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珊珊《说唱脸谱》教学设计
教 案 设 计
学 科: 美 术 课 题: 《说唱脸谱》 教 材: 自 编 授 课 人: 黄珊珊
一、教材分析:
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 人物形象,使其解了脸谱的来源,行当谱式。本节课是在美术教材的基础上,认识京剧脸谱,提升审美能力与动手能力,提高自我修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自我的爱国情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现代学生对时尚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对传统文化不太了解,通过京剧脸谱 的学习实践可以回顾经典,更好的提高审美能力,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起源、脸谱文化、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准确的掌握到脸谱各方面的知识,对中国民间艺术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通过课堂对京剧脸谱特点,色彩的学习,临摹或设计京剧脸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1、2、重点:了解京剧脸谱的特点;懂得脸谱色彩所代表的的含义;知道脸谱谱式的造型特点。
难点:能够将所学脸谱的色彩的含义、谱式造型特点结合设计一个个性鲜明的脸谱。
五、教学过程:
教学整体过程分为:望——京剧剧照
京剧脸谱
闻——说唱脸谱 问——脸谱色彩
脸谱谱式
切——绘制方法
(一)教学导入:
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脸谱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二)“望” :播放图片(京剧剧照)
(三)“闻” :听《说唱脸谱》感受京剧文化魅力 歌词:蓝脸的窦尔敦
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
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
(四)“问”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1、京剧色彩:
京剧脸谱的颜色一般以某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成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可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有:
红色
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坏 人做了点好事。
黑色
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其他:面色不好,丑陋。白色
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 老人年迈。紫色
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其他:面色不好,丑陋。黄色
勇猛而爆躁
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其他:猛将。
绿色
一般:勇猛,莽撞。其他:绿林好汉。蓝色
刚强阴险。
2、京剧谱式:
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大约十来种基本谱式,把基本谱式作为一种程式,为各类人物的勾法提供了大致样式,从中可演变出无数个脸谱来。以下为主要的脸谱谱式 :
(1)整脸:一种颜色为主色,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
(2)三块瓦脸: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片,用线条勾出两块眉,一块鼻窝。其中又再分“正三块瓦” “尖三块瓦” “花三块瓦” “老三块瓦”等。
(3)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发展出来,特点是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从月亮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色条象徵人物性格。主色条和眼窝构成一个“十”字,故名“十 字门脸”,又分“花十字门”、“老十字门”。
(4)六分脸: 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也称“老脸”。
(5)碎花脸: 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丰富,构图多样和线条细碎,故称“碎花脸”。
(6)歪脸:主要用来夸张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特点是勾法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
(五)“切” :绘制方法
第一步:
确定设计的人物性格特点。
画出基本脸型,确定眼口鼻的位置。
第二步:
根据人物性格特点,画出眉、眼、口、鼻等地方的纹样。
第三步:
根据人物色彩的意义,选择用色。
六、学生绘制,教师指导
第二篇:《说唱脸谱》教学设计
蒲窝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先进示范校评估验收教学案例
《说唱脸谱》教学设计
蒲窝中心小学邓长春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说唱脸谱》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说唱脸谱》,让学生认识京剧脸谱,了解脸谱知识。 初步了解脸谱分类及所代表的人物性格。
通过观察、比较、模仿、演唱等形式,让学生学会鉴赏音乐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表演欲。
通过欣赏京剧,看脸谱、唱脸谱、画脸谱、演脸谱培养学生热爱我国
戏曲艺术的情感,进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脸谱知识,让学生感受体会京剧的韵味,对京剧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在欣赏过程中分辨不同颜色脸谱的人物性格。
师生共同参与表演活动。
教具准备:脸谱、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学习目标。
二、名剧赏析、识脸谱
1、欣赏秦腔名段,引入京剧名段欣赏。
2、了解京剧这一剧种的特点。
3、小组交流探讨对京剧的认识
4、了解脸谱的基本知识。
三、二次欣赏、看脸谱
通过脸谱的不同色彩来分析、归纳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
四、再次欣赏、跟唱脸谱
五、拓展延伸、画演脸谱
六、重赏名曲、归纳总结。
第三篇:教学设计----姚珊YS
单位: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郭镇初级中学
《伤仲永》 教学设计
姚珊
《伤仲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课题:(第一单元第5课)《伤仲永》 所在年级:七年级下册 【教材依据】
本课是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第一章第五课。【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本课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并融入素质教育中关于成长的教育思想。以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为普通人的经历为载体,渗透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后天教育产生深深的思考。
设计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学习的行动者。本节课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听、说、读、写以及合作探究为主要方法,结合图片,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善于学习,快乐学习。
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第一章第五课,本单元都是以“成长”为话题的文章。而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常人而深感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
学情分析:对初一的学生而言,学习古文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毕竟他们积累的不多,接触的古文篇目也比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多加引导,交给他们学习古文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熟读、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详略得当的写法。
方法与途径目标:通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情感与评价目标:感悟文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了解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学习纵向对比的方法。【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王安石的个人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查出文章重点字词的读音,意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国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话语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因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一例。让我们一起看看王安石为何“伤”仲永?(多媒体出示课题)
5、伤仲永
——王安石
二、作者、作品简介(先由学生个别回答,答案不完整的再由教师稍做补充----多媒体出示)
1、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字介甫,晚号半山,庆历进士,世称荆公,死后谥号文,故后人又称他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
2、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辙,苏轼,曾巩。
3、《伤仲永》中“伤”是什么意思呢?
