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Ⅱ)
课程学时:80 学分:2 开课专业:机械制造、物流工程、机械测控技术、机械日语强化、化机过程装备制造、材料成形控制、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机械创新、机械英语强化、动力工程、动力汽车工程、电子工程、集成电路、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工程力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业设计、电信创新、计算机技术、船舶工程、电信信息工程英语强化、电气自动化、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物理、光信息科学技术 开课学期:2、3、4、5、6 先修课程:画法几何
后续课程:工程训练(Ⅲ),金属工艺学等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非机械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本课程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安排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并辅以专题讲授。学生通过实习获得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在劳动观点、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由15个实训项目组成。其中实训概论课为理论教学环节,2学时,在其它各实训项目之前统一进行,占用总课时时间,其余每个项目,实行分组轮换制,相对独立完整。
㈠.工程训练实训概论课:(2学时)
1、工程训练实训的内容:机械制造过程,实训内容、教学环节、安排及分组
2、工程训练实训的目的:制造工艺的重要性
3、工程训练实训的要求:四项基本要求,学习方法,主要规章制度
4、实训安全动员 ㈡.普通车削(16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普通车削基本概念。了解车床的型号,熟悉卧式车床的组成、运动、传动系统及用途。(2)了解常用量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3)了解轴类、盘套类零件装夹方法的特点及常用附件的大致结构和用途。(4)熟悉车削加工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5)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普通车削基本概念,包括普通车床型号、规格、部件及附件的名称和作用、传动系统、加工范围及工艺特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2)示范、讲解刀具的安装,工件的装夹以及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3)演示、讲解普通车削常见形面(外圆柱面、端面、台阶、圆锥面等)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要求;(4)学生练习操作姿势,用手动走刀均匀地移动大拖板、中拖板、小拖板,空车练习,按图纸要求车削工件,正确对刀,自动走刀,教师实时指导;
(5)知识扩展:介绍大型普车、镗床及立车的基本知识 ㈢.铣削(8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螺旋槽的铣削方法、齿轮齿型加工方法;万能铣头、回转工作台和分度头的基本构造。(2)熟悉铣刀的种类及其安装方法,万能铣头、回转工作台和分度头的使用方法,X6130卧式万能铣床和X5030立式铣床的型号、基本组成部分、运动及各部分的作用;铣削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及应用;各种铣削方式的特点。
(3)掌握铣削的切削用量及其选择和计算方法;铣键槽、铣多边形零件的操作方法;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及基本构成。
(4)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铣削基本概念,包括铣床型号、规格、组成、传动、加工范围及工艺特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2)介绍分度头的使用方法;
(3)演示、讲解多边形的铣削方法及工艺要求;螺旋线的加工方法(4)学生实际操作,铣六边形零件、铣键槽、铣螺旋槽,教师实时指导(5)讲解、演示立式铣床的加工方法及其应用(6)示范、讲解齿形加工方法,介绍齿轮加工设备 ㈣. 刨削(4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刨刀的基本类型及用途;插削、拉削、推削加工的特点和应用;拉刀的基本组成部分。(2)熟悉B635-1牛头刨床的型号、基本组成部分、运动及各部分的作用;刨削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及应用;刨削加工常用夹具和量具的使用方法;直角尺的使用方法。
(3)掌握刨削的切削用量及其选择和计算方法;六面体零件刨削、V型体零件刨削的操作方法。(4)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刨削基本概念,包括刨床型号、规格、组成、传动、加工方法及工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2)演示、讲解平面、异型面的刨削方法及工艺要求
