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症”与“诊”(共5篇)

时间:2019-05-15 01:5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症”与“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症”与“诊”》。

第一篇: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症”与“诊”

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的“症”与“诊”

[内容摘要]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现状不甚乐观,如何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诗歌的人文内涵,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和探讨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师才能通过诗歌教学,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诗歌,培养他们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养成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从而达到新教材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不容乐观 知人论世 入情

诗歌是人类走出混沌世界的火把,是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也是最能集中体现语言“文学性”的文学样式。中职语文教学应该“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很明显,诗歌教学已经作为体现语文人文性特点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从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组织编写的新版教材来看,每一模块均安排了大量的诗歌教学内容,编写意图很明显,就是希望承担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华和民族精神的诗歌教学能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能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因此,对新教材的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做一些探讨,意义极大。

目前,在我们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听了一些老师平时的诗歌教学课和一些老师的公开课后,我深深地感觉到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

1、诵读汇报型。一些老师上的诗歌公开课,似乎成了向领导向同行作的诵读汇报课。整整一节课,约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读诗,或听录音朗读,或听老师范读,或学生自由读,或学生齐读,或分组读,或抽个别学生读,或男女学生分读„„读贯穿一堂课的始终。其间配以老师的诵读指导与示范。课堂气氛可谓异常活跃,不少学生自己也主动要求当堂展示自己的朗读。但课后笔者一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却还是一片茫然,对作者以及诗歌的时代背景等等基本常识更是一无所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反复诵读,确实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诗歌教学手段,比如说,能充分营造课堂气氛,能熟读成诵,但这种记忆恐怕是课上完了,也就忘得差不多了。要想让它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产生影响,就必须在诵读的过程中多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多方感悟诗歌内在的情感与诗人高超的艺术魅力。而一味地让学生读,读,读,教师也不停地指点读的技巧方式,这种课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确实不错,但仔细推究一下,并没有多大价值。

2、肆意发挥型。笔者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一位女老师上诗歌鉴赏课时,整节课就让学生从五六首同一诗人的诗中自己任选一首,就某一方面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学生举手十分积极,回答也五花八门,教师不管恰不恰当,只要学生说的与这首诗有点联系就在黑板上分点写出来,并且不忘鼓励一句“不错”、“很好”,而课堂上教师讲解时,偶尔也有个别学生出语惊人,比如讲到“歌伎”一词时,就有个别男生在下面说“鸡”,讲到“歌伎”卖艺不卖身时,就有学生在下面嘀咕“很难说”,每每这时,总引起全班学生以及听课领导、老师的哄堂大笑,上课的老师也苦笑无言。当然,新教材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这无可厚非,但整节课都让学生肆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除了说“不错”、“很好”之类的话之外,不作任何点评、引导、归纳,学生的思路是放开了,讲的观点也五花八门,整节课毫无教学重点,学生也只能云里雾里,不知道整首诗究竟该如何去理解。事实上,高一学生只有一点诗歌的感性认识,欣赏诗歌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让他们谈对诗歌的理解,显然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3、拓展漫游型。拓展是新教材标准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适当的拓展对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一些古诗鉴赏课,已经拓展得让人感觉没有边际,是一种为拓展而拓展的胡乱拓展了。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校级公开课,是讲柳永的《雨霖铃》的。教师在讲主旨句“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时,花了大半节课讲古人的离别,从江淹的“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开始,列举了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等等,最后还列举了大量的现代离别诗歌,甚至最后还让学生唱李叔同的《送别》。整节课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讲“离别”这个话题,而不是讲课文《雨霖铃》,诗歌的鉴赏目的显然偏离了。课后,老师问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怎样,学生只是简单的一句——“大概是讲离别的吧”,其他内容却无从知晓了。

