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德育模式构建育方法创新的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5 01:5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时期德育模式构建育方法创新的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时期德育模式构建育方法创新的实践研究》。

第一篇:新时期德育模式构建育方法创新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新时期德育模式构建育方法创新的实践研究

平顶山市三十二中 课题组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工作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育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我们以“新时期德育模式构建育方法创新的实践研究”为落点,拟解决以下的问题:探索新时期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落实课改的三维目标;创设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与课堂氛围,吸引学生进课堂;提高教师队伍的德育意识以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技巧。

一、前 言

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全面开展,在新的教学观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是新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如何利用这些有利的形式开展德育 1 工作,如何实现实实在在的没有架子没有口号的德育教育途径,是新时期德育工作应该思考的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在总的培养目标中,规定了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目标,并相应地规定了思想品德素质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分阶段、有层次的目标;设计了显性与隐性结合的“三线一面”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课程体系,落实到各科课程标准和各科教材中去,使显性德育课程外的各科,都作为德育的隐性课程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

二、理论依据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是德育工作的政策依据。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德育工作的理论依据。

3、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是更新德育思维的催化剂。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就是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筛选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教师与行政领导开展协同研究,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其过程为:“发现问题——学习理论(论证)——建立课题——开展研究——反思总结(理论)”

同时,还将综合运用以下方法:

1、比较研究法。多学科多角度开展对国内外情报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同时,通过实验班与对比班级,同一对象的过去与现在的比较,为课题研究深化提供思路和理论框架。

2、实验研究法。选择某一学科,班级开展实验研究,运用系统分析和整体思维方式构建理论假设,作好实验设计和实施,提示因果关系。

3、个案研究法。在研究中,要求教师确立个案研究的对象,把握个案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趋势,及时收集教育策略的反馈信息,从而进一步完善策略。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进一步加强反思,用现代教育理论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提高学生责任心培养的效度。

四、研究内容、过程及成果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探,进一步熟悉新时期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优化课程改革的教学成效,提高课堂授课效益,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撰写出一批优秀的德育论文。

德育组主要研究课改条件下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形式、偏常生的界定与纠正教育和德育工作如何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主要措施包括:

1、以德育案例分析为平台,定时定点定人定主题,使德育师资培训与德育工作交流相结合,就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教师与学生的角度分析德育问题,研探科学有效的德育操作。

2、以级组和班为单位,通过主题班会课、法制教育、心理建康教育和禁毒示范课,开展主题教育研探。

3、组织主题班会优秀课例评比,丰富班会课的形式和内涵。

4、班主任结合本班的实际撰写德育教育方面的个案分析。

5、优化主题教育,建立科学系统的德育系列。

6、开展校际交流,通过参观学习,观摩优秀课例,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拓宽视野。教学组主要研究课改条件下的学科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紧密结合的操作模式,落实课改的三维目标。主要措施包括:

1、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 4 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学科课堂中。

2、以科组为单位,通过公开课、示范课,开展教学交流。

3、借助校园宣传阵地,传播课题研究的资讯,扩大影响。

4、结合课题研究方向,开展优秀课例评比。

5、科任老师全员参与科研教学活动,要求每个老师撰写与课题研究方向相关的教学论文。

6、开展校际交流,通过参观学习,观摩优秀课例,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拓宽视野。

通过我们的研究探索,得出以下几点:

(一)强化师资素质 提升育人水平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敬业奉献、敢于开拓创新的班主任队伍,培养一批“师生楷模,德育专家”的学习型、研究型班主任既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班主任自身发展的需要。

为了给班主任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班主任专业学习意识的形成,推动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成长,每个学期都定期召开学期的德育经验交流会。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撰写论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内容涉及“爱的教育”、“学生自主管理”、“班集体建设”、“新型师生关系”、“后进生转化”及如何以身作则实施激励教育、如何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困惑、如何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紧扣当前教育教学改 5 革的热点问题,畅谈自己的观点,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坚持每周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例会,利用例会学习新的管理方法,利用例会总结经验和教训,让班主任不断进步,尤其是年轻班主任及早成熟。

开好公开班会课也为德育工作的交流起了促进的作用。在开题以来,我们多次分高中、初中开设主题统一,由学生主持的班会的公开课,组织班主任按要求听课并作好听课记录,课后还安排时间进行集体评议,找到该课的闪光点和不足处,各抒己见,在讨论总结中相互提高。

为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吸收他人德育研究成果。自课题研究启动以来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如派教师去郑州参加全国性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听专家讲座,吸收先进的德育经验,让部分老师参加省级的学生心理辅导技巧的培训,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有效率,也组织课题小组的成员到本市的宝丰第三中学进行参观学习,与该校的领导及教师们一起座谈,听他们优秀德育工作经验的介绍,参观他们的德育工作成果展览,取他人之长补己之不足,把取得的“真经”用到平时的工作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经验交流,德育工作及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和班级管理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促进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丰富德育内涵 提高德育成效

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养成教育尤其强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为此,以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贴近学生生活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感悟、在自觉参与中深化道德认识,践行道德规范,同时树立了自信,感受了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思想和能力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比赛中得到提高。

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开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八字教育,开展以“弘扬中华美德,培养现代公民”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如“我为中华民族自豪”、“我让父母感动”、“严肃校风校纪,共创田中良好形象”等,以及全校性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加强美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为了进一步增强交通安全的法制观念,可以在交警中队的大力协助下,开展了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的一系列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如交通知识的问卷比赛和现场抢答比赛等。为了将交通安全法制观念深入教育当中,7 学校向各班派发有关宣传资料并组织学习,还举行了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大型图片展览。

组织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刻领会“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质内容。要守法,先懂法。我们在一个学期内先后6次组织学生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罪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学生活动特点,还专门举办了如何预防网络成瘾和增强网络道德观念的专题讲座,邀请法制副校长和区司法局的有关专家授课。除加强理论学习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法制教育基地。组织80多名学生代表来到市劳教所,现场听司法干警上法制课和劳教人员现身说法。活生生的典型例子,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八荣八耻”荣辱观的理解,一些不知法、不懂法,违法犯罪后还懵然不知的案例更是深深震撼了他们。参观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写心得体会,表示要做个文明守法的好公民。学校与家庭互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我们

为此举行要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家长学校”活动,如组织家长与学生一起学习“八荣八耻”荣辱观,观看法制教育专题录像《与法同行》,讨论如何教育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主题教育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学生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助人为乐、互助互爱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三)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评价体系

以管理科学为依归,完善评价体系,规范德育管理,是学校德育从应急、无序走向稳定成熟的必由之路。在具体的研探中,通过校际交流,我们充分吸收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完善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制度,尝试构建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评价过程,通过个人评价、班级评价、学校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评价的形式,让全体教师、学生、家长都来参加评价。进一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好胜心,使养成教育活动富有生气,也树立了榜样,示范带动更多同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我们《初中毕业生德育评价方案和标准》、《德育达标学校评估方案和标准》为指引,组织开展了初中毕业生的德育评价,建立健全德育档案管理,完善跟踪评价,进一步落实制度建设,规范德育评估。

(四)探索渗透方法 形成研究成果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起着主导作用。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规定:“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 9 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因而,作为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教化的内容。在学校中,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工作是最有效、最经常的形式,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在课题研究的具体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构建教育框架,把握住结合点,挖掘学科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发挥学科教学的教育功能,进行德育渗透。现以明确德育渗透的具体形式,具体包括:

1、在课堂讲授中渗透;

2、在研究性学习中渗透;

3、在黑板报、宣传栏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渗透;

4、在学生学业评价中、在高中学分认定中渗透;

