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语文教学新思路与改革实践(最终版)
论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学效率的影响
湖北宜昌 贺春华
[内容摘要] 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具有指导的权威性。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质量标准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我校提出了专业班语文学科教学目标应努力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训练普通话;二是训练应用文等写作和演讲、论辨等语言表达交流能力;三是渗透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围绕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与内容,不断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职业指导渗透,在学科实践中初显教学目标对学生实际就业能力提升的促进效果。
[关键词] 教育质量标准 目标效率 提升 中职生 就业能力
[内容]
1、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所预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达到的某种程度和变化。教学目标是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关系到教学方向的确定,关系到内容、原则、程序、途径、方法、手段等教学要素的选择。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是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具体化,是质量评价标准实现的保证。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方向,量化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就必须以正确理解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为前提。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期望、定向、激励、调控和评价功能,以推动学生主动积极的主体活动,这就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有效性,也就有望提高教学的效率。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的前提。
2、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究
(1)教学效率要求更新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早在2004年春,我校专业部文化课就试着按照低起点低难度、专业学习够用、上岗就业实用的原则整编教学内容,制定专业部文化课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改革方案,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主的语文学科新教学目标:一是训练普通话,二是训练应用文等写作和演讲、论辨等语言表达交流能力,三是渗透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力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与每节课的内容一一对应,并将这些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效率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与内容,不断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职业指导渗透,以促进学生实际就业能力的提升。这样一来,差生和优生就没有了太大的基础分别,几乎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面对新的质量评价标准和教学目标,每一个学生就有了新的学习理想和实践的可能性,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2)新质量评价标准催生实用的教学内容
从2005年9月起,我在一线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目标展开专业部语文课教学目标与教学效率的探究实践。领悟了新时期新质量评价标准精神之后,我更努力地探索着传统的中职学校教学弊端的突破,在广泛收集调研的基础上,对中职语文教学我抛开应试教育的束缚,按照“降低教学难度,由知识型向应用型转变” 的原则,大胆地开创性地改革教学内容。以课本为基础,删去文言文;阅读文不再强调死背字词句,而是突出朗读时的音正流畅与情感、复述篇章或阅读后的收获,并坚持每两节课就设计一个与内容相关的说人说事说理、紧贴社会生活实际的拓展话题,来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普通话技能训练;而应用文训练更是突出中职学生毕业就业能实用内容的学习。
中职生毕业后踏入社会或走上工作岗位用得着的内容,我们师生就拿到课堂多探究。就业很少用或是不可能用到的知识,我们就一笔代过甚至不学。
(3)新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产生新教学形式
在新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我校文化课及选修课就催生出了一套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每学期一场学生素质展示汇报、一次随机10%的学生口头交际抽考和一场全员能力笔试。学生个人成绩由40%的能力笔试加30%平时话题作业成绩,加上30%的学习态度方法成绩。特别是全校性的学生素质展示汇报成绩直接决定着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和学期考核奖金,这就对我们平时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例如应用文——“推销”,以往就是教师讲授四十来分钟,留五分钟学生作业。我现在的教学就不再设计为死记硬背推销要点、推销环节、推销注意事项等书本概要上。新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下,我现在的的教学目标设计只是要求学生对以上内容作个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着重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训练。有一次课我的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实地推销闹钟:在自习时间布置预习,要求学生理解推销各环节及角色要求;随后的课堂教学,我就让四至八名学生组成的各学习小组①展开比赛:看哪一组在课堂模拟后,以最快、最大利润地在班级、校园把三至五个闹钟卖出去。我也不必再去管学生推销要点、推销环节等书本内容会背多少啦,只需指导每组中的一名学生掌握闹钟调试技巧并协助他们进货即可。那次闹钟推销还有个趣谈:有个购货向我借钱的学生的借条,在我收回实物借条后,他没处理好收回的借条,让人投进了校长信箱,借条后又经校长回到了我的手中,我并没有在班上追查是谁恶作剧,我只是在课堂上公开地归还借条于本人,并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追问要其还我现金,由此全班同学就深刻地记住了借条的重要性和对它后期的销毁处理。
