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下册连加连减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从情景图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知识。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知识。
教具准备:情境图。
学具准备:无。
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情境图,情境图中各处售货摊上都没有标明物品价格)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小朋友们,这么多天的海边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请跟随老师一起,去海边商店买一些小纪念品吧。仔细观察信息图,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
生:在美丽的大海边妈妈领着孩子去买纪念品,有卖珊瑚标本的、卖海螺的、卖贝壳的还有卖海豚玩具的。
生:还会发现图中的小朋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用50元钱去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
你观察得真仔细,既然那个小朋友遇到了问题,你们愿意去帮他解决吗
二、讲授新课
1、全班交流
师:哪个组员一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
学生可能出现: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选取以下几种不同方法,让学生写到黑板上)
生1:50—13—17≈20(元)
生2:50—13=37(元)
37—17=20(元)
生3:50—13—17=20(元)
生4:13+17=30(元)
50—30=20(元)
生5:50—13+17=20(元)
2、交流学习成果。
请到黑板上板演的学生说明解题思路。
生1:我是用估算的方法,把13看作10,把17看作20,用50减去10再减去20,估计大约会剩20元钱。
生2:我是精确计算的,用50元减去一个海螺的钱,剩余的钱再减去一个珊瑚标本的钱就是还剩多少元钱了。(师对该方法予以肯定)
生3:还可以用一个算式50—13—17,用50元钱减去一个海螺的钱再减去一个珊瑚标本的钱就求出还剩多少钱了。(学生在计算时可能依次写两个竖式。)鼓励学生把两个竖式合成一个连减的竖式。(给学生充分思考尝试的时间)引导学生结合题意理解计算的方法。
比较两种写法,找出简单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写成一个连减的竖式更简单。教师板书两个连减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的过程及方法。
生4:我们是先算一共用了多少钱,再算剩下多少钱?
生5:我们的方法和生4他们组一样,只是我们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式子了。师:用手指着算式50—13+17=20(元),提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式子,你觉得这样写对吗?
生:这样写不对,如果这样列式就要先算50减13再加17。
师:你们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呢?
生:先求买海螺和珊瑚标本一共需要多少钱?再求用50元买这些东西,还剩多少元钱?
师:在“50—13+17”这个算式里,我们要想先算13+17,就得想一个办法,比如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试试看。生:尝试用符号表示,并全班展示。
师:介绍小括号。“在数学上要想先算13+17,需要加上小括号“()”。算式里有小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板书:50-(13+17),并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
2、梳理回顾。
回顾学生探究出的方法。让学生比较一下,自己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和最优化。)先板书算式
师:这些算式你觉得熟悉吗?
有连减,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些算式中先算什么?怎样列竖式?
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求得是什么?为什么要先算?能否将你们的两个算式组成一个算式,4、如果给你50元钱,你想要买哪些物品?还剩多少元钱?
5、举例连加算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及时达标
36-27+14 60-12-37 56+24-15 64-15-6 4+50+32 62-35-5 板书设计:
买纪念品
—两位数的 连加 连减 加减混合运算
50-13-17=20 13+17=30 50-30=20
第二篇:连加连减下册教案
同课异构
教案
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李珍霞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计算细心,书写整洁的学习习惯。
二、教重点
正确掌握用连加、连减解决生活问题。
三、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四、说教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贴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奖励贴画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让学生快速口算。
15+6=
25-8=
30+7=
6+24=
27-9=
14+6=
20-7=
19-9=
2.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二、新授课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两步应用题”(出示课题:两步应用题)
1.出示情景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1)提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可先让学生自由编题,然后出示: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现在剩下多少个? 同课异构
教案
(2)全班同学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根据“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
(第一队买后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54—8=46(个)]
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46—22=24(个))
谁能列一个综合算式?[54—8—22=24(个)]
(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3)教师: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根据“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可以求什么问题?(两队一共买了多少个面包)可以怎样列式?[8+22=30(个)]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54—30=24(个)] 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如果写成一个算式,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要先算8+22,列式就要加上一个小括号。54-(8+22)。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
列式:54-(8+22)
=54-30
=24(个)
答:还剩24个面包。
注意:应用题解答完后,要记住写答案。
列出算式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2.教师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练习。
(1)看图口头编题: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纽收集了2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2)分析题目,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3)想一想,第一步要先求什么?第二步要再求什么? 同课异构
教案
(4)列式计算:94—34=60(个)60—29=31(个)
或34+29=63(个)94-63=31(个)
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要他们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94-34-29或94-(34+29)
2.教科书第3题。
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
58-6-7或58-(6+7)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学生经历10以内连加连减的算法过程,会计算连加连减算式。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新的朋友,你们想知道吗? 借此导入主题,并板书:连加连减
二、创设情境(1)学习连加
课件演示:先是5只小鸡,接着来了2只,又来了1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画面的意思,并列出算式。教师板书算式:5+2+1=8。教读算式,学生跟读:1加5再加2等于8。
师:算式里的“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指名答。
学生先讨论如何计算。教师再小结。及时练习(2)学习连减
课件演示:一共8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2只。学生说出图中含义并列出算式。教师讲解连减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课本第65页例题、第66页的第2、第4小题。联系实际说一说
五、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六、我爱做作业
七、板书 连加连减
5+2+1=8 8-2-2=4 7 6
第四篇: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和连减的含义进一步熟悉加、减法的口算,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过程与方法:能有条理的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对图意的理解。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难点:掌握连加、连减计算的方法,熟练地计算。教学准备 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小朋友们,口算号列车正向你们开来呢,想不想坐呢?想的话就要完成下面的算式,会做的小朋友是谁呢!4+1=
5+2=
5-2=
8-2= 5+3=
7+1=
3-1=
6-2= 思考:计算完这些算式,有没有小朋友发现算式之间的规律呢?(引出:上面一题的得数是下面一题的第一个加数)
揭示课题:小朋友真是火眼金睛,很快就发现了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发现的规律坐上口算号列车去开心农场玩一玩吧。
二、情境探究
(一)连加
1、谈话:看,口算号列车带我们到了哪里?开心农场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来看看,这是什么?(出示南瓜园)
2、谈话:秋天到了,小红正帮着收南瓜呢,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交流,集体交流。(第一个筐里有4个,第二个筐里有2个,小红有运来了1个,一共有7个南瓜 问:你能看图提一个问题吗?(一共有几个南瓜?)
