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地理课堂活动起来

时间:2019-05-15 02:3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学生在地理课堂活动起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学生在地理课堂活动起来》。

第一篇:让学生在地理课堂活动起来

让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 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活动”起来

李志新

一、地理课堂应当让学生“活动”

二、以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活动”——以《中东》为例

1、分析教材——简单地描述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指出哪些内容是要通过活动学生才能更好理解和掌握的。

2、活动方案的设计

三、通过“活动”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得到的提高)

怎样育人?育出怎样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经常扪心自问的一句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地理课堂活动的研究,应该说是一种变革性的思考,它是研究怎样育人的。现就地理活动的意义及设计表达一点浅薄认识,供大家讨论。本文的核心观点就是让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

一、地理课堂应当让学生活动

我们的教学应当还原学生认知的自然规律。现在,我们的很多课堂,甚至我们的教材、大纲都是老师在学,而非学生在学,所以有学生厌学、动手能力低、情感体验少等状况的出现。我们有责任给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真实、有效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当然是指我们为学生提供的一切的帮助,包括课堂教学的设计。但是怎么为学生提供“帮助”却是大有讲究。“帮助”多了、少了都不行,尺度掌握很关键。总之,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学生活动一词的提出,我认为它的本质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现在很多文章中提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参与”一词似乎有些不妥,因为这本身就是学生自己的活动,何谈参与呢?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参与为辅。学生活动的过程则是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思考的过程。学生活动的结果是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各种体验情感的成熟。学生活动的意义是还给了学生一个应有的、自然的、成长的环境。学生活动的内容则是丰富多彩的,这时需要教师的组织、设计、参与、评价。

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各种能力,丰富了各种情感体验。在健康成长中构建了基本的知识、能力、情感框架。而教师可以在框架中找寻学生能力的不足,在不足中创设新的学生活动,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科学、真实地去成长。这种理念应该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希望得到共鸣。

二、以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活动

我们地理课堂要培养学生许多能力,比如地理信息的搜索、归纳、描述、地理事物的表达、分析、评价、甚至地理事物的变化预测等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能力目标设计相应的学生活动。也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为学生设计不同的能力训练目标。这些能力是学生成长中需要形成的。它最终构成了学生为人的基本框架,以综合素质的形式表现于走向社会后的种种行为中,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

下面以中东地区活动设计为例,来进一步说明活动的重要性。中东这节课的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中东位置范围、对中东位置重要性进行评价;了解中东特

色文化等。这两方面就学生学情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对中东轮廓、位置基本没有印象,但是这一地区介于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中东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与他的位置有关,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以这部分内容为载体,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知识。第一个活动:让学生讨论中东范围轮廓像什么?

学生说出了很多种想象,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自然掌握了中东各组成部分之间位置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老师只不过是引领了一下,学生则是真实地在学,这就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给了学生真实成长的实践机会。

第二个活动:让学生根据想象画出中东地区草图,并填图。

教师在学生讨论了轮廓的形象后,说出自己的想象,并画出草图,与学生共享,学生再对照草图和原图自己画。这时,再让学生找出五海三洲并填在自己画的草图中,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就掌握了中东凌乱的地理范围和复杂的海陆位置,而不会感觉到学习有多难,只是觉得在轻松的活动中,增长了技能和见闻。第三个活动:让学生讨论中东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给出中东位置图,由于已经画了五海三洲,学生还是很容易评论出中东的咽喉位置,分析、表达能力再次得到了锻炼。第四个活动:让学生展示中东特色文化。

教师让学生课前在网上搜集相关信息,筛选、以ppt形式整理成发言稿,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这一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视野,又锻炼了学生能力,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当然,学生活动中锻炼的能力是多方面的,综合的。

三、活动课的效果反馈,还是以中东为例。

1、能力反馈:五海三洲轮廓图是比较凌乱的,如果直接让学生画出来,难度可想而知,但是,通过前面设计的活动,学生有了自己的想象,凌乱的中东就有了规律,画起来就容易了,这里给出几副学生的画图。

