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研训练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科研训练指导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科研训练指导》是物理学院所有专业的基础课,课堂讲授36学时(其中上机实习8课时),1学分。本课程成绩按平时成绩给出,期末无笔试。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科研训练指导》是一门融理论、方法、实践于一体,能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课。其目的是:
1.使大学生获得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同时,促进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价值、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等信息素质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满足信息社会的需要。
2.通过向学生系统介绍科技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使之对科研选题、科研设计等科研基本程序和基本规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熟悉各种类型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规范,为其从事研究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样品制备和测试表征,学习不同样品的制备方法,学会分析文献中的图表,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等技能。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本课程中的文献检索和阅读需要一定的英文基础,考虑到与大部分学生后期的科研相关性,部分内容安排英文原文资料,以期培养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参考书:《文献检索与利用》 花芳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现代文献检索与利用》 饶宗政 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李振华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手册》徐祖耀等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 绪论
主要讲授科研入门知识:科学研究是什么、做什么、如何做。第二章 科技文献信息检索概述
第一节 文献信息基本知识
第二节 文献信息检索工具 第三章 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管理 第一节 中文科技文献数据库使用介绍
第二节 外文科技文献数据库使用介绍
第三节 特种文献与专利文献的检索
第四节 最新科研文献追踪(RSS应用)
第五节 文献管理工具的使用
第六节 科技文献阅读训练 第四章 科技文献利用与论文写作
第一节 学术规范
第二节 文献的合理使用
第三节 学术论文的撰写
第四节 学术论文的投稿 第五章 科学实验简介
第一节 粉末样品的常用制备方法
第二节 薄膜样品的常用制备方法 第六章 常用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
第一节 X射线衍射仪
第二节 现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第三节 其他常用科研仪器介绍 第七章 实验数据的处理
第一节 常用绘图软件(origin)介绍
第二节 计算模拟软件介绍 第八章 上机实习
主要练习各种检索工具、数据库、文献管理软件、绘图软件及计算模拟
软件的使用。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和上机实习形式,课堂讲授预计28课时,上机实习预计8课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科技文献的检索与使用,科技文献的撰写及科学实验的一般流程 【重点掌握】:科技文献的检索和利用 【掌握】:科技论文的撰写和发表 【了解】: 科学实验的流程 【一般了解】:常用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 【难点】:科技文献的阅读
(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一般了解四个层次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对学生的具体要求适当减少,但不得少于两个层次)
制定人:王振坤
审定人: 批准人:
日 期:2016.9.28 3
第二篇: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全院毕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 通过实施系统的就业指导教学训练,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就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力及创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以讲座为主的方式进行,主要采取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要求
1、结合需求,全程指导。从新生一入学到毕业,根据市场需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地组织、渗透和强化就业指导,突出就业指导的教育和服务的功能。
2、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当前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介绍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指导学生树立竞争就业和自主创业观念,掌握就业政策,学会依法维护劳动权益。
3、充分运用现代化训练技术和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就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动员学生全身心地参与。
4、强化整体教学训练效果。注重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的结合,保障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外指导的结合,保证就业指导的训练时间;注意团体指导与个体指导有机结合,强调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
5、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训练和指导。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开展就业指导教学训练的同时,要结合实际,探索新的就业指导形式和方法。
五、课程设置与安排 本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训练方法,各模块具有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根据各模块的特点,由学院领导、职能部门、不同专业教师主讲。训练模块 训练项目 建议学时 序号 一 动员准备 课程导入:你的就业路如何走就业与职业发展:破解就业疑惑,规划 2 职业人生 二 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 职业与就业准入:盘点360行,探究职
业能力 三 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工作职责意识训练:体验责任,赢得信 2
(一)职责与服务
赖踏职场 规范意识训练:感受规范,维护方圆走 2 四方 服务意识训练:学会服务,立足奉献 2 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沟通能力训练:胸怀理解,善解人意
四
(二)人际沟通 团队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成功之本 2 个人形象设计:让你记住我撰写求职简历:我的这份简历,让你爱 2 不释手 五 就业技能的基础指导 体验求职面试:我对你的感觉很好 2 掌握求职途径:路是走出来的 2 制定求职计划:获得成功的诀窍 2 个人创业条件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2 学会市场调查和分析:我的目标市场在六 创业技能的基础指导哪里 撰写创业计划书,梦想成真的试金石 2 备注:其中课时按每周2节,共36课时设置。