5、在教学的日常活动中渗透等五个渠道。并分学科提取了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汇编成册,予以指导教学操作。此外,德育渗透课堂教学还与师德教育相结合,以树立“讲台形象”为切入点,引导教师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优化专业形象。因为教师的“讲台形象”本身就具有教育性,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学识、才干、教学技巧和品德修养等多方面素质的集中表现。在德育渗透中,如果教师在学识、思想、仪表、操行等方面都能显示出较为完美的讲台形象,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非语 10 言行为的作用,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在本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外,以教师的整体形象对学生产生整体的实际影响。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以育人为重,修身为本,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教书育人,加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训练,在实践研究中体现“整体、科学、现代、主体、优化、深层、实效”的原则。为了提高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我校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制订措施,保证学科德育渗透落到实处,通过教学内容的高立意,激情感,深挖掘,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思索,引导教师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提升,撰写教学论文和心得体会。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在研探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已收集一批德育渗透的教案、课例和教学论文。

五、研究结论、讨论与反思。

(一)学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品质

扎实开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学校德育成绩斐然,学生中的先进个体、先进群体层出不穷,(二)大大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各级各类教师学会了反思,大大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如教师陈矿永在参加了主题班会课后反思道:“教育应该是一场及时雨,教育让学生在爱的阳光里健康成长。我选择了亲情教育为主要内容,努力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可以说,用最感人的打动学生心灵,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共识。又如泥溪镇月波初中龚家清老师在反思自己的德育工作时,这样说:“我挖掘教育资源还不深,情感道德升华不够精粹而深刻,图片文字没有和升华内容充分结合好,对学生的启迪还比较肤浅。”这是很有针对性的自我剖析。应该说,让德育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已经成了很多教师的自觉行动。

(三)校园文化逐渐形成特色

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德育创新活动,并逐步成为一些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如关庄小学的绿色教育、刘庄小学的感恩教育等等。德育活动开展深入持久,形式生动活泼,效果实实在在,已经成了我们提升教育软实力的重要抓手。

(四)社会效益明显

创新德育方法,创建德育载体,促进了学生快乐成长,收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教育行风满意度评比连年各行业前列,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这些事实和评价,突显了新时期德育模式构建与德育方法创新工作实施的丰硕成果。

总之,通过研究,我们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德育模式构建与德育方法创新工作,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已经基本形成了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从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既符合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也符合实际情况,它将深有力促进了教育的长足、健康发展,将会逐步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重视和肯定,并在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但是我们对德育工作模式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模式的形成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值得深入研究。

附: 新时期德育模式构建育方法创新的实践研究学生问卷

第二篇: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

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

摘要:我们党历来关心、爱护、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当代大学生既成才又成人,高校必须重塑德育新理念,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用典型的力量引领人,真正使德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德育 创新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十分关心大学生成长成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立德树人’写入十八大报告,充分体现了党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的重视。那么,怎样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既成才,又成人?笔者认为,必须重塑德育新理念,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用典型的力量引领人,真正将德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

1.重塑德育新理念

1.1德育工作者要有大德育观。在网络时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从德育的角度把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从心理学角度去解决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弄清学生中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原因,以及思想认识上出现的误区,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他们,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和掌握心理学规律,改进我们的工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好地改进教育工作。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具有创新精神、自觉自律、心理健康的人。在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体的心理素质,吸纳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丰富拓展德育的内容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1.2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德育模式偏重道德说教和自身的社会工作性价值,忽视直接为人发展服务的人文价值和平等观念,普遍存在空洞说教、知行脱节的现象。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课堂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层面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体内,却隐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因而,德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方式方法,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一种合作型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判断、抉择能力,正确引导学生从“顺从性道德教育”向“选择性道德教育”转化。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调适,使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这样“说服”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心服”,变成他们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1.3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德育工作者可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测量工具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发展趋势,在德育工作中容纳并重视个体的差异性,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做到因人制宜、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改变以往德育工作中不顾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状态和思想信息接受特点的“大一统”的做法。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与调试,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给他们自己选择、判断的机会,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在德育工作中,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纳入到德育内容中来,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知道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

2.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

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带给人们的主观反映往往是不同的。有的深刻、全面、由表及里,也有的浮浅、片面、歪曲甚至颠倒。德育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要向人们传播科学真理,即帮助人们拨开扑朔迷离的表面现象,正确把握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因为只有真理最客观,它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以任何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只有真理最具说服力,它不怕诡辩,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只有真理最实惠,人们一旦掌握它,利用它,便会带来无穷的利益。我们的德育是党的工作,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马克思

主义真理,宏扬共产党人的理想与追求,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我们天经地义的职责,坚定不移的使命。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宣传不力学生听起来感到“乏味”,甚至不愿听“大道理””!究其原因恐怕不能一味埋怨学生觉悟低,也不能说“大道理”本身没有说服力,主要还应从德育工作者自身多找原因。

首先,德育工作者自身理论修养的高低,对真理的科学涵义是否弄懂吃透,直接关系着宣传的效果。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灵魂、行动的指南,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更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努力学习,不断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以使我们宣传的真理更丰富、更具时代性。否则,自己云里雾里,又如何能说服学生、教育学生!

其次,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宣传真理。阐述真理必须准确全面,说明真理必须实事求是,宣传真理必须有的放矢,坚持真理必须与时俱进。断章取义、老生常谈、形式主义、装腔作势、大而化之、避重就轻,习惯于“放空炮”、“一锅煮”、“一刀切”,对于广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说不清、道不明、绕开走,只能抵消真理的力量,是宣传真理的大忌。

再次,宣传好真理要注意选择好的表达方式。要讲究“四性”:一是逻辑性。听起来主题鲜明,条理清楚,过度自然。二是真实性。多用接近的、典型的事例、数据说话。避免从原则到原则,从概念到概念。三是平等性。不能给人以居高临下、冷冰冰的感觉,应以平等地位、热情的语调与听者交流。四是艺术性。善于用浅显明白的事理、生动形象的比喻、幽默诙谐的语言,把重要、深奥的理论讲清楚,让人听起来感到亲切、顺耳,容易接受和理解。

3.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

既然德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人的一切行动都受感情的影响,因此,进行有效的德育,就不能不重视情感的力量。“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到以理服人,还要做到以情感人,即以自己的言行引起学生在思想上和感情上的共鸣,起到春风化雨,启迪心灵的作用。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情为民所系”。作为党的干部,专职从事学生德育,从事人心的转化工作,更应当心系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关心学生的冷暖,与学生实现情感相通,心灵互动。那种对学生的疾苦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任凭你苦口婆心,但激不起一丝感情的涟漪,甚至连一点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的人,是不可能做好德育的。所以说,做德育的人首先是个“有情人”,要学会了解人、尊重人和关心人。了解人,是指熟知情况,全面把握学生的心态。要真正俯下身子,走到学生之中去,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既当有心人,又当知心人,真实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然后“对症下药”及时做好思想化解工作。尊重人,是指尊敬和重视学生,特别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一般来说,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先进和后进之分。同先进学生的感情交流较为容易,同后进学生则容易产生感情上的隔阂。因此,对后进学生,尤其要尊重他们,热情诚恳地对待他们。因为得不到别人重视和尊重的人,不仅自尊心往往最强烈,而且逆反心理最重。只有通过真实情感的双向流动,才能消除思想上的隔阂,使之自尊心得到激发,进而把党的主张、正确的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注入他们的心田,实现其思想的转化和提高。关心人,就是要真诚地关怀和体贴学生,尽力帮助其排忧解难。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一定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体谅他们的难处,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当然,以感情人不等于感情用事和放弃原则。它要求的是情真理切,情理交融,融情与理,以情示理。

