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2011届高三政治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5 01:1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宿州市2011届高三政治教学工作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宿州市2011届高三政治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第一篇:安徽省宿州市2011届高三政治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安徽省宿州市2011届高三政治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为了总结高三政治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2011年高三复习的有效性,现结合我省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的命题特点和我市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提出如下复习指导意见。本意见仅供各县区和学校参考。

一、2010年安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简析

2010年安徽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严格遵循了安徽省《考试说明俄》,充分体现了《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没有出现偏怪难试题。试卷整体结构趋于稳定,地方特色鲜明,严格遵照“稳中有变,稳中求新”的原则。

总体上说,今年政治试题难度不大,所选情景材料朴实。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背景材料基本上是学生学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常见实例,较为灵活地考查了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比较好地体现了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完全符合新课改精神,达到了考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仔细研析2010年试题,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命题,规范性较强

试卷设计遵循2010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各部分内容分值为:经济生活28分,政治生活24分,文化生活20分,生活与哲学28分,与2009年首次自主命题结构模式一致,试题难度适中,保持了相对稳定。时政内容渗透于四个模块的试题之中,并以试题的情景或背景材料方式来呈现,试卷更加规范、协调和科学;命题形式不再单一,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仍和考试说明一致。

2、强化双基,突出主干,注重能力素养的考查

今年文综政治试题特别注重回归课本,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一贯坚持的原则。2010年安徽文综政治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基本上是《考试大纲》中的主干知识。如影响消费的因素、投资理财的选择、个人收入的分配、政府决策、政府性质和职能、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文化遗产、中华文化的特征、实践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矛盾分析法等等。

3、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考查

2010年政治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将时政知识容入试题,全面考查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四个方面的能力目标。在选择题中,侧重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主观性试题中,四项能力要求都有一定的体现,但侧重于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4、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及安徽地方特色

2010安徽文综政治试题,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代主题,不仅反映了各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还与目前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以及改革发展的现实密切相关。如第5题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第6—7题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38题的“走进世博、聚焦安徽”,既与重大时政热点有关,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一道典型的综合探究题。

5、增加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2009年只有第6题、第8题两道选择题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而2010年的高考,则多方面涉及了这一问题,如1、4、5、6、8、10、及37题第一问。

连续两年的自主命题,安徽文综政治试题在结构、题型、取材、设问角度、难度等方面趋于合理和稳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命题特色,是我们2011届高考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建议大家认真研究。二、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立足于主干知识,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练、考的关系,记忆与能力的关系,基础知识与热点问题的关系。坚持以记忆为基础,以理解为核心,以运用为目的,以落实为关键。三、一轮复习的基本要求

1、抓基础

2010年高考仍然注重对课本基础知识(尤其是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对于考生的考查,重要的一条是 “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学习政治不背诵肯定不行,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能脱离课本,当然也不能死记硬背。

尽管2010年命题形式与2009年相比,在背景材料、设问的角度层面有较大变化,但通过对答案的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些题目大多是对相关基础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这一“基础性”特点决定了我们在第一轮复习中要特别注重基础知识。

(1)要牢记基础知识点 抓住一个“细”字。政治科一轮复习一定要立足于教材。在知识点的把握上做细致,不留死角,把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每一个知识点讲精讲透,使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实现基础和能力双过关。

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了知识,能力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强化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夯实基础,尤其是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可以把知识点编成一个个问题,然后逐题过关;还可以对新课标中规定的考点进行逐一盘点 , 做到点点清。所谓“清”,一要准确,二要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记忆,形成知识体系 , 不遗漏一个考点。这样不仅能够牢固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 , 而且也能够提高主观题答题的“术语化”水平。

(2)能够编写知识结构

体现一个“系”字(即知识的系统化)。重建知识体系是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目标。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凝聚成线,指导学生努力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更加系统化、序列化。

我们不仅要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还要把握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每一节、每一课都要编写知识结构图表,知识结构要突出主干知识,尽量能够反映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识结构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采取大括号加小括号、网络状的形式等等。虽然许多教辅资料上都有知识结构,但是仍然要要求同学们自己整理,因为亲自动脑筋,动手编写的知识结构,对自己才最有用,才能更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

从学生复习反馈来看,相对于哲学生活、政治生活而言,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知识点比较零散,知识结构不好把握,教师必须多加指导。

(3)用典型事例巩固基础知识

引用一个“例”字。通过典型的事例再认和再现知识点,即通过大量事例(特别是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说明知识点,并能运用高考试题和例题对学生问题进行解答,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师要以“例”带“点”,指导学生结合知识结构,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检查各知识点是否过关,如果对某些知识仍然感到陌生,难以回忆起来,或者理解得不透彻,则应当回过头来及时复习,直到弄懂为止。

(4)注意把握知识的逻辑联系,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各个知识点之间并非孤立的,要挖掘其内在的联系。学生要根据自己画的网络结构图背记考点、观点,甚至要求学生记住某主干知识点所在书上页码、在左边右边、在上面还是下面,同一知识点在课本的哪一页又出现过等等,遇到某问题就知道答案是几点,与其它内容有什么联系、区别。

力求一个“规”字。规范答案,讲究逻辑。在第一轮复习中,任课教师要对各种类型的题目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作充分而详细的解析。使学生在答题时政治专业术语能运用的熟练、精确、规范,答题逻辑缜密、要点清晰。

规范答题总体要求是:简洁,层次清楚,有逻辑性,使用政治术语等。组织答案要做到“六化”:(1)要点化(简明概括,抓住要点,理论在前。)(2)序号化(用相应的阿拉伯数字标明)。(3)条理化(知识点有条理、有层次)。(4)规范化(使用政治术语,答题格式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5)段落化(有层次、逻辑性、注意分段)。(6)时代化(突出创新意识,体现人文精神,反映时代和社会主题)。这种规范的答题才能给阅卷老师以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提高卷面成绩。

2、练能力

现行高考命题较注重“能力立意”,考查的重点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详略,而且考察考生是否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这必然要求考生要运用唯物的、辩证的、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某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具有对问题思考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例如2010年考题的37题(3),着重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把握和运用能力,仅凭对某一知识点的简单记忆是无法解答这些试题的。

就做题能力而言,从学生实际来看,主要应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审题的问题。要让学生养成动笔答题前反复研读试题“设问指向”的习惯,杜绝一看试题就动笔,凭感觉答题的马虎作风。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模拟训练要从审题入手,审题时可以先看设问,这样利于提取有效信息。抓住有效信息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发散思维,从概念、原理出发联想到章、节、知识点,勾画出知识体系,然后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审题要做到:客观题:(1)审题干,找关键词。(2)明确设问点。(3)准确判断题干、题肢。(4)按设问要求,把干、肢联系起来,运用排除法、排错法、排他法等进行准确选择。

