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管理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5 01:0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大管理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大管理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中大管理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

第一讲:绪论:稀缺性性与经济学(4学时)稀缺性与经济现实(重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含义 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方式(难点)经济学研究方法(重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讲:微观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2学时)

第三讲:需求与供给(6学时)市场

需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供给及其影响因素(重点)市场均衡(难点)弹性及其应用(难点)

第四讲:消费者行为(3学时)生活中的案例

基数效用分析(重点)

序数效用分析(重点)

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选择商品组合的优化问题 收入、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难点)福利制度的调整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第五讲:生产者行为(4学时)案例导入

技术约束、技术特征及规模报酬 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边际报酬递减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重点)等产量线与预算线(重点)

生产者均衡(重点)

厂商的性质与厂商的目标(难点)第六讲:成本理论(4学时)生产要素与产品

各类成本的经济含义

短期内的生产与成本(重点)长期内的生产与成本(重点)第七讲:完全竞争市场(5学时)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重点)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难点)

第八讲:垄断市场(4学时)

垄断厂商的行为及效率(难点)价格歧视(重点)垄断的管制

第九讲:不完全竞争市场(6学时)垄断竞争市场分析(重点)寡头市场分析(难点)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率(重点)案例讨论

第十讲:博弈论(5学时)博弈和决策

纳什均衡(重点)重复博弈

序列博弈(难点)威胁、承诺和可置信性 案例讨论

第十一讲: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分析(4学时)

信息不对称(重点)逆向选择(重点)道德风险(重点)委托代理问题和经济激励(难点)

第十二讲:劳动市场(5学时)生产要素的需求 劳动供给(重点)

企业家精神与利润(难点)劳动市场均衡分析(重点)内部劳动市场

第十三讲:市场失灵与政府(6学时)一般均衡分析(难点)

市场失灵分析(重点)外部经济效应(难点)公共物品(重点)政府职能

第十四讲:网络时代的经济学及经济学发展简介(2学时)

对生产要素的新透视

信息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 寻租行为分析(难点)

公共选择理论(重点)

第二篇:《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自编号: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总 学 时:56学时

制 订 人:吴辉 修 订 人: 审 定 人: 审定日期:

一、适用范围

《西方经济学》适用于经济法律会计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市场机制不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而且也正在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主要力量。市场经济有着自己的运行方式和内在规律,了解并掌握这一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主要介绍涉及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性的内容,学习该课程旨在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微观经济学在解决资源配置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理解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与经济实践的辩证关系。

(2)掌握经微观济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理论,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市场失衡和微观经济政策。

实践技能方面:

(1)通过学习运用微观经济学分析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领域内存在的重点问题和焦点问题。

(2)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参与企业管理决策中的经济决策能力。3.课程教学改革

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分析方法的训练;加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56学时)

第一章 引论(4学时)

第一节 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1.生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 2.选择与生产资源有效配置 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4.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2.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实证分析方法。教学法建议: 课堂讲解,实例分析 思考题:

1.稀缺性的含义是什么?

2.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框架及核心思想。3.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中,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6学时)

第一节 需求的基本原理 1.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2.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3.需求定理

第二节 供给的基本原理 1.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2.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3.供给定理

第三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 1.均衡价格的决定 2.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四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弹性的一般含义

2.需求价格弹性:弧弹性、点弹性、影响因素 3.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总收入 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 5.供给价格弹性

第五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1.易腐商品的售卖 2.价格放开

3.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 4.谷贱伤农

第六节 蛛网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需求的基本理论,供给的基本理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需求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价格机制、弹性理论。

教学法建议: 课堂讲授,实例分析,图示分析 思考题:

1.什么是需求和需求曲线?供给和供给曲线? 2.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3.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和分类。4.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和分类。

第三章 效用论(4学时)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1.效用的概念

2.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3.基数效用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均衡。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1.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3.消费者预算线 4.消费者均衡

5.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6.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教学重点、难点:边际效用的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原则和表达式,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效用函数、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教学法建议: 课堂讲授,实例分析。思考题:

1.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2.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表达式。3.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4.分别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5.谈谈你对效用论的评价

第四章 生产论(8学时)

第一节 厂商 1.厂商的组织形式 2.企业的本质 3.厂商的目标 第二节 生产函数 1.生产与生产要素 2.生产函数

3.一些具体的生产函数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1.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及其相互关系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4.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1.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2.等产量曲线 3.等成本线

4.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5.扩展线

第五节 规模报酬 1.规模报酬递增 2.规模报酬不变 3.规模报酬递减

教学重点、难点: 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报酬的含义,利润最大化原则的确定,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确定原则,教学法建议:课堂讲授,事例分析 思考题:

1.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规模经济的含义与因素。

3.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内容与公式。4.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确定原则。

第五章 成本论(4学时)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1.机会成本

2.显成本与隐成本 3.利润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与短期总成本

1.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2.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的图形。

3.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第三节 长期成本 1.长期总成本

2.长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 3.规模经济

教学重点、难点: 机会成本的含义、各类短期成本变动的基本规律,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解,重视图形分析。思考题

1.成本变动规律、机会成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规模经济。2.机会成本的含义。

3.简述各种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第五章 完全竞争的市场(4学时)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完全竞争的条件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3.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3.生产者剩余

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1.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2.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八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1.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2.消费者统治说法的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 完全竞争的条件、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条件、厂商收益规律。教学法建议: 课堂讲授与学习讨论。思考题:

1.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收益规律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厂商在短期亏本时还应继续经营?厂商短期内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关门?厂商能否长期亏本经营?

4.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可能出现那三种情况?

