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愈来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中,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来实施“师”(教)和“生”学、“情”与“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上应不断渗入学法指导,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增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二、引而不发,诱思导学,培养学生乐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作用,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社会全体学生的主体性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师没必要“发”(把知识点直接加以解脱),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学。利用“诱思导学”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做好准备,铺垫,学生整个认知系统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就由最初的兴趣萌芽状态进入了主动探索理解新知识阶段。
三、评价分析,内化新知,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在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经过以上步骤后,教者可以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或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发射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好的学习品质进一步形成。教者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炼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入,成功接纳新知识,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
四、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学生善学。
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基础上,老师还应引导学生自己展开思维加工,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新学新知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上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这样就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第二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是除了语言与音乐之外,人类心灵自由创造力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而且数学是经由理论的建构成为了解宇宙万物的媒介。因此,数学必需保持为知识,技能与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而知识与技能是得传授给下一代,文化则得传承给下一代的。——德国数学家HermannWey 进入初中,很多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负担加重了,难度也增大了,学习数学感到力不从心,且经常是事半功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更加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要求更加严谨,与生活及学科间联系也更加广泛。另一方面,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但学生仍用传统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数学,从而适应不了初中新课程的变化,大大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激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创立新的学习方式,以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需要是现代数学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回顾教学、寻找理论
作为施教者,我使用以下的手段,发现了一些问题:
1、订立规矩,学生统一执行,学生反映束手束脚,放不开。
2、上课进程千篇一律,回忆旧知识——提出新问题——例题讲解——练习
3、习题讲解过多过细,过早的提供思维模式,缩小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不知道自己真实的学习能力,无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实施自主学习
4、做题是学生的唯一任务,评判的标准就是是与非,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
显然,我们熟知的一些教学手段在我们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那么在新课程指引下的现代数学教学应该是怎么样一个模式呢?经过请教和探讨,我发现:现代数学教学理论的一个显著转变是从重视教师的“教”,转变到更加强调学生的“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与其说是教师教会的,不如说是学生学会的。因此在现代数学教学要教会学生的是如何学习数学的问题,现代的数学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与学是不可分离的。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现代数学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工作应是围绕学生来展开,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
二、探索新思路,构建新课堂,大胆进行实践
经过探索,我初步构建了现在的新的一个课堂教学秩序,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
1、上课直接发言,采纳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并在课堂上组织加工给与答复。
2、例题讲解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从学生的思路出发,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一些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
3、与学生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教学总结交流,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树立学生的信心,认识自己的进步。
在课堂教学进程的改进方面,依据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数学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操作阶段和输出阶段。要顺利完成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知道了什么?掌握到何种程度?然后再考虑数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呈现序列等问题,确保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新数学知识相互作用的顺利进行。
结合以上的学习体会以及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构建了一个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加以尝试:在我的教学中前30分钟的时间十分紧凑,新课程的进入呈现多元化,保留了传统的对旧知识回顾进入新课,又加入了一些新的措施,例如:在讲授菱形时,让学生动手制作几何模型自发的进行探究其性质;画旋转对称图形时,引导学生观察了实际生活中的电扇,自做的风车等,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中提取信息。而在新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大量启用了类比教学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关键内容的总结更是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大胆发言,自己陈述观点和归纳总结。例题的讲解也完全由学生的观点出发,广纳各方意见,最终一同整理归纳。而每课时的最后时间由随堂练习和个别问题指导组成,目的是对知识的巩固,有助于我获取第一手资料,便于掌握学生接受情况。
三、指导学法,自主发展
学生不仅要在师生互动中学习知识,而且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实际上后者往往比前者更重要。目前我根据随堂练习掌握的情况,正协助不同层次学生在预习、课堂教学、复习、课外练习等四个环节制订自主学习的进程,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方法,并在教学中加以指导,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一般方法。当然课堂教学是学生习得知识主战场,而我在教学中一贯的强调要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不光做好示范工作,还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索方法,一起体验学习历程,引导各层次学生,指导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对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帮助分析思维过程,寻找原因,并运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矫正。例如拿出一些典型的问题故意放到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更正错误;或者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陪同暂时落后的同学共同讨论问题,培养自信心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我也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的思维培养,在教学中,往往是我先完整的反映一次我的思维过程,接着便引导学生参与到我得思维过程中去,充分地暴露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让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的目的。
四、激励学生,树立自信
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激励学生,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信心。激励的方法有:
1、对部分学生要提出期望,主要是针对较优秀的学生,要不断抬高对他们的要求,告诉他们自己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以消除他们自满的情绪。当然教师也要热情关爱每一位学生,经常与学生单独谈话,多用类似“我觉得你的能力没有全部发挥”、“你在某某方面的能力很出色为什么不展示出来”等激励性语言表示对学生的希望,使学生受到鼓舞,信心得以增强。2、多表扬激励暂时落后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注意表扬、不能批评,教师要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要注意他们每一次得进步,要及时给于肯定,多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3、对于内向、自尊心强的学生要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获悉教师的肯定的评价和对他们的期望,以便学生及时调整自主学习方式,改进自主学习的方法。4、要培养学生成功的意识,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于不同的指导,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经历,让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对不同层次我对他们课外的要求也不同,给的练习也分了好几个层次,并在逐步将低层次的练习减少。常拿学生的长处与优秀的兄弟学校学生比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总结经验,再寻新法
本文是我在踏上教学岗位后,对自己现行教学方法的一个回顾和总结,有我的经验教训和借鉴的他人的经验,也有自己深刻的理论体会,很多的实践来源于理论学习,反过来实践也正在帮助我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今后的工作中我仍将关注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理论实践水平。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最终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语文教师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这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创境激情--引疑自究--启思自悟--导训自结。即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参与自主学习目标的制定;通过组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启发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促进学生自评自结,整合知识体系,掌
握学习方法。
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主动汇报,交流学习。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我们通常是让学生站起来就说话,避免举手指名等烦琐形式,学生说话不拘束,课堂呈现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的场面,讨论、争论中不时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学生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乐探究的兴
趣,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我监控的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我监控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怎么处理?----是鼓励引导、点拨开窍,还是训斥挖苦,简单的否定,甚至罚站?前者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自尊心受到了保护,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求知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探索中;后者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三)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千道,不如手做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放”得彻底,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区分好“乱”与“气氛活跃”的关系。有的老师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课堂搞乱,影响课堂纪律。我认为只要学生围绕“学”而乱就不要怕,教师导之有法,这种由激烈的讨论辩驳引发的“乱”只会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因为他们无暇开小差。当然,对学习纪律作出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就明确告诉学生——下课你可以在教室里自由活动,上课必须学习。二是要给学生留足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切忌走形式,武断地打断学生思维,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只有在每个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和争辩才会有最佳的效果。三是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想的,教师决不禁锢学生思维;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老师绝不越俎代庖。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改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更对教师的的素质提出了挑战。观念的转变是艰难的,需要过程,解放课堂,建立新课堂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所有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浅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就如毛泽东同志说的:“学习是学习,学习的学习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由此可见,学生自主性学习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组织、有目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确定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爱学什么就学什么,爱怎样学就怎样学。明确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开展学习,是每个学生必须明白和学会的问题。语文教师要有目的地、有组织地、有步骤地去引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怎么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明确学习的内容;怎么学,怎样解决问题——明确学习的方法;要学到什么样的程度——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就预习课文来说吧,我们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懂得预习什么——(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课文主要写哪些内容(3)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等;还要引导学生懂得怎样预习——(1)自读课文、朗读背诵(2)利用工具书:查找字典、词典、阅读课外辅导书(3)同伴交流等方法。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始终围绕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展开自主学习,有
效地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优化整合资源。语文学习无处不在,“生活处处皆学问”,学生是学习资源的直接开发者。学生自主学习始终是围绕语文学习目标展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开发和利用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从身边的一切文化环境中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料。(1)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获得学习资料——网络查询、阅读课外读物、查找学习工具书、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等方法,还要学会选择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学习生字新词——查找字典、词典,懂得字词的读音和词语的含义;学习古诗——联系课文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意境等方法。(2)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获取有用的学习资料。学生收集的学习信息往往是繁杂多样的,甚至是五花八门的,可能会造成学生取舍不当或者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好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获取关键有用的学习资料,切不可让学生盲目而为之。只有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综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地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离不开教师的具体的指导,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怎样自主学习提出明确的具体的学习要求,一步一步地引导,使学生逐渐养成比较强的学习迁移能力。例如,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就要抓住“读”的根本,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朗读能力、略读能力等。再细一些,如课文朗读的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字音正确、音准到位(3)声情并茂,有感情地诵读。这些读书的具体要求必须让学生明确,而且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训练,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朗读课文的自我要求和学习方法。