面对问题重重的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现状,我们又该怎么“诊治”呢?应该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新教材进行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底蕴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诗歌教学最好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走近诗人。即教学生学会“知人论世”的读书学习方法。只有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了解他的为人和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这种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它既是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作为语文教师,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特别是在诗歌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这种知人论世的方法,教会他们运用好这把“钥匙”,从而让他们找到鉴赏诗歌的途径。比如我们在学习韩愈的《晚春》一诗时,如果不了解作者韩愈的情况,就会对诗歌中 “杨花榆荚”有多种理解。但当我们联系作者韩愈及其所处的时代,答案就很明确了。因为从韩愈生平与为人来说,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派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不为无因。他除了自己在群芳斗艳的元和诗坛独树一帜外,还极力称颂当时不为人重视的孟郊、贾岛。这两人的奇僻瘦硬的诗风也是当时诗坛的别调,不也属于“杨花榆荚”之列?由此可见,韩愈对他所创造的“ 杨花榆荚”形象,未必不带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说,诗人是以此鼓励像“杨花榆荚”那样的“无才思”者要敢于创造。可见,“知人论世”会让我们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寻觅到诗人跳动的心脉,帮助我们追寻那逝去的岁月,真切感受远古时代的气息。我们要从知人论世做起,追忆那逝去岁月里的绝代风华,我们才能领略到古诗文的妙处,真正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2、走进诗歌。即从多个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在情感与分析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比如李清照的词《 声声慢》抓住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象来诉说出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象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

我们也可以借助移情。人们常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这是因为我们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解释外界的事物,把无生命或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的东西,这就是“移情作用”。在“移情”时,物我达到了高度的同一,主客体之间相互对流。正如象征派诗人波德菜尔所说:“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然忘记自已 的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为一体了。你注视一棵身材均匀的树在微风中荡漾摇摆,不过顷刻,在诗人心中就会产生一个很自然的比喻,在你心中就变成一件事实:你开始把你的情感欲望和哀愁一齐借给树,它的荡漾摇摆,也就变成你的荡漾摇摆,你自己也就变成一棵树了”。

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在具体分析时,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而应该综合并用,尽可能进行多方位的深入思考。

3、训练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所指“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诗歌中的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在一种格律里面的,而建设、转化格律押韵的美,主要是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的。如《琵琶行》: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品的节奏,感受琵琶奏出的声韵(因为这是用文字描写音乐的佳作),更要与人物的心境相联,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琵琶女的“晚年沦落”和作者的“谪居卧病”,以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让学生从中受到音乐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志趣。

4、拓展迁移。诗歌的教学进行一段时间后,就要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尝试写诗,并办一两次诗板报。如能够顺利进行,则表明学生的诗歌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

指导学生积极地尝试写诗歌,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诗歌的题材特征和语言特色,这一点可以通过改写训练来完成,如将抒情诗改写成抒情散文,将叙事诗改写成记叙文等,通过改写以进一步体会诗歌在体裁上和语言上独有的特点。然后指导学生在巧于构思,创造意境,锤炼语言,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如比兴、象征等)上下功夫。另外在进行话题作文的训练时,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选用诗歌这一体裁进行作文;对学生的诗歌作品,教师要认真评改,精心指导。同时我们指导学生办一两次诗板报或诗歌手抄报,或者鼓励他们向诗歌网站投稿,这对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提高其鉴赏诗歌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诗歌教学的途径与方式有多种多样,笔者仅从上述几个方面作了比较粗浅的探讨。笔者认为,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新教材下的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如果能真的做好这四个方面,是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诗歌,培养他们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从而达到新教材的教学目标的。

[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报·教师版》 2008年128期;

2、《诗歌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初探》 陶福兴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3.3;

3、《唐诗鉴赏辞典》 萧涤非等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12

第二篇:中职生心理特点与语文教学

中职生心理特点与语文教学

王建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都非常强调和重视职业教育,但是受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制约,职业教育对缓解教育危机和降低失业的功能还没有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从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看,随着大学、普高的逐年扩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日益萎缩,初中阶段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主要生源。可以说,中职生中的大多数是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与其他相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还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心理特点。

