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唐诗宋词6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 苏教版选修

时间:2019-05-15 01:4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 唐诗宋词6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 苏教版选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 唐诗宋词6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 苏教版选修》。

第一篇:高中语文 唐诗宋词6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 苏教版选修

蝶恋花 教案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能对诗歌中的练字进行鉴赏。

2.了解北宋早期婉约的词以婉约的风格为主流、以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感受词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2.把握诗词中常用意象的含意,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3.欣赏探究名句,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练字进行鉴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象文章,体会古代诗词的情感。

2.北宋早期婉约的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教学重难点:

1.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能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练字进行鉴赏。2.通过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象文章,体会古代诗词的情感。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回忆所学欧阳修文章及有关重要文句

二、听录音朗诵

三、朗读,体会情感

四、文本研读: 李清照的《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李清照为何酷爱这句?

明确:李清照本人也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个“深”字的重叠,前两个重叠直接强调深的程度,第三个“深”又推进一层,与“几许”构成疑问语气,与下面的“杨柳堆烟,落幕无重数”呼应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游冶处”就是“章台路”。这句是倒装,应为:楼高,不见玉勒雕鞍游冶处——章台路。“春”字如何理解?

明确:“春”字语意双关,表明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词中女子自己的青春年华。结句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

明确:有我之境,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加到客观的景物里去,缘情造景,这就是有我之境。“泪眼看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泪眼”表明词里女主人公自己心情已经非常激动,把自己的情感附着到“乱红”之上,这应该是借景抒情。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三句的艺术手法及效果。

庭院深深,但有多深远呢?远处是茂密朦胧的层层杨柳,近处是重重密遮的帘幕,构成了一幅深闺独处图,意境孤寂凄冷,运用烘托渲染的手法,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寂寞与独处的怨恨之情寄寓居处的幽深之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着一“怨”字。

女主人公如何孤寂凄苦的原因何在呢?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原来丈夫正乘坐着豪华的车骑,在温柔富贵乡里尽情享乐呢。与闺妇的处境形成对比,既点出了女子怨恨的原因,也传达出“楼高不见章台路”的怨恨之情。着一“恨”字。

“雨横(hèng)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表达了闺妇怎样的愁思?

在猛烈的风雨之中,春天将去,一天又逝,黄昏时独自掩门,人既未归,又无计留春,将无限的孤独凄凉和红颜易逝的凄苦表达得深沉感人。着一“伤”字。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寄深于浅,借景抒情,包含多层意蕴,说说有哪几层意蕴。

采用层深手法,写深婉绵邈的情思,自然浑成。毛先舒《古今词论》: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 着一“苦”字。

此词是闺怨词还是政治诗?

清代人张惠言《词选》认为这首词是一首政治诗,有道理吗?

清代人张惠言认为,“庭院深深”就是说皇宫已经非常深远,不易进入;“楼高不见”是说君王又不觉悟;“乱红飞去”喻大臣被贬逐,即北宋韩琦、范仲淹被贬。王国维则认为张惠言是穿凿附会,在《人间词话》里说:“固哉,皋文(张惠言字)之为词也!”认为本词也是兴到之作,没有寓意,就是写豪门大户的弃妇之怨。小结:就时代论文

王国维批评张惠言主要依据北宋早期词的特点和风格,北宋,柳永开始写市民生活、苏轼完成了词由主要写儿女艳情,转向表现社会生活的内容的转变。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词作,题材相当狭窄,主要写艳情,以娱乐抒情见长,少有寄托,同时代的范仲淹写了少量的边塞词,欧阳修还嘲笑他为“穷塞主之词”,王国维甚至称北宋早期词为“倡优也”,所以《蝶恋花》不可能是政治诗,这是时代限定的。

内容基本承袭唐五代艳词,艺术手法高超,意境深远,体现北宋词“格高韵远”的发展创新。

五、板书: 怨→恨→伤→苦

六、作业: 背诵本词

第二篇:蝶恋花欧阳修教案

东海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组

主备人:鲍业秀

审核人:高萍

编号:03 唐诗宋词选读

《蝶恋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生能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说出全词大意。2.学生能对词中重要字句进行个性化解读和鉴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生能对词中重要字句进行个性化解读和鉴赏。