(3)学生熟悉设备,实际操作,刨削六面体零件和V型体零件,教师实时指导(4)知识扩展:介绍龙门刨床及插床 ㈤.磨削(4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砂轮的种类,砂轮的检查、安装、平衡和修整方法;磨削圆锥面的方法。
(2)熟悉M1420万能外圆磨床和M7130平面磨床的型号、基本组成部分、运动及各部分的作用;磨削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及应用。
(3)掌握磨削的切削用量及其选择和计算方法;轴类零件和平面零件磨削的操作方法;外径百分尺的使用方法、基本构造。
(4)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磨削基本概念,包括磨床型号、规格、组成、传动、液压系统、砂轮平衡方法、加工方法及工艺特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2)演示、讲解外圆柱面、外圆锥面、平面的磨削方法及工艺(3)学生实际操作,磨削外圆柱面、外圆锥面、平面,教师实时指导(4)示范、介绍测量方法
(5)学生实际测量(在磨削外圆柱面时进行)㈥.钳工(16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钳工工作在现代工业制造和设备维修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2)初步掌握普通钳工的各项基本操作,包括划线、锯削、锉削、钻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的方法和应用。(3)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教学片,了解钳工在机制制造及设备维修中的作用,钳工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演示、讲解锯割、锉削平面的工艺要求,样板的制作方法(3)学生练习锯割、锉削平面,制作样板,教师实时指导
(4)演示、讲解摇臂钻的工作原理、应用及操作方法,钻、扩、铰、攻丝及套扣的加工方法及台钻的操作方法
㈦.数控车削(4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机床组成结构、应用及数控车削加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初步掌握数控车床编程和操作的基本方法。(3)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幻灯、视频教学,介绍数控加工基础知识,包括数控机床的发展及应用,工作原理,数控程序的编制和输入。
(2)现场演示、讲解数控车床型号、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数控车削与普通车削的差别,程序编制方法及机床操作步骤
(3)示范、讲解数控车削常见形面(圆柱面、圆锥面、端面、成形面及切断等)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要求等
(4)介绍数控车削程序编制方法
(5)学生独立完成给定毛坯零件的编程与制作,教师实时指导 ㈧.数控铣削、精雕加工及加工中心(4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数控铣床的数控系统、机床组成结构、应用及数控铣削加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初步掌握数控铣床编程和操作的基本方法。
(3)了解铣床加工中心的特点,与一般数控铣床的区别,XH714型加工中心的结构、性能及用途。(4)了解精雕机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加工特点、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5)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幻灯、视频教学,介绍数控加工基础知识,包括数控机床的发展及应用,工作原理,数控程序的编制和输入。
(2)现场演示、讲解数控铣床型号、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数控铣削与普通铣削的差别,程序编制方法及机床操作步骤。
(3)示范、讲解数控铣削常见形面(水平面、垂直面、曲面等)的编程、加工方法及工艺要求等(4)学生完成简单二维图形的设计、手工编程与制作加工
(5)介绍加工中心的类型、组成、工作原理、加工工艺,表演XH714型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6)介绍精雕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加工工艺及程序编制等 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3.5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特种加工的意义以及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地位与重要性;(2)初步掌握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3)了解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数控程序的手工编制方法和输入方法。
(4)了解电火花高速小孔加工机床的组成结构、加工原理、操作方法、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5)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电火花线切割机的组成及其功用等;演示、讲解电火花线切割机的操作方法;(2)演示、讲解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自动编程及图形扫描等(3)学生进行任意图形自动编程练习,教师实时指导;
