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的口算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2页的例
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总结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用一位数除几百几
十、几千几百的数的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口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习例3.
1.沟通旧知.
(1)出示复习题,学生口答.
240里有()个百和()个十,也可以看作是()个十.
3000里面有()个千,也可以看作是()个百.
(2)口算24÷2=,并说出口算方法.
2.主动探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教师强化 24÷2的计算方法后出示例3.
(1)出示例3.口算 240÷2=
(2)小组讨论口算方法.
教师在复习题“24÷2”的后面添加一个0,使算式变成240÷2.
问:想一想,该怎样口算呢?
学生分小组研究讨论.
(1)小组汇报口算的方法及得数.
(2)动手操作验证得数.
(3)师生小结算法:先算百位,想2个百是200,200除以2得100;再算十位,4个十是40,40除以2得20;然后用 100+20得120.
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
3.练习提高.
独立完成第31页做一做,并指名说口算方法.
390÷3 6400÷2 480÷4 7700÷7 550÷5 8600÷2
二、以旧带新,学习例4 1.沟通旧知,促进迁移.
(1)口算40÷2=、20÷2= 并说出计算过程,教师强化思维过程.
(2)出示例4:120÷3=
问:你知道的数是多少吗?这道题该怎样想?
学生讨论计算方法.
指名汇报说出口算方法:把120看作12个十,然后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3)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120÷3=40 想: ÷3= =40
追问:1200÷3=? 怎么想?得多少?
(4)练习:
① 160÷2
300÷5
200÷4
1600÷2 3000÷5 160÷8
② 280÷2
550÷5
8800÷8
280÷4
350÷5
4000÷8 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明确:上下两题的口算方法不同.上:可以用除数依次去除被除数每位上的数;下:可用口诀求商再添0.
(5)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结果.
① 把64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② 320里面有多少个4? 2.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某学校一年级有200人,二年级有240人,三年级有243人,每个年级设置4个班.问:根据上面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能提出几个问题并根据生活实际回答吗?
三、全课总结: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26÷2 63÷3 45÷5 30÷6
260÷2 630÷3 450÷5 300÷6 2.一间教室大的一片草地每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三年级有120人,要有多少间教室大的草地产的氧气才够用?
板书设书教案点评:
1. 本节课教学的例3,是在例2的基础上类推出口算方法的,是对上节课知识的迁移。在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了“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数”与“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联系,由 24÷2引出240÷2强化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设计上,采取自主探索的方式,给学生思考、讨论的空间,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然后再通过“做一做”的练习,类推出一位数除几千几百的数的口算方法。
2.例 4是例1的延伸,是教学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数(百位上的数不能被整除,商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例1 的思维方法一样都是运用表内乘法口诀求商,所不同的是百位上不能整除了。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主要让学生根据例1的思维方法,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学习例 4,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总结算理、提炼算法,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练习的设计上,注意突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口算除法(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
《口算除法(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说课稿
——宜城市刘猴镇洪岗村小学 余婷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及作用,我制定了如下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口算除法,有关整
十、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由于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学习笔算除法的基础,也是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除法是三位数的除法打基础的,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的估算。
2、能力培养: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提高口算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时我运用图片、练习等内容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估算。教学难点:准确的进行口算,合理的进行估算。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在这一教育理论支撑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着重采用引导探究、迁移类推的教学方法,展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应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就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生活经验理性化、数学化,采用了“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操作、比较,逐步抽象出算理,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归纳。
五、说教学设计。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
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做了4道口算除法题和4道口算乘法题,两道乘法估算。这样可以为学生学好本节课做好铺垫,并引出课题。
(这样的教学导入,紧紧扣住新知的生长点、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点迁移到陌生的新问题情境中。)
2、探究新知,理解新知:
第一步:(多媒体出示)在布置班级分气球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决列式“80÷20=”请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口算的方法,并汇报。教师板书。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因为20×4=80,所以80÷20=4。第二种:因为8÷2=4,所以80÷20=4。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整个设计让学生凭着各自已有经验进行完成。
(创设生活情境——分气球、分彩旗的活动,把学生推上主人的地位,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方案。)
第二步:出示了两道估算题:83÷20≈ 80÷19≈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完成。
第三步:练习60÷20 = 90÷30 = 80÷40 =
62÷20 ≈ 93÷30 ≈ 80÷38≈
(让学生计算出结果,选一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第四步:(多媒体出示)分彩旗的活动,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名说一说“ 120÷30=?”。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快的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第五步:是两道估算的题: 122÷30≈ 120÷28≈ 有了刚刚两道题的基础,我直接让学生进行估算。
第六步:练习180÷30 = 240÷40 = 420÷60 =
184÷30 ≈ 240÷37 ≈ 420÷58 ≈ 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我设计例题教学时:主要是在引导的前提下,让学生逐步思考自己的计算方法,从而理解计算算理。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3、多层训练,巩固练习: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循序渐进地实际应用。我设计了如下练习内容:
第一题,说出下列竖式除法的商,并说出商的位置。将算式写成竖式的形式,说出商的位置,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笔算除法”时,对商位置的书写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起铺垫作用。
第二题,判断对错。通过对一些算式的观察,判断,让学生在复习新知之余,也提醒他们不要犯这样的错误。这些题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第三题,应用题。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讲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第四题,括号里最大填几。
