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地理课堂走向生活
从地理课堂到生活
山东省泰山中学
高文(2018.0909)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观看了章丘一中肖苗老师的示范课《热力环流》,受益匪浅,感触很多。先看看肖老师的设计思路:
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填写导学案,并且利用地理实践活动时间,让学生做了相应的实验。课上通过观察实验感知热力环流,并把观察到的热力环流通过绘图方式再现出来; 了解了热力环流之后,再引导学生探究整个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当熟知了热力环流原理之后,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并作简图,并运用简图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生知识掌握得更深刻、牢固。整节课始终贯彻贴近生活,贯穿“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体现了小范围的“研学旅行”,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我们老师都知道,《热力环流》这节课,是地理人教版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 一节内容。是“大气运动”这个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的内容。“热力环流”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热力环流的规律和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重要天气系统”奠定知识基础,也是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天气变化所要依据的重要知识,高考中结合等压线、城市风、海陆风等形式考察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限于学生的知识面,生活阅历,能让学生明白《热力环流》的原理就相当的难,更别说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为了解决难点问题,肖老师通过《研学》的方式提前让学生做了实验,先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地理现象,再回到课堂,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大大降低教学的难度。为了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的》理解,又运用孔明灯的实验,还有三国演义中的视频资料《火烧子午谷》,通过震撼的画面冲击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记忆更深刻。为了让学生感受地理的美,肖老师在上课时,在课堂的导入和教学内容当中使用了大量的视频资料,安排了大量的文学、历史、音乐、电视、工程规划等案例情景,在整节课中让学生始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使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充满向往而且更加热爱地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从肖老师的这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1、以学习小组共同探讨的形式组织教学。学习小组形式的探究学习,不但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心智得到了发展,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2、教学中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实验认识了地理规律和原理,学会了分析解释地理现象,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
3、教学过程中能将学生已有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
4、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充分发挥实际的地理实例,例如引用章丘明水的相关规划资料,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索求知的欲望。
5、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
际问题,精讲精练。
无论从教学目标的设置、重难点的安排和突破、以及教学环节的安排、师生的互动,还是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贯彻,无疑是非常成功的示范课,也是一堂非常优秀的案例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二篇: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课堂走向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课堂走向社会
顺德区顺峰小学
陆志豪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课程,它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有所不同的是,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通过课堂上构建一个活动,来模拟生活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情操得到陶冶,素养得到提高。要想真正教好《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就应该多想方法,不断创新,在探索中求进步、促发展,我坚信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道德是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因此,生活既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道德教育的终点。思想品德在本质上不是形而上的抽象的教条,而是与生活密切相连的生动素材。儿童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他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开始的,生活中的许多情景和时间都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如家庭生活中蕴涵着家庭伦理,集体生活中蕴涵着团结、友爱与合作,社区生活中蕴涵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因此,在上课前,笔者都会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个块面的活动。如在设计《让爷爷奶奶高兴》时,设计了四个块面的活动——亲子游戏、采访爷爷奶奶、回忆成长往事、用行动去关心爷爷奶奶。这四个活动并非随意拼凑,而是遵循这学生内在情感线索,由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到体会到爷爷奶奶的艰辛,直至到从内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爷爷奶奶的疼爱。从而爱父母、爱家庭,爱爷爷奶奶,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情感升华的过程。