(伤:哀伤,叹息)
4、《伤仲永》是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标注生字词。
2、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要求能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找1至2人讲述方仲永的故事,可以加入自己的见解评价,回答后教师加以点评)
3、教师找学生逐句翻译课文,并加以点评,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本课重点语句翻译)(1)重要语句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与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为内容。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最终成为普通人,那是因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2)重点词语
尝:曾经 书具: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异:对......感到诧异。
纹理:文采和道理。乞:求取。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利:认为......有利可图。扳:通“攀”,牵,引。先人: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称:相当。通悟:通达聪慧。受之天 :先天得到的。受于人:后天教育。
四、思读课文,初步探究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出示)
童年时期:天资聪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少年时期:才能衰退,大不如前。(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青年时期:已经和平常人一样。(泯然众人矣。)
2、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童年时期:天资聪明----以闻的形式。
少年时期: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以见的形式。青年时期:已经和平常人一样----以闻的形式。
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则导致他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详略处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体现“伤”的含义。
3、齐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2)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3)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
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4、作者讲述方仲永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同桌相互讨论得出答案)本文意在以方仲永的故事为典型的反面事例,强调后天的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使人们领悟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五、板书设计
5、伤仲永
——王安石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童年时期:天资聪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少年时期:才能衰退,大不如前。(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青年时期:已经和平常人一样。(泯然众人矣。)【教学反思】
《伤仲永》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文言文。文章以方仲永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言简意深、说理严谨。本节课让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必要的时候做适当补充;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学们各抒己见,积极讨论得出了本文核心问题的答案。但是,忽略了个别不爱举手,不爱交流的学生。在今后的课堂上应该多鼓励他们,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争取让每一个同学在课堂上都能够得到锻炼。
第四篇:《小珊迪》教学设计
《小珊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悟和交流,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从中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创新点:在小珊迪受伤,七个便士不知去向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2课时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有幸福美好的童年。可你们知道吗?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社会上贫富悬殊,许多人的生活是缺衣少食,而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更是不得不以乞讨或做小买卖为生。(出示图片,包括课文插图)在他们当中,有一个可怜的孩子,为了卖出一盒火柴,而悲惨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唯一的亲人。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个可怜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小珊迪。(板书课题:小珊迪)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想知道小珊迪的故事吗?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你们都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生:知道了故事发生在爱丁堡。
生:有一个小男孩卖火柴给一个先生。
生:小珊迪、小利比他们是孤儿。
三、研读悟情:
师:看来,大家对小珊迪有了初步了解,作者也用文字描述了小珊迪,他是怎么描绘的呢?请大家读读书。
(生读小珊迪外貌的句子)
师:去掉一些词再指名读。
出示句子:他身上只穿一件单衣,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脚冻得通红。
师:加上书上的这些词,再读一读。
指导读。
师:请同学们谈谈读了这段话的感受。
生:小珊迪很可怜,穿得很少,家里很穷,脚冻得通红。
师板书:又冻又饿
师:又冻又饿的小珊迪开始卖火柴了,他怎么说的呢?把珊迪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来。
(生读课文)
师:我看到一位同学是这样划的,(出示屏幕)和你们一样吗?自己读这几句话,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生自由读这段话)
师:手里捧着一盒火柴,又冻又饿的珊迪向我们走来,他向我们说(师生分角色读)出示四次请求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心情。
“先生,请买盒火柴吧!”(一般请求)
“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劝降请求)
“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降价请求)
“啊!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男孩乞求说:“我可以给你们去换零钱。”(乞求)
(四个句子通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体会小珊迪十分急切的心情。)
小珊迪为什么非要“我”买他的火柴不可,心情为什么如此急切,找到有关语句,读读并谈谈感受。
可以从“身上只穿„„,瘦瘦的小脸„„一双赤脚„„”、“„„我饿极了”、“他俩是孤儿,„„”、“破衣服”、“破床”等词句中感受到小珊迪的可怜:家境贫穷,饥寒交迫,靠卖火柴养家糊口。
师:珊迪只是一个又冻又饿的可怜的孩子吗?再往下读,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生:我还知道珊迪受伤了,不能来了。
生:珊迪快死了还担心弟弟。
生:他被车子撞倒了,还让弟弟送回四个便士。
1先令=12便士。由“七便士不知哪儿去了”、“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四便士”,进一步体会珊迪诚实的品质。
师:你看,用心读书的孩子就是收获大。原来,珊迪是被马车轧伤的,看看课文第13节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师帮助)
师范读。
师:在这种情况下,珊迪还让弟弟送还那四个便士,你们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诚实)
(再指名读这段话)
师:这时候,又冻又饿的珊迪需要不需要钱?可是他却没有留下不属于自己的钱。受了伤的珊迪需要不需要钱治病?可是他却没有忘记弟弟送还找回来的钱,多么诚实的孩子啊!
