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学案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四、本节小结【请补充完成概念图】
达标检测
1.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A、保护作用 B、一定的流动性 C、全透性 D、信息交流
3.在人和鼠的细胞融合实验中,用两种荧光物分别标记两种抗体,使之分别结合到鼠和人的细胞膜表面抗原物质上(如下图)。
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开始融合时,人、鼠细胞的表面抗原“泾渭分明”,各自只分布于各自的细胞表面;但在融合之后,两种抗原就平均地分布在融合细胞的表面了。
请分析回答:细胞融合的实验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由此也证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下列有关生物膜的结构特点的叙述,最恰当的一项是:构成生物膜的()
A、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C、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第二篇: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高一生物必修1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
②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学习做出假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生物膜结构的研究是立足于生物膜所具有的功能特点上开展的,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②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有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教学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 1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上节课所学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引入,设置悬念---“为什么会有这种特性?”教师提示。
〖提示〗生物学中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膜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能,这与它的结构是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就追寻先人的脚步,一步一步揭开膜结构的神秘面纱。
〖板书〗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 探究
一、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问题〗1.欧文顿的推论是否正确呢?(介绍欧文顿的实验及推论,指出水分子不能溶于脂质,但是可以自由通过生物膜,指出欧文顿的实验有点进一步检测)
〖问题〗2.细胞膜中除含有脂质外,还有没有其他成分呢?(介绍科学家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指出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从而验证欧文顿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探究
二、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膜的呢?
(介绍两位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分析脂双层这一结论的由来)〖问题〗3.磷脂分子在生物膜中式如何排列的?
〖学生活动〗结合课本关于磷脂分子的介绍,以及科学家实验的结论,自己在笔记上画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脂双层结构图。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终确定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结果。
〖提示〗根据磷脂分子特点,引导学生得出单层磷脂分子在水面排布情况,提醒同学细胞内外都有水环境,进而得出脂双层分布情况。
〖问题〗4.蛋白质位于脂双层的什么位置呢?(简介20世纪40年代的推测和罗伯特森1959年提出的“三明治”结构模型)(指出“三明治”结构模型的不足,说明细胞膜不应是静态的刚
性的结构,而应当是动态的弹性的结构。)
探究
三、生物膜究竟能不能运动?
〖问题〗5.有什么证据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呢?(重点介绍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指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并讨论技术的进步在细胞膜研究中的作用,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讲述〗在新的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S.J.Singer和G.Nicolson于1972年通过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修正而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对探究历程的总结来学习一下这个模型。
〖板书〗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边回忆边讲述〗在回忆探索历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画出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图,并在次强调各种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功能
〖板书〗
1、化学组成:蛋白质、脂质(少量多糖)
2、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3、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4、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5、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6、糖被(识别、保护润滑)〖随堂练习〗
1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 2下列哪种膜结构能通过生物大分子()
A、细胞膜 B、核膜 C、线粒体膜 D、叶绿体膜
3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叶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 B、6 C、7 D、8 4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A、保护作用 B、一定的流动性 C、主动运输 D、选择透过性 5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6下列物质中,不能横穿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是()
A、维生素D和性激素 B、水和尿素 C、氨基酸和葡萄糖 D、酶和胰岛素 〖小结〗
1、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
2、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3、蛋白质分子的位置: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4、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生物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第三篇:《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教案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案
【教学名称】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主讲老师】 栾晓娇 【教材分析】
本教学课题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第二节。与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所反映的生物膜对物质的进出控制具有选择性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又是对第三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做了知识的铺垫,即是连接这两个重要知识点的关键,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题内容包括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两大部分。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大胆提出实验假设,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验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保持强烈的科学探究的激情和兴趣,自然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从而渗透探究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间】 15分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3、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二)能力目标
1、尝试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通过生物膜模型建立过程的一系列实验过程,培养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膜模型的过程,激励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认同科学研究需要大胆推测的同时应该小心求证,懂得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完善的。【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 概述出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② 说出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
①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② 理解生物膜的流动性。【教学策略】
在教学设计中,本着自主学习与引导学习的教育理念,带领学生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相联系,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课堂学习与教学,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结合图像信息、教具演示等形式,把生物膜模型的探究历程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以感性材料的形式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引导学生按照“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再分析”的科学探究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本课的探究教学,自然而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从而增大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养成爱学、会学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主了解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演示法,直观教学法
第四篇: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理综过关课生物教案 教师:凌秋玉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探讨在建立生物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探讨建立生物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讲授法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成分和功能,按照生物学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导入本节课的学习课题——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二)教授新课
在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时,提供给你制作细胞膜的三种材料:
塑料袋、普通布和弹力布。你们认为选哪种材料最好?(弹力布)资料一
时间:19世纪末
人物:欧文顿(E.Overton)
实验: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 性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资料二
时间:20世纪初。
实验: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问题:细胞膜是由哪些化学成分构成的?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资料三
时间:1925年
人物: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
实验: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 积是细胞膜的2倍
提出假说: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资料四
时间:1959年
人物:罗伯特森(J.D.Robertsen)
实验: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提出假说:生物膜都是有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
思考:“三明治”结构模型有什么不足?