4.用典型的力量引领人

德育的一个有效方法叫做典型引路。毫无疑问,最有说服力的典型就是德育工作者自身。“身教重于言教”这句哲理名言,深刻地说明了德育工作者自身思想作风修养,对于保证德育取得实效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德育工作者良好的人格力量的重要性。无数事实表明,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德育工作者必须首先做到,这样大家才会心悦诚服。否则,你不讲原则,不顾及人格,“说起来像钢条,干起来像面条”,不但没有人会听你的,而且会失去你自身,失去你在学生中应有的威望。实践中,我们有些思想教育工作之所以收效不大,往往不是因为教育的内容失当,而多半是因为一些处在领导地位的教育者,缺乏令学生敬佩和认同的人格力量。如说的多,干的少;说和干的不对号;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贪图安逸,害怕艰苦;见好处就上,见困难就推;对人是马列主义,对已是自由主义;尤其是一些高校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生活腐化的严重腐败现象,正在严重侵蚀着党的德育的人格力量,动摇着德育的根基,以致形成“台上他说人,台下人说他”的现象,这是当前德育苍白无力的主要原因。注重高校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是新形势下德育对领导干部素质的客观要求。领导干部在学生中树立什么样的形象,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个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应有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既要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又要成为党纪国法的模范遵守者;既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又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既堂堂正正做人,又实实在在干事;既能做到一心为公,又能做到办事公道;这样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当好表率,才能有资格去教育别人,说话办事才有感召力、引导力和说服力。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如新媒体对德育工作的影响等。德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不断创新,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参考文献:

[1]迟成勇,杨湘红.大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02).[2]张志华.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南京师范大学, 2005.[3]彭永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6.[4] 陈友放.网络时代高职德育应突出“三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07)[5]赵道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赵

[6]杨文华.高职生德育现状及面临的新情况[J].中国成人教育, 2006,(11)

第三篇: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钢都小学校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背景

1.德育生活化的时代要求

教育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是教育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人类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也是终身教育的四大课题,又提出建立“无边界教育制度(学习制度)”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是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着眼于未来的大目标并从各国的实际出发,视野开阔,深刻,又注意可行性,许多内容如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德育的突出地位,教育的四大支柱,终身教育等具有开创性和指导意义。.......贴近生活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未成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目前,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根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强调,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生活化是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作为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把下一代培养成品德良好、勇于创新、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德才兼备的国家所需要的接班人。小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模仿身边的事物,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因此,探讨小学生活化德育教育是课改的需要。2.学校德育实效低的现状

道德具有唤醒人的良知,协调人际关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之首。然而,当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却很不乐观,问题很多。而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当前小学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只看到了德育的“政治意义”而看不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事实上,很多教育工作者把学校德育与“政治教育”完全等同起来,也因此造成一系列的错误做法:如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只注重高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教育;注重历史文化伟人、英雄人物事例的讲解;习惯用“成人世界”的思想、观念来教育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分析与指导。德育工作变成一个单向的知识传授与灌输过程。这使得我们对德育的投入与产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在遭遇复杂的社会生活时难以适应;一些学生还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学校德育从抽象、空洞、政治化的说教中走出来,贴近现实生活,根植于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以生活为教育源泉,才能克服德育“高原现象”,求得实效。

(二)选题意义

本课题立足于学校的德育实践研究。因此,在生活教育的基础上,我们着眼于小学生的思想实际,立足于学校的教育现状,让学校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探索学校德育教育的模式,引导学生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进行自我教育,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目前,德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原因是,许多学校往往把上级的一些带有评估性质的任务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而较少从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特点和社会要求看学校的德育工作。从某种角度上看,学校德育有时所关注的仅仅是工作本身,而不是学生本身的成长。学校道德教育较少地关注青少年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精神的发展,更多地受外在功利的制约,于是,导致极具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蜕变为对规范与守则的盲目遵从与机械的行为操练。德育过于注重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太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比较强调灌输,强调的是形式的新颖,而不去了解受教育者的看法和感受。久而久之,学校德育开始走样了。同时,德育过分强调即时效果。在德育的过程中,有的内容确实需要灌输;但是,单靠灌输肯定是不行的。那些“你们应该怎么样”、“你们必须怎么样”,只是让学生追赶德育的终点,不让他们感悟教育的真谛。1.对本校德育改革的意义。

我校的“德育生活化”研究就是要使学校德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服务,强调道德教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第一德育目的不仅要使个人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还要帮助个人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因此德育要为人的生活,为人的生命发展服务。第二德育内容生活化,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即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与学生日常生活、自主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紧密相联,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第三德育方法体现实践性,即德育方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让学生在各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逐渐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形成对人生和对生活的道德信仰。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导引作用。因此,学校德育最有效的途径是——有效地组织道德实践活动,有效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如果导引学生参与生活环境的设计和美化过程,其道德体验效果更佳。

我们在实验课题过程中较多的是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去设计、安排、组织和实施德育情景和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活动、参与管理等实践中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实现自我教育。2.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德育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对道德要求的认同。德育生活化,必然要求德育模式从时间和空间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每一个老师应该学会从身边发生的事去寻找德育的内容。德育并不是离现实很远,相反,它就是生活本身。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中了解道德的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判断和选择,让学生从中学会容让和坚持。

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德育重新散发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育人魅力,现实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立足社会生活,以现实生活世界建构道德教育大厦才是德育产生实效的基础。大量成功中小学生的实例表明,那些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对生活有深刻体验的学生,对学习往往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感悟,其学习动力强,效率和质量高,学习过程轻松愉快。道德教育必须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让学生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使德育生活化正是实现生活教育的突破口。

为此,我校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开展“新时期德育生活化实践与研究”,旨在克服上述弊端,以学生现实生活为根基,制定具有层次性的生活化德育内容序列,设计出生活化的系列德育活动,加强学生对道德的体验和自我内化,充分发挥学生德育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并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探索出一条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生活化的小学德育之路。

二、课题的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小学德育生活化:学校德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服务,强调道德教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联系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评判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水平和道德修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遵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指示精神。《意见》中提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二是“要做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央的指示精神第一次提出了活动、实践作为德育手段、形式的重要意义,对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2.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发生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才会产生实效。教育家陶行知吸取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提出“生活即活动”、“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它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他指出 “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即教育”意味着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即教育”意味着生活需要教育,教育必须作用于人的生活。“生活即教育”意味着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陶行知多次把生活教育阐述为“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他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可见,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又改造生活,为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所以学校教育活动要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融合。

3.活动教育的理论。活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活动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体验、学习、提高,教育从学生当前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因而具有实效性。学生的德育过程,同样需要在活动实践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4.关注儿童生活也是课程改革体现的重要理念。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为学习者——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作为“在生活中并且是为了生活而展开的一种人类活动”,可以为学生的美好生活、有意义的生活提供预期性的启发和引导,正是这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通过教育而逐渐积累的准备:包括精神的充实、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为儿童成人后的生活品质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要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很明显,新的德育课程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特点。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构建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和理论框架。

2.通过研究,探索德育教育生活化的途径方法。

3.通过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德育实践能力。

五、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德育生活化的理论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德育生活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小学德育生活化、活动化的理论框架。

2.研究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从关注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突出德育的“生活”、“活动”特性,体现德育方法的实践性,德育途径的开放性。

3.研究和增补大量有关青少年生活中典型、敏感与棘手的内容,从贴近和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命出发,构建出能体现社会要求的观念、规范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的,并能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所需要的德育内容系列。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观察法:采用问卷、座谈、观察等形式搜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行动,边反思。

3.经验总结法:对实验过程中的资料和积累的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寻找规律,进行理性升华。

七、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实施准备阶段(2006.5~2006.11)

组建课题组,撰写课题方案,广泛搜集资料,组织理论学习和教师培训,申报立项,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06.11~2008.11)

依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形成学校科学的德育管理网络和评价体系;搜集典型个案材料及课题论文专集;进行有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开展德育活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创设生活化的学生活动、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开展系列活动,有效进行德育生活化尝试、探索和研究,有效开展系列活动。如:开展常规德育活动;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参与社会实践,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第三阶段(2008.11~2009.11)

全面总结整个实施计划,汇集整理研究资料与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材料,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提高和发挥生活教育功能的有效策略。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明晰了德育生活化的新概念