一、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一)社会价值观问题

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中职生的审美观、价值观、认识、辨别事物规律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全面,长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不能进行有效的甄别和抵制,加上社会对中职生的偏见和歧视,使得中职生出现了许多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并由此形成偏激的甚至错误的社会价值观。

(二)家庭教育问题

家庭父母关系不和,个别家庭由于父母离异或双亡,孩子从幼小就缺少温暖和关爱,使学生的心理不同程度的受到伤害,导致性格扭曲,个性偏激,家庭教育方法、经济状况差异也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一是有的对子女前途甚为关切,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很高,但对子女的实际能力、兴趣需要及心理状态缺乏理解与沟通,常常用命令、指责的态度强迫孩子去学习,在这种无可奈何的境况下导致学生产生要么“屈从”,要么“反感”的不良心理反应。二是有的过分的满足孩子需要,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对孩子过去过于溺爱,过于呵护,即使学生在校犯了错误或有不良行为,也责怪老师教育不当,这种行为助长了学生产生依赖、孤僻等不良心 理素质。三是有的父母对子女“恨铁不成钢”因而丧失信心,放任自流,从而导致学生骄横跋扈,唯我独尊的任性个性,心理和行为得不到和谐发展。

(三)学习心理问题

职校生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学习心理心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等现象比较普遍。

(四)情感心理问题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职校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情感问题主要为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情感严重压抑,情绪体验消极。

(五)个性心理问题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职校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主要表现为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职校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懦、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部分职校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六)人际心理问题

职校生的人际交往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人际交往萎缩,不愿意与过去熟悉的人打交道,不愿意暴露自己职校生的身份;异性交往上的行为偏差,早恋现象比较普遍,由此而引发的职校生品德心理问题和性行为过错等违纪现象比较多见;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交往失度失范。一些职校生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的网上人际交往,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自我约束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不强,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七)性心理问题

性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给职校生带来所谓的“青春期骚动”和强烈的“性困扰”,产生不少性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性征体相的烦恼。许多职校生总在为自己性征体相的不如意而烦恼,性心理反应过敏。有些职校生对性问题过于敏感,表现为过分热衷于性知识的引诱,过多阅读性描写的书籍,喜欢谈论性的话题,传播一些性的笑话,沉湎于性的想象或性的“白日梦”。

(八)择业心理问题

择业就业是职校生人生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抉择,伴随着这种抉择而来的往往是兴奋、紧张、忧虑混杂于一体的矛盾心态。表现为择业依赖退缩心理,择业紧张焦虑心理,择业思维定势心理。

现代多数职业学校内分为多个专业,又有升学班和就业班,就业班读毕业面向社会就业,升学班的学生毕业可通过单招或全国统考考上高一级的专科或本科继续学习,因此在职高,专业不同、升学班、就业班在语文课的课程设置上都是不同的。

根据各方面情况,中职生语文教学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中职语文教学

(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是基础学科,中职学校就业班虽然在课表中安排了语文,但是学生往往不拿它“当回事”,在一些教师眼中语文课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教师没有把握好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只是简单地采取普通中学教学的那一套教法,学生学起来自然觉得没劲。要改变这种现象,最主要的还是要从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入手,努力教出语文的职教“味”。

1.就业班的语文教学

首先,以切合学生学情为起点。大多数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基本素养都比较差,不能正确读出字音、写错别字、朗读课文结结巴巴的现象十分普遍。以中职学 生这个学情状态为出发点,需要设计出符合他们学习特点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夯实他们的基础。比如课文教学,从字词句入手,让学生先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比较陌生或易读错写错的词语,通过查字典,给这些词语注上拼音,并抄写到课堂笔记本上,同时将词语的意义写在词语旁边,完成后可安排词语听写。多认字,读准字音,写对字形,这是提高中职学生语文能力最基础的环节。

