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体_物体分类,教案示例一

时间:2019-05-15 01:0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识物体_物体分类,教案示例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识物体_物体分类,教案示例一》。

第一篇:认识物体_物体分类,教案示例一

教案示例一 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1.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讨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

教学难点

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激情导入,初步掌握认识物体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你们欢迎他们吗?

1.出示图片:小猫和小狗

2.小狗说:“谢谢大家.”小猫说:“在学习前我想提一个问题,你们能记住我们吗?

请快想想,怎样才能记住我们.”

(二)学生讨论

1.如何记住一只小猫?又如何记住一只小狗?

2.学生反馈:小猫矮矮的、胖胖的、黄色的猫.

小狗高高的、瘦瘦的.

3.小结:要记住它们的特点.

二、活动二:练习分类

小狗说: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想请你们帮个忙,给它们分类.

(一)出示图片:物体分类

(二)分组讨论

1.四人分小组讨论,边发表意见边演示课桌上的物品.

2.学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类方法.出示图片:分类方法

一、分类方法二

三、活动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小狗说: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物品好吗?

教师板书:认识物体

(一)认识长方体

1.出示图片:长方体

2.小狗问:它是什么样子?

3.每一名同学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件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数一数有几个面,摸一摸每个面一样大吗?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的?起个什么名字?

4.学生反馈长方体的形状特点

(1)有六个面;

(2)有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个面是长方形,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四个面是一样大的,还有两个面一样大.

教师板书:长方体

(二)认识正方体

1.出示图片:正方体

2.小猫问:这个物体是长方体吗?

有什么特点?

与长方体有什么不同.起个什么名字?

3.学生分小组讨论

4.学生反馈正方体的特点

正方体六个面,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教师板书:正方体

5.你是怎么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6.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哪些东西是正方体的呢?

四、活动四:认识圆柱体和球

(一)认识圆柱体和球

1.出示图片:圆柱体、球

2.小狗问:你的桌面上还有什么物体呀?它们有什么特点?

3.学生小组讨论

4.学生反馈

圆柱体有两个面是圆形的,球上没有一个平面.

教师板书:圆柱、球

5.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体的?那些物体是球体的?

(二)小结

今天我们和小猫和小狗一齐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我们一齐把它们的名字读一遍.(教师指图形,学生举物体,说名字.)

(三)出示图片:找朋友

五、活动五:做游戏 “摸一摸、猜一猜”

游戏介绍:将所有的物体全部放在课桌上,小组中的每个人轮流用围巾蒙住眼睛,用手摸物体并猜出是什么物体,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六、活动六:小小建筑师

1.用桌上的物体搭建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1.学生反馈.

七、总结

今天你们认识了哪些物体?怎么记住它们?我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物体吗?

八、板书设计

认识物体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

教案点评:

本节课教学导入采取如何记住学生最喜欢的小猫、小狗的样子来进行的,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记忆方法,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接着以小猫和小狗的问题为线索认识物体。教学过程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做到精心创设教学情景、以情促动、以动激趣、以趣求知,做到思考与实践、讨论与交流相结合。

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积极的动手摸一摸,开口数一数,用眼睛观察物体的样子,猜一猜物体的形状,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区别中记忆。同时教学的最后安排小建筑师的游戏,目的在于让学生有空间的感觉,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建立自细心,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篇:认识物体教案、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导入:

出示小叮当图,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谁能介绍一下小叮当? “小朋友们喜欢小叮当吗?小叮当有一个大口袋,口袋里有许多宝贝,今天啊小叮当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百宝箱,下面组长把百宝箱拿出来,小组同学一起看一看。”

二、操作感知,形成表象: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你们认为哪些是相同的分成一堆,看看分成了几堆?(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2、议一议:小组里的小朋友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3、指名汇报讨论情况:“其它组小朋友要注意听他们是怎么分的,待会给他们提点建议。”“你们同意他们的分发吗?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4、再分一次:这组小朋友把小宝贝分得很清楚,他们把形状相同的分在了一起,分成了4堆,你们也会和这组小朋友一样,按形状来分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再分一次,分完的小组可邀请别组小朋友参观,介绍一下你们怎么分的。

6、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教师板题:认识物体

三、探究新知

1、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2)能够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这些都是我收集的!快说说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3、实物图抽象成模型图

4、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5、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6、现在请小朋友们在小脑袋里记下这些图形和名字。每个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拿在手上,仔细看清它们的样子。

拿了正方体的请举起来,是长方体的请举起来,你认为是圆柱的举起来,拿到球的小朋友举高点!

7、教师举物体,全班一起说是什么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东西放回篮子里)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1题。

(1)圆柱、球易滚动,球能在地面上转动,而长方体、正方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侧面是曲面;球的表面是曲面。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瞎子摸鱼”,教师找个学生示范,请一个小朋友蒙上眼睛,教师拿出一个物体,学生摸摸后并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小组内玩这个游戏)

五、巩固练习:

1、连一连

2、数一数

3、猜一猜

4、做一做2

5、机器人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

小朋友们真能干,认识了那么多种图形!回到家里把今天学到的告诉爸爸、妈妈。

第三篇:《给物体分类》教案

《给物体分类》教案

《给物体分类》教案1

活动目标:

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学习5以内按长短分类,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依据:根据教学任务从品德、能力、知识三方面培养而确定。

重点:根据物体长短的多少,将物体分别归类。

难点: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依据:按物体的长短分类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但是幼儿刚升入中班完整讲述能力差,在活动过程中语言表述相对更困难一些,因此做为难点突破,使幼儿达到既会分类又会讲述的效果。

教学方法:

1 观察法

2 情景谈话法

3 游戏法

依据: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直接观察和直接体验能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简单明显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能帮助幼儿形成全面清晰的概念。

在活动中教学方法综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为进一步调动幼儿观察兴趣,设置有情节的谈话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因为游戏能使幼儿获得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学的主动,学的愉快,所以整个活动又以3个游戏贯穿始终。

教具:圆点卡片每人一张、动物图片每人一张、车票(分别标有数字可挂在脖子上)每人一张、数字卡片1—5、小房子(分别标有数字1—5)5个、磁带(音乐开火车)

依据:每人一套学具,使幼儿在活动中有静有动,动手动脑,在游戏、操作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数字卡片组织

幼儿认读

展开:

1 通过游戏《找朋友》学习按物体的长短分类。

在以往教学中直接将数3个圆点对应放入数字3位置下幼儿难以理解,所以这个活动的`学习部分非常关键。为了使幼儿理解,设计了游戏《找朋友》。

幼儿自己数点卡上的长短,用数自己表示,教师举起相应的数字,介绍———你的朋友是~

教师举数字问:3的朋友在哪里?幼儿举起长短一致的卡片。

互相纠正错误,若对了送给老师。

2 为了巩固联系这一知识设计了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介绍玩法:1号房子表示长短为1的小动物的家,依次介绍。

个别幼儿送:提问图片上有几只什么?哪是它的家?

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图片上有3只小猫,它该回好房子。

分组送,送完后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检查的同时要求幼儿完整讲述。

3 为了愉快的结束本次活动,设计了《开火车》游戏。

请5名幼儿分别当1、2、3、4、5号小火车。

其他幼儿拿上车票坐上相应的小火车。

扮演火车的幼儿检查自己的乘客。

结束:放音乐开火车出教室。

《给物体分类》教案2

活动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彩色鱼9条(由3种颜色组成,大中小各3条) 鱼缸图片3张,红、黄、蓝三色标签各一份

2.学具:幼儿用彩色鱼,人手9条,形状颜色同教具相同

活动过程:

一. 念儿歌进教室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 出示教具(集体活动)

1. 出示彩色鱼,无规律排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2.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鱼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三. 出示学具(个别活动)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四. 交流小结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五. 学习制作标记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能干,帮我们的小鱼排了各种各样漂亮的.队,现在他们可以出去玩了,可是,他们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小朋友可不可以和他们一起想想办法解决?”

出示鱼缸图片“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引导幼儿发现鱼缸都是一个样子)那我们的小鱼要是出去了,回来的时候怎么才能找到它们自己的家呢?”

引导幼儿发现可以用鱼的颜色和花纹作为标签。

六. 结束活动

让幼儿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及其他物品。

儿歌:

小鱼吐泡泡

一群小鱼吐泡泡,

小鱼吐个小泡泡。

大鱼吐个大泡泡,

乐的小鱼哈哈笑。

《给物体分类》教案3

活动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重点:

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难点:

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具:彩色鱼9条(由3种颜色组成,大中小各3条)鱼缸图片3张,红、黄、蓝三色标签各一份

2、学具:幼儿用彩色鱼,人手9条,形状颜色同教具相同

活动过程:

1、念儿歌进教室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2、出示教具(集体活动)

(1)、出示彩色鱼,无规律排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2)、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鱼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3、出示学具(个别活动)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4、交流小结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给物体分类》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区分物体的大小,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2.学习用“大”和“小”表述分类的结果。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习过“比较物体大小”。

(二)物质准备:大小两种的灰色鱼若干;大小两种盘子若干;大小两种的花若干;大小两种的袜子若干;贴有大小标记的衣架两个;标有大小标记的圆圈垫两个;花瓶12个;贴纸材料《分大小》。

【活动过程】

一、以“小猫钓鱼”的形式,引导幼儿辨认大和小。

教师出示若干只大小两种灰色的鱼,并提问: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二、以“小猫分鱼”的形式,引导幼儿按大小分类。

(一)教师提出分类任务。

师:现在卞老师给你们两个盘子,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你们把这些鱼分一分。

(二)请个别幼儿展示分类结果,并引导幼儿表述。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三、以“小猫晒鱼”的形式,让幼儿练习按大小的标记进行分类。