六、内容与要求 本门课程内容共分6个模块、16个教学训练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模块
一、动员准备
一、教学训练项目 课程导入:你的就业路如何走 学时:2
1、目标 使学生了解就业指导的目的、形势、内容及基本要求,认识就业指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能够积极参与、配合就业指导教师的训练活动。
2、内容(1)初步了解就业形势。(2)理解就业指导的目的、作用与重要意义。(3)了解就业指导教学训练的目标、内容、程序和基本要求。(4)进行个人职业能力素质测评。(5)学院推荐就业工作的要点。
3、重点
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就业和未来个人职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模块
二、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 包括3个教学训练项目。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和就业政策指导,学生了解就业方针、政策和形式,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树立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意识;了解就业方向和就业途径,劳动关系与个人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二、教学训练项目
(一)就业与职业发展:破解就业疑惑 规划职业人生 学时:2
1、目标 使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政策和主要就业方向、就业途径,熟悉本地区主要产业、行业、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学会如何了解就业信息和用人趋势,了解优秀毕业生的从业状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2、内容(1)了解就业形势,方针和政策。(2)了解社会职业基本状况和新职业、热门职业等有关信息。(3)了解我院优秀毕业生的从业状况。(4)了解人才市场发展趋势和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和工资价位信息。
3、重点 了解就业政策和主要就业途径。
(二)职业和就业准入:盘点360行 探究职业能力 学时:2
1、目标 使学生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理解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意义,树立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意识,增强提高职业能力的自觉性。
2、内容(1)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了解就业准入制度(3)了解若干种社会职业和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的特征及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
3、重点 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了解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的特征。
(三)就业中的法律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劳动权益吗? 学时:2
1、目标 使学生了解劳动关系与个人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2、内容 了解我国《劳动合同法》等有关规定
3、重点 明白自己的劳动权益。
(三)就业中的法律问题:就业途中擦亮你的慧眼 学时:2
1、目标 使学生了解目前就业市场上的部分中介欺诈求职者的手段、伎俩,维护自己的权益。
2、内容 案例教学
3、重点 部分中介欺诈求职者的手段、伎俩
模块3: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
(一)职责与服务 包括3个教学训练项目。重点围绕工作责任感、规范意识以及服务意识养成三个主题,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深刻理解现代企业文化特征,增强职业适应性。
三、教学训练项目
(一)工作责任意识训练:体验责任 赢得信赖踏职场 学时:2
1、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工作责任感对职业活动的重要作用,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影响,树立工作责任意识,养成尽职尽责,干一行爱意行的良好职业作风。
2、内容(1)典型职业工作责任案例分析。(2)工作责任感训练。
3、重点 工作责任感训练。
(二)规范职业意识训练:感受规范 维护方圆走四方 学时:2
1、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简历规范的重要意义、作用,以及遵守规范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树立规范意识,养成遵规守矩、做事严谨的良好职业作风。
2、内容(1)典型企业规范案例分析。(2)执行规范意识训练。
3、重点 执行规范意识训练。
(三)服务意识训练:学会服务 立足奉献 学时:2
1、目标 学生树立服务意识,理解树立服务意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体验树立优质服务意识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作用。
2、内容(1)了解服务意识的内涵。(2)进行服务意识增强训练。
3、重点 树立服务意识。模块
4: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
(二)人际沟通 包括2个教学训练项目。重点围绕沟通与团队合作两个主题,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职业适应性。
四、教学训练项目
(一)沟通能力训练:胸怀理解,善解人意 学时:2
1、目标 学生理解沟通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沟通意识,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
2、内容(1)了解沟通的形式和内容。(2)掌握典型沟通技巧和应用。
3、重点 树立主动沟通的意识,掌握沟通技巧,增强沟通能力。
(二)团队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成功之本 学时:2
1、目标 学生理解团队在现代职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团队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
2、内容(1)团队作用的典型案例分析。(2)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训练。
3、重点 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训练。模块5:就业技能的基础指导 包括5个教学训练项目。通过就业技能的基础性指导,进行就业及求职过程的基本能力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竞争就业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训练项目
(一)个人形象设计 让你记住我 学时:2
1、目标 从用人单位的需求角度,帮助毕业生完善个人职业形象,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2、内容
(1)了解基本的职业礼仪规范和职业形象设计要素。(2)自我职业形象设计。(3)员工角色扮演。
3、重点 自我职业形象设计。
(二)撰写求职简历:我的这份简历,让你爱不释手 学时:2
1、目标 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撰写标准的求职简历和自荐信。
2、内容(1)掌握撰写简历和自荐信的基本程序和要求。(2)掌握简历的内容和形式设计。(3)了解简历撰写技巧。
3、重点 简历的内容和形式设计。
(三)体验求职面试:我对你的感觉很好 学时:2
1、目标 学生掌握面试基本技能,了解求职面试的全过程。
2、内容(1)了解面试的基本程序和要求。(2)掌握面试行为的控制和基本技巧。(3)面试典型问题分析及解答。
3、重点 面试行为控制和典型问题解答。
(四)掌握求职途径:路是走出来的 学时:2
1、目标 学生熟悉5种以上求职途径,掌握每一种途径的步骤、方法和基本技巧。
2、内容(1)体验5种求职途径。(2)求职障碍分析及解决对策。(3)掌握相关技巧。
3、重点 体验求职途径。
(五)制定求职计划:获得成功的诀窍 学时:2
1、目标
帮助学生确定个人求职策略,制定个人求职计划。
2、内容(1)确定求职策略。(2)制定求职计划。