2.学生能说出“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三句的艺术手法及效果。3.学生能分析“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包含的多层意蕴。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在浩如烟海、众星捧月的文学作品里,以“蝶恋花”为词牌的诗词层出不穷。李煜、柳永、晏殊、苏轼等伟大诗人均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高一时我们学过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欧阳修作为文人为我们展示了《蝶恋花》的又一境界。它能在众多诗词中脱颖而出,至今流传不衰,源于怎样的艺术魅力呢?就让我们走进他,去品味品味。了解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二、自主合作交流展示

1.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解全词大意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茂密堆积如烟,披挂下来的枝条如同重重帘幕,无从记数。那个人却乘着华美的车骑,淹没在被高楼挡着的烟花柳巷,面对暮春三月的狂风暴雨,只能掩上门等待到黄昏,怎么才能留住春光呢,流泪问花花不语,只见那片片零乱的落花从千秋上飞过。2.明确这首词的主旨。

这是一首抒写闺中情思的词,“闺怨”是它的主题,以其细腻委婉的感受而闻名。同时,通过对上层妇女的苦闷的描写,抒发了个人抱负得不到施展的感慨。东海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组

主备人:鲍业秀

审核人:高萍

编号:03 3.这首词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

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4.上下片所写时间有何变化。上片写早晨,下片写黄昏。

三、细读文本,合作解疑

1.全词的眼在“怨”“恨”“伤”“苦”这四个字上,请找出词句一一对应。“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写的是“怨”,“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写的是“恨”,“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写的是“伤”,“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写的是“苦”。

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三句的艺术手法及效果。

庭院深深,但有多深远呢?远处是茂密朦胧的层层杨柳,近处是重重密遮的帘幕,构成了一幅深闺独处图,意境孤寂凄冷,运用烘托渲染的手法,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寂寞与独处的怨恨之情寄寓居处的幽深之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着一“怨”字。

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寄深于浅,借景抒情,包含多层意蕴,说说有哪几层意蕴。

采用层深手法,写深婉绵邈的情思,自然浑成。毛先舒《古今词论》: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着一“苦”字。

五、拓展迁移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下阕回避对斗草场面的正面,而只写人物斗草前后的活动和心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燕子来时新社)写风俗人情,在下片,只攫取了一个断片,俨然是一出喜剧小品。这里,人物的主要活动是斗草,作者却有意回避了对于斗草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和心情,收到了虽少总多、耐人悬想的效果。2.这首词“格高韵远”体现在何处?

答:全篇用白描手法及清新明快之笔触,描绘春光之明媚与少女之纯洁可爱,与当时流行写女性伤春悲秋、感伤凄苦之作品大异其趣,令人耳目一新。

第三篇:欧阳修蝶恋花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掌握作者从闺妇写离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欧阳修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作者从闺妇写离愁的方法。

2、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法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回忆和欧阳修有关文章及有关重要文句。

二、总体把握:

1.朗读全词,说说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从时间、地点、人物方面引导学生回答】

此词写暮春闺怨,是闺怨词。

2.这首词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

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

3.上下片所写时间有何变化?

上片写早晨,下片写黄昏。

三、具体分析:

“庭院深深深几许。”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深深深”三字有什么妙处?

“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再用一个“深”字,让庭院的“深”“旷”更加深入和强化。暗示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总结:前人尝叹这首词叠字之工,是这首词特色之所在,我们不妨说这首词景写的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板书:景深 情深 意境深】

【我们先来看看景写的深】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词人像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大师一样,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所作了精心的安排。庭院幽深、空旷,现在讲到了院中景,“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这一个“堆”字,好在哪里?

写出了杨柳之密,雾气之浓,阻碍了女主人公远望丈夫的视线,传达出深居闺中的孤独凄苦之情。

【词人又将镜头摇向了帘幕,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又是一重,这一个“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无比幽深】

【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深闺独处图,意境孤寂凄冷,运用烘托渲染的手法,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寂寞与独处的怨恨之情寄寓居处的幽深之中。着一“怨”字。】

【板书:情深:怨】

【女主人公孤寂凄苦的原因何在呢?】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原来丈夫正乘坐着豪华的车骑,在温柔富贵乡里尽情享乐呢。词人没有让你立刻看到深闺的女子,而是把你的视线转到她丈夫那里。这里丈夫的享乐与闺妇的处境形成对比,既点出了女子怨恨的原因,也传达出“楼高不见章台路”的怨恨之情。这里也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造足了悬念,然后让人物出场。

着一“恨”字。

【板书:恨】

下片写情,请通常也是和景结合的,即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雨横(hèng)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春”字如何理解?