主观题:(1)阅读设问,做到读题“四看”。①看命题意图、指向和要求。这是基础环节,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根本。否则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②看范围要求,要明确试题要求用什么知识回答,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还是哲学生活。③看分值要求。如果分值较高,则详细回答,如果分值较低,则简要回答。④看关键词和限制性词语。读设问抓关键词是关键性步骤,因为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等,种种限定均在其中。抓住关键词,如主体、范围性词语,就能辨明命题意向,找到解题的切入点,防止偏题、走题、跑题。(2)审读材料全文,做到审题“五清”。①审清问题即本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或哪些问题。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如果是图表题,要看标题,要与图标内容进行纵横向比较,要重视注释等。②审清命题的角度,即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回答,还是从其中的一个还是两个角度回答。③审清考查的知识范围即明确运用哪个板块的知识回答,有无更具体的限制。④.审清答题条件,即设问中对于解答该问题有没有限制性条件。⑤审清时政背景即试题考查的是不是国家正在高度重视的问题,与什么重大的时事有关,党和政府在这方面有什么规定或政策等。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要让学生养成看到材料、看到事例就联想、思考理论的习惯。在具体操作策略上,要求学生在解答每一个训练题时,都应养成用语言描述自己思维过程的习惯,树立“对于一个问题,你可以不写答案,但不能不会思考,不能没有思路”的理念。

3、重提升

2010年安徽省《考试说明》明确表明“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从2010年的考卷来看,也非常贴合考试说明的要求,09年只有第6题和第8题两道选择题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而2010年的高考,则多方面涉及了这一问题,如1、4、5、6、8、10、及37题第一问。人的活动是有目、有意识、能动性的活动,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人们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复习的过程中,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长期以来引起了广大师生的重视,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方面,还有所欠缺,2011年高考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4、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1)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集体备课要做到四个统一: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统一资料和练习。对于每节课要讲的内容或教学设计要定好基调:哪些要讲、哪些不讲;哪些详讲、哪些略讲;哪些深讲、哪些浅讲,都要一一落实到位,确保每一节课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是对一个任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严峻考验。要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围绕着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采取恰当的、科学的、有效的形式和方法,控制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持较高的课堂效率。

(3)注重纠错,提高“回头率”

5、开辟第二课堂,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可开展阶段性的知识专题讲座,对已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巩固;加强校际交流、拓宽信息渠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四、一轮复习时间及内容安排

1、总体安排

时间:2010年8月——2011年3月中旬为一轮复习。

内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在该复习阶段发生的重大国内、国际时事政治。

2、具体安排:

(1)2010年9月1日—10月中旬,《经济生活》(2)2010年10月中旬—12月1日前,《政治生活》(3)2010年12月2日—春节前,《文化生活》。(4)2011年春节——2011年3月中旬,《生活与哲学》

3、将该时期重大事件、热点问题贯穿于教学的过程中

4、各县区、各校可依据本县区、本校的实际情况,作局部调整

五、教学检测

1、滚筒式练习、防缺、防漏

根据不同知识点的要求及时进行训练。周练一定要做到点点到、面面到,既要考虑知识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复习的重点性。每周一小练,每月一大考,全面、系统、科学有效地防止知识的缺陷、偏差和遗漏。

2、检测类型。

(1)课时检测。建议每节课都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灵活多样的简短训练。

(2)课课检测。每进行完一课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检测,以便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单元检测。多以单元练习的形式检查,教师要注意对典型题目的讲评。阶段检测:配合学校的月考,建议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综合检测。以利于学生能力的整体提高。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第二篇:宿州市2012届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指导意见(二)

宿州市2012届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二)高三地理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环境的影响。

二、仔细分析、研究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尤其是安徽高考试卷,明确试题特点,准确掌握主干知识和高考的热点知识

(一)总结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不难看出试题具有下列特点:①总体上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稳中求改,稳中求新,改中求稳,试题以平和的面孔呈现在学生面前。②注重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知识和考生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体现思维品质与基础知识的有机整合,强调思维方法、思维过程的评价,关注考生的学科素质。③突出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④试题彰显人文性和时代性,凸现人文关怀和社会和谐。⑤强调地理学科特色,突出地理能力考查。

(二)准确掌握主干知识和高考的热点知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高考试题考查主干知识,是保证考试公平、有效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因此,教学中要紧密围绕以下主干知识和高考的热点知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联系生活实际考查时间计算、判断节气、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大气的运动、气候两大要素(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主要的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形成因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地形特征及成因、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板块运动与地质灾害;河流、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资源和能源问题;工业、农业、交通区位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布局;城市化和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空间定位;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的分析和描述;区域内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发展方向;中国尤其是安徽的国土整治及派生的知识点。这些也就成为了地理复习备考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的重点知识点。

三、加强双基和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培养良好的认知结构,注重科学复习策略

(一)强调各单元知识结构,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

地理课本中具有文字系统、图像系统、练习系统,三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形成地理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有些学生在复习课本时,只重文字,忽视图像,不看课后练习,而高考以能力立意,往往又与图像、课后练习有关联,这样就会出现知识弱点和盲区,在不该失分的地方失分。因此后期复习,不可忽视图像和练习部分,更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建立起知识网络,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复习“气候”时,我们可以从气候的四大要素: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展开联想,把高初中地理知识有效结合起来,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可能拓展

其外延,尽量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这样,才可能把基础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进行专题训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在 域进行综合分析,也可以对区域地理中的某一个热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某一个区域时,教会学生掌握分析公式,例如:自然地理问题,常常包括气候特征、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植被和土壤特征;人文地理包括工业、农业、交通、人口、城市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对一个问题一个区域是否分析得完整,可对照以上几方面检查,并引导学生寻找思维线索,设计出综合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具备积极有效的思维。进而学会思考,学会运用知识,逐步形成综合能力。

(四)精选习题,加强模拟训练

考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但是必须防止让学生沉溺于“题海”而不能自拔。教师应该精选资料,要贯彻训练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思想的习题,并在练习中注意设置有训练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命题的原则及思路,研究题目类型,揣摸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不断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遇到新问题时,可迅速确定解题思路。另外,对不同的习题可解答到不同的程度,有的习题要一步一步认真解答,而有的习题则可略去复杂过程,或干脆“看题”,即寻找解题思路而不动笔。最后对超教材、超教学大纲的偏、难、怪题应坚决放弃,避免无谓浪费时间和精力,掌握复习的主动权。对于每考必失误的“弱点”知识,除加强相关课本知识的复习外,还必须针对“弱点”进行定点训练。教师应准备出高质量的针对性强的试题,限定时间高标准地完成训练任务,然后进行批改,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讲,剖析命题思路,引导解题思路,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通过老师讲评,让学生发现题目背后蕴含的学科思想。然后采用“练习——课本——练习”的复习模式,以做练习题为主线,每题必联系课本、双基。在课本知识指导下,再去练习。众所周知,解题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应变能力,提高考试成绩,但解题训练必须以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抓基础是根本,解题训练仅仅是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的手段,是一种“根据问题来复习巩固知识”的方法,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错位。为了提高实战能力,必须认真参加模拟考试,积累考试经验。

(五)查缺补漏

在最后阶段指导学生翻阅一年来做过的练习,主要看自己的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力求改正。指导学生对照考试说明系统的复习课本,查找自己还没掌握的知识,力求各个击破。