四、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适当时机,教师要给予学生巧妙点拨。在课堂上,虽然有教师在旁边引导自主学习,但是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或许是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或许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已经考虑成熟,却苦于无法表达;或许是对课文某个片断或重点词句的理解有偏差时——这个时候教师给予一些暗示性的语言提示,应适时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但能获得问题的答案,又能让学生学会思考的方法。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在执教《圆的联想》这一课时,当他问学生什么是联想时,学生回答不上来,他就提示学生:“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学生马上就可以接话题。教师这样做,既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又可以抓好关键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五、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教师要适当讲解。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汇报,对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词句和段落以及没有掌握的地方要进行必要地讲解,还可以举一反三,让学生在下次的自主学习中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得以自己解决。如《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因此欲速则不达。这样深刻的寓意,二年级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是不可能领会得到的,教师此时就要给学生进行必要地讲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来理解,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一、课题题目
本课题题目为《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研究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自主学习,主动求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实质上就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教育实力的竞争。面向2 1 世纪的人才应具有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和提供信息的能力。在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谋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
二十一世纪的需要。
语文源于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开展语文生活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生活,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开发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资源,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提
高教学效益,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自主学习逐步走上了语文教学的前台。语文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只是为了学好语文学科,也是为学好其他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了自学能力,就能无师自通。小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就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质量,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者是带着自己的丰富的经验背景与一定的情境进行互动,主动地对情境中的信息作出理解和判断,建构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换句话说,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积极主动、不断深化的知识建构过程。而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应该是首要的环节。
2、教育理论指出强调:要在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独立思考、主动选择、勇于创造的主体精神;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自主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从中可以看出,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
4、关于自主学习的论述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
知识,去寻求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天然倾向。”所以他主张“人的学习
应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
《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命题“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他们自主思维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本认为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要提倡素质教育就必须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设计
(一)课题的概念界定
自主学习,就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更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及重、难点
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
(2)、创建自主开放式课堂教学结构。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培养
学生敢说会说、敢问会问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和进行语文实践的能力。
2、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及重、难点
通过课题实验,使学生能热爱语文,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课外能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重点是:激发学习动机;重视教给方法;形成并运用自主学习的能力。
难点是: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学习,不背离“着眼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有力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
质。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筛选法、调查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研究周期可长可短,范围可大可小,研究人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3、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4、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9)
1、确定研究课题
2、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固原市教学常规》,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3、设计研究方案
4、成立课题组,使实验教师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及要求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10-2009.12)
1、运用课题理论,进行实践探索研究
(1)以课堂为主渠道,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方式有:教给自主预习的方法;指导“看”“说”“读”“写”的能力;教给质疑的能力;(2)重视实践活动。鼓励课外识字、观察、收集等实践活动。
2、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阶段预期成果形式:教师课堂教学实录,阶段小结或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1)总结成果,进行结题总结。预期成果:教师优秀教案、实验总结
五.实践的具体策略
策略之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通过积极的有导向性质的情感活动,调动起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愿望与积极性,使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发挥,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同时,尊重学生的需要,提供自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
(1)发扬教学民主。实行教学民主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谈,敢问,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因此,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问题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批评;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在这种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没有被老师斥责的忧虑,学习活动是充分自由的,学生全力地投入学习,充分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
(2)建立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师生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能形成融洽、和谐的氛围。作为教师,必须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视学生为主人,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作为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团结协作,保证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以及师生之间的信息与感情交流的畅通。在和谐的关系中,学生大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相反,教师在教学时若绷着面孔,不苟言笑,或居高临下,教学气氛必然紧张,易产生压抑感,影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保持教学态度和蔼可亲并保持适度幽默,在课外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师生间的信任感。
策略之二:教给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单靠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东西要靠自学,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学习思维能力。《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应是教语文,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学好语文。为此,我们根据语文的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系列化指导:
(1)预习方法 一是明确要求。一般为解决生字难词,初步理解课文,了解语文知识,发现并解决疑难问题。二是明确步骤。一般分四步:读——朗读、默读、释读、利用工具书自觉扫除阅读障碍;划——划生字难词,划结构层次;思——思考课后题,试做课后题;注——对文章的内容、写法,在课文上踩点
评注。三是检查反馈。
(2)听课方法 一是要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即明确目的、任务,强调重点(如板书,反复强调、总结性的话等)。二是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见解。同时要多动脑筋,多分析,多讨论。三是大胆发言,要求用普通话讲,条理清楚,回答全面,语句流畅无破句病句。四是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做到手脑并用。
(3)复习方法 一是师生共同归纳复习的范围、内容,然后展开复习。二是注意及时复习,一要课后及时复习回忆,二要每单元后复习回忆。三是把握复习策略,一要学会比较复习,二要学会交叉复习,三要学会背诵记忆,即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寻找关键词句,并进行多边尝试回忆背诵。(4)作业方法 一是遵循先复习后作业的思路,即先回忆听课内容或课堂笔记,在理解基础上再作作业。二是做后自觉检查,养成“自检”习惯。三是深究错误根源,先找原因,再作订正,以填补薄弱环节。四是作业独立完成,字迹端正清楚。五是重视口头作业,该读该背,强调自觉。六是遵循“提纲——作文——
修改”的程序进行作文。
六、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理论成效
第一、提出了一些课题概念,并作了界定。如:自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等。
第二、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及方法。如:借课外“世界”,依托文本例子,引导收集有效信息,注意调控;抓课堂“主阵地”,拓展空间,强化自主意识,落实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实践成效
经过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突出表现在:
1、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主体观
由于受应试教育阴影作祟,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琢磨的时间少,自己活动的时间少,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针对这种情况,及时倡导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使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使优等生的才能得以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得到帮助,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教学的民主。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深切地认识到,学生自身是富有潜能的个体,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是主体自我实现的过程,是释放学生能量的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强化了自主意识,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师从教课文中跳了出来,树立了为学生而教,根据学生的学而教的意识。教师从过去的重视教学结果转变到重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长期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多角度的思维能力等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可贵的是,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2、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老是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具有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使课堂教学往后进行,不动情感的努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要上的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动机,正是由于引导学生自主性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态度有了极显著的变化,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验了这一句话,“教学的最大成功是使学生喜爱你所教的学科”。策略实施后,建构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多边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体现了他为学生学习课文营造了良好的广阔的语文环境,并努力诱导学生自主性地学习,参与自主学习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积极主动地展开自主性学习活动,从而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了成绩。
3、学生的自主性意识和个体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学生逐渐摆脱了对课堂和教师的依赖,自学能力明显增强,“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究意识增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能主动地提出问题,直接参与课本知识的讲解分析,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结论,甚至与老师同学的观点展开讨论或争论……语言文字、探索人文精神、总结学习方法之风大盛。学生学到的不是一篇课文、一项知识,而是利用课文,通过探究,活化知识,增强能力。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逐渐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学生课外知识的阅读量明显增多,不少同学开始涉及一些文学专著类知识……
与此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明显增强了。4.教师摸索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坚持“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一切可能出发,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时间、空间、材料、形式等方面的准备,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正像一位教育专家说的那样:“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权利和具有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导学生善思、会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研究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关系问题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可以这样说,教学所采用的一切措施、方法和手段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最终目的也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它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成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剂”,或者故弄玄虚,或者是一种刻意追求的“形式”和“摆设”。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进一步拓宽学生求知的视野和思路,并通过知识的迁移作用,把语文
知识学得更生动、更形象。
2、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中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问题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但这并不等于教师丧失了主导地位,相反,教师仍应紧紧勒住课堂教学的“马缰绳”,优化课堂设计,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同时,教师在帮助、引导学生选择研究问题时,也应避免采取从外部强加的简单方式,而应努力把问题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困惑,给他们的认识结构造成不平衡,使得寻求问题解决成为他们解除内在困惑,保持心理平衡发展的自身需要,从而使学生
主体作用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学会了运用灵活、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一旦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那么,知识的泉水也就会永不枯竭的。当然,语文课堂教学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起作用更多情况是潜在的,不一定立竿见影,毕竟一学期的研究、实践对学生长期能力的培养来说,还远远不够,但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深入研究、实践,潜在的种子终会发芽、开花,结出创新之果。
因此,虽然本课题已结题,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课题的研究还没有结束,这只是我们下一轮课题研究的支点,我们将不断努力,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组成员
组长:张学儒 贾东芳
组员:杨富生 尹海霞 曾焕荣 按翠芬 杨金慧 黄小梅 杨丽娟 王生龙 苏生逵 丁鹏娟 刘晓
兰
冯金云 李慧兰 乔淑红 刘 萍 贾海霞 赵 奇 杨翠蓉 丁文芳 朱彩虹 余广鹏 张得录
杨 芳 王玲凤 董何喜 张顺玲 张词芬 杨平福 马玉智 贾慧霞
执笔:苏生逵 相关附件附后:
1.观摩研讨课《称赞》光盘一张 2.小专题研究课题小结 32份 3.《画》《学会看病》相关教学资料两份
第四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题阶段总结
上传: 朱志明更新时间:2013-1-11 8:00:2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经过实验研究,构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挑战,江主席指出:“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努力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号召教育迅速从传统的圈子里走出来,努力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需要。