学校一贯注重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的生活成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管理、走向社会的体验中接受生活的教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在实施“规划”中,充分认识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紧紧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尊重生活,创造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成长”,形成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信念”,是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明晰了了德育生活化的新概念:

1.学校德育要面向学生经历过的生活世界、现实的生活世界、可能的生活世界和未来的社会生活世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德育宝贵时机蕴藏在学生经历的经验和教训中,蕴藏在学生现实的生活需要、生活态度、生活遭遇、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中,蕴藏在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和价值追求中。

3.学生的生活世界是重要德育资源,也是重要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开掘学生道德品质生成和发展的源头活水。

4.向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生活、自我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内化道德规范价值,提高生存质量,攀登理想生活的机会和“支架”,让学生用自己的亲历去感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

5.构建生活课堂,渗透生活教育,把学科教学生活化和德育活动生活化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形成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的模式。

(二)探索了德育生活化的系列途径与方法

几年来,在德育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形成了一套德育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真正做到“润物无声”。1.贴近社会生活,开拓小学德育课程资源

时代不断进步,社会生活天天都在变化,教材总会滞后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此,教师要要有敏锐性,有意识地把社会影响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到课程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1)回归真实的道德生活

道德与道德教育既源于生活,又为了生活。正是在此意义上说,道德教育应回归生活。然而,道德教育应回归什么样的生活呢?只能是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立足于儿童的生活原型或适合其生活经验的那些生动、活泼、真实的道德事件、冲突与场景,由于与其切实的利益关系相涉,故能吸引学生的道德兴趣、省思与判断,借助于师生、生生的对话与讨论,真实的道德生活事件就可以引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热情及具体的道德行为,真实的道德生活流露出、折射着学生自在而真实的德性。对于儿童来说,儿童自己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立足于此的道德教育才是真实的道德教育。如此,学校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应尽可能以儿童的真实道德生活为主要资源和参照,将现实的社会生活转化为贴近儿童直接生活经验的事件,引导其从中自主地发现真善美,自然地流露出对道德的亲近与理解。

案例一:围绕《武汉的特色小吃》,以“小吃”为线索,巧妙设计,整合了课本与生活中资源,有序开展小吃的种类、各种小吃由来、制作材料、主要特点、制作方法、小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等系列研究,实现了多层次的教育目标:活动中,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主探索和研究,自我总结和反思,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彰显;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互动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了;通过深入社会调查、访问,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不仅探究武汉小吃的文化内涵,更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这种爱发自学生心灵深处,也许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

案例二:近两年“创建节约型社会”是现在大家关注的热门问题,在创建节约型社会中,开展“低碳生活我先行”主题课程,学校组织开展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小调查,大收获’用水用电情况统计、分析”、“‘梦想在我心中,创造在我手中’变废为宝制作”、“‘家庭节能,现在出发’节能知识竞赛”、“楼道里的‘节能个性标语’设计大赛”、“节能生活方式创意写作大赛”等活动, 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树立节约意识。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收集资料、合作交流等多种体验,通过体验他们不仅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学生的文明素质在活动中养成。道德意识在活动中得到了加强。„„同样,毒奶粉事件、网络成瘾等社会热点问题,都被拓展成课程资源。这样的课程紧扣社会热点,学生高度关注,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又多样,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效果很好。

(2)依托真确的道德事件

真实的道德生活是由一系列具体而现实的事件构成的,道德事件是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主要载体。只有将生活资源转换为儿童可亲可感、真确无妄的道德事件并有序地呈现于课程,道德生活才能进入课堂,才能具有教育意义。也就是说,进入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内容,不应仅表现为一些空泛无味的观念、知识,而应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真确的社会事件、道德事件串联而成。“儿童的道德意识往往依附于具体生活事件、生活过程、生活细节,依附于他的身体活动和行动,是一种‘经验性的结构’。”正是这种基于儿童真实生活经验与事实之上的道德事件才能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诱发其道德冲突,激发其道德思考。真实的道德生活通过真确的道德事件呈现在课程资源中,展现于德育课堂中。德育课程资源若要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就必须围绕学生熟悉的、亲历的道德事件进行科学筛选和开发设计。真确的道德事件是构成德育课程资源的主要素材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案例一:一个三年级学生和妈妈一起逛街,见到一个乞讨的残疾人,他要求妈妈捐50元钱,但妈妈只给了5元钱。这个学生很不理解:这个残疾人这么可怜,为什么只给他5元钱呢?回家后妈妈告诉他:钱是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给他的是妈妈的钱,不是你自己的钱。你现在还小,没有能力挣钱,当然也没有能力随便捐钱,等你长大挣了钱就可以自由支配你自己的钱了。这个小学生经过反)思后,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们献爱心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这才是真正的献爱心。从这则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小学生在日记中得出了经过自己思考后的道德观点,这正是基于真实的道德情境下对具体道德事件的体悟与理解。真实是这一事件能引发其道德观念进步的前提。因而,唯有真确的道德事件才能使学生的道德生活变得真实可靠。

案例二: 如2008年5月份,四川发生了大地震,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抗灾难。我们共同设计《万众一心,共抗“震”灾》的主题课程,组织同学们通过报纸与网络了解灾区的情况,收集震灾中可歌可泣的感人瞬间与英雄人物,捐款给灾区受难的同胞;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多场活动,交流、分享应付灾难的方法,歌颂谭千秋等震灾英雄,„„

(3)利用真正的道德冲突

应当承认,新课改后的德育课程资源中,学生的生活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大量与社会现实生活、儿童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的场景、资料出现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诸德育课程中,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理念得以初步体现,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然而,不容回避的是,尽管现行的德育课程中生活资源的比重得到了提高,但因撷取的生活片段未必都是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并为其喜闻乐见的真实生活场景或事件,所以要引发学生真正的道德冲突也并不容易。因此,如何利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引发学生真正的道德冲突,成为学校道德教育欲以改革创新、提高实效的基本突破口。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设计与运用,应当在立足学生真实道德生活的基础上,通过真实的道德情境与道德事件的选择与合理使用,有目的地创设符合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实际和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道德冲突事件,使其在与自身利害关系紧密相关的真确无妄的冲突中获得对道德的真情体验与深刻理解。这样,对某一具体的道德活动而言,学生的道德需要得以唤起和纯化;对整个道德教育而言,道德冲突加深了学生对道德价值的理解与体悟,为其自主而能动地参与其他道德活动提供了经验。正是在这种反复的道德冲突锻炼中,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得以逐步提高。

(4)真情的道德体验

德育课程资源中所蕴含的生活元素,无论是道德事件的呈现还是学生道德冲突的诱发,其最终目标都在于唤起学生真情的道德体验。道德体验既是道德教学的手段,又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指向之一。没有真情实意的道德体验,就没有完整的道德素质,也形成不了高尚的道德情感。通过体验,能够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励其参与道德生活,开拓新的道德生活,学会过美好的道德生活。2.创设生活化的课堂,重视德育的渗透。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在课堂上,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永远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学科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是落实德育规划的关键。因此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堂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是德育的重点工作。通过课堂联系生活的教学,使学生在进行科学知识、技能和艺术教育的学习中自然地接受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化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寻找教材的切入点,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切地体验到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并产生共鸣。

(1)构建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新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生活,感受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各科教学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合理利用教材内容。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索深入体味。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时适度的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美育教育、并与艺术科等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打破以往的“纯学科知识教学”。

案例:在教学一年级的语文识字课时,老师巧妙地将写字与做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字品即人品。在讲解“国”字的时候,这样讲到第二笔横折,提醒学生“转折处要慢行”后,又接着问学生写字的时候转折处要慢行,那么在校园中、在我们的日常出行中,有哪些地方也要慢行呢?孩子们联系实际想到了楼梯拐弯处、十字路口等。整节课老师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或自编民谣,将德育内容不露痕迹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2)促进学生学习——联系生活实际

