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时间:2019-05-15 01:5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略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略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第一篇:略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略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内容摘要:

说话、作文都是学生的自主表达行为,最能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愿望,最能反映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气质。传统作文教学忽视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因而出现不少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实施作文创新教育。在实施作文创新教育中,我主要通过语言能力的培养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通过作文训练来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的强弱 创造性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 联想的能力体验生活

积累素材 作文评改 范文读讲 见解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人类认识世界、创造世界的心理活动形式,而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中更为高级的形式过程,是有创新见解和创造发明的思维,它是创造新思想、新形象、新事物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和突破性的特点,其实质在于创新。文章是作者思维的直接反映,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作文水平的高低;而高质量的作文,又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作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存、交往、创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但作文教学历年来是语文教师最感头痛的事,大部分老师觉得作文教学无从入手,过于放手觉得学生写得文不对题,指导过多,又时常会出现 “千篇一律”的现象;学生由于生活实际较少,怕写作文,觉得无话可说。“作文难”成了师生共同的“口头禅”。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作文也迎来了“艳阳天”。新课程要求小学作文教学要着力于改变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重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作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通过语言能力的培养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作文性质的表述是:“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小学生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表达出来,必须用确切的语言把它“包装”好。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思维的发展是无形的,要把无形的思维形象化,必须借助语言来表达。韩愈曾经说过:“辞不足不可以为文。”因此,要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就要在导读课文、自读课文的阅读中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正确处理好“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关系。而要正确处理好“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这两种关系,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感知语言入手,弄清课文中的字、词、句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在理解课文重点词句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从而掌握语言运用的方法与技巧。

二、通过作文训练来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想象和联想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功;创造性思维必须依赖于想象和联想能力,在小学生作文过程中想象和联想居于一个重要的环节。实践表明:作文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有规律的认识过程,用信息论和系统论来表述,实际上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制作——信息输出”的完整过程。观察的过程即:信息输入的过程;表达的过程即:信息输出的过程。从输入到输出中间经过大脑这个“精密加工厂”进行加工制作,即联想、想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其中文章的质量高与低,创造性思维是关键。在整个作文过程中,观察是前提,表达是结果,思维是核心,而创造性思维是生命力。由上可见,培养学生想象是联想的基本功的重要性。在训练上,我们可按照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在教师指导下读懂导读课文,进行想象和联想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对导读课文作简要的总结,让学生明确想象和联想的知识;然后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阅读自读课文,变知识为能力;最后,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写作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写片段或想象性作文来训练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

(一)体验生活,加强口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作文的内容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体验,文章写得好与坏,与生活体验密切相关,注重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好文章的源泉。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与日常口语是分不开的,“说”与“练”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加强口语训练就是要学生能从说准每一个词和每一句话,能通顺表达清楚每句话的含义,在小学作文基础教学中要求不要过高,要把字、词、句作为重点。课堂上用词造句多启发学生的联想,加强口语训练,让学生把词用准,初步掌握语法要领,增强语言表达技能。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规范的日常生活用语,丰富学生的词汇,教师有意识地准备一定量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多读多看,对一件事要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但要避免生搬硬套,死搬教条的做法,久而久之,口语表达能力就会自然提高。

(二)学会积累素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练习现场作文。

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影响作文的重要因素,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接触的事物不多,有的事物尽管学生接触过,但没有认真去观察,因而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片面性。认识能力不足,作文时不知从何写起,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从所见所闻中理不出头绪,把握不住本质。因此,在教学中要时常培养学生观察新事物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观察顺序,鉴别清楚事物方位、颜色、变化等特征,让学生用文字写生表达。这样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生就会在学会观察事物与语言表达效果的提高上相得益彰。

(三)讲究作文评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评改要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主题表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切忌完全否定来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进取心。学生的习作是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反映,是人与人之间内心世界的表白,不要违背学生的表达思想。评改时不要用那些程式化的套语。诸如:“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语言(不)通顺,主次(不)分明......”,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用词恰当。把自己当成普通读者,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受,让学生从别具一格的评语中看到自己习作的优点与不足,从而体会到自己价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范文读讲,培养学生布局构思能力。