第六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8学时)

第一节 垄断

1.垄断市场的条件

2.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4.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5.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6.价格歧视

7.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第二节 垄断竞争

1.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3.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4.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5.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6.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7.非价格竞争 第三节 寡头

1.寡头市场的特征 2.古诺模型 3.斯威齐模型

4.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 5.博弈论初步

第四节 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教学重点、难点 :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价格歧视、斯威齐模型、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教学法建议: 课堂讲授、图示分析。思考题:

1.用图说明垄断厂商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2.试述垄断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并进一步用图说明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3.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的?

4.试比较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

第七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4学时)

第一节 分配论概述 第二节 引致需求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1.完全竞争厂商

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五节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六节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第七节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八节 卖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教学重点、难点: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卖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解、实例分析。思考题:

1.试述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2.试述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3.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和关系

4.试述厂商及市场在完全竞争核垄断、行业调整存在和不存在等各种情况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力量(6学时)

第一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1.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 2.无差异曲线分析 3.要素供给问题

第二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 1.劳动和闲暇 2.劳动供给曲线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1.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 2.土地的供给曲线

3.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 4.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第四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1.资本和利息 2.资本的供给 3.资本市场的均衡 第五节 欧拉定理 第六节 洛伦茨曲线

教学重点、难点:消费者要素供给原则,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垂直的土地曲线,地租、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欧拉定理。

教学方法建议:抽象分析,实例解剖,图示分析 思考题

1.试述消费者要素供给原则。

2.如何从要素供给原则推倒要素供给曲线? 3.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 4.土地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垂直? 5.试述资本的供给曲线。

第九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4学时)

第一节 垄断 1.垄断与低效率 2.寻租理论

3.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4.反托拉斯法 第二节 外部影响 1.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2.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 3.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4.科斯定理

第三节 公共物品

1.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2.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3.市场失灵

4.公共物品的收益—成本分析 5.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 1.信息的不完全性

2.信息不完全与商品市场 3.信息不完全与保险市场 4.信息不完全与劳动市场

教学重点、难点:市场失灵,反托拉斯法,公共管制,外部影响,科斯定理,外部影响对资源配置的干扰,公共物品的特征。

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实例分析。思考题

1.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

2.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 3.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

4.你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应当如何解决? 5.你如何看“科斯定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适用吗?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适用吗?

(二)课程实验教学(福利经济学,博弈论及微观经济政策)

本课程讨论学时共12学时,设3次讨论课,分别如下: 讨论一:什么是价格机制?价格机制的作用以及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4学时)让同学结合课上所学内容和自己所查阅文献资料,联系实际,明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体系及核心思想,认识价格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和发挥作用应当具备的条件。

讨论二:分配环节的平等与效率和经济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关系的差异分析。(4学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查阅的有关资料,明确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原则作用的差异,深刻领会和理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辩证关系。

讨论三:市场失灵所表现的环节与领域及其矫治对策(4学时)

通过讨论,明确垄断、外部性、不完全信息以及公共物品的存在导致价格机制难以有效地发挥起作用,在价格机制无法或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干预经济矫正市场失灵有利于促进整个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评分方法:考勤(20分),期末考试(80分)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16版 2.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5版 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

(二)教学参考书

七、编制说明

1、本课程教学宗旨主要为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经济观点分析能力。

2、本课程是根据高鸿业第三版教材编制而成,让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的主流观点加以认同,对西方经济学批判式的吸收为我所用。

3、本课程以技能培养为目标,让学生有微观的全局把握能力,分析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和个人行为。

4、适当安排一些课堂与课外练习与测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作业、测验、提问、讨论、实验及学生对教学意见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相应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6、本课程的培养方向: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让企业用上合适的人材;给学校谋福音。

修订日期:2012年10月1日

第三篇: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学位基础课 学分课时:3学分,54课时

先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经济学原理 授课教师:齐天翔副教授

授课对象: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生 所属院系:金融学院货币经济系

考核方式:平时测验占10%,作业及课堂讨论1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占80%。出勤要求:学生缺勤不得多于总课时的四分之一,否则不得参加期末考试。答疑安排:星期一下午1:30~4:30,博学搂907 课程简介:

本课程在本科《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础上,采用从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从局部均衡分析到一般均衡分析,从流量分析到存量分析,从完全竞争分析到不完全竞争分析,从市场效率分析到市场缺陷分析等方法,运用数理方法对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最新发展进行阐述。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博弈论、一般均衡理论、信息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数理解释,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前沿,并运用它们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一些微观经济问题。课程内容: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偏好与效用