在新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指导下,在准备学生课堂交流的拓展话题的内容时,我甚至还有了自编教学内容的胆量和勇气。结合区情我编写了颇具特色的《考应用文》、《如学随想》、《老师病后》、《模拟应聘》等素质展示节目,诸如《群话夷陵》让所有的师生了解了家乡夷陵个乡镇的地理位置、特产、经济状况与发展前景,由此激发并坚定了广大师生热爱家乡、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激情。《草坪上的树》形象地以拟人和夸张的手法从环保的角度教育和引导了广大师生珍爱生命之源„ „展示节目的内容都容知识、教育与趣味性于一体,良好的主题在新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学生对生活化、校本化,实用、操作性强的展示课堂反映积极主动、热情洋溢,个个争着要加入角色,教学的效率极高。由这些研究课内容而产生的展示节目,解说《群话夷陵》、小品《草坪上的树》、相声《考应用文》、朗诵《康桥随想》、小品《老师病了》、课本剧《模拟应聘》等素质展示节目都以绝对优势获得了各次校园展示汇报会的大奖,其中一个名正平的同学后来还成长为电视剧的女主角。
(4)新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下教学模式研讨
新教学目标下两年多的阅读文课堂教学实践,我探讨出一种“读—析—论—言—展”的五步教学法,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成效显著。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一个包含三维目标的完整体系,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新课标下“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一一对应,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阅读文,我常利用早晚自习的时间,让学生在思考指导题的引领下,预先熟悉课文内容并对相关话题展开思索;第一课时教师对课文阅读熟练情况抽查后,便按一定的顺序请小组代表出来对思考指导题一一解答,师生共同评论优胜小组;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教师再拿出与之相关的拓展话题让每个小组开展讨论,并确定好发言代表及相关内容的发言提纲。
第二课时主要是各小组依轮流的顺序按谈论提纲在班级交流;教师点评。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老师只要按照教学目标穿针引线,学生只需顺着相关话题的内容展开联想,师生双方都在课堂但又不束缚于课文及其字词句篇章教学的传统模式中,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与创造。特别是与课文和时事相关的拓展话题的讨论与交流,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演讲、论辨等语言交流为主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又渗透了职业指导教学训练了学生的社会活动与就业能力。为达到最好的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现场,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针对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对下次课或自习的教学目标预定作必要的补充与调整。
应用文教学,我更是突出实用性训练,比如“班级周末活动找团委杨书记借了一套音响,周一去还杨书记时他出差了杜主任帮忙收回了音响,写出整个过程中的条据。”、“将今天语文课上的收获写封信与以前的初中同学交流”等写作题,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我努力贴近生活与社会实践。(5)教学效率探索中课堂具体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施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层进性。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规律。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有具体针对性。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太含糊笼统,应力求明确具体才能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应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开展分层教学、分层评价,要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反馈作用。广泛创设课堂提问、讨论、练习、问卷调查、个性特长展示、个别谈话等交流环节。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随时获取学习目标是否达到的反馈信息,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相应的指导;另一方面,学生也能从教师的指导中得到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总之,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中职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就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率,在实施课堂教学前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以求获得最高的教学效率,以促进对学生实际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升。
[注释]
①.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按座位排就近固定安排,班主任一月一变座位,兼顾好、中、差各层次学生,即便是有差生跟不上或是偶尔不学习,总还是有几个优秀生参与。
[参考文献]
⑴.贺春华 《夷陵区职教中心专业文化课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湖北《三峡科技》杂志 2007年第2/3期合刊
⑵.贺春华 《论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对教学效率的影响》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2009年3月20日
第二篇:中职汽修专业改革与实践
中职汽修专业改革与实践
——以保定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王小明
保定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内容摘要:本文从实践出发,以保定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为例,从学生定位、师资培养、硬件设备、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训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阐述了学校汽修专业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与实践经验,以期与同行交流提高。