可以这么说,活动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来说就是它的生命所在,那么在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得到发展这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以《让爷爷奶奶高兴》这一系列活动来看,首先活动的主题来源必须使学生所关注的日常生活,具有实践意义。因为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时那种学习才是有效的。而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家庭,这是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会小环境,他们是通过家来认识社会,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最初的道德感、责任感的。当《让爷爷奶奶高兴》这一主题一经确立后,我便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活动方案,开展了许多活动。比如让学生去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生日,制作生肖卡等,孩子也都纷纷说了自己愿意帮助父母亲、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但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他们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个别孩子甚至对爷爷奶奶的严格管教非常反感,很明显课堂上所说的对爷爷奶奶的关心不是发自内心的。虽然按照教材的编排活动可以结束了,但我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抓住契机将活动继续向纵深开展。因此有了《让爷爷奶奶高兴》系列活动之二《伸出爱的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许多孩子对于家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显得既熟悉又陌生,对于爷爷奶奶的认识则停留在浅层次上,而对于自己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自己应负的责任则全然不知。因此,激发起他们了解爷爷奶奶的欲望,围绕着他们对父母提出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从而立体地、全方位地凸现了一个个辛勤工作,关爱家庭的爷爷奶奶形象。由游戏而产生的对心灵的触动到自主的去了解,这些都是在活动中不断动态生成的新的内容。也就是说,活动在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下不断产生了新的内容,产生了新的活动目标。在活动中,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新的动向,引导学生将活动不断向深处开展,使学生有所获。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二年级《秋天在哪里》这一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感受秋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秋天、观察秋天,让学生了解秋天“不仅美丽,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受到的秋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秋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秋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在课堂上感受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其实,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是生活的阐释!生活是品德教学唯一的源头活水。如果我们的课堂脱离了现实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我们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就特别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为课本只是一个蓝本,特别是品德与社会课,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所以我们的课堂必须要充满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品德,拥有品德。品德课的目标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目标通过努力是能做到的。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本着先从学生个体经验出发,再与现实的道德规则、教学材料结合起来,形成具体的能反映社会现实和发展需求及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使教学目标更优化,让其成为连接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及课堂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枢纽。如学习礼貌待人的系列内容时,我们除制定知识目标:讲礼貌是尊重别人和友好的表现,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外,还制定了能力目标: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做到态度诚恳、和善、谦恭,语言温和、友好、有分寸,真正有效地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品德。
四、将课堂延伸至社会的生活中。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开展活动,恰恰给学生创设了发现、研究、探索的场所和过程。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如在“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才能回家”主题中,结合大部分学生回家要过马路,就开展 “交通知识知多少”的竞赛活动。让学生自主收集交通资料,制作交通标志。在比赛的过程中,与同学们共同竞争、交流。课外,又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小展版,进行展览,强化安全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五、让课堂走向社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社会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
课程来源于社会社会生活,回归于生活。如果要让学生愿意并积极参与活动,必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点设计组织活动内容。儿童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才能自然地运用自己的经验,积极参与活动,并深入体味活动的内涵,加深对生活和自身的理解。因此,我觉得教师要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信息,关于捕捉并遴选其中有价值的内容,生成符合教育目标的主题,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儿童对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动会特别感兴趣,有很强的参与欲望。这样,他们活动时就会有高涨的热情和自己独特的感受。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是小学思品课程的首要特征。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读好生活这本“大书”。从课堂走向社会生活,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品德融入社会生活中。