2、2、知识反馈: 五海三洲的名称、位置,中东位置的重要性也是学生掌握的难点,通过画图这种方式,学生很自然的掌握了,而且印象很深刻,过一周再提及中东地区,学生依然记得当时的想象。各个位置记得非常牢靠。

3、情感体验反馈: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有了如何把零乱地型轮廓规则化的体验,形成了一种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再遇到相似内容很自然的就可以能力迁移,在其他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自觉地运用了,比如在讲后面的欧洲西部时,没等老师说,学生自己就说像什么像什么,然后开始试图去画下来,这就是活动的好处,一切都在自然地发生着,变化着。

第二篇: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动”起来

让学生在科学课动起来

现在,小学开设有科学课,科学课对学生来说是新鲜的,而科学教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去探求大自然科学的秘密。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科学教学既能呵护孩子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又能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持续兴趣呢?我认为科学课堂需要顺应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动起来,在动中学习浅显的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在动中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科学地看问题;在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敢于大胆猜想、敢于创新。下面我结合《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动”起来。

一、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使课堂有效,让学生积极参与,首先得让孩子们心动。因此教学中,我努力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高度关注和感兴趣的一些因素,让孩子们心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在《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这节课的开始,就呈现了一个信封,神秘地告诉学生:“信封里有一张纸,是我特制的一封密信。”

师:谁愿意上来拆开密信,告诉同学们老师写了什么?

(学生上来打开没看到什么,摇摇头下去了,换一个学生上来,依然如此)生:老师,你根本就是什么也没写,还耍我们!

生:就是,就是。(学生们马上附和)

师:我的密信是用毛笔蘸着粘稠的白米粥上层的液体写下,然后晾干的。生1:噢,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生2:这个好象在哪里听说过,好象用什么药水涂上就显现出来了。

师(赞许的目光):这个孩子知识面很渊博,确实涂上药水就能看到密信内容,大家想不想看看?

学生(齐):想!

从学生好奇的表情中,我知道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学习兴趣也高涨了,这时我取出碘酒涂在纸上,纸上立刻就显现出——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今天的课题)。哇!全班孩子都惊讶地喊出了声,“这是什么神奇的药水?”“为什么涂上药水就会出现蓝色的字?” ┅┅孩子们的问题一串串冒出来,这些问题把学生的求知欲推上了顶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刚才老师使用的药水就是碘酒,碘酒有什么作用呢?它涂在纸上为什么就会显现出老师先前写下的字呢?是碘酒和纸发生反应了吗?在这节课上,老师将让大家亲自用碘酒去探 1

究一下原因。

对自然科学的求知本来就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这样一个勾起强烈探究欲望的课堂上,孩子们哪能不心动?

二、行动——让学生在亲历中感知

小学生好动不好静,尽管是高年级的孩子了,他们还是不喜欢枯燥的讲解,希望课堂上能有尽可能多的时间亲自动手实验或观看老师操作。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心动,而且还要让学生行动。要让孩子们通过对具体的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达到有所感受,有所体验,要让孩子们自己去活动、去操作,让孩子们亲历探究活动或者让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在亲历中感知,会让孩子们记忆深刻,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能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思考,得出结论,达到认识自然现象的目的。

在教学《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中,在观看了老师操作的米饭遇碘酒和淀粉遇碘酒两个小实验后,孩子们知道了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发生变化,这种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这还仅仅是老师的操作,孩子们早已经跃跃欲试,希望自己亲自尝试一下这种神奇的变化。于是我让孩子们拿出课前分组准备好的食物,再给每一活动小组分发碘酒、滴管和实验记录表格。课前布置准备材料时,孩子们的热情就很高,额外带来了好多蔬菜和水果,甚至还带了一些糕点食物,分组操作开始前,我让各组孩子都先进行大胆猜测,然后再逐一进行实验。活动过程中,欢呼声此起彼伏,笑声不断,全班孩子都在愉快的活动中快乐地探究。