“春”字语意双关,表明上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词中女子自己的青春年华。

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着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这句话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着一“伤”字。

【板书:伤】(既感伤春天留不住,也感伤自己青春易逝,容颜不再)

于是她感到无奈只好把情感寄托在和她同命相连的的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句包含了无限的伤春之感。

清人毛先舒评曰:“词家意欲层深,语欲浑成。作词者大抵意曾深者,语便刻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两难兼也。或欲举其似,偶拈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

【板书:层深而浑成】他的意思是说语言浑成与情意层深往往是难以兼具的,但欧阳修词的这两句却把它统一起来了。所谓“意欲层深”,就是人物的思想感情要层层深入,步步开掘。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寄深于浅,借景抒情,包含多层意蕴,说说有哪几层意蕴?

采用层深手法,写深婉绵邈的情思,自然浑成。第一层女主人公因话而有泪。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触。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只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花。累因愁苦而至,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这个对象此刻已幻化为花,或者说花已幻化为人。于是女主人公向着花儿痴情地发问。第三层是花儿竟一旁缄默,无言以对。是不理解他的意思呢,还是不肯给予同情,令人纳闷。第四层花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她似地纷纷飞过秋千而去。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怎能不让人伤心!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

总结:词人一层一层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像竹笋有苞有节一样,自然生成,逐次展开。在自然浑成、浅显易晓的语言中,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这又是本片的一大特色。

2、结句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

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加到客观的景物里去,缘情造景,这就是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泪眼”表明词里女主人公自己心情已经非常激动,把自己的感情附着到“乱红”之上,这应该是借景抒情。

3、词中写了景,写了情,而景和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境,最后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词的意境深。从环境、时间这两点分别怎样体现意境深的?

从环境来说,由外景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从时间来说,上片是写浓雾弥漫的早晨,下片是写风狂雨暴的黄昏,由早及晚,逐次打开人物的心扉。

近人俞平伯评曰:“三月暮”点季节,“风雨”点气候,“黄昏”点时刻,三层渲染,才逼出“无计留春住”。

四、扩展延伸:

探究北宋早期婉约词词的特点,评价其在词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影响

1、内容:同学们在预习时比较集中地问到三首词的作者与词中抒情主体的关系,明明是男子,却以女性主体出现。三首词基本上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作者尽量淡出抒 情主体的角色,这是当时的词风所决定的。以词为“诗余”,走的是五代、南唐词人艳词的老路,在题材上仍以传统的红粉佳人为主,明显受到唐五代“诗庄词媚” 思维定式的影响。北宋早期词人,多应酒宴之间歌儿舞女的要求,填词当筵演唱。北宋早期词人作词,是随意性的应酬,是业余的娱乐消遣,是逢场作戏,是私生活 的真实描写,是无遮掩性情的流露。

晏欧词也有所开拓创新。如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由传统的红粉佳人写到了乡村“采桑径里”的女伴,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脂粉气淡了几分,给词坛带来自然清新的气息。如欧阳修《踏莎行》里男性开始悄悄成为主体。

这就体现出本课课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中的“格高韵远”,初步显示出不同于唐五代艳词的特点。

2、艺术形式:

对仗:《破阵子》三组工整的对偶句,《踏莎行》两组精巧的对偶句,还有句中的对偶,如“草熏风暖”“雨横风狂”等,加上散句,既具有对称和谐之美,也具有袅娜多姿之态。

风格:柔媚婉约,细腻别致。

声韵:平缓舒徐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韵脚,精严多样的字声配合,别具一种雍容富贵的气度。雅致文丽的语言,使词向典雅净洁的方向迈进一步。

词的形式更加成熟,味道更加隽永,与唐五代词相比初步显示出韵味隽永的特点。

结论: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北宋早期词艺术手法胜于思想内容,令词的形式丰富多彩,声韵格律变化繁多而又规范整饰,创作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高水平。是宋词走向成熟、走向巅峰的重要发展阶段。

五、板书设计:

景深

情深:怨—恨—伤—苦

意境深

六、布置作业:

背诵《蝶恋花》

七、教学反思:

开头问学生这首词讲什么内容,学生很难一下子回答出来,所以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三方面引导学生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第四篇:高中语文《将进酒》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将进酒》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诗人反客为主写劝酒歌的原因 ;(2)熟悉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2、能力目标:

(1)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2)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3、情感目标:了解相关的酒文化。

4、教学重点: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5、教学难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余光中的诗中有这么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课件),这是写谁的?杜甫《饮中八仙歌》有对他的精彩描述: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课件)你读到的是怎样的李白?

