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设备)
热处理的常用设备
一、加热设备
热处理加热设备的主体是热处理加热炉。其种类很多,通常按下列方式进行分类:
① 按热源分类 可分为电阻炉和燃料炉。
② 按工作温度分类 可分为高温炉(工作温度>1000℃)、中温炉(工作温度650~1000℃)、低温炉(工作温度<650℃)。
③ 按加热介质分类 可分为空气炉、浴炉、可控气氛炉、流动粒子炉、真空炉等。
④ 按作业规程分类 可分为周期作业炉、半连续作业炉及连续作业炉等。随热源、用途、工作温度、工件材料及热处理工艺要求的不同,热处理炉的结构形式又有很多种,如箱式炉、井式炉等。
为保证加热质量,适应热处理工艺的需要,热处理加热炉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
① 必须有与被加热工件相适应的炉膛尺寸及工作温度;
② 炉温均匀,炉膛各处的最大温差不应超出工艺规范所允许的范围。必须配有较精确的测温控温仪表。以便能准确地指示炉膛温度并可靠地将炉温控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③ 必须有足够的加热功率,以保证加热工件能迅速达到所要求的温度。④ 炉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承载能力和节能效果,炉墙保温性能及炉门的密封性能要好,操作要方便、安全。
以下介绍几种热处理炉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其用途。
1.热处理电阻炉
热处理电阻炉与其他类型的热处理炉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炉温分布均匀及温度控制准确等特点,因此在热处理生产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电阻炉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电热元件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而产生热能,使工件加热。
电阻炉根据其作业方式可分为周期作业炉和连续作业炉。目前使用较多的周期作业炉,是指工件一次成批装入炉内,待加热、保温完毕后再成批取出的炉子,如箱式炉、井式炉、台车式炉及罩式炉等。周期作业炉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便于建造,购置费低,可以完成多种工艺,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各种温度及各种形式的热处理。其缺点是劳动条件较差、工艺过程不易掌握、产品质量也不如连续作业炉稳定。
(1)箱式电阻炉 箱式电阻炉是应用最广泛的热处理电阻炉。按其工作温度,可分为高温、中温及低温炉,其中以中温箱式炉应用最广。
① 中温箱式电阻炉 这种炉子可用于碳钢、合金钢件的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以及固体渗碳等。最高使用温度为950℃。RJX系列为旧型号,如RJX-45-9;RX系列为新型号,如RX75-9;而 RXQ系列是可通入保护气体的新型号,如 RXQ-75-9。与旧系列相比,新系列炉子额定功率有所增大,升温时间也缩短,热处理工件的加热质量大大提高。
图14.1是中温箱式电阻炉的结构简图。其炉壳5用角钢或槽钢作骨架,外覆钢板焊接而成。炉门
7、门框及工作台用生铁铸成。工作室(炉膛)3用轻质耐火砖砌,侧墙和炉顶耐火砖层与炉壳之间为保温层,用硅藻土砖砌。炉底由炉底板
4、炉底板支撑砖、搁砖和耐火砖及保温砖构成。螺旋状或带状的电热元件安置在炉膛两侧内壁搁砖和炉底搁砖上。电热元件一般采用铁铬铝合金或镍铬合金。炉门内砌有轻质耐火砖及保温砖,炉门中央开有窥视孔。通过手摇或电动链轮8升降炉门,并设置有平衡重锤6,使炉门启闭轻便(目前,新型大功率电阻炉门已多数改用液压控制系统启闭炉门)。为了操作安全,炉门上设有开启时能切断电源的行程开关9。测温热电偶安在热电偶孔2中(大型炉为使整个炉膛内测温、控温的准确,通常在不同部位留有多个热电偶安装孔)。电热元件1的引出棒集中于炉后,外设安全罩。为保证安全操作,炉壳有可靠的接地。
② 高温箱式电阻炉 这类炉子主要用于高速钢、高铬钢和其他高合金钢的淬火加热。以及一般工件的快速加热和高温固体渗碳。我国生产的高温箱式炉,最高工作温度为1350℃。与中温炉一样,高温炉也有旧型号(RJX系列)与新型号(RX系列)之分。RJX系列有RJX-30-13等;RX系列有RX-14-13等。
高温箱式电阻炉的工作特点是:工件在高温炉中加热。主要靠辐射传热。因此,电热元件直接布置在工作室内,炉膛应有足够的辐射面积。其结构特点是: 2
炉墙较厚、炉门口较深,以减少炉墙热损失和炉门热辐射损失,密封性要求高,炉内不设金属构件,砌筑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常采用高铝砖或碳化硅制品。
高温箱式电阻炉的结构,如图14.2所示。高温电阻炉的电热元件,用得最多的是硅碳棒。硅碳棒4可垂直布置在炉膛的左右两侧,也可水平布置在炉顶和炉底。炉底铺有碳化硅板或重质高铝砖。炉衬5分三层,内层为高铝重质耐火砖,中间层为轻质耐火砖,外层为硅藻土,侧墙有热电偶孔7。由于电热元件的电阻在加热过程中变化很大,为了避免损坏元件,在850℃以下,碳化硅元件的升温速度不能太快。在使用过程中,碳化硅元件会老化,电阻值随之逐渐增加,功率降低,故配有能分小档调压的调压变压器3,以调节电炉的输入功率。硅碳棒耐急冷急热性差,高温强度低、脆性大,这就限制了硅碳棒的长度和炉膛尺寸,也影响炉子的应用范围。
高温电阻炉也采用二硅化铝或OCr27A17Mo2电热元件,使用温度可达1600℃。
③ 低温箱式电阻炉 这种炉子主要用于回火和有色金属的热处理。由于使用温度低,传热主要靠对流,所以炉内均装有通风机或风扇,以促进气流循环,提高传热效果、缩短加热时间和提高加热均匀性。图14.3为一电热元件与炉膛分离的低温箱式电阻炉的结构示意图。
目前,我国尚无低温箱式炉的系列化产品,工厂采用的多为低温井式电阻炉或电热鼓风烘箱。
(2)井式电阻炉 井式电阻炉一般适用于需垂直悬挂加热的较长工件。井式炉密封性良好,热效率高,工件进出炉方便,所以应用很广。
我国生产的井式电阻炉有中温井式电阻炉、低温井式电阻炉、高温井式电阻炉、井式气体渗碳炉。常用的井式炉已经系列化生产,用于特大特长件热处理的井式炉最大功率可达到1000千瓦以上,炉膛深度达20~30米。
① 中温井式电阻护 这种炉子的炉膛通常可做成圆形或方形截面,深度不等。炉子常分为几个加热区,实行分段控温,以保持整个高度上的温度均匀。使用时可用吊车进出料,炉子占地面积小。炉盖可用砂封、油封或水封等方法严密封闭,因而热损失较小。
我国生产的中温井式电阻炉的最高工作温度为950℃,主要用于轴类工件的退火、正火和淬火加热,高速钢拉刀的淬火预热及回火等。RJJ系列为旧型号中温井式电阻炉,如RJJ-70-9。其主要缺点是:炉温不易均匀,靠近炉口及炉底处温度易偏低,同时,由于开启炉盖的手动液压缸常漏油,且劳动强度大、加热速度慢。经改进的RJ新系列,如RJ-75-9,增大了功率,并通过提高炉口附近电热元件排列密度,使升温速度加快,提高炉温的均匀性。另外改用了结构简单的手动杠杆式炉盖启闭机构,使用灵活可靠。可通保护气体的RJQ系列与RJ系列基本相同。
② 低温井式电阻炉 又称井式回火炉。我国生产的低温井式炉的最高工作温度为650℃,主要用于淬火工件的回火及有色金属的热处理加热。
新型号RJ系列的井式回火炉如RJ-35-6,旧型号RJJ系列如 RJJ-36-6。图14.4为RJJ-36-6型井式回火炉结构图。
低温井式电阻炉的炉膛结构与中温井式炉相似,由炉壳、炉衬及电热元件等组成。炉盖开启机构目前多为杠杆式。低温炉主要靠对流传热,为强迫炉气流动,在炉盖上设有风扇,风扇转动,强迫炉气沿炉罐外侧向下,再由炉罐底孔板进入炉罐;将热量传给工件使之加热,这种炉子装炉量多,生产率高,装卸料方便,炉内气流循环良好,因此应用较广泛。但还存在工件不能分层布置的缺点,因为小型工件若堆积过密,将阻碍炉气循环,使工件加热不均匀。
③ 井式气体渗碳护 这种炉子是专为气体渗碳设计的,稍经改装后,也可用来进行渗氮、碳氮共渗及蒸汽处理等。另外,还可以用于某些重要零件的淬火、退火加热。
井式气体渗碳炉新系列RJT与旧系列RJJ各型号的技术数据一样,如RJT-60-9与RJJ-60-9TG,其最高工作温度均为950℃,20℃开始空炉升温时间均≤6小时,一次最大装料量均为150千克。
井式气体渗碳护结构如图 14.5所示。炉罐开口外缘设砂封装置,炉罐与炉盖之间用石棉衬垫和螺钉紧固,以保证炉罐的密封性。渗碳介质经滴量器滴入炉罐内,流量大小可控制。渗碳废气经炉盖上的管道排出。为了保证安全,设有炉盖开启时切断电源的限位开关。为加速气体循环,使炉内渗碳气体成分、温度均匀,井式气体渗碳炉顶部都装有风扇。
(3)其他类型周期作业电阻炉 箱式电阻炉的主要缺点之一是装出料困难,劳动强度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箱式电阻炉进行了改进,归纳起来有两大类改进型:一是活动炉底式,如台车式炉、滚底式炉等;二是活动炉膛式,炉底固定不动,炉膛可以吊起移动,如罩式电阻炉。
① 台车式电阻炉 这种炉子的特点是加热室(炉膛)固定而炉底可活动。加热室的构造与箱式护相似,活动炉底是一个台车,台车可沿地面上铺设的轨道靠机械结构拉出炉外,便于装卸工件,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台车式电阻炉可供大型工件(大型铸锻件及锻模等)的正火、退火、淬火加热及固体渗碳等热处理之用。常用台车式电阻炉的标准系列如RT-105-9等,非标准系列的有SL68-57等。
与箱式电阻炉比较,台车式电阻炉增加了炉底通电装置、台车密封装置、台车行走驱动装置等。图14.6为SL68-57型台车式电阻炉的结构图。炉壳3用钢板焊成,炉体内层炉衬4为轻质砖,外层为超轻质砖与蛭石粉混合结构,电热元件5布置在除炉顶外的五个面上。炉门1用机械传动装置启闭,其上侧设有安全限位开关。台车6由机械拖动。在台车构架下安装两对行轮,由拖动装置8(电动机带蜗轮减速器)拖动。台车上的电源由一组特殊设计的台车接线板7上引入。
炉体与台车接触的四周均采用砂封,当台车进出加热室时,可通过装在台车上的操纵机构使砂封槽放下或抬起。为了能在较低的温度下使用这种炉子,在炉顶上装有风扇2。
② 罩式电阻炉 这种炉子的特点是:炉底固定、炉身炉膛可以活动。炉身象一个罩子,开口向下,横截面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里面有耐火砖砌体和保温层,四壁均安装电热元件,外面是钢板外壳。炉子底座建在地面基础上,通常一个炉身可轮流用到几个炉底座上。使用时先把工件放到炉底上,然后用吊车把炉身罩上。加热完毕后,再把炉身用到另一个炉底上加热。
罩式电阻炉密封性好,开炉时热损失较小,同时因炉身连续工作,蓄热损失低,有较高的热效率。由于可通入保护气体(亦可抽成真空),因此这种炉子常用于硒钢片钢板、钢带、钢丝等的光亮退火及其他大件的热处理。
2.热处理盐浴炉
浴炉是利用熔融液体介质对工件进行加热的一种热处理炉。按所用介质的不同,浴炉可分为盐浴炉、碱浴炉、油浴炉、铅浴炉等。这里,这里仅介绍用得最普遍的盐浴炉。盐浴炉与电阻炉相比,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① 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工件氧化脱碳现象减少;
② 适应范围广,可完成多种热处理工艺,如正火、淬火、回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局部加热及化学热处理,特别宜于细长工件的悬挂加热。
③ 炉体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费用较低。但是,盐浴炉也有一些缺点:
① 起动升温时间长,热损失大,原料(盐)和电力消耗大,不适用于处理大件;
② 辅助操作多,需经常捞渣、加脱氧剂及添加新盐。工件绑扎、夹持和进出料等操作复杂,劳动强度较大;
③ 盐浴挥发气体影响车间卫生状况,并腐蚀设备。盐浴炉按加热方式不同,可分为外热式和内热式两种。内热式以电极盐浴炉应用最普遍;外热式按热源不同有电热式(电阻浴炉)和燃料加热式两种,其中以外热式电阻盐浴炉(又称电热坩埚盐浴炉)应用较多。
(1)电极式盐浴炉 电极式盐浴炉是在井状炉膛内插入或在炉墙中埋入电极。当电极接通盐浴炉专用的降压变压器次级线圈后,电极上得到低压(5.5~35伏)、大电流(1000~8000安)的交流电。由于熔盐能导电,并且有一定的电阻,因此当电流通过熔盐时,电能借助熔盐电阻转换为热能,使熔盐达到要求的温度,加热熔盐中的工件。变换变压器上电压档数,即可改变电极上的工作电压以及通过熔盐的电流大小,从而控制盐浴炉的功率以适应各种使用要求。
电极式盐浴炉由于电流通过熔盐时产生强电磁循环,使熔盐翻腾,具有明显的搅拌作用,因而使盐浴温度均匀。
电极盐浴炉的规格种类较多,按其最高工作温度可分为高温(额定温度为1300℃)、中温(额定温度为850℃)和低温(额定温度为650℃)三种。高温炉主要用于高速钢或高合金钢工件的淬火加热;中温炉用于碳钢及合金钢工件的淬火加热或高速钢工件的淬火预热;低温炉则用于高速钢工件的预热、分级淬火及一般钢件的回火。
电极盐浴炉按其电极安置方式不同,可分为插入式和埋入式两种。
① 插入式电极盐浴炉 插入式电极盐浴炉的电极是由盐浴炉上方插入盐裕的。它的主要部分是炉体、变压器、工作电极以及测温及控制系统等。其中炉体是主要部分,它由用钢板焊接成的外壳、用异形耐火砖砌筑的耐火层,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用硅藻土保温砖砌成的绝热保温层组成。图14.7为插入式电极盐浴炉的结构图。这种炉体结构的缺点是在使用中盐浴会通过砖缝渗漏,盐的损失较大,严重时甚至会使盐浴炉外壳变形。