1、偏好关系

2、效用函数 第三节 消费者问题 第四节 间接效用与支出

1、间接效用函数

2、支出函数

3、间接效用函数与支出函数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消费者需求的性质

1、相对价格与实际收入

2、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3、一些弹性关系

第二章 消费者理论专题

第一节 对偶性:一个细致的考察

1、支出与消费者偏好

2、凸性与单调性

3、间接效用与消费者偏好 第二节 可积分性 第三节 显示性偏好 第四节 不确定性

1、偏好

2、冯·诺伊曼——摩根斯特恩效用

3、风险厌恶

第三章 厂商理论

第一节 主要概念 第二节 生产

1、规模报酬与可变比例 第三节 成本

第四节 生产中的对偶性 第五节 竞争性厂商

1、利润最大化

2、利润函数

第四章 局部均衡

第一节 完全竞争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

1、古诺寡头

2、伯川德寡头

3、垄断竞争 第三节 均衡与福利

1、价格与个人福利

2、竞争结果的效率

3、效率与总剩余最大化

第五章 一般均衡

第一节 交换均衡

第二节 竞争性市场体系中的均衡

1、均衡的存在性

2、效率 第三节 生产均衡

1、生产者

2、消费者

3、均衡

4、福利 第四节 核与均衡性

1、复制经济

第六章 社会选择与福利

第一节 问题的性质

第二节 社会选择与阿罗定理

1、一种图示性证明

第三节 可度量性、可比较性与一些可能性

1、罗尔斯形式

2、功利形式

3、可变的形式 第四节 公正性 第七章 博弈论

第一节 策略性决策的制定 第二节 策略式博弈

1、占优策略

2、纳什均衡

3、不完全信息 第三节 扩展式博弈

1、博弈树:一种图示的表达

2、取拿博弈的一个非正式的分析

3、扩展式博弈策略

4、策略与支付

5、完善信息博弈与逆向归纳策略

6、不完善信息博弈与子博弈完善均衡

7、序贯均衡

第八章 信息经济学

第一节 逆选择

1、信息与市场结果的效率

2、信号显示

3、信号甄别

第二节 道德风险与委托——代理问题

1、对称性信息

2、非对称性信息 第三节 信息与市场绩效 第九章 拍卖与机制设计

第一节 四种标准拍卖 第二节 独立个人估价模型

1、第一价格密封投标拍卖中的竞价行为

2、荷兰式拍卖中的竞价行为

3、第二价格密封投标拍卖中的竞价行为

4、英国式拍卖中的竞价行为

5、收益比较 第三节 收益等价性定理

1、激励——兼容直销机制

2、效率

第四节 收益最大化:机制设计的一个应用

1、个人理性

2、最有销售机制

3、对最有销售机制的细致审视

4、效率、对称性及其与四个标准拍卖的比较

参考书目:

1、《微观经济理论——数学方法》,詹姆斯·M·亨德森、理查德·E·匡特,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2、《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杰弗瑞·A·杰里、菲利普·J·瑞尼,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微观经济理论》,Andreu Ma-colell、Michael D.Whinston和Jerry R.Green,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Hal.R.Varian,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第四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微观经济学

第十四章 信息经济学初步

在经济活动中,信息是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信息经济学中主要研究信息是否完备、信息是否充分、信息是否对称。通常当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能够清楚地被有关利益各方了解的时候,这个经济主体选择的行为与当其他经济主体不能清楚地了解他的情况时的行为是不同的。市场经济活动有大量经济主体在参与,这些大量经济主体的活动就构成整个市场经济的总体运动。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市场中的信息是完备的,所以没有考虑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显然这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偏差。事实上许多经济运动建立的前提条件正是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为了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学在对信息问题上的不足,逐渐形成了信息经济学理论,即在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来研究经济主体的行为。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由于假定信息完备,所以市场主体需要具备大量的基本信息。作为生产者,要知道技术条件、要素的价格、要素的质量、产品的市场价格,只有在这样的假定下,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生产者(厂商)的分析才能够成立。作为消费者,要知道市场上所有的产品及相关品的价格,要了解产品的性能和用途,还要知道自己的收益情况、偏好、效用,只有具备了这些信息条件才能符合新古典经济学给出的关于消费者的行为假定。换句话讲,只有在这样的行为假定下,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才能够成立。可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量的这样的假定不具备,因此大量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其他利益主体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就偏离了新古典经济学对他们行为的假定和分析。严格地说,用新古典经济学来分析信息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经济主体的行为是不适宜的。因此信息经济学提出:所谓的充分信息,即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要搜集到必要的信息通常要付出信息成本,这种成本有货币性的成本,也有非货币性的成本,如:时间、精力。本章主要介绍信息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的问题。

第一节败德行为与逆向选择

一、非对称信息ASGMMATRIC

1.定义:

市场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如果出现一方多、一方少,或者一方有、一方无的情况,就叫作出现了非对称信息。当交易的主体不是两个而是多个时,只要有一方比其他各方知道的多,或者有一方比其他各方知道的少,这种情况就叫做非对称信息。例如,董事会和总经理之间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董事会聘用了总经理是希望总经理付出劳动和管理才能,使企业赢得最大的利润。但是关于总经理能力的大小、付出劳动的多少、工作努力程度的高低,董事会往往知道地非常有限,而总经理自己最清楚,这实际上是出现了信息不对称。董事会怎样才能决定报酬是否值得或者说董事会怎样才能让总经理努力工作呢?这就需要设立适当的激励制度来解决这种问题。

2.非对称信息出现产生的经济后果

A.非对称信息可能导致市场失灵。比如上面所说的企业家市场中,由于董事会和总经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特别容易出现市场失灵。

B.非对称信息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很难能够以一种最有效率的方式来配置,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了市场失灵,这些都是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表现。

279

C.非对称信息可能导致产生败德行为(亦叫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由于信息不对称,占有信息多的一方就存在一种不当获利的机会,即凭借自己占有信息的优势来误导、欺骗另一方,使自己获利而使他人受损。这种占有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于是造成大量不该有的经济后果---效率损失。

3.解决对策:

A.政府介入市场进行行政干预,避免市场失灵的情况发生,使资源配置更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来解决败德行为。

B.占有信息多的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更多的信息,以减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这主要可以从制度安排的角度来解决。比如说现在的“文凭”,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不同等级、不同种类的“文凭”实际上是“文凭”持有者向雇主传递的一种信息,使雇主区分高效率的劳动力和低效率的劳动力成为可能。虽然毕业文凭不能提供完全的信息,但可以向雇主提供有关工作能力的绝大部分信息,二、败德行为:

1.败德行为的定义:

败德行为主要是指来自个人道德方面的危害,通常是行为主体一种故意的,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受到损坏。例如有人买了一辆汽车之后,他就就面临汽车被盗从而遭受损失的危险。如果此人对汽车没有投保的话,就会非常小心,采取诸如安装防盗锁之类的防护措施。如果此人对汽车投了保险,在汽车丢失后会得到保险公司的全额赔偿,这时他就不会采取相应的防盗措施,结果汽车被盗的概率就增加了,保险公司理赔的概率也相应增加了。同样的情况会出现在家庭财产保险市场上,一个人在没有对家庭财产保险之前,可能会安装防盗门来保护家庭财产,但是在购买了家庭财产保险之后,可能就会对家庭财产疏于保护,使保险公司理赔的概率增加,蒙受损失的概率也增加了。