分组活动后,请两三个小组指派代表带上实验成果和表格,展示结果,呈现结论并加以分析。在大家的补充和整理下得出玉米、土豆、红薯等食物都含有较多的淀粉,滴上碘酒后变色非常迅速且明显;而黄瓜、洋葱、西红柿、菠菜等食物中均未含淀粉,滴上碘酒后没有变色。孩子们看着自己的活动成果,一个个露出灿烂的笑脸。从孩子们灵动的眼神中我不仅看到了他们抑制不住的兴奋,更看到了他们学会了如何从实践中寻找科学,如何让科学更好地服务生活的方法。

三、情动——引导学生拓展和创新

科学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模仿到半独立的过程,通过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途径来培养他们探究科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发展他们对科学活动的预见能力,使孩子们通过探究,在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各方面都获得了发展和提高。

在《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的课堂中,让孩子们亲历寻找含有淀粉的食物的探究过程,培养他们勤于探究、乐于合作、敢于交流的科学态度,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实验能力, 也发展了他们的科学记录能力。小学生的科学课堂需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才得以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才敢畅所欲言。在本课的结尾,我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份网络资料《淀粉的作用》:

淀粉里主要含有碳、氢和氧三种元素。淀粉吃到肚里后,就会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同吸进的氧气化合产生热量供给人体肌肉运动和其他器官的活动保证人生活的正常进行。

美国马里兰州大学教授苏登博士研究发现,米、面及黄豆等豆科植物中含有一种叫IP6的化合物,这是一种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并能使肿瘤缩小的自然化合物。淀粉食物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防肠癌的:

一是当淀粉进入肠道后,肠道细菌就会吞食淀粉而大量繁殖,这有助于增加粪便的体积和重量,促使结肠内容物排泄,加速可致癌的代谢物通过大肠排出体外。

二是淀粉在结肠内被发酵酶作用后,会产生大量丁酸盐,这种丁酸盐能直接抑制大肠内壁任何可能致癌的细胞产生。由于淀粉类食物与蔬菜、水果一样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所以,有关专家建议,除米面食物外,还应多吃含淀粉的食物等。

孩子们吁然,原来淀粉食物还有防肠癌的作用。那么淀粉还有没有其他特别的功能呢?孩子们议论开了。科学课解决的就是科学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在课堂上一一得到解决,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新的问题,让他们带着尚未解决新问题走向课外,这样的情动,才能使学生对科学课保持持久的兴趣,这也对所学自然科学知识的一种拓展,于是我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在课后向书籍、网络等媒体寻求答案。

班上有个孩子就是因为我在科学课上表扬她能细心观察并能结合身边的环境来解释自然现象而沾沾自喜,在日记中情真意切地写下了一则《我最爱的一门功课——科学》,让我为之感动。每当看到孩子们对实验结果的那种惊讶的眼神、每当看到孩子们对科学结论的那种渴求的目光,我怎能不将心动、行动、情动在科学课中进行到底呢?

众所周知,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因此我们平常的科学课,需要老师的引导,需要孩子们的热情参与,当然更需要师生的合作,让孩子们心动在课始,行动在课中,情动在课后!

第三篇: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体验幸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幸福感,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与快乐,培育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小学生在体育学习、锻炼中,怎么才能产生幸福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的关怀与同学的认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与特长,不断地激励他们去进步、拼搏,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并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同学的认可、老师的关怀,从而产生学习的快乐和幸福。一.教师需要正确地激励学生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存在差异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关注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而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锻炼中存在困难的学生,他们比优异的 学生更需要帮助与激励。

【案例1】a学生好动、顽皮,并且经常在课中与其他同学吵闹,我教育多次效果并不明显。而在30米快速跑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该生在快速跑练习时,身体动作协调、自然,计时成绩优秀。于是,我及时组织展示环节(邀请他在全班同学中展示),并进行了表扬。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又邀请他展示,并且请他当小老师协助我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渐渐地,他在体育课的学习活动中注意力越来越集中,也渐渐地改掉了好吵闹的坏习惯。在案例中,我因势利导地运用激励手段,对学生的闪光点积极给予表扬,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学习的幸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动力,培养了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志,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为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打下了扎实的学习基础。二.教师需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就是个性化地评价学生的优缺点,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应坚持什么、改正什么,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与帮助。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关注的不应仅仅是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成绩的提高,更包括个人的素质与品质,使学生感受浓浓的关怀,在进步的过程中体验幸福感,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四篇: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快乐起来