第二,以促进专业学习为基点。语文对促进中职学生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比如生产工序、产品性质、技术要领的说明,都需要借助语言这个工具。职业学校有比较统一的语文教材,内容也很丰富,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照着课本一课一课往后上,教学形式基本上跟普通中学一样,那么就很难把这些在初中就或多或少厌学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因此,应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发“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兴趣对课文进行适当精选,编选一些学生喜欢阅读的课外读物,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欣赏。多开展一些有益的语文活动,如朗诵、讲故事、表演、报告、答辩、即兴演讲等,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以兼顾不同专业为落点。不同专业的语文教学不应以统一的模式进行,应当各有偏重。偏重是指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内容安排和教学方式向专业“倾斜”。比如数控专业的,可适当增选一些数控方面的知识性文章,包括数控技术的发展沿革、革新创造和发展前景等,结合学生学到的说明方法,让他们选择一种产品写一个产品说明书;计算机专业的,可以尝试让学生练习在电脑上写作文,结合文档编辑,用邮件形式提交作文,还可以通过博客形式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发表评论;旅游专业的,可以增加一些古今著名的游记散文欣赏,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多开展诸如讲故事、即兴演讲、答辩等活动。

第四,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支点。注重学以致用,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和用只有相得益彰,才能提升中职学生未来职业的竞争力。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把语文知识活学活用。比如调查实践活动,从选题到调查,从目的明确到方法的运用,从资料的收集到整理,从观点的提炼到问题的提出,从问题的解决到报告的结构,从数据的统计、核实到报告的形成,可以安排较长时间,让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最后写出比较完整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职学校就业班的语文教学只有针对中职学生的学情特点、不同专业特点来开展教学,才能达到促进专业学习、促进职业能力提升的目的。

2.升学班的语文教学.升学班的语文是学生高考必考的科目,总分150分,是非常重要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端正学习思想,重视语文学习。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这一学科的重要性。语文是百科之本,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文对于审好题,透彻地理解概念、公理等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不仅是学习各门知识的基础,也是生活、工作所必须的。我们从哑哑学语开始,就接触学习语言。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会讲话、讲好话,而且要会写文章。生活中到处是语文,各种场合、各种类型的谈话、讨论,听广播、看电视电影、读书读报、与亲友的通讯等,都蕴藏着语文的因素。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各种类型的语文课外活动,如课外阅读、编写板报、手抄报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体会到语文的重要性和魅力。

第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表现自我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主宰课堂,独“霸”讲堂,而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冲破闭锁心理的束缚。1.建立融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勇于表现。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以博大的胸怀,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可以使学生尊师、亲师、信师,很自然地产生对教师所教学科的感情,乐于接受教导。反之,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处处以命令口吻要求学生,要学生绝对服从自己,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受到压制,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他们有什么想法、创见,自然不会表露出来。教师还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这会使学生感到自己在集体中拥有的公平地位和展现自我的机会。2.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表现。师生在课堂的情感状态、教学态度是从课堂气氛中体现出来的。课堂气氛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轻松自然的表情,充沛的教学激情,丰富活泼的教学语言,再加上适当的体态语言,如鼓励的眼神,有激励作用的手势等,会 使学生消除压抑感,思维的闸门得以开放,从而乐于公开自己的发现、见解,乐于与教师、同学共同探讨。3.广开渠道,给学生表现的机会。首先,机会应该均等。其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使它们的个性特长得以发挥。再次,激活学生成功心理,使学生敢于表现,乐于表现。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学困生也不例外。激活学生成功心理,使之从自己的劳动收获中看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能学好语文的信心。

第三、重视思维训练,提高思维能力。1.多说多写,训练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两者的关系比较密切。一般说来,一个人能用语言把思维的内容表达得越完善周密,思维本身就会越清晰,越合乎逻辑。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说、写的机会,提高能力,发展思维。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置疑,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以课堂为主体