2.败德行为产生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假定信息是都对称的,在家庭财产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就会知道投保人在防范财产被盗时的努力程度有多大,从而收取合适的保险费率;在企业家市场上,董事会就会根据总经理的努力程度来确定总经理的报酬,总经理就不可能因为宏观经济状况良好,在不付出努力的情况下而得到高额报酬。

3.败德行为产生的经济后果:

败德行为的产生显然不利于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使市场机制的运行受到破坏,严重的话还会使一些服务性质的私人机构难以生存、相应的市场不复存在。在保险市场上最容易出现败德行为,假如每一份投保人都存在严重的败德行为,保险市场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保险市场本身具有强烈的互助性质,是大量投保人各自交纳一笔费用,投放到发生小概率事件的人身上。如果人人存在败德行为,投保事件发生的概率就增大了,保险公司被迫增加保费,但是在保险公司增加保费之后,只有败德行为更严重的人会继续投保,迫使保险公司再次增加保费,这样循环几轮下来,保险公司会收取 100% 的保费,就不会有人投保,市场将不复存在。

4.解决败德行为的对策:

从根本上来讲,可以通过制度设计,由个人自己来约束自己,避免出现败德行为。比如在汽车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对被盗汽车不进行全额赔偿,而是只赔偿一部分比如说 70%,这样就会促使投保人自己增强防盗设施,从而减少了败德行为的出现。再比如,发生过有人利用商场“无条件退货”的承诺,在需要的时候先把衣服买下来,使用完之后再去商场退货,从而实现自己免费穿衣服的目的。如果商场规定退货要支付折旧的话,就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三、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1.逆向选择的定义:

交易双方在信息不对称时,买方总是优先购买质量差的商品,使质量好的商品在市场上无法存在,表现为质量差的商品使总是把质量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这种现象就叫作逆向选择。逆向选择经常出现在二手车市场上。在二手车市场上,卖方清楚地知道二手车的车况如何,而买方却知之甚少。因此买方在外观相似的情况下,往往先选择价格低的汽车,而这些车之所以价格低的原因就是因为质量差,买方因此所出的价格更低,但是质量好的汽车是不会在低价下成交的,成交的都是质量差的汽车,结果质量好的汽车被质量差的汽车驱逐出市场。

2.逆向选择产生的原因:

逆向选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既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知道更多的信息。如果信息对称,就不会出现逆向选择。例如在二手车市场上,如果买卖双方对汽车的情况都非常清楚,买方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质量和价格的汽车,就不会出现优先选择劣质汽车的情况。

3.逆向选择的经济后果:

逆向选择会使市场无法有效地运转,当市场中大量存在逆向选择现象时,人们就会失去了对市场的信任,市场就会崩溃。与上面所说的二手车市场类似,保险市场中人寿保险一般也会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

4.解决逆向选择的办法:

A.政府介入市场进行行政干预,避免逆向选择的情况发生。

B.占有信息多的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更多的信息,以减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在证券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也很突出,这对金融市场的危害很大。所以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都制定了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需要发行者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信息,政府还要建立各种监管机构来避免信息不对称对市场造成危害,如证券市场上有证监会,保险市场上有保监会等等。

第二节风险共担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信息和其他不可确定的原因,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对于大部分经济主体来讲,不喜欢风险的存在,就有出卖风险的需求,这就会产生专门买卖风险的机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通过集中这种出卖风险的需求,从而分散风险,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从中赢利。保险市场的行为就象垃圾收集行业。个人不喜欢垃圾,就会出现垃圾公司,专门收取费用来回收垃圾,并通过垃圾处理来获利。

一、极端情况:

1.保险公司提供全额保险的后果:

A.投保人会放松防范,产生败德行为。

B.投保人会夸大损失。比如在发生火灾或汽车碰撞是,投保人可能会夸大损失,以让保险公司提供更多的补偿。

2.保险公司提供零保险(不提供保险):

A.没有人投保,保险公司无法生存。

B.大量的风险规避者没有转嫁风险的渠道,同样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因为一方面市场中存在大量的风险,另外一方面风险规避者需要把风险分散,所以保险市场应该存在。

二、解决对策:

1.区别对待。

对于情况不同的投保人收取不同的保费。例如:对于防火、灭火设施不完备的单位,让其交纳更多保费。在人寿保险中,让抽烟者交纳更高的保费。在汽车保险中,一定时期内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交纳更高的保费,没有违反过交通规则的人则交纳较低的保费。

2.风险共担:保险公司不提供全额保险,事故发生以后,保险公司只对损失提供部分赔偿,使投保人承担一定的损失,即投保人要承担部分风险。

三、风险共担模型:

1. 给定条件:

以汽车投保为例,假定初始财富为W

状态1:汽车被盗损失L概率为Л1

状态2:汽车未被盗损失0概率为Л2=1-Л1

消费者的防范努力程度为 a增加防范装置的成本为c

Л1为防范努力程度a 的函数,Л1=Л1(a)(防范努力程度a 越大,Л1越小)Л1

1为车主未防盗时,车被盗概率

Л2为车主已防盗时,车被盗概率 1

Л2也为防范努力程度a的函数,Л2=Л2(a)(防范努力程度a越大,Л2越大)Л1为车主未防盗时,车未被盗概率 2

Л2为车主已防盗时,车未被盗概率 2

2. 对车主来说:

A. 不防盗时的预期效用:

设S1为被盗时顾客对保险公司的净流出,S2为未被盗时的净流出

1EU1=Л1U(W-L-S1)+Л2U(W-S2)1

B.防盗的预期效用

2EU2=Л2U(W-L-S1)+Л2U(W-S2)-U(C)1

3.对保险公司来说,希望投保人加强防范,即EU2 ≥ EU1

a.如果保险公司提供金额保险

S2=S1+L代入EU2,EU1推导出EU1= U(W-S2)> EU2 = U(W-S2)-U(C)

从而车主不会防盗,发生败德行为,因此,不应该全额保险。

b.同理如果保险公司不提供金额保险,即S2 < S1+L,可以推导出EU2 > EU1

(Л1-1Л2)U(W-S1-L)+(Л1

211-2Л2)U(W-S2)≤-U(C)21Л1=1-Л1Л2=1-Л222所以Л1-Л2=Л2-Л1=-(Л1-Л1)22111

所以(Л1-Л2)U(W-S1-L)-(Л1-Л2)U(W-S2)≤-U(C)1111

(Л1-Л2)[ U(W-S1-L)-U(W-S2)] ≤-U(C)因为Л11

所以U(W-S1-L)-U(W-S2)≤-U(C)/(Л1-Л2)111 1﹥ Л2 1

所以U(W-S1-L)-U(W-S2)< 0

所以W-S1-L < W-S2所以S2-S1 < L即S2 < L+S1

所以赔偿

所以保险公司一定要设计一种风险共担的模型以促使车主防盗。

(在推导时 要注意 U=U(M)是单调增的,即M越小,U越小。)

所以损失发生的时候,保险公司要给予投保人赔偿,但是赔偿的金额不能是全额,要小于损失。这是用一个特定的例子来讨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会出现败德行为,通过设计一种制度来解决败德问题。

第三节激励机制设计

一、委托代理人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家眼中,企业是一个黑匣子,他们在研究经济学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企业,就只是简单的把企业当作转换器,投入确定之后产出也就随即确定。信息经济学则打开了企业这个黑匣子,发现企业中大量存在委托一代理关系,使得在投入确定的情况下,产出是不确定的。通常情况下,在企业内部,一些人要受到另一些人的委托,在拥有一定权利的情况下来开展工作,这些人就叫作代理人,另外那些委托他们管理的人就叫作委托人,代理人工作的成果取决于他的努力程度和一些不可控制的客观原因。委托人有委托人的目标,代理人有代理人的目标,由于企业内部这些利益主体的目标不一定相同,就有可能产生委托代理人问题。

二、委托代理人问题产生的原因:

1.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函数(效用函数)不同。如果不存在差异,比如说自己给自己干活,委托--代理关系就不会存在,这是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一致,代理人一定会努力工作,委托人也就不用监督代理人的努力程度。

2.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代理人花了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努力,有多大的才能,他自己最清楚,但是委托人却知道的很少,甚至不知道。因此委托人可能需要监督代理人的行为,代理人也有可能在委托人不便监督的地方偷懒。

3.代理人的成果不但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还要受到其它不可区分的客观因素影响,所以工作成果实际上不可能完全反映代理人的努力程度。比如因为宏观经济形势非常好,代理人就可能在付出很少努力的情况下而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果。如果没有其它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则完全可利用成果来倒推代理人的努力程度,也就不存在委托代理人问题。

由于以上三个原因的存在,所以委托人必须花费相当的时间、精力,付出成本来监督代理人,从而产生代理成本。委托代理人问题的实质,就是代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可能败德行为来谋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同时损害了委托人的利益。比如,某些企业的总经理可能不计利润地一味扩大规模,以便增加个人的在职消费。

三、委托代理人问题的解决

1.可以通过机制设计来解决委托代理人问题.2.机制设计的原则:

a.代理人愿意工作—--愿意参与约束U(不干)< U(干)

b.委托人满意代理人努力程度 = 代理人效用最大化程度。

3.几种激励机制的设计:

委托人可以科学地设立一些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来防止代理人败德行为,主要是使委托人、代理人共担风险。

1)如果委托人是风险规避者,代理人是风险爱好者,或者风险中立者,这时可以采取租赁、风险承包的方式。既可以满足委托人的风险规避要求,也可以满足代理人爱好风险的要求。

2)如果委托人是风险爱好者,或者风险中立者,代理人是风险规避者,这时可以采用年薪制、工资的方式。既可以满足委托人爱好风险的要求,也可以满足代理人的风险规避要求。

3)如果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风险规避者,这时要采用分担风险的方式。比如说可以采取经营者持股,还可以采取股票期权、股份期权的方式。这可以同时满足委托人和代理人规避风险的要求。

总的来说可以根据委托人和代理人的风险偏好不同来设计适当的的激励制度,克服或者解决委托人-代理人问题,使委托人和代理人能够在有效的机制制约下克服相应的败德行为。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虽然经济利益的激励是相当重要的,但是信任、亲情等情感方面的激励(非物质激励)也很重要。中国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就是通过情感方面的激励使代理人自动与委托人的目标一致。

课后练习题:

1.新古典经济学家对于市场信息的观点是什么?

2.信息经济学派对于市场信息的观点是什么?

3.举例说明由于信息不对称会出现哪些效率损失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详细分析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人寿保险市场为什么有可能出现逆向选择?

5.通过数学模型推导保险公司如何防止投保人的败德行为?

6.如果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风险爱好者,如何建立激励机制?

7.X效率理论关于企业的观点时什么?如何理解?

8.除了信息不对称以外,外部性也会引起市场失灵.外部性分为哪几种,是如何引起市场失灵的?