3、重点 制定个人求职计划。模块
六、创业技能的基础指导 包括3个教学训练项目通过创业技能的基础性指导,进行创业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教学训练项目(一)个人创业条件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学时:2
1、目标 学生了解个人创业条件特征,掌握创业条件分析方法。
2、内容(1)个人创业素质的评估。(2)个人创业条件及其个人创业的可行性分析。
3、重点 个人创业的可行性分析。
(二)学会市场调查和分析:我的目标市场在哪里 学时:2
1、目标 学生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根据自我创业目标开展市场分析。
2、内容(1)了解市场调查的基本途径和内容。(2)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技术和技巧。(3)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
3、重点 开展市场调查的途径和方法,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三)撰写创业计划书:梦想成真的试金石 学时:2
1、目标 学生了解个人创业的步骤、流程,能够撰写个人创业计划书。
2、内容(1)熟悉创业步骤。(2)创业计划书的结构和内容。(3)撰写个人创业计划书。
3、重点 创业计划书的结构和内容。
七、考试 本课程教学训练考试包括基础知识考试和操作实践考试两部分。考试方式包括笔试、口试、行为表现评分等。
第三篇:社交礼仪与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社交礼仪与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交礼仪与形体训练 学时:36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系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旅游系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内外兼修的人才,高职高专的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我们应当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除了优异的专业成绩以外,良好的外在形象和自身素质,以及得体的谈吐和礼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旨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谈吐和优秀的外在形象。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16章节,共计36课时(其中包括4个考试课时),每章节均为2课时。
1、礼仪与形体训练概述
(一)、(二)
2、日常见面礼仪(包括握手礼、致意礼、介绍礼、递接名片)
3、日常谈吐礼仪(礼貌用语、交谈气氛与技巧)
4、礼物馈赠礼仪
(一)、(二)
5、电话礼仪
6、电梯礼仪
7、目光、距离、位置礼仪
8、宴会礼仪
9、日常生活拍摄技巧入门
10、仪容美和仪表美
三、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1、日常生活礼仪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2、身体各部位协调性的训练
3、站、立、行三姿的学习和熟练运用
4、自身气质修养
四、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成绩评定:课堂考试成绩占70%,平时考勤成绩占30%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推荐教材:
社交礼仪与形体训练.杨萍、詹荣菊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目:
社交礼仪.杨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六、课外自学要求
1、每天课余时间复习课上所教授的动作
2、将所学的礼仪知识运用于生活
第四篇:课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微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课程类别: 选修 课程学分数:4 课程学时数:54 授课对象: 口腔八年制
参考教材: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生物化学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七八年制的专业基础选修课。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基础,主要阐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微生物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及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利用这些知识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基础,使微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
(1)系统地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其营养、代谢、生长以及遗传变异、基因重组和生态分布等方面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
(2)较全面的了解微生物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3)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教学要求:
要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课堂ppt讲授、提问、讨论、答疑、课后作业
四、教学内容(需标注熟悉、掌握、了解)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绪论这一章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微生物学在纵向和横向的发展概况及学科特点等。主要内容:
1、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
3、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4、微生物学的特点及展望 第二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以实验课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使学生重点掌握微生物学中几项基本技术,主要包括分离培养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涂片染色技术、显微观察技术及菌种保藏技术等,同时了解微生物的形态。
重点和难点:本章难点对三大类微生物的认识与区分;教师需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实验课做好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掌握)
1、无菌技术
2、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
3、微生物保藏技术
第二节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掌握)
1、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2、制片和染色技术
第三节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形态和大小(了解)
1、真细菌和古细菌
2、真菌
3、藻类
4、原生动物
第三章 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以课堂讲授为主,以实验为辅,使学生重点了解微生物细胞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尤其区分出原核微生物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微生物细胞的结构、组成和功能;难点是不同微生物细胞壁结构的多样性,尤其要注意G+和G-菌的区别及应用; 主要内容: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熟悉)
1、细胞壁
2、细胞壁以内的构造
3、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
1、细胞壁
2、纤毛和鞭毛
3、细胞质膜
4、细胞核