将学习内容融入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采集生活中的教学实例,创设生活情境为课堂教学服务。

将课堂活动融入生活,课堂上,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要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

案例:学习《温暖的家》一课,教师把课堂变成分享会,请同学们讲自己家的故事,共同欣赏同学们带回来的家庭生活AV,组织家庭生活图片展。同学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家的认识,表达了对家人的感激与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说教,只是把握了学生生活世界,找准了学生的情感源,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在对教材事实的体验中,情感产生了共鸣,心灵感动。将练习作业融入生活。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教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如在选取练习的题目,所给的材料、素材时,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使学生在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也就是在练习的设计上将尽可能地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符合生活实际,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将放到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3)组织教学延伸------融入生活实际

新课程理念提倡课内教学向课外实践延伸,要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让学生实地参与活动,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如《乐于助人有爱心》一课,教师把教材的内容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组织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首先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延伸阅读,酝酿情感;接着请家长配合,带领学生去社会实践,了解政府、社会对弱势群体所提供的便利设施,感受到身边的人都在怎样尽力帮助别人,献爱心;然后再组织主题班会,大家现场交流感受,讨论自己能做些什么?最后,通过少先队组织来号召同学们,乐于助于,奉献爱心,并把身边的好人好事都记录下来,放到老师的博客上去。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文字走向实践,就焕发了它应有的生命力,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4)规范教学管理------贯穿生活实际

科任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要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并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影响教育学生,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风气、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3.依托主题活动,促进德育目标实现

学校在坚持依托班(队)会、晨会、夕会、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常规教育的同时,构建“生活教育”的德育模式,形成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德育生活化系列,积极创设学生生活化的活动,丰富德育载体,提高德育实效性。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拓宽学校的德育视野,促进师生的情操陶冶,塑造师生的美好心灵。学校生活系列

(1)完善传统节庆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学校坚持开展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四大传统节庆活动,从节庆主题的拟定、内容的安排、到活动项目的策划、招标项目的组织等,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个性和特长,锻炼和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读书节——以“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系列活动形式多样:主题班(队)会评比、校园“我最喜爱读的十本书”评选、好书一句话点评、书评征文赛、班级辩论赛、创意演诗会、创意小剧场、疯狂英语、时事论坛、英语小品表演等,激发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情感,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感悟生活体验;学校以廉政文化进校园、文明城市创建、建党90周年等活动为契机,开展童谣的征集,组织学生多写好的文章,抒发感情。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观察事物,学会积累材料,学会表达情感,他们用笔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文章,他们在表情达意的时候人格也得到了升华。

科技节——以“实践 创新”为主题,学习探索和研究相结合,兴趣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实际应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积极参与生活中的小百科知识竞赛,举行建筑模型、航海模型、头脑奥林匹克等科技小创造、小发明比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艺术节——以“真、善、美”为主题,开展文艺汇演、唱红歌比赛、英语贺卡设计评比、校园标语征集、书法绘画展示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展示了美,也受到了美的感染。组织参加市、区级比赛,展示学校艺术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教育成果,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

体育节——以“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为主题,创建学校特色:多年来,学校积极推行阳光一小时体育锻炼,通过组织三跳比赛、冬季锻炼、田径运动等活动,普及校园群体活动,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弘扬校园体育文化,展示师生精神风貌。作为市体育传统学校,学校坚持以篮球作为体育特色,本着“以球健体,以球启智,以球美德”的宗旨,坚持以“篮球特色学校”为抓手,制定了严格的篮球课程标准,编写了篮球校本教材,创编了两套篮球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篮球活动,现在,学校篮球活动月形成传统:篮球联赛有声有色,篮球俱乐部形成规模,篮球竞赛尽显风采积极开展篮球特色活动,营造出“篮球乐园”。活动中,我们通过举办篮球精神沙龙,体悟篮球魅力,感受篮球精神,汲取精神力量。让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发挥团队合作的强大优势,弘扬无私、不屈、顽强的精神风貌。学校真正做到了创建篮球特色,倡导篮球精神,弘扬篮球文化,达到了“以球健体以球启智”的目标。传统节日---让学生在体验中自悟。生活化的德育,就是以尊重学生、贴近学生为前提,通过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泱泱中华,历史悠久,节日颇多:春节、学雷锋月、清明节、端午节、父亲节、母亲节、建军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等等独特的节日文化,这是培养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资源。我校在德育教学中充分挖掘节日文化资源,向学生进行节日文化教育,传承灿烂的中华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活学生的民族意识。

(2)创设“健康、和谐、活泼”的校园文化情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有效的载体。

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处处是教育之地”,是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特有底蕴的校园建设原则。宣传标语主题鲜明:教学楼悬挂的标语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两型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安全意识”等主题经常更换;宣传橱窗内容丰富:或展示学校特色活动,或宣传安全、健康常识,或彰显学校教育教学佳绩;走廊文化充分合理:利用走廊空间,整体布置体现美观和谐,楼梯口上“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梯靠右走”等等给学生以无声的教育;走廊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时提醒学生的学会做人; “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时刻激起小学生的爱校之情;名人警句激励着师生拼搏进取。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形成整个校园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

提倡全员参与,构建班级文化。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他们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学校还创造性的让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大部分班级的布置都能体现美观、整洁、实用、新颖、创意、特色。各班都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室内的环境别有新意:名人画像、名言格言、学生书画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学习园地”展示了学生各类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魅力;教师与学生齐心协力,每个班级都尽显个性。形成积极向上,文化色彩浓厚,科技意识强的环境氛围,突出表现人文性。主题教育,提升校园品德文化。主题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点睛之笔。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系列主题教育。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提升了学生能力,进而将文化内化成了学生的素质。

以“用爱读懂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学校从学习研讨、日常工作评估、开展主题活动三方面入手,通过“嘴巴甜一点、微笑美一点、衣着雅一点、沟通勤一点、鼓励多一点、关爱细一点”等具体要求,以实际行动将老师的爱传递给学生。通过读书研讨会、演讲比赛、典型引路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励和鞭策全校教师不断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成为学生释放情感的归宿。

以“秉承传统文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形式有参观校史展、唱响校歌、校园广播“谈古论今”和“名作赏析”栏目、读书节、师生朗诵比赛、“中华情—国旗下的讲话” 演讲比赛、建国60周年征文等,为师生搭设了了解、学习、弘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平台。

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校园广播、张贴温馨话语、解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形式,确立每月德育主题词,开展创建和谐班级活动,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与环境的和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人与知识的和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以“让爱沐浴在阳光下”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情怀,学校开展了以“让爱沐浴在阳光下”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每天说一句感恩的话,每天为亲人做一件感恩的事,每学期读一本感恩的书。同时通过与扬子江集团联合开展“扬子江杯”感恩故事演讲比赛,感恩征文评比,组织感恩主题班队会,评选校园感恩之星等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就像一支支细流,在同学们的广泛参与下逐渐汇集起来。同学们亲手办的感恩手抄报将教室装点得温馨和谐、师生的读后感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形式多样的主题队会唤起了大家的共鸣。家长开放日活动,孩子、家长与教师互动,在感恩氛围中体现着孩子纯真的爱,很多家长激动的表示:“看到孩子懂事了,我们家长很感动。感谢学校、老师们为孩子创设了这样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会学生如何以诚待人、与人相处”。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学校的活动,对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成年人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也愿意同学校一起用各种形式使孩子们真正的沐浴在爱的阳光里,用心去学会怎样感恩。以“创两型学校,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和谐教育。学校紧紧围绕“两型学校”建设要求,结合“文明单位”的创建,以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线,通过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学生课外环保调查、环境教育讲座、“两型” 学校知识答卷、主题班会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构建“两型”学校理念,倡导和宣传节约是美德、节约是智慧、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的风尚,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营造创建“两型”学校的良好氛围,用节能环保理念建设校园、管理学校、教育学生。引导全校师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注重细节管理,着力提高师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渗透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之中,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学生的德育成绩合格率达100%。学生都能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操行评定优良率达100%。校纪校风严明,遵守法纪法规、社会公德,保护环境,能做到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重和理解他人。学生初步养成了诚实、正直、谦让的品质,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涌现了一大批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诚实正直的好学生。家庭生活系列