(一)教师在活动室内设置大小标记的圈子,并提出分类任务。

师:小猫要把鱼晒出来,请把小盘子放在标有小圆点标记的'圆垫上,把大盘子放在标有大圆点标记的圆垫上。

(二)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大”“小”表述分类结果。

四、幼儿分组操作,巩固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一)分组的材料:

第一组--“分大小”,引导幼儿在《分大小》中分球、棒棒糖、花。

第二组--“晒毛巾”,引导幼儿将大小不同的毛巾分别挂在相应标记的衣架上。

第三组--“插花”,引导幼儿将大小不同的花分别插在相应标记的花瓶里。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并鼓励先完成的幼儿继续操作其他组的材料。

(三)展示并交流操作的分类材料。

师:你操作了哪盘材料?你是怎么分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分球”“分棒棒糖”“分花”“分鱼”等活动材料投放在数学区,引导幼儿继续操作练习。

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利用整理衣袜等机会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整理。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给物体分类》教案5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小、轻重、光滑度、颜色、形状等。通过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更清晰有序地了解物体的各种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科学地观察、描述之后进行科学的分类,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明确分类标准的细化是准确分类的要素。通过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学生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早就在无意中接触到分类了。在本课中,他们要对本章接触过的物体进行分类,进一步清晰地认识它们的属性。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过程和方法: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结果会有不同;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一些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了解细化标准才能让分类更准确科学。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具一套(带盖塑料盒、乒乓球、泡沫塑料块、小木块、塑料块、玻璃珠、小钢珠、螺帽、带号码贴纸一套),小组记录单

教师准备:学具一套,小组记录单,板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昨天收拾学具盒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里面的东西真不少,但是放置很没规律。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把它们整理好呢?二、聚焦

(1)把物体按不同特征分成一堆一堆摆放,就是分类。

(2)我们探究过哪些关于物体的特征?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物体的特征?

(3)不同物体特征分别对应哪种观察方法?我们按特征将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利用这些方

法。

三、探索

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帮助老师把学具盒里的东西分分类吗?(1)分类前,为物体编号;

(2)请一位同学上来分享分类的方法,同时示范填写记录表;(3)想一想,他依据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四、研讨

以小组为单位把学具盒中的`物体进行分类。

(1)可以选择黑板上的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也可以选择想到的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小组记录员做好记录。

(2)小组汇报分类结果;

(3)有没有小组选择的分类特征一样,但最后结果不同?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4)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五、拓展

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物体分类?为什么要把物体进行分类?大家都知道了分类的方法,同学们以后可以把这项本领运用到不同的地方,你们想到能把这个本领运用在哪些地方吗?

《给物体分类》教案6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多少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5的各类实物卡若干,1―-5的数字卡、泡沫板各一,大头针若干。1-5元的钱币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带有1-5数字的泡沫板,请幼儿准确读出数字,然后每人拿一张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应该放在泡沫板的什么位置。老师和幼儿共同检查,请幼儿讲讲你拿的卡片上有几个什么?你把它放在哪里?为什么?

小结:个别幼儿放错的原因。

2、幼儿再取卡片,分组进行比赛,看谁放的对又快,对优胜者奖红五星。

3、对幼儿的出色工作发奖金:每人一张写有1-5元的.钱币。

看看你是几元?老师说请把三元的钱举起来,拿三元钱币的幼儿举起卡片,看谁举得对,游戏反复多次。

4、活动延伸: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用钱币去买商品。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给物体分类》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红,绿两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红、绿颜色分类。

2、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红、绿颜色的毛巾各一块。

2、每人红色或绿色玩具一件。

3、每个幼儿一盘木珠(装红、绿颜色各三颗)。

4、在活动室墙角处画好红、绿颜色房子各一座。

三、活动过程:

1、认识红、绿颜色。教师分别出示红、绿色毛巾,要求幼儿说出毛巾是什么颜色的。

2、运用红、绿玩具巩固对红、绿色的认识,并学习分类。

(1)、分给每个幼儿一件红色或绿色玩具,请他们观察是什么颜色的。

(2)、游戏:”看谁站得又对又快”.教师说:拿红色玩具的小朋友快快快、快站到老师身边来,拿红色玩具的小朋友便立刻拿着玩具跑到老师身边来,然后说:我拿的是红色玩具,我来了。同样的方法请手拿绿颜色的小朋友站上来。玩完此游戏后,幼儿回座位把玩具放回桌上。

3、串木珠,区别红、绿颜色,练习分类。

请小朋友把自己桌上盘里的红颜色(绿颜色)木珠分别串成一串。

4、游戏“找家”。

(1)、请每个幼儿随意拿一件桌上的'玩具,观察颜色。

(2)教师说:请拿绿色玩具的小朋友站起来(拿绿色玩具的小朋友即举玩具起立)。用同样方法进行红色归类。

(3)、教师说:这些红色和绿色的玩具和我们小朋友玩了这么久的游戏,它们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们送他它们回家吧,我们把红色的玩具送回红色的房子里,绿色的玩具送回绿色的房子里——幼儿分别将红、绿色的玩具送回活动室墙角处事先画好的红、绿色房子里。然后教师讲评,活动结束。

《给物体分类》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按照数量对5以内的物体进行分类。

2.能用“一样多”“都是×个”等表述分类的理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过5以内的数。

材料准备:课件,分类盒,数量是1--5的气球、玩具、糖果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复习5以内的数。

(1)出示米奇乐园,引导幼儿点数米奇乐园里面的游乐设施,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复习数的实际意义。

引导语:今天米奇要带我们去参观他们的游乐场,参观完了要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游乐设施,数一数有几个,要用数字几来表示。

(2)引导幼儿数数,并找出相应的数字卡。

2.游戏“数一数,分一分”,学习按数量分类。

(1)出示课件,分类盒以及数量3和5的气球、玩具、糖果的卡片,幼儿按照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引导语:这里有两个小盒子,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盒子里。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分享交流:你为什么这样分?

引导幼儿用“我把都是×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3个××和3个××一样多,放在起”来表述。

3.幼儿分组活动,巩固按数量分类。

第一组:操作“连一连”,请幼儿把数量相同的水果连起来。

第二组:操作“分一分”,引导幼儿按照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第三组:操作“涂一涂”,请幼儿将数量相同的物品涂上相同的颜色。

4.游戏“找朋友”

(1)交代游戏规则:—每个幼儿佩戴数量1--5的实物卡片,请幼儿随音乐歌唱,音乐停止后,找到与自己数相同的幼儿手拉手。

(2)幼儿交换卡片再次游戏。

活动延伸:

1.数学区投放分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继续玩按照物体的数量分类;投放幼儿活动照片,引导幼儿将相同人数的照片放在一起,并插上相应的数字卡玩“制作相册”游戏。

2.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物体的数量,并说说数量一样多的是哪些东西。

《给物体分类》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2、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若干朵。

2、物质准备:花篮若干个,红、黄、白蝴蝶头饰各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录音机,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 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园里参观。

提问:花园里有几种颜色的花?都有哪几种颜色?

(二)教师讲诉故事《三只蝴蝶》(经过改编)提问:

1、故事里有几只蝴蝶?她们是什么颜色的?

2、她们喜欢什么颜色的花?

(三)引导幼儿进行按颜色分类。

1、以“送花”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请幼儿自行检查是否送对了花。

(1)请幼儿给红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请幼儿给黄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3)请幼儿给白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把颜色分类。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玩法: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蝴蝶的头饰,扮演蝴蝶,在花园里自由飞翔玩耍。当听到打雷的声音后,赶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颜色的花朵避雨。当太阳出来后,蝴蝶高高兴兴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戏。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是否找到对颜色。

(四)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活动,活动中,我借用了卡通图片、头饰等辅助教具,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中,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游戏贯穿始终,并引导幼儿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游戏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而愉悦的环境,让幼儿在看看、玩玩、学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进行分类,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有力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快乐。

《给物体分类》教案10

活动目的:

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促进小朋友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红黄白的花朵若干,花篮若干,红黄白蝴蝶头饰若干,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老师带领小朋友随着轻柔的音乐,进入事先准备好的情景环境——春天的花园中,引导小朋友观察说出花园中的'花朵有哪些颜色的,初步感知红黄白三种颜色。

2、小朋友仔细倾听老师讲述的故事,并且说出故事中蝴蝶的颜色有哪些,进一步加深对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认识。

3、出示花朵,引导小朋友通过观察按照花朵的颜色进行分类,并且小朋友们之间要相互的检查,初步感知按照物体的同一种颜色进行分类的认识。

4、小朋友佩戴蝴蝶头饰,在老师的口令下,根据自己佩戴的头饰的颜色找到对应颜色的位置,进一步巩固加深小朋友对物体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给物体分类》教案11

活动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具:彩色鱼9条(由3种颜色组成,大中小各3条) 鱼缸图片3张,红、黄、蓝三色标签各一份

2。学具:幼儿用彩色鱼,人手9条,形状颜色同教具相同

活动过程:

一、念儿歌进教室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出示教具(集体活动)

1。 出示彩色鱼,无规律排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2。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鱼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三、出示学具(个别活动)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四、交流小结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五、学习制作标记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能干,帮我们的小鱼排了各种各样漂亮的队,现在他们可以出去玩了,可是,他们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小朋友可不可以和他们一起想想办法解决?”

出示鱼缸图片“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引导幼儿发现鱼缸都是一个样子)那我们的小鱼要是出去了,回来的时候怎么才能找到它们自己的家呢?”