(4)知识扩展:表演、讲解电火花高速小孔加工机的工作原理、应用及加工方法 ㈩.电火花成形加工、激光雕刻加工(3.5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特种加工的意义以及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地位与重要性;(2)了解激光雕刻与切割机床的组成与结构,操作方法及应用范围等。(3)初步掌握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加工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4)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电火花成形机的组成及其功用等;演示、讲解电火花成形加工的电极装夹、对刀、找正及操作方法等
(2)学生练习操作过程,教师实时指导;
(3)介绍激光雕刻机的组成结构、加工特点及应用范围,示范、讲解激光雕刻机自动编程的方法和操作
步骤,并加工演示。
(十一).新技术介绍(1学时)
1、教学要求:
本实训项目包括柔性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测量机、塑料真空成形机、快速成型机、XY运动平台和现代制造技术知识扩展
(1)了解柔性加工和自动化生产线的概念,自动化生产线的一般构成和功能;(2)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应用和简单的工作过程;(3)了解三坐标测量机的结构、测量原理、主要功能和测量步骤;(4)了解塑料真空成形机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及成形工艺步骤;(5)了解快速成型机的基本类型、结构及应用;(6)了解XY运动平台的结构、原理及应用等(7)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知识
2、教学内容:
(1)FMS-50系统的观摩教学,介绍柔性制造技术的概念、发展情况,自动化生产线的构成、功能及应用。演示柔性制造系统的加工过程。
(2)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情况、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基本分类、系统构成、基本参数以及应用。表演工业机器人的点运动、位置运动、单轴运动和程序演示。
(3)介绍测量的基础知识、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原理、DC—3000数字式测量投影仪的结构、工作原理、用途及测量方法等。操作演示三坐标测量机的应用方法和测量步骤。
(4)介绍塑料真空成形机的结构、基本参数、特点、成形工艺步骤以及应用等。
(5)介绍快速成型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等基础知识。表演快速成型加工过程。(6)介绍XY运动平台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应用范围等。
(7)现代制造技术知识扩展介绍,参观A530D+MARK25标准型慢走丝线切割机、三维表面轮廓仪、AP2000+MARK20P超高精度慢走丝线切割机、Talysurf CLI2000型多测头三维形貌轮廓仪、KIC高速小孔加工机床、Talyrond圆度测量仪、平面度测量仪、A50R+MARK21、体式显微镜、金相显微镜、Prismo navigator
三坐标测量机、A35R+MARK21高速高精度大面积镜面成型机、DMU 70V数控加工中心、多功能快速原型与制造系统。
(十二).焊接(4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气焊与气割、等离子弧切割、氩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电焊设备性能与使用;了解焊接件常见缺陷及其检验方法。
(2)初步掌握手工电弧焊的实质及其操作方法、电焊条的组成及作用;气焊与气割、等离子弧切割原理;气体保护焊的实质;点焊原理。
(3)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讲解焊接基础知识,包括气焊与气割、等离子弧切割、氩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电焊设备性能与使用;焊接件常见缺陷及其检验方法。
(2)演示、讲解手工电弧焊(平焊)、气焊与气割、氩弧焊、空气等离子切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压力焊(点焊)的操作方法
(3)现场讨论、分析焊接工艺
(4)学生进行平焊操作练习,教师实时指导(十三).锻造及压力加工(4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锻造加热设备;胎膜锻概念及其特点;
(2)初步掌握锻造加热目的与锻造温度范围;空气锤工作原理、结构及各部分作用(3)初步掌握锻造加热缺陷及预防;空气锤操作方法及自由锻的基本工序;(4)了解数控冲床工作原理、编程方法、组成结构及各部分作用(5)了解数控冲压的加工特点
(6)基本掌握冲压工艺、工序分类及其各自特点和常用冲压材料、常用冲压设备;压力机工作原理、结构及各部分作用;冲模结构基本组成及其分类;
(7)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锻造原理及空气锻锤(2)演示、讲解机器自由锻操作方法
(3)讲解冲压加工的基本概念、特点、原理、工艺及材料等,介绍冲压设备并操作演示。(4)介绍液压折弯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加工方法等(5)学生工艺训练