关键词:中职教育;汽修专业;改革;实践
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汽车车型的改进,汽车维修行业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大大提高,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是汽修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校立足现实,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实践,逐渐探索出一条较为合理的、可行的、符合地区情况的汽修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我校汽修专业始建于1985年,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职业教育中,硬件设施的建设是基础,教育体制、办学模式的改革是关键,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是核心,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根本。我们正是从这几方面出发,打造了一个享誉省内外的王牌专业。
一、对专业学生准确定位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主要的培养方向是什么,这是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只有明确目标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成功的教育。
在岗位要求方面,从实际出发,明确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要求: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常用工具;能独立完成汽车的大部分常规保养项目;能完成常见的较简单的故障诊断;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进行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在培养方向方面,我们明确,具备汽车常规维修知识的中职毕业生正是汽车制造厂、修理厂所急需的。所以,对日常的技能操作只要求有标准和规范的操作方法,而不像某些媒体宣传的维修宝马、奔驰这类高档轿车。诚然,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培养出个别能维修宝马、奔
驰等高档轿车的学生,但那不是大多数,那只能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培优目标,不能作为对大多数学生的要求。有调查显示,中职学生的入学基本素质在逐年下降,而且下降速度明显加快,甚至有些学校对入学是没有限定条件的。因此,我们不能好高骛远,违背客观规律办事,而应该面对现实,给我们的学生一个明确的、恰当的定位,既能顺利完成学业又有一定的发展前途。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学得有目标,学得有成效,最终被企业承认。
二、打造 “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水平高低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在用人制度上,“学历”和“能力”并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双师型”教师是目前汽修专业中较紧缺的一类人才。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将学校打造成一个培养合格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必须建设一支教学业务过硬,专业技术先进,智能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学校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如: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汽修专业师资培训,学习新的理论技能、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派专业教师到维修工厂锻炼,提高操作技能,吸收新技术、收集新信息;鼓励理论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或者生产一线见习或实践;为教师参加技术研讨会和学习的不断提供机会,多名教师参与了实训室的建设和实习教学。此外,根据教学需要,学校聘请行业和知名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到校进行讲学、讲座或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企业教师聘用制度,快速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汽修专业的特点注定必须要有大量的实训教学。而实训教学如果没有各种实训设备作为依托,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训课教学就等于纸上谈兵。所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训设备的购置,不断更新设备,使之不断紧跟市场与实训的需要。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建成了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汽车电气实训室以及汽车维护与检测实训室等系统化、专业化的实训室,购置了捷达、卡罗拉、长城、威驰等大众化的车辆,桑塔纳、丰田、捷达等常见的发动机台架,捷达、长城等手动、自动变速器以及各种常见零件及总成;配备了先进的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喷油器检测清洗机、尾气分析仪、汽缸漏气检测仪、轮胎平衡机、四轮定位仪等检测诊断仪器。保证每名学生都有充足的动手操作训练时间,学生在实训室进行专项训练后,再到汽车修理厂的职业环境中经过实际综合
锻炼,就能够将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会贯通、派上用场、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从而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交接。
四、进行教材改革,紧跟时代潮流
现在汽车专业教材版本很多,涉及的车型也很多,我们认为专业教师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加工。首先应明确本专业的学生去向是维修工、生产线还是其他汽车相关工种。根据去向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减。在明确目标之后应确定生产实践中所教的课程有多少个知识点,我们使用的方法是以每三周为一个单元,以实训结合理论,确定实训项目。理论教学围绕着实训展开,也就是行动导向教学中的学习情景,在所选教材与生产实践中找到共同点,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向生产实践过渡,使其成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大量新技术涌向汽车生产、维修—线,如CVT,电控柴油机,配气正时可变系统,电子节气门系统等,这些原来只在高端轿车上应用的技术,现在也大量普及到各种档次的汽车,包括国产自主品牌的汽车上。然而,教材的编写往往落后于应用技术的发展,导致原有的技术理论不能对新技术做出合理的解释。这就要求我们将新知识、新技术、新车型的结构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只有熟悉汽车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基本原理和规律,了解汽车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才可能准确地诊断汽车故障并进行维修。