为防止盐液渗漏到外壳,常将炉体结构改进为内、外层两部分。外层是钢板焊成的外壳,并在其内壁砌上保温层;内层是用钢板焊成的坩埚外壳,并在内部砌上异形耐火砖。内外层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这样,可使熔盐不会一直渗漏到外壳,且便于检修。坩埚损坏后,可单独吊出更换。
盐浴炉的坩埚截面形状和电极布置方式如图14.8所示。
长方形坩埚(图中Ⅲ和Ⅶ)砌造容易,操作方使。其缺点是坩埚利用率小,其四角熔盐流动性差,故温度偏低,靠近电极区域有1/3~1/4容积不能利用。电极相对的一端,由于无电磁循环作用而使盐浴温度偏低,甚至形成死角。圆形和多边形坩埚利用率较大,但不易彻造。插入式电极盐浴炉通常采用砌造坩埚,近年来开始采用耐火混凝土坩埚,其成本低,应用效果好。金属坩埚盐浴炉结构紧凑,但坩埚寿命较短,主要用于低温浴炉。
盐浴炉内电极布置方式主要有侧置和对置两种。侧置法是将一组或几组电极布置在坩埚的一侧。这样电极容易安装,电极间距小可使用较低电压(5~18伏),电磁循环作用强,工件加热迅速。但存在电极对面炉温偏低,熔渣易于沉积凝固,炉膛利用率较低等缺点。对置法是将一组电极布置在坩埚相对两边或三边上。这样,可使电流通过大部分熔盐,使炉温均匀,炉膛利用率提高,且容易更换和修理电极。但由于电磁循环作用弱,上下炉温均匀性较差。电极间距大,盐浴炉起动较困难,需用较高电压(8~25伏),且电流通过工件易引起局都过热,因此一般只用于小型盐浴炉。有些大型盐浴炉,常采用混合布置电极的方法,同取二者之优点。
电极数目与供电相数及坩埚尺寸有关。单相供电时,电极数目常为2或2的倍数,三相供电时则为3或3的倍数。功率较小的盐浴炉,一般采用单相一对电极,较大型的盐裕炉,常用三相三个或六个电极,甚至更多些。
电极可用工业纯铁、低碳钢、不锈钢、耐热钢、石墨和碳化硅等材料制造。生产上大部分采用低碳钢电极,只是个别特殊情况下才用其他材料。插入式电极形状有棒状和板状两种。棒状截面有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板状电极导电效果好。圆形截面电极使用效果差,但容易加工,常用于低温盐浴炉。插入式电极通常做成直角形,一端垂直插入盐浴内,另一端以水平位置与铜牌相连,形成电极和电极柄两部分,两者焊接而成,电极更换时,电极柄可重复使用。为保护盐浴炉变压器和延长电极使用寿命,常用水冷装置对电极柄部进行冷却。我国生产的插入式盐浴炉的常用型号有RYD-25-8,RYD-50-6,RYD-75-13等。
插入式电极盐浴炉虽然结构简单,使用维修也方便,但是由于使用效率低,耗电量大,电极损耗也大,因此目前埋入式电极盐浴炉的应用日趋普遍。
② 埋入式电极盐浴炉 埋入式电极盐浴炉的炉体结构与插入式电极盐浴炉基本相同,只是电极在坩埚中的安装方式不同。埋入式电极盐浴炉的电极完全浸在盐浴液面以下,电极埋入方式有顶埋和侧埋两类,如图14.9所示。
顶埋式盐浴炉,电极以垂直方向由上方插在坩埚侧壁中,使其下部高出坩埚内壁与盐浴接触(见图14.9a),这种盐浴炉不易漏盐。但电极和坩埚制造比较困难,电极柄都较长,会产生电压降和热损失。侧埋式电极盐浴炉的电极以水平方向横穿坩埚侧壁(见图14.9C),这种盐浴炉电极形状简单,容易制造。但熔盐易沿电极外漏,需用水套冷却。
埋入式盐浴炉所用电极材料与插入式基本相同,一般为低碳钢。只有不易更换电极的深井式电极盐浴炉和电极烧损较快的高温盐浴炉有时采用耐热钢和石墨电极。电极一般采用棒形,其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这种电极形状简单,加工容易,电流密度均匀,使用寿命长,功率稳定,易产生强烈电磁循环作用,也便于筑炉和重叠布置。
埋入式盐浴炉的坩埚大多数情况下用耐火混凝土浇注而成。这种坩埚为整体的,没有砖缝,不易漏盐,使用寿命比耐火砖砌坩埚长,且制造方便,成本低。
与插入式相比,埋入式电极盐浴炉有下列优点:
1)炉膛利用率高,热损失较小,可节约电能。高、中温盐浴炉一般可节约用电20-30%。
2)电极寿命长,可节约金属(减少20%的钢材消耗),降低造价1/3,减少停炉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电极处于盐浴的液面之下,可避免在液面处被腐蚀形成“细颈”现象,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尤以高温炉最为显著。
3)炉温均匀性好,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加热质量。由于电极处于盐浴液面下,有利于克服插入式盐浴炉上部温度高于下部的现象。而常用的平置电极安装在炉底附近,更有利于盐浴的自然对流,促使温度均匀。
4)升温迅速,开炉启动时间缩短,一般比插入式缩短近一半时间。5)操作方便,如工件放置及捞渣方便等。
但埋入式盐浴炉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电极埋在炉墙中位置固定,不能借调节电极间距来改变炉子的功率;电极间距较大,常需改变变压器的接线方法来提高电压。此外,埋入式盐浴炉尽管提高了炉膛有效使用面积,但较长工件加热时应注意不能靠近炉壁(即电极),否则同样会被电极吸住而使工件局部烧损。
我国生产的埋入式电极盐浴炉常用型号有DM-50-6,DM-75-8,DM-75-13等。
③ 盐炉变压器 盐浴炉变压器是向盐浴炉输送低压大电流的专用配套设备。初级(输入)电压为380/220伏,次级(输出)电压为5.5~35伏,分档调节。我国生产的主要有ZUDG(单相)和ZUSG(三相)两类干式空冷盐炉变压器,技术规格见表14.1。表中第1~5种次级电压较低,在5.5~17.6伏范围内,分5~7档调节,专为插入式电极盐浴炉配套。表中第6~13种,其次极电压比前一类有所提高(但不超过36伏),适用于埋入式电极盐浴炉。
上述干式空冷变压器均不能带负载调节电压,必须断开电源才能调档,调档时炉子功率变化很大。这对于大批量连续处理高速钢、高合金工具钢工件的盐浴炉,用这种变压器容易造成炉温波动,影响热处理质量。为克服这一缺点,工具热处理中已有不少盐浴炉改用油浸式磁性调压器、用可控硅装置无级调压的变压器及油浸式的带电抗器的变压器等。
(2)外热式坩埚盐浴炉 外热式盐浴炉常由坩埚(一般用耐热钢制成,也可用低碳钢或铸铁等制成)、坩埚支承架及加热坩埚的炉体等部分构成。坩埚用于盛放盐浴。加热热源一般为电能,也可用燃料,图14.10为外热式坩埚盐浴炉结构示意图。
外热式坩埚盐浴炉工作时,热源的热量需通过坩埚壁传导给融盐,再加热工件。因此热效率较低,炉内温度不够均匀,坩埚寿命也不长。但由于其不受热源限制,又不需配专用变压器,故仍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一般外热式坩埚盐浴炉可用于碳钢、合金钢的淬火加热和预热,等温淬火、分级淬火的冷却及回火和化学热处理等,是低温硝盐浴及油浴炉的常用炉型。
我国生产的外热式坩埚电阻浴炉常用型号有RYG20-8,RYG30-8等。3.典型连续作业热处理炉
连续作业炉借助某些机构连续地或间歇地进行装料和出料,工件顺序地通过不同温度区完成加热过程。连续作业炉一般采用电阻丝加热,也可使用气体或液体燃料加热。使用连续作业炉可以提高热处理工件加热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
连续作业炉主要用于品种较单一,批量较大的零件。既可进行普通的热处理(正火、淬火、回火等)。也可用于化学热处理。根据传动机构不同,连续作业炉有振底式、推杆式、传动带式、旋转式鼓形炉、转底式和步进式等多种类型。这里介绍振底式和推杆式两种较典型的常用炉型。
(1)振底式炉 振底式是炉底板在振动机构的作用下往复振动的炉子。由于炉底板往返两个方向的运动速度不同,因此炉底板上的工件便靠本身的惯性作用产生相对于炉底板的位移,自进料端脉动地移向出料端。振底炉一般用于尺寸较小、形状简单、生产批量较大的工件的热处理。大型耐火混凝土底板的振底炉,也可用于尺寸较大的毛坯件的正火及调质。
振底式炉由于炉子结构和振动机构都较简单,且炉底板始终处在炉内,无须料盘,热效率较高,热处理质量较好,且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操作维修方便,造价低。稍加改装即可向炉内通入保护气体,进行工件的光亮淬火加热,因此,振底炉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零件及标准零件等热处理。
(2)推杆式炉 推杆式炉是借助推杆机构推动工件或装有工件的料盘,使其沿着贯通炉膛底部的导轨间断地前进。当推杆从推料端推进一个工件(或料盘)时,就会有一个工件(或料盘)从出料端出炉进入淬火冷却槽,或转入空冷。改
变推料周期即可调节工件的加热时间。
推杆炉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在较高温度下(<1000℃)下工作,生产率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可用于大、中、小型工件的多种热处理工艺,故推杆炉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缺点是料盘材料消耗量大,且料盘带走的热量也较多,热损失大。
4.其他类型热处理护
(1)热处理燃料炉 燃料炉虽不及电阻炉在热处理生产中应用广泛,但由于其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能源,成本较低,因此目前仍有使用。
根据燃料的种类,热处理燃料炉可分为固体燃料炉、液体燃料炉和气体燃料炉三类。
① 固体燃料炉 煤、焦炭、煤粉等都可用作为加热炉的燃料,但其中以煤用得最多。
热处理煤炉主要由炉膛、燃烧室、烟道等部分组成。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建造容易,燃料来源广,成本低。主要缺点是炉体庞大,热效率低,测温控温困难,炉温均匀性差,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炭黑多,有害气体多,工件加热质量差,对环境污染较严重,操作者劳动强度大等等。
由于热处理煤炉缺点较多,因此其应用越来越少,主要用于技术要求不高的铸、锻毛坯件的退火和固体渗碳等。
② 液体燃料炉 这类炉子主要是油炉,一般以重柴油作为燃料,与固体燃料炉相比,液体燃料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炉膛温度较为均匀,只要设计和操作得当,基本上可满足常规热处理工艺的加热要求。
③ 气体燃料炉 这类炉子是以各种煤气作为燃料的,由于气体燃料易于同空气混合,燃烧完全,且其燃烧过程比油易于实现自动控制,便于保持炉温均匀,可满足各种常规热处理工艺的加热要求。
热处理燃料炉除了按燃料的种类分为上述三类外,还可以根据炉型分为室式炉、台车式炉、井式炉及连续作业炉等。一般说来,气体燃料及液体燃料能适用于上述各种炉型,而固体燃料一般仅适用于室式炉及部分台车式炉,与电阻炉相似。台车式燃料炉由固定的炉体和活动的台车炉底组成,便于装炉、出炉。
(2)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一般说来,箱式电阻炉、井式渗碳炉、各种连续作业炉等,只要稍加改装,加强炉子的密封性,都可以使用可控气氛,成为所谓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① 可控气氛炉的基本要求 无论何种炉子,要能正常地使用可控气氛,并达到满意的效果,都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炉膛密封性良好; 2)炉内气流能均匀循环; 3)耐火材料及构件必须保证炉内气氛的稳定。耐火材料在气氛中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4)耐火材料和电热元件除应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足够的高温强度外,且需
具有耐气体腐蚀及抗渗碳能力;
5)能较方便地实现碳势和炉气成分的自动控制,具有一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
② 常见的可控气氛炉 根据不同的零件和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应用可控气氛的热处理炉可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常见的有三种:
1)可控气氛多用炉 这种炉子是箱式电阻炉的改装型。通入可控气氛后,既可用于钢的光亮正火、退火和淬火,又可用于渗碳和碳氮共渗等,所以称为多用炉。常用的可控气氛多用炉如图14.11所示。
工作时,将工件装入前推料机上的料盘中,按一下电钮、全部过程可实现自动程序控制。其顺序是:打开外炉门,前推料机将料盘推入前室,置于前室升降机的上层辊道上,前推料机返回,外炉门关闭,内炉门打开,后推料机把料盘从前室拉入炉膛,关上内护门,按预定热处理工艺进行淬火、退火和正火加热或渗碳、碳氮共渗等。完毕后,对于需立即淬火的工件,升降机上升,内炉门打开,后推料机将料盘送入前室的下层淬火辊道后即自动返回,关闭内炉门,升降机下降使工件在油槽中冷却,油搅拌器同时开始动作。工件加热和冷却时间均由时间继电器控制。工件淬火后,升降机上升,外炉门打开。前推料机进入前室把料盘拉出,外炉门自动关闭。对于需缓冷的工件,则在缓冷室(前室上半部或侧面)中冷却。图中的火帘管是密封装置,当外炉门打开时,从火帘管中喷出的可燃气体经自动点燃后形成气幕封住外炉门,从而防止外部空气进入炉内,还可避免前室发生爆炸。防爆装置能在万一发生爆炸时,使膨胀气体自动溢出,迅速降低炉
内压力,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可控气氛多用炉虽然结构较复杂,但性能可靠,能进行碳势自动控制和自动操作。