如此一个好酒、狂放的李白喝起酒来是怎样的情形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將进酒》。

二、释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背景简介 跟谁喝酒呢?

注意课本注释,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四、整体感知

1、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曾满头青丝,傍晚却变成如雪一般。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获得。

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真要干杯三百。岑夫子,丹丘生,请快饮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细细欣赏。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惜,但愿永远沉醉不得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情感: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须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

2、学生自由放声朗读,揣摩: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

形象:大醉,酣卧不起。

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3、那么,老师又产生疑惑了: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

①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②“销万古愁”,也就是借酒消愁。

4、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把全诗朗读一遍,也许能拨云见日。

我们知道,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心中难免郁闷。又根据课下注释:诗人此时已是年过50的老人。韶华已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地抒发不平之气。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诗歌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怀的。

五、诗意解析

1、请问,李白的愁怀在诗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 悲伤――欢乐――愤激――狂放

2、具体是哪几句写悲伤? 首二句。

3、作者悲伤的是什么? 时光易逝,人生易老。

4、诗人在这两句中使用的是什么手法来表达这一感慨的? 比兴。

5、老师有一点不理解:我们都知道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黄河之水山上来”了,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是毫无道理吗?

作者这里是使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6、像这样的夸张手法,本诗中还有哪几处? “朝如青丝暮成雪”“会须一饮三百杯”“斗酒十千”“五花马,千金裘”“万古愁”。比兴和夸张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重要体现。

7、言归正传。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 ①既然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

②悲又何益?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

8、好,让我们把诗的前半部分连起来读一遍。

既然是把酒行乐,就不免举杯相劝。诗人呼告朋友,“将进酒,杯莫停”。而且长歌一曲,以抒心志。但诗人的心情好像并不痛快。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句劝酒词。

9、“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诗人的真心话吗? 不是。是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慨之词。

10、“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是真的在羡慕饮者还是另有所指? 另有所指。这是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痛彻总结。

11、诗人为何举陈思王曹植的例子来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一样的才思敏捷,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诗人此例是拿曹植自比。

面对着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现实,诗人内心有太多的不满和不平。这无限的激愤表现在行为上就成了无比的狂放。“主人何为言少钱,经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真是——“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

六、课堂总结

读李白的这一首《将进酒》以及他的其他饮酒诗确实能让我们产生的审美感受,但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还是一种消极行为。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赠诗给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种豪放不羁的洒脱一但与酒结缘是要以付出生命的健康为代价的。所以,敬其人,好其诗,却不可模其行。正所谓美酒诱人,可不要贪杯呦!

板书设计:

悲伤——欢乐——激愤——狂放

第五篇:语文选修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踏莎行》《蝶恋花》教案.

语文选修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踏莎行》《蝶恋花》教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能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2、了解北宋早期婉约的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3、了解欧阳修在北宋词坛的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2、把握诗词中常用意象的含意,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欣赏探究名句,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章,体会古代诗词的情感。

2、北宋早期婉约的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教学重难点】

1、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能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2、通过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章,体会古代诗词的情感。[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1、回忆所学欧阳修文章及有关重要文句

2、引入两首词

二、听两首词录音

三、朗读,体会情感

四、质疑、讨论 《踏莎行》:

选写残梅、细柳有什么作用?

①选写残梅细柳有交代时令、描写路上所见景色的作用。②“残梅”暗用《荆州记》的典故:“陆觊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而眼前梅已残,无法寄赠家人;“细柳”也暗用折柳送别的典故,想到家人送别情景。表明行人思念家人的意思。

“草熏风暖”是描写春色秾丽,以乐景写哀愁,在大好春光里离家远行,更觉悲伤。“摇”形象写出行人不忍速行,时时勒紧缰绳,眷顾美好景色的情态。“离愁渐远”怎么会“渐无穷”?