造就民族的创新素质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主战场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是历史赋于我们的责任。
所以,我选定了“创新意识培养”研究课题,经过实验,在这一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理论假设和构想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理解是: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质疑问题、多向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提问,交流、争辩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这样培养的学生具有敏锐的把握机会,敢于付诸于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具有积极地改变自己,积极地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具有积极发现问题,发现真理的心理取向,即创新意识。课堂教学应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由此产生的因变量为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在数学课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提问,相互争辩。
(1)使学生在不断提问,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2)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3)使学生不断提高质疑的水平,不断加强思考深度,逐步达到有创见的质疑。
这样的课堂是和谐、民主、蓬勃的,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实验过程
1、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认识
研究组织确立以后,为了提高研究水平和研究方法,我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自修教程》中的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策略与方法。首先学习了“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它使我明确了培养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创新精神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精神是推动学生成才的需要。接着我学习了《关于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理论》。明确了什么是创造力。知道了创造力是每个人都有,只是水平不同罢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不是说现在就要求学生去搞发明创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基础知识,只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他们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作准备。
创新意识的含意是什么?创新意识,自言其说,意识是一种意向,一种愿望。创新意识是指积极发现问题,发现真理的心理取向。“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第二名就是最后一名”。因此,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边学习边对我选定的课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讨论论证,即包括该课题研究的意义、基础、起点,也包括学校的重视程度和研究者的能力,并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了设想。
2、设计研究方案
有了前面学习、讨论的基础,接下来就开始设计研究方案。
四、实验的作法体会
1、创设情境,启发诱思,激趣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创新意识培养”研究中,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探求出了多种多样的创设情境,启发诱思,激趣导入的新课的方法。例如: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低段常用游戏,故事导入,通过竞赛、小品、猜谜语、讲故事等,融教学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愉教乐学,中段教师常用创设生活情境导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创新意识培养。高段教师常常用设置悬念导入:教师提示矛盾冲突,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创新意识的培养”。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还可用声像传情导入:通过课件、幻灯、播放录音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思维启示,潜意默化培养创新意识。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另外,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我一方面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3、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的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就请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回答:对于一般性问题,就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就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回答。这样所回答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同学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4、运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课堂提问应是师生互问,生生互问。例如:低段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当学生了解了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提出“关于人民币知识还有很多,谁能把你了解到的人民币的其它知识告诉同学们呢?”问题一经提出,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一个学生说:“我知道壹佰元人民币对着阳光看,有条金属线,如果没有是假钱。”另一个接着说:“人民币印有几种不同的文字,是供少数民族看的。”„„学生了解的课本外知识可真不少,有的是教师和成年人都不曾知道的。如果不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表现的机会,岂不太可惜了。
学生经常在提问、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发展。
五、研究效果
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学生观:不仅仅是看学生听课认不认真,作业做得如何,更主要的是看学生的心理活动怎样;看学生是否喜欢数学课;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完全调动起来。
质量观:重视纵向评价,淡化横向评价。
教学观:转变师生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六、下一阶段的任务
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五篇:谈小学数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数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鹤壁市实验学校 刘娜 hbliuna@126.com *** 内容摘要:新课标下的课堂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 自主学习氛围,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起学习需要, 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 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切实改善师生关系 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三、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
四、重视学法 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五、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 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面对新课程, 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 而在教学生学”。应 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 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 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起学习需要, 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 进行自主学习, 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切实改善师生关系 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所 持态度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所说:“并不一定伴随认识 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的评价和培养。对学生而言, 情 感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 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课堂生活其实就是师生间心的沟 通,情的交流。不到心心相印的程度,是教不好学生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以情换心、以情引行、以情动情是最有效的方法。实施情感教育是对传统教 育教学模式的一种反省,是所有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原则的前提,是促进
学生主动性发展,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力保证。