引导幼儿发现可以用鱼的颜色和花纹作为标签。

六、结束活动

让幼儿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及其他物品。

儿歌:

小鱼吐泡泡

一群小鱼吐泡泡,

小鱼吐个小泡泡。

大鱼吐个大泡泡,

乐的小鱼哈哈笑。

活动反思:

在此基础上,我决定了让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小游戏,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慢慢的去理解。我也设置了一些小游戏,比如说用积木、珠子…等幼儿园常见的玩具来让幼儿分。就这样,孩子们慢慢地学会了如何来按特征来分类了。

《给物体分类》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长短,知道谁长、谁短,谁最长最短及是否一样长

2、进一步学习分类

3、培养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彩带若干,不同长短品种的笔若干

2、彩带小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尝试

1、师:小兔的好朋友要上学了,小兔准备了许多的礼物送给它,请小朋友帮小兔整理一下,用彩带把礼物扎得漂漂亮亮的',好吗?

2、将手中不同长短品种的笔按老师的要求找出:

(1)最长,最短(师:可是这些礼物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来给他分分类吧)

(2)同样长的那几根(师:小朋友们数数一样长的有几根呀)

(3)小结:着重说明比的方法,要两端对齐了再比

(师:我们在比的时候呀,要两端对齐了再比,就是两只笔的端头对齐比)

3、请幼儿再比一次,然后将一样长的放在一起

师:小朋友比比看哪些小棒一样长,我们把一样长的放在一起

二、师演示讲解,把彩色的小棒也按长短分类

1、四根小棒比长短,谁最长,谁最短,有没有一样长的,礼物要用彩带扎上蝴蝶结,那才漂亮,请小朋友帮老师找出彩带

2、两根彩带比长短是不是一样长,谁最长,谁最短

3、用彩带扎礼物

三、游戏

师:小兔的好朋友接到礼物,高兴极了,和小兔一起做起了手指游戏:1、找自己的手指找出哪根最长,哪两根一样长

2、找朋友:比比谁的手指长(一样名称的手指叠一块比)找出后,一起做手指游戏

《给物体分类》教案13

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多少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

准备:

1—5的各类实物卡若干,1—-5的数字卡、泡沫板各一,大头针若干,1-5元的钱币若干。

过程:

1、教师出示带有1-5数字的泡沫板,请幼儿准确读出数字,然后每人拿一张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应该放在泡沫板的什么位置。老师和幼儿共同检查,请幼儿讲讲你拿的卡片上有几个什么?你把它放在哪里?为什么?

小结:

1、个别幼儿放错的'原因。

2、幼儿再取卡片,分组进行比赛,看谁放的对又快,对优胜者奖红五星。

3、对幼儿的出色工作发奖金:每人一张写有1-5元的钱币。

看看你是几元?老师说请把三元的钱举起来,拿三元钱币的幼儿举起卡片,看谁举得对,游戏反复多次。

4、活动延伸: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用钱币去买商品。

《给物体分类》教案14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于生活中鲜艳的颜色非常感兴趣,但由于年龄小,受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往往会把各种颜色张冠李戴,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幼儿梳理有关颜色的知识,使幼儿能正确认识常见的颜色并进行分类。本活动运用了卡通图片、头饰、模拟实物等多种幼儿感兴趣的教具,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采用启发谈话、观察交流、实践体验的方法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边学边实践操作,在情境中认识颜色、区分颜色、学习按颜色分类,在轻轻松松的过程中愉快地参与学习,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成为活动真正的主人。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红、黄、绿颜色分类。

2、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能力。

3、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重难点:

指导幼儿尝试按物体的红、黄、绿三种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卡片小猪各一只,卡片房子各一座。

2、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头饰和卡纸做的马甲各两个。

3、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大三角形和盒子各一个,小三角形各20个。

4、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手指游戏《剪刀、石头、布》

2、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为小三班的小朋友介绍三位新朋友,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3、巩固复习红、黄、绿三种颜色,并学习分类。

(1)、贴出红、黄、绿三只卡片小猪,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颜色并为三只小猪取名:小红猪、小黄猪、小绿猪。

(2)、贴出红、黄、绿三座卡片房子,请幼儿说出房子的颜色。

谈话:三只小猪各盖了一座房子,现在三只小猪要回家了。小红猪回到了自己的小红房子里(教师边说边将小红猪贴到小红房子里)因为小红猪是红色的,所以它的房子也是红色的。

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小黄猪的家是什么颜色的房子?小绿猪呢?

(3)、请两名幼儿将小黄猪放进小房子里,将小绿猪放进小绿房子里,并引导幼儿讲明理由。

(4)、点题:小朋友们真棒,知道将相同颜色的物体放在一起,这就是按颜色分类。(教师板书课题)

4、游戏“颜色找家”。

(1)、利用手偶游戏“小老头”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6个物体头饰分别发给6个幼儿。并请幼儿说出头饰的名称及颜色。

(2)、出示红、黄、绿三个大圈,请幼儿依次说出每个圈的'颜色。教师明确游戏规则:这三个大圈是6个头饰的家,你的头饰是什么颜色你就钻进相同颜色的圈里,请带头饰的6个宝宝把你的头饰送回家吧。

(3)6个幼儿按要求钻圈,钻错的,集体订正。

5、游戏“找朋友”。

(1)、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6个卡纸马甲,请幼儿分别说出马甲的颜色。

(2)、先请3名幼儿上前分别穿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马甲,再请3名幼儿也分别穿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马甲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3)、教师讲明游戏规则:穿相同颜色马甲的两个小朋友是好朋友,现在,请台上的3位小朋友找一找你的好朋友在哪?把他牵到前面来,和他手拉手站在一起。

(4)、教师和其他幼儿同唱歌曲《找朋友》,台上的3个幼儿找朋友。

(5)、活动评价

6、游戏“三角形找妈妈”。

(1)、谈话:有一群三角形宝宝找不着妈妈了,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找一找妈妈吧!

(2)、给每个幼儿发一个小三角形,请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三角形的颜色。

(3)、教师出示红色的大三角形,扮演妈妈呼唤红三角形宝宝回家,请拿红色小三角形的幼儿将其放进红色的盒子里。教师拿着红色大三角形巡视,指导幼儿分类。

(4)、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黄色、绿色的分类游戏。

7、结束

《给物体分类》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2、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若干朵。

2、物质准备:花篮若干个,红、黄、白蝴蝶头饰各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园里参观。

提问:花园里有几种颜色的花?都有哪几种颜色?

(二) 教师讲诉故事《三只蝴蝶》(经过改编)

提问:1、故事里有几只蝴蝶?她们是什么颜色的'?

2、她们喜欢什么颜色的花?

(三) 引导幼儿进行按颜色分类。

1、以“送花”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请幼儿自行检查是否送对了花。

(1) 请幼儿给红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 请幼儿给黄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3) 请幼儿给白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把颜色分类。

(1)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玩法: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蝴蝶的头饰,扮演蝴蝶,在花园里自由飞翔玩耍。当听到打雷的声音后,赶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颜色的花朵避雨。当太阳出来后,蝴蝶高高兴兴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戏。

(2) 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是否找到对颜色。

(四)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第四篇:《给物体分类》教案

《给物体分类》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按照数量对5以内的物体进行分类。

2.能用“一样多”“都是×个”等表述分类的理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过5以内的数。

材料准备:课件,分类盒,数量是1--5的气球、玩具、糖果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复习5以内的数。

(1)出示米奇乐园,引导幼儿点数米奇乐园里面的游乐设施,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复习数的实际意义。

引导语:今天米奇要带我们去参观他们的游乐场,参观完了要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游乐设施,数一数有几个,要用数字几来表示。

(2)引导幼儿数数,并找出相应的数字卡。

2.游戏“数一数,分一分”,学习按数量分类。

(1)出示课件,分类盒以及数量3和5的'气球、玩具、糖果的卡片,幼儿按照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引导语:这里有两个小盒子,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盒子里。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分享交流:你为什么这样分?

引导幼儿用“我把都是×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3个××和3个××一样多,放在起”来表述。

3.幼儿分组活动,巩固按数量分类。

第一组:操作“连一连”,请幼儿把数量相同的水果连起来。

第二组:操作“分一分”,引导幼儿按照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第三组:操作“涂一涂”,请幼儿将数量相同的物品涂上相同的颜色。

4.游戏“找朋友”

(1)交代游戏规则:—每个幼儿佩戴数量1--5的实物卡片,请幼儿随音乐歌唱,音乐停止后,找到与自己数相同的幼儿手拉手。

(2)幼儿交换卡片再次游戏。

活动延伸:

1.数学区投放分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继续玩按照物体的数量分类;投放幼儿活动照片,引导幼儿将相同人数的照片放在一起,并插上相应的数字卡玩“制作相册”游戏。

2.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物体的数量,并说说数量一样多的是哪些东西。

《给物体分类》教案2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四个活动:1.聚焦分类话题;2.制订分类标准,进行分类;3.研讨,回顾学习过程:4.了解分类的意义。通过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更清晰有序地了解物体的各种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科学地观察、描述之后进行科学的分类,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明确分类标准的细化是准确分类的要素。教材中提示选用的教学器材为前三节课观察的物体。在本课中,教师要尽量安排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便于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学生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

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器材准备】

乒乓球、大木块和小木块、与木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塑料块、大螺母和小螺母、大橡皮和小橡皮、塑料杯、泡沫块、玻璃珠、纸片、不干胶贴纸、记号笔、印有圆圈的白纸、学生活动手册、若干个带有两个大圆圈的小组记录单、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酸奶,你能帮他找到酸奶吗?(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酸奶的)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找酸奶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分类,体会分类对于人们生活的帮助,分类可以让人们更便捷的生活。

2.我们也观察了许多物体的特征,你能描述一下吗?这些不同物体的特征有相同的方面吗?