在小学作文中,范文能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组织内容和材料,恰当地运用范文,学生作文起来会有兴趣。文思来得快,作文质量会更高。学生作文时所得到的材料一般都是零散的,这就需要经过分析、归类、确定表达的顺序,并根据题目的要求和中心的需要确定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按什么顺序来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段与段之间怎样过渡等。教师的范文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列题纲,安排材料,学习好的开头、结尾,使之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经过不断的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以上是我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作的粗浅的见解,虽然有的要求可能比小学生作文教学的要求高了一些,但我曾研究了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情况,结果发现,无论是流畅性、灵活性还是独创性,都是三年级学生的成绩最好;而且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创新精神的今天,我们要重视作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从小培养,期望我们的小朋友从小学起写出更新、更多、更美的高质量的作文。

第二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小学数学作为一下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新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股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在解决问题方面“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首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如何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实施创新教学呢?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确立创造型的教育观。

教育观涉及到教育者对教育的职能和如何进行教育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小学数学学科实施创新教学,首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中阻碍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观点,确立创造型的教育观。

1、淡化“应试”意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可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总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把传授知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教学目标,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教学过程中根本就不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许多人除了能在考试时取得高分外,一旦遇到稍有变化的实际问题,往往就显得束手无策。一位美国的教学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中国学生比较适应于特定问题的特定解法的‘算法’的学习,而美国学生则善于解决那种开放性的、含糊的、具有观实主义的,并需要更多创造性、并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这些话是很·令人深思的。所以实施创新教学,首先必须淡化“应试”意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放到突出的地位。

2、增强“主体”意识,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虽然早就提出“主导主体说”,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仍是“教师中心论”。在许多数学课上,由于老师过分强调“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把学生实际放到了一种教育“客体”的地位。有的甚至把学生看作了“录音机”·、“录像机”,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等教学方法以追求考试中的高分,把本来应该充满生命活力的课

堂教学异化为一种忽视人性发展的‘‘训兽式”的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影响了学生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自主性、主动性的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培养。所以,实施创新教学,必须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维来获取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一句话,就是要“严肃严格地进行基本功训练,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学习的主人。”

3、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与数学素养

当前的数学学习内容很多是现实性强、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学习内容非常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而恰当有效的利用这些数学活动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演绎、归纳及其质疑问难等科学品质。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和经验。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使学生具备敏锐的数学思维品质),还要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教学

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个体的创造力能否充分发挥,受到以下六个因素的影响:智力,它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将影响个体对问题情景的感知、表征、定义和再定义以及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等过程,即影响信息的输入、转译、加工和输出的过程;知识,即有关的经验,知识结构,给创造性思维提供加工的信息;认知风格,即认知活动过程的风格或倾向性。认知风格有三种类型:立法式的认知风格(即乐于建立自己的规则和善于解决非预制的问题)、执行式的认知风格(偏向于用现成的规则解决具有现成结构的问题)和司法式的认知风格(用判断、分析和批判倾向看待事物,乐于对规则和程序作出评价,对现有的结构作出判断,从而来检查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创造型个体常常具有立法式的认知风格;人格特征,个体的人格特征刘创造力发挥着重要影响,其中对模糊的容忍力、冒险性、毅力和坚持性以及成长的愿望和自尊至关重要;动机,这是驱使个体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动力;环境,环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也可以抑制创造力的发挥。上述六种因素对创造力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以综合效果发挥作用的。心理学的这一研究成果,为我们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教学,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将数学知识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来教给学生,通过例题的示范来让学生模仿。长期的“模仿”必然导致创新意识的泯灭。实施创新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提倡的发现法,其用意也在于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当然,这种发现也只能是一种“再发现”。这里的“再创造”、“再发观”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根据布鲁纳的研究,发现学习具有以下四大优点:有利于开发学习者的智慧潜能;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内部学习动机;有利于学习者学会探索的方法;有利于知识的保持。把发现学习的四大优点和上面所述影响创造力的六个因素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对智力、知识、动机、立法式认知风格的形成都是有益的,它无疑是培养学生初步创造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那么,如何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呢?根据布鲁纳的发观学习理论和小学数学学科的具体特点,是否可以把这个学习过程具体化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

即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使学生从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平衡”、“不协调”,使其处于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小学数学课上,创设问题情境一般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①以旧引新,让学生用“旧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引起矛盾,产生悬念; ②联系生活实际,提供一些熟悉和有趣的现象,从中发现依靠原有知识还不可能正确解决的现实问题,引起好奇心、求知欲;