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快乐起来

当学生喜欢某个学科时,他们便会倾情投入,还会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和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尽量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对思想品德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快乐起来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优化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入手。

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思想品德教学的人文性。

记忆中的和现实中的思想品德课大多是严肃单调而又枯燥乏味的,通常称之为“政治课”,缺少了些人情味,不太受学生的喜欢,严重地影响了应有的教学效果。常听社会上有人要训诫某人时说:“来,我给你上一堂政治课。”其实我认为,新教材《思想品德》实施后,课文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学生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是最富魅力的了。其用漫画、图表和文字所搭建的基本内容的平台,为师生提供了最能尽显才华的天空:时代的脉搏、历史的画卷;社会的斑斓、家庭的温馨;集体严明纪律下的磅礴气势与和谐有序、个性张扬各异所绘成的立体生活与风采多元,无不让人在课堂上耳目一新、舒心惬意,在课后使人心旷神怡、思绪流连。

尽管现在的教材内容已经较传统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教材的名称也已经从《政治》改为《思想政治》再改为《思想品德》,是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喜爱的。但不少老师的授课方式仍然较为僵硬,可能在情感上或习惯上仍然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和政策连在一起,甚至划等号,因而导致了老师在课堂教学上放不开手脚,表情严肃,我称之为“中山装”式的表情。教学的关键是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入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他的目的,都可以水到渠成。因此,要转变观念,在表情上要“脱下”严肃庄重但也可敬可畏的“中山装”,而换上轻松活泼的“休闲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这是思想品德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不妨设想一下:专制、高压、充满火药味或冷冰冰的、唯师命是从的课堂里能有快乐的教学吗?所以教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只有师生之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可以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手段:讲、笑、叫、跳、点评、模仿……让学生自然无痕地融入教学之中,去感受知识、感受生活、感受快乐。要让课堂上的师生都达到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美起来的效果,要让学生感到上你的课是一种享受,快乐的课堂氛围才会让思想品德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

其次,要吃透教材内容, 注重环节过渡,活跃课堂气氛。

熟悉教材包括对局部教材的熟悉和对教材整体的熟悉。其中,对局部的章、节乃至于某个知识点的熟悉是基础,它能使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合理的进行课堂分配,游刃有余、有条不紊地把握课堂节奏,对问题的重点、难点、疑点、要点各个击破,否则就很容易顾此失彼,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然而仅仅停留在对局部知识的熟悉是不够的,它往往只能使学生获得对局部知识的静态理解,因为一门学科的整体知识并不等于各个知识点内容的机械相加,而是有内在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必须对所授学科阶段的整体内容,了然于胸,还须对前瞻性的知识有较熟悉的把握。唯有如此,才能在课堂教学时融会贯通地和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精剖细析,进而引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性思考。

课堂教学是由若干个教学环节组成的,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教学内容。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知识研讨、归纳总结等环节等所组成,这些基本环节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仍可使用。问题并不在这里,我要提醒的是:不管一堂课有几个环节构成,完成环节本身的目标设定无疑是必要的,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对于环节之间的过渡,有的教师未能引起充分重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有教师的虽然认为很重要,但因其没有特定的内容而觉得束手无策。可以肯定的说,忽略了环节过渡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如同车辆行驶要经过若干路段,但若不注意各路段的转接则可能导致翻车。不少老师一开口往往是:“上一节课我们讲了……今天我们讲……”、“这个问题大家已经知道了,下面我们来讲第X个问题……”,如此等等,平铺直叙、单调乏味。我很欣赏眼下不少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说话,他们在提出某个问题之前,往往以一个人们很熟悉而又轻松的话题,自然切入,几乎不露痕迹。教师主持课堂教学也需要这种语言艺术,因为许多学生对直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有下意识的排斥情绪,而如果在介绍一种知识之前,以一种他们所喜爱的又和待研究问题有巧妙关联的话题来引入,则能起到欲擒故纵的效果。