(6)介绍冲压模具的组成及用途等
(7)介绍数控冲床组成、工作原理、加工方法等;演示加工过程;(8)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十四).铸造及注塑成型(6学时)
1、教学要求:
(1)熟悉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2)了解型砂、芯砂、造型、造芯、合型、熔炼、浇注、落砂、清理及常见铸造缺陷。熟悉铸件分型面的选择。掌握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挖砂、活块等)的特点和应用.了解三箱造型及刮板造型的特点和应用。了解机器造型的特点和应用。
(3)初步掌握手工两箱造型的操作技能。
(4)了解铸造生产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并能进行简单经济分析。
2、教学内容:
(1)介绍铸造的整体概况,包括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等;(2)演示、讲解整模造型的方法及工艺(3)学生进行整模造型操作训练,教师实时指导(4)演示、讲解分模造型型芯的造型方法
(5)学生进行分模造型操作训练,浇注、打箱、清理并进行质量分析,教师实时指导
(6)铸造知识扩展:表演、介绍机器造型、消失模铸造、中频炉、压铸机等铸造方法、工艺特点及要求
等
(7)介绍注塑成型概念、组成、传动、工艺特点及加工范围等(十五).热处理(2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钢的热处理原理、作用及常用热处理方法和设备。(2)了解碳钢热处理后的性能特点。(3)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热处理概念、原理、常用设备及基本操作要点(2)示范、讲解表面硬度检验方法及所用硬度计的使用步骤(3)演示、讲解:对45钢锤头进行淬火处理
三、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的教材:
(1)《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第三版,清华大学金属工艺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工程训练教程-机械类实习报告分册》,梁延德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0出版。(3)《工程训练教程-非机械类实习报告分册》,梁延德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0出版。
2、主要参考书:
(1)《金属工艺学》(上、下册,第四版),邓文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数控技术》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杨有君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9(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傅水根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冷加工部分》傅水根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5)《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习题集》张学政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6)《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周世权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7)《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陈隆德、赵福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8)《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倪小丹、杨继荣、熊运昌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赵雪松、赵晓芬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0)《工程材料与成形工艺基础学习指导》温建萍、刘子利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第二篇:《基础工程实践训练》教学大纲
《基础工程实践训练》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62127、063134 周数:1 学分:1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考核方式:考查
一、教学的性质与任务
基础工程实践训练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子类专业重要的基础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基础工程实践训练,要求学生学会常用电子仪器设备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电子产品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了解电子线路开发、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基础工程实践训练,让学生学会常用电子仪器设备、工具的使用方法;识别常用元器件,并学会元器件的检测方法;掌握基本的电路焊接技能,初步掌握简单电器的安装与调试技术。通过具体的电路设计,初步掌握电路的设计、制作过程。具体要求掌握以下基本技能:
1. 通过仪器仪表、工具的使用,掌握基本的测试技术和方法;
2. 通过元器件识别,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为后续电子系统设计中器件选型、电子系统调试、测试奠定基础;
3. 通过焊接训练,要求学生掌握焊接基本技能,使焊点大小适中、均匀圆润、光亮和无虚焊要求;
4. 通过简单电器(数字万用表、收音机等)的安装制作,熟悉电子仪器的安装制作过程和电路的调式简单故障排除的技能。
5.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基础工程实践训练的实习报告。
三、组织方式:集中
四、实训地点:第一实验楼北420、404、411、313、319
五、实训内容
第一阶段 常用电子仪器设备、工具的使用(8学时)
1.本阶段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函数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示波器、万用表等常用电子仪器以及钻台的基本功能、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2.实习内容
(1)直流稳压电源做单电源、双电源等的使用方法;(2)函数发生器的使用方法;(3)晶体管毫伏表使用方法;(4)示波器使用方法;(5)万用表使用方法;
(6)以上各仪器及多个仪器综合测试;(7)钻台使用方法及操作规程。3.教学方式及过程
(1)仪器简单原理介绍(PPT);(2)教师实物操作示范;
(3)教师布置测试内容、发放测试表,学生进行操作、测试、数据记录;(4)通过练习,老师须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第二阶段 元器件的认识和检测(4学时)
1.本阶段的目的和要求
(1)熟悉各类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常用电子元器件;
(2)掌握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简易测试方法。
2.教学内容
(1)常用电子元器件介绍;
(2)熟悉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类别、型号、规格及主要性能;(3)识读电阻、电容、电感等器件;
(4)掌握用万用表识别三极管、二极管的电极并进行简易测试;
(5)结合第一阶段训练成果,设计运算放大器测试电路,并进行测试。3.教学方式及过程
(1)常用电子元器件介绍(PPT);(2)教师实物操作示范;
(3)教师布置测试内容、发放测试表,学生进行操作、测试、数据记录;(4)通过练习,老师须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第三阶段 手工焊接练习(4学时)
1.本阶段的目的和要求
①熟悉电子焊接的常用工具、焊接材料; ②掌握焊接工艺及焊点要求。
2.实习内容
(1)认识工具、仪表;(2)检测电烙铁;
(3)烙铁温度、焊剂、焊料的认识;(4)拆焊练习;
(5)试焊,观察焊锡熔化——凝固特性;(6)练习,初步掌握锡焊技艺;(7)PCB焊接(8)导线焊接(9)焊接技巧 3.教学方式及过程
边讲边做,以点带面,必要时,老师必须示范。尤其是焊接姿势及焊点要求。通过练习,老师须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第四阶段 万用表制作与调试(24学时)
1.本阶段的目的和要求
(l)了解万用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认识并测量元器件,了解元器件标识的意义。(3)对照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理解电路组装工艺。(4)焊接练习。合格后焊接万用表电路板。(5)调试和检测各部分功能与质量。2.教学内容
(1)产品简介(2)安装工艺
①印制板安装 ②液晶屏的安装 ③旋钮安装方法 ④固定印制板(3)调试与总装
①校准检测
②总装 3.教学方式及过程
边讲边做,以点带面,必要时,老师必须示范。通过练习,老师须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第三篇:基本功训练教学大纲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一)基本功训练部分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培养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材从理论到具体教材深入了解及掌握运用的必修课。理集结部分包括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材的诞生、发展历史;建构教材的指导思想。具体教材包括对全部内容的规格、方法、系统的掌握及运用。使之能奴局教材与整体结构的纵横关系,既了解教材之纵线,又掌握各教材的横线关系。并通过对典型教材的实例之分析,培养学生了解及运用教学规律,包括思维的逻辑性、方法的科学性、运用的灵活性。以上一切都是为了增强学生动作示范、讲解的实际教学能力,提高运用教材的基本素质为从事古典教学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分为四个单元,系统的学习中国古典舞中专和大学的基训教材。、第一单元:中专低年级教材(以基础训练为主的阶段)
(1)解决腰、腿软度、肩、髋的开度。
(2)掌握舞蹈的站立形态及支撑重心的正确方法。
(3)各种基本舞姿、步法的开法儿。
(4)扶把部分的单一动作的强化训练。