③通过直观演示、故事、游戏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问题,引起思考。

(2)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虚拟情景,提出即让学生置身于研究性问题情境之中,通过自己的操作、思考、交流、讨论,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新经验。

(3)推测、归纳,由具体办法得出一般结论。

(4)验证、反思,并通过抽象概括,把获得的新经验提炼为数学知识。

(5)让学生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或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中使所学的新知得到

巩固和深化。

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再发现”式的创造思维的积累和发展。只有“再发观”式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之后,才有可能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达到真正的创造发明的高度。因此,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刁二能急于求成。另外,这种“再发观”、“再创造”式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局限世,比较费时、费力,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实践证明,只有把它和其他的一些教学方法结·合作用,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2、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知识是影响创造力的„—个重要因素。关于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知识增加的过程中,某些可贵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如思维的灵活性)可能会减弱,使人变得循规蹈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约束创造力的发挥。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种说法:“创造就是要忘掉你所学的一切。”另一种观点认为,知识越多,方法越多,形成“新观念”的可能性越大。于是便有了另一种说法:“知识越多越有利于创造,”这两种说法其实郡是有一·定道理的,它们刚好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这正好说明知识是影响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对创造力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问题是看主体所县有的是什么样的知识。一般来说,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由此联系起粟组成的“基本结构”,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可迁移性,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刑于解决不熟悉的新领域里的新问题,就具有一般迁移的能力。即这样的知识有利于创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并应注意加强比较,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

3、运用多种训练形式,活化创新思维

创造力与智力密切相关,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它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一种单一性的思维,它的产生是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的交互作用促成的:根据创造性思维的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必须充分重视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多和形式的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根据林崇德教授的研究发现,数学概念学习中变换叙述方式、多向比较,利用表象联想;计算学习中的一题多解、简化环节、简便运算、估算;几何初步知识学习中的注重视察、动手操作、运用联想。应用题学习中的全面感知和直党思维、发观条件和找出关键、补充条件和问题的练习、扩题和缩题的练习,一题多变练习、一题多解练习、自编应用题等等,不仅对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极为有利,而且对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和氛围。

创造活动作为人类最特殊的活动,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作用,还需要非智力因素一一动机和个性的推动和协调。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智力因素的积累和发挥,促进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的形成。为了能有效的实施创新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并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生相信;教师并不是具有最高创造力的人,学生有可能超过老y币;

(2)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3)教师要以“助手”、“顾问”、“合作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适时地参加与学生的讨论,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交换意见;

(4)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提出的新奇问题予以特别重视;

(5)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让学生多一点成功愉快的体验。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科实施创新教学不仅是十分重要,而且是完全可能的。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以上所谈仅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愿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

第三篇: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优化教学目标,应该考虑到学生所要发展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创新个性,把具体的教学任务细化到各个教学目标中去。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带动学生的创新。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间接测量的实验方法、“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以大量小”的实验方法、测量微小量的“叠加法”“替代法”和“比较法”等。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从教育教学的全局来考虑,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须经过这样三个阶段:课堂创新教学环境的构建、学校创新教学环境的构建、开放的创新教学大环境的创设。因此,我们还必须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物理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物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如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等,这类内容极易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并能转化成为他们创新活动的动力。物理教学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合理安排课程,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留有余地;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等;要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等。

总之,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让我们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问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考虑到学生所要发展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创新个性,要把具体的教学任务细化到各章、节的教学目标之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经过如下阶段: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实施创新行为→形成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个性。为此,教师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都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稚化”自身,即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所遇到的问题。有一些在教师看来是不起眼的小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创新”机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以保证学生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对于个别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否定,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探究其过程,推出结论,以辨正误。这样做,一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让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三能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第五篇:如何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要求教师首先树立创新的思想和观念,通过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教育环境;采用角色扮演体验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利用记忆规律进行难点字教学;加强学生横向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发散思维训练,鼓励发表不同意见的方式,实现课堂教学创新,达到创新教育的预期目的。关键词:创新 教育 扮演 规律 联系 思维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对教育来说,培养创新能力应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在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确立这样的观念:用创造来教会创造,用创造力来激发创造力。用发展变化来使学生适应并实现发展变化。用人类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来使学生懂得人类已有的一切都只是短暂的、相对的、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的东西,懂得创新和超越已有的东西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只有用这样的观念来设计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创新教育的预期目的。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出民主与平等,做到人格平等,互相尊重,让学