由生活中的拉家常式的问题入手,切入与之相联系的待研究问题,注重教学环节的过渡,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达到了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要丰富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活中没有幽默是沉闷的,课堂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每当听过一堂好课,人们常常会说:“这位教师幽默风趣,听完课仍觉得意犹未尽,好!”。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艺术,就是风趣巧妙地思考和表达问题。学生欢迎富于幽默的教师,这是因为幽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师讲课语言幽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受到启迪。特别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教师能恰当、巧妙地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在欣赏玩味和笑声中得到了情感的释放,获得美的享受,就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变沉闷为轻松,能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

是的,教学内容是靠语言来传达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准确清楚固然重要,但丰富多彩的语言则更显魅力。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的协调配合,往往能使课堂教学进入艺术化的境界,而不是流水式的作业。教师表情自然活泼,目光热情关切,站态稳重优雅,手势得体适度,落落大方。说明时,娓娓道来,如展画图;呼吁时,慷慨激昂,如擂战鼓;悲痛时,低沉凝重,如诉心曲。教学过程如同挥舞飘动的彩带,涓涓流动的清泉,舒缓有致,抑扬顿挫,给人一种流动的弹性的美感,学生如沐春风,教室满壁生辉。

第四,引入深度思考,完成思想深化。

课堂教学终究是一种带有目标性的教学,快乐教学的本质是以快乐为载体来达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快乐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能为了快乐而快乐,停留在形式上的热闹。要于快乐之中,引入深度的思考,完成思想的深化,才是最终的目标。如果不注意对快乐的案例及时引导和延伸,或不管与本课是否有关联,什么有趣的都讲,天马行空、快乐无度,结果学生是乐了个前府后仰,静下心来的时候,却是不知所云。这样的快乐教学,只能称之为是哗众取宠,不要也罢。

思想品德课的快乐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平时关注生活,注意素材的积累,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富有个人魅力,比如渊博的知识、人格上的感染力、亲和力和较强的责任心等。快乐教学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无所用心的教师的一种挑战,只有高素质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才能胜任。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向我们提出了新要求,也给我们提供了新舞台,唯有不断努力,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收获希望!

第五篇:让学生在“理想课堂”中自主成长

让学生在“理想课堂”中自主成长

―来自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的思考

陈锁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围绕“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一聚焦课堂教学”的主题展开研讨。与会者提出,要研究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以未来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改革,关注信息化对课堂教学形态的冲击,以课堂教学的综合改进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等。要聚焦课堂教学的七个核心词:真爱、尊重、欣赏、兴趣、自主、合作、关系;明确课堂研究的八个关键点:学生、学材、学法、考法、教法、课堂、趋势、研法。努力建构师生共生共长的”理想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核心素养;学科整合;“理想课堂”;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2013—年10月31日〜11月1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天桥区召开。围绕“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聚焦课堂教学”的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在研讨中凝聚思想,在碰撞中分享智慧。

一、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要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就必须对当前基础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有清醒的认识。

1.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课堂教学成为重点改革领域

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内涵、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时代发展对教育的挑战进行分析,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提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关注的一些问题:基于质量标准要越来越统一、课堂教学要越来越自主这样一个总的改革方向,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花大气力解决的难题就是课堂教学改革。在过去十多年的探索中,不少地区和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都有所突破,但从全国的情况看,离改革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下一阶段,重点的改革领域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则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2.育人目标的革新:以未来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改革 国务院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希望,校长和教师们要能够从课堂教学这个微观的点来看课程、看质量、看信息技术。她特别强调,一个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情怀的教育人,必须站在一个更加宏观、博大的层面上思考教育最基本的问题,即我们要为国家、为社会的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所培养的人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核心素养?我们要将这样的思考与学校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由此找到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在李烈看来,这样的变革才能为学生提供一种崭新的、真正丰富多彩的校园学习生活,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