(学生根据前几节的活动手册和班级记录单描述前几节课上观察的物体特征)

设计意图:从物体特征入手,聚焦分类标准指向的是物体的特征,并贯穿全课。

3.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板书:给物体分类)

设计意图:聚焦话题,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教师利用任务驱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二、给物体分类

1.描述物体特征,确定分类标准。

(1)教师分发活动器材,学生拿出活动手册。

(2)说说自己计划以什么特征作为标准进行分类,并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中。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理解分类是以特征作为标准的,而且标准有很多,为开展分类活动明确主线和目的。

2.初次体验分类并为物体编号。

(1)引导学生根据制订的分类标准进行首次分类活动(全班统一确定一种相对简单的分类标准,如:大小),将物体放在小组记录单的圆圈中。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利用直观实物进行初次分类,帮助学生明确分类活动的目的和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使用实物摆放的方法不便于同时开展不同标准的分类,并且这种方法的分类结果无法悬挂展示,不便于交流。

(学生思考,商量改进办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进行给物体做编号的活动做好铺垫。

(3)指导全班同学按照统一标准为物体进行编号。

我们有什么办法进行编号呢?上学期,我们在比较恐龙大小的时候,有个编号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我们也来给这些物体进行编号吧。

(学生按照相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编号)

设计意图:学生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先对物体进行分类的初步尝试,学会分类的基本操作方法,为后边的活动开展打好基础;再从中发现不方便、无法反复使用以及不便于交流的问题而找寻改进措施,从而开展编号活动,为后边的活动开展以及交流研讨活动做好铺垫

3.开展小组分类活动。

(1)小组总结物体特征。

观察前几节的记录单,你们都发现了物体哪些方面的特征?

(学生发现有大小、形状、轻重、粗糙或光滑、透明或不透明等方面的特征,根据物体大小进行分类的活动已经做过,不再重复)

(2)根据特征制订分类标准,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上。

(学生制订分类标准,明确分类标准,将小组制订的分类标准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中,一张记录单填一种标准)

(3)小组合作开展给物体分类的活动。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将分类结果以物体编号的形式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不同的圆圈里)

(4)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填写小组记录单。

(5)学生悬挂展示小组记录单,并遮挡住分类标准部分。

(学生遮挡住分类标准,并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记录单)

设计意图:根据特征制订分类标准,指向分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特征,便于寻找和生活便利。学生通过形状、轻重、粗糙或光滑、透明或不透明等特征作为标准对物体多次分类,不但能更好地了解物体的特征,而且对分类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更深的学习与体会。展示小组记录单,并遮挡住分类标准是为了给下一环节做铺垫

4.解密活动。

(1)全班共同解密各组的分类标准。

通过观察小组记录单的`分类结果,逆向分析分类标准是哪种特征,并说明理由。

(2)相应小组进行展示揭秘,说说自己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于分类标准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观察、总结物体的特征,方便我们的生活

三、交流研讨

1.大家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的?

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分类有很多方式,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分类的标准,都是物体比较典型的、有共性的特征。

2.根据同一特征分类,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

你发现在哪个相同标准的分类中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统一?

学生通过交流发现,有些相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以轻重这一特征为标准的分类,不同于大小的比较。同样的物体有大有小,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但是对于轻重这一特征,在制订标准的同时还要细化轻重标准的界限,也就是说只有将标准制订得更准确,才能进行更准确科学的分类

3.根据发现细化小组记录单的分类标准,确定关于轻重的分类界限,再次调整轻重的分类。

设计意图:学生在上一活动的交流中已经发现这一问题。本环节是让学生对于相同标准,分类结果却不同的现象进行研讨交流,进而发现分类的标准除了特征之外还要有细化的标准,从而掌握科学分类的正确方法。

四、完成个人、小组、班级记录单内容

1.学生完成个人活动手册。

2.各小组共同完善小组记录单。

3.师生完善班级记录单。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并修改完善记录的过程就是梳理和总结本课知识的过程,从而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4.观察生活中身边的分类。

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帮助呢?是哪些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帮助的?

(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分别说说是哪些方面的分类,又是如何帮助我们便捷生活的)

设计意图:理解分类的意义不仅是更好地了解特征,还能帮助我们便捷生活。

【板书设计】

给物体分类

特征 分类标准 细化标准

《给物体分类》教案3

活动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具:彩色鱼9条(由3种颜色组成,大中小各3条) 鱼缸图片3张,红、黄、蓝三色标签各一份

2。学具:幼儿用彩色鱼,人手9条,形状颜色同教具相同

活动过程:

一、念儿歌进教室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出示教具(集体活动)

1。 出示彩色鱼,无规律排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2。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鱼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三、出示学具(个别活动)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四、交流小结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五、学习制作标记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能干,帮我们的小鱼排了各种各样漂亮的队,现在他们可以出去玩了,可是,他们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小朋友可不可以和他们一起想想办法解决?”

出示鱼缸图片“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引导幼儿发现鱼缸都是一个样子)那我们的小鱼要是出去了,回来的时候怎么才能找到它们自己的家呢?”

引导幼儿发现可以用鱼的颜色和花纹作为标签。

六、结束活动

让幼儿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及其他物品。

儿歌:

小鱼吐泡泡

一群小鱼吐泡泡,

小鱼吐个小泡泡。

大鱼吐个大泡泡,

乐的小鱼哈哈笑。

活动反思:

在此基础上,我决定了让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小游戏,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慢慢的去理解。我也设置了一些小游戏,比如说用积木、珠子…等幼儿园常见的玩具来让幼儿分。就这样,孩子们慢慢地学会了如何来按特征来分类了。

《给物体分类》教案4

教学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教具:彩色鱼9条(由3种颜色组成,大中小各3条)

鱼缸图片3张,红、黄、蓝三色标签各一份

2.学具:幼儿用彩色鱼,人手9条,形状颜色同教具相同

教学过程:

一、念儿歌进教室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出示教具(集体活动)

1.出示彩色鱼,无规律排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2.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鱼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三、出示学具(个别活动)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四、交流小结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五、学习制作标记

活动反思:

在此基础上,我决定了让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小游戏,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慢慢的去理解。我也设置了一些小游戏,比如说用积木、珠子…等幼儿园常见的玩具来让幼儿分。就这样,孩子们慢慢地学会了如何来按特征来分类了。

《给物体分类》教案5

活动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重点:

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难点:

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具:彩色鱼9条(由3种颜色组成,大中小各3条)鱼缸图片3张,红、黄、蓝三色标签各一份

2、学具:幼儿用彩色鱼,人手9条,形状颜色同教具相同

活动过程:

1、念儿歌进教室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2、出示教具(集体活动)

(1)、出示彩色鱼,无规律排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2)、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鱼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3、出示学具(个别活动)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4、交流小结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给物体分类》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红,绿两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红、绿颜色分类。

2、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红、绿颜色的毛巾各一块。

2、每人红色或绿色玩具一件。

3、每个幼儿一盘木珠(装红、绿颜色各三颗)。

4、在活动室墙角处画好红、绿颜色房子各一座。

三、活动过程:

1、认识红、绿颜色。教师分别出示红、绿色毛巾,要求幼儿说出毛巾是什么颜色的。

2、运用红、绿玩具巩固对红、绿色的认识,并学习分类。

(1)、分给每个幼儿一件红色或绿色玩具,请他们观察是什么颜色的。

(2)、游戏:”看谁站得又对又快”.教师说:拿红色玩具的小朋友快快快、快站到老师身边来,拿红色玩具的小朋友便立刻拿着玩具跑到老师身边来,然后说:我拿的是红色玩具,我来了。同样的方法请手拿绿颜色的小朋友站上来。玩完此游戏后,幼儿回座位把玩具放回桌上。

3、串木珠,区别红、绿颜色,练习分类。

请小朋友把自己桌上盘里的红颜色(绿颜色)木珠分别串成一串。

4、游戏“找家”。

(1)、请每个幼儿随意拿一件桌上的玩具,观察颜色。

(2)教师说:请拿绿色玩具的小朋友站起来(拿绿色玩具的小朋友即举玩具起立)。用同样方法进行红色归类。

(3)、教师说:这些红色和绿色的`玩具和我们小朋友玩了这么久的游戏,它们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们送他它们回家吧,我们把红色的玩具送回红色的房子里,绿色的玩具送回绿色的房子里——幼儿分别将红、绿色的玩具送回活动室墙角处事先画好的红、绿色房子里。然后教师讲评,活动结束。

《给物体分类》教案7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小、轻重、光滑度、颜色、形状等。通过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更清晰有序地了解物体的各种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科学地观察、描述之后进行科学的分类,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明确分类标准的细化是准确分类的要素。通过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学生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早就在无意中接触到分类了。在本课中,他们要对本章接触过的物体进行分类,进一步清晰地认识它们的属性。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过程和方法: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结果会有不同;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一些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了解细化标准才能让分类更准确科学。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具一套(带盖塑料盒、乒乓球、泡沫塑料块、小木块、塑料块、玻璃珠、小钢珠、螺帽、带号码贴纸一套),小组记录单

教师准备:学具一套,小组记录单,板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昨天收拾学具盒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里面的东西真不少,但是放置很没规律。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把它们整理好呢?二、聚焦

(1)把物体按不同特征分成一堆一堆摆放,就是分类。

(2)我们探究过哪些关于物体的特征?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物体的特征?

(3)不同物体特征分别对应哪种观察方法?我们按特征将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利用这些方

法。

三、探索

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帮助老师把学具盒里的东西分分类吗?(1)分类前,为物体编号;

(2)请一位同学上来分享分类的方法,同时示范填写记录表;(3)想一想,他依据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四、研讨

以小组为单位把学具盒中的物体进行分类。

(1)可以选择黑板上的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也可以选择想到的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小组记录员做好记录。

(2)小组汇报分类结果;

(3)有没有小组选择的分类特征一样,但最后结果不同?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4)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五、拓展

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物体分类?为什么要把物体进行分类?大家都知道了分类的方法,同学们以后可以把这项本领运用到不同的地方,你们想到能把这个本领运用在哪些地方吗?