5、细胞质和细胞器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的“营养要求”一节以自学为主,“培养基”一节以课堂讨论为主(事先布置思考题),然后以总结讨论课形式介绍有关“培养基”内容与“物质运输”内容,使学生重点了解培养基的组成原理和各营养物的生理功能。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及营养类型,难点是对各营养类型碳氮能源间关系的理解。
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掌握)
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2、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3、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第二节 培养基(熟悉)
1、配制原则
2、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掌握)
1、扩散
2、促进扩散
3、主动运输:初级主动运输,次级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等
4、膜泡运输
第五章 微生物代谢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以“产能代谢”为主,以“物质代谢”为辅,重点介绍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使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微生物有各种不同的代谢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的代谢产物,从而激发学生去开发未知的微生物世界,以寻找新的代谢产物的可能性(即微生物新产品的开发)。
重点和难点:能量代谢是本章重点,难点是微生物产能代谢不同途径的区别与联系 主要内容:第一节 代谢概论(了解)第二节 微生物产能代谢(熟悉)
1、生物氧化
2、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3、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4、能量转换
第三节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熟悉)
1、细胞物质的合成
2、其它耗能反应:运输、运动、生物发光 第四节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熟悉)
1、酶活性调节
2、分支合成途径调节:同功酶、协同、累加等 第五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熟悉)
1、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2、次级代谢的调节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重点讲授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以及影响生长的环境因子和控制生长的理化因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于科学研究或生产实践中,利用环境因子或理化因子人为地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重点和难点: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并理解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理化因子对微生物的作用;
主要内容:第一节 细菌的个体生长(掌握)
1、染色体DNA 的复制和分离
2、细胞壁扩增
3、细菌的分裂与调节 第二节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1、细菌群体生长规律
2、生长的数学模型
3、主要生长参数
4、连续培养
5、同步培养
第三节 真菌的生长与繁殖
1、丝状真菌的生长繁殖
2、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第四节 环境对生长的影响及生长的测定
1、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第五节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1、控制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因素
2、控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
第七章 病毒(自学,该章内容学生在《医学微生物》中会系统学习)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相对独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非细胞生物——病毒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其中讲述重点包括: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病毒的复制周期等。重点在于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和组成;感染循环和溶源性等,难点在于“噬菌体的复制合成”。通过介绍几种亚病毒因子把学生思路引向由“朊病毒”引起的思考,从而把基础微生物学与科学前沿结合在一起。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病毒与细胞型生物的区别——病毒的特征及病毒复制的动态过程。难点是病毒复制的动态过程及一步生长曲线等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
一、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二、病毒的宿主范围
三、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第二节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病毒的分离和纯化
二、病毒的测定
三、病毒的鉴定 第三节 毒粒的性质
一、毒粒的形态结构
二、毒粒的化学组成 第四节 病毒的复制
一、病毒的复制周期
二、病毒感染的起始
三、病毒的大分子合成
四、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第五节 病毒的非增值性感染 第六节 亚病毒因子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包括有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介绍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诱变育种和重组育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常规育种技术,并通过认识微生物遗传多样性,微生物基因组结构进而认识微生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关系,从而把微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文明联系在一起。
重点和难点:主要是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接合作用、转导、转化、性导、酵母的遗传特征、真菌的准性生殖、微生物育种及突变菌株的筛选;难点是转化,转导,性导,结合及准性生殖等一系列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主要内容: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熟悉)第二节 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第三节 质粒和转座因子 第四节 基因突变及修复(掌握)
1、突变的类型及其分离
2、突变的分子基础
3、DNA的损伤与修复
第五节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掌握)
1、接合作用
2、转导
3、转化
第六节 真核微生物的遗传学特征((了解))
1、酵母的遗传特征
2、丝状真菌的准性生殖 第七节 微生物育种(了解)
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以自学和讲授相结合,辅以适当的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在自然界的分布与作用,重点认识极端微生物的开发利用和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等新的生长点。重点和难点: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所起的具体作用较重要; 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了解)