申继亮也认为,“核心素养”是一个需要髙度关注的关键词,目前我国巳经开始着手研究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以此来引导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育人方式的变革。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也要不断思考,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否则教学目标就是模糊的。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对未来学生的素养,强调的侧重点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比如:日本提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三方面,美国则强调了21世纪的五种技能,更多地侧重于解决现实问题。我们除了要面对未来、面向世界,还要关注学生在素质方面的薄弱环节,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社会责任感、沟通交流能力、敢于担当的勇气等。

3.教育技术的挑战:关注信息化对课堂教学形态的冲击 信息技术在与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无论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还是对教学文化,都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学习的内容、方式、组织形态等也将发生改变。申继亮强调,要关注整个时代发展给教育带来的挑战。比如: 可能要根据学习内容来决定教师的教学形式和组织方式;也可能会打破班级授课制,打破校园的围墙,实现随吋随地学习;在目前“一对多”的班级授课制方式下,教师很难实现对每一名学生的关注,而信息技术的变革有可能会实现一种新的私塾性质的教育,即“一对一”的教育,等等。

4.学科教学的现状:以课堂教学的综合变革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

基础教育阶段应特别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而现行的分科教学则与此目标相悖,教学中的“各自为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对此,申继亮提出:既要关注学段之间培养目标上的衔接和统筹,更要关注横向学?斗之间的相互配合;既要发挥好每个学科的独有功能,还要强调学科之间共同的综合运用的功能。现在已经有很多学校在探讨一些新的课堂形态和教育形式,如跨学科、跨领域的主题教育,等等。申继亮建议校长和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学科整合,打破学科界限,“课堂教学需要去超越,去跨越,去综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建议,通过课程价值的整合、儿童经验在课堂上教学中的整合、教学经验的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评价的整合,使教育真正回到儿童本位,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明确课堂研究的关键点 1.聚焦课堂教学的七个核心词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书和育人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质量。笔者认为,聚焦课堂,首先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这样几个核心词:

其一,真爱。现在教育当中有太多打着爱的幌子伤害学生的事情,那些并非“真爱”。教师要让真爱从!堂中流淌出来,这样,教师才会多一份耐心,包容学生;失误;才会多一些宽容,等待学生的成长;才能真正保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精神,让学生自尊、自信成长。

其二,尊重。课堂上真正的尊重,体现在尊重每个学生独立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选择, 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尊学生的独特见解。这样才能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境,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张扬个性,拥有自由、愉快、积的心理状态。

其三,欣赏。课堂当中到底该如何赏识学生?现有很多教师“赏识”的方式方法过于笼统,比如:“你棒”成了很多课堂上的习惯语,但是,当学生并不知道己具体在哪些方面“棒”时,这样的习惯语是没有任何值的。

其四,兴趣。有很多地方、很多学校都在倡导高效课堂,但是不能仅仅为了髙效而髙效,更要关注学生的习兴趣。符合兴趣的学习,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其五,自主。什么是真正的自主?学生在课堂上到有多少真正的自主?比如:很多学校开设了多种多样的课程,但很多时候,我们有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这真的是他们需要的吗?自主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们对每个细节的深切关注。

其六,合作。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但是当下很多堂上的合作只是表象,是伪合作。合作探究要在真正要的时候进行,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需要去合作。课教学也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模式,只要是基于学校教师、生源而打造的适合的课堂,只要是能够把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课堂,就是最好的课堂。

其七,关系。我们倡导具有良好关系的课堂,倡安全、轻松的课堂氛围。要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这才是有命的课堂。

与此同时,我们要警惕当下课堂上的一些不良象。比如:不能因追求效益而牺牲学生的兴趣,不能因: 求标准而牺牲学生的个性,不能因追求功利而牺牲学生的未来。

2.聚焦课堂研究的八个关键点 聚焦课堂,就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在笔者看来,进行课堂研究时,我们应重点关注以下八个关键点:

其一,研究学生。只有充分研究学生,研究其身心成长规律,研究其认知和发展水平,研究其个性品质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

其二,研究学材。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因生而定的学材可以突破其局限性。要建立大的学习资源观,构建大的教育资源库,为真正的因材施教奠定资源基础。

