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7《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教学反思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教学反思
中卫三中
刘凤玲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和浮力》第七节, 本节内容分三部分,一是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是本节的重点;二是飞机机翼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三是水翼船高速行驶的原理。第二、三部分是作为第一部分的结论 “流体的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的应用来设计的。其中飞机是气体中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应用,水翼船是液体中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应用。前面已经学习的压强都指的是液体和气体静止状态下的,因此本节是对前面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教材编写中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出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且应用它来解释生活实例。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这里就本节课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本节课教学的最精彩之处,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大量的学生活动,学生不仅用脑子思考,而且用手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表达,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效果很好。
2、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主要体现在: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通过学生活动,学生手眼耳嘴脑并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中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培养学生拓展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3、学生课后的反响高。首先,学生感觉得这节课听得轻松。第二,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兴趣浓厚。课件非常好。
二、过度依赖多媒体,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在教学中语言欠精练,肢体语言不够丰富自然。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把握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度语的措词,使课堂节奏连接的更紧密、更恰当、要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在教学中要注意用语言,微笑,眼神,手势等满怀激情和感染学生,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
2、激励性评价语言欠丰富。对学生发言只是简单地评价为“行”、“可以”、“对”、“不对”、“不错”、“很好”„„这样的评价不具针对性和启发性。今后应在这方面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对有偏差的学生,要在行为上做积极肯定的同时给予恰当地指导,让学生愉快地接受并进一步纠正自己的偏差,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实践中来,进一步找到答案,而不应毫不客气地让学生坐下听别人说;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应通过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与欠缺。肯定的评价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板书欠缺。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提练,精心设计让,板书丰富多彩,更具特色魅力,更具艺术性。
第二篇: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教学设计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教学设计
武功县南仁乡初级中学
金鹏
一、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的特点是由实验现象学生很难得出实验结论,且学生对此节内容在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几乎没有,要想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节内容中的规律不是十分可行,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采用了“师讲生议“的模式来组织教学,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由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后,再解释实验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一些问题的解决采用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进行。另外,用学生上课的形式来活化课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3、了解水翼船高速行驶的原理。方法与途径
1、通过观察和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分析飞机和水翼船升力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与评价
1、通过对飞机、水翼船升力产生的分析,使学生体验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2、通过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并用结论解释生活中现象。
四、教学准备
漏斗、乒乓球、纸杯、纸条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两个小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1、“漏斗吹乒乓球”
教师用漏斗喇叭口向下、向外、向上三次用力吹乒乓球,乒乓球没有被吹“跑”,反而被“吸”住。
2、“乒乓球搬家”
将两只纸杯口对口,杯口之间留一条窄缝,把一个乒乓球放入其中一只纸杯中,然后用力对着窄缝吹气,乒乓球就会从一只纸杯运动到另一只纸杯中。
(二)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探究活动一:吹纸条实验 教师对着纸条的上表面吹气,纸条由原来的下垂状态变为向上运动,这是为什么? 探究活动二:吹纸条实验
教师向手中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没有分开,反而靠拢,这是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析,学生总结归纳)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流动气体的压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探究活动三:观察分析
学生观察分析教材P85图8-53甲,小组交流讨论: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分析,自己总结归纳)
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流动液体的压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师提问:探究活动一、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总结: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三)应用已学知识,弄清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飞机机翼横截面形状图,学生自读本小节内容后思考交流: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2、请学生上讲台,结合机翼横截面形状图,说出飞机能上天的原因。
3、师总结:机翼形状是上凸下平形,当飞机运动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向上和向下的压强差就产生了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使机翼受到竖直向上的升力(举力),当升力大于飞机的重力时,飞机就飞上天了。
4强调:使飞机上天的力不是浮力,而是升力。
(四)利用已有知识,让学生知道水翼船的工作原理
1、学生阅读教材“科学窗”后,判断水翼形状。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翼船工作原理。
3、拓展:汽车“气流偏导器”形状。
(五)课堂总结,通过学生谈收获,帮助学生巩固获得的知识,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一、流体、流速
1、流体:气体和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就有流动性,它们统称为流体。
2、流速:流体流动的速度叫流速。
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三、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1、机翼形状:上凸下平
2、升力: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
3、使飞机上天的是升力,不是浮力。
四、水翼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物理的情境中来,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交流讨论,归纳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然后利用结论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及飞机能上天的原因,水翼船高速行驶的原因,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思维积极,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但纵观整节课,还有一些不足和遗憾,如: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时放不开手,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提问指向性不明确等。这些不足和遗憾,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克服,积极改进。
第三篇:飞机为什么能上天课题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会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分析飞机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做探究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对飞机升力产生的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
3.通过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中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物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飞机起飞视频。由此设置问题:几吨甚至几十吨的飞机为什么会腾空而起呢?