(1)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因为中职生对教师有敌意或惧怕心理,所以首先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尊重每一位学生,接纳并正确认识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就是这样的,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实,要意识到职校教师的成就不只在学生的成绩而在重塑人的心灵,这样教师心理才能健康,情绪才能稳定,在教学中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抓住学生特性,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恶学习,所以教师首先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就要采用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要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以形式活跃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黄山记》一文时,可抓住学生喜欢玩的特点,教师以导游的身份介绍黄山的特点。

(3)充分挖掘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有志者事竟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坚强意志的支持,才能成功。意志的培养,除在生活实践中锻炼之外,还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的方式来培养。比 如,在教学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之时,教师要自觉地将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取得成功的信念传达给学生。

语文既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又是一门有人文情感的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学习屈原、杜甫、范仲淹,一定要理解他们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受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以校本教材为引导

现在的中职生喜欢的读物以娱乐、鬼怪故事、网络小说、言情小说为主,更有一些学生以读黄色、恐怖小说来寻求刺激,基本上不去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语文教师可以编写并利用校本教材,让学生在校本教材的引导下,遨游于古今中外的文学海洋,接受一次次心灵的洗礼。

(1)设定目标。

将校本教材的使用目标设定为:①让阅读优秀课外读物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②抵制不良杂志等对中学生的精神侵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③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创造能力。

(2)营造氛围。

设立班级读书角,利用学校图书资源,每周两次早读课、一次午休课作为集中阅读时间,采用师生共读、课内集中、课外分散的方法,以学校职业文化节为平台来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3)开展活动。模仿娱乐节目“我爱记歌词”的形式,开展“我爱记古诗”的竞赛,让学生在古诗词的阅读欣赏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自豪,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织学生观看中外优秀影片,利用优秀影片独特的魅力,引起学生思考、共鸣。比如,观看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和魏敏芝他们一起体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欣赏影片《十七岁的单车》,在小贵和小坚的冲突中看到自己的冲动和迷茫,正确认识自己;观赏影片《母亲的眼睛》,体会三种不同的母爱,在催人泪下的故事中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探讨“大家”与“小家”的不同之处等。

3.以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为载体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教育,再加上中职生普遍存在逆反心理,因此传统的课堂式和说教式教育对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收效不大。针对学生喜欢新奇,喜欢活动的天性,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别于其他知识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心理知识,更要让他们把这些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之中,从而改变自己的观念、看法。因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去体验、去感受,让他们的内心在活动中受到触动。基于这点,为了更好地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师必须组织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

(1)“感恩”、“自信”、“诚信”教育。

手抄小报的活动,能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意识到感恩、自信、诚信的重要,从而学会感谢同学、感谢父母、感谢社会、感谢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学会诚实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等。同时在活动中也能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

(2)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开展各类活动。

展开“男女同学该如何交往”的专题讨论,进行“我的明天,我做主”的演讲比赛,举办复述令人感动的故事竞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意识到怎样的交往才是男女同学交往的正确方式,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意识到自己的明天该由自己掌握,意识到人类有许多珍贵的情感,应该好好珍惜这些情感。

(3)运用写作这一平台,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普遍讨厌写作,最主要是无话可写,所以教师必须联系学生实际来确定写作的题目,不必强求字数、文体,只要能书写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即可。渐渐让学生的文章内容丰富起来,慢慢地让学生喜欢写作。比如,让学生制定题目为“我将来准备做什么”、“我现在应该做什么和我现在能做什么”、“如何做栋梁之才”等人生规划,帮助学生展望未来,珍惜现在;要求学生给自己写一封信,唤醒自己的生命意识;以“我是怎样长大的”为话题,来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帮助学生看清,在自己的成长路上家长、他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使他们懂得感恩父母,回报他人、社会。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还是在语文课堂的活动中,要时刻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现,积极营造一种和谐、民主、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充分挖掘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因为语文教学中无时无刻不蕴含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第三篇: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那成媛