1、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2、微生物与物质循环
第二节 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了解)
1、微生物群落
2、土壤、大气和水域中的微生物
3、动、植物体中的微生物
4、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5、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及霉腐控制
第三节 人体微生物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了解)1 人体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通过水体中的传播 3 病原微生物通过土壤中的传播 4 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的传播 第四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了解)
第十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认识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而了解生命三域的主要特征,重点掌握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重点和难点:进化的测量指征;三界生物理论;分类学的内容包括分类、命名和鉴定;《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是目前进行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参考书目;微生物分类和鉴定的特征,包括基因型特征和表型特征;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技术。主要内容:第一节 进化的测量指标(掌握)第二节 细菌分类(熟悉)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了解)第四节 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及自动化分析技术(了解)
第十一章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了解)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实际上是全书知识的综合应用,重、难点相对较少;因此自学为主,教师只就学生疑问进行讲解。
重点和难点:真细菌的多样性;古细菌的多样性;真核生物的多样性 主要内容:第一节真细菌的多样性
1、真细菌系统发育总观
2、真细菌的主要类群
3、放线菌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古细菌的多样性
1、古细菌系统发育总观
2、极端嗜盐古细菌
3、产甲烷古细菌
4、嗜热古细菌
5、无细胞壁的古细菌
6、微生物生存的温度极限
7、古细菌-------地球早期的生命形式 第三节 真核生物的多样性
1、真核微生物系统发育总观
2、藻类
3、真菌
4、粘菌
5、原生动物
第四节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十二章 感染和免疫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在微生物学中是比较偏医的一章,由于学生会在《医学免疫学》等必修课程中系统学习,为了避免重复教学,这里仅初步介绍细菌性传染机制和人体(宿主)的免疫系统,使学生了解传染与免疫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人体(宿主)的特异性免疫及免疫学的实际应用,本章通篇都较难掌握,各种技术易混淆,因为部分内容与人体生理学联系较紧密。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传染的机制(掌握)
1、传染的途径与机制
2、微生物的致病性
第二节 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掌握)
1、生理屏障
2、体液因素
3、细胞因素
4、炎症反应
第三节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掌握)
1、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
2、抗原和抗体
3、B 细胞和体液免疫
4、T 细胞和细胞免疫
第四节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了解)
1、生物制品
2、诊断免疫学
3、血清学免疫的应用
第十三章 微生物生物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是从宏观上对上述内容的总结和延伸,通过介绍微生物工业发酵的方式、发酵产品和应用价值等,进而激发学生开发微生物新产品的热情和欲望,从而使学生在后续课程中进入更深刻的学习阶段。
重点和难点:工业发酵的主要特征与方式;工业发酵的主要产品。主要内容:第一节 工业发酵的菌种和特征(熟悉)
1、生产菌株的来源和要求
2、大规模发酵的特征
第二节 工业发酵的方式(了解)
1、连续发酵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发酵
3、固态发酵
4、混合发酵
第三节 发酵的主要产品(了解)
第四节 微生物在冶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了解)
五、课程考核
考核类型:考试
计分办法:平时成绩按30%计,期末考试70%
第五篇: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1:
聊城市技师学院工匠精神教育教学大纲
总学时:10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的教学是中央精神的体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要求,是新时期技工教育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长久需要。
二、学时分配:本课程一共10个课时,分5次授课,每次2课时
三、教材:(《工匠精神读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年。)
四、教学目的及要求
1、目的:本课程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宗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重点通过对以当代“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各条战线上普通劳动者故事的解读,培养学生自主认知、正确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理解、践行、弘扬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内能工巧匠的工作内容、真实生活乃至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立志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工匠、杰出工匠,乃至“大国工匠”。
2、要求:本课程的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要求教师从备课到教学,学生从听课到实践,都应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在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中学习工匠精神、体会工匠精神、实践工匠精神。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载体《工匠精神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分为三个模块,采用“总-分-总”结构,各模块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第一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一讲,具有课程概论的意义。通过本讲,主要让学生了解工匠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群体特征,使学生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
第二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二、三、四讲,从三个方面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构成,是课程的主体内容。没有“执着专注”的品质,就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精益求精”就是将事情做到最好的追求;“创新进取”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推动所在领域、行业相关技术技能和产品质量的水平不断提升。上述三个方面的内涵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融通,共同构成工匠精神的内核。