常理离愁越远越淡,然而这里离愁越远越多,原因是离家,离思念自己的女子越远。生动形象地表现行人的悲伤之情。

“春水”的比喻好在何处?

“春水”比喻愁情,承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写法,以形象表现抽象,也是以乐写哀。“离愁渐远渐无穷”和“迢迢不断”为比喻作了两层铺垫,很是自然。

叠词的效果

起强调作用,强调是指全部的、所有的、满满的柔情、思念以及哀怨。如何理解登高、远望的写法? 登高是为了远望,不要登高是因为无法远望,无法远望的原因是平阔的草地之外是春山,春水已经无情的遮断了远行人的身影。这是层层深入的写法。

“春山”是闺中人想象、思念所能达到的极限,这以后的痛苦只能让读者去想象了。结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视角的探讨

上阕写行人,由景到情再到景,下阕写闺人,由近及远。全词到底是从行人的角度写还是从闺人的角度写呢?这里存在一个视点的问题。

关 键在下阕的“楼高莫近危阑倚”一句,这是远行人对闺中人的劝告,“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其原因的解释。全词是从行人的角度写的,下阕是行人 推想家中女子思念的情景。前人常常用这种虚想模拟的写法,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小结:整体把握。

首先从全词上下两阕整体把握,理清相互关系,判断出行人是主,闺中人是宾,从而水落石出,豁然开朗。

再 从作者创作的整体考虑,欧阳修同期诗《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shā,长,路长)。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 水上槎(chá,竹排)。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这首诗写自己春日在南方旅途中思念家中的情感,与我们对《踏莎行》的解读一致。

行人是主,体现出北宋词的发展创新,是“格高韵远”的表现;闺中人是宾,承袭唐五代艳词之风。

《蝶恋花》: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李清照为何酷爱这句?

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个“深”字重叠,前两个重叠直接强调深的程度,第三个“深”又推进一层,与“几许”构成疑问语气,与下面“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呼应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游冶处”与“章台路”之间有关系吗? “游冶处”就是“章台路”。这句有倒装,应为:楼高,不见玉勒雕鞍游冶处――章台路。

“春”字如何理解?

“春”字语意双关,表明上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词中女子自己的青春年华。

结句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

之境,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加到客观的景物里去,缘情造景,这就是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泪眼”表明词里女主人公自己心情已经非常激动,把自己的感情附着到“乱红”之上,这应该是借景抒情。

清代人张惠言《词选》认为这首词是一首政治诗,有道理吗? 清代人张惠言认为,“庭院深深”就是说王宫已经非常深远,不易进入;“楼高不见”是说君王又不觉悟;“乱红飞去”喻大臣被贬逐,即北宋韩琦、范仲淹被贬。

王国维认为张惠言是穿凿附会,在《人间词话》里说:“固哉,皋文(张惠言字)之为词也!”认为本词只是兴到之作,没有寓意,就是写豪门大户的弃妇之怨。

小结:就时代论文

王 国维批评张惠言主要依据北宋早期词的特点和风格,北宋,柳永才开始写市民生活、苏轼才完成了词由主要写儿女艳情转向表现社会生活的内容的转变。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词作,题材相当狭窄,主要写艳情,以娱乐抒情见长,少有寄托,同时代的范仲淹写了少量边塞词,欧阳修还嘲笑他为“穷塞主之词”,王国维甚至称北宋 早期词为“倡优也”,所以《蝶恋花》不可能是政治诗,这是时代限定的。