(5)扶把动作在中间练习中的运用与强化。
(6)单一技巧的规格和方法,支撑腿、胯的稳定性及舞姿准确性的要求。2、第二单元:中专中年级教材(三、四年级,进入以训练技巧为主的阶段)
(1)单一技巧的规格和方法。
(2)扶把部分和中间部分的跳跃、旋转、翻身、控制等,配合技巧的训练,并进进一步加强基本功能素质,逐步加快动作速度和重视稳定性的训练及注重舞姿的准确。
(3)简单的表演性练习,如何在组合中贯穿民族和身法、韵律的要求,强调舞姿在技巧与组中完成的情况。
(4)动作有起、行、止、点、线、面的规范概念。、第三单元:中专高年级教材(五、六年级,技术技巧进入巩固和提高阶段)
(1)扶把部分灵活变化,以求强化身体的运用能力,配合技能的需要进行强化练习。
(2)中间部分跳跃、旋转、翻身各类技术技巧,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条件因材施教,达到准确、完整。
(3)进行较完整的组合训练,强调组合连接的“顺”和“巧”,提高技巧的运用能力。
(4)体现音乐平稳、轻快、柔韧、刚脱的性格和各类技巧训练中音乐节奏把握。
(5)进入全面复习提高阶段,如何准备结业课的汇报内容。、对中专不同年级的教材进行示范、讲解及处理运用教材的练习。
(一)基础训练阶段:
着重对身体的基本形态进行专业化规整,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站姿,正确的肌肉用力方法,包括解决中专时期在训练上遗留的问题:对身体软开度、力量、速度、幅度进行有力上的强化训练,学习掌握以垂直重心为主的舞姿,对各类单一技术技巧——跳跃、旋转、翻身进行开法儿和对完整性单一技术动作的掌握。
训练方式多采用地面练习(坐式、仰卧式、侧卧式、俯卧式)扶把练习,脱把中间练习的形式进行,在第一学期的最初阶段仍要以地面和扶把为主。
课堂结构和运用顺序安排:、地面练习
A :坐式 :踝关节练习、膝关节练习、髋关节练习、手部练习、肩肘部练习、头部练习、躯干练习。
B :仰卧式:踝关节练习、膝关节练习、髋关节练习、躯干练习。
C :侧卧式:头部练习、躯干练习、髋关节练习
D :俯卧式:髋部练习、躯干练习、扶把练习
双扶把活动、双扶把擦地、双扶把蹲、单扶把擦地、单、双扶把小提腿、单、双扶把单腿蹲、腰、小、中弹腿、压搬腿、控制、大提腿、中间练习 擦地练习、单、双腿蹲练习、腰、小、大提腿、旋转重心及旋转分解练习
跳跃:
a :基础功能性跳(小、中、大)
b :舞姿跳(小、中、大)
翻身开法儿及单一翻身技术动作完整练习:
a :原地
b :行进
男生技巧开法儿及单一动作守整练习:
素质能力辅助练习(注:根据训练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调动,有所侧重)
检验学生完成教材的情况可考虑到具有正确的站立姿态及符合舞蹈专业需要的身体形态,掌握准确规范的手位,脚位与舞姿,学会肌肉外旋、弯曲、伸展的用力方式和正确的运用方法,清楚技术技巧动作的运动过程及单一技巧动作的完整概念。学会跳跃的起落方法、爆发力、控制力、跳跃在空中的舞姿的准确性。
(二)技术短句和技术技巧强化阶段
从单一的基础素质能力,单一技术技巧转向“短句形式”的训练,把动作多种因素组合相对独立完整的动作语言,达到身法技法或不同动作的组合,为最终的综合性组合做好铺垫和过渡。
认识这一阶段解决动作语言的连接方法,动作技术的连接方法,身体各部位相互配合的运用能力,表现能力。在“短句”的训练中,要强调动作性格与音乐性格的体现和变化,处理好教材的主次关系,横竖关系。短句一般时间为:六个八拍,为完成复合技术技巧,此阶段还应进行达到复合所需要的“过程”训练,掌握达到复合技巧的单项技能进行练习,对单纯技术技巧进行强化训练,旋转、翻身、跳跃等要完成原地的、移动的、完整性及连续的的教材,突出质量标准。素质方面要加强动作幅度、力度、速度。提腿、控制、搬腿以 160 度以上为主要度数,强化身体大开大合、大涮腰、大环动的能力训练和运动幅度。
训练方式以扶把、脱把中间练习的形式进行,在每学期的开始可以代理助地面练习达到恢复能力的目的。
课堂结构和动作安排:、扶把练习
双扶把活动、双扶把擦地、单扶把蹲、单扶把擦地、单扶把小提腿、单扶把单腿蹲、腰、小、大腿弹腿、控制、大提腿、大悠腿、中间练习
控制短句练习、大提腿短句练习、大悠腿短句练习、吸、掖、端腿转短句练习、舞姿转短句练习、单一连续转练习(原地的、行进的、横线的、斜线和圆圈)
跳跃:
a :原地功能性小、中、大跳
b :行进与原地交替的小、中、大跳
c :跳跃与旋转、翻身技巧、身法组合的短句 翻身技巧(原地、横线、斜线、圆圈)
男生原地、横线、斜线、圆圈技巧
检验学生连接动作是否干净、流畅、协调,在完成一组短句时,不仅全现技术性,同时体现古典的劲力、韵律、在懂得掌握音乐节拍基础上,能够表现音乐句,表现音乐性格,使视觉达到统一,体现舞蹈训练“短句”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单一连续性技巧的数量和质量,具备复合技术技巧的专项能力。
身体的软开度得到解决,能够完成大幅度动作。
(三)技术技巧的复合训练,个人特殊技巧、综合性组合的训练阶段
使单一的动作多样化、连续化,主要体现于“复合转,复合翻身,复合跳跃”几方面的教材。
个人特殊技巧训练——注重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发展个人技能特长,表演特长的综合能力的表现,并带有科研性地进行新的技能探索、实验和发展。
综合性组合训练——短句的基础上,发展表现动作的多元性,音乐的完整性,技术的综合性。达到体现不同动作性格,不同情绪,不同音乐组合,使中国古典舞形态、神韵、劲律、技术技巧得到综合运用和完整体现。
课堂结构及动作顺序安排:
静态、舞姿性强的控制性短句组合、流动性的大幅度控制短句组合、各类大提腿、大悠 腿短句组合、各类直立小舞姿转短句组合、复合转短句组合、复合性翻身短句组合、复合性小跳短句组合、复合性中跳短句组合、复合性大跳短句组合、综合性组合、集体及个人特技技巧组合(包括转、翻、跳等)