(数学课不仅要注重新知的探讨学习,还要注重练习和应用。把书上一个个静态的毫不相关的题目通过课件制作,让它们串起来。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练习题,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内容,又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理解“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4、归纳总结,深化新知:
总结是全课的再一次升华,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来总结,归纳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且举出几个例子让大家一起来算。不但回顾了所学的知识,还提升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5、布置作业:
为了学生在课后能够得到训练,我布置了书本80页,1、2、3题,来进行巩固训练。还有一道思考题:()÷()=3。通过思考来拓展他们的思维,初步理解商不变的性质。
第三篇:《几百几十数相加减》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随堂课。以随堂课的态度,但应对的却是不熟悉的低年级段的学生。观几遍课堂后,反思如下:
1.课堂时间的有效性。
从课堂时间的有效性上分析,应包括:教师问题的有效性,即有效提问;学生课堂语言的规范性,是否说话脱音、拖拉;学生练习时时间不一致的调整等。
反思自己:一课堂提问,抓住关键问题直接切入,干脆简洁。到没有多少的耽误。但从自我的提问语来看,也有个别的意思表达和孩子们的理解上稍有偏差,出现第二次调整的现象。二课堂话语的不精确。有些话语的表达自己相当清晰,然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却有一定的难度。有遗漏和说话半句的现象。虽不多但仍需注意。三学生课堂语言的规范,还需逐渐的引领。数学课堂的语言简洁直接,但表达仍需完整、完善。改变现状的“脱音、落音”现象。四学生练习时间不一致。因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导致做题的速度和个别学生课堂的无约束性,没有时间观念。在练习时出现个别学生早早完成,无事可做;大部分学生步伐一致,还有个别学生拖拖拉拉,跟不上速度的练习差异。导致课堂上的时间无法集体安排,集体教学。影响着课堂时间的有效。这需要不断的实践、调整策略和改变。关键是调动每个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以最专注、最佳的状态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归根到底,还是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环节需要,还是“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设计”的需要,还是教师的教学素养需要。
2.把握教师课堂话语的“度”。
三年级学生,刚刚结束二年级的学习,不同的老师教学方式。课堂教师的话语权何时该放,何时该收?这个度的把握很重要。太信任,大放手,容易让学生抓不住课堂重点,再说也得看学生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太不信任,不敢放手,则学生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和培养。观自我课堂,有很多时候,教师的“包办”现象比较多。该让学生说的内容,教师不放心,学生可以说明白的方法,教师“一家之言”带过。适时放手,及时归纳。是今后课堂教学的关键。另教师话语的完整性也是需要注意的。
3.计算课堂容量的需求。
计算课课堂容量需要什么?知识点——计算算理,方法——归纳类推,能力——计算习惯。算理需要清楚明白,会计算会表达;方法需要在练习的同时,进行思考,得出不完全的猜想,进而实践类推出方法。能力需要逐步的引领、发现,进行运用,形成习惯,变成能力。对于这三项内容,知识点是显性的,方法是半显半隐,能力是隐性的。观自我课堂,知识点的接受,问题不大。对于笔算,课堂中的巡视发现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仅有几个人出现20以内计算出错的现象。方法的归纳上存在着未能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失误。能力的培养自己是注意的,尤其在计算的细节点上和学生的计算检验上,注重培养,期许能够成为一种计算的习惯。
不同的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对于我来说,是又一次的挑战。这节课失误不少,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追求快乐课堂的快乐感孩子没有体会。
第四篇: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案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一、课题: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七、教具准备: 本子、铅笔、教科书。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由开展文化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分队比赛,一起口算问题。以活动的形式导入今天的课程。(设计意图:开展活动导入可以更好的提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讲授新知
活动一:1,探究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出示教材例3,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题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计算:380+55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一: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二:300+500=800,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三: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
教师板书笔算竖式。讲解满十进一。
(三)巩固练习
教师出题目,让学生自己练习。
(四)课堂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知识。
九、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百
十
个
0 + 51
0------------
0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1)答:——-------(2)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第五篇:《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到上海世博会旅游为主线,着重从问题情境、自主学习、信息资源、协作学习等方面进行认真探究。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就会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并掌握新知识。
2.通过讨论、交流,理解多种算法。
适时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发现多种算法,并在学生汇报时让学生说清楚算理,同时强调应该注意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在理解各种算法的基础上,选择出适合自己的算法,从而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学生准备 收集资料的信息卡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欣赏上海世博会的美景。
(1)出示学情检测卡的检测内容。
(2)全班交流并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3)各组选代表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要把另一个加数或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依次相加或相减)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旅游情境来复习旧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进入情境,放松心情,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时间是从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旅游途中同学们来到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商店老板说只要答对他提出的两个问题,就会免费赠送大家一人一个“海宝”,究竟是什么问题呢?请看课件。(出示教材14页例3)
2.指名说出题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思考:如果你是商店老板,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3.学生讨论,汇报能提出的问题:
问题一 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问题二 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或上午比下午少卖出多少个“海宝”?
4.指导学生列式,师板书。
学生汇报:(1)380+550;(2)550-380。
5.探究380+550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能转化成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吗?与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2)组织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适时板书。
方法一 380可以看成38个十,550可以看成55个十,合在一起是93个十,也就是930。
方法二 先把两个加数0前面的部分相加,38+55=93,再在得数的后面加上一个0,得930。
方法三 用竖式计算。
(3)请用竖式计算的同学到前面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师提问:你有哪些经验要介绍给大家?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
教师小结: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6.探究550-380的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算法。
(2)反馈算法。
①口算:55-38=17,550-380=170。
②笔算:
思考:十位上5减8不够减,怎么办?为什么百位上是4减3?请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十位上5减8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当10,与十位上的5合起来是15,表示15个十,减去8个十得7个十,在差的十位上写7。百位上的5退1后剩4,4减3得1,写在差的百位上,最后结果是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