二、展示目标
三、探究新知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的概念 2.探究实验
(1)探究活动一:吹纸实验(2)探究活动二:吹乒乓球实验(3)探究活动三:向纸船中间注水实验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分析现象得出结论。(4)做一做:用所学知识解释“吹纸实验”。
(二)飞机升力的产生
1.让学生观察飞机模型。老师演示飞机升力演示器。2.多媒体展示飞机机翼图片,让学生观察机翼形状。3.多媒体展示飞机机翼上下空气流动图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分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三)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其它应用。1.水翼船
2.汽车尾翼(气流偏导器)
(四)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航海中的规定。
2.火车站台或地铁站台的安全线。3.卷进漩涡中的人不易逃生。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做两个给出的课外小实验。
板书设计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1.流体:液体和气体统称流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飞机上天的原因
第四篇:北师版八年级物理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教案示例
第七节 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的特点是由实验现象学生很难得出实验结论,且学生对此节内容在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几乎没有,要想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节内容中的规律不是十分可行,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采用了教师讲授的模式来组织教学,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由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后,再解释实验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请学生所及有关飞机的资料,用课堂演讲的形式来活化课堂. 教学重点:
老师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并用结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器材:
按课本图8-
43、图8-
48、图8-49的要求准备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在上一堂课结束后,给学生留一个作业 ——查找一些有关飞机的材料.
由乒乓球中的弧圈球和足球中的香蕉球引入新课,并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实验:
请同学们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力和运动来讨论上述实验想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空气流动快的地方压强小,空气流动慢的地方压强大的结论.
河水在连续流动时,从上游流进多少水,就从下游流出多少水,在相同的时间内,水通过任何截面的流量都是相等的;在河水深度大致相同的地方,河宽的地方流速小,河面窄的地方流速大,在河面宽度大致相同的地方,河水深的地方流速小,河水浅的地方流速大.在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从纸条向上飘动可以得出,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图8-48和图8-49中的实验结果也是如此.把“空气流动快的地方压强小,空气流动慢的地方压强大”的结论进行拓展,得出: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的结论.
用上述结论来分析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他们所了解的有关飞机的知识. 例如:飞机发展不懈的追求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五篇:大班社会活动《飞机能上天》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认识飞机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在初步了解飞机起飞原因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思维推理能力。
3、使幼儿初步了解飞机的种类、主要部件名称和用途。
活动准备:
1、家长、师生共同搜集不同种类的飞机的图片、玩具、书籍等。
2、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放风筝。
3、教师准备飞机模型一个、风筝一个,塑料蜻蜓若干个。
4、有条件的可准备有关飞机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为幼儿准备谜语卡片,为幼儿出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飞机模型,为幼儿讲解飞机部件的名称。
2、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向幼儿了解幼儿对飞机的熟识情况.3、教师为幼儿讲解飞机的种类,分析飞机的用途.4、教师带领幼儿到活动场地上放风筝,观察风筝的飞行情况.5、教师为幼儿分发塑料蜻蜓,让每个幼儿体验塑料蜻蜓飞起来的感觉.6、教师鼓励幼儿拿起手中的画笔结合对飞机的认识来设计自己喜欢的飞机类型.三、结束部分:
教师请幼儿去选择幼儿喜欢的飞机,供幼儿去观察摸索,教师请幼儿互送图画,培养幼儿对飞机更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