扫清文字障碍,尤其是注意课文 “ 读一读、写一写 ” 中要求掌握的字词。
二、人人准备一则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1、同学们,我们平时读书、看电视通过各种媒体读到或听到过许多有关人生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有的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则人生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听,让大家 和你一同分享。
2、同学们,刚才大家介绍了自己心中喜欢的寓言故事,下面我请同学们和周国平老师一起走近他的寓言天地《白兔和月亮》,一同领略人生的际遇。
二、师生对话,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朗读这则寓言故事,其他同学边 听边准备评:
1、他(她)读准字音了吗?
2、他(她)读出感情了 吗?请你用欣赏的话语评价他(她)的朗读。
(二)同学们评议互动后,老师再让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读课文。这一次同学们要边听、边勾画、边思考:
1、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2、你能复述一下故事吗?
3、白兔赏月前后心情发生了变化吗?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看法。
4、请说说你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心灵受到最大的震撼是什么?
三、生生对话,品味精美语言
(一)哪些语言最能形象写出白兔赏月前后的心理变化?说说你的理解。
(二)想一想,小白兔为什么要请求诸神天王撤消那个 “ 慷慨决定 ” ?
四、师生与课本对话这篇课文虽短,但写得很有波澜,请找出课文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五、拓展迁移
小白兔经历了人生的一次磨炼后,终于明白了人生的道理,不再接受那个“慷慨的决定”。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和小白兔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你能向同学们说说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你一生的影响吗?
《落难的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生字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了解文体知识――寓言;
抓住语言描写语句,感悟寓意,提高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将读的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训练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能力。
情感、道德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领会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的辨证关系,正确地面对现实、面对人生。
教学重点
抓住语言描写语句领会寓意,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寓言给我们的启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说说“王子”在你脑中的形象?
(锦衣玉食、雍容华贵、多愁善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可谁又能想象一下王子如果突遭不幸,失去眼前一切,他会如何?
今天我们来学习周国平《人生寓言》中的《落难的王子》。
1、板书课题作者。
2、放课文录音,勾画生字词。
3、复习有关“寓言”的文体知识。
二、自主合作,分析文意
1、同学们,你们读课文后最感吃惊的一点是什么?
2、请同学们讨论后完成下列表格:
王子
落难前
落难后
性格
语言
3、那么是什么引起他如此巨大之变化?
4、既是寓言,文中又寓有什么意义?
5、就内容、写作分组讨论,互问互答。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为什么主人公定为王子?
(2)、为什么极写他的脆弱?
(3)、为什么把厄运编造得如此凶险?
(4)、为什么写“我”亲眼见过王子,还跟他交谈过?
(5)、为什么最后写“我”也遭了厄运?
三、参与体会,加深理解
1、请同学演课本剧。
2、分组讨论:“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分正反方辩论。
四、总结收获,联系生活
(1)、由今天所学内容我们知道应如何面对厄运?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没有遭遇厄运的人应怎样培养坚韧意志?
(2)、课下收集有关“厄运”、“不幸”的名言警句。
(3)、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创作一则寓言。
五、板书设计
落难
前的 后
多愁善感
王子
坚强
“天啊,太可怕了!……
“请别说这话,……
我可受不了!”
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第五篇:解读寓言教案
《写作:解读一篇寓言》教学设计
(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析《黔之驴》中的哪一点得到这些启示的?(师暗示黑板上的“不同形象”)
(三).浅谈《杞人忧天》 设问:
1.《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不要去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担忧。这里所说的“不可能发生的事”是指什么?(生:天塌地裂)
2.古人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在现在看来,有没有可能?(师启发学生从环保的角度来回答)
3.那么杞人的担忧在现在有没有必要了?(生:有必要)
4.是什么造成了对这则寓言的不同理解?(师启发学生从时代不同,科学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
总结:由此可见,由于时代不同,一篇寓言的寓意也是会发展变化的,我们一定要抓住这种变化。
师板书:不同时代
(四).创新理解《伊索寓言》
1.师用投影仪展示《狐狸和葡萄》,师朗读,请学生思考其寓意,即俗话所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2.请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生纷纷发言,从学习,日常生活来谈)3.可见,解读一篇寓言还可以从何入手?(生:联系现实)师板书:联系现实
4.请学生谈谈对这则寓言不同的理解。(启发学生从自我安慰的利与弊来谈)5.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会有好的一面也会有不好的一面,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全面分析。师板书:全面分析
(五)讨论理解《伊索寓言》
(师课前将学生分好小组,四人一组,分给4个寓言故事)
讨论手上的资料,谈自己的理解,由一个同学做记录,选出大家认为最有创意的观点,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注:生上讲台交流,先复述故事情节,师投影故事,语言简洁,发言不超过3分钟)
(六)写作
师给出一些寓言故事,比如《郑人买履》,由生选择作文,时间20——25分钟。
(七)评点
1.小组内读、评、讨论打分。(注意:围绕板书的四点来打出等级)2.全班交流。由小组选出最好作文在全班朗读,生提出建议,师评点。
板书设计:
解读一篇寓言
多角度
不同形象
不同时代
联系现实
全面分析(驴、虎、好事者)
(利、弊)
附:课堂资料(生用)
写作《解读一篇寓言》教学设计
⊙总体构思
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个性意识,合作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寓言的方法,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并联系现实生活评价寓言、感悟寓意,进而分析寓言的写作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总结阅读成果,锻炼和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提高读书效率,提高写作能力。最后,学以致用,不强调种种写作规矩,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大胆去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设计层层深入、由思考、归纳到实践的教学思路,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归纳寓言的特点和写法,发挥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训练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可用一个甜麦圈来询问学生看到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便说:对于同样的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看法,正如同一个甜麦圈,悲观者看到的是一个空洞,乐观者却品味到它的美味。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像古人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则寓言的阅读,站在不同的角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通过对一则寓言的解读,来感受这一哲理。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讽刺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无生物。主题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寓”是寄托的意思。通过这个单元《列子》二则的学习,以及以前所学的《亡羊补牢》、《刻舟求剑》等寓言,同学们对于寓言这些特点都有所了解,那么如何解读一则寓言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讨论的话题。
(二)学生依据上学期和本学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积累来展开讨论,寻找一点规律,然后教师进行小结(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学法指导)
如何解读寓言呢?(分四步进行)
不同的意见,只是要求学生必须紧扣文本来理解,不能随心所欲地发挥。)
(学生讨论后,推出代表发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得简练通顺)
附参考答案:
A.这则寓言反映了古代英雄的那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毅力,告诉我们做事一定要有这种顽强的精神。
B.这则寓言表现了夸父的不自量力与异想天开,读了这则寓言我们要吸取夸父失败的教训,做事要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莽撞行事。
C.唯有牺牲,才有收获,夸父尽管未能追上太阳,但他创造了一片绿阴,留给后世子孙。
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
3这则寓言在写作上的特点是什么呢?
教师可以对过去的知识加以复习并引导学生归纳。
(1)寓言结构大多简短,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寓言,还是现代寓言或者是外国寓言,描写都较生动形象,短短文句中人物个性很鲜明。
(3)寓深刻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中。
《夸父逐日》也正是用这些方法来写作的,它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伟大而又悲壮的英雄形象。4对这篇寓言进行具体解读,写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