第三篇:从课堂走向生活
从课堂走向生活
学生从体育课堂中学习到了许多的知识与技能,其中包括: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等许多项目,但是大多数项目受场地、器材、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能经常的进行。中长跑项目则受以上因素的约束比较小,更因为它具有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健身功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欢迎。但是在体育教学中中长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项目之一,也是学生最不愿意学习的一项内容。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一项目,并成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场中改变思路,把学生感到乏味,甚至厌恶的教学内容教出乐趣,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喜欢上这个项目。我认为应该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了解中长跑
学生到了这个年龄段,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有比较强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一点,教师要考虑到满足学生的这种求知的欲望。要把中长跑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中长跑的作用和价值,了解应该怎么样学,学什么和为什么学,创造情景让学生利用已获得的知识去探讨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对学生进行诱导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兴趣和爱好
兴趣和爱好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唤出学生的活力,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对所学的内容也就十分愿意学。如果学生没有了运动兴趣,就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感到乏味和厌学。因此,体育教师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被体育课所特有的魅力所感染,从中体会到乐趣、自我价值和自我超越的兴奋感,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三、教学方法的改变
内容简单、方法陈旧的中长跑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新颖、刺激的事物,对于枯燥乏味的方式已经到了厌恶的地步。因此体育教师在新课程的教育理论下,应该刻苦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把课堂设计的新颖、独特,有吸引力,多种学习方式和练习手段相结合,让学生感到新鲜、好玩、刺激,在不断的变化中学生的积极性就在不知不觉中被调动起来。
四、从差异入手,因材施教
每个班级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个人特长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要重视和尊重这种差异的存在,要充分了解学生在生理、心理和体育能力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和保护,尤其应注意发挥优势与特长,保护并扶植学生萌发出的特殊才能,使不同的学生按照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达到各自所应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超越的成就感,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就会越来越强,变的愿意学,乐意学。
五、加强情感交流
体育教学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互动的活动过程,不仅仅交流知识、学习技能,而且还交流情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也就是说师生之间情感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其他任何学科都直接而丰富,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掌握学生情感体验的规律,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教师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习,注重学生爱好和专长的形成,积极做好“知识”、“兴趣”、“新颖”、“差异”、“情感”等方面的工作,相信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受到学生的欢迎,中长跑也会成为学生所喜欢的项目,成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有效方式。
第四篇: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语文走向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语文走向生活
宜宾市四中邬贵英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开发利用的。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非常重视学生与生活的关系,他说“生活即教学”、“社会即学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尝试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学语文的种种渠道和资源。在实践中我主要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语言交际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注定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主要是依靠语言,要学好语文,必须到社会生活中去吸取营养。有人说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是语言的百科全书,而实际上他的语言很多也是来自民间,从他的传记中就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很注意到民间去搜集语言材料,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语言大师都是从社会生活中吸取营养的典范。在实践中我鼓励学生在与进行语言交流时注意正确使用文明语言,并留心倾听别人的语言,对其好的、美的语言加以吸收。每个人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那些语言丰富的人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经常和别人交流,有意识的学习别人的优点,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才能达到新课标口语交际的总体要求“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二、在课外读写中学习语文