第五篇: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系《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 课程代码:ZX1002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学分:3 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实践学时:0)面向对象:财政学专业

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旨在讲述两百年来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的解释性逻辑框架,演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现实中的各类经济问题。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需要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弄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需要学会如何用所学到的理论分析工具,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练习。

三、课程考核要求

1.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知识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经济理论来分析与解决经济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校效果。

2.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卷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中级微观经济学》学时分配

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 第一讲 导论与预算约束

第二讲 偏好与效用

第三讲 选择与需求

第四讲 显示偏好与斯勒茨基方程

第五讲 需求分析与跨期选择问题/不

确定性与资产市场

第六讲 消费者剩余、市场需求与均衡

第七讲 生产技术

第八讲 生产成本

第九讲 利润的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

第十讲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第十一讲 垄断行为

第十二讲 寡头垄断

第十三讲 博弈论与寡头垄断分析

第十四讲 交换经济与福利经济学定理

第十五讲 生产经济与福利经济学定理

第十六讲 外部效应

第十七讲 公共物品

第十八讲 信息与激励

合计

第一讲 导论与预算约束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教材的结构及学习内容;具备建立市场模型进行分析的能力;掌握预算约束相关理论。

教学重点:经济假设与模型、预算约束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税收、补贴和配给对预算线的影响 第一节 导论

1、教材及学习说明;

2、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二节 市场

1、建立模型;

2、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

3、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4、均衡价格和数量;

5、帕累托效率 第三节 预算约束

1、预算集与预算线;

2、税收、补贴和配给对预算约束的影响

第二讲 偏好与效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偏好的意义;了解效用及效用函数的相关概念;能够用偏好及效用的相关理论解释消费者行为。

教学重点:偏好假设、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效用函数、效用函数与边际替代率 教学难点:边际效用替代率 第一节 偏好

1、消费者偏好;

2、关于偏好的几种假设;

3、无差异曲线;

4、偏好的实例;

5、良态偏好;

6、边际替代率;

7、边际替代率的其它解释;

8、边际替代率的性状 第二节 效用

1、基数效用;

2、构造效用函数;

3、效用函数的几个例子;

4、边际效用;

5、边际替代率;

4、通勤车票的效用

第三讲 选择与需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消费者是如何选择的,掌握消费者进行选择的相关理论;认识不同的商品,掌握反需求函数的相关内容。

教学重点:最优选择与消费者需求、商品分类、反需求曲线 教学难点:不同商品的种类、反需求函数 第一节 选择

1、最优选择;

2、消费者需求;

3、若干例子;

4、估计效用函数;

5、边际替代率条件的意义 第二节 需求

1、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

2、收入提供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3、几个实力;

4、普通商品与吉芬商品;5价格提供曲线和需求曲线;

7、替代和互补;

8、反需求函数

第四讲 显示偏好与斯勒茨基方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消费者模型的研究方法,了解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实现的理论;掌握从消费者偏好到需求的转变过程。

教学重点:显示偏好的概念与应用、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教学难点:不同商品的种类、反需求函数 第一节 显示偏好

1、显示偏好的概念;

2、从显示偏好到偏好;

3、恢复偏好;

4、显示偏好弱公理;

5、检验显示偏好弱公理;

6、显示偏好强公理;

7、如何检验显示偏好强公理;

8、指数;

9、价格指数。第二节 斯勒茨基方程(本节可根据需要不讲和略讲)

1、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

3、替代效应的符号;

4、需求的总变动;

5、变动率;

6、需求法则;

7、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例子;

8、另一种替代效应;

9、补偿需求曲线 第三节 购买和销售

1、净需求和总需求;

2、预算约束;

3、禀赋的变动;

4、价格变动;

5、提供曲线和需求曲线;

6、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

7、斯勒茨基方程的运用;

8、劳动供给;

9、劳动供给的比较静态学 第四节 购买和销售

第五讲 需求分析和跨期选择问题&不确定性与资产市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跨期分析、资产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资产四个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在跨期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生产要素禀赋与预算约束、跨期选择的预算约束、期望效用、风险度量 教学难点:跨期的现值分析 第一节 跨时期选择

1、预算约束;

2、消费偏好;

3、比较静态学;

4、斯勒茨基方程和跨时期选择;

5、通货膨胀;

6、现值:更仔细的研究;

7、对若干时期的现值分析;

8、现值的用途;

9、债券;

10、税收;

11、利率的选择

第二节 资产市场(本节可根据需要不讲和略讲)

1、报酬率;

2、套利与现值;

3、对资产差异的调整;

4、具有消费报酬的资产;

5、对资产报酬征税;

6、应用:金融机构 第三节 不确定性

1、意外消费;

2、效用函数和概率;

3、预期效用;

4、预期效用为什么是合理的;

5、避免风险;

6、资产多样化;

7、风险分散;

8、股票市场的作用 第四节 风险资产(本节可根据需要不讲和略讲)

1、均值一方差效用;

2、风险的测度;

3、风险资产的市场均衡;

4、报酬如何调整

第六讲 消费者剩余、市场需求与均衡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工具消费者剩余;掌握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最后到市场均衡的过程;掌握的是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弹性定义、弹性的各种应用和均衡。

教学重点:消费者剩余、弹性、边际收益、市场均衡、税收 第一节 消费者剩余

1、离散商品的需求;

2、根据需求曲线建立效用函数;

3、消费者剩余的其他解释;

4、从消费者剩余到诸消费者剩余;

5、近似于连续需求;

6、拟线性效用;

7、对消费者剩余变化的说明;

8、补偿变化和等价变化;

9、生产者剩余。第二节 市场需求

1、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

2、反需求曲线;

3、离散商品;

4、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

5、弹性;

6、弹性与需求;

7、弹性与收益;

8、弹性不变的需求;

9、弹性与边际收益;

10、边际收益曲线 第三节 均衡

1、供给;

2、市场均衡;

3、两个特例;

4、反需求曲线和反供给曲线;

5、比较静态学;

6、税收;

7、税收的转嫁;

8、税收的额外净损失

第七讲 生产技术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厂商短期生产理论与长期生产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能够了解二者之间不同的生产活动的特点,并把握其中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生产技术、生产函数、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线、长期与短期、规模报酬 教学难点:技术特征的归纳。第一节 生产的技术