第三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五讲,具有课程结论的意义。其要义是基于“知行合一”理论,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培养学生将个人的工匠之梦融于中国梦的职业理想和家国情怀。
(二)课程模块内容的选择
本课程分三个模块共五讲内容,各讲下列三个并列的专题,但三个专题之间又不是完全的并列关系,或为递进,或为主次。教学过程中,教师须以各讲为单位进行备课、授课,同时突出各专题内容对各讲主题的诠释作用。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生理解杰出工匠必备的基本精神品质——执着专注。
2、难点帮助学生了解“精益求精”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和认同“精益求精”作为工匠精神重要内涵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其“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职业情感。
七、主要教学方式
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课件增强讲授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八、典型作业练习 参考题目是:纸牌建构。
该作业为一个模拟项目。所用材料为一幅普通扑克牌,不得使用任何工具和其他材料。作品评判的标准是新颖性、稳定性、美观性和结构合理性。要求学生3人一组,先就建构进行设计,画出建构图,写出所应用的科学原理、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及其标准,人员分工及其职责,完成各项工作的时间等,然后进行建构操作、修改创意、完善工艺、反复练习,直至作品符合预期。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就该项目的实施编制合适的作业指导书发给学生,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项目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同时能体会到本讲主题及其应用。
该作业完成后,建议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项目实施,现场评比、打分,教师现场点评。
九、课程考核方式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产品或案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相关产品的使用体验,体会精益求精和得过且过、粗制滥造等不同制造理念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对优质制造的良好体验增进对精益求精的思想认同和积极情感。
将“专题阅读”作为考试内容,并要求学生从文面的规范性、版式的美观性、文字表达的差错率等方面追求自己所能达到的极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电子文稿的方式公开展示成果,进行评比和现场点评。
撰写人:政治教研组
附件2:
课程简介模板 ××学院课程简介 课程中英文名称(如化工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宋体五号)课程性质:(如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宋体五号)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先行课程:(宋体五号)后继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包括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推荐参考书:(包括参考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宋体五号)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空两格,简要介绍课程目的,课程主要内容和课程学习要求,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3:
××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模板
实习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实习周数: 适用学期: 学 分: 实习单位(地点):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二、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三、实习的安排和形式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学 时: 适用学期: 学 分: 地点: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安排
四、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2.课程设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五、成绩考核与评定
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设计(论文)周数: 适用学期: 学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过程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标准与成绩评定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
主撰人:
审核人:
附件4:
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填报说明
一、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范围 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范围包括:思想政治实践、军政训练、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业务)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等实践环节。
二、要求与说明
1.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是具有法规性质的教学文件,它应体现出青岛科技大学及各学院的实践教学的特色。因此,各学院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努力编写出高水平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2.思想政治实践、军政训练、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的教学大纲由政法学院、武装部、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编写,其他环节由各学院自己完成。
3.各学院(部)要组织有经验的和熟悉相关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负责此项工作,要对大纲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和研究,大纲的修订或制定要与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协调一致,要能充分反映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教学思想。体现创新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的思想,吸收学科的新知识、新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成果,对于非本学院开设的课程,在编写课程设计大纲时应充分征询授课单位意见。
4.大纲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实践教学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基本内容;基本要求;考核方法;主要参考资料等。5.大纲格式要求: ① 大纲编排时以专业为单位,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次序整理;
② 所有资料均要做成Word文档,纸幅为16开幅、宋体、五号字;
③ 文字力求简练、扼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