(六)掌握技巧,规范答题

很多学生做题时,明明已理解题意也知道答案,但在表述时常常词不达意,没有条理丢三拉四。因此要做针对性训练,做一些近年的高考真题。答题时做到科学表述,全面到位因果相连逻辑清晰,最好列出1,2,3,言接意赅,切忌集中一点,罗嗦没完而丢弃其它。

(七)关注生活,重视社会热点

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尤其是安徽省的发展状况,注重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阐述、评价实际问题。

(八)走出误区,提高复习效率

在二轮复习中,由于专题复习时间比较紧迫,练习多,任务重,密度大,压得紧,所以不少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或走进一些误区。为了及时明确方向,合理定位,科学调节,提高效率,必须及时走出误区,寻求有效的对策。

误区一:重数轻质。练习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每天都在被动应付老师布置的练习,没有针对性地、不加选择地大量做题,结果是练习作了不少,但效果并不明显。不该做的或者是可以少做的却花了不少时间,但真正的缺漏却没有补上。

对策: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练习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练习不在于做了多少,而在于是否是自己最需要的练习。

误区二:重练轻思。不少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很高,但一对答案却错了不少,结果信心大受打击。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反思意识或者是不愿意花时间去总结反思。

对策:强化反思总结意识,善待错题。宁愿少做一点练习,也不能错失及时改错的良机。要充分认识到:平时的错题,很可能就是高考的失分点。错误积累越多,考试时失分的机会就越大。对错题要科学分类和分别采取对策(一般可分为三个方面:知识性错误、答题技巧或策略失误、答题规范性错误)

误区三:重练轻研。部分学生高度重视练习,但却很少研究高考。据老师了解,不少同学手上都有高考说明,但未能借助高考说明来研究高考考什么和高考怎样考。

对策:充分利用高考说明,研究高考,走进高考。将课标、考纲、考点连成一线,减少盲目性,强化有效性,不做无用功。

误区四:重抢轻调。部分学生重拼抢时间而忽视了状态的调整。进入二轮复习以后,学生的拼搏意识明显加强,分秒必争,连吃饭和走路的时间都严格控制,整天处于紧张、透支状态,结果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知识遗忘率较大。

对策:高度重视平衡调节的作用。复习还在继续,状态必须调整,身心确保平衡。不要因为短期的拼搏,而影响了后续的复习备考。以退为进,状态调整比盲目拼抢时间更重要。每天坚持课外文体锻炼半小时,实际上就是为自己增分。四、二轮复习进度安排: 二、三轮复习从三月初到五月二十号左右,大约有11周的教学时间,具体教学

进度计划如下: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安排 1、3月7日----3月12日 专题一:地理图表解读技巧 2、3月13日----3月18日 专题二:自然地理运动规律

地球运动规律 3、3月19日----3月24日 大气运动规律 4、3月25日----3月29日 水体运动规律 5、3月30日----4月5日 地表变化规律6、4月6日-----4月10日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7、4月11日-----4月15日 专题三:人类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变化规律 农业 8、4月16日-----4月22日 工业 9、4月23日-----4月29日 城市与交通 10、4月30-----5月4日 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11、5月5日-----5月10日 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5月11日---5月19日 专题四:区域地理与区域发展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3.5月20日----5月25日 区域地理

14、安排一周左右时间训练学生掌握应试技巧,减少答题的技术性失误。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考前心理疏导,使学生在高考中保持最佳状态。

(上面是我们针对

第三篇:2012届高三英语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宿州市2012届高三英语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二)高三英语教学进入

1.accompany v.5.biochemistry n.9.calculate v.13.diploma n.17.equality n.21.grocer

n.25.immigration n.29.overweight a.33.politician n.37.religious a.41.sob

n.& v 45.tank n.49.tourism n.2.accountant n.6.brick n.10.caution n.14.directory n.18.fireworks n.22.helmet n.26.jet n.& v.30.paperwork n.34.premier n.38.roll v.& n.42.souvenir

n.46.teapot n.50.trial n.3.applaud v.7.Buddhism n.11.Christian n.& a.15.ecology n.19.flexible a.23.hook n.& v.27.Moslem=Muslim n.31.pianist n.35.pulse n.39.sideways

a.& ad.43.sponsor n.& v.47.theft n 51.valley n.4.authentic a.8.cafeteria n 12.dilemma n.16.emperor n.20.format n.24.hydrogen n 28.motivation n.32.pill n.36.reference n.40.slim a.& v.44.strengthen v 48.throughout prep.2、步入

其次,在每一项专题复习开始之时,教师可以先把近几年的高考题展示给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以“实战状态”进行自测,然后公布答案,讲评。分析考纲考点,使学生明确自己当前的基础水平,明确该项专题的复习目标,并且确定个体学生的训练重点。

再次,精心挑选训练题进行专题复习训练。做足够数量的题目,精讲精练,人人过关。引导学生既要做题,又要思考,不断反馈复习效果,调控复习进程。在训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和主体参与意识,师生共同总结解题的技巧、方法和规律。

最后,教师根据复习情况,进行“过关检测”,检查该项专题的复习效果。根据检测情况,分析班级整体与个体学生已经形成和目前达到的知能水平,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强化训练,务必把“过关检测”落到实处。专题复习要做到讲练结合,不练不讲,讲过必练。

(三)在授课方法方面

在课堂上,教师关注的重点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复习方法,比如:

1、讨论式

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也以可先小组讨论,再练习。

2、竞赛式

竞赛形式也要不断变化,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后,可抽查一组或一行,当堂评分,及时表扬。

3、表演式

做题后请学生充当老师,讲述做题的思路过程,在练习的过程中渗透学习策略或复习策略。

(四)在应试技巧方面

1、听力

听力训练要坚持泛听与精听相结合,特别是抗干扰听力训练。无论何种训练,听后都要把听力原文发给学生,让学生朗读材料,找出自己在听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针对学生错误多的类型题目反复训练,点拨技巧,训练听的技巧。教师要归纳总结常用的交际用语的表达方式或常用的词组、短语。要把听力题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训练答题技巧。如:如何根据试卷上的各种提问方式去听要点;怎样听取与时间、价格、速度、年龄和号码等有关数字或数字计算材料;对不同类型的句子(祈使句和感叹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比较级与最高级、反意疑问句以及对含有让步、目的和因果关系等)句子的听力理解;如何对学生进行一段独白的听力训练;要训练培养学生边听边做记录的习惯。

2、单项填空

近年来单项填空的题干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语言更加灵活。它既要求考生对英

语语法知识、词语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又要求根据题干所给的语境条件进行分析、对比,灵活地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因此要做好单项填空题,学生除了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基础知识的积累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①理解句意,整体把握。在做题时,一定要通读全句,理解整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切忌在没有弄懂句意的情况下,根据只言片语,以偏概全,盲目做题。

②注意语境,捕捉句子中暗含的信息。近年来,单项填空题淡化了对所谓“纯”语法和“纯”词汇的考查,而是设置特定的语境对语法和词汇进行考查,这样,准确捕捉语境信息就成为解答单项填空题的钥匙,而语境信息在题干中可以是单词、短语或完整的句子。