2)连续式可控气氛炉 前述的振底式、推杆式等连续作业炉,稍加改装,加强密封性和安全措施,通入可控气氛,便成为连续式可控气氛炉。
3)滴注式可控气氛炉 这种炉子实际上就是经改进密封性并附加滴液装置的箱式炉或井式炉。图14.12为常见的井式滴注式可控气氛渗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由经过改装的井式气体渗碳炉、滴注系统和炉内气氛碳势自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3)新型热处理设备(简介)为了提高工件的热处理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近来许多新的科技成果被应用于热处理生产上,研制和发展了多种新型热处理设备,如真空热处理电阻炉、流动粒子炉、离子渗氮炉、激光及电子束热处理装置等。其中离子渗氮炉将在在后面章节作介绍。这里简单介绍其余几种新型热处理设备。
① 流动粒子炉 流动粒子炉是以固体颗粒和气体的混合物作为加热介质的热处理炉。按热源不同,流动粒子炉分为电炉和燃气炉,两种流动粒子炉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I4.13a、b所示。
流动粒子燃气炉可使用各种气体燃料加热并促使粒子“沸腾”,粒子可用刚玉砂、硅砂等非导电性粒子。
流动粒子电炉用电极加热流动粒子,粒子不仅起传热作用并起电阻发热体作用。因此粒子应为导电体,一般采用石墨、碳化硅等。
② 真空热处理电阻炉 真空热处理电阻炉是将工件处于真空(负压)状态下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的热处理设备。按其炉内的真空度可分为低真空炉(炉内真空度为1~10-1托,1托=133帕斯卡)、中真空炉(10-1~10-4托)和高真空炉(10-4~10-6托)三类。按其工作温度不同又分为低温(炉子工作温度低于700℃)真空炉、中温(工作温度为700~1000℃之间)真空炉以及高温(工作温度在1000℃以上)真空炉三种。按电热元件与真空室的相互位置,又区分为外热式(又称有罐式、热壁式)真空炉(见图14.14),以及内热式(又称为无罐式、冷壁式)真空炉,(见图14.15)。
普通淬火冷却介质不能用于真空淬火,真空淬火需用专门的真空淬火油。真空炉气体冷却介质通常用纯氮,也可用氢、氦和氩等气体。
二、冷却设备
冷却设备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到热处理效果和产品质量。根据工件要求冷却速度的不同,常采用的冷却设备有缓冷设备、淬火冷却设备和冷处理设备三大类。
1.缓冷设备
缓冷设备主要用于退火冷却,也用于正火冷却和渗碳后预冷。它可使工件的冷却以低于空冷速度进行。在缓冷设备中,若通保护气氛,还可防止工件在冷却过程中氧化、脱碳。较常用的缓冷设备有:
(1)用于退火的箱式电阻炉、燃料炉 箱式电阻护和燃料炉在退火加热、保温时是加热设备,在随炉冷却时,采用适当方法(如改变供热、停止供热、打开炉门、向炉内吹送冷气等)控制冷却速度,又可成为冷却设备,起缓慢冷却作用。
(2)冷却室或冷却坑 冷却室用钢板焊成,有的还砌有炉衬,并设有炉门(或炉盖),密封性好,冷速缓慢,而且可通保护气氛,要求高的常配有风扇、冷却水管等,用以调节冷却速度。冷却坑是无盖的地坑,主要用于大型铸、锻件及型材的退火冷却。工件放入地坑后,上面覆盖铁屑、本炭屑或黄砂等,任其冷却。
2.淬火冷却设备
淬火冷却设备主要是淬火槽,另外,还有用于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的中、低温盐浴炉及硝盐槽,使工件处于压力下淬火,或使工件与淬火介质保持相对运动下淬火的淬火压床及淬火机等。
淬火槽是为工件淬火提供足够冷却能力的装置。其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主要为箱形或圆筒形槽体,有的另附有溢流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搅拌装置、排烟防火装置及淬火机械装置等。常见的淬火槽类型如图14.16所示。
(1)淬火糟体 淬火槽体通常用钢板焊成,大型淬火槽要用型钢加固。槽内、外都涂以防锈漆。有的采用混凝土制成淬火槽,效果也很好,可有效地防止某些水溶液的腐蚀。常用淬火糟的横截面形状有长方形、圆形和正方形,以长方形应用最广。配合井式炉的常为圆形。有些小型淬火槽做成油水并置的双联淬火槽或移动淬火槽。淬火槽介质入口多设在槽底部附近,溢流槽设在淬火槽上口边缘。
(2)主要附加设施
① 加热装置 淬火介质的加热,主要用于各种淬火油类和硝盐,以提高流动性,改善冷却能力,或用来进行等温淬火或分级淬火。最常用的加热方法有在淬火槽内安装管状电热元件及槽外加热法。
② 冷却装置 连续工作的淬火槽,应对冷却介质进行适当冷却,使其冷却到原来的工作温度,维持一定的淬火冷却能力。淬火介质冷却装置以置换冷却及蛇形管冷却两种方法应用较广。一般设在整个车间的淬火介质总循环系统之中。也可对单个淬火槽进行冷却。
③ 搅拌装置 为促使冷却介质循环流动,温度均匀并提高其冷却能力,常在淬火槽中设置搅拌装置,搅拌器转速应在400转/分以下。
3.冷处理设备
冷处理主要用于精密刀具、量具及滚动轴承钢件的淬火后处理,以达到提高硬度、稳定组织和工件尺寸的效果。常用冷处理设备有:使用干冰的冷处理设备、使用液化气体的冷处理设备和冷冻机式冷处理设备。目前生产上较普遍的是冷冻机式冷处理设备(俗称低温箱)。这种设备利用冷冻机的气化室作为冷却室处理工件,常用的冷冻机为一压缩机,利用低沸点气体作冷冻剂。根据循环级数的多少,冷冻机可分为单级式和多级式两类。(单级式工作原理如电冰箱,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蒸气变成液体并放热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多级式冷冻机可获得较低的工作温度,但结构更复杂。热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二级冷冻机式冷处理设备。图14.17为二级冷冻机式冷处理装置工作原理图。
第一级冷冻机用氟里昂F-22,第二级为氟里昂F-13。气压缩机1作用下进入油分离器2内,除去混入的油,再进入冷凝器3中,被冷却水冷却而液化。液态F-22在20℃和9个大气压下,经过冷凝器4进入汽化器5中减压汽化和降温,可产生-40℃的温度。气化的F-22经压缩机1再循环利用。在第二级循环中,气态F-13受压缩机8的作用,经油分离器9和热交换器7进入第二循环的冷凝器5(即第一循环的汽化器)中,在-35℃左右液化后,由下部沿管道向上流进冷凝器6和控制阀进入冷却室10中汽化降温。汽化后的气体又经冷凝器6和热交换器7进入压缩机8中,继续工作,这种设备的工作温度可达-80℃。
冷冻机式冷处理设备操作安全,冷却室尺寸范围大,生产成本低,不受地区条件限制,应用较方便。
三、辅助设备
热处理的辅助设备包括工件表面清理、清洗、校正、起重运输等设备。1.清理设备
清理设备用于清除工件表面氧化皮。按其原理可分为化学法清理设备和机械法清理设备。
用化学法清除工件表面氧化皮的设备主要是酸洗槽。
机械法清理设备是利用速度很大的砂粒或铁丸喷射工件表面,或者靠工件之
间、工件与设备构件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作用,除去工件表面的氧化皮。常用的设备有喷砂机、抛丸机及清理滚筒等。
喷砂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砂子撞击工件表面,使氧化皮脱落,获得光洁的表面。常用压缩空气使砂子高速运动。
抛丸机的工作原理是将铁丸通入一快速旋转的叶轮中,借旋转产生离心力将铁丸抛射到工件表面,使氧化皮脱落。与喷砂机相比,抛丸机作用力大、效率高,工件表面清洁程度好,并有显著表面强化作用。但不适用于形状复杂的精密零件,设备投资大,叶片消耗量也大。2.清洗设备
清洗设备用于清洗工件表面粘附的油、盐及其他污物,清洗设备有清洗槽和清洗机。
清洗槽的结构与淬火槽大致相同,只是槽内增加了清洗液的加热装置。
生产规模较大的热处理车间采用清洗机清洗工件。清洗机装有喷浴装置,将清洗液直接喷射到工件表面进行清洗,并装有机械化装料及运送工件的机构。3.校正设备
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可用各种校正方法加以校正。常用的校正设备有手动压力机、液压校正机及回火压床等。
校正较小、较长的工件时,多采用手动压力机。手动压力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生产效率低,压力较小。
液压校正机工作压力大,动作迅速平稳,常用于大型工件热处理后的校正。
回火压床可将回火加热和校正合并在一起进行,常用于很薄的圆盘形工件。
第二篇:网络互联设备授课教案
《网络互联设备》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网络互联设备
授课对象: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 授课学时: 学期48学时
主修教材: 《网络互联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 出版社: 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张保庆
参考教材: 《Cisco 网络设备互连》 出版社: 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李祥瑞
教学资源:
硬件:
1.计算机远程教育实验室 2.计算机3号实验室 3.计算机网络机房
软件:
1.PacketTracer 2.电子教室
3.网络互联设备电子教案 4.网络互联设备习题库
教学手段及方法:
1.多媒体教室使用电子教案讲授
2.远程教育机房和3号机房采取模拟软件教学。3.在上述机房教师采取现场上机演示,学生上机实际操作
第一次课
网络互联基础(1)
教学内容:
1.了解OSI参考模型的结构,理解其中各层作用及数据封装过程。2.掌握TCP/IP参考模型结构的层次结构和TCP/IP报文格式。3.了解局域网技术中常用术语。
4.理解ARP协议和ICMP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相关命令使用。5.了解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技术原理和概况。
教学目的:了解OSI参考模型结构、掌握TCP/IP参考模型结构的层次结构和TCP/IP报文格式、理解ARP协议和ICMP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相关命令使用。教学重点难点:
1.OSI/RM的层次结构
其中下三层为通讯子网,上四层为资源子网。
2.TCP/IP协议体系的层次结构
• TCP/IP协议族的前身是实验性分组交换网APRANET(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oD ARPA所资助)。
• TCP/IP协议族包含了大量由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 IAB)作为Internet标准发布的协议。
3.ARP和ICMP 网际协议 IP 是 TCP/IP 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 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逆地址解析协议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IP 地址与硬件地址 :网络层及以上 使用 IP 地址,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硬件地址(1)ARP工作过程
不管网络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
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 ARP 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 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
当主机 A 欲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 B 发送 IP 数据报时,就先在其 ARP 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主机 B 的 IP 地址。如有,就可查出其对应的硬件地址,再将此硬件地址写入 MAC 帧,然后通过局域网将该 MAC 帧发往此硬件地址。
为什么我们不直接使用硬件地址进行通信?
由于全世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网络,它们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要使这些异构网络能够互相通信就必须进行非常复杂的硬件地址转换工作,因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2)ARP报文格式
Windows环境下,命令arp –a的输出。
课后作业:
教材P25 1-4题 7、8题
课后小结:对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通过课后的观察和体会进一步深入理解。
第二次课 网络互联基础(2)
教学内容:
1.掌握IP地址的分类方法 2.理解子网掩码的概念 3.掌握非标准子网划分方法 4.理解VLSM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IP地址的格式、掌握IP地址的分类方法、掌握非标准子网划分方法、理解VLSM的概念及应用。教学重点难点: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IP地址唯一的标识网络上计算机,IP地址就是由0和1组成的32位字符串。
我们把整个因特网看成为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惟一的 32 bit 的标识符。
IP 地址现在由因特网名字与号码指派公司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进行分配
IP 地址的编址方法
分类的 IP 地址。这是最基本的编址方法,在 1981 年就通过了相应的标准协议。 子网的划分。这是对最基本的编址方法的改进,其标准[RFC 950]在 1985 年通过。 构成超网。这是比较新的无分类编址方法。1993 年提出后很快就得到推广应用。1.IP地址的分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 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地址分配(Address Allocating)
分配A类IP:国际网络信息中心NIC分配B类IP:InterNIC、APNIC、ENIC分配C类IP:国家或地区的NIC IP 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
*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
第一,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 IP 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 IP 地址的管理。
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
*实际上 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 IP 地址,其网络号 ne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接口主机(multihomed host)。 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 I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 IP 地址。
*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 net-id。
*所有分配到网络号 net-id 的网络,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网,都是平等的。2.特殊的IP地址
网络号不能为127,127.0.0.1代表loopback地址
主机号不能全为0或255,全0代表网络,全1代表网络中所有的设备。 0.0.0.0 3.子网掩码
IPv4规定了A类、B类、C类的标准子网掩码:A类:255.0.0.0B类:255.255.0.0C类:255.255.255.0
4.子网划分
5.VLSM RFC 1878中定义了可变长子网掩码(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VLSM)。 VLSM规定了如何在一个进行了子网划分的网络中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子网掩码。
6.CIDR 划分子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特网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然而在 1992 年因特网仍然面临三个必须尽早解决的问题,这就是:
B 类地址在 1992 年已分配了近一半,眼看就要在 1994 年 3 月全部分配完毕! CIDR 消除了传统的 A 类、B 类和 C 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因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 IPv4 的地址空间。
CIDR使用各种长度的“网络前缀”(network-prefix)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
IP 地址从三级编址(使用子网掩码)又回到了两级编址。
因特网主干网上的路由表中的项目数急剧增长(从几千个增长到几万个)。 整个 IPv4 的地址空间最终将全部耗尽。 无类域间路由(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在RFC 1517~RFC 1520中都有描述。
待汇总地址的网络号拥有相同的高位。
待汇总的网络地址数目必须是2n。否则,可能会导致路由黑洞。7.IPV6 在IPv6中,IP地址由十六个八位域,共128位二进制数组成,用点号每八位一分割
从计算机本身发展以及从因特网规模和网络传输速率来看,现在 IPv4 已很不适用。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 32 bit 的 IP 地址不够用。 要解决 IP 地址耗尽的问题的措施:
采用无类别编址 CIDR,使 IP 地址的分配更加合理。 采用网络地址转换 NAT方法以节省全球 IP 地址。 采用具有更大地址空间的新版本的 IP 协议 IPv6。
课后作业:
教材P39 1-6题
课后小结:本次课内容因学生在前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一课已经学习,所以本次课以概述为主,同时通过课后习题练习后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
第三次课 路由器基本配置(1)教学内容:
1.了解路由器软、硬件组成。2.了解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路由器的基本组成和不同的工作模式 板书设计:见网络互联设备电子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1.路由器的功能
• 协议转换
– 接收并转发数据包 – 子网隔离
– 连接不同通信协议网段,如局域网和广域网 – 过滤数据包 – 拆分大数据包 • 寻址
– 学习并维护网络的路径信息 – 为数据包选择最优路径
路由动作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寻径和转发。
寻径即判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由路由选择算法来实现。为了判定最佳路径,路由选择算法必须启动并维护包含路由信息的路由表,其中路由信息依赖于所用的路由选择算法而不尽相同。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包括路由信息协议(RIP)、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和边界网关协议(BGP)等。转发即沿寻径好的最佳路径传送信息分组。转发帧时需要改变帧中的物理地址。
以下两个图分别说明寻径和网络分段
2.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系统硬件加电自检。运行 BOOTROM中的硬件检测程序,检测各组件能否正常工作。完成硬件检测后,开始软件初始化工作。
• 软件初始化过程。运行BOOTROM中的引导程序,进行初步引导工作。
• 寻找并载入操作系统文件。操作系统文件可以存放在多处,至于到底采用哪一个操作系统,是通过命令设置指定的。
• 操作系统装载完毕,系统在NVRAM中搜索保存的Startup-Config文件,进行系统的配置。如果NVRAM中存在Startup-Config文件,则将该文件调入RAM中并逐条执行。否则,系统默认无配置,直接进入用户操作模式,进行路由器初始配置 课外作业:教材P69 1-4题
课后小结:
对于路由器的基本组成配置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通过软、硬件练习来深化理解。
第四次课 路由器基本配置(2)
教学内容:
熟练掌握路由器的基本组成和不同的工作模式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路由器不同的工作模式的具体配置命令
板书设计:见网络互联设备电子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路由器配置模式
Router>(普通)用户EXEC模式
这是一种“只能查看”的模式,用户只能查看一些有关路由器的信息,不能更改
Router# 特权用户EXEC模式
这种模式支持调试和测试命令,支持对交换机的详细检查、对配置文件的操作,并且可以由此进入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 全局配置模式
这种模式提供了强大的单行命令,可以完成简单的配置任务。
Router(config-if)# 接口配置模式
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
enable exit show clock show history show version help clock set configure exit reboot setup show history show hostname show hosts show memory show running-config show start-up config show telnet login show telnet user show version write
课外作业:教材P69 1-4题
课后小结:
对于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要通过软、硬件练习来强化记忆,为后期课程奠定扎实基础。
第五次课 CDP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1.了解CDP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CDP协议的配置方法
3.掌握显示各种CDP信息的命令的使用方法 4.掌握呼入、呼出Telnet会话管理方法
教学目的:掌握CDP协议的配置方法、显示各种CDP信息的命令的使用方法
板书设计:见网络互联技术电子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1.CDP是CISCO专有协议,运行在数据链路层,通过它CISCO可以了解它的邻居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邻居设备的名称、IP地址、设备平台等信息。2.初次配置的CISCO设备默认是开启CDP协议功能的。因此,每当CISCO设备加电启动后,会自动启动CDP功能。3.显示CDP信息 Show cdp neighors Show cdp neighors detail Show cdp interface Show cdp entry show cdp tariffic
课外作业:教材P88
3-5题
课后小结:
CISCO发现协议可在网络机房或计算机实验室仿真软件上上机操作
第六次课 访问控制列表
教学内容:
1.掌握访问控制列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掌握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和扩展访问控制列表的命令格式和配置方法。
教学目的:掌握访问控制列表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特征,正确使用两类访问控制列表 板书设计:见网络互联设备电子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
1.访问控制列表的概念和作用
ACL(Access Control Lists)是一种数据包过滤机制,通过允许或拒绝特定的数据包进出网络,网络设备可以对网络访问进行控制,有效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用户可以基于报文中的特定信息制定一组规则(rule),每条规则都描述了对匹配一定信息的数据包所采取的动作:允许通过(permit)或拒绝通过(deny)。用户可以把这些规则应用到特定网络设备端口的入口或出口方向,这样特定端口上特定方向的数据流就必须依照指定的ACL规则进出网络设备。
防火墙是在网络之间执行访问控制策略的设备之一,它一般位于内部网与外部网的连接处,是内部网与外部网络之间数据流的唯一出入口,它的目的是防止因特网的危险传播到内部网络。防火墙一方面阻止来自因特网的对受保护网络的未授权或未验证的访问,另一方面允许内部网络的用户对因特网进行Web访问或收发E-mail等。 限制网络流量、提高网络性能。 提供对通信流量的控制手段。 提供网络访问的基本安全手段。
在路由器接口处,决定哪种类型的通信流量被转发、哪种类型的通信流量被阻塞。按照各描述语句在ACL中的顺序,根据各描述语句的判断条件,对数据包进行检查。一旦找到了某一匹配条件,就结束比较过程,不再检查以后的其他条件判断语句。2.标准ACL配置和扩展ACL配置