内容基本承袭唐五代艳词,艺术手法高超,意境深远,体现北宋词“格高韵远”的发展创新。

五、读晏殊词,比较:三首词都写春景,它们有何异同? 齐读三首词。

三首词都描写春天景色,时间有些差别:《踏莎行》时令略早一些,《破阵子》《蝶恋花》略晚一点,是暮春景色。

都写到落花:《破阵子》纯粹交代时令,描绘春色;《踏莎行》既交代时令,也表现别情;《蝶恋花》主要借落花抒发怨妇之情。

手法不同:《破阵子》是正衬,《踏莎行》是反衬,《蝶恋花》是借景抒情。

六、探究北宋早期婉约词词的特点,评价其在词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影响

1、内容:同学们在预习时比较集中地问到三首词的作者与词中抒情主体的关系,明明是男子,却以女性主体出现。三首词基本上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作者尽量淡出抒 情主体的角色,这是当时的词风所决定的。以词为“诗余”,走的是五代、南唐词人艳词的老路,在题材上仍以传统的红粉佳人为主,明显受到唐五代“诗庄词媚” 思维定式的影响。北宋早期词人,多应酒宴之间歌儿舞女的要求,填词当筵演唱。北宋早期词人作词,是随意性的应酬,是业余的娱乐消遣,是逢场作戏,是私生活 的真实描写,是无遮掩性情的流露。

晏欧词也有所开拓创新。如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由传统的红粉佳人写到了乡村“采桑径里”的女伴,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脂粉气淡了几分,给词坛带来自然清新的气息。如欧阳修《踏莎行》里男性开始悄悄成为主体。

这就体现出本课课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一)》中的“格高韵远”,初步显示出不同于唐五代艳词的特点。

2、艺术形式: 对仗:《破阵子》三组工整的对偶句,《踏莎行》两组精巧的对偶句,还有句中的对偶,如“草熏风暖”“雨横风狂”等,加上散句,既具有对称和谐之美,也具有袅娜多姿之态。

风格:柔媚婉约,细腻别致。

声韵:平缓舒徐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韵脚,精严多样的字声配合,别具一种雍容富贵的气度。雅致文丽的语言,使词向典雅净洁的方向迈进一步

词的形式更加成熟,味道更加隽永,与唐五代词相比初步显示出韵味隽永的特点。结论: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北宋早期词艺术手法胜于思想内容,令词的形式日益丰富多彩,声韵格律变化繁多而又规范整饰,创作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高水平。是宋词走向成熟、走向巅峰的重要发展阶段。

七、布置作业:

教材“阅读提示”里认为,晏殊词“理深旨远”,有同学在预习时提出不同看法。请你再选读几首晏殊词,谈谈自己的看法?

背诵三首词。

八、教后笔记

《蝶恋花》教案 原文: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本词在怀念亲人的文面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2. 理解词作的浪漫主义色彩。二. 重点难点把握

重点 词人奇特的想象和典故在词中的表现力。难点 怀亲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相统一。三.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1.杨开慧(1901-1930),乳名霞,字云锦,湖南长沙县清泰都(乡)人,毛泽东恩师杨昌济之女。毛泽东的夫人,1901年9月26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1913年到长沙读书,1918年随父杨昌济到北京1920年回湘读书,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当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回到家乡板仓,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遭受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这时,杨母找到蔡元培等,请他们发电报保释。军阀何键接电后,马上下令行刑,并回复蔡元培等诡称接到电报前已经处决。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2.本词写作背景

1957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5月11日回信,寄上他的这首《蝶恋花》,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去处的问题。

(二)品味词义,体会感情: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首句“失”字是实写,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悼念,同失爱侣,两个“失”字表达了共鸣

之情,体现了对李淑一的革命情谊。

“骄杨”如何理解?为何不用“娇”? 毛泽东解释道:“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词中开篇称杨开慧为“骄杨”,就是借“骄阳”的谐音书写了杨在自己心目中的如日中天的生命形态,为革命洒尽热血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透露了自己不无骄傲的内心自豪与积聚多年的无限怆痛。

(1962年,当友人章士钊请教作者“骄杨”一词寓意时,毛泽东无限崇敬的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稍后,当二儿岸青、二儿媳邵华请求父亲把《蝶恋花。答李淑一》手书给他们时,毛泽东当即铺纸握笔,沉思有顷后,挥笔题写:“我失杨花君失柳……”岸青邵华还当是父亲笔误,询问道:“爸爸,不是‘骄杨’吗?”毛泽东满怀爱慕和怀念之情道:“称‘杨花’也很贴切。”)