3、思考:这个问题把小红难住了,你能帮帮小红吗?将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学生交流想法,集体交流,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4+2=6,6+1=7 4+2+1= 针对第二个算式追问: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写算式的?(本来有4个加2个,后来又运来1个就再加1个)
4、问:“4+2+1=”可以怎么算?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讨论好就坐正。交流算法并板书:4+2+1=7 ↓ 6 问:谁能将计算过程完整的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小结: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说明:像这样连续加起来的算式就叫连加(板书:连加)
6、指名完整的读一读算式:4加2加1等于7
7、完成想想做做左边的图
先说图意,再写算式,交流算式和计算过程,说说每个数代表的意思
(二)连减
1、谈话:南瓜运完了,勤劳的小红又去别的地方帮忙了,他在忙着干什么呢?
2、谈话:数一数,一共有几根丝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一次摘了3根,又摘了1根,还剩4根)
3、提问:怎么用算式表示? 板书:8-3-1=
4、思考:怎么计算呢?将你的计算过程说给同桌听一听。指名说:先算8-3=5,再算5-1=4 板书:8-3-1=4 ↓ 5
5、问:刚才连续加的算式叫连加,那这个算式叫什么呢? 说明:像这样连续减的算式叫连减(板书:连减)指名读算式:8减3减1等于4
6、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右边图
先交流图意(一共8个正方形,先去掉了4个在去掉2个,还剩4个),说明虚线表示去掉的意思。
问:你能写一个连减算式吗?指名写算式,交流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数小鸟
谈话:小红在开心农场里忙的不亦乐乎,连小鸟也不禁飞来凑热闹了。你能看图说说什么意思吗?
说明:树上有4只,有飞来了3只,接着飞来了3只,一共有10只。问:那怎么用算式表示呢? 4+3+3=10 交流每个数的含义并读一读。
2、数小鸭
谈话:农场旁边的池塘里,一群小鸭正在开心的嬉戏呢。你看懂了什么意思吗? 问:怎么用算式表示? 9-2-4=3 交流每个数的含义并读算式
3、数小车
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接下来老师就要出点难题考考大家了 仔细看图,将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伴听 指名交流:“一共有多少辆车?“怎么计算?
(车一辆一辆开走)问:“还剩多少辆?“怎么计算?指名交流
2、活动时间
谈话:小朋友们在开心农场里玩的开心吗?那接下来老师就要让你们自己动手玩一玩。
要求:小组合作,用你带来的物品摆出可以用连加或连减计算的情境,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让他写算式,看哪个小组想的最有创意,写的算式最多。小组合作进行活动,教师巡视 组织交流展示
五、总结全课
小朋友真聪明,没有问题能难得了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
第五篇: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张丹丹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的例题,第72~7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 :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计算顺序。难点:让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是在一道题内连续进行两次加减口算,这对掌握10以内加减法无疑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利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进行两步计算,能锻炼短时记忆,培养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和集中,而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1、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甲:4+2=6;乙:6+1=7;丙:7+2=9;丁:9+1=10。或甲:10-2=8;乙:8-3=5;丙:5-1=4;丁:4-4=0。
2、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进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头的这个数,第三题开头的数正好是延缓二题的结果„„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我们把这个游戏叫做“算式接龙”。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1。
学生根据图意分小组讨论交流,编故事,表演动作。
进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区的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点家务活。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运回家。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又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南瓜呢?怎样计算?(4+2=6,6+1=7,奶奶一共摘下7个南瓜。)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进述:4+2+1=7。)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你是怎样算的?4+2+1=7。
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字吗?(连加法)
进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讲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出示例2主题图。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下几根?
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回答板书算式,并式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板书课题)
3、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背后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幻灯机前演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表述图意,再填写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可以是9-2-4=3,表示9只鸭子游走2只,再游走4只,还剩3只;也可以是9-2-3=4,表示河里有9只鸭,先上岸2只,又上岸3只,河里还有4只。
4、“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天我们学到哪些知识?回家后出题给爸爸、妈妈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