中等职业教学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新世纪需要的是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有多种能力的人才,未来职业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智能型的操作人员。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的语文课程,在整个中职校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职校中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均离不开学生的语文能力。因为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提高中职校学生的应用语言能力和修养,而且也为其它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我们发现,在职教系统中,不管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任何一门课程知识的载体均是语言文字;任何一种知识或能力的教学与接受过程,都是语言活动;任何一种知识性的作业,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生某一门课程没有学好,固然有多种原因,但阅读能力的低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没有掌握阅读本课程教材的方法,没有形成阅读本课程教材的能力,进而影响到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可见,在中职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乃是基础中的基础。

此外,学好语文也是未来社会的需要。因为未来社会需要人们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人际交往能力中表达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表达能力包括清晰、连贯,得体的口头表达,第二语言的学习,现代化通讯工具的使用,讲究书信、留言、事务函电、广告宣传、哀祭喜庆艺术性的书面表达,以及目光接触、空间距离,手势姿势等非言语性的表达技巧等。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均离不开语文学习。

那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如何呢?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的现状

近年来,中职校的学生来源大多是“分流生”(即:经过初中毕业考试就进入中职校,未参加升学考试),且有些学生初中毕业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这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控能力较差,导致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目前学生的语文知识,尤其是句、段、篇章知识,语法、修辞知识、逻辑知识掌握得不够好,不善于谋篇布局,不善于运用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评价也较低,尤其是表达能力不够高。

(二)教师“教”的现状

虽然语文是中职生重要的必修课程,在其全面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使得本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生对语文提不趣兴趣,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堪忧。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因此仍采用成不变的“一言堂”或有限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知识的储存库”。不少教师习惯于把篇、章、句、语、修、逻等知识嚼碎,详尽而系统地“喂”给学生,教得支离破碎,学得粗枝大叶。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繁锁讲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也许在应试中能加上一定的法码,然而未必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语文素养。这种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失去了吸引力,也不合学生的胃口。

总之,中职校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与未来社会的人才规格尚存在着一段不小的距离。

那么,针对中职校语文教学现状,我们可采取哪些对策呢?

二、改变中职校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理念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不少教师仍采用“满堂灌”教学模式的根本原因是教学理念没有转变。因此应改变中职校语文教学现状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

1、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

以往中职校的基础课(包括语文)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即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末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智能型的操作人员,显然以知识为本位,已不能适应末来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主要就是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时,始终抱着培养学生能力这一宗旨,让学生多参与教学,在实践中,培养能力。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当今社会“知识爆炸”,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通过传统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技术,已不能受用一辈子,这就要求建立起一种新型教育制度——“终身学习”制度。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发表的《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指出:“二十一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是:懂得如何学习,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辨别、组织和使用一切学习资源。”可见,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是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人才。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即: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使学生获取获得知识的方法,如:如何阅读,如何表达(含口头和书面)等。此外,也应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掌握这些方法。

3、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

进入中职校的学生素质与进入高中的学生素质不能同日而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针对目前学生实际情况,我设想:我们首先应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这里的育人不是板起脸来说教,而是结合教学内容和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贴心教育,逐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上我们,喜欢上我们的课。其次,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应放慢教学进度,必要时补缺补差,补上他们在初中阶段落下的课。

(二)改变教学方法

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我们还应改变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充当“导演”,发挥主导作用。为此,教学中,我们可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去分析课文,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不仅学生欢迎,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改变中职校语文教学现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就一定能使中职校语文教学现状得到改观。

第四篇: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试析中职语文教学

论文摘要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很多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重力不集中,老师似乎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诸如此类现象时有发生。和其他同事交流后,大家共认这种现象在中职校绝非个别,本文针对此做了一些相关探索。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深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重力不集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喜好,已成为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新问题。对此笔者有几点拙见以供讨论。

一、改变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诱导学生的主动投入,鼓励学生多参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则充当“导演”,发挥主导功能。

有人认为,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到黑板上写一写,就算是双向互动了,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被动的“互动”。所谓真正的互动应要做到摘要: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养成这种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使语文课堂能时时迸射出聪明的火花。比如教学《再别康桥》一文时,可以这样导入摘要:同学们学过《天净沙·秋思》一文,对比很熟悉,一起背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边”,然后设计了如下三个新问题,让学生思索判定、讨论摘要:

1.“夕阳西下”是怎样的一种色彩?