1、投入和产出;

2、技术约束的表述;

3、技术的例子;

4、技术的特征;5生产函数 第二节 等产量线

1、等产量线;

2、短期和长期;

3、可变更投入品和固定投入品 第三节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1、长期和短期;

2、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

3、报酬递减规律;

4、劳动生产率 第四节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

1、报酬递减;

2、投入品之间的替代;

3、生产函数的特例 第五节 规模报酬。

1、规模报酬递增;

2、规模报酬递减;

3、规模报酬不变

第八讲 生产成本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成本概念,并能熟练掌握短期成本理论与长期成本理论,并能把握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各种成本的概念、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教学难点:反要素需求函数的获得过程。第一节 成本的测量

1、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

2、沉淀成本 第二节 短期成本

1、总成本;

2、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3、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4、短期成本的决定因素;

5、成本曲线的形状 第三节 长期成本

1、成本最小化的选择;

2、等成本线;

3、生产者均衡。第四节 长期与短期成本曲线。

1、短期生产的固定性;

2、长期平均成本;

3、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4、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第五节 范围经济

1、产品转换曲线;

2、范围经济程度 第六节 估计和预测成本

1、成本方程与成本函数;

2、成本函数和规模经济的计量

第九讲 利润的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以竞争性市场为研究对象,要求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特征,并着重把握厂商短期与长期均衡的若干情形以及厂商的决策过程。

教学重点: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反要素需求函数、市场特征、厂商供给曲线与行业供给曲线、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

教学难点: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获得。第一节 利润最大化

1、厂商的目标

第二节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利润最大化

1、竞争性厂商的需求和边际收益;

2、竞争性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第三节 选择短期产量

1、竞争性厂商的短期利润最大化;2、竞争性厂商的短期盈利能力最大化 第四节 竞争性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1、厂商对投入品价格变动的反应 第五节 短期市场供给曲线

1、市场的供给弹性;2、短期的生产者剩余 第六节 长期的产量选择

1、零利润;2、竞争的长期均衡;3、经济租;4、长期的生产者剩余 第七节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不变行业;2、成本递增行业;3、成本递减行业;4、税收的短期和长期效应;5、长期供给弹性 第八节 完全竞争市场

1、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定;2、可竞争性市场

第十讲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产业结构的一种极端情况——垄断,要求学生掌握垄断的含义;能够描述出垄断的形成,垄断的经济损失、社会成本;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分析方法解释一些垄断现象。

教学重点:垄断与自然垄断、垄断的社会成本、垄断形成的条件、限制垄断形成 教学难点:自然垄断的形成 第一节 垄断

1、垄断市场中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2、垄断者的产量均衡;3、垄断者的定价法则;4、需求变动对垄断产生的影响;5、税收的作用;6、多工厂模型 第二节 垄断势力

1、勒纳的垄断势力度;2、垄断者定价的简单法则 第三节 垄断势力的来源

1、垄断市场需求弹性;2、厂商的数目;3、厂商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1、价格管制;2、自然垄断;3、回报率管制;4、管制滞后 第五节 买方垄断

1、买方垄断与垄断的异同 第六节 买方垄断势力

1、买方垄断势力的来源;

2、买方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3、双边垄断 第七节 限制市场势力

1、平行定价;

2、掠夺性定价;

3、反托拉斯法

第十一讲 垄断行为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所介绍的几种垄断行为的定义以及实现方式;熟练地运用数学公式或图形曲线来解释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总收益、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分析买方和卖方垄断及其给社会带来的成本。

教学重点:价格歧视、两步收费制、垄断竞争 教学难点:搭售的基本原理及运用 第一节 侵占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 价格歧视

1、一级价格歧视:含义,生活中有哪些一级价格歧视;

2、二级价格歧视:含义;

3、三级价格歧视:含义,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依据 第三节 时期间价格歧视和高峰价格

1、时期间价格歧视、高峰价格定义;

2、高峰价格与三级价格歧视的不同 第四节 两步收费制

1、两步收费制概念;

2、入门费和使用费的确定 第五节 搭售

1、搭售的基本原理、消费决策;

2、混合搭售:混合搭售的原理,比较分开销售、纯搭售、混合搭售;

3、搭售实践:最优价格的确定;

4、配售:概念,配售的优点

第六节 广告

1、广告的效果;

2、广告的简单法则:广告对销售比率的确定

第十二讲

寡头垄断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产品市场垄断、要素市场(劳动力)垄断、买方垄断、上下游一些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机制,另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寡头垄断的定价策略和企业行为。

教学重点:寡头垄断特征与模式、联合定价与合谋 教学难点:各种垄断的模型表述 第一节 要素市场

1、产品市场上的垄断;

2、买方垄断;

3、上游垄断和下游垄断 第二节 寡头垄断

1、选择策略;

2、产量领导;

3、价格领导;

4、价格领导和产量领导的比较;

5、同时设定产量;

6、古诺均衡的一个例子;

7、趋向均衡的调整;

8、多家厂商的古诺均衡;

9、串谋;

10、惩罚策略;

11、各种解的比较

第十三讲

博弈论与寡头垄断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上策、纳什均衡、重复博弈、序列博弈等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学会用博弈论的分析工具思考合作问题、竞争问题、共存问题以及承诺问题。

教学重点:策略选择结构、占优策略、纳什均衡、囚徒困境、序贯博弈、零和博弈 教学难点:最优反应曲线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博弈论

1、博弈的收益矩阵;

2、纳什均衡;

3、混合策略;

4、囚徒困境;

5、重复博弈;

6、实行卡特尔;

7、序贯博弈;

8、遏制进入的博弈 第二节 博弈论的应用

1、最优反应曲线;