③分析句子结构,明确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结构,明确句子成分,特别是选项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有时对于学生选择正确答案是很必要的。在分析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标点符号,句子中的and,but,or等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从而判断出这是一个简单句,并列句,还是主从复合句。

④细心观察,注意相似句型之间的差别。通过初中、高中知识的积累,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句型,有些句型看上去极其相似,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时,要提醒学生细心审题,加以辨别,找出考查的句型。

⑤留意日常交际用语。高考中经常会考查日常交际用语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在

碍,未通览全文便边读边填,结果理解偏离文章的中心,欲速则不达。

教师应引导学生克服不良心理,满怀信心,全神贯注,注重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注意能体现文章大意的关键词句。

②细读全文,分析文意。

有的学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看到自己比较熟悉的语法结构,如句子、短语等,便不假思索地去选,对特定的语境不作深入的理解,导致“定势思维”错误。

从完形填空的命题特点看,其干扰项的设置与“语法结构”错误无关,重在文意的干扰,这是命题者近几年始终坚持的方向。完形填空每个题的四个选项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词汇辨析。

③全面验证,理清逻辑。

做完一篇完形填空题以后,学生对文章的线索、脉络以及主旨、寓意等应该有一种很“明朗”的感觉。学生可以从文章的内在逻辑入手,回味一下,看所选答案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能自然融入整个语篇,如果有游离于文章主旨之外或与整篇文章的逻辑相矛盾的答案,就需要重新理解、修正。

4、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既考查考生的词法、句法的知识积累和运用,也考查考生在信息缺少状态下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因此,首先要有量的保证,英语课程标准八级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要进行限时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其次,要严把选材关,要选择难度、长度适当,题材新颖、体裁多样的文章。选材要具有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阅读理解的题目基本上可分为五类:猜测词义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篇章结构题。教师在讲阅读理解时要避免追求表面的“完成任务”,逐题分析,解释答案,甚至个别疑难篇章逐句逐段地翻译,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是被动听讲,然后认同教师对材料的理解。

5、写作 任务型读写

对于这一题型,首先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明确命题原则。其次要对手头的材料进行认真筛选、改写。要对考试说明中提到的各种题目训练到位,并且要根据文章的题材和体裁设置其他题目。要指导学生做各类题目时的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任务型读写题型考查考生用英语做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典型的语言应用测试。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造句能力和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

近几年的高考书面表达不再对内容细节进行严格的控制,给考生留出较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避免考生根据提供的内容要点,进行机械翻译的现象。使试题更接近真实的写作,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运用英语表达观点和真情实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认真研究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做到训练时有的放矢。告诉学生评分标准,在日常训练中按照评分标准给学生书面表达评分。

2、要选择各种题材的文章供学生训练。要训练写作步骤:一审(审定人称、主体时态、格式)、二定(确定主题和结构)、三列(列出简明要点)、四连(连词成句,连句成文)、五美(综合运用过渡语、长短句的搭配、倒装、非谓语动词、强调句型、独立主格、复合句、高级词汇的使用)、六查(检查字母的大小写、标点符号、时态、语态、主谓一致)。

3、归纳总结不同题材的文章所常用的句型,以及不同体裁的文章的范文,让学生背诵。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区别要求:程度较好的学生尽可能尝试使用较为复杂的句子和高级的词汇;程度较差的学生尽可能保证把句子和单词写对,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三、

第四篇:2010届安徽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2010届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笙歌不知归何处,今朝园圃花又开。”2009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作为传统高考与新课程高考的过渡,2009年安徽语文卷较以往有较多变化,2010年的新高考即将以新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我们在复习迎考的时候就要新旧兼顾,既要继承传统的有效的复习模式、复习方法,又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

全国新课程试卷和四个省市新课程高考必定会对安徽省2010年考试语文命题产生影响;新课程改革必定在理念和内容上对语文试卷有所渗透;尤其是安徽省选修课程,如何在新高考复习中有所体现,是大家必须考虑和应对的地方。

一、2010年高考安徽语文卷可能首设选考题

1、选做题份量可能增加

2010年高考语文安徽卷可能首次增设选考内容,根据《考试说明》和省单科质检语文试卷所呈现的变化,今年高考命题的选做题份量会加大,具体包括:默写名句名篇二选一(5分);文学类和实用类选做其中一题(25分)。

2、两种办法应对选做题量增加

选做题量的增加,目的是给考生增加答题的空间。文学类与实用由考生选做其一,关注不同的考生对不同文体的文章有着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考场上可以选做自己感兴趣,有把握的题目;但从考生的心理出发,提笔作答时势必会对这两道题作一番斟酌和选择。倘若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迅速对自己所要选做的文体作出抉择,那么势必耗费考试时间。为此,建议考生注意两点: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侧重训练。考时可选做平时训练较多的文体。二是考试中迅速浏览这两道题,根据第一印象作出选择。

3、复习注意必考内容变化

2009高考《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有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默写常见的名句篇、语言文字运用这五大方面。与往年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变化:

1、在古代诗文阅读方面,重在考查高中课本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具有多义性,“在文中的含义”即要求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判定。

2、默写常见的名句篇,占5分。《考试说明》对此已列出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重在考查学生传统文化的积累和书写,纯粹是识记题。

4、注重探究题的作答

2009年是高中新课改的首届毕业生参加高考,高考出现探究题是必然的,因为它与课改相吻合。2010年是新课改第二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探究题可能还会出现。试卷中如有出现“谈谈你的理解”“说说你的看法”“请结合作品进行探究”等均属于探究题。要提醒考生,探究题答题的空间较大,答案是多元的,但千万不可漫无边际,脱离文体内容,脱离文体的主旨作答,言之成理,忠实文体这答题的原则。

二、教学的层次安排

1、依据课本——抓好素养

用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中学语文教材精选了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精华,有深厚的文化内蕴,很多文章谈人生,谈哲学,谈艺术,思维缜密,思想深邃,语言独到,认真阅读钻研这些优秀的文化精品,是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根本的手段。

高考试卷中的阅读选文虽然不是直接选自课文,但很多文章或出自课文作家之手,或与课文的题材、内容相仿,考生读起来有种亲切感。从2004年到2009年,高考试卷选了大量的名家之作,这些名家之作,不一定是时文,但肯定是美文,与教材相得益彰。要以课文为载体,对各专题加以整合,把文体复习与专题复习结合起来,既抓专题阅读,又抓基础复习。文体阅读重点抓阅读规律、阅读方法的指导,抓答题思路的总结等;专题复习重点抓思想情感的把握,观点倾向的理解等。基础的落实要体现在对课文涉及的多音字、异读字、常见难认字以及常用词语(包括熟语)的理解、运用上,体现在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上。这需要对这些知识加以整理、归类。基础知识过难将会影响高考的均分,如果高考语文的均分总是低于其他学科,又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对语文学习会越来越失去信心,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命题人员的重视。现在看,降低语文试卷的难度正逐步成为一个现实。从近年的试卷看,只要把中学课本、读本中涉及的富有生命力的字音、字形掌握就行;成语、熟语、名篇名句默写等知识点的考查,也已经限制在教材的范围内,如果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其范围也不会超出课本。文言文的学习也是如此,纵观历年高考卷,文言文的难度没有超出课本的。我们复习时如果还是漫无边际,到处撒网,既花时又伤身,那就是不对路了。重视教材,以纲为纲,这应该是高考命题的原则,也是我们复习的指南。