3.ACL配置实例
(1)ACL配置:要求实现192.168.1.10可以ping通192.168.1.1,192.168.1.20不能ping通192.168.1.1。交换机配置指令如下: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1 switch(Config-If-Vlan1)#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access-list 110 permit icmp host-source 192.168.1.10 host-destination 192.168.1.1 switch(Config)#access-list 110 deny icmp host-source 192.168.1.20 host-destination 192.168.1.1 switch(Config)#firewall enable switch(Config)#firewall default permit switch(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0/1-24 switch(Config-Port-Range)#ip access-group 110 in(2)ACL配置:要求实现拒绝192.168.1.20的IP地址访问网络,交换机配置指令如下: switch(Config)#access-list 50 deny host-source 192.168.1.20 switch(Config)#firewall enable switch(Config)#firewall default permit switch(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0/1-24 switch(Config-Port-Range)#ip access-group 50 in 此时192.168.1.20不能ping通其他任意IP地址,但192.168.1.20的计算机更改IP地址为192.168.1.30后可以访问网络。
(3)ACL配置:要求实现192.168.1.20可以访问192.168.1.10的http服务,但不能访问192.168.1.10的ftp服务。在192.168.1.10上架设http服务和ftp服务,交换机配置指令如下:
switch(Config)#access-list 150 deny tcp 192.168.1.20 0.0.0.255 host-destination 192.168.1.10 d-port 21 switch(Config)#firewall enable switch(Config)#firewall default permit switch(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0/1-24 switch(Config-Port-Range)#ip access-group 150 in
课外作业:
教材P79 1、2、6、7题
课后小结:控制列表的配置需要多深刻体会并实践上机操作验证。
第七次课
IP路由(1)
教学内容:
1.理解IP路由原理和路由过程 2.掌握路由协议的分类方法
3.掌握静态路由、缺省路由的配置方法,了解其使用场合 4.掌握RIP协议的原理、特点、配置和管理
教学目的:
掌握路由基本原理、掌握静态、缺省路由配置方法。掌握RIP协议的原理、特点、配置和管理 板书设计:见网络互联设备电子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1.静态路由配置 静态路由的优点:
不需要启动动态路由选择协议进程,因而减少了路由器的运行资源开销。
在小型互连网络上很容易配置。
可以控制路由选择。
2.缺省路由配置
缺省路由(default route)又称为默认路由,是静态路由的一个特例。
1.RIP协议原理 工作原理
路由信息协议 RIP 是内部网关协议 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 RIP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RIP 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
“距离”的定义
从一路由器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 1。
从一个路由器到非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所经过的路由器数加 1。 RIP 协议中的“距离”也称为“跳数”(hop count),因为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就加 1。
RIP 认为一个好的路由就是它通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少,即“距离短”。 RIP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 15 个路由器。
“距离”的最大值为16 时即相当于不可达。可见 RIP 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RIP 不能在两个网络之间同时使用多条路由。RIP 选择一个具有最少路由器的路由(即最短路由),哪怕还存在另一条高速(低时延)但路由器较多的路由。
RIP 协议的三个要点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 30 秒。路由表的建立
路由器在刚刚开始工作时,只知道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此距离定义为1)。 以后,每一个路由器也只和数目非常有限的相邻路由器交换并更新路由信息。 经过若干次更新后,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会知道到达本自治系统中任何一个网络的最短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RIP 协议的收敛(convergence)过程较快,即在自治系统中所有的结点都得到正确的路由选择信息的过程。
2.RIP协议的路由自环问题
3.路由自环问题的解决(1)计算到无穷
在这种方案中,RIP将路由表中任一路由条目的代价值限制为15跳。同时,用代价值16表明一个网络不可达。
但是,计数到无穷的提出限制了路由网络的规模。(2)水平分割
(3)触发更新
RIP规定:当网络发生变化(新网络的加入、原有网络的消失)时,路由器将立刻发送路由更新消息而不用等待更新计时器到时。
触发更新只是在概率上降低了自环发生的可能性。(4)路由毒杀和反转毒杀
(5)抑制定时器
更新(Update)周期时间—30秒 失效(Invalid)计时器—180秒 清空(Flushed)计时器—270秒 抑制(Hold-down)计时器—180秒
4.RIP协议的配置
Router1702-1_config#ip route 192.168.30.0 255.255.255.0 192.168.20.2 Router1702-1_config#ip route 192.168.40.0 255.255.255.0 192.168.20.2 Router1702-1#show ip route
课外作业:
教材P111 1-3题
课后小结:静态路由、缺省路由的配置需要多深刻体会并实践上机操作验证。
第八次课
IP路由(2)
教学内容:
1.掌握EIGRP协议的原理、特点、配置和管理
2.掌握OSPF协议的原理、特点、配置和管理
教学目的:掌握OSPF协议的原理、特点、配置和管理
板书设计:见网络互联技术电子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EIGRP概述
加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以下简称“EIGRP”)是Cisco公司开发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支持IP、IPX等多种网络层协议
EIGRP协议的特点如下。
运行EIGRP的路由器之间形成邻居关系,并交换路由信息。相邻路由器之间通过发送和接收Hello包来保持联系,维持邻居关系。Hello包的发送间隔默认值为5s钟。
运行EIGRP的路由器存储所有与其相邻路由器的路由表信息,以便快速适应路由变化;
如果没有合适的路由存在,EIGRP将查询其相邻的路由器,以便发现可以替换的路由。
采用不定期更新,即只在路由器改变计量标准或拓扑出现变化时发送部分更新信息。
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不连续的子网,艾持对自动路由汇总功能的设定。
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除IP协议外,还支持IPX、AppleTalk等协议。
在运行EIGRP的路由器内部,有一个相邻路由器表、一个拓扑结构表和一个路由表。
使用DUAL算法,具有很好的路由收敛特性。
具有相同自治系统号的EIGRP和IGRP之间彼此交换路由信息。EIGRP的运行
建立相邻关系
发现网络拓扑,选择最短路由 路由查询、更新
4.OSPF特点
OSPF无路由自环问题。
OSPF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
OSPF支持区域划分、适应大规模网络。
OSPF支持等值路径负载分担(Cisco定义最大6条)。 OSPF支持验证,防止对路由器、路由协议的攻击行为
OSPF路由变化时收敛速度快,可适应大规模网络。
OSPF并不周期性地广播路由表,因此节省了宝贵的带宽资源。 OSPF被直接封装于IP协议之上(使用协议号89),它靠自身的传输机制保证可靠性。 OSPF数据包的TTL值被设为1,即OSPF数据包只能被传送到一跳范围之内的邻居路由器。
OSPF以组播地址发送协议报文(对所有DR/BDR路由器的组播地址:224.0.0.6;对所有的SPF路由器的组播地址:224.0.0.5)。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路由器ID—Router ID 邻居(Neighbors) 邻接(Adjacency)
指定路由器(Designative Router,DR)
备份指定路由器(Backup Designative Router,BDR) DROTHER OSPF链路状态数据库 6 OSPF数据包类型 编号 1 2 3 4 5 类型 Hello 数据库描述 链路状态请求 链路状态更新 链路状态确认 用途 发现邻居、维持邻居关系、选举DR/BDR 交换链路状态数据库LSA头 请求一个指定的LSA数据细节 发送被请求的LSA数据包 对链路状态更新包的确认 OSPF网络介质分类
RFC将网络介质类型分为:NBMA和点到多点类型。
Cisco额外定义了三种网络介质:点到点、广播和点到多点非广播 单区域OSPF配置(以点到点为例)9 OSPF相关诊断命令
show ip protocol show ip route show ip ospf neighbor show ip ospf neighbor detail show ip ospf database show ip ospf interface show ip ospf flood-list show ip ospf process-id debug ip ospf hello debug ip ospf adj debug ip ospf events debug ip ospf flood debug ip ospf packet debug ip ospf spf
课外作业:
教材P135
2题
课后小结: 本次课重点为ospf路由协议,EIGRP做简要介绍即可。
第九次课
配置交换机(1)
教学内容:
1.掌握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VLAN的用途和划分方法 3.掌握基本配置和密码恢复
教学目的:掌握交换机基本工作原理,基本配置步骤和方法、基本配置和密码恢复
板书设计:见网络互联设备电子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1.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 地址学习(Address learning)交换机可以记住在一个接口上所收到的每个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并存储到MAC地址表中 • 转发/过滤决定(Forward/filter decisons)当交换机某个接口上收到数据帧,就会查看目的MAC,并检查MAC地址表,从指定的端口转发数据帧,如果为广播帧或未知端口的MAC目的地址,则所有端口发送。
2.交换机的体系结构
3.交换机的交换方式
交换机的三种交换方式,直通转发、存储转发、碎片隔离。存储转发方式是计算机网络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它把输入端口的数据包先存储起来,然后进行CRC(循环冗余码校验)检查,在对错误包处理后才取出数据包的目的地址,通过查找表转换成输出端口送出包。
采用这种方式,所有的正常帧都可以通过,而残帧和超常帧都被交换机隔离。正因如此,存储转发方式在数据处理时延时大,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对进入交换机的数据包进行错误检测,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支持不同速度的端口间的转换,保持高速端口与低速端口间的协同工作。