采用直接一中间进行的结业课组织方式,了解结业课的教材制定和课堂组绢结构,选择系统而以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体现带有尝试性的教材,表现出整体水平又突出个人特长,使三年积累得到较全面的展示检验。、对大学不同阶段的教材进行示范、讲解及处理运用教材的练习。
三、教学方法的要求、熟悉和掌握中国古典舞训练教材的纵横关系和教学步骤。、熟悉和掌握教材每项内容及其规格要领,并具备准确扼要的讲解和示范能力。、能够遵循基训教材规律,具有运用教学原则严把教学质量的能力。、根据教学对象及其各个学年基本不同阶段的任务,具有一定的组织教材和运用教材的能力。
第四篇:合唱训练教学大纲
合唱训练教学大纲(大学一年级)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合唱是音乐艺术中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是表现力极为丰富、感染力极强的“声乐交响”音乐体裁。合唱课可以通过演唱和欣赏经典优秀的合唱曲目,建立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包括:音准感、节拍节奏感、调感、多声思维感、结构感、音色感等),同时,合唱也是最能体现群体意志的音乐活动,它可凝聚人心,塑造个性品质,使人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对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和高尚品德、提高审美能力,造就人格丰满的艺术新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技能与实践为一体、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视唱教学、听音训练,使学生掌握合唱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艺术特点。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多声部听觉能力、演唱能力,多声部音乐鉴赏力与理解力。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配合与协作能力。能掌握多种不同风格、不同织体、不同情绪的合唱作品的演唱方法。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
通过声乐小班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以理论讲授结合实际从节奏、音准、旋律听辨训练等几个方面建立学生合唱的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声乐观念,训练过程中强调听、唱、想。以听促唱,以想促唱全面促进多声部音乐听觉的发展,为合唱作品的排练打好基本功。在训练取得一定成效后,逐步扩大学生对合唱作品的接触。课堂教学中以排练、分析、讲评、对比实践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参与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对大一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共分两学期)第一学期
以理论为主通过实践促进合唱基本能力的培养 教学知识目标:掌握视唱练耳的基本能力与科学的发声概念,有较好的鉴赏能力和辨别能力,懂得合唱教学的方法。
教学能力目标:在加强合唱呼吸训练的基础上,保持气息(深呼吸)与头声(高位置)的稳定,只有方法统一了,才能有整体音色的统一。熟悉合唱音响的本身规律,逐步达到合唱的均衡、谐和。
视唱练耳的基本能力通过四个步骤进行,每个阶段四课时。在教学中穿插进行声乐的塑造:
首先,简谱视唱是初入音乐之门的基础和工具,需要学生除课上的知识接受外,还需要在课下反复地多唱、多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视唱这门技能。
1.识谱基本练习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音乐中最根本的物质——声音的各种基本特性,以及这些声音在音乐中的各种不同记谱方式。并且建立基本的音高概念,掌握贯穿音乐始终的 C、D、E、F、G、A、B、1、2、3、4、5、6、7,能够识谱、演唱,通过演唱,培养良好的听觉习惯和听觉能力。①C大调音阶及基本音程练习
2.基本节奏
使学生了解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时值的音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节奏、节拍变化。掌握各种节奏型、不同的拍子以及各种拍子的强弱规律和组合规律。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能够自主创作和听辨各种节奏,并且能够将音高与节奏结合起来,视唱乐曲,拍打节奏。①2/4拍子、4/4拍子及基本节奏的练习
③附点音符
④3/4拍子、3/8拍子
⑤弱起小节
⑥强拍休止
⑦切分节奏
3.较复杂的节奏
①32分音符及休止符
②较复杂的切分节奏
③三连音的练习
4.和声听觉的建立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音乐立体组合方式——音程、和弦等基本概念。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在进行乐曲视唱的同时,注意到音程以及和弦等概念在乐曲中的广泛应用,并且通过对音程、和弦的学习分析,逐步培养音乐的调式感觉,建立立体的听觉能力。第二学期
合唱团音色与协调能力的塑造