从课本中提取写作素材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事实证明,用心阅读、多写作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才能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因此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写作,应该是每天应做的功课。要引导学生从必修专题文本中分类整理专题写作素材,开发、利用现有的写作资源。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人或事中获取灵感,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可以从名人名言中得到启迪,书写对人生对生活的感受„„

2、专题复习——逐项夯实

要明确《考纲》和《考试说明》中每一考点的要求、范围、难度。每一考点都要扎扎实实的训练,明确出题点,找出规律。另外,每一大点中分出小点,以语言运用为例,除了传统题型中的仿写、续写等以外,还要注意语言的情境对话,注意修辞、连贯、得体的综合运用,稳扎稳打,逐点击破,这样一点一点做到专项夯实,专项就可以保证整体,这就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提倡运用“探究式复习模式”,它的基本模式:例题引路——感悟探究——巩固训练。例题引路:以近年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中的典型试题为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答题的基本要求和思路,并对今后此类考题作前瞻性预测。感悟探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1)你在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思考的?说说你的答题思路。(2)你以为这类题将来会怎样考?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谈出各自的看法,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思路与方法。

巩固训练:配合练习进行逐项训练,以此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它是检测的标尺,是分析失误的前提,是归纳总结的基础;“探究”即是对命题规律的探求,也是对答题思路的归纳和方法的总结,“巩固”是对思路、方法的验证与应用,进行有效的训练从而达到能力层级的要求才是终极目的。但有两点应引起我们注意: 一是拿出慧眼选练习。进入高三以后,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有这样的感觉:语文知识不少,管用的不多;学习的课文不少,考试考到的不多;做的练习不少,心中有底的不多。所以部分学生放弃对语文的学习,或者对语文学习表现出焦虑、无奈的情绪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了。问题就出在练习没有精选上。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是非常需要的,但一定要经过精选。应当通过做题,多多思考,举一反三,悟出规律,练就“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超量地、重复地练习往往事倍功半!

面对良莠不齐、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练习,教师要保持百分之百的冷静。企图依靠大量的练习使得语文在课外争得一块地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练习的质量如何保证,数量怎样才能恰到好处,这需要教师具有一双慧眼。我们主张,所有的练习都要精选。因为现在的孩子正在进行一场艰苦的“丛林战争”,正在付出时间消耗、精力消耗、健康消耗这些生命的“磨损”。单纯的应试教育正在败坏学生的学习美感和生命美感,学生的身心健康大面积的受到摧残。现在实在是消耗不起!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有良知的语文老师,有责任选好练习。练习的选用应以以下三点为标准:

一是知识的高含量。试题要最大限度地增加覆盖面,尽可能囊括最多的知识点。二是思维的开放度。适度开放,给考生以思维的空间,而不是就题论题,死记答案。

三是文化内涵的厚重度。各地试卷在选材上都趋向于文化含量高、文学色彩浓的文章,命题时注意挖掘其内蕴。

作业的完成必须在教师的可控之下,我们主张一课一练,一练一评,一评一改,一改一纠。二是作文训练要全面。

从近年来各地自主命题的高考试卷看,不同考区的试卷有不同类型的试题,有的是命题作文,有的是话题作文,今后这种多样化的局面还会继续保持下去,所以不必去猜测2010年安徽语文卷可能会考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或是别的什么种类的作文,那样意义是不大的,关键是各种体裁、各种类型的作文都要练。这个“练”是强调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猜题押宝”式的训练。同一考区的作文试题在类型上也会有所变换,几年话题作文之后来一个别的类型的作文,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题目类型各有千秋,我们不能说哪种类型的作文试题最好,哪一种试题具有永远的优势或者说高人一筹。

针对学生写作资源匮乏的现象,建议平时从以下话题中提炼一些作文素材:

1、吟诵青春

2、体悟人生

3、设计未来

4、阅读经典

5、感悟自然

6、走进历史

7、祈祷和平

8、故园情节

9、关注社会

10、感受文明

11、学会思想(向思想者致敬)

12、面对逆境

13、真情无价(亲情友情)

14、感受艺术魅力 这里对“关注社会(民生)”要多说一点。繁重的学业、封闭式的管理使得我们的学生长期困于课堂,几乎无缘接触社会,作文教学更是屏蔽了学生的视野,远离社会现实,尽量回避矛盾,让学生在风花雪月中咀嚼浅薄的“生活哲理”,编织虚拟的美丽人生,有一股清谈玄理的气息。直面社会、关注民生的味道越来越淡。这让我们的国情教育、公民教育、责任教育都没有了落脚点。这一作文命题思路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

当然,对课文素材和课外素材的整理之后,还要学生“亲自”思考,不要教师包办代替。只有多思考,对一件事情认真考虑,有一个内心体验的积累,把材料化为自己的血肉,到考场上才能文思泉涌。

建议专题复习时间截止到2008年4月底。3.综合复习——查漏补缺

综合复习要运用“专题测试”和思路成熟、模式稳定、难度适中、具有前瞻意义的“模拟试卷”检测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试卷的整体意识(试卷结构、难易程度、时间安排等),培养读题意识,明确自己差距,分析答题失误的原因,寻找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这就是查漏补缺。

下面,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列举考生的常见失误,提供对策,供参考:

(一)缺乏整体意识。

平时做题时,只见树木(具体题目)不见森林(整张试卷),就题答题,没有整体把握试卷。不了解这份试卷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其分布情况如何;不了解这份试卷的难点在哪儿,变化点在哪儿,易失误点在哪儿,自己有哪几道题没有把握,从而培养出下意识的答题能力。另外,由于缺乏整体意识,因此,不能把握答题节奏,一旦出现“卡壳”现象,往往思维凝滞,前松后紧,用于写作的时间很短,匆匆交卷,更遑论全面检查。

对策:培养“读卷”意识。拿到试卷,先整体阅读,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分配时间。

(二)缺少文化底蕴

平时训练中一味寄希望于大量的训练,寄希望于“准确”的信息,寄希望于三次质检,寄希望于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对于高考迎考训练,往往把它局限于字、词、句、篇的语文知识的分解,局限于纯知识的讲解,认为加强文化素养的考查,就是强化知识点的考查。因此,平时只想通过大面积的撒网(做题)企图在高考卷中与熟悉的字词、成语、常识等狭路相逢,顺手擒来,但是一换题型,一换角度,马上无所适从。

对策:要借助高考,梳理必要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建立“知识仓库”,把教材中出现的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难认字、常见常用成语、近义词、名篇名句等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每天记忆一点。词义的把握、词语的运用要结合阅读来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思维能力不足