五、采用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专业水平
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学校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原来,教师是按照普教的模式上课,一个班40~50人都坐在教室里,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挂图来讲课。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却听不进去,睡觉、看小说、玩手机的情况时有发生,能掌握教师所讲知识的只能是少数想学且悟性好的学生,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要改变上述问题,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在项目式教学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
项目式教学法提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其以独立技术为单元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职业工作的行为过程,解决了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以下四点:首先,抓重点。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总能发现几个能先掌握知识点的学生,教师可将其作为组长,在上实践、实习课之前先对其进行重点培训,并将其任命为本组的“小教师”。必须要说明的是:教师应对“小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做检查,以确保其正确性。其次,铺全面。在上实训课时,由组长“小教师”带领各组学生学习,每个教学班可分为6~8组,由学生教学生。第三,过程控制。教
师在组长讲课时进行巡查、监控,并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保证课程按预定计划进行。最后,结果检查。在上每堂课之前给各小组布置学习目标,并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奖惩制度,如进行小组比赛,成绩差者打扫卫生等,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考核,以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总的来说,项目式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进步,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以赛促学,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汽修专业实训项目多,内容相互间联系不太紧密,仅靠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同步化训练是不够的。为了给学生一个展示技能学习成果的平台,同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使每位同学的综合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我们每月以班为单位、以技能竞赛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训能力。通过组织技能比赛,专业课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机制进行评判,即在操作规范、操作工艺、操作时间、零部件名称和作用、安全文明生产、精神面貌等方面对参赛组和参赛者进行全面评价。由于比赛结果涉及到参赛学生及各班的荣誉,荣誉感驱使学生主动学习并能对本班同学进行帮助。每月竞赛结果张榜公布后,学生发现自己成绩不理想,课后主动与成绩好的同学开展“复仇”赛和“挑战”赛。另外,还发动学生向指导老师挑战,凡战胜指导老师的学生将获得“挑战王”称号。这些规则和办法,营造出学生之间、班级之间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七、开展校企合作,促进良性互动
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首先能接触到新技术,而学校在新技术的接受上总是比较滞后的。加强校企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是建设高水平中职学校教学实训基地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学校可以按照行业技术标准,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另一方面,建立以汽车4S维修站为依托的学生顶岗实习网络。真实的工作环境是学生获得岗位能力知识、技能的载体。学校可以将实训车间打造成4S店模式,结合企业工作内容制定教学方案。将4S店运作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刚出校门就能直接上岗。同时,学校也可对企业员工开展相应的理论培训,实现校企良性互动。
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国家、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均获较好成绩,可作为实训教学方法较为成功的例证。2003年以来,在历届河北省汽车专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均获团体一等奖;2007~2010年,连续四年,代表河北省参加“丰田杯”全国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大赛团体项目,分获优胜奖一次、三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
综观目前汽修行业的现状及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发展,应该坚信,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这一领域我们职业学校定会大有作为,但要走的路还很长,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邓向军.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硅谷, 2009.10.[2]杨意品.职业学院汽修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21.[3]段凤刚.浅析制约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新科教,2008.12.[4]赵计平.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17.