答: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刚性结构,这显然与膜功能的多样性相矛盾。资料五
时间:1970年
人物:Larry Frye等
实验:将人和鼠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用不同的荧光抗体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
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资料六
时间:1972年 人物:桑格和尼克森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的实验和推论:膜是由 脂质
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 脂质
和 蛋白质
组成; 3、1925年,荷兰科学家得出:磷脂分子是 两层 排列的 4、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三明治”结构模型:所有生物膜都由
三层结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5、1970年,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指出细胞膜具有 流动性
;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 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3、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
4、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5、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
课堂练习: 1.下列哪项叙述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A.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B.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C.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具有流动性
D.有些蛋白质分子可在膜的内外之间移动
2.人体某些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小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这个过程的完成依靠细胞膜的()。
A.选择透过性
B.保护作用
C.流动性
D.自由扩散 3.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有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是()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4、下列物质中最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是()
A.葡萄糖
B.蛋白质
C.甘油
D.无机盐离子
5、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
六、作业布置
画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并写出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的实验和推论:膜是由 脂质
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 脂质
和 蛋白质
组成; 3、1925年,荷兰科学家得出:磷脂分子是 两层 排列的 4、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三明治”结构模型:所有生物膜都由
三层结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5、1970年,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指出细胞膜具有 流动性
;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
2、蛋白质覆盖、部分或全部镶嵌、横跨磷脂双分子层中间。
3、磷脂、蛋白质大都可以运动。
八、教学反思
1、尽量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保护学生的自尊性,培育学生创造的激情。
3、以活动促发现,促进学生知识建构体系的建立。
第五篇: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第四章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第3章的学习中曾经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当时就遇到过用什么材料做细胞膜的问题。本节课从这个问题入手,让学生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用什么材料做细胞膜,能更好地体现细胞膜的功能。还可以用设计问题串,分析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曲折历程,学生易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简述生物膜的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
1、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解决方法:
1、设计问题串分析讨论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
2、教师呈现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结合阐述其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解决方法:
用设问法讲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在层层剥去“笋衣”中显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第3章对生物膜的成分和功能有所了解,又安排了学生预习这节内容,所以学生学起来感觉不难,但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学生感觉有难度。
五、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式。
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2、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1·
1、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用哪种材料做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
2、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 学生讨论回答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科学家怀着对物质跨膜运输现象产生的疑问,开始对生物膜结构的漫长探索,让我们重温一下这段历程。
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设问1:要弄清一种物质或物体的结构,首先要弄清其组成成分。那么,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介绍欧文顿的实验和推论)对膜的研究为什么是从生理功能入手呢?(主要是限于当时的条件)
设问2:欧文顿的推论是否正确呢?细胞膜中除含有脂质外,还有没有其他成分呢?(介绍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分析假说是如何提出的,假说与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关系)
设问3: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的呢?(介绍两位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分析脂双层这一结论的由来)
设问4:蛋白质位于脂双层的什么位置呢?(简介20世纪40年代的推测和罗伯特森1959年提出的“三明治”结构模型)
指出“三明治”结构模型的不足,说明细胞膜不应是静态的刚性的结构,而应当是动态的弹性的结构。
设问5:有什么证据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呢?(重点介绍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指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并讨论技术的进步在细胞膜研究中的作用,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师呈现P68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阐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②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双分子层。③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糖蛋白,叫糖被。与细胞识别,信息交流有关。④具一定的流动性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重点总结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检测题
·2·
1.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①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
组成的。
②20世纪初,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
和
。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
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 界面上铺展成单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是红细胞的 倍。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
③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 的三层结构。④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细胞膜是静态的观点提出质疑。
⑤1970年,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
性。⑥1972年,由
和
提出
模型。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基本支架:
(具有
性)
生物膜的结构:蛋白质:
(也可以运动)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20世纪初,对膜化学分析: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3、1925年荷兰科学家提出: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膜的静态结构。5、1970年提出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膜的成分
2、膜的基本支架
3、膜的结构特点
4、膜的功能特性
十、教学反思:用课件展示科学家的实验方法,补充一些材料,便于训练学生思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