不少考生答卷时如雾里看花,混混沌沌,朦朦胧胧,答题非“蒙”即“猜”,即使答对也带有很大偶然性。阅读文言文,筛选和整合文内的信息的能力较差,不能在整体把握文章中心意思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段义、句义;阅读现代文,不能准确把握作品表达的意蕴;概括、仿写等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注意相关提示。

作文方面,没有做到认真审题,偏题现象仍较严重;不能紧扣话题中心,而是另起炉灶;不认真阅读材料,没有抓住重要信息而瞎编乱造。没有就等表象作深层次的思考;不会拟题,以话题为题甚至无标题,也有些题目不够精练和文雅,不能提升作文的档次。

对策:要培养学生定下心来读文章的习惯。对文章要总体把握,有总体印象,答题时注意上挂下联,到文章中寻找对应点。在阅读中,一些同学不会从文字出发欣赏“细节”,从而逐步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没有养成“依言”入情悟道的习惯,精读文章,学会欣赏“内涵”,更谈不到情感得到调动与熏陶,思维得到“内化”与拓展了。

作文要有审题意识。高考作文的审题不可能成为一大障碍,但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到底的,需要好好琢磨,细细思辨。只有领会命题意图,才能把握写作思路。

(四)表达能力欠缺

考生语言功底较差,对语言感悟力差。具体表现为,回答表述题句子不通顺,语言啰嗦,辞不达意。缺乏对语言的“装潢”意识(美化意识),作文语言不深刻、不生动,句子平板,缺少变化,比喻、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方式,几乎看不到,更遑论诗意地表达和散文化的优美。对策:对语言表达比较差的学生,要求不要高,通顺即可。平时注意打草稿,多让学生书写。

(五)作文章法混乱

结构章法的精心营造,既能显示文章的驾驭能力,又能清晰的表达思想,还能激发阅卷教师的阅读兴趣,可谓一石三鸟。但可惜的是,多数学生缺乏结构意识,没有注意安排好开头、结尾、过渡,更有甚者,文章层次不清,思路混乱,随心所欲,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字数不够,再加一段,不管是否重复,不管是否有用,不管是否统一。考场作文能运用分论点论述的议论文不多,或利用线索或寄情于物或首尾呼应的记叙文也不多。对策:培养文体意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平时写出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都要“是”,即“标准”。记叙文就是要有描写意识,写好细节,写好情节,写活人物,用好倒叙、插叙、悬念法、误会法等。议论文观点鲜明,论述深刻,语言活泼俏皮。要有思辨意识,写出的文章有哲理意味,能辩证分析,善于质疑与批判。散文要有人有事,揭示哲理。

培养结构意识。段落不要分得太零碎,以免给人一种很散的感觉,不要故作高深写“题记”,不要分成“一”、“二”、“三”、“四”,很自然的分成4到6个自然段即可,要文气贯通,一气呵成。培养“亮点”(创新)意识。一个巧妙机智的构思,一个精彩的段落,一段内涵丰厚的句子,一个有个性的词汇,甚至一个有如诗眼的字,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标点符号,都可以作为亮点,提升文章的层次。要在这些容易见效的地方下点功夫。有的考生喜欢故作深沉,故意把文章写得很“含蓄”,缺乏开头点题的意识,以致观点不亮。应该让学生明白,考试的时候,观点不亮就要吃亏,这是由于考试阅卷的特殊性决定的。要凸显自己的亮点,不怕张扬,不怕“招摇”,把文章的语言美、立意美、结构美发挥到极致。

培养语言意识。尽量“装潢”作文的语言。平时训练写好开头一句话,并用一个单独的句子成段。开头要有情绪,独出心裁,体现个性,“抓人眼球”。过渡句也要单独成段。结尾最好用反问句。

要进行写好一段排比或一段比喻的训练,进行写好一段逻辑性强的文字的训练,进行写好一段精辟有哲理的话的训练,进行写出一段生动形象的话的训练。总之,要在语言上“征服”阅卷教师。

另外,不要上高考“范文”的当,虽然“文体不限”,但有五种体裁应视为“禁区”,一般学生不要涉足:一是纯抒情散文,这样的文章容易“空嗟叹”;二是科幻文,如果没有丰厚的科学知识作支撑,没有科学依据,就容易胡编乱造,缺少生命意义;三是文言作文,写这类文章需要深厚的功力;四是故事新编,前几年出现了一窝风现象,由于学生功力不够,达不到与原作者的默契和对接;五是诗歌,考场作文中诗歌的得分一般就是30多一点,在紧张的考场上写一首好诗,太难。

(六)文面意识淡薄 书写潦草是一个顽症,应该向书写要分数而不能因书写失分数的道理,很多考生至今不明白,或虽然明白却依然我行我素。有的作文字数明显不足;有的错别字刺眼,字迹不清。以上这些硬伤,极大地影响了考试成绩。对策:对书写不认真的学生要“盯住”,经常耳提面命,书写有一点成绩就肯定,力争整洁、好认。

三、需要强化的几点意识

1、团队意识。

学校备课组教师之间要分工协作,互相配合,打好团体战,避免单兵作战。可以采取分头备课、分别查找资料的方式,做到资源共享,资料共用,集思广益,共同进步。

2、目标意识。

要树立高考的总体目标,告诉孩子们高考对他的人生“相当”重要,知识可以改变人生,改变生活质量。这虽然很残酷,但这是中国特色的教育,这是生存的需要,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要树立复习的阶段性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和特点,制订本学科每一阶段的目标,研究手法,使复习带有个性化特点。同是“病句辨析”,要求可以不同,优生可以细化到“病句诊断、病因分析、修改病句”等方面,待提高生则只要能“选出有毛病的句子”就行了。克服目前教师“过度期望、过分干预、过度包办”的弊病,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层次上有所进步,明白自己的需要,明确自己的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既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以自我为主的学习,又要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譬如帮助学生在确定目标、准备资料、整理思路、检测调控、总结得失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了解他自己的迫切需要,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为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能力的建构过程服务,适时进行师生双边活动,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诱发思维碰撞,监控学习的过程,并参与学生的活动,共同探讨、提高。要建立“学生语文成绩档案库”,把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测验成绩都加以细化和分解,明确学生在哪一部分哪一项失分较多,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是需要大面积的补救还是需要个别辅导。尤其是那些语文成绩需要关注和关心的学生。老师要做清醒的老师,学生要做明白的学生。

3、信息意识。

信息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研究高考改革的趋向,学习有关的法规——《考纲》和《考试说明》,明确其变动。比如《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能力要求也有变化: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其中“探究”是一项新的能力要求,是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必考类的“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写作中有一项新要求是: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根据考试说明分为五大部分:必考中的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选考中的文学类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1.现代文阅读3题,共9分:快速阅读,理解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含义,学会运用筛选、归纳、分析、概括等基本阅读文字的方法,总结规律认识,如自然科学类常见的错误干扰项在: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源流倒置、混淆已然未然、夸大其辞、答非所问、逻辑推断错误等。选题少而精即可。2.古代诗文阅读,6题,30分

(1)名句默写:凡是课后要求背诵的,一定要背过,更要会写,不写错别字,平时检查时找出来,做出出标记。

(2)文言文。以课本为主,牢记18个虚词(因为所以而且,之乎者也,若何乃焉,则其于与)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注意“其”“而”“以”等的用法和区别,掌握新大纲考查的120个实词意义。至少要做30篇以上的拓展训练。