第三篇:中职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中职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内容摘要:
项目教学法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实践与探索,一是通过中职语文课项目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对比,说明中职语文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二是具体探讨项目化教学在中职语文阅读欣赏、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上的应用,并加以例证。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一、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
项目化教学是由美国儿童教育家凯兹博士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传统语文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有着既定的教学模式、以知识的获取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在改革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整体教学项目――推荐阅读书目。整个项目通过制定推荐阅读方案、推荐阅读书目、撰写推荐理由、评选推荐的过程等多项活动。这一项目充分体现了项目教学的特色。
二、项目教学法在语文教学设计的应用
中职语文课每单元均有三部分组成,阅读欣赏、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每一单元都有相应的主题,根据不同的主题推荐相关的阅读书目,作为子项目。
(一)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贯彻阅读教学体现职业特色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广泛阅读与专业有关的各种文本,生成情感体验和加深感悟。而且要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活动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例如阅读欣赏篇目《最后的常春藤叶》。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小说,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如从小说的线索入手,体味小说构思的巧妙;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分析环境描写、情节发展、人物形象;从小说的语言入手,品味作者幽默的文笔,感受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魅力等。
而以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要以能否让学生动起来为切入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具体设计中把小说的内容设计成具体可操作的活动,让学生来完成。设计活动如下:幽默语言我来找――朗读、使语言幽默的修辞方法;说说谁是主人公――阅读、讨论、明确主题;故事情节我续写――发挥想象、描写的重要情节,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三个相关联的活动,内容与形式、语言与结构、听说读写都可涉及。经过实践证明,三个活动是可以操作的且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重要情节我续写”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不少学生很有创意。
(二)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
语文口语交际课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具体的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达到能力的提高,综合使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职业模块口语交际――《应聘》,口语交际的传统教学设计,一般先会分析案例,再讲授相关知识,让学生加以理解,最后在进行练习。这样的教学设计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可谓是事倍功半。
项目化改造后,对这一课从新进行了教学设计:(1)、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创设了应聘情景――北京地铁运营公司来我校招聘司机、机械维修师、列车服务员,你准备参加该公司的面试,你知道如何成功的应聘吗?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2)、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前安排好学生表演小品《应聘》,让其他学生找出其中的优缺点,加以点评。(3)、采取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根据自己思考、讨论总结应聘的相关知识,老师加以补充即可。(4)、小组练习,根据地铁招聘的情景,各小组分别练习。(5)、展示和考评,各小组推荐优秀的代表进行展示,学生、老师分别给予考评。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项目化教学特色――做中学。在活动中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单元设计:
中职学生有自身的特点,他们喜欢形式活泼、内容贴近自己生活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活动主题,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通过布置不同的活动主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同的语文能力。例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聘模拟活动:
一、要进行活动前的准备,明确活动任务。
二、根据不同的班级创设不同的招聘情景,例如我校的机电专业班级――我们就可以把现场布置成机电公司招聘现场。
三、现场模拟招聘,双方要互换角色分别模拟招聘方和应聘方。招聘方要准备招聘活动策划书、布置招聘现场、制作招聘海报。应聘方要准备应聘的自荐信、求职信、个人简历等一系列求职应聘的材料。
四、展示成果,在具体的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表现进行自评、组内互评,老师要及时给予点评。
通过模拟招聘活动,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掌握了口语交际、写作的相关知识,而且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提高个人的应聘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定坚实的基础。
三、项目教学法在语文教学单元设计中的思考
首先要以活动为中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始终坚持以活动为中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只有把课堂活动设计作为核心,才能打破思维定势,时有创新。活动设计要有创意,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其次注重能力本位,建立高效的考核机制。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切实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高效的考核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评评价标准和内容更加多元化。最后,把“语文课”和专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语文课中一些贴近专业课的内容设计成若干项目,在教师主导下由学生完成这些项目,使得忙于专业训练的学生乐于学习语文,通过项目学习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 1]沈勇.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专业化和有效性.考试周刊,2007.[ 2]徐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 职业技术教育,2008
[ 3]蒋庆荣.以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职业技术教育,2006
[ 4]周仲强.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训的构建 人才培育,2009
通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南口文化路1号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李巧兰
邮编:102202
电子邮箱:1428367294@qq.com
工作单位: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联系电话:***
第四篇:初中写作教学新思路与实践
真情书写人生,信笔彰显个性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新思路与实践