2、混合策略;

3、合作博弈;

4、竞争博弈;

5、共存博弈;

6、承诺博弈;

7、讨价还价

第三节 行为经济学(本节可根据需要不讲和略讲)

1、消费者选择的框架效应;

2、不确定性;

3、策略互动和社会准则;

4、行为经济学的评价

第十四讲

交换经济与福利经济学定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学生对一般均衡分析、竞争性均衡实现的条件、效用可能性边界、消费者商品有效配置的实现、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冲突、契约曲线、埃奇沃斯盒形图等要点熟练掌握。

教学重点:埃奇沃思方框图、瓦尔拉斯均衡、均衡的定义、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教学难点:用埃奇沃思方框图进行分析 第一节 一般均衡分析

1、两个相互依赖的市场——向一般均衡移动;

2、一般均衡的实现 第二节 交换的效率

1、贸易的好处:商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分配的原则;

2、埃奇沃斯盒形图;

3、有效配置:交换的效率;

4、契约曲线;

5、竞争性市场中的消费者均衡;

6、竞争性市场的经济效率

第十五讲

生产经济与福利经济学定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竞争均衡的相关概念,并对福利经济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生产的交换经济与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偏好的汇总与社会福利函数。教学难点:竞争均衡的形成 第一节 生产

1、克鲁索经济;

2、厂商;

3、鲁滨逊问题;

4、不同的技术;

5、生产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6、生产与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7、生产可能性;

8、比较利益;

9、帕累托效率;

10、遇难人公司;

11、消费者;

12、分散化的资源配置 第二节 福利

1、偏好的加总;

2、社会福利函数;

3、福利最大化;

4、个人社会福利函数;

5、公平分配;

6、嫉妒和平等

第十六讲

外部效应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掌握外在性的概念,正的和负的外在性和无效率,纠正外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的三个基本办法,对产权理论和科斯定理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外部性的定义与表现形式、Pigou税与Coase定理、公地的悲剧、信息技术。教学难点:如何纠正外部性的办法 第一节 外部效应

1、抽烟者和不抽烟者;

2、拟线性偏好和科斯定理;

3、生产的外部效应;

4、对一些条件的解释;

5、市场信号;

6、公地的悲剧;

7、汽车污染 第二节 信息技术

1、系统竞争;

2、互补性问题;

3、锁定;

4、网络外部性;

5、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市场;

6、市场动态分析;

7、网络外部性的含义;

8、双边市场;

9、权限管理;

10、知识产权共享

第十七讲

公共物品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集中讨论公共物品问题。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性等要点。

教学重点:公共物品的定义、公共物品的需求和供给。教学难点:克拉克—格罗夫斯机制及其问题。第一节 公共物品与搭便车

1、什么时候提供公共物品;

2、私人提供公共物品;

3、搭便车;

4、不同水平的公共物品;

5、拟线性偏好与公共物品;

6、搭便车问题;

7、与私人物品的比较;

8、投票。第二节 克拉克—格罗夫斯机制

1、克拉克—格罗夫斯机制;

2、克拉克—格罗夫斯机制的事例;

3、克拉克—格罗夫斯机制的问题

第十八讲

信息与激励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集中讨论信息与激励方面的问题。通过学习要求掌握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以及委托代理与激励的相关概念和特性等要点。

教学重点: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激励、不对称信息。教学难点:如何有效率的进行激励 第一节 道德风险

1、次货市场;

2、质量选择;

3、逆向选择;

4、道德风险;

5、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第二节 激励

1、发送信号;

2、激励;

3、不对称信息

五、课程学习指导与修读建议

中级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和掌握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经管类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学习本课程,需要学生多涉猎本领域内相关的书籍,多观察、多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一些微观热点问题,逐步培养自身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同时也要注重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掌握其分析方法和基本的理论分析工具,了解其最新发展前沿;另外,在学习活动中,要求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练习。

六、推荐教材与阅读书目

首选教材:范里安著,费方域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选教材:平新乔著,《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推荐阅读书目:

[1]高山晟著,刘振亚译,《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Hal Varian,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sixth edition, W.W.Norton & Co., 2005;

[4]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3版·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 张军译,《微观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曼斯费尔德著,黄险峰等译,《微观经济学》(第九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下载中大管理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大管理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观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2011.3.3

    《微观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2、 课程代码: 3、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4、 适用专业:经济与管理学部各专业(本科) 5、......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共五篇]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2、 课程代码: 3、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4、 适用专业:经济与管理学院各专业(本科) 5、 课程......

    王则柯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Èýѧ·ÖÖм¶Î¢¹Û¾-¼Ãѧ½Ìѧ´ó¸Ù ÍõÔò¿Â MICROECONOMICS ( 3 credits, as of 2002 ) Classroom Lecture Notes ( As a minimum ) By Wang......

    厦大经济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 程 名 称: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微观经济学(英文) Mi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 必修 编号: 学时: 60 主编姓名:赵健......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合集五篇)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文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 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 学时数: 50 学分:3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中级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单位......

    复旦大学2013年管理学院860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本试题由热心网友“含尘霰”回忆,在此表示非常感谢,祝好人一生平安】今年非常意外地出了30分的选择,3分×10 。基本上是送分的。 其余的题目 -生产函数为Q=KL^2,R=15,L=10 。求......

    2010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考研经验谈(共5篇)

    2010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考研经验谈 之所以在这里写些经验,是因为想到第一年考研刚开始自己的那种茫然无措,而一些师兄师姐们的热心帮助真的让我在专业课的复......

    微观经济学心得体会

    读微观经济学心得体会 记得你之前和我们说过读经济学的书的话可以选择梁小民的书,他的书的语言容易理解,所以我进了图书馆就去搜寻梁小民,但遗憾的是,怎么找也找不到,所以,我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