1呼吸 注重呼吸训练。学生要依照教师手势进行集体的呼吸活动,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掌握合唱的循环呼吸、声部轮流呼吸等技巧。2发声 合唱发声训练中的起声是以“激起”为主。通常以中弱或中强的音量开始。起声要干净清脆,收音要断截分明。共鸣 发声练习还必须结合共鸣要求来进行。共鸣能增强音量和改善音质,哼鸣是练习共鸣最好的母音,由闭口哼鸣转为张口的发声,必须注意保持上下部共鸣的适当比例,还必须结合高位置进行练习。4 综合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音准、节奏、强弱、共鸣、呼吸等方面树立正确、科学观念,提高声乐演唱水平;掌握多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和技巧(协调、谐和、均衡和控制等)。
四、教学形式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与课堂练习相结合。
五、教学条件:合唱室、钢琴
第五篇:《形体训练》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德、志、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具备音乐及基础舞蹈知识专业、理论,具有较强的音乐及舞蹈表演和教学的基本技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能组织课外文艺活动和竞赛工作,具有较高综合艺术素养的未来教育工作者。
二、课程设置说明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以塑造协调健美的形体,提高肢体表达能力。
三、课程性质、任务
形体训练是衡阳财经工业学院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的选修课程,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课程。
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生理科学原理、美学原理为指导,以身体训练为主要手段,以发展专业素质为基础,以塑造健康优美的形象为核心,以提高形体的控制力和表现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高雅的气质为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知识及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控制及表现能力,矫正不良姿态,提高审美情趣,使自身的形体姿态适应所从事工作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1)2)3)
1、形体基本素质训练
1)全面发展身体各部位技能素质。
2)使身体具备较好的软度、开度、柔韧性和灵活性。
2、基本技能训练
1)使学生身体达到形体美所需要的开、绷、直、立的姿势。2)让身体个部分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与能力有机结合。
3、健美训练
1)反复练习增强全身肌肉力度和弹性。
2)促进身体各部位的均衡发展,达到塑身健美的目的。
4、协调训练 1)增强内在乐感和外形艺术的表现力。
2)改变人体自然形态,充分展示人体的运动美。3)陶冶情操,实现身心协调发展的目的。
5、个体仪态行为模拟训练
1)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个体仪态和规范的动作要领。2)改变仪态行为中的不良习惯,完善个体形象。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由于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走上教学岗位或从事舞台表演工作、组织各种文艺活动、竞赛等工作,所以教师在让学生掌握舞蹈基础以及基本技能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教学法,教学能力,获得相应的教学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堂对教材的学习和教学法的初步掌握,将来可以满怀信心地走上工作岗位。
五、实践性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内容
1、形体基本素质训练
1)热身操 2)身体各部位动作训练 3)地面素质训练
2、基本技能训练
1)开、绷、直、立的基本概念 2)手、脚的基本位置 3)把杆训练 4)中间动作组合动作
3、协调训练
1)波浪练习2)转体练 3)基本动作组合
4、健美训练
1)身体局部健美训练 2)形体健美操 3)形体素质训练
5、个体仪态行为模拟训练
1)站姿要领及训练 2)坐姿要领及训练 3)走姿要领及训练 4)表情姿态要领及训练
(二)教学要求
通过规范、科学、严格的训练,训练出一个良好的体态;初步掌握肌肉的松紧和松弛的能力,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教会并要求学生在练习当中要学会听音乐,养成跟着音乐来做动作的良好习惯;在高年级时在提高基本能力外,主要强调在动作的美感、舒展、感觉,表演风格,韵律,乐感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七、教学手段使用的要求 以示范、讲解、启发式的教学形式
八、教学及教学参考书
1、教材:《形体训练教程》,向智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
张瑞林,《体育与健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8 马少莲,《形体美与形体美的塑造》
方 鸿,《山东大学形体训练课程辅助教材》
九、课程实施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旅游管理与文秘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