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挑剔,使其消除顾虑,获得创新的安全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的角色要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成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平等的首席,在教学中要做到温馨走进课堂,时常面带微笑;调控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习;获取成功感受,满足心理需求;形象直观展示,唤起学习兴趣;巧问适时点拨,激发创新火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和思维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也为小学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提供广阔实践空间。

二、采用角色扮演体验法,创造性的掌握知识

文学所描绘的色彩、线条、形体、声音,都不能直接诉诸人的感官,人不可能直接看见形象,听见声音。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尽流”,常被人们誉为“如画”,但是对于不识字的儿童、不懂汉语的外国人来说,他们只能看到印在纸张上的抽象符号,无法通过语言的中介去感受这两句诗,也毫无“如画”般的形象感可言。然而戏剧、影视艺术却可以通过画面动作、音乐同时诉诸人们的视觉、听觉。这些艺术种类创造的形象,都能以其具体、直接的感性特征,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以说它们塑造的艺术形象都具有直接性。在古诗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这种把间接形象转换成直接艺术形象的方法,即角色扮演法来理解内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所见》时是这

顽皮淘气的牧童形象已跃然眼前。教师又何须苦口婆心地逐字逐句讲解诗意呢?

三、运用记忆规律来帮助难点字的教学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斯浩亲自当主试又做被试,对无意义和有意义的材料作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2个有意义音节需要26次才会背,36个无意义音节需要55次才背会,而480个音节的节律诗,只需8次就会背了。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用意义记忆法来记住难点字形,如在教“镰”字时,我先出示了一把镰刀,同学们看了以后,便知道了是金属做成的,也就记住了镰字中有个“金字旁”;再让他们观察镰刀的形状,有反应快的同学就指出了像“广”字形;接着说镰刀的用途,同学们说是割麦子、水稻的,剩下的“兼”字便可这样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一只手()抓住水稻()用镰刀来割。”把无意义的笔画,赋予它有意义的联想,学生就很容易记住 这些难记字形了。

四、加强学科沟通,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发展优先于抽象逻辑思维,所以他们对以音响、旋律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对以形体、色彩、线条直接诉诸视觉的美术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只要有条件,我总是喜欢在语文课揉进音乐和美术,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教《小蝌蚪找妈妈》时,我先复习了九

要特别注重让学生独立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狼和小羊》的结尾。本来是狼扑过去吃了小羊,但善良天真的孩子并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于是,我就让他们另外续编结尾。有的说:“狼扑过来时,小羊一闪,狼就掉进河里淹死了。”有的说:“小羊捡起一块大石头,朝狼扔过去,狼就被砸死了。”还有的说:“小羊说:‘我的歌声非常好听,要不你先等我唱完一支歌再吃我好吗?’狼说好吧,牧人听见小羊的歌声,发现了大灰狼,就把大灰狼打死了。”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要结合语言文字训练,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根据儿童爱想象,爱幻想的特点,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活”的形象。儿童从形象人手,触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促进联想,开拓创造的空问,发掘创新的潜能。儿童在课堂上充满丰富多采的精神生活,尽情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如前苏联审美教育专家德米特里耶娃所说:“这不是单纯的理解。也不是简单的评价,而是活跃的直接感情。这种感情转化为向往转化为创造。”

下载略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略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

    浅谈在中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

    浅谈在中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 沭阳县龙庙中学孙巧英 摘要:本文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的提出、理论的发展、教育的策略、模式的探讨等多方面进行了......

    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咱果中学吴秀云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那么,作为一名英语......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作者:田鹏飞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10期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目的,......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内容摘要: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增强教师......

    浅谈在艺术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创新教育

    浅谈在艺术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创新教育 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沈洁 摘要:小学艺术教学的内容逐渐趋于生动化、形象化、立体化、合理化,因此在艺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利用多媒......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 创新是一个民族实现永续发展的原生动力。在数学教学素质教育改革中,我们也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zyq 摘 要: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一代又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师要把创新教育的培养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