4.交换机的配置模式
Setup配置模式:一般在交换机第一次启动的时候进入Setup配置模式,并不是所有的交换机都支持Setup配置模式。
一般用户配置模式:用户进入CLI界面,首先进入的就是一般用户配置模式,提示符为“Switch>”,符号“>”为一般用户配置模式的提示符。用户不能对交换机进行任何配置,只能查询交换机的时钟和交换机的版本信息。
特权用户配置模式:在一般用户配置模式使用Enable命令,如果已经配置了进入特权用户的口令,则输入相应的特权用户口令,即可进入特权用户配置模式“Switch#”。用户可以查询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各个端口的连接情况、收发数据统计等。
全局配置模式:进入特权用户配置模式后,只需使用命令Config,即可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用户可以对交换机进行全局性的配置,如对mac地址表、端口镜像、创建vlan、启动stp等。 接口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命令Interface就可以进入到相应的接口配置模式。交换机两种端口:cpu端口和以太网端口
interface vlan 管理vlan 就可进入cpu端口配置模式,可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设置管理vlan interface Ethernet 端口号 就可进入以太网端口配置模式,可配置以太网接口双工模式、速率、广播抑制等。 Vlan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命令vlan vlan号,就可进入vlan配置模式,用户可以配置vlan的成员及vlan属性。
5.VLAN划分方式
基于端口的vlan:以交换机上的端口为划分vlan的操作对象,将交换机中的若干个端口定义为一个vlan,同一个vlan中的站点在同一个子网里,不同的vlan之间进行通信需要通过路由器。 基于mac的vlan:以以太网设备的mac地址为划分vlan的操作对象,将某一组mac的成员划分为一个vlan,而无论该成员在网络中怎样移动。 基于IP的vlan
课外作业:
教材P163 1-2题
课后小结:对于交换机的配置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通过软、硬件练习来深化理解。
第十次课
配置交换机(2)
教学内容:
1.掌握Trunk的原理
2.ISL和802.1Q的封装方式 3.掌握交换机的三种VTP模式 4.掌握Trunk、VTP的配置
教学目的:掌握Trunk的原理、ISL和802.1Q的封装方式,掌握交换机的三种VTP模式,掌握Trunk、VTP的配置
板书设计:见网络互联设备电子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1.Trunk的原理
2.交换机的三种VTP模式 服务器(SERVER)模式
可以创建、删除VLAN、修改VLAN参数。同时,还有责任发送和转发VLAN更新消息。
配置的VLAN信息会被存储在非易失性RAM—NVRAM中。
客户机(CLIENT)模式
不能创建、删除VLAN、修改VLAN参数(不能做任何更改VLAN设置的操作)。只能接收其他服务器模式交换机传来的VLAN配置信息。同时,客户机模式下的交换机也有责任转发VLAN更新消息。
客户机模式下的交换机收到的VLAN配置信息并不被永久保存。
透明(TRANSPARENT)模式
可以创建、删除VLAN、修改VLAN参数。这些关于VLAN配置的信息并不向外发送。但是,透明模式下的交换机也有责任转发收到的VLAN更新消息。
配置的VLAN信息会被存储在非易失性RAM—NVRAM中。
3.Trunk、VTP的配置
课外作业:
教材P181 1-3 6、7题
课后小结:
Trunk的原理、ISL和802.1Q要结合单臂等实验体会
第十一次课
配置交换机(3)
教学内容:
1.掌握VLAN间路由的两种实现方法 2.掌握STP的工作原理和配置。
教学目的:掌握VLAN间路由的两种实现方法,单臂路由配置 板书设计:见网络互联设备电子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1.VLAN间路由的必要性 2.VLAN间路由的两种实现方法 2.1使用路由器进行VLAN间路由
多接口路由 单臂辅助接口路由 单臂子接口路由
2.2使用三层交换机进行VLAN间路由 3.生成树的工作原理
生成树协议的国际标准是IEEE802.1b.运行生成树算法的网桥/交换机在规定的间隔(默认2秒)内通过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的组播帧与其他交换机交换配置信息,其工作的过程如下:
通过比较网桥优先级选取根网桥(给定广播域内只有一个根网桥)。其余的非根网桥只有一个通向根交换机的端口称为根端口。每个网段只有一个转发端口。
根交换机所有的连接端口均为转发端口。
注意:生成树协议在交换机上一般是默认开启的,不经人工干预即可正常工作。但这种自动生成的方案可能导致数据传输的路径并非最优化。因此,可以通过人工设置网桥优先级的方法影响生成树的生成结果。4.生成树的状态:
运行生成树协议的交换机上的端口,总是处于下面四个状态中的一个。在正常操作期间,端口处于转发或阻塞状态。当设备识别网络拓扑结构变化时,交换机自动进行状态转换,在这期间端口暂时处于监听和学习状态。
所有端口以阻塞状态启动以防止回路。由生成树确定哪个端口转换到转发状 阻塞:态,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不转发数据但可接受BPDU。
监听:不发送接收数据,接收并发送bpdu,不进行地址学习(临时状态)。 学习:不接收或转发数据,接收并发送bpdu,开始地址学习MAC地址表(临时状态)。
转发:端口能转送和接受数据。
课外作业:
教材P181 4、8题
课后小结:
VLAN间路由的两种实现方法侧重点在单臂路由,结合实验上机多联系验证。
第十二次课
广域网技术
教学内容:
1.了解广域网技术(PPP、Frame Relay、ISDN、NAT)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熟悉PPP、Frame Relay、ISDN、NAT的简单配置和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广域网技术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熟悉PPP、Frame Relay、ISDN、NAT的简单配置和应用
板书设计:见网络互联设备电子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常见的几种数据链路层协议: 1.点到点协议(PPP)
PPP协议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广域网协议,这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性:
• 能够控制数据链路的建立;
• 能够对IP地址进行分配和使用; • 允许同时采用多种网络层协议; • 能够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 • 能够进行错误检测;
• 有协商选项,能够对网络层的地址和数据压缩等进行协商。
PPP协议的优点
PPP不仅适用于拨号用户,而且适用于租用的路由器线路 采用NCP协议(如IPCP、IPXCP),支持更多的网络层协议 具有验证协议CHAP、PAP 更好了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
2。帧中继(Frame Relay)的基本原理
帧中继其英文名为Frame Relay,简称FR,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是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通信技术,它是从X.25分组通信技术演变而来的。由于传输技术的发展,数据传输误码率大大降低,分组通信的差错恢复机制显得过于繁琐,帧中继将分组通信的三层协议简化为两层,大大缩短了处理时间,提高了效率。帧中继网内部的纠错功能很大一部分都交由用户终端设备来完成。从原理上看,帧中继与X.25及ATM都同属分组交换一类。但由于X.25带宽较窄,而帧中继和ATM带宽较宽,所以常将帧中继和ATM称为快速分组交换。
帧中继的应用
帧中继的常见应用简介如下:
局域网的互连。由于帧中继具有支持不同数据速率的能力,使其非常适于处理局域网-局域网的突发数据流量。传统的局域网互连,每啬一条端-端线路,就要在用户的路由器上增加一个端口。基于帧中继的局域网互连,只要局域网内每个用户至网络间有一条带宽足够的线路,则既不用增加物理线路也不占用物理端口,就可增加端-端线路,而不致对用户性能产生影响。语音传输。帧中继不仅适用于对时延不敏感的局域网的应用,还可以进行对时延要求较高的低档语音(质量伏于长途电话)的应用。
文件传输。帧中继既可保证用户所需的带宽,又有实满意的传输时延,非常适合大流量文件的传输。NAT(网络地址翻译)
基本原理:
在内部网络中使用内部地址,通过NAT把内部地址翻译成合法的IP地址,在Internet上使用。
其具体的做法是把IP包内的地址池(内部本地)用合法的IP地址段(内部全局)来替换。
NAT有三种类型:静态NAT(staticNAT)、NAT池(pooledNAT)和端口NAT(PAT)。 静态NAT设置起来最为简单,内部网络中的每个主机都被永久映射成 外部网络中的某个合法的地址。多用于服务器。
NAT池则是在外部网络中定义了一系列的合法地址,采用动态分配的方法映射到内部网络。
多用于网络中的工作站。
PAT则是把内部地址映射到外部网络的一个IP地址的不同端口上。
课外作业: 教材P207 1-3题
课后小结:通过本章学习应对广域网有个大体的认识
第三篇: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案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案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 严顺良
(南汇05、06级物流管理班)【课题】第三章 现代仓储设施设备(4学时)
【课型】理论课 【学习目标】
·了解仓库分类及不同仓库的特点 ·建立对仓库设施设备的初步认识
·对托盘、货架、叉车等仓库常用设备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 ·了解自动化仓库的特点
· 对自动化仓库的发展前景有一定认识 【主要内容】 ·仓库的概念及分类 ·主要仓储设施、设备 ·托盘的概念、种类、标准化 【重点】
·主要的仓储设施 ·主要的仓储设备 ·托盘标准化 ·货架的分类 ·叉车的种类
·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概念及分类 【难点】
·仓储设施、设备的标准化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类型及作用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讲授(现场教学)【教学设计】
首先以案例导入:现代化的仓储设施、设备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切入点引出学习本章的意义;其次按照章节内容、结合仓储企业逐一讲解仓库的分类、仓储建筑物、装卸搬运设备、保管设备、及各项库场设备、托盘、货架、叉车等内容,最后结合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现状突出介绍仓储设施设备的标准化以及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类型、作用、前景。
【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1.案例情景, 导入课程
通过案例讲解,请学生认识到现代化的仓储设施、设备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切入点引出学习本章的意义。
2.结合现场教学,细致讲解。
本章中涉及仓储企业众多的设施设备,为了使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对本章中的仓储建筑物、装卸搬运设备、保管设备、及各项库场设备、托盘、货架、叉车等安排课后现场参观考察。
3.比较归纳,突出重点
本章的讲解不仅应让学生了解仓储企业众多的设施设备,还应该突出重点:仓储设施、设备的标准化的涵义。
3.1 仓库概述
3.1.1仓库的概念
仓库在物流系统中是主要承担保管功能的场所,包括库房、料棚、露天货场。3.1.2 仓库的分类:
由于仓库经营主体的不同、仓储对象的不同、经营方式的不同、仓储功能的不同,使得仓库有不同的分类且不同的仓储活动具有不同的特性:
1.按仓库经营主体划分:企业自营仓库、商业营业仓库、公共仓库、战略物资储藏仓库
2.按仓储对象划分:普通物品仓库、特殊物品仓库
3.按仓库功能划分:储存仓库、物流中心仓库、配送仓库、运输转换仓库、4.按仓储物的处理方式划分:保管式仓库、加工式仓库、消费式仓库
3.2 仓储设施
为了满足仓储管理的需要,仓库必须配置一定的硬件设施和设备。仓储设施主要是指用于仓储建筑物,它由仓库的主体建筑、辅助建筑和附属设施构成。3.2.1仓库主体建筑:库房、货棚和货场三种。
1.库房:库房是仓库中用于存储货物的主要建筑,多采用封闭方式。库房主要由以下建筑结构组成:.库房基础、地坪、墙壁、库门、库窗、柱、站台、雨棚