注重情感投入, 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使课堂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乐园。首 先是建立三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是合作的师生关系, 二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 是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平等、民主、和谐、快乐。因为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平时注重对 学生情感的投入, 热爱学生, 了解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成功的 机会, 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 在成功时给予赞扬, 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 差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评价时做到不 “褒此贬彼”。其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 堂氛围,激发学生困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进 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 与兴趣。其二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 等方法, 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 进入发现者的角色, 从而激发学生生 疑质疑。最后, 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一贯持续表现出来 的学习策略的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 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 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 例如:有的学生倾向于 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偏爱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人善于运用视觉通道, 有人倾向于运用听觉, 也有人喜欢运用动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 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比如有人喜欢在竞争中学习, 有人偏爱合作 学习, 有的学生能够从学习本身感受到乐趣, 还有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有效地 工作和学习。指导自主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地学习, 也应倡导主 动参与合作学习, 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还要鼓励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经历并 体验探究过程, 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建立 “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这三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容 的,可以相互交融。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 合理创设情境,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理 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
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直观、科 学地虚拟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 动学生的求知欲, 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 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课学习活动 中去的准备,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一道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如,在教 学“年、月、日”时,我采用谜语导入法。教学伊始,先出示谜语:“一件东西 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在我绘声绘色 地朗诵下, 学生情不自禁地被这个谜语吸引住了, 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 大家 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来,很快就把谜语猜出来了。这时的学生兴趣盎然,跃 跃欲试。教师趁机引入新课, 学生产生了一种进一步了解事物真相的欲望, 自主 意识自然被激活了。
三、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
布鲁纳说:“ 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途径。课堂教学中, 教 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 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 “ 三角 形面积计算 ” ,课前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 锐角三角形各一对及几个平行四边形纸片。课堂上让他们先用每对三角形、平行 四边形进行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看看能不能通过拼、摆、移、剪 成以前学过的什么样的平面图形?通过自已动手去寻找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 算方法。有的同学用一对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的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有学生只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方 法, 也能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老师引导学生观察,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 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 动手操作实验, 发现平行四边形的 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 公式。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己通过一步步地探索,边操作,边 观察,比较、讨论、总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旧引新,发现规律, 获取新知识。老师在教学中应大胆放手, 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机会、课堂上鼓励 学生做到八个 “ 会 ” :会发现问题,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
会提出问题,敢于和善 于提出问题;会作出假设,敢于和善于作出假设;会观察,敢于和善于观察;会 实验,敢于和善于实验;会思考,敢于和善于思考;会讨论,敢于和善于讨论;会想象,敢于和善于想象。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参与,不仅智力 因素参与,非智力因素也参与;不仅思维参与,其他感官也参与。由此培养了学 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争论的精神, 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四、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学生自主学习也贵在得法。达尔文说:“最 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学好知识形成能力方面, 一定要掌握一定 的学习方法。目前学法有预习、读书、听课、观察、质疑、讨论、练习、反馈、复习、考查等方法。教师除了要循序渐进地加以指导。还要与良好学习习惯密切 结合进行反复指导,反复训练、培养。例如,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从教 2的口 诀开始, 就教学生:⑴看图或实物列出连加算式;⑵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⑶根据乘法算式编制乘法口诀;⑷掌握口诀特点记忆乘法口诀。教学生按照这样 的程序来学习, 那么学到 4或 5的口诀后, 学生自己就会学习后面的口诀了。总 之, 自主学习知识总要经过一定的途径, 采用一定的学习方法, 也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五、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现实生活或教学材料中挖掘和构建出有创新的问题作为 导向,启发学生灵活应用新知识。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抓住三个要点。(1它表示两个数量的比;(2比的后项是 100;(3它有特殊的写法。
我组织学生进行配制糖水的实验。⑴配制含糖 3%的糖水;⑵随意配制糖水, 算出含糖的百分数;⑶尝尝不同浓度的糖水的甜度。让学生亲自经历百分数从产 生、建构到应用的过程, 认识到糖水的甜度既与糖水中糖的含量有关, 又与水的 含量有关, 是由这两者的关系即它们的比所决定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已发现 或提出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 如:王
师傅要生产 400个零件,计划 8小时完成。现在任务增加到 600个,要在 原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每小时要生产多少个?练习后, 引导学生提出联系生活实 际的不同问题,进行自主解决或讨论探究。有的学生就提出“如果增加到 600个, 要在原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每小时必须多生产多少个零件?”有的学生提出
“要提前 3小时完成, 该怎么办?”等数学问题。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
总而言之,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 是一种主动学习, 因为每一个学 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这是教师、家长不能代替也是替 代不了的, 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 除有特殊原 因外, 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 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 讲 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 究学习, 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 得十分重要。
学习成功是每一位学生都向往的, 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工作目标。怎样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永远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 [2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吴志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主动学习》 《小学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