2.“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两种观点,其一是“小桥流水人家”是温馨的,反衬出身在异乡的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其二是“小桥流水人家”是冷冰的,表现的是游子们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

3.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断肠”二字,有什么不同?

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学生喜好高涨,回答新问题十分积极。比如,第三个新问题,有同学说摘要:“„断肠‟两字去掉好,去掉之后和上句“夕阳西下”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有同学说摘要:“怎能去掉„断肠‟两字?自古到今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断肠”两字,如成语“肝肠寸断”、“断肠草”等,可见“断肠”两字在形容“伤心欲绝”的程度时非常贴切,去掉“断肠”两字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这种情感。

教师巧妙地设计新问题,学生在这些感喜好的新问题的诱发下,形成了争鸣的局面,群体思维迸发出聪明的火花,自然而然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解决了新问题,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主参和解决课堂新问题的习惯。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摘要: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聚精会神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一次《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能准确把握鲁迅在听到“左联”五烈士被枪杀的消息时的情感,教师采用了层层铺垫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摘要:

运用多媒体切换以下画面摘要:①鲁迅送书给白莽;②柔石睁大眼睛听鲁迅讲“人心惟危”说;③柔石小心翼翼地扶着鲁迅行走;④柔石和白莽同时被捕;⑤柔石在狱中学德文;⑥龙华枪杀烈士现场;⑦鲁迅提笔在悲愤中写文章;⑧鲁迅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

和此同时,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看着一幅幅画面,伴着雄浑的旋律,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和讲解,营造出一个悲壮的气氛,学生完全沉浸在无比悲愤的情境之中。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鲁迅写完文章后做了什么事?学生一个个发言,众说纷纭,却不乏创新精神摘要:如鲁迅背着手在房间里踱着;鲁迅手抓着短短的头发,痛不欲生;鲁迅坐在书桌前,点燃一支烟,久久凝望着漆黑的夜空,一言不发,等等。学生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是得益于教师营造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提升教师自身能力

校内交流的步骤分为课堂观察→书面记录→组员点评→深度交流→改进建议→自我反思。

组员点评摘要:在课堂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组员褒长贬短,旨在提升授课者的教学品位。深度交流摘要:进一步听取授课者的不同想法和教学追求,以谋求双方的深度沟通。

改进建议摘要:组员面对授课者的不足或特征,在沟通基础上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处方”。

自我反思摘要:授课者认真消化吸收组员意见,在内省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和怎样落实大家的建议,同时校和校之间重视师资培训,搭建提升平台。建议市教研室组建“职教学科中心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级各类中职校语文教研活动,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培养搭建提升的平台。丰富多彩、灵活机动的形式。

1.理论讲座

2.听课、评课

3.优质课

4.网络交流

改变中职校语文教学目前状况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使中职校语文教学目前状况得到改观。

第五篇: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作文

中职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江苏省滨海县中等专业学校 陈春

【摘要】

目前,中职作文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能力不足使得中职作文教学难上加难,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生写作困难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中职作文教学。

【关键词】

中职 语文作文 教学策略

作文是学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反映,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中有很大作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困难重重,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成为中职语文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

1.中职学生写作困难的主要原因

1.1重视不够,缺乏积累

由于中职教育具有一毕业就就业的特点,所以学生往往更加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对于文化基础课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写作上。而且现在的学生生活经验少,不能从生活中提炼出素材,生活中缺乏积累就会在写作时无话可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学生本就不重视写作,加上写作时又不知道写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写作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1.2学生出现厌恶写作的心理

有些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导致在写作方面受到的打击批评多于鼓励和欣赏,所以,学生难免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不愿意再动笔写作,反正也写不好还不如不写,再加上有的同学对于作文存在着自卑和畏难的心理,消极应对作文写作,甚至害怕、排斥作文写作,导致厌恶写作,不愿意进行写作的情况出现,教学无法配合,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困难。