通过家庭教育来共同培养我们的下一代,一直是我校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加强了家长学校的建设研究,在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教育共识的同时,实践和探索一种畅通父母和孩子心灵通道的家庭教育模式。倡导家庭教育的民主平等,在使学生成为学习、学校主人的同时,让学生成为家庭的主人,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家庭责任感。我们开展了创建和评选学习型家庭活动、我与父母(孩子)有话要说等活动,使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了更进一步的亲密接触和思想交流,从中也使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自律能力、责任心得到培养和提高。(1)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家访制度,促成家校联动。

家庭生活是学生最启蒙也是贯穿一生的教育力量,凝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力量是学生成长的必要保障。借“访万家”活动东风,学校通过教师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家访工作,结合定期召开家长会、电话、e-mail、德育网站等形式融入学生的家庭生活,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2)亲子活动重温亲情,激发内动力。

父母的信任、关怀和期待对学生的成长往往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而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父母孩子间的交流默契却时常大打折扣,学校通过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评比活动、开展“我与父母有话要说”、“快乐家庭”、“我为父母过生日”等亲子活动,以对话、写信、活动等方式,让家长观摩参与,体验学校的办学思想,感受孩子的学习环境。引导家长和孩子互相走近对方的心灵,让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中感受到父母的关切,对父母更加爱戴。学校开展了让学生为家庭设计生活开支计划等活动,促进了学生与家长间的民主平等的交流沟通,端正了学生的消费观念,让学生体验到家庭生活的真实一面。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向家长提出“多一点时间陪孩子”、“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倡议;向孩子提出“我为父母分忧愁”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会生活的自理。

(3)完善家长学校,凝聚教育合力。

办好家长学校,定期邀请家庭教育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开设系列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密切家校的联系。让父母与孩子相互理解和尊重,建立一种融洽的家庭关系。学校定期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研讨以及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为学校管理献计献策。开设家长接待日,欢迎学生家长来电、来人以及来访参加班会课。定期开放学校,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走进学校,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便于和孩子沟通,增强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社会生活系列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让学生接触了解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接受社会生活生动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们努力开展社会生活活动。通过学生在校园、在社会的各类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主选择,学会自主管理,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持续发展打下基础。(1)开展实践活动,磨练意志,提升审美能力。

每年的社会实践生活是提高学生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学生去各类教育活动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活动,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力、创造力、团队合作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自觉保护环境的公众意识。(2)参与社会活动,锻炼能力,培养公德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青山区文明创建,开展,走上街头宣传,走进社区清扫,参与文明护马路活动,让文明小手牵着大手前行;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开展“我当售货员”,“我是小记者”,“擦皮鞋”,“卖报”,“当一天少年交警”,“当当一日环卫工”,“参观工厂”、“绿色环保小卫队”的生活实践,引导他们走进社会,接触三百六十行的劳动者,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让队员们在这些社区公益活动中,感受劳动的光荣,挣钱的艰辛,增强队员们的责任感、环保意识和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

(3)组织志愿服务,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我是社会的小主人”,倡导学生走向社会、关注社会,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组织 “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互助精神。社会生活教育学生:懂得付出,懂得责任、懂得回报。

(三)健全了德育生活化管理体系。

经过三年多的试验和研究,本课题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围绕“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的主题内容,我们开展了系列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构建学校德育全员管理模式

改革德育机构。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班主任工作评价小组、学科教师学生日常规教育管理工作评价小组、学科德育研究及评价小组等。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德育处、大队部、教务处、总务处、班主任代表等组成。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不是临时召集的“议事机构”,而是以校长为首的有职有权的学校德育工作指挥中心,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各评价小组的成立,加大了德育工作的力度,真正把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落到实处;协调了各方面的关系,明确了各方职责,为形成全员参与德育、全面育人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工作的效率。2.加强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建设。

完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选拔、培养、使用、考察、奖励、评优等制度以及规范运作机制。要求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实际,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经常通过家访、谈心、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制定年级和班级工作计划,开展系列年级、班级活动;确立“德育无小事”的观念,作实、作细德育工作。定期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征文活动。每年评选“爱生模范”进行“优秀班会课”、“班级主题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评选或展示活动。同时实行全员督导员制度,全体教师参与24督导员工作,在生活、学习、心理和行规等方面关心、指导学生。3.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了体现自主管理的校园值周班制度。每周对值周班学生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全班学生全员参与,值周班学生统一着装校服,佩带值周班的岗位标志。加强组织性、纪律性,按时上岗值勤,不迟到、早退,在教室内检查评比时,尊重别人,尽量做到轻声,不影响正常的教育秩序。每位值勤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和大队辅导员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自己岗位的工作。通过值周工作,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严格、认真的执行评分标准,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确立“日检查、周评比、月反馈”制度。各值周小组的组长负责记录每天的检查成绩,周末统计上报学校政教处,由大队委把各班一周的常规成绩进行计算、统计,最后张榜公布,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各班的常规成绩也纳入学校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广大学生在参与管理中,体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能够自我规范,自我监管,自我完善,自主体验,形成思想品德人格的主体性发展。4.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建立家校联动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我们建立了家长教育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家长教育座谈会(一年两次),设立家庭教育论坛,协调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家长教育座谈会,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我们与家长共商教育大事,共同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指导的长效机制。这一项工作,有效地利用了家庭教育中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填补了校外德育的空白,同时也带动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

构建社会教育网络和基地,形成社会化教育合力。如:建立警民共建单位,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开展综合的社会实践教育。

九、研究成效

1.学生层面的收获: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规划》的实施,学生学习活动变单调为生动,体验渠道变单一为复合,智能展示变一统为多元。学生遵守法纪法规、社会公德,保护环境,能做到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重和理解他人。初步养成了忠诚、诚实、正直、守信、务实、求真、进取、创新的道德品质,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涌现了一大批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诚实正直的好学生。三年来,先后有3个班被评为市先进集体,15个班被评为区先进集体,9位学生被评为市三好学生。年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就取得如下丰硕成果:全国、省、市、区一等奖186人次,二等奖253人次。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其一生的成长意义十分深远。类似的做法我们发现和开发学生具有的那些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或未被发现的智能强项,为实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教师层面的收获: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课题组成员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学习了许多的理论著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活动,吸收了许多的先进理念,使得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教育理念大大地更新,教育教学的艺术极大地进步,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迅速。同时,课题研究也带来了教师的丰硕成果。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有100多人次获奖。推动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科研则是提高质量、走“高效轻负”的捷径,是兴校的根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严格的研讨制度,研讨氛围十分浓厚,也带动了其他教师的关注和参与。我校在前几年教科研工作中,教师的科研意识十分薄弱、科研能力也十分有限,科研气氛不浓,但而今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人数已是大大增加,这与课题研究在校内的辐射是分不开的。

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我校用“求真、求实、求精、求新”的精神,引导教师认清了新时期我们的历史使命。全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守职业规范,自觉履行职责义务,教学风气“严谨、踏实、探索、创新”,为学校与自身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投身其中,形成了一支立场坚定、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科学育人的教师队伍。有1人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4人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3人次被评为区十佳班主任。8名教师先后被评为青山区师德先进教师。3.学校层面的收获:

以德育为先导,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加强学校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形成了 “诚信、友善、文明,进取”的良好风貌。学校的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德育工作、特色学校创建等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并给予褒奖,先后取得多项荣辱:全国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研究实验基地;全国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研究先进单位;湖北省阳光教育试验基地;武汉市体育优秀传统项目(篮球)学校;武汉市卫生先进单位;青山区文明单位;青山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青山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山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青山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先进学校;青山区稳定工作先进单位;青山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十、不足及反思

经过努力,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科研机制,形成“教研专题化、课题行动化、实践反思化”的特色,加强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服务力度。在《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时间研究》课题的实施阶段,围绕课题研究计划,我校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德育管理、活动、交流教育网络平台;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互动育人的德育课堂教学新模式;建立合力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等三大方面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受到社区、家长好评,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但在研究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我们研究本课题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生活的不经意之中接受德育的薰陶,通过课题的研究把我们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达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但是在操作中教师们都刻意追求直观的教育效应,让我们觉得德育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说教的成份,德育无痕的目标离我们还很远?