(3)诗歌阅读。分清各种类型的诗或词,掌握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和答题技巧。可以印精选40篇左右的诗词鉴赏让同学们晨读,增强阅读诗词的语感和熟悉鉴赏术语。做30篇左右的诗词拓展训练。

3.语言文字运用,8题,共27分

(1)专题复习和穿插复习结合。语言文字运用天天练,也可以两天一期,一定做,利用课堂5分钟左右时间,内容可有字音、字形、标点、词语运用、改病句,也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一定做,坚持下来。(2)严谨答题,规范训练。4.写作,1题,60分

5.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作,4题,18分

(1)专题复习和穿插复习相结合。可精选文本,穿插训练。训练不少于30篇,有些精讲,有些做后发答案,不讲。

(2)掌握常见考查方式: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观点态度、形象的感知和概括、语言的品味和赏析、表达技巧的理解与鉴赏、评价探究性主观题。(3)熟练掌握各类考查方式的应对技巧和方法。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究:

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⑵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科学小品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

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⑶探究文本中的终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些变化有可能影响2008年的高考。我们不仅要注意安徽省高考卷的变化,同时要关注全国和兄弟省份高考卷的变化。这些变化还会出现。因此,了解这些变化,有利于2010年的备考。

语言运用题要注意生活与语言的结合。比如春联、标语、启事、广告词等,有可能体现在语言运用题中。

4、研究意识。

一位优秀的高中教师一定要研究试卷,这包括参与命制试卷,分析试题的考查意图,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式,预测高考的趋势,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制定应对措施。要统计数据,加以比较,进行动态分析,为下一步复习及时提供对策,从被动备考走向主动迎考,从注重结果走向注重过程,从应付考试走向参与研究。

5、成效意识。

要注意课堂的含金量,注意练习的时效性。高三复习中长期机械化、程式化的训练,容易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要克服被动学习的状态,就要不断的变化方式,调整口味。比如,经常让学生给已有的练习题“挑刺”;让学生分知识点命制试卷,给出详细的答案,老师再将学生的好题汇集成卷。这就给学生主动研究高考提供了一个平台,撩去高考的神秘面纱,还学生以兴趣和自信。

文言教学要从能基本上读懂文章做起。文章大意把握了,其他问题都好解决了。读懂文章的训练有多种,可以逐句翻译,也可以给文段加标点。

6、跟进意识。

细节决定成败。要从细微处着眼,把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考试都分析透彻,不能仅仅统计一个分数,排一下名次就算了。要在教学中注意建立学生错题题库,把每次考试学生做错的题集中起来,并养成对错题进行反思的教学习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是否很好的理解了题意,弄清了问题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较快地找到了答题的突破口?在答题过程中曾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后来是怎样改正的?表述是否符合逻辑?语言是否流畅?等等。

反思以后要改错,对学生失误率较高的题型分类整理,明确错误原因,一一纠正,以免再犯同类错误。高考的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不会超出这一年来所作练习的范围。

作文复习要重视修改,原来标题不好的,重新拟题;层次不清的,重新划段;主题不明的,重新写好主题段„„

四、2010年全国高考安徽语文卷模式预测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和摸索,我们预测了2010年的语文样式,仅供参考: 第Ⅰ卷阅读题(66分)甲必考题(41分)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1. 2. 3.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4. 5. 6. 7.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8. 9.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0.

乙 选考题(25分)

请考生在以下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11. 12. 13. 14.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11. 12. 13. 14.

第Ⅱ卷表达题(8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15. 16. 17. 18. 19. 20.

五、写作(60分)21.

书生意气今犹在,中流击水遏飞舟。有2009年好的开端,有我们群体的不懈努力,2010年新课程高考,我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我们期待着。

第五篇:安徽省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安徽省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政 治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应写在答题卡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考生注意:

1.答题前,务必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学校,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姓名、学校。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 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答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1),发明家、企业家、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乔布斯是改变世界的天才,他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 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回答1-3题

1."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从经济学角度,其根本原因是()

A.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

B.供大于求,使得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少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少

D.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少

2.“乔布斯是改变世界的天才,他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企业内 部看,说明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从是

()[来源:Z.xx.k.Com] A.面向市场,生产高精尖的产品

B.诚信经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和信誉

C.以低廉的价格打开市场,取得优势

D.不断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依靠科技、科学管理等,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引领全球资讯利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变得简约化、平民化”从哲学角度说明,企业要

()

A.全盘否定以前,迎接新挑战

B.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哲理

C.注重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D.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2011年11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我国移动用户量达9.6亿.3G用户1.1亿,这大大带动电信行业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这说明()

A.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结构央定生产结构

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5.当一国经济出现过热时,政府经常会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给经济“降温”。下列各项措施符合这一政策的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政府加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B.保持该国汇率的相对稳定

C.下调银行利率

D.减少国债的发行[来源:Z.xx.k.Com] 6.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假如你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你该怎么做啊?从下列选项中法

()

当的做的发

展 A.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B.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C.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D.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 7.老张用自有的50万资金开了一家科技公司,雇佣了3名博士生从事技术等工作,10名其他人员负责管理财务和公司内务。老张所雇佣的博士生的收入属于

()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C.按管理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8.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我国实现“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的根本制度保障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民主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信访制度

9.在全国人大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在今后几年内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这就为以后更好的控制房价奠定了基础。这是全国人大在行使

()

A.最高立法权

B.组织经济建设职能

C.最高决定权

D.最高监督权

10.2011年,国际风云多变,利比亚、叙利亚、欧债危机、南海危机等国际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国的外交依然坚持“全方位”的外交政策,这说明了国家关系由()

①各国的国家性质央定的②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③各国的外交政策决定的④各国面临的国际格局决定的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1.2011年3月11日,天水市政府法制办就申请人不服人社部门工伤认定申请复议案件,组织召开了听证会。听征会在复议案件办案人员主持下,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就案件认定事实和争议焦点展开了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办案人员在昕证中充分运用调解手段,以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为目标,力争做到案结事了。经过听证、调解,当事人表示将进一步进行协商以解决争议。这一过程体现了

()

A.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

B.政府机关依法执政

C.公民行使民主管理权

D.公民行使民主决策权 12右图漫画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

①村民维护自身利益

②发扬民主,实施对村务的监督

③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④加强基层政权机关的建设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健全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回答13-14题

1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基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② ③ C.①③ D.②④

14.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因为()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③先进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A.①2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 ③④

15.近期,我国“微博问政”持续火爆,意味着政府部门面对微博这种新型社会媒体工具,话语表达方式乃至工作作风的转变。不少政务微障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及时参与网民互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形成官民互 动社会氛围;甚至有些政府部门之间微博上联动办公,形成颇具特色的微博问政生态系统,在不断摸索中开辟中国政务微博发展新模式。“微博问政”有利于

()

①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②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③保持政府与人民的密切联系④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针对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落后情况,近年来,民主党派派出三万多人次,完成了各类支边、扶贫项目两万多项,并取得显著成效。这表明()