在新课标环境下老师不再是“教课本”,也就是说师生的阅读视野要有大的拓展,在课外读写的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在我的教学中,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1.开展好读书读报活动。我根据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和语文教材的指定阅读书籍,要求学生或买或借,在每周的课余时间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还推荐学生订阅了《中学生阅读》、《语文报》,我自己也将平时读书读报时发现的好文章好语句摘抄给学生共享,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要求学生阅读要与积累相结合。“中学生必背古诗文”一定要做到能脱口而出、随手写出,此外还要背一些自选的“古代经典名句”。这样,学生高中毕业时,他们就能积累200多篇古诗文和200多则中外经典名句,使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断加厚,语文能力逐步加强。
2.课前三分钟进行的语文活动。如读一首小诗,讲一个小故事,唱一支好歌,抄一条名言,记几个条成语,发布一条新闻(包括学校新闻和班级新闻),发表一篇演讲或时事评论,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觉得语文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而是一片广阔的田野。
3.重视积累。千方百计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知识的积累是有用的经典性、哲理性的文化精华。积累,一是记在本子上,二是记在脑子里。为此,我要求学生每人要有一个课外笔记本,记下自己的生活素材和知识素材。同时也重视训练学生的“背功”,以做到“下笔如有神”。这样做,使学生的说、写的内容显得比较丰富和充实。
4.既重视写的训练,又重视说的训练。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各种说的机会,如讨论、辩论、讲演等,以提高他们的口才。在高一第一单元讲了孔子和孟子的文章后,就两人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对立观点展开辩论,同学们争锋相对,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口才。
5.既重视写,又重视改。这里的改,指的是学生的自改。自改的方法有:集体批改示范,四人小组批改,二人互改,小组评改竞赛等。自改与互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他人
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6.作文与练笔的命题,尽量联系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让他们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像马家爵事件发生后,我就组织学生讨论,并以《心理素质与成材》为题写了一篇作文,结果涌现出很多佳作。
三、在各学科中学习语文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好其他学科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科教材措辞的严谨、内容的条理,都是大可值得学习借鉴的,几何证明题的逻辑性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在文言文翻译中我们就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历史知识,而语文功底也影响着政治历史的答题的质量。
四、在影视中学习语文
影视是学生喜爱且经常接触的。电视新闻的规范语言,电影、电视剧的剧情结构、语言风格、背景材料,等等,引导得法,都可以变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好教材。学生在看了喜欢的电视电影之后总有所感触,片中的情感、对白实际是都是学习语文的素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经常联系大家熟悉的东西提高他们的兴趣,最近放了一部电影《天下无贼》,我将主人公胡黎的语言做了一个简单的记录,如“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等“滑稽模仿”中分析他是一个有很高语言修养的贼,同学们积极参与,饶有兴趣,在交流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五、在网络中学习语文
经调查,学生基本都有上网的经历,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是信息的海洋,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全新的交流媒介,合理的引导学生上网学习是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我给同学们推荐了一些好的网站,包括一些好的杂志报纸,像《中国青年》、《南方周末》,或者是一些综合性的网站,也有一些像《中国高中生网》、《高中语文在线》等专业网站,还有《榕树下》、《黄金书屋》等文学网站,也鼓励同学们到一些著名的bbs上去发表言论。通过网络淘金,很多同学都有不小的收获。
六、在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学习语文
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语文:一个招牌、一条标语、一则广告„„小到请假条,大到法律文件,语文几乎无处不在。要让语文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前提就是要学好语文。在研究性性学习实践中,我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去搜集广告语、公司匾额、产品说明书、对联、报刊病句、荧屏错别字等,然后加以筛选、梳理,整理成册,还组织了一次活动汇报会,让大家都感受到语文实践的无限乐趣,学生自然也不再觉得学习语文是枯燥的了。
七、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学高于生活但又来源于生活。要增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必须深入的开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更直接更真切地去获得独特的体验。无论教师多么精彩的讲解都比不上学生的亲身感受。笔者在讲授《就是那一只蟋蟀》时,许多学生朗读时不讲究节奏和音调,我就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将同学们熟悉的周杰伦的《东风破》中的“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这句歌词一字一句地唱了一遍,一个例子是把四川民歌《川江号子》中高亢的“开船罗——”用温柔低沉的声音唱了一遍,结果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在后面的朗读中同学们就很自觉的注意这个问题了。
总之,“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领域拓宽之后,语文学习的资源更丰富了,我和我的学生们也深深感到语文课有了旺盛的生命力。语文教学也必须立足课堂,走向课外,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五篇: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初一地理教学浅谈
作者单位:江东镇初级中学
作者姓名:李政权
论文内容摘要:
各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将身边的事引入课堂,提醒大家从平时的生活中去寻找与地理有关的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当引用古诗句,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增添课堂气氛而又略带些文学色彩;巧用实验来解释课堂问题,瞎猜测的现象就会减少甚至消失,既让学生学得有趣又可让学生初步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世界观和学习观;自制简单教具,化抽象为直观,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时事热点,要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将地理知识教活学活等讲授地理课 的方法,都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初一地理教学浅谈
歌曲《一剪梅》中唱道,“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如果我们教
师能将其中意思体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做到“无怨无
悔”,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啊!
要让学生爱上地理课,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中感受地理知识的价值,如何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地理。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使用的是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许多的教师对此有些不适应,其实这是时代进步、教育变化、观念流
动的具体体现。
一、谈身边的事、兴趣引入课堂
本学期七年级所使用的是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教材,教材在编著上有着明显地域性特点,而且在“绪论”部分给出了三个
内容,即“地理学习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和“怎样学
好地理”。
在学习“地理学习什么”这一小节时,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没有
按书上的内容进行直接解说,而是首先提问:“今天大家上学带雨衣
了吗?”“没有!”“那为什么没有带呢?请同学们在教材上找出的在何种情况下该带雨衣的内容。”学生在书上的小男孩撑雨伞避雨的插图中立即就找到了答案,学习兴趣初步被激发起来。
紧接着在讲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时,我先让学生按照
衣、食、住、行的顺序看书上的内容,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去自我发现
问题,学生的注意力又很快就集中起来。“衣”的内容很快就得到了
解决;“食”的问题稍难,但通过“北方人与南方人的主食不同”的对比,教师并对此现象稍作点拨,并且把“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
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的鲜活内容引进课堂,并且“将辣就辣”,告诉同学们在给他们上地理课的老师“我”就是怕不辣的湖南人,同
时还将当初来潮州时由于饮食习惯不同,半月瘦七斤的事实也搬上了
讲台,听得有的同学的竖起了耳朵,答案找到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连新学期的老师自我介绍也就此完成了。还有一项“调查水果产地”的课堂活动内容,“荔枝”和“香蕉”不用教师提醒,教室外的荔枝
树和香蕉林就是答案。而对于“苹果”和“水蜜桃”的产地问题,我提醒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去寻找,结果他们在家里水果的包装箱上找
到了答案。至于“住”,当明确了教材中不同民居的分布特点之后,我重点选择了近在咫尺的“客家围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民居
分布在福建、江西和我们广东潮汕地区的饶平县境内。我提问学生:
“客家围屋为什么会名扬海外而成为我们潮州旅游的重点开发项目
呢?” 故意设下了一个悬念,同学们见问的是身边的地理事物,兴
趣自然地又被激发起来,可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最后我明确,这事与美国有关。美国是当时世界的超级大国,在太空中拍摄到中国
这一种民居时,误认为是中国的核试验基地,曾一度引起惊慌,因为
这种民居的外形酷似核试验基地建筑物,而且还派情报人员进行侦
察,“客家围屋”也由此而出了名。“行”的内容是地理知识的应用
价值,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同样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怎样学习
地理”的问题我则要求同学们从教师的教态中去领悟。此类课堂兴趣的激发不一而足,这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知识
就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二、古诗句的适当引用
上地理课是我的兼职,我的专业是语文,但能将语文知识用在地
理课上来,那又是另一种教学收获,同样也会收到另类课堂教学效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习热情。我在《认识地球》这一章的学习开始时就采用了引用古代诗歌激发兴趣的办法。
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天圆地方说”、“浑天说”的阶段,最后由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才真正地证实了地球是一巨大的球
体,教材上配有“阿波罗”号拍摄的地球的照片则用现代科学方法更
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以前所学过的古代诗句来
证明地球的表面是球面而不是平面的呢?”大家纷纷议论起来,见同
学们一时想不出来,我就将《登鹳鹊楼》的头两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念,很快在座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读道:“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楼。”“对!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并顺势立即在黑板
上画了两个表示地球的大圆,分别添上两个大小一样的小孩样子的图
象,一个站在地平面上,一个站在高出地面许多的高塔顶上,再分别
指出他们视野所涉及的范围,简单明了。“同学们还能找到类似的诗
句吗?”没有让学生思考,我又脱口说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
——见——长——江——天——际——流。”大家说兴趣激发的效果
如何呢?其实这句诗的联想是来自课本的“活动”实验,实验说将带
帆小纸船把它分别沿球体和正方体的背面自下而上移动,所得到的结
果是:在球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船帆,再看到船身。我通过逆
向思维,联想到了此句,同时将刚才的实验反过来做一次,解释给大
家看,从另一首诗中再一次证明地球的表面是球面而不是平面的特
点,使学生觉得反复而又不累赘,这又与后面用毛泽东“坐地日行八
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来证明地球的周长相得益彰。此时我发现班内还有的同学拿出手中的小地球仪来并做了一个小纸船,自己
试着做实验呢。这样既增添课堂气氛又略带些文学色彩。
三、实验说话,别瞎猜测
在《地球仪》和《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我过去曾遇到学生瞎
猜测的情况,基于此,我在课前要求每人自备小地球仪一个,教师则
准备一个大的教学用地球仪,以便用来解答课堂问题。
新地理课程标准统摄下的地理教材,图文并茂,彩色插图形象直
观,上课时要求学生对照手中的地球仪进行观察,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上课时将手中的地球仪与书中的插