2.我们在课题的实践过程中,课题组的老师达成了共识,觉得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比较符合现在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教育实际,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学校周边生活德育资源的缺乏,让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举步维艰,我们非常渴望能得到专家的指引?

3.在课题的实施地过程中,我们觉得对学校班队活动的教育内容的开发,同时对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的开发却止步不前,让我们缺少了课题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正在努力改变。

第四篇:中职学校新德育模式构建研究

中职学校新德育模式构建研究

孙少辉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

【摘 要】中职学校作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德育责任。文章从分析中职学校的传统德育模式的弊端入手,提出从理念、制度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来构建中职学校新的德育模式,充分利用学校的所有德育资源,以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效率,真正达到育人目的。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模式;构建

德育模式就是从特定的德育理念出发,在德育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一套操作系统。它是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是德育理论实践化和德育实践理论化的中介。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直接冲击着我们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和过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著名德育专家鲁洁教授曾明确指出:“应当承认的是,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方面看,我国的德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全面、彻底地提高德育效率,是大势所趋。因此,构建合理的德育模式是中职学校德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功能放大的必由之路。孤立的德育队伍、单一的德育措施都将达不成德育目标的实现。构建中职学校新的德育模式,开发和整合所有可利用德育资源,以期形成最大合力,正是应对学校德育目标的及时之策。

(一)传统中职学校德育模式的弊端

1.德育理念上“人”的缺失。在还德育以本来的面目时,可以发现传统德育理念最根本的缺陷就在于忽视了人自身,从而也遗忘了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幸福、发展和完善,成为了一种无人的德育,从而使德育丧失了人性的光辉。同时造成主体性缺位与人格扭曲,知与行、教育与实践脱节,表里不

一、知而不行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异化使得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无法实际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产生角色错位、双重人格。

2.德育过程过于简单。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道德规范教育影响受教育者,使之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社会实践过程,是一个将个体与社会、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而传统的德育模式,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地等同于课堂教学的说服讲授,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学生掌握的道德知识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表现为“知而不信”;同时,道德信念又不足以外化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为“言而不行”。

3.德育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学校的每一位教师虽然都负有育人的重任,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重教学轻德育,学科教学的德育效果非常有限,而且大多教师在理论上错把德育、智育、体育的划分当作学校分工依据;在实践上错把德育设置成学校的一项专职工作。这样做影响了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参与学校德育的积极性,即把德育工作认为是政治课的事,好像与其他人员和课程无关,这种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可想而知是微乎其微的。

4.德育的针对性差。众所周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成长于不同的环境,其道德接受能力和实际思想觉悟各有差异。但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大多都是让所有的处于不同思想阶段的学生在同一德育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特定情境,从而使得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大大被削弱;同时,学生接受谁的教育,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都是学校说了算,在课堂上也是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和记。教师偶尔提问也只是借学生的回答来验证老师所讲的结论,或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只有一种结论,其结论也是预先设定的。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个别学生的反抗和抵触情绪也就油然而生。

5.德育内容的教条化。德育内容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同时又高于现实生活的,因此德育内容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贴近学生的生活的。然而,传统德育模式中的内容,忽视了学生思想水平的层次性,脱离了现实生活,脱离了学生的知识和意识发展水平,与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相隔很远,变成了僵硬的教条,变成了没有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东西。传统德育模式的内容教条化,使得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限制,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6.难以应对多元化的现实状况。面对多元化,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其中一环的中职学校德育也应做出积极的应对和选择,以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与价值建构功能,但传统德育模式的实施不仅效力低下,更难以适应和引领多元化的现实。

(二)中职学校新的德育模式的构建

1.构建基础:强化中职学校全员德育理念

首先,我们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信念,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避免只关心学生的分

数。用积极的措施引导学生使其每天都能以积极、愉快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其次,要形成齐抓共管意识。德育不可能由

一、两个部门或单靠某些专职德育教师就能完成的,必须要做到齐抓共管,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协同作用和全校教职工的合力作用,人人做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做到每个学生的身上。

第三,树立互主体意识。互主体原则,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在德育中,既不是严父慈母,也不是在行为之因果关系和行为之后果方面教导学生的良师益友,既不是不断地表现出维护自主或者表现独立之需要的倾向,也不是引导其学生与社会期望保持一致,而是激励与觉解的互主体性的共生性平等、自由对话的伙伴。

2.构建保障:建立合理的学校德育机制

首先,建立德育工作责任制。责任制是指各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并明确责任范围的管理制度。德育工作责任制就是在德育工作过程中,给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的人明确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党支部书记、校长到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及负责人,从各级干部到教师、职工,都要尽力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责任制,把德育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各级组织、各个部门以及每位工作人员身上。各科室、各部门依法梳理“权力清单”,界定执法职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遵守权责一致、责任分明,任务清楚、要求明确,责任到人、便于考核的原则。

其次,建立规范的考评制度。建立规范的德育的考评制度,关系到教师明确自己的德育责任和德育效果、明确德育过程是否合理有效的重要环节。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价、奖惩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否则,就很有可能陷入主观臆断。学校的主管部门和领导人员依据一定的管理权限,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参与到德育这个体系中来的人员和部门的工作业绩,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察与评价。

3.构建途径:制定具体运行方案

首先,寓德育于教学。教书育人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们要求教师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特点,在各科教学、社会实践、综合活动中渗透德育,强调教师要言传身教,全面落实教书育人的任务。全校各科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个别辅导、参加学生活动等环节,对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学习目的、专业思想、治学态度、科学方法、创造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渗透式教育,更可以以自己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等人格力量、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人于无形,润

物于无声。

其次,开辟学生参与模式。在构建中职学校新的德育模式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德育中来,积极在学生中搭建学生理论武装的舞台,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骨干队伍;拓宽实践的渠道,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积极开展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实行党、团委等组织领导下的多种学生自我教育形式,抓好校风、学风建设,树立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同时积极提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按照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等方式,主动接受先进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以及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方式。只有通过此种方式,学生的德育力量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优化育人环境,实现环境育人。“人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创造人”。要形成全员德育的新格局,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从“硬”、“软”两方面入手构筑学校德育的整体环境,以逐步形成强烈的育人氛围。

总之,构建新的德育模式的过程,就是中职学校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新的德育模式构建的合理程度,将直接决定着中职学校德育的效果。上述有关构建中职学校新的德育模式理论层面和实务层面若干问题的探讨,既试着建构了中职学校德育的基本研究框架和基本理论体系,又能较好地指导中职学校德育资源的充分的开发利用的实践,从而对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实效,开创德育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共3596字)

【参考文献】

[1] 班华,薛晓阳.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验报告集[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3] 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第五篇:创新德育方法构建和谐校园[推荐]

创新德育方法构建和谐校园

——常德石门县五中德育教育方法创新

侯武忠

(湖南师大教科院2007级教育硕士学号200700310182)