其三,研究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能学、会学,必须高度关注提升学生学习力的问题。

其四,研究考法。考法是指挥棒,考法不同就会催生不同的教学模式,应答式考试会让学生多记硬背,研究型考试则会促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其五,研究教法。教法应该是在研究学生、学材、学法、考法的基础上确立的,不能是以教师为中心确立的“我会我有”的模式。

其六,研究课堂。在前几项研究的基础上,要整体研究课堂并形成自己的课堂观、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其七,研究趋势。特别要关注科技革命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其八,研究研法。研究具有科学性和方法性,要学会用科学的、规范的方法开展研究。

三、建构师生共生共长的“理想课堂” 在“理想课堂的愿景与实践”专题报告中,成都大学教授陈大伟为与会者描绘了一幅理想课堂的图景。在构建理想课堂的过程中,全国有很多学校进行了因地制宜的研究和探索,并且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依托,促进师生的自主成长,成就学校的特色发展。

例如:北京丰台区第五小学围绕学生的发展目标,将力量聚集于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成就“幸福的自主课堂”。学校要求教师在深入研究学生和深人研究教什么知识两方面下工夫,以此明确研究的“真问题”。通过实践自主课堂的三大教学环节:自主发现并提出“真问题”、在自主体验探究中解决问题、自主梳理延伸学以致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创新了自主课堂的评价标准,探讨学生的健康自我学习行为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成长。

四川成都市天涯石小学通过关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师生双主体,以“导学结合”、“师生互动”和“知行统一”为切入点,致力于生态课堂的建设,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课堂,享受属于自己的学习。

北京海淀区翠微小学在系统建设绿色课堂的过程中,从“学生健康自我”出发,制定了绿色课堂的研究框架,提出了绿色课堂“健康自我”的六个成分性目标:氛围和谐、目标适度、学习专注、沟通有效、思维深入、评价激励,每个成分性目标下又有更具体的成分性目标,并且将其转化为每一节课的综合行动性目标。云南武定县近城小学遵循平等、自主、合作、愉快、激励、和谐发展六大原则,在各学段、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坚持“先学后教、充分交流汇报、主动建构、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因地制宜地构建了 “主动一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

重庆市巴蜀小学在多年的律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研磨学生、研磨课堂,归纳提炼了律动课堂教学的三元素——尊重、激发、共生,让课堂成为师生相互启发、互动共生的过程,逐步实现了 “关注每一个、回馈每一个、发展每一个”,促使师生获得同步持续发展。

下载让学生在地理课堂活动起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学生在地理课堂活动起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互相倾听”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互相倾听”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青山泉镇求实小学 邱彩会 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让我感触颇深。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佐藤学教授在......

    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收获快乐

    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享受快乐 南丰县教育局 叶小妹 由江西教育期刊社主办的《江西教育》、《教师博览》是我的充电器与加油站。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自身所长,寓......

    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

    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 教学是一个全息复杂系统,课堂每个环节既有自己的任务,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堂教学小结是众多教学环节中较重要的一环,它的设计必须根据......

    如何让课堂活跃起来

    如何让课堂活跃起来 一 前言 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交往交流场所,如何让课堂更加活跃起来,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自由、生动、开放,让教学活动摆脱过去的枯燥呆板,进而更......

    让高中历史课堂“动”起来

    让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活”起来 孝感市孝南区第三高级中学 王培娇 摘要:在音乐欣赏教学实践中,要改变过去僵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活”起来,则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采......

    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

    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 教学是一个全息复杂系统,课堂每个环节既有自己的任务,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堂教学小结是众多教学环节中较重要的一环,它的设计必须根据......

    让政治课堂灵动起来

    积极打造灵动的政治课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21世纪初新课改的理念下政治教学就是......

    论文《让课堂“舞动”起来》

    让课堂“舞动”起来 ——谈《琵琶行》教学实践 安徽省灵璧中学 张芬红 *** 摘 要:本文以《琵琶行》的教学为例,谈古代诗歌教学要落实在多联多听、多读多背、多赏多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