2.货棚:货棚是一种简易的仓库,为半封闭式建筑 3.露天货场:
3.2.2 仓库辅助建筑
仓库的辅助建筑是指办公室、车库、修理间、装卸工人休息间、装卸工具储存间等建筑物。这些建筑一般设在生活区,并与存货区保持一定的安全间隔。
3.2.3仓库辅助设施:主要有通风设施、照明设施、取暖设施、提升设施(电梯等)、地磅以及避雷设施等。
3.3仓储设备
仓储设备是指仓储业务中所需使用的技术装置和机具,具体可分为装卸搬运设备和保管设备、计量设备、养护检验设备、通风照明设备、消防安全设备、劳动防护设备以及其他用途设备和工具等。3.3.1装卸搬运设备
装卸搬运设备主要用于商品的出入库、库内堆码以及翻垛作业。这类设备对改进仓储管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收发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仓库中所使用的装卸搬运设备通常用可以分成三类,即:装卸堆垛设备、搬运传送设备和成组搬运工具。3.3.2保管设备
保管设备是用于保护仓储商品质量的设备,包括:
1.苫垫用品:起遮挡雨水和隔潮、通风等作用。包括:苫布(油市、塑料布等)、苦席等。2.存货用具:包括各种类型的货架、货橱。
3.计量设备:用于商品进出时的计量、点数,以及货存期间的盘点、检查等。4.养护检验设备:是指商品进入仓库验收和在库内保管测试、化验以及防止商品变质、失效的机具、仪器。
5.通风保暖照明设备:这是根据商品保管和仓储作业的需要而设。
6.消防安全设备:包括:报警器、消防车、手动抽水器、水枪、消防水源、砂土箱、消防云梯等。
7.劳动防护用品:用于确保仓库职工在作业中的人身安全。8.其他用品和用具。
3.4 托盘概述
3.4.1 托盘的概念及特点
1.托盘的概念:
托盘是为了使物品能有效地装卸、运输、保管,将其按一定数量组合放置于一定形状的台面上,这种台面有供叉车从下部叉入并将台板托起的叉入口。以这种结构为基本的结构的平面台板和在这种基本结构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形式的集装器具都可统称为托盘。
2.托盘的特点:自重量小、返空容易、装盘容易、装载量虽较集装箱小,但以托盘为运输单位时,货运建树变少体积重量变大,而且每个托盘所装数量相等,既便于点数、理货交接、又可以减少货差事故。
3.托盘的分类:
(1)按结构不同分类 :平式托盘、箱式托盘、柱式托盘、轮式托盘(2)托盘按材质不同可分为木托盘、钢托盘、塑料托盘、纸质托盘、铝托盘、胶合板托盘、冷冻托盘及复合托盘等多种。
(3)托盘按其适用性可分为通用托盘和专用托盘。4.托盘标准化:
托盘标准化是实现托盘联运的前提,是实现物流机械和设施标准化的基础及产品包装标准化的依据。
目前,ISO制定的4种托盘国际规格是:200×800㎜(欧洲规格);1.200×1.000㎜(欧洲一部分、加拿大、墨西哥规格);1.219×1.016㎜(美国规格);1.100×1.10㎜(亚洲规格);我国目前托盘规格主要有三种尺寸:800×1000㎜;800×1200㎜;1000×1200㎜。
3.5 货架的概念及作用
3.5.1货架的概念
在仓库设备中,货架是指专门用于存放成件物品保管设备。3.5.2货架的作用
1.货架是一种架式结构物,可充分利用仓库空间,提高库容利用率,扩大仓库储存能力。
2.存入货架中的货物,互不挤压,物资损耗小,可完整保证物资本身的功能,减少货物的损失。
3.货架中的货物,存取方便,便于清点及计量,可做到先进先出。
4.保证存货物的质量,可以采取防潮、防尘、防盗、防破坏等措施,以提高物资存储质量。
5.很多新型货架的结构及功能有利于现代仓库的机械化及自动化管理。3.5.3货架的种类:
1.层架:重型货架、轻型货架、层格式货架、抽屉式货架 2.盘货架 3.楼式货架 4.式货架 5.式货架 6.式货架 7.驶出式货架
3.6 叉车
3.6.1 叉车的概念 叉车是泛指具有各种叉具,能够对货物进行升降和移动以及装卸作业的搬运车辆。3.6.2 叉车的分类:
1.按动力装置分为:内燃动力叉车、电动叉车、步行操纵式叉车 2.按结构特点分为;平衡重叉车、前移式叉车、侧叉式叉车
3.7 自动化立体仓库
3.7.1 自动化立体仓库概念
1.立体仓库(Stereoscopic Warehouse):立体仓库是指采用高层货架以货箱或托盘储存货物,用巷道堆垛起来重机及其他机械进行作业的仓库。
2.自动化仓库(Automatic Warehouse):自动化仓库是指由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控制,不需要人工搬运作业,而实现收发作业的仓库。
将上述两种仓库的作用相结合称为自动化立体仓库。3.7.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分类:
1.按照储存物品特性进行分为:常温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低温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防爆型自动仓储系统、无尘自动化立体仓库
2.按照自动化立体仓储建筑形式进行分为:自立式钢架仓储系统、一体式钢架仓储系统 3.按照自动化立体仓库设备形式来划分,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可以分单位负载式自动化立体仓库、开放式钢架、封闭式钢架、推回式钢架、重力式钢架、水平式钢架子母车系统等。3.7.3自动化立体仓库组成
自动化立体仓库从建筑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主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整体式是库房货架合一的仓库结构形式,仓库建筑物与高层货架相互连接,形成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分离式仓库是库架分离的仓库结构形式,货架单独安装在仓库建筑物内。无论哪种形式,高层货架是主体。
3.7.4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点
1.能大幅度地增加仓库高度,减少占地面积 2.自动存取,提高了仓库出入库频率
3.计算机全面管理仓库能提高仓储的综合能力有效地利用仓库储存能力 4.便于先进先出的实施
5.适应特殊库存和特殊作业的需要 3.7.5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前景
【作业】
1、什么是仓库?仓库有哪些分类?
2、仓库有哪些组成结构?
3、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点是什么?
4、结合我国物流业现状,谈谈我国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情景。【参考答案】
1、答:仓库是主要承担保管功能的场所,由于经营主体的不同、仓储对象的不同、经营方式的不同、仓储功能的不同,使得仓库有不同的分类,按仓库经营主体划分、企业自营仓库和商业营业仓库、公共仓库、战略物资储藏仓库;按仓储对象划分:普通物品仓库、特殊物品仓库;按仓库功能划分:储存仓库、物流中心仓库、配送仓库、运输转换仓库;按仓储物的处理方式划分:保管式仓库、加工式仓库、消费式仓库。
2、答:仓库的组成结构主要有:由仓库的主体建筑、辅助建筑和附属设施构成;其中仓库的主体建筑分库房、货棚和货场三种;仓库的辅助建筑是指办公室、车库、修理间、装卸工人休息间、装卸工具储存间等建筑物;辅助性设施主要有通风设施、照明设施、取暖设施、提升设施(电梯等)、地磅(车辆衡、轨道衡)以及避雷设施等。
3、答: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点是:
(一)能大幅度地增加仓库高度,减少占地面积;
(二)是自动存取,提高了仓库出入库频率;
(三)能借助于计算机管理能有效地利用仓库储存能力,便于清点盘库,全面减少库存,节约流动资金;
(四)由于采用了货架储存,并结合计算机管理,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先入先出,防止货物自然老化、变质、生锈;
(五)采用自动化技术,能较好地适应黑暗、有毒、低温等特殊场合的需要。
【参考书目】:
1.丁立言,张铎 2002 仓储规划与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李永生 2003 仓储与配送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3.真虹 2003 物流企业仓储管理与实务 中国物资出版社 4.周全申 2002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 中国物资出版社
5.刘志学 2001 现代物流手册 中国物资出版社 【教学反思】
第四篇:化工设备基础-塔设备- 教案
塔设备
基本结构:塔体;包括筒节、端盖、和联接法兰等;
内件:塔板或填料及其支承装置;
支座:一般为裙式支座;
附件:包括人孔、进出料接管、各类仪表接管液体和气体的分配装置,以及塔外的扶梯、平台、保温层等。)
第一节 塔体与裙座的机械设计
一、塔体厚度的计算:
1.按计算压力计算塔体及封头厚度:
根据我们以前第4章和第5章所学知识计算 2.塔体承受的各种载荷计算
自支承式塔设备的塔体除承受工作介质压力之外,还承受自重载荷,风载荷,地震载荷,偏心载荷的作用。如图8-3
(1)塔设备自重载荷的计算
主要要求计算正常操作下、水压试验时和吊装时各自的质量。分别为最大质量,最小质量和操作质量。(2)地震载荷
当发生地震时,塔设备作为悬壁梁,在地震载荷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所以,安装在7度及7度以上地震烈度地区的塔设备必须考虑它的抗震能力,计算出水平地震力,垂直地震力和地震弯矩。
(3)风载荷
风对塔体的作用之一是造成风弯矩,在迎风面的塔壁和裙座体壁引起拉应力,背风面一侧引起压应力;作用之二是气流在风的背向引起周期性旋涡,即卡曼涡街,导致塔体在垂直于风的方向产生周期振动,这种情况仅仅出现在H/D较大,风速较大时比较明显,一般不予以考虑。计算步骤 ① 分段,图8-8 ② 选危险截面
0—0截面,塔设备的基底截面;
1— 1截面,裙座上人孔或较大管线引出孔处的截面; 2—2截面,塔体与裙座连接焊缝处的截面。③ 两相邻计算截面间的水平风力 ④ 风弯矩
塔设备作为悬臂梁,在风载荷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4)偏心载荷计算 3.塔体稳定校核
1)先假定筒体有效厚度Sei, 计算压力在塔体中引起的轴向应力σ1
重量载荷及垂直地震力在塔体中引起的轴向应力σ2 弯矩在塔体中引起的轴向应力σ3 2)求出最大组合压应力 3)最大组合压应力
内压操作的塔设备,最大组合轴向压应力出现在停车情况;图(a)外压操作的塔设备,最大组合轴向压应力出现在正常操作情况;(b)
4.塔体拉应力校核
1)假定筒体有效厚度Sei
计算压力在塔体中引起的轴向应力σ1
重量载荷及垂直地震力在塔体中引起的轴向应力σ2 弯矩在塔体中引起的轴向应力σ3 2)求出最大组合拉应力 3)最大组合拉应力
内压操作的塔设备,最大组合轴向拉应力出现在正常操作情况;图(a)
外压操作的塔设备,最大组合轴向压应力出现在停车情况;图(b)
5.塔体最终厚度的确定
按设计压力计算的塔体厚度Se;按稳定条件验算确定的厚度Sei;按抗拉强度验算条件确定的厚度Sei;取上述三者中的最大值,作为塔体的有效厚度。6.塔设备水压试验时的应力验算(自学)
二、裙座设计
1. 裙座的结构
组成:座体、基础环、螺栓座、管孔 2. 设计
第二节 板式塔结构
一、总体结构
1、塔体与裙座结构
2、塔盘结构:塔盘板、降液管、溢流堰、紧固件和支承件。
3、除沫装置:用于分离气体夹带的液滴,多位于塔顶出口处。
4、设备管道:人孔、接管等。
5、塔附件:保温圈、吊柱、扶梯、平台等。
二、塔盘结构:
塔盘实际上是塔中的气、液通道。为了满足正常操作要求,塔盘结构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刚度以维持水平,塔盘与塔壁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密封性以避免气、液短路。
塔盘的结构有整块式和分块式两种。一般塔径在800~900mm以下时,为方便安装和检修,采用整块式塔盘,而塔径在800~900mm以上时,人可以进入塔内进行装拆,可采用分块式塔盘。800~900mm两种均可。
(一)整块式塔盘:特点:塔径小,生产能力较小。
(二)分块式塔盘 1.做成分块式的原因
1)在工艺上,塔径大,塔盘过大,分液不均匀;
2)对碳钢,塔板厚3~4mm,不锈钢2~3mm,塔径过大,易形成弧形,安装时水平度不好,从刚度出发,仍要分块;
3)塔板过大,不能放进塔内,因一般从人孔进出,人孔尺寸有限制,因而塔盘受此限制要分块。
2.与整块式的区别
分块式:无塔盘圈,有支持圈(支持板),无密封结构 整块式:有塔盘圈,无支持圈(支持板),有密封结构
3、塔盘板结构
塔盘板形式很多,主要有自身梁式和槽式。
(三)塔盘的支承
1. 对直径不大的塔(<2000mm),塔盘的支承一般用焊在塔壁上的支持圈(如图8-43,就是内径为1600mm单流塔盘采用支持圈支承塔盘的结构图); 2. 对直径较大的塔(>2000~3000mm),需用支承梁结构(如图8-44)
第三节 填料塔
一、喷淋装置: 要求:使整个塔截面的填料表面很好润湿,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
作用:喷出液体,使整个塔截面的填料很好润湿,直接影响塔的处理能力和分离效率。
1、喷洒型:
a、管式喷洒器:图8-47 DN≤300mm,可选用管式喷洒器,通过填料上的进液管(直、弯或缺口)进行喷洒,结构简单,但喷淋面积较小且不均匀。