一、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思路
写作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半壁河山,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应有之意。
(一)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根据日常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教学的阶段也对写作教学做了明确的说明,这些都反映出新的写作理念。具体来说,体现在写作教学上,教师应做到:
1、写作教学应注重情感态度目标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作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写作的兴趣和自信的培养上,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将被动地“要我写”转变为主动地“我要写”。学生要“对写作有兴趣”,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把写作教学的情感态度目标重点放在兴趣、自信、习惯的培养上,这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从学生学习方式上看,对写作兴趣和信心的培养是自主学习的必要心理准备。同时,写作训练有助于合作学习。因为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是一种内驱力,来源于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在过去被忽略了。《语文课程标准》对此做出强调,在不同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已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
写作态度上,《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真实与诚信。《语文课程标准》还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例如对书写、行款、标点要求“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在作文修改方面关注“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等。教师应该指导学和遵照要求不间断地进行练习,直至形成信守的行为习惯。
2、鼓励个性化表达,激发创新精神
作文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反映。作文是学生的自我升华,在作文里他们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从而使自已的精神健康发展。作文是学生自己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因此,在作文中要求学生放飞思想情感,说真话,抒真情,把作文当做学做真人的一种历练。在强调真实的同时,鼓励自由表达、个性表达,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进行新界定,倡导“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的作文基本理念,强调写作教学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具有创意的表达”。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写作教学要“弘扬自我”,“鼓励创造性表述”。第四学段要求“养成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些与过去的“大纲”有着本质的区别。过去的“大纲”对写作教学注重从表达方式、安排详略、条理清楚等技术性、知识方面提出要求,过多强调写作规范,忽略了写作是“自我创造性”的表达过程。
3、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社会需要。第四学段提出“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这些要求都是为了使学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形成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重视的是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融合。至初中阶段,才提出具有实践性的综合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即使教学写作知识也要“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从中可以看出,写作教学有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的要求。
(二)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基本思路
1、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自我表达、自己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种生命的活动,精神的活动。可以说,自己是写作的主人,写作完全是自己的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别人至多能予指导,而不能越俎代庖。为此,所有与写作有关的事项,都应自己去做。写作的素材,自己去积累;写作的题目,自己去拟定;写作的角度,自己去斟酌;写作的主题,自己去提炼;写作的形式,自己去选择,等等。一言以蔽之,要“事必躬亲”,一切都要由自己独立完成。“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还意味要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有关问题。有了有意义的题材,及时记下来。有了新的感受、体验,立刻付诸笔端;有了一些发现,赶快写到本子上。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完成写作任务,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
2、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快感的激发剂和推动器。要想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自主写作的习惯,兴趣和自信心是不可缺少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才能乐于写作、敢于写作、勤于写作、善于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把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放在写作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那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第一,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第二,应当在写作课上创设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写,破除畏难情绪,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的创造想像和求异思维,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鼓励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与交流,营造一种安全心理氛围。第三,提倡学生写有个性的文章,学生的个性主要表现他们的特点和气质,体现在写作上就是要在立意、谋篇、选词、造句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人云亦云。第四,采取激励措施。作为教师,不但要注意拔尖的个体,还要顾及大众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不但要肯定一些文章的整体美,更要善于发现文章的局部美,并及时给予褒扬,以此激发学生对写作“有兴趣”的热情,“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3、开阔写作空间,鼓励表达
要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自主写作的习惯,必须为学生扩大写作的空间,放开学生的手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
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千世界、芸芸从生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同时尽可能地放开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减少命题写作,提倡学生自主拟题,鼓励学生多写观察笔记、生活练笔、读书笔记,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写自己喜欢写的内容。即使是命题写作,也要注意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使学生有发挥的余地。不妨多出几个题,让学生从中选一个;也不妨只划定一个范围,让学生自拟标题、自由立意、自由选材。此外,还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统一要求,可以不限文体、不限时间、不限内容、不限字数。总之,让学生在开放的写作空间里,放飞他们想像的翅膀,驰骋他们思维的快车。
