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实践活动感悟
我是小小建筑师
舟山第二小学三⑶班 王新铖
星期一,老师带我们去舟山实践基地参加活动。我上了陶艺、建筑设计、木工等课。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建筑设计课了。
在建筑设计课上,老师要求我们在八十分钟内用吸管和别针做一座房子,必须要两层,而且每层必须要承受三百克木板的重量。听到这些要求后,我立刻和另一名同学组合在一起,开始设计房子。我们先用四根短吸管搭在一起。接着,我们用两根长吸管按对角线交叉,把正方形固定了起来。我们照着这个图案做了六个。正当我们要把这几个图案拼成一个正方体时,难题来了,怎么把这些图案拼起来呢?我们对着这些吸管,想了好久好久。这时,我看到了别针,我灵机一动,心想:可以用别针连接呀!于是,我把想法说给了我的“搭档”听。他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立刻和我把图案拼成了一个正方体。但是,我们用了五十分钟才拼成。我说:“我们必须节省点时间了。可是怎么节省呢?”于是,我们又想了好长时间。这时,他说道:“我们可以用两个短吸管插在里面,直接当两层呀!”我说:“好的。”于是,我们把两根短吸管交叉,插了进去,把一层楼分为上下两层。这下好了,只差屋顶了!我们把四根长吸管用八枚别针固定在了一起。这样,房子就做好了。到了试验阶段,我非常紧张,生怕我们辛辛苦苦做的房子承受不住木板的重量。我们小心翼翼地把木板放上去,紧张地把手拿开,房子“巍然不动”。啊!我们成功啦!我们是小小建筑师啦!
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建筑设计不但要注意节省时间、节省材料,还要注意造型美观、用料结实;我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沉着冷静一定能转败为胜;我更懂得了团结合作有力量,分享交流有智慧。我很开心,今天,我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小小建筑师!
第二篇:实践活动感悟
实践活动感悟
这次实践活动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突出的感受就是通过实践活动平台,眼界更加开阔,心灵更加清纯透彻,对奉献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感受也更加深刻。正如雷锋那朴实的服务口号“助人助己,乐人乐己。”,以助人为快乐之本作为座右铭。
在实践的时期里,我很荣幸地成为组长。我们组员团结协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我们经受阳光的洗礼,汗水的淋漓,当别人问起我们是否疲累的,是否抵触时,我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重担。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所代表的其实并不是个人,而是我们大学生的形象,我们必须做好。我们对每个人都一直在微笑着,衣着整齐的做自己的工作,在他人需要时总是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
也许他人会认为,我们所要完成的工作是很简单的,但是简单中的学问却真的不少。就说帮助宿管阿姨打扫卫生吧。许多窗户玻璃很脏,空间也狭小,想要擦干净还真不是件容易的。必须耐心地一点一点的清洗,擦拭,然后抹干。否则,玻璃总会留下一些水渍之类的,看起来还是不干净!虽然温度不高,但在烈日下,我们还是流下大滴大滴的汗水,所以我们还得静下心来细心地工作。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亲自组织、策划,亲身志愿服务,这就好像是一个工作岗位的小型平台,真正全身心投入地去工作,因为我们都明白,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与公共关系 我想,做实践活动,当志愿者,最重要的是要成为一个有心人,也许我们做不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却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用这种方式来培养自己的一颗爱心、一颗好心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这感觉我是在真正实践活动之后才获得和理解的。如果把学雷锋的这种志愿服务当作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时时刻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奉献爱心的事,我想这就是实践活动所要领悟的真谛。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去服务社会,去为更多的人送去温暖,让更多人看到希望。
“用双手去奉献我们的爱”是雷锋精神的使命。
我们就是当代的雷锋,是徐徐升起的朝阳,是希望和爱心之光„„
奉献是爱心铸造的一道彩虹,五颜六色,清新飘逸,带给人温磬和快乐,也是连接的纽带,连接着你我他,汇成心的桥梁,更是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的一双手。
最后,真心的感谢这次实践活动。在这期间,我得到的不仅仅只是一些理论,更多是得到了许多书本上永远所学不到宝贵人生财富,如果再有这样的机会,我会努力去争取,尽自己的所能给同学给社会一点回报。
第三篇:小学生实践活动
2012—2013小学生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围绕“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让学生在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施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二.主要措施:
(一)教师指导要落到实处: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老师指导不能只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偏重书面的方案完成,忽视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主题活动不能浮于表面,缺少深度。
1.指导教师要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编写活动设计,参考设计:主题来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2.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应有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
3.指导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
指导如何选择主题,到哪里去找问题?怎样把问题变成研究课题?指导制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的内容,如要做什么?怎样做?做成什么?指导学会社会调查,如确定调查的内容,确定调查的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整理调查数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指导学会整理和分析资料,对记录的目的,记录的原则,记录的方法
进行辅导。指导选择成果表现形式,有文字类:课题研究论文;有实
物类:模型,音像制品,多媒体制品,网页,广告;在选择成果表现
形式的原则、方式方面给予指导。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和研究成果:可以写小论文、活动日记等。