第二句“杨柳”用谐音和比喻,两位烈士的英魂像杨花柳絮一般轻轻飘飘地直上天去。其革命精神将传布四方,鼓励生者,教育来人,直至感动天上神仙。这里用“轻飏”二字,首先架设了从实到虚的一个连接通道,其次,把感情从首句中表现得悲痛转向对烈士革命精神永生的歌颂,这是这首词的重心。所以,“轻飏”二字使词的上半阕从地上到天上,从现实到幻想,产生了一种奇特的飞跃,很自然地完成了感情的转变。这句用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写烈士到天上后受到的热情款待。从表现手法上看属于用典。前一句写烈士一方面向月宫仙人问好,另一方面又询问仙家有什么特殊的东西,非常生动地描绘了烈士乐观豪迈的性格。后一句写吴刚捧出月宫里特有的礼物桂花酒来款待烈士,表现了烈士壮烈牺牲,仙人都为之感动的情景。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嫦娥伸展宽大的衣袖在万里长空中献舞,这两句是承上阕继续写仙人的敬意。后两句写想象英烈们知道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终于获得成功,他们激动、兴奋,以至于喜极而泣。“泪飞顿作倾盆雨”,烈士思想感情的巨大波涛借助这夸张的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忽报”二字把词义从天上带回人间,这种奇特非凡的想象,是浪漫主义的象征。没有这种丰富灵动非凡的想象,就不能充分体现烈士轻飏飞动的灵魂和精神,词作者的悲痛哀婉与思念之情也将难以达到言近旨远的美学境界。

(三)比较阅读,理解本悼亡词的与众不同之处。

《蝶恋花 答李淑一》本是一首悼亡词,诗人却使之升华,成为一曲忠魂颂。杨开慧不仅是妻子的角色,她和柳直荀一样是无数烈士的光辉代表,词中运用浪漫主义想象勾勒的烈士远赴天国受到的礼遇,正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英雄的美好情怀和高尚品格的崇敬。这一构想,使作品的情感空间一下超越了家人私情的狭小格局,升腾拓展出宏阔的社会历史画卷。怀念亲人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达到了统一。

比较苏轼的《江城子》苏词表达了对亡妻的不尽思念,很感人,但毛泽东没有像苏轼那样仅仅表达夫妻之情,他的情感属于他那气象万千的伟业。所以苏轼“惟有泪千行”,而毛泽东则“泪飞顿作倾盆雨”,因为英烈们的事业感天地,泣鬼神。

(四)本词的艺术特色:

本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具体表现手法有: 1.想象与夸张 2.谐音与双关 3.用典:

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首词,作者冥想吴刚、嫦

娥两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迎接烈士的盛情,正具备这种增容的多层次感:人民对英雄的拥戴,对英雄业绩的敬服,作者本人的领袖豪情(连广寒宫里的非现实的人都如此归顺)等,词意境界因而超越了字数的限制而更加开阔,词的内蕴也因而丰厚起来。

(五)作业 1.背诵

2.阅读所发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怀。

下载高中语文 唐诗宋词6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 苏教版选修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 唐诗宋词6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 苏教版选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马致远散曲二首》教案1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马致远散曲二首》教案 一、作者介绍 马致远(约1250—1321),名不详,字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宪宗、元世祖时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奔走求仕。成宗时期参加“元贞书会......

    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大全5篇]

    关汉卿散曲二首 一、作者介绍 关汉卿(约1225—1300),号已斋叟(一作已斋,又作一斋),大都(今北京)人,一说祁州(今河北安国)人,我国古代杰出戏曲家和元代著名散曲家。1958年,被世界和......

    苏教二上识字6教案(★)

    识字6 设计者:郑雅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通过网络自主搜集的资料理解词语。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能熟练地运用本课中的词串向爸爸妈......

    2016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6 边塞战争诗》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大全

    边塞战争诗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学习边塞诗中的景物描写的方法,理解浪漫主义的风格。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3、学习边塞诗描绘边塞风光和抒发战场杀......

    高中语文:1.2《湘夫人》教案(新人教选修)

    屈原《湘夫人》 教案 一、导入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教案全集

    粤教版选修2教案全集(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1 、《小石城山记》 【教学目标】 1 、感受小石城山的特点。 2 、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粤教版 高中语文 选修目录

    粤教版 高中语文 选修目录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导语 基本阅读 1、 王维诗四首:积雨辋川庄作、辛夷坞、送沈子福归江东、观猎。 2、李白诗四首:梦......

    苏教六下6最大的麦穗教案

    《最大的麦穗》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2、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