《给物体分类》教案8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能排除物体颜色和大小的影响,能真确的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不同形状进行分类。

2:复习5以内数数。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的发展。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很容易受图形大小、颜色的影响

活动准备:

给每个幼儿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塑料片各5个,每种图形的.颜色要不同。其中2个大的,3个小的。

活动过程:

1:观察

老师在课前发给每个幼儿四种形状塑料片各5个,上课时让幼儿先摆弄和观察,说说自己的塑料片都有些什么形状。

2:引导幼儿按形状分类

先让幼儿把圆形找出来把他们放在一起。

在依次把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分别找出来各放一堆。

老师进行检查对分类有错的孩子给予启发帮助。

3:引导幼儿数数

先让幼儿数一数把塑料片都分成了几堆。

再让幼儿数一数每种塑料片各有几个。

最后让幼儿数一数每种塑料片各有几个大的,有几个小的。

4:拼摆游戏

让幼儿拿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和两个圆形任意摆出一种东西来(如可以拼成一辆汽车)。老师巡视,对拼摆的好的幼儿给予表扬。让幼儿说一说是用那些形状的塑料边摆的,一共用了几个。再把摆的好的粘贴在黑板上让孩子说提说摆的是什么叫什么名字,可以用来干什么。

5:小结

对认真学习的幼儿和有进步的幼儿进行表扬。

6: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幼儿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去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同时它又具有逻辑性和严谨性,我们要注重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手脑结合,才能让他们更易理解和接受。

《给物体分类》教案9

活动目标:

1.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

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愿意大胆尝试,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物品用途的相关经验。

物质准备:若干实物,图谱标记、实物图片,分类盒,分类板等。

活动过程:

一、以认识物品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整理物品,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引导幼儿将篮子里的物品,按照它们的特点分到篮子里的三个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么分。

2.分好后和同伴说说你的分类理由。

三、师观察幼儿操作并个别指导。

四、师幼互动交流。

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分,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在一起?

五、运用图谱标记帮助幼儿梳理分类经验。

1.师:出示嘴巴、手、苹果、积木、汽车等标记卡,引导幼儿从中选出分别代表“吃的”“玩的”“用的”的标记。

2.师引导幼儿根据标记,将自己篮子里的物品按标记摆放好。

六、分组练习,巩固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介绍操作材料。

2.提出要求。

3.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4.师小结。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并且能正确表达自己的分类理由。在活动中,我首先以“认识物品”导入活动,并让幼儿“整理物品”,学习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幼儿个个都能将物品按食物、日用品和玩具等不同用途进行分类,也能说出分类的理由。接着引导幼儿运用图谱标记“送物品回家”,幼儿也都能将自己篮子里的物品按标记摆放好。可是在接下来的操作材料中,幼儿在给物品按标记分类中产生很大的分歧,有的'标记相差非常细微,有很多小朋友容易看错,虽然在操作之前我有提示过了,但了解是一回事,真正做时有很大一部分幼儿不仔细观察标记,都分类错了。而这一切都反应出幼儿对画面的观察不够细心,做事太过于急促。

进入大班以后,我发现有许多小朋友都对自己的行为缺乏信心,具体表现在:操作时总喜欢看别人的答案,甚至有的小朋友刚刚拿到操作材料就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不爱动脑筋。

要想从根本上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我觉得我们教师必须注意让幼儿真正掌握我们所要让他们掌握的,因为只有当他们真正懂了,学会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自己产生认同感。另外,每节课结束以后,教师要做到及时反思、小结,及时的修改,累积经验,寻找幼儿更能接受的讲解方法,做到完善以及更好,让幼儿从兴趣开始培养,从根基开始打起,从基本习惯开始抓起,让幼儿喜爱上数学,喜爱上学习。

《给物体分类》教案10

活动目标:

1、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2、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若干朵。

2、物质准备:花篮若干个,红、黄、白蝴蝶头饰各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园里参观。

提问:花园里有几种颜色的花?都有哪几种颜色?

(二) 教师讲诉故事《三只蝴蝶》(经过改编)

提问:1、故事里有几只蝴蝶?她们是什么颜色的?

2、她们喜欢什么颜色的花?

(三) 引导幼儿进行按颜色分类。

1、以“送花”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请幼儿自行检查是否送对了花。

(1) 请幼儿给红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 请幼儿给黄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3) 请幼儿给白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把颜色分类。

(1)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玩法: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蝴蝶的头饰,扮演蝴蝶,在花园里自由飞翔玩耍。当听到打雷的声音后,赶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颜色的花朵避雨。当太阳出来后,蝴蝶高高兴兴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戏。

(2) 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是否找到对颜色。

(四)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给物体分类》教案11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长短,知道谁长、谁短,谁最长最短及是否一样长

2、进一步学习分类

3、培养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彩带若干,不同长短品种的笔若干

2、彩带小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尝试

1、师:小兔的好朋友要上学了,小兔准备了许多的礼物送给它,请小朋友帮小兔整理一下,用彩带把礼物扎得漂漂亮亮的,好吗?

2、将手中不同长短品种的笔按老师的要求找出:

(1)最长,最短(师:可是这些礼物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来给他分分类吧)

(2)同样长的那几根(师:小朋友们数数一样长的有几根呀)

(3)小结:着重说明比的方法,要两端对齐了再比

(师:我们在比的时候呀,要两端对齐了再比,就是两只笔的端头对齐比)

3、请幼儿再比一次,然后将一样长的'放在一起

师:小朋友比比看哪些小棒一样长,我们把一样长的放在一起

二、师演示讲解,把彩色的小棒也按长短分类

1、四根小棒比长短,谁最长,谁最短,有没有一样长的,礼物要用彩带扎上蝴蝶结,那才漂亮,请小朋友帮老师找出彩带

2、两根彩带比长短是不是一样长,谁最长,谁最短

3、用彩带扎礼物

三、游戏

师:小兔的好朋友接到礼物,高兴极了,和小兔一起做起了手指游戏:1、找自己的手指找出哪根最长,哪两根一样长

2、找朋友:比比谁的手指长(一样名称的手指叠一块比)找出后,一起做手指游戏

《给物体分类》教案1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多少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5的各类实物卡若干,1―-5的数字卡、泡沫板各一,大头针若干。1-5元的钱币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带有1-5数字的泡沫板,请幼儿准确读出数字,然后每人拿一张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应该放在泡沫板的什么位置。老师和幼儿共同检查,请幼儿讲讲你拿的卡片上有几个什么?你把它放在哪里?为什么?

小结:个别幼儿放错的原因。

2、幼儿再取卡片,分组进行比赛,看谁放的对又快,对优胜者奖红五星。

3、对幼儿的出色工作发奖金:每人一张写有1-5元的钱币。

看看你是几元?老师说请把三元的钱举起来,拿三元钱币的幼儿举起卡片,看谁举得对,游戏反复多次。

4、活动延伸: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用钱币去买商品。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给物体分类》教案13

【活动目标】

1.能区分物体的大小,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2.学习用“大”和“小”表述分类的结果。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习过“比较物体大小”。

(二)物质准备:大小两种的灰色鱼若干;大小两种盘子若干;大小两种的花若干;大小两种的袜子若干;贴有大小标记的衣架两个;标有大小标记的圆圈垫两个;花瓶12个;贴纸材料《分大小》。

【活动过程】

一、以“小猫钓鱼”的形式,引导幼儿辨认大和小。

教师出示若干只大小两种灰色的鱼,并提问: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二、以“小猫分鱼”的形式,引导幼儿按大小分类。

(一)教师提出分类任务。

师:现在卞老师给你们两个盘子,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你们把这些鱼分一分。

(二)请个别幼儿展示分类结果,并引导幼儿表述。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三、以“小猫晒鱼”的形式,让幼儿练习按大小的标记进行分类。

(一)教师在活动室内设置大小标记的圈子,并提出分类任务。

师:小猫要把鱼晒出来,请把小盘子放在标有小圆点标记的'圆垫上,把大盘子放在标有大圆点标记的圆垫上。

(二)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大”“小”表述分类结果。

四、幼儿分组操作,巩固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一)分组的材料:

第一组--“分大小”,引导幼儿在《分大小》中分球、棒棒糖、花。

第二组--“晒毛巾”,引导幼儿将大小不同的毛巾分别挂在相应标记的衣架上。

第三组--“插花”,引导幼儿将大小不同的花分别插在相应标记的花瓶里。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并鼓励先完成的幼儿继续操作其他组的材料。

(三)展示并交流操作的分类材料。

师:你操作了哪盘材料?你是怎么分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分球”“分棒棒糖”“分花”“分鱼”等活动材料投放在数学区,引导幼儿继续操作练习。

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利用整理衣袜等机会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整理。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给物体分类》教案14

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多少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

准备:

1—5的各类实物卡若干,1——5的数字卡、泡沫板各一,大头针若干。1-5元的钱币若干。

过程:

1、教师出示带有1-5数字的泡沫板,请幼儿准确读出数字,然后每人拿一张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应该放在泡沫板的什么位置。老师和幼儿共同检查,请幼儿讲讲你拿的卡片上有几个什么?你把它放在哪里?为什么?