A.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B.实行多党合作制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来源:Zxxk.Com] C.民主党派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经济职能

D.民主党派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17.每年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之间的划船比赛一直得到世界的关注,这不仅是场竞技比赛,更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 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8.“原生态唱法”是第十二届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最大亮点和热点。观众从蒙古族长调、侗族大歌、陕北民歌中感受到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这表明()①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②各民族的原生态文化凸显民族的个性和特征,缺少共性③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没有相互借鉴和融合④各民族的文化都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9.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20.继2007年 针对一些电台和电视台栏目、节目出现的低俗化倾向,国家广电总局连续下发多项规 定,叫停部分节目,限制一些娱乐 节目。2011年l1月又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国家广电总局的做法是因为()

①良好文化氛围主要是靠政府部门的规定和限制而形成③娱乐节目不利于弘扬、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④文化低俗化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个人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l.从“神一”到“神八”再到“天宫一号”成功发射,都离不开长期以来全国无数的科研单位和无数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全身心的投入和顽强拼搏,是他们书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这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②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③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④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2.叙利亚国内冲突愈演愈烈,引发国际社会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充分说明()

A.联系具有普遍性 B.联系具有主观性

C.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联系具有多样性

2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④物极必反,喑极则光⑤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2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B.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 盾的同一性之中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本卷共3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在安徽皖新传媒公司连续两年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之际,套司董事长倪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数字革命的大潮,公司已制定了新一轮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新的挑战。立足自身,以采用并购重组、股权合作的方式,实现跨区域、跨媒体、跨所有制经营。还通过机制创新,按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的要求进步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企业增效的优质资源;公司努力创新业务模式,充分运用世界先进技术,广泛吸纳优秀人才,加强管理,提升竞争力。

材料二:皖新传媒与安徽联通将以互信为纽带、以共享为基础、以共赢为目标,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同时,公司把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文化生活需求作为自己的使命,树立良好形象。

材料三:安徽,这个持统的农业大省,虽并未被列入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区,却根据中央精神主动自主试点,创造出令人瞩目的“安徽现象”。安徽省委、省政府认为:安徽虽不是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但可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精神,借鉴试点地区的经验和做法,自主试点,积极探索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使文化产业成为安徽的支柱产业之一。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皖新传媒公司是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的?(6分)

(2)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安徽省委、省政府为什么强调使文化产业成为安徽的支柱产业?(6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南极洲是地球上最遥远最孤独的大陆,素有“寒极”之称。它有严酷的奇寒和常年不化的冰川;但实际测量结果表明,这些冰川正在以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时两倍的速度消融。

材料二:研究者认为,造成冰架融化的“罪魁祸首”是人类肆意污染环境造成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专家呼吁,人类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遏制环境污染,阻止冰川过快地融化,避免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材料三: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于2011年12月Il日在南非德班正式闭幕。来自200多 个国家和机构的代表经过近14天的“马拉松”式谈判,4份决议艰难降生。早在11月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表示我国:一要明确参加了《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的承诺。二要明确非《议定书》发达国家的承诺。三要细化并落实适应、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方面的机制安排,细化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别的“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和秀明度的具体安排。四是发展中国家在得到资金技术的前提下做出自主减排的承诺。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唯物沦的有关知识来分析人类如何对待南极,(6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怎样应对全球气候变暖?(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典式、综合性品牌盛会。第七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于201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大会以“创新合作共赢发展”为主题,通过招商对接、系列 论坛、展示宣传、科普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发挥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和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的品牌效应,深入推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等发展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强力推进自主创新,推动安徽跨越发展。

材料二:徽商主要经营盐、米、丝、茶等最为著名。引聚宗族以扩大经营,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小本经营、由小到大。信守的经营理念是“讲道义、重诚信”“诚信为本、以义取利”,市场上取得良好信誉。获利致富后回报家乡,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徽商精神主要表现在:卫国安民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度势趋时的竞争精神、惠而不费的勤俭精神、以义制利的奉献精神、贾而好儒的文化精神、以众帮众的团队精神、不做“茴香豆腐干”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又被徽商进一步发扬光大。不仅是徽商的巨大财富,曼是徽商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材料三:徽商源于徽州、始于唐代,兴盛于明中叶以后,清末民初,渐趋衰落。微商正是凭着他们特有的徽商精神,从而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坎坷,乃至于发展为雄视天下的大商帮。徽商的发展不仅影响当地,也影响全国。具有600年文化的徽商,当今遍布全球,如何创新发展,如何去发扬优秀的徽商文化并传承,应该是当代徽商肩负的重大责任。

(1)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评价安徽省政府为什么要举 办“中国国际微商大会”?(8分)

7(2)结合材料二,从徽商经营理念和精神中谈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8分)

(3)结合材料二、三,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角度说明徽商的发展。(12分).(12分)(1).(6分)

①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南极洲奇寒和冰雪,长期以来拒人类于千里之外,但现在正在快速消融。(2分)

②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人类的破坏是客观的事实,积极行动起来,遏制环境污染,阻止冰川过快地融化。(2分)[来源:Zxxk.Com] 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来阻止冰川过快地融化,避免给人类带来的灾难。(2分)

(2)(6分)

①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研究和推广低碳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

④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⑤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加大宣传,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

(回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2分)27。(28分)(3)。(12分)

①联系是普遍、客观的。徽商的发展与当地乃至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是紧密联系的、是客观的。

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徽商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当地、也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3分)

③发展是普遍、客观的。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的,徽商的发展也不列外。(3分)④发展的实质。徽商从始,就在不断的汲取积极的因素,摒弃过时的、消极的因素。(3分)

⑤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徽商的发展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要对其大力支持、并准备走曲折的道路。(3分)

⑥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当今的徽商更要注重量的积累,弘扬、继承优良的徽商文化,剔除糟粕,抓住时机,促成徽商质的飞跃。(3分)

(回答出其中四点即可,每点3分)

下载安徽省宿州市2011届高三政治教学工作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宿州市2011届高三政治教学工作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中学教学工作指导意见为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继续打造我市初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丰富我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内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三政治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政治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政治科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三(18)(19)(22)三个文科班的政治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较好地完......

    高三政治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政治学科教学工作总结任课教师:刘欣咬文嚼字度岁月,含辛茹苦又一年。2011—2012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顾本学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校委会的正确领导、学科组的鼎力......

    2014--15年度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2014—2015学年度咸阳市小学教学工作指导意见各县市区教研室、市实验小学:为了明确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研工作效益,全面深化小学教学改革......

    高三政治备考指导

    新高三备考指导:政治学科复习六锦囊 高三学生在开学之初就做好高考一轮复习的计划,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复习的进度。搜集到2014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技巧,和大家分享。 首先,要回......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小学科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课程,学好科学课程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通过建立一套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规......

    普通高中美术特长生专业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美术特长生专业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一、教学的总体目标 旨在让学生通过三年系统、正确的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各门美术学科基础,并能在三年后的专业高......

    关于加强初中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初中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促进我市初中教学和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我校初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