4.指导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科学评价。
2012—2013小学生实践活动总结
这次实践活动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课外时间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针对本次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一.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经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明白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接触顾客中,让学生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有自信使学生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
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泸高分校庞维芳
2013.06
第四篇:暑期实践活动感悟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悟
2014年7月9号是我人生中非同寻常的一天,这天,我解开了我二十年心中的疑团,这天,我看到了出生以来未曾见过的人,这天,我体会到,上天为什么是公平的。
今天我跟随班级大部队来到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没有想过去到那里会见到什么人,到地点以后,见到有交警大队的民警同志,有社会人士,大家争相拍照,门前摆了一大排人们带来的物品,有生活用品,有学习课本,一些小朋友也来到这里献爱心,这让我们越发好奇,我们要见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群孩子。很快,在一个所有人拍过一个大合照以后,我们在一个温文尔雅的解说员的带领下,开始了了解福利院儿童的过程。
我们先参观的是福利院为孩子们搭建的虚拟实践平台,我们了解到,这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是正常,全部都是有各种各样的障碍,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很难自己完成的,在社会上生活更是强人所难,可是他们又必须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福利院为他们搭建虚拟实践平台,在这里,我们见到有很多的像虚拟超市,虚拟银行,甚至是虚拟货币(当然在外面是不流通的,只是孩子们的体验道具),让孩子们最大限度的了解外面的人是怎样生活的。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区,这里有各种孩子们画的画,捏的橡皮泥作品,当然最多的院里设置的环境,因为孩子们有这样那样的障碍,所以,主要是为孩子们提供这样的环境,来刺激孩子的感观,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一定可以有非常大的进步,至少,不会因自己的身体状况而自卑。
终于到了拉开大幕的时刻,解说员带我们来到了孩子们上课学习的地方,这里的孩子因为身体原因,除了平时我们的常用的年级制,还要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进行不同对待,将有视觉障碍的孩子在一个教室,身体有残疾的在一个教室等等,如果孩子的身体状况实在接受不了教育,就要先接受康复治疗,在这里我们的身心是最受震撼的,我们以前总是在抱怨自己的生活有多么不如意,总是抱怨学习太苦太累,总是抱怨餐厅的饭不对口味,总是抱怨大学生活太无聊,我们一直以各种数不清的理由去埋怨,可是我们何曾想到,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依旧在艰难地生活着,他们的条件不如我们,他们连我们像吃饭,睡觉,上学,恋爱,生气,甚至是抱怨,这些认我们为是习以为常的生活都无法正常地进行,可他们依旧在坚持,依旧在相信,依旧在奋斗,他们没有抱怨,不曾埋怨,从不嫌弃,他们珍惜着他们身边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声鸟鸣,每一屡花香,每一个朋友,他们甚至在渴望着有一天可以像我们这样过上正常的生活。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呢?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时刻了。我们在班长的组织下,为孩子们表演了节目,有笛萧演奏,歌曲,舞蹈,还有最具特色的少林棍表演,希望给孩子们本已灰色的生活送去一丝色彩。然后我们和交警大队的民警同志一起给这天生日的几位孩子送上蛋糕,点蜡烛,唱生日歌,看着孩子们开心地把蛋糕蹭得满脸都是,还互相谦让,我们都也很开心。
孩子,虽然上天给你们的人生挖了一个大大的坎,可是,不要灰心,不要泄气,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每一次你遇到的困难,都会有全社会所有的爱心人士一起陪伴着你渡过,每一次你收获的果实,都会有全社会所有的爱心人士祝贺你的成绩,我们相信,终有一天,你一定能过上像我们一样的正常生活的,加油!
第五篇:小学生实践活动总结
“元旦收获卡”读书实践活动总结
五(4)班
假期是学生参加实践、体验生活、培养品格的良好时机。今年元旦学校组织开展了“读书、进厨房”活动,引导学生读课外书,了解厨房知识。在活动中对全体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自己的行动为家奉献一份力量,感受家的温馨,做一名合格的小主人。下面我就本班此次活动做一个总结。
一、活动具有针对性、教育性、实践性。
本次活动利用了元旦假期,通过让学生读书、进厨房亲身体验,使他们认识到了读书的快乐,体验了父母做饭的辛苦。活动中,要求学生做记录。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填写收获卡,既是对话动的记录,也是对活动的总结。
二、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培养了动手能力。
每个学生在做家务活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次活动得到了全班家长的大力支持,有的家长手把手地教学生做菜,并希望孩子学做更多的家务活。孩子在参与中提高劳动能力,养成劳动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体会家长当家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体谅家长。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班涌现了许多做饭小能手,他们做出来色香味俱全的可口饭菜。
三、效果可喜。
这项活动他们懂得了父母的辛劳,知道自己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参加家务劳动自己也有份,应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很多孩子在收获卡中写到:做出一道可口的饭菜真不容易,今后再也不挑饭食了。
也许在我们看来,孩子们做起活来笨手笨脚,也许孩子们做的菜令人难以下咽,但孩子们自身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体验到了快乐,在自主活动中劳动能力有所提高。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得到了锻炼,孩子们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为学生们提供更多体验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