踏进石门五中的校园,你会感觉一种诗意的和谐。学生举止文明,落落大方;教师温文尔雅,神采奕奕。校道整洁亮丽,花园姹紫嫣红,教室窗明几净,好一个精修学问的场所!走过宣传橱窗,学校的一项项荣誉令人目不暇接:“市级安全文明校园”、“市级平安校园”、“省文明单位”、“省绿色学校”、“省园林式单位”;2007年又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为100%,连续三年被评为石门县社会德育评价Ⅰ类学校;2007年荣获常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奖”,全市获此殊荣的仅三所学校。其创新德育教育的经验先后被《常德日报》、《常德晚报》、《科教新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其中,该校根据实际、创新实践的“预警制”“电影课”“连心卡”的德育方法最具特色。

预警制——解决学生违纪行为的新途径

前些年,随着农村劳力大量外出打工,“空巢家庭”广泛出现,留守学生的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家庭道德教育滑坡、自制能力下降,重大违纪事件频繁发生。前两年学生中不假外出等违纪事件屡禁不止,教育批评显得软弱无力。此后,学校不断摸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方法和举措,2006年,形成了“告别八种重大违纪行为预防教育”预警教育体系,简称“八告别”。具体做法如下。

一、全面宣传、教育在先

每学期开学初,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入学教育活动。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校本教材《告别不良行为――八种重大违纪预防教育》,教材中明确规定了对外出上网、不假外出、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打牌赌博、谈情说爱、顶撞老师、偷盗等八种重大违纪事件的处理程序和办法,并附有大量的典型事例材料。

二、调查摸底,突出重点

学校定期分年级进行摸底,将有违纪记录的学生建立档案列为重点对象,学校每月召开一次主题会议,学习有关规定、典型案例,并要求学生每周向学生处进行一次思想汇报。学校结合违纪学生一月的表现,评出优秀学生予以表扬。还对违纪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其在自制力增加的基础上,确实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从而恢复自信。

三、主题教育,分类防范

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在不同时段可能发生较大面积的某种违纪行为,我们就进行有重点的主题教育,如每年三月、九月,学生可能从家里带来了香烟,我们就开展以“告别抽烟喝酒”为主题的预防教育活动,十月、四月开展“告别上网”的主题教育,五月、十一月开展“告别不假外出”教育活动,六月、十二月开展“告别打架斗殴”教育活动等,每个月主题教育形式包括主题班会、演讲会、办黑板报、手抄报等,全方位营造宣传气氛,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须认真写出心得体会。

四、及时总结,不断改进

学校对各种预防教育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查统计,不断改进。每学期末,学生处对该教育体系的系列活动写出总结和反思,对违纪学生的档案进行整理,对下期工作提出设想。

电影课——开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渠道

电影问世以来,一批优秀的影片己成为影响每一代人的经典;农村学生与外界联系相对少,很爱看电影,因此,学校决定以电影为媒介,开发‘电影课’这一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渠道。学校参与了中央电教馆《电影课实证研究》课题,课题组建立了几十个系列、500部影片的资源库。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形成的特点,学校从电影库中选出适合学生观看的影片,促进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主要做法:

一、筛选影片

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形成的特点,从电影库中选出适合学生观看的影片,以明理诚信、仁爱孝悌、自强自信、正直勇敢、求索创新、团结互助、爱国守法、乐善好施为单元,汇集同一主题的系列电影指导学生观看。

二、组织看片

1、集中分主题观看:各主题电影结合学校德育月主题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以班为单位每周每个班组织1到2部电影,每月一个主题教育。

2、与学科教学结合:将电影课与学科教学结合,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最大限度的使用电影资源,大量优秀的电影片段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到每一堂课。

3、与时事时政结合:不失时机的补充最新教育影视、影片、优秀人物事迹,进行时事时政教育。如《太行出上》《东京审判》《洞穴之光》《新东方王强演讲》

《任长霞》等。

三、加强过程管理,及时总结

每次看片均有详细的看片计划(分周计划工作与月计划),有专任教师导看,看片时有严格纪律,及时记录。每看完一部影片要求学生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观后感。

四、丰富多彩的观片后实践活动

每个月在观看影片时结合当月的月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如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电影歌曲合唱比赛、电影绘画作品展、黑版报、手抄报,影评征文等活动。

五、开展电影课课题研究

学校电影课题《优秀电影促进学生人格品行变化的可测性研究》已在中央电教馆立项,学校安排专门的队伍对此进行研究,力求使之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层次,从而更好的指导学校的实践。

连心卡——架通农村“留守孩子”教育的新桥梁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催生出了“留守孩子”这一特殊群体。据资料显示全国留守学生总数在880万左右。该校学生处的违纪记录显示:“留守学生”的违纪远远高于双亲均在家的孩子。从2005年下学期起,学校开始实施留守学生“连心卡”教育管理办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调查摸底、整理分析

每学年开学初,学校分班调查登记留守学生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情况、父母务工地点、联系方式、监护人情况、联系方式,学生在校表现及思想,建立留守学生档案。统计发现:

1、以留守情况和监护情况分为:父母均不在家、父母一方不在家、隔代监护、亲戚监护、其它方式。从监护人看,45.5%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20.5%是亲戚,可见隔代监护成了留守学生主要的监护方式。

2、从监护人感受看,43.5%的隔代亲人很高兴照顾“留守学生”,39.3%的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11.2%的表示“照看孩子感到非常吃力”。81.6%的亲戚表示“不乐意帮管孩子但没办法”。

3、从监护人与学生交流看,55.1%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从不与孩子谈心”。只有22.3%的“留守学生”表示“有烦恼的时候能和照顾我的人说”。

数据表明:“留守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无论是隔代亲人还是亲戚,对他们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在监护内容、责任及方法上存

在着很大的盲区、误区,难以尽到教育责任。

二、组织实施、及时沟通

根据不同情况我们制定不同的连心卡,分配不同的联系人,将父母全不在家、隔代监护、急需沟通的学生分成重点教育对象,联系人为各班主任,学生处人员;将其它学生定为一般教育对象,联系人为各班任课教师。

连心卡实行一人一卡、一月一卡,先在连心卡上写好本月学习计划目标、需克服的困难、想要对父母说的话等。联系教师根椐情况关注学生一月的学习、生活,及时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与其父母、监护人联系,并将情况反馈给学生,同时监督鼓励学生与家长联系,并将情况记录在卡上。月末由学生与联系教师共同对一月情况做出总结。并将连心卡交学生处存档。

三、及时总结、不断完善

每半个学期进行一次总结评比,评出优秀学生、指导教师并予以表彰。学校根据条件变化,不断充实完善与家庭、家长“连心”方式。2007年3月,石门五中网站成功开通了“留守之声”栏目。该栏目是“校园留言”栏目的子栏目,“留守学生”与家长均可随时在此栏目留言,它将成为沟通留守学生与家长联系的又一“连心”快捷通道。

通过采取连心卡教育方式,该校探索出了一条留守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留守学生违纪现象明显减少,思想状况明显好转。

二00七年十二月

下载新时期德育模式构建育方法创新的实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时期德育模式构建育方法创新的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德育模式

    沙后河小学创新德育模式,形成特色校园文化 近年,府谷镇沙后河中心小学创新实行“三三三”德育管理模式,开展学生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三段”:低......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构建1234课堂教学模式的课改方案》 芹池中学数学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开 题 报 告莒县二中刘敬云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普通高中教学面临着转变......

    创新方法育全人大全

    创新方法育全人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前面各位老师的发言都很精彩,对全人教育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观点。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对全人......

    班级自主管理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班级自主管理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课题 内容提要: 本课题是以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班级学生实行的班级自治,让学生当家作主,民主管理班级,从而加快学校民主管理进程,提升......

    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探索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模式创新是实行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原有教学模式和高校现代教学模式的特征......

    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 彭瑜 本文探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以往课堂教学的大量经验的基础上,以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作指导,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最终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裴红霞 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1、我国拔尖创新人才严重匮乏。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