齐读这一节。
师:从小男孩子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的珊迪的诚实,此时此刻,躺在床上的小珊迪会对那位先生说些什么呢?你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
指名读(躺在病床上说的话)
师:想一想,小珊迪快要死了,他会怎么说呢?
(生再读,读得很好)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我认为小珊迪快要死了,应该用尽力气来读?
师:快要死了的小珊迪却牵挂着弟弟的生活,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顾别人不顾自己。
生:关心弟弟的人。
师:这是多么善良的孩子啊!齐读小珊迪说的话。
师:作者也就是文中“我”,看到又冻又饿的珊迪,深深地被他的诚实善良打动了,“我”握着珊迪的手说会照顾他。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
(生说)
五、拓展思维,呼唤诚信
师:小珊迪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是我相信同学们会
永远记住这位可怜的,生读题
永远记住这位命运可悲的,生读题
永远记住这位品质可敬的,生读题
师: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这个动人的故事。
(课件出示文中故事的图片,共同欣赏故事的画面)
师:此时此刻,你们想对珊迪说些什么呢?
生:珊迪,虽然你死了,但是你的美好的形象留下了印象?
生:珊迪,你的童年真是太悲惨了。
师:老师也被你说得话感动了,也想对珊迪说一些话:可怜的小珊迪受了伤,还让弟弟送还零钱,临死前还牵挂弟弟,多么诚实善良啊!
师:你们都想对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那就把这句话写在文中图片上面吧。
(教师走动,提醒写字姿势)
生:小珊迪,你死了,但你的美好的品质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生:你深深地感动我,我将永远不会忘记你和你的故事。
生:你的美好品质将永远留在人间。
生:小珊迪,你这么关心人,又这样诚实,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像小珊迪一样,多一份诚实的面容,多一点守信的品质吧,老师相信,拥有诚信,我们的社会会更加美好,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充满欢笑。
师:这么动人的故事,回去以后,把它说给你的家人听,讲给小朋友听,让小珊迪的故事永远流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给课文分段,运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课文的段意。
2、完成课堂练习作业。
一、复习:
1、听写词语:猜想 断定 乞求 纠缠 照顾 诚恳
2、默写小珊迪外貌的句子。
3、完成作业本第*6题:用上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① 为了„„但是„„却„„于是„„
② 猜想„„但是„„断定„„
二、再读课文:
1、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
2、根据主要意思给课文分段。
3、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第二、三段的段落大意。
① 第9自然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第10、11 自然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第二段段落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第12自然段段落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第13自然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第14 自然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 第三段段落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结:
自然段段意归并法重点是抓住段落中的重点意思,舍次取主,合理归并。
第五篇:《小珊迪》教学设计
《小珊迪》说课设计
朗读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朗读描写小珊迪外貌的句子,说说从外貌看出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怎样分段?用自然段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难点:用自然段归并法概括第二三段大意)三 细读课文: 细读1-8自然段:
请同学们朗读1-8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小珊迪一定要我买他的火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从外貌——“又薄又破的单衣”、“小脸冻得发青”、“脚又红又肿”的描写,语言——“先生,我饿极了”的描写,理解小珊迪一定要我买他火柴的原因是因为又冷又饿。
从语气的不同:请——请求——乞求,语言的不同:请买盒火柴——买一盒只要一便士呀——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我可以给您换零钱,理解小珊迪要我买他火柴的急切心情和恳求的态度。
进行对话朗读练习。注意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来读。
为了避免小男孩再来纠缠,我给了他一先令,小珊迪拿了一先令转身跑了。我等了很久也不见小男孩回来,这时我的心里起了变化,看看是怎么变的?教师引读第8自然段。讨论:“上当”、“那种人”的意思,我的心理活动变化,让学生揣摩我的心里想法。理解整句话的意思。(我从小珊迪要我买他火柴时的急切心情和恳求的态度中感受到他所流露的神情是“使人信任的”,于是“我断定他是个诚实守信的人”。朗读这一自然段。细读9-11自然段:
那么,小珊迪换好零钱往回跑时,发生了什么事呢?小珊迪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想到找还零钱的事?请同学们朗读9-11段,思考这些问题。(体会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细读第12-14自然段:
小珊迪临死前最挂念的事是什么?这说明什么?朗读这一段。四 回归全文:
你们认为小珊迪是个怎样的人?以“小珊迪你真(要求填概括性的一个词),你(要求填对应的事例)。”的句式说话。先要求说其中一方面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合起来说。
通读全文,质疑问难。(其中有三个问题需要搞清楚:(1)既然他家那么穷,需要钱,小利比什么不上街去卖火柴?(2)“我”与珊迪素不相识,为什么要答应永远照顾他弟弟?(3)小珊迪被轧伤后是怎样回家的?文中为什么不写? 五 布置作业:
写写人物评论:《评评小珊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