小结:个别幼儿放错的原因。

2、幼儿再取卡片,分组进行比赛,看谁放的对又快,对优胜者奖红五星。

3、对幼儿的`出色工作发奖金:每人一张写有1-5元的钱币。看看你是几元?老师说请把三元的钱举起来,拿三元钱币的幼儿举起卡片,看谁举得对,反复多次。

4、活动延伸:在角色中幼儿可以用钱币去买商品。

《给物体分类》教案15

活动目标:

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学习5以内按长短分类,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依据:根据教学任务从品德、能力、知识三方面培养而确定。

重点:根据物体长短的多少,将物体分别归类。

难点: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依据:按物体的长短分类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但是幼儿刚升入中班完整讲述能力差,在活动过程中语言表述相对更困难一些,因此做为难点突破,使幼儿达到既会分类又会讲述的效果。

教学方法:

1 观察法

2 情景谈话法

3 游戏法

依据: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直接观察和直接体验能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简单明显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能帮助幼儿形成全面清晰的概念。

在活动中教学方法综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为进一步调动幼儿观察兴趣,设置有情节的谈话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因为游戏能使幼儿获得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学的主动,学的愉快,所以整个活动又以3个游戏贯穿始终。

教具:圆点卡片每人一张、动物图片每人一张、车票(分别标有数字可挂在脖子上)每人一张、数字卡片1—5、小房子(分别标有数字1—5)5个、磁带(音乐开火车)

依据:每人一套学具,使幼儿在活动中有静有动,动手动脑,在游戏、操作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数字卡片组织

幼儿认读

展开:

1 通过游戏《找朋友》学习按物体的长短分类。

在以往教学中直接将数3个圆点对应放入数字3位置下幼儿难以理解,所以这个活动的学习部分非常关键。为了使幼儿理解,设计了游戏《找朋友》。

幼儿自己数点卡上的长短,用数自己表示,教师举起相应的数字,介绍———你的朋友是~

教师举数字问:3的朋友在哪里?幼儿举起长短一致的卡片。

互相纠正错误,若对了送给老师。

2 为了巩固联系这一知识设计了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介绍玩法:1号房子表示长短为1的小动物的家,依次介绍。

个别幼儿送:提问图片上有几只什么?哪是它的家?

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图片上有3只小猫,它该回好房子。

分组送,送完后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检查的同时要求幼儿完整讲述。

3 为了愉快的结束本次活动,设计了《开火车》游戏。

请5名幼儿分别当1、2、3、4、5号小火车。

其他幼儿拿上车票坐上相应的小火车。

扮演火车的幼儿检查自己的乘客。

结束:放音乐开火车出教室。

第五篇:给物体分类教案

给物体分类教案1

活动内容、名称:

科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选自省编教材,中班(上)p71

活动目标:

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学习5以内按数量分类,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依据:

根据教学任务从品德、能力、知识三方面培养而确定。

重点:

根据物体数量的多少,将物体分别归类。

难点:

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依据:

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但是幼儿刚升入中班完整讲述能力差,在活动过程中语言表述相对更困难一些,因此做为难点突破,使幼儿达到既会分类又会讲述的效果。

教学方法:

1观察法

2情景谈话法

3游戏法

依据: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直接观察和直接体验能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简单明显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能帮助幼儿形成全面清晰的概念。

在活动中教学方法综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为进一步调动幼儿观察兴趣,设置有情节的谈话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因为游戏能使幼儿获得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学的主动,学的愉快,所以整个活动又以3个游戏贯穿始终。

教具:圆点卡片每人一张、动物图片每人一张、车票(分别标有数字可挂在脖子上)每人一张、数字卡片1-5、小房子(分别标有数字1-5)5个、磁带(音乐开火车)

依据:每人一套学具,使幼儿在活动中有静有动,动手动脑,在游戏、操作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数字卡片组织

幼儿认读

展开:

1通过游戏《找朋友》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在以往教学中直接将数3个圆点对应放入数字3位置下幼儿难以理解,所以这个活动的学习部分非常关键。为了使幼儿理解,设计了游戏《找朋友》。

幼儿自己数点卡上的数量,用数自己表示,教师举起相应的数字,介绍---你的朋友是~

教师举数字问:3的朋友在哪里?幼儿举起数量一致的卡片。

互相纠正错误,若对了送给老师。

2为了巩固联系这一知识设计了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介绍玩法:1号房子表示数量为1的小动物的家,依次介绍。

个别幼儿送:提问图片上有几只什么?哪是它的家?

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图片上有3只小猫,它该回好房子。

分组送,送完后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检查的同时要求幼儿完整讲述。

3为了愉快的结束本次活动,设计了《开火车》游戏。

请5名幼儿分别当1.2.3.4.5号小火车。

其他幼儿拿上车票坐上相应的小火车。

扮演火车的检查自己的乘客。

结束:放音乐开火车出教室。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给物体分类教案2

一、幼儿发展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并用语言表达分类的结果。

2、能关注物体的多种特征,对同一种物体进行不同角度的分类,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二、教师指导要点

(一)兴趣导入(小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画有两种颜色、大小、有把没把的5个杯子:两个红,三个绿,三个大,两个小,两个有把,三个没把),

教师提问:“你们认真看看,这些杯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引导幼儿说出杯子的.差异。

(二)新知学习(杯子卡片)

名称:找不同

玩法:

1、幼儿人手一份杯子卡片,让幼儿进行自由分类。

指导语:宝贝想想,这个该怎么玩?

2、教师及时记录幼儿的分类结果,并打乱卡片,启发幼儿采用另一种方法再次进行分类。

指导语:宝贝真聪明,再开动小脑袋,还能怎么玩?

都分类好后,指导语:现在呢,陈老师要请宝贝老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谁先来?

3、教师梳理并总结。

指导语:刚才呢,有的小朋友呢把不同颜色的分开,有的小朋友呢,把有把的和没把的分开,还有的小朋友呢把大小分开。真是太棒啦。大家都都特别的棒,来,给自己鼓励下!!!!

(三)操作巩固(形状卡片)

名称:形状卡片分二类

玩法:

1、教师出示大小不同、颜色不同(两种颜色)的正方形和长方形(6个),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其差异。

2、幼儿人手一份形状卡片,让幼儿进行自由分类。教师及时记录孩子的分类结果,并打乱卡片,启发幼儿采用另一种方法再次进行分类。

(四)游戏体验(不同颜色或不同大小的胸卡、音乐《找朋友》)

名称:“找朋友”

指导语:现在呢要玩特别好玩的游戏“找朋友”。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胸卡,宝贝呢,分两队,一队的小朋友站着不动,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就绕着站着不动的小朋友走,音乐停下呢,你们就马上找个与你一样颜色的朋友(去找与你一样大小的朋友)重复几次,游戏结束。

(五)练习提升(形状卡片)

名称:形状卡片分三类

玩法:将大中小、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正方形、椭圆形和圆形卡片分别按照大小、颜色、形状分类。

给物体分类教案3

教学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教具:彩色鱼9条(由3种颜色组成,大中小各3条)

鱼缸图片3张,红、黄、蓝三色标签各一份

2.学具:幼儿用彩色鱼,人手9条,形状颜色同教具相同

教学过程:

一、念儿歌进教室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出示教具(集体活动)

1.出示彩色鱼,无规律排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2.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鱼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三、出示学具(个别活动)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四、交流小结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五、学习制作标记

活动反思:

在此基础上,我决定了让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小游戏,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慢慢的去理解。我也设置了一些小游戏,比如说用积木、珠子…等幼儿园常见的玩具来让幼儿分。就这样,孩子们慢慢地学会了如何来按特征来分类了。

给物体分类教案4

教材分析:

《按大小排序》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明天出版社20xx年8月第1版小班上),小班幼儿对生活中各类物体及形状、数量比较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不同。《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之间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活动中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我创设了去玩具店的情境,通过坐、开等环节,让幼儿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操作感知、大胆表述,理解和运用按大小规律排序,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采用以下实施策略:

1.运用情境创设“去小熊的玩具店”,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创设“去小熊玩具店”的情境,让幼儿通过看看发现并正确辨别三只熊的大小不一样。通过坐坐幼儿为每只熊找到了适合自己坐的。通过排排幼儿给三辆大小不一的按照大小有规律的进行排排队。情境的渗透激发幼儿发现物体的大、小不同以及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的规律。

2.层层深入,总结归纳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中主要围绕着三步进行总结归纳:1.幼儿从一开始的学会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2.探索三个物体的大小并进行正逆排序,从中发现排序规律。3.理解运用后能够运用到整理玩具店中。每一步的层层深入,总结出不同的知识点,从而引导幼儿既能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又能将三个物体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三个物体的大小。

2.能够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

3.愿意向同伴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和结果。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三个物体的大小。

难点:能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向排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大中小的娃娃实物和图片、幼儿人手一套卡片、幼儿操作板、各种大小不一的玩具等。

经验准备:有区分物品大小的经验、有玩过套娃、套筒的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熊去玩具店”的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介绍“小熊去玩具店”,观察区分两个物体的大小。

二、操作感知三个物体的大小,探索正逆排序。

1.看一看,运用目测和比较辨别三只熊的大小,并排序。

出示两只小熊的图片,请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辨别出哪只熊大?哪只熊小?接着出示较大的那只熊,辨别三只熊的大小。请幼儿给三只熊排排队,说说比较大的这只熊应该放在哪?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小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辨别三只熊的大小,并找到了两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2.小熊坐,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并能大小对应。

引导幼儿根据熊的大小找出大小合适的。大让谁来坐?较大的谁来坐?那最小的呢?

小结:你们真棒,让每一只小熊坐上了适合他们的。

3.排排队,探索三个物体大小的正逆排序,大胆表达。

三辆要进玩具店的大门,请按大小依次给他们排排队。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排?