b、环管多孔喷洒器:图8-48 DN≤1200mm,可选用单环管多孔喷洒器,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方便,缺点是喷洒面积小,不够均匀,而且液体要求清洁,否则小孔易堵塞。(环管下面开小孔,一般为3~5排)。
c、莲蓬头喷洒器:图8-49 其结构主要有半球形、碟形、杯形,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其主要缺点是小孔易堵塞,不适于处理污浊液体,一般可用于塔径小于600mm的塔中。
2)溢流型
溢流型喷淋装置可分为盘式分布板和槽式分布器两种,操作弹性大,不易堵塞,操作可靠和便于分块安装。
a、盘式分布板(图8-50、51)
它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溢流型喷淋装置,液体从中央进料管加到喷淋盘内,然后从喷淋盘上的降液管溢流(管高出盘,溢流堰),淋洒到填料上,降液管通常接等边三角形(正方形也可)排列,焊在喷淋盘的分布板上,中有直径3mm的泪孔,停工时排液,用挂耳支承。
b、槽式分布器(图8-52)
主要用于DN>1000mm的塔,其优点是自由截面大,适应性好,处理量大,操作弹性大,其结构见(图8-52),液体先加入分配槽,然后再由分配槽的开口处到喷淋槽,喷淋槽上有堰口,两侧有三角形或矩形的开口,各开口的下缘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再由此溢流到填料上。
3)冲击型
常用的冲击型喷淋装置有反射板式喷淋器和宝塔式喷淋器两种。
反射板式喷淋器由中心管和反射板组成,反射板可以做成平板、凸板或锥形板。操作时液体沿中心管流下,靠液流冲击反射板的反射分散作用而分布液体。反射板中央钻有小孔以使液体流下喷淋到填料的中央部分。
为了使液滴分散更均匀,可由几个反射板组成宝塔式喷淋器。其优点是喷洒半径(范围)大,液体流量大,结构简单,不易堵塞,缺点是改变液体流量和压力时要影响喷洒范围,操作弹性小。
二、液体再分布器
1. 设置原因
当液体流过填料层时,流体慢慢地会从器壁流走(壁流)现象产生,使液体分布不均匀,塔中央部分填料可能没有润湿,起不到作用,降低了整个塔的效率。因此在流体流经一定高度后需安装再分布器便液重新均匀地分配到填料上。
2、作用:
(1)将上层填料流下的液体收集,再分布,避免塔中心的填料不能被液体湿润而形成“干锥”(2)当塔内气液相出现径向浓度差时,液体收集再分布器将上层填料流下的液体完全收集、混合,然后均分布到下层填料,并将上升的气体均匀分布到上层填料以消除各自的径向浓度差。
3、典型结构
三、支承结构
1. 作用 支承填料 2. 设计要求
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足够的自由截面,避免在支座处首先发生液泛。3.常用栅板,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 1)栅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2)栅板必须有足够的自由截面,一般各填料的自由截面大致相等;
3)槽板扁钢条之间的距离约为填料外径的60%~80%;
4)栅板可以制成整块的或分块的。
第五篇:第三章存储设备教案
第三章 存储设备
3.1 硬盘
【计划课时】:1课时
【授课班级】:计算机应用一班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理论教学;
启发式教学: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结果转向过程。激发思维,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基础知识:硬盘的性能指标、使用硬盘的注意事项、安装硬盘和光驱,是学生全面了解硬盘。
重点知识:硬盘的接口类型、硬盘的工作模式和光驱的性能指标。了解知识:如何选购硬盘和光驱、移动存储设备。【教学组织过程】
1.上讲回顾 2.教授新知 【授课内容】
3.1 硬盘
3.1.1 硬盘概述
硬盘是电脑中容量最大的外部存储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等都保存在硬盘中,只有在电脑工作时才调入到内存中,待运算完毕后再保存回硬盘。1. 硬盘的工作原理
硬盘是电脑中最重要,也是容量最大的外部存储器。
硬盘是一个密封好的大铁盒子,在硬盘内部被抽成真空的,硬盘盘片放置在主轴电机上,磁头和盘片保持着极微小的距离。当硬盘工作时,主轴电机带动着盘片高速旋转。 磁盘的磁头
硬盘的数据存取工作都是依靠磁头来进行的。磁头就象是硬盘进行读写的“笔尖”,通过全封闭式的磁阻感应读写,将信息记录在硬盘内部特殊的介质上。 硬盘的盘面
目前主流硬盘的盘片大都是由金属薄膜磁盘构成。 硬盘的主轴电机 通过硬盘的主轴电机,带动硬盘的盘面在硬盘内高速旋转,高速运转时所产生的浮力使磁头漂浮在盘片上方进行工作。2. 硬盘的性能指标
了解硬盘的性能指标对选购硬盘有很大的帮助。硬盘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潜伏时间、平均访问时间、突发数据传输率、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最大外部传输率、自动检测分析及报告技术、连续无故障时间、转速和缓存等几项。平均寻道时间
指硬盘在盘面上移动读写头至指定磁道寻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的时间 平均潜伏时间
是指当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的磁道后,等待所要的数据块连续转动到磁头下的时间 平均访问时间
是指磁头找到指定数据的平均时间,同擦黑能够是上两项时间之和 突发数据传输率
是指电脑通过数据总线从硬盘内部缓存区中所读取数据的最高速率,也称为外部数据传输率。
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
指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最大数据传输率 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
数据从电脑的内存传送至硬盘的高速缓冲区或从硬盘的缓冲区传送至电脑的内存的传输率,称为外部传输率 自动检测分析及报告技术
简称 S.M.A.R.T,现在出厂的硬盘基本上支持的这种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对硬盘的磁头单元、盘片电机驱动系统、硬盘内部电路以及盘片表面媒介材料等进行监测,当SMART检测并分析出硬盘可能出现的问题时会及时向用户报警以避免电脑数据受到损失。 连续无故障时间MTBF 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 转速和缓存
硬盘的转速也就是硬盘电机主轴的转速,转速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硬盘的速度,同时转速的快慢也是区分硬盘档次的重要标志之一。硬盘的主轴电机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漂浮在盘片上方,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等待时间也就越短。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现在市场上常见的硬盘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10000RPM。
缓存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缓存的大小与速度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主要有2MB和8MB等几种。3.硬盘的借口类型
SCSI接口:主要用于小型机和服务器。IDE接口(PATA接口):PC常用接口,有两大优点:易于使用与价格低廉。SATA接口:新型硬盘接口,采用串行传输方式,线缆连接简洁,借鉴了SCSI的一些技术,性能很高,有取代PATA的趋势。3. 硬盘的不同工作模式
硬盘的工作模式主要有3种:NORMAL、LBA和LARGE NORMAL是硬盘最早的IDE模式,称为“硬盘的普通模式”,支持最大容量528MB。LAB即“逻辑块寻址模式”,该模式支持的硬盘最大容量为8.3GB LARGE称为“超大硬盘管理模式”。3.1.2 如何选购硬盘
由于硬盘主要用于保存用户的大量数据,它的存取速度也影响着电脑的运行速度,因此选购一款好的硬盘非常重要。1. 选购硬盘应注意的问题
除了需要考虑硬盘的综合性能指标外,还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考虑以下几点。
硬盘的容量 硬盘表面温度
是指硬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硬盘密封壳温度上升的情况 硬盘的售后服务
硬盘本身的价值并不高,但是硬盘内保存的数据价值往往超过了硬盘本身。
2. 常见硬盘介绍
目前时常上生产硬盘的公司主要有SEAGATE公司(希捷)、MAXTOR公司(迈拓)、SAMSUNG公司(三星)、WESTERN DIGITAL公司(西部数据)等。
3.1.3 安装硬盘
具体操作如下:
1)将硬盘从机箱内部插入硬盘拖架,并尽量保持硬盘的平稳。
2)用螺丝拧紧硬盘的螺丝口,使硬盘固定在硬盘托架上,并且硬盘不能出现晃动。3)将硬盘的数据线一端连接在硬盘上,另一端连接在主板的IDE插槽上。4)将电源插头连接到硬盘。
3.1.4 硬盘的使用与维护
硬盘中保存了大量的应用程序和数据,硬盘损坏可能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使用硬盘时应注意使用和维护的方法。1.使用硬盘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硬盘的过程中,最忌讳移动硬盘。另外在硬盘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散热和降噪。
2.硬盘的日常维护
硬盘的外壳是不需要进行维护的,只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磁盘扫描和碎片整理程序对其进行整理,以加快硬盘读取速度,减少磁头来回移动的频率,有利于保护硬盘。3.硬盘有坏道怎么办
硬盘的坏道分为物理坏道和逻辑坏道两种,物理坏道是由于硬盘盘片有损伤造成的,这类坏道一般不能修复,只能通过软件屏蔽的方法将坏道屏蔽,以防止坏道继续扩散。逻辑坏道是由于软件因素造成的,如非法关机等。这类坏道可以通过软件进行修复,如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磁盘扫描程序即可。
【课程小结】
【作业】 课后练习
3.2 光盘驱动器
【计划课时】:1课时
【授课班级】:12计(1)(2)【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理论教学;
启发式教学: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结果转向过程。激发思维,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内容:光驱结构、指标、种类
光盘常识
重点:光驱性能指标、使用 难点:光驱性能指标 了解:光驱的品牌、结构
目标:让学生了解光、软驱的品牌、结构,掌握光软驱性能指标、使用
【教学组织过程】
1.上讲回顾 2.教授新知 【授课内容】
光驱(光盘驱动器)是电脑最重要的外部存储器之一。3.2.1 光驱概述 1.光驱的种类
光驱是个统一的称呼,早年专指“CD-ROM”(只读型光盘驱动器),发展到现在,出现了DVD-ROM(数字只读光盘驱动器)、CD-RW(光盘刻录机)、DVD-RW(DVD光盘刻录机)和具备CD/DVD读取能力和CD-R/RW刻录能力的COMBO(俗称“康宝”)等类型的光驱。
光驱的文件载体为光盘,如普通光盘、音乐CD、VCD、刻录光盘CD-R和CD-RW等,光盘有如下优点。 容量大 成本低 便于携带 稳定性好 使用寿命长 1)光驱的工作原理 光驱在读盘时,发光二极管会产生波长为0.54~0.68μm的激光光源,光线经过处理后照射在光盘上,由光盘的反射层将光束反射回来,再由光驱中的光检测器捕获到这些光信号。光盘上存在着“凹点”和“凸点”两种状态,它们反射信号正好相反,这两种不同的信号很容易就能被光检测器识别,在光驱中有专门的部件将它们转换并校验,交给光驱中的控制芯片处理后,就会在电脑中得到光盘上的数据。3. 光驱的几种工作模式 CLV(恒定线速度) CAV(恒定角速度)
P-CAV(局部恒定角速度) Z-CLV(区域恒定线速度)4. 光驱的性能指标
光驱的性能指标包括数据传输率、平均寻道时间、光驱的传输模式、缓存容量、CPU占用时间和纠错能力等。
3.2.2 如何选购光驱
1.CD-ROM的选购 注重性能指标 注重品牌 2.DVD-ROM的选购 读盘能力 接口和缓存 区码限制 倍速 刻录机的选购
a)兼容性 b)品牌.3.2.3 安装光驱
安装光驱的具体操作如下。
1)拆开机箱前面的挡板,将光驱从机箱前面挡板空处插入。2)使光驱的前部和机箱前部在同一水平线上,确定光驱在机箱内部摆放平稳,然后拧紧螺丝。
3)将光驱的数据线一端连接在光驱,另一端连接在主板的IDE插槽上 4)将电源线和光驱连接好。5.2.4 光驱的使用与维护 1.使用光驱的注意事项 灰尘 劣质光盘 注意使用频率
【课程小结】
【作业】 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