2.促进中职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若干建议

2.1融入社会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叶圣陶曾说: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学生写作的过程是离不开社会生活的,作文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思考以及生活的反映,学生不接触社会就无法积累素材,不管表达能力有多强,学生写出的作文也只是没有感情的脱离生活的空洞的作文。正因如此才应该将作文的教学融入社会生活,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写作与生活的联系,突破学生写作的自闭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故里,调查社会民俗,欣赏名胜古迹,让学生作为生活的参与者去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从而从生活中挖掘更多的素材。教师可以着重让学生在节假日进行写作,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写出跟假期活动有关的作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多进行一些阅读,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是写作的基础,它可以为写作提供借鉴和灵感。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阅读,不仅局限于课堂,也应该延伸到课外,可以让学生借助络、电视等资源进行全面、多样的阅读,这样的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才能够获得足够多的经验和积累,写作时才能有话可说,学生才会爱上作文这门表达感情的课。

2.2适当鼓励,选好话题,培养学生自信

中职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得到表扬和认可,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在作文写作中要适当鼓励学生,发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使学生的作文写得非常拙劣、粗糙也不能够讽刺和批评学生,以免学生产生自卑等消极情绪,教师应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给出中肯的建议,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教师应该在作文的选题立意上面多下功夫,不能将自己随意想到的题目就拿给学生去写,应该给学生讲清楚审题、立意和选材的方法,题目的设计要贴近生活,可以结合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写作,例如,可以就“毒奶粉”事件让学生展开写作,()这样的话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广度。要让学生有的说、有的写;也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话题,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自信;还可以在课堂上将优秀作文让作者朗读出来供全班借鉴,这样也鼓励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2.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只有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才能转变学生对于写作的厌恶情绪,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支持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将文字、声音、图像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使得图文并茂,将一些情境很好地展现在写作课堂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写作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进行写作,教师应该适当在课堂上创设与写作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地氛围中进行写作。学生面对情境就会有最真实的感受,就能够在作文中用最真实的语言和感情表达出来,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例如,在进行人物外貌描写训练时,可以设计以“我的同桌”为话题的即时训练,让学生对同桌的外貌进行描写,时间到后,可以与同桌交换欣赏,互相指出不足之处和精彩的地方,促进共同进步。

2.4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许多学生在写作时都是“一气呵成”,一口气写完之后甚至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好的文章必定是经过反复修改而得来的,所以教师要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养成修改的好习惯,可以用一篇例文做示范进行修改,然后对比修改前后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从立意、构思、内涵、情感等各方面进行修改,将修改前后的作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习惯,促进作文水平的进步。

【结语】

作文水平体现着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写作,适应时代要求,克服写作困难,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下载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症”与“诊”(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症”与“诊”(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篇一:中职语文教学心得体会一、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学在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属基础课,起着辅助专业课程的作用。因此,就普遍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总以为......

    中职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以人为本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学经验总结陈晨从事中职语文教学五年来,我一直注意总结教学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努力尝试进行一些......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3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高二语文教学总结 潘盛碧 从事中职语文教学两年来, 我一直注意总结教学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努力尝试进行一些教研教改活动。在这期间,......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体会7篇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中的精彩一笔,陶先生以为“做”就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只有采用“做”这样的实践环节才干......

    中职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善教”“乐学”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从事中职语文教学这些年来,我既有一些教训,也收获了一定的经验。中职语文教学和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相比,有较大的不同。中职语......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汽修焊接专业徐国梅 中职学生有共同的特点:不爱学文化知识,只想学一技之长,尽早就业。然而,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做基础,既便是有了一技之长,进入社会也无法......

    中职语文教学反思

    中职语文教学反思1 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不是第一次从事了,每次都有新收获,在城轨半年来的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中职语文课堂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堂,由于面对学生的特殊性它更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