小结: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我们既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三、理解运用,整理玩具店玩具,按大小排序。

请幼儿按照大小给玩具排排队,进一步巩固按规律给三个物体大小排序的方法(能力强的可提供四个物品)。

小结:小朋友真的很能干,把玩具店里的玩具整理的很棒,分别将玩具按照大小排摆放在盘子里。

四、活动延伸:鼓励幼儿找一找班级里还有哪些东西有大的有小的,引导他们把玩具按大小的规律整理归位好。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关于三个物体的大小排序,幼儿有了前期的基础区分大和小,所以幼儿在整个活动的学习中比较顺畅,对于三个大小不一的物体也能够辨别出,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都是以“坐去小熊的玩具店”的情景贯穿,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知识点。特别是针对小班幼儿区分不出左右,所以在活动前我提前预设将的操作板的左边用红色箭头标注出,活动中幼儿就很自如的根据箭头的方向(从左到右)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很好的解决了活动中的难点。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也运用到生活中,所以在最后一个环节“理解运用,整理玩具店”时,让幼儿根据前期掌握的知识点,按大小排序来将区角架上的玩具按大小进行了整理,这一步既是检验前面部分的学习,又是提升总结,让幼儿理解消化后得以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根据到不同水平的幼儿掌握情况,我还渗透了一组4个物体的大小排序,幼儿也能通过观察操作整理好,活动中这个环节在幼儿掌握的不错,其实可以每组都投放一组4个的物体玩具让幼儿来进行按大小排序。让孩子们大胆探索,获得更多的新经验。

给物体分类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区分物体的大小,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2.学习用“大”和“小”表述分类的结果。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习过“比较物体大小”。

(二)物质准备:大小两种的灰色鱼若干;大小两种盘子若干;大小两种的花若干;大小两种的袜子若干;贴有大小标记的衣架两个;标有大小标记的圆圈垫两个;花瓶12个;贴纸材料《分大小》。

【活动过程】

一、以“小猫钓鱼”的形式,引导幼儿辨认大和小。

教师出示若干只大小两种灰色的鱼,并提问: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二、以“小猫分鱼”的形式,引导幼儿按大小分类。

(一)教师提出分类任务。

师:现在卞老师给你们两个盘子,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你们把这些鱼分一分。

(二)请个别幼儿展示分类结果,并引导幼儿表述。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三、以“小猫晒鱼”的形式,让幼儿练习按大小的标记进行分类。

(一)教师在活动室内设置大小标记的圈子,并提出分类任务。

师:小猫要把鱼晒出来,请把小盘子放在标有小圆点标记的圆垫上,把大盘子放在标有大圆点标记的圆垫上。

(二)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大”“小”表述分类结果。

四、幼儿分组操作,巩固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一)分组的材料:

第一组--“分大小”,引导幼儿在《分大小》中分球、棒棒糖、花。

第二组--“晒毛巾”,引导幼儿将大小不同的毛巾分别挂在相应标记的衣架上。

第三组--“插花”,引导幼儿将大小不同的花分别插在相应标记的花瓶里。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并鼓励先完成的.幼儿继续操作其他组的材料。

(三)展示并交流操作的分类材料。

师:你操作了哪盘材料?你是怎么分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分球”“分棒棒糖”“分花”“分鱼”等活动材料投放在数学区,引导幼儿继续操作练习。

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利用整理衣袜等机会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整理。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给物体分类教案6

活动目标:

1、能按形状给物体进行分类。

2、会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知圆形、正方形。

活动准备:

1、饼干(圆形、正方形的小包装),食品盘子一个。

2、几何图形片若干,小盘子若干(每个盘子里有6—7个几何图形片),碗宝宝(嘴巴分别是圆形和正方形的)若干。

3、活动前组织幼儿将手洗净。

活动过程:

一、碗宝宝来作客,幼儿观察碗宝宝嘴巴的形状。

用布遮住碗宝宝,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们猜猜看,这里面是什么好玩的东西?(幼儿自由猜),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呀?哦,是两个可爱的碗宝宝,那小朋友看看这两个碗宝宝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碗宝宝,发现碗宝宝嘴巴的形状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

二、碗宝宝吃“饼干”,按形状分图形片。

1、观察“饼干”。

教师出示图形片:碗宝宝肚子饿了,它们想吃东西了,老师这里有许多的“饼干”,看看这些“饼干”是什么形状的?(幼儿观察、发现“饼干”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

2、喂碗宝宝吃“饼干”。

教师:现在我们就来喂碗宝宝吃东西吧!这个碗宝宝应该吃什么形状的“饼干”呢?幼儿根据碗宝宝的嘴巴形状,喂相同形状的“饼干”。幼儿边喂边说:碗宝宝,给你吃“XX饼干”。

3、幼儿操作:喂碗宝宝吃“饼干”。

要求:根据碗宝宝的嘴巴形状,喂其吃相同形状的“饼干”。

三、幼儿吃饼干。

1、教师出示有小包装饼干的盘子:请每个小朋友拿一袋饼干,看看你拿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饼干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

3、幼儿吃饼干。

教师:吃的时候可以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句话:我吃的是XX饼干。

活动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形状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形状,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给物体分类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长短,知道谁长、谁短,谁最长最短及是否一样长

2、进一步学习分类

3、培养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彩带若干,不同长短品种的笔若干

2、彩带小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尝试

1、师:小兔的好朋友要上学了,小兔准备了许多的礼物送给它,请小朋友帮小兔整理一下,用彩带把礼物扎得漂漂亮亮的,好吗?

2、将手中不同长短品种的笔按老师的要求找出:

(1)最长,最短(师:可是这些礼物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来给他分分类吧)

(2)同样长的那几根(师:小朋友们数数一样长的有几根呀)

(3)小结:着重说明比的方法,要两端对齐了再比

(师:我们在比的时候呀,要两端对齐了再比,就是两只笔的端头对齐比)

3、请幼儿再比一次,然后将一样长的放在一起

师:小朋友比比看哪些小棒一样长,我们把一样长的`放在一起

二、师演示讲解,把彩色的小棒也按长短分类

1、四根小棒比长短,谁最长,谁最短,有没有一样长的,礼物要用彩带扎上蝴蝶结,那才漂亮,请小朋友帮老师找出彩带

2、两根彩带比长短是不是一样长,谁最长,谁最短

3、用彩带扎礼物

三、游戏

师:小兔的好朋友接到礼物,高兴极了,和小兔一起做起了手指游戏:1、找自己的手指找出哪根最长,哪两根一样长

2、找朋友:比比谁的手指长(一样名称的手指叠一块比)找出后,一起做手指游戏

给物体分类教案8

活动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重点:

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难点:

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具:彩色鱼9条(由3种颜色组成,大中小各3条)鱼缸图片3张,红、黄、蓝三色标签各一份

2、学具:幼儿用彩色鱼,人手9条,形状颜色同教具相同

活动过程:

1、念儿歌进教室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2、出示教具(集体活动)

(1)、出示彩色鱼,无规律排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2)、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鱼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3、出示学具(个别活动)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4、交流小结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给物体分类教案9

活动目的:

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促进小朋友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红黄白的花朵若干,花篮若干,红黄白蝴蝶头饰若干,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老师带领小朋友随着轻柔的音乐,进入事先准备好的情景环境——春天的花园中,引导小朋友观察说出花园中的花朵有哪些颜色的,初步感知红黄白三种颜色。

2、小朋友仔细倾听老师讲述的故事,并且说出故事中蝴蝶的颜色有哪些,进一步加深对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认识。

3、出示花朵,引导小朋友通过观察按照花朵的颜色进行分类,并且小朋友们之间要相互的检查,初步感知按照物体的`同一种颜色进行分类的认识。

4、小朋友佩戴蝴蝶头饰,在老师的口令下,根据自己佩戴的头饰的颜色找到对应颜色的位置,进一步巩固加深小朋友对物体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给物体分类教案10

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多少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

准备:

1—5的各类实物卡若干,1—-5的数字卡、泡沫板各一,大头针若干,1-5元的钱币若干。

过程:

1、教师出示带有1-5数字的泡沫板,请幼儿准确读出数字,然后每人拿一张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应该放在泡沫板的什么位置。老师和幼儿共同检查,请幼儿讲讲你拿的卡片上有几个什么?你把它放在哪里?为什么?

小结:

1、个别幼儿放错的原因。

2、幼儿再取卡片,分组进行比赛,看谁放的对又快,对优胜者奖红五星。

3、对幼儿的`出色工作发奖金:每人一张写有1-5元的钱币。

看看你是几元?老师说请把三元的钱举起来,拿三元钱币的幼儿举起卡片,看谁举得对,游戏反复多次。

4、活动延伸: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用钱币去买商品。

给物体分类教案11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红、黄、绿颜色分类。

2、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能力。

3、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卡片小猪各一只,卡片房子各一座。

2、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头饰和卡纸做的马甲各两个。

3、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大三角形和盒子各一个,小三角形各20个。

4、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手指游戏《剪刀、石头、布》。

二、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为小二班的小朋友介绍三位新朋友,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三、巩固复习红、黄、绿三种颜色,并学习分类。

1、贴出红、黄、绿三只卡片小猪,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颜色并为三只小猪取名:小红猪、小黄猪、小绿猪。

2、贴出红、黄、绿三座卡片房子,请幼儿说出房子的颜色。

谈话:三只小猪各盖了一座房子,现在三只小猪要回家了。小红猪回到了自己的小红房子里(教师边说边将小红猪贴到小红房子里)因为小红猪是红色的,所以它的房子也是红色的。

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小黄猪的家是什么颜色的房子?小绿猪呢?

3、请两名幼儿将小黄猪放进小房子里,将小绿猪放进小绿房子里,并引导幼儿讲明理由。

4、点题:小朋友们真棒,知道将相同颜色的物体放在一起,这就是按颜色分类。(教师板书课题)

四、游戏“颜色找家”。

1、利用手偶游戏“小老头”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6个物体头饰分别发给6个幼儿。并请幼儿说出头饰的名称及颜色。

2、出示红、黄、绿三个大圈,请幼儿依次说出每个圈的颜色。

教师明确游戏规则:这三个大圈是6个头饰的家,你的头饰是什么颜色你就钻进相同颜色的圈里,请带头饰的6个宝宝把你的头饰送回家吧。

3、6个幼儿按要求钻圈,钻错的,集体订正。

五、游戏“找朋友”。

1、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6个卡纸马甲,请幼儿分别说出马甲的颜色。

2、先请3名幼儿上前分别穿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马甲,再请3名幼儿也分别穿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马甲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3、教师讲明游戏规则:穿相同颜色马甲的两个小朋友是好朋友,现在,请台上的3位小朋友找一找你的好朋友在哪?把他牵到前面来,和他手拉手站在一起。

4、教师和其他幼儿同唱歌曲《找朋友》,台上的3个幼儿找朋友。

5、活动评价

六、游戏“三角形找妈妈”。

1、谈话:有一群三角形宝宝找不着妈妈了,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找一找妈妈吧!