图一对照,老师略作提示,地球仪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名称,比如南、北极的位置、经纬线的特点、方向的辨别、自转的方向以及在南极上
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的问题等等,就会迎刃而解,教师的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瞎猜
测的现象就会减少甚至消失。这样既让学生学得有趣又可让学生初步
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世界观和学习观,这也
是教师教学的职责所在。
四、简制教具、即兴发挥
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相对而言比较简陋,没有专用的多媒体教室。
在学习“地图的运用”一节时,地图的三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图例
和注记都是基础。如何将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知识轻松地传授给学生
不难,但得之不难失之必易,就得想法转变它,让知识得之不难失之
也不易。我就尝试自制方向标进课堂。其实办法十分简单:将两条一
样的长方形硬纸条钉成一个“十”字架,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定向法,在四端分别用钢笔标明“东”“西”“南”“北”字样
(如图1所示)。插图中所举的辨向方法先由学生自己去观察,教师授新课后明确并归纳地图上的三种辨向方法即经纬线定向法、指
向标定向法和一般定向法后,出示自做的“方向标”教具,建议学生
也都亲手做一个,以备以后在遇到类似方向问题时使用。
门(图1方向标)(图2 教室平面图)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概念是抽象的文字表达,较难理解,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办法来诠释概念,化抽象为直观,收到良好的效果。我课前准备好教学用的皮卷尺带,课堂先要求大家准备纸笔和直尺,用以描绘本班教室平面图,明确概念的含义后,请两位同学来丈量教室的长、宽并报出数据。首先量得长为10.20米,再量得宽为7.25米。随即提问:“大家如何在纸上将本班的教室平面描绘出来呢?长度单位怎么确定?”“用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米。”“对!这就叫做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且长度单位为厘米。”并板书该图所需要的比例尺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1= 实地距离100
比例尺概念含义问题解决后,紧接着要求大家详细地标出讲台、教室门的位置,制出座位表找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比例尺在地图三要素中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如何判断比例尺大小,比值是关键。比例尺是分子为1的一个特殊分数式,我结合读图给学生明确:比值大比例尺就大。再根据比例尺公式分别要求写出求图上距离的公式和求实地距离的公式(即: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接着再用同样大小的纸画一张本校的校园平面图,问:“现在应该选择多大的比例尺较为合适?用画本班平面图的比例尺如何?”“不行!”最后大家商讨决定选择1:5 000的比例尺为标准较为合适。完成校园平面图后要明确标示出本班所在的教学楼位置,然后提问:“现在能否找出我们的座位?”“不能!”水到渠成请同学们记住书上的结论并朗读:“图幅一样,比例尺大小不同,显示的地理事物详细程度就不同。比例尺大,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小,显示的地理事物较详细;比例尺小,所表示的实际范围大,显示的地理事物较粗略。”学生当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此时,我看见早晨的阳光正好从教室的前门射进来,便顺势“就地取材”,来了一个即兴发挥,利用在序图中 “有太阳时利用影子辨别方向”的提示,要求大家在本班教室平面图上添加表示阳光的箭头符号(如图2所示),教师亦绘出一幅同样的平面图在黑板上。提问:“我们的教室与学校的大门是平行设计的,请问我们学校的大门朝什么方向?”此时,我拿出自做的方向标(如图1所示),将带“东”字的一端对准太阳光源一对比,让同学们来判断,结果很快就得出学校是朝东南方向的答案。这样巧妙地将方向和比例尺的知识综合运用,课堂效果理想。
五、引时事进课堂、激发学习热情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书要读,而且要多读,但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将知识教活学活。
这学期在学习《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时,学习了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得出的结果是板块之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中,而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缘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知识难度不大,学生也容易懂,但要使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则无从谈起,因为没有鲜活的东西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如果将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引进课堂来,所起的效果则明显不同。比如我在给学生讲完这一节内容时,及时将2005年11月刚在巴基斯坦发生的地震新闻内容引进课堂,引导学生查找该地的位置。提问:“巴基斯坦为什么会发生地震?谁能用刚学过的板块构造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反应积极并立即开始查找,此时及时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六大板块的划分及运动示意图”和配套《地理地图册》中的序图“世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照。被提问的学生很快就作出了回答:“因为巴基斯坦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解释了地中海在将来会消失的结论。其实这就是知识的时代性、流动性的一个具体体现。此时再一次用我的一句口头禅 “学地理不会图,越学越糊涂”送给学生,强调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重要性。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要求,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就是要学生能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运用,懂得知识的价值所在。这些只是我个人在地理教学中的一点浅薄见解,只想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目的在于希望大家真正做到“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参考文献:
《地理》(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二版
《地理地图册》(七年级上册);
《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自助游·旅游者大全》吉林音像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
社2004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