2、给每个幼儿发一个小三角形,请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三角形的颜色。

3、教师出示红色的大三角形,扮演妈妈呼唤红三角形宝宝回家,请拿红色小三角形的幼儿将其放进红色的盒子里。教师拿着红色大三角形巡视,指导幼儿分类。

4、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黄色、绿色的分类游戏。

七、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次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活动,活动中,我借用了卡通图片、头饰等辅助教具,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活动中,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游戏贯穿始终,并引导幼儿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游戏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而愉悦的环境,让幼儿在看看、玩玩、学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进行分类,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有力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道将同一类物品按颜色属性分类

【教学重点】

强调按物品的颜色属性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不受其它属性(大小/形状/长短等)干扰

【教具准备】

DVD、魔法城堡,智慧果及篮子、人物图、音乐磁带、海洋球、积木、塑料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忆上节课的VCD内容

二、基础认知

1、观看动画片(VCD)到第二关结束

2、老师提问:大力士的第二关是什么?

1)老师示范重复第二关内容

2)在黑板上让小朋友上来重做按颜色进行分类可以重复2轮或分3组同时进行分类比赛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语言强调颜色的特性:

这是红色的。放这个果篮里;这是黄色的,放这个果篮里;这是绿色的,放这个果篮里。

三、巩固练习指导小朋友完成同步练习P17-20

四、游戏与拓展

1、海洋球回家:

把小朋友分成3个组,每组N人,每组一筐红黄蓝3色混合的海洋球,进行分类比赛。

2、操作活动:提供积木/卡片/塑料片等玩具,指导小朋友按颜色进行分类操作。

五、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按颜色进行分类,闯过了大力士阿诺的第二关;下一次我们就要闯大力士阿诺的第三关了,小朋友我们下节课见。

活动反思:

游戏是孩子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比较好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我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兴趣中、生活中以及操作体验中获得发展的愿望,使得幼儿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的技能。在活动中有四个幼儿积极参与但不敢表达大胆简述操作过程。以后会多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给物体分类教案12

活动目标:

1、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2、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若干朵。

2、物质准备:花篮若干个,红、黄、白蝴蝶头饰各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园里参观。

提问:花园里有几种颜色的花?都有哪几种颜色?

(二)教师讲诉故事《三只蝴蝶》(经过改编)

提问:

1、故事里有几只蝴蝶?她们是什么颜色的?

2、她们喜欢什么颜色的花?

(三)引导幼儿进行按颜色分类。

1、以“送花”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请幼儿自行检查是否送对了花。

(1)请幼儿给红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请幼儿给黄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3)请幼儿给白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把颜色分类。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玩法: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蝴蝶的头饰,扮演蝴蝶,在花园里自由飞翔玩耍。当听到打雷的声音后,赶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颜色的'花朵避雨。当太阳出来后,蝴蝶高高兴兴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戏。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是否找到对颜色。

(四)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通过幼儿自己亲自操作、游戏等的一系列串联的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如何按颜色分类,几个活动的目的虽都是让幼儿按颜色分类,但幼儿并不感到枯燥,而且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将本来单一的活动变得丰富起来,目标完成的很好。

给物体分类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区分物体的大小,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2、学习用“大“和“小“表述分类的结果。

教学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习过“比较物体大小“。

(二)物质准备:大小两种的灰色鱼若干;大小两种盘子若干;大小两种的花若干;大小两种的袜子若干;贴有大小标记的衣架两个;标有大小标记的圆圈垫两个;花瓶12个;贴纸材料《分大小》。

教学过程:

一、以“小猫钓鱼“的形式,引导幼儿辨认大和小。

教师出示若干只大小两种灰色的鱼,并提问: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二、以“小猫分鱼“的形式,引导幼儿按大小分类。

(一)教师提出分类任务。

师:现在卞老师给你们两个盘子,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你们把这些鱼分一分。

(二)请个别幼儿展示分类结果,并引导幼儿表述。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三、以“小猫晒鱼“的形式,让幼儿练习按大小的标记进行分类。

(一)教师在教学室内设置大小标记的圈子,并提出分类任务。

师:小猫要把鱼晒出来,请把小盘子放在标有小圆点标记的圆垫上,把大盘子放在标有大圆点标记的圆垫上。

(二)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大““小“表述分类结果。

四、幼儿分组操作,巩固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一)分组的材料:

第一组——“分大小“,引导幼儿在《分大小》中分球、棒棒糖、花。

第二组——“晒毛巾“,引导幼儿将大小不同的毛巾分别挂在相应标记的衣架上。

第三组——“插花“,引导幼儿将大小不同的花分别插在相应标记的.'花瓶里。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并鼓励先完成的幼儿继续操作其他组的材料。

(三)展示并交流操作的分类材料。

师:你操作了哪盘材料?你是怎么分的?

教学延伸:

区域教学:将“分球““分棒棒糖““分花““分鱼“等教学材料投放在数学区,引导幼儿继续操作练习。

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利用整理衣袜等机会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整理。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教学,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给物体分类教案14

活动目标

1.能按照数量对5以内的物体进行分类。

2.能用“一样多”“都是×个”等表述分类的理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过5以内的数。

材料准备:课件,分类盒,数量是1--5的气球、玩具、糖果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复习5以内的数。

(1)出示米奇乐园,引导幼儿点数米奇乐园里面的游乐设施,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复习数的实际意义。

引导语:今天米奇要带我们去参观他们的`游乐场,参观完了要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游乐设施,数一数有几个,要用数字几来表示。

(2)引导幼儿数数,并找出相应的数字卡。

2.游戏“数一数,分一分”,学习按数量分类。

(1)出示课件,分类盒以及数量3和5的气球、玩具、糖果的卡片,幼儿按照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引导语:这里有两个小盒子,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盒子里。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分享交流:你为什么这样分?

引导幼儿用“我把都是×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3个××和3个××一样多,放在起”来表述。

3.幼儿分组活动,巩固按数量分类。

第一组:操作“连一连”,请幼儿把数量相同的水果连起来。

第二组:操作“分一分”,引导幼儿按照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第三组:操作“涂一涂”,请幼儿将数量相同的物品涂上相同的颜色。

4.游戏“找朋友”

(1)交代游戏规则:—每个幼儿佩戴数量1--5的实物卡片,请幼儿随音乐歌唱,音乐停止后,找到与自己数相同的幼儿手拉手。

(2)幼儿交换卡片再次游戏。

活动延伸:

1.数学区投放分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继续玩按照物体的数量分类;投放幼儿活动照片,引导幼儿将相同人数的照片放在一起,并插上相应的数字卡玩“制作相册”游戏。

2.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物体的数量,并说说数量一样多的是哪些东西。

给物体分类教案15

一、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红,绿两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红、绿颜色分类。

2、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红、绿颜色的毛巾各一块。

2、每人红色或绿色玩具一件。

3、每个幼儿一盘木珠(装红、绿颜色各三颗)。

4、在活动室墙角处画好红、绿颜色房子各一座。

三、活动过程:

1、认识红、绿颜色。教师分别出示红、绿色毛巾,要求幼儿说出毛巾是什么颜色的。

2、运用红、绿玩具巩固对红、绿色的认识,并学习分类。

(1)、分给每个幼儿一件红色或绿色玩具,请他们观察是什么颜色的。

(2)、游戏:”看谁站得又对又快”.教师说:拿红色玩具的小朋友快快快、快站到老师身边来,拿红色玩具的小朋友便立刻拿着玩具跑到老师身边来,然后说:我拿的是红色玩具,我来了。同样的'方法请手拿绿颜色的小朋友站上来。玩完此游戏后,幼儿回座位把玩具放回桌上。

3、串木珠,区别红、绿颜色,练习分类。

请小朋友把自己桌上盘里的红颜色(绿颜色)木珠分别串成一串。

4、游戏“找家”。

(1)、请每个幼儿随意拿一件桌上的玩具,观察颜色。

(2)教师说:请拿绿色玩具的小朋友站起来(拿绿色玩具的小朋友即举玩具起立)。用同样方法进行红色归类。

(3)、教师说:这些红色和绿色的玩具和我们小朋友玩了这么久的游戏,它们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们送他它们回家吧,我们把红色的玩具送回红色的房子里,绿色的玩具送回绿色的房子里——幼儿分别将红、绿色的玩具送回活动室墙角处事先画好的红、绿色房子里。然后教师讲评,活动结束。

下载认识物体_物体分类,教案示例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物体_物体分类,教案示例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认识物体教案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

    《观察物体(一)》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

    给物体分类_教案1

    给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1.认识物品的外部特征。知道什么是分类,知道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分别经历给定标准、自定标准的分类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分......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

    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设计思路 课前一段时间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备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积木,正方体的积木、魔方等,圆柱体茶杯等,球体木球等 在教学中,我采用“激趣引入......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

    认识物体和图形 ——程嫚 一、设计思路 课前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备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积木,正方体的积木、魔方等,圆柱体茶杯等,球体木球等。 在教学中,我采用“激趣引入——比......

    《物体分类》教学反思

    《物体分类》教学反思1 科学活动《按物体名称分类》这一内容比较开放,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在分玩具、分水果时,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物品。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幼儿在......

    物体的分类说课稿

    《物体的分类》说课稿 引言: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的说课内容是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物体的分类》。本节课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物体分类》教学反思

    《物体分类》教学反思 《物体分类》教学反思1 一、活动目标。1、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2、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3、了解数字在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