4、加强思维品质与思维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任何形式的写作都是思维的表现,因此一切写作训练都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一是加强思维独立性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习惯;二是加强思维深刻性的培养,培养学生透过表面现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三是加强思维广阔性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既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事物的重要细节;四是加强灵活性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辩证思维的良好习惯,提高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5、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写作奠定基础
写作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积淀,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对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是学生学好写作的最好的老师,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扩大阅读要重视向课外扩展,鼓励学生主动热情地阅读图书、报刊、杂志,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内容。书刊的经典性、思想性、基础性、批判性符合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主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或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让学生“泛读、勤录、多背”。“泛读”就是广泛地阅读,让学生大量阅读各种报刊、杂志、图书,并适时组织相互交流信息的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勤录”就是勤于抄录,整理课上所学、课外所读的材料,做好信息的积累与储存工作,这样需要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多背”就是将优美的文段篇章、名言警句、事实数据铭记于心。通过广泛阅读,学生既可以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的精粹,同时又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写作材料。通过阅读,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信息增加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6、改革评价方式,鼓励百花齐放
以往,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是作文评改一支笔,以教师的自身经历和阅历代替学生的经历和阅历,以教师的一已之见代替学生的想像和发挥。语文新课程理念把写作看做是学生记叙生活、表达情感、发表见解的重要手段。为此,对学生写作态度的评价应采用“主动、积极”定性,对写作品质应采用“很好、好、还需要努力”等来定性,对写作的性格应采用“勇敢、顽强“等来定性。对学生各抒已见的有创意的表达要给予充分鼓励。同时加强对学生“多读、多记、多观察”等日常写作习惯的评价。重视对写作修改的评价,注重考察学生修改写作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写作因个体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水平,教师在评价时,不能沿用传统的“一刀切”“统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应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在开放的评价氛围中,在写作教学的园地里,将会融带刺的仙人掌和鲜丽的玫瑰同园,怯生的含羞草和耀眼的丽菊共圃。
二、体验性写作的教学策略
(一)体验性写作的基本要求
“体验”是主体借助经验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外物时所感受到的心灵震颤。体验性写作就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觉时代脉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味、揣摩、积淀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体验性写作教学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真情地体验,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文章负载着作者思想的泪或笑,承托着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情感永远伴随着生命,伴随着体验。愈是体验的,就愈是真实的;愈是真实的,就愈是动人的;愈是浸染了真实感情的思想,就愈是鲜活的。写作有了真实的情感,便获取了鲜活的生命。求真实、求体验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为此,教师在整个写作教学中,应以“人的发展”为总目标,以情感为纽带,以知识为支点,以理性思考为核心,以创新、鲜活为特征,促进学生主动、自由、持续、全面的发展。
(二)体验性写作的设计出发点
1、注重主体作用的发挥
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写作主体作文取得成功的关键。写作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主体浓厚兴趣和强烈激情是写作得以成功的前提。脱离了学生写作主体实际的任何写作做法,必然带来学生写作积极性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只有充分挖掘写作主体的潜力,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的写作教学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才能培养出写作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文章妙手。教师应在教学中善于凸显主体,相信主体内在的潜力,把写作主体定位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让他们自己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通过观察,学生会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通过思考,学生会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这样,学生才会用自己的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去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学生自己真实的感觉与体验,学生的悟性才会不断提高。这也正是我们发挥其主体性所需要的。
2、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
学生能否进行自主地、充满真情实感地写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对写作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注重“导”的技巧手段和学生“作”的策略方法研究的同时,必须重视调动学生的内在写作动机和写作情感,并将形成发展这种动机和情感作为写作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写作的心理基础。写作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现实生活是色彩斑斓的,学生只有善于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了解生活,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一份用心、多一双眼睛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才能捕捉到别人不注意的细节,才能以小见大。文贵于情,而真情又来自生活的感受,有了真实而细腻的感受,才会写出真情。
3、注重开放性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写作教学也不例外。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在写作教学中思想首先要开放,教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自主体验,应该给学生留出思维、写作的自由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想,而不要让学生按教师指引的套路发表并不真实的观点;在写作实践中也应做到形式和内容上的开放。减少命题写作,教师在告诉学生习作内容之后,可让学生自由择题,要求只有一个,那便是你认为你选择的题目最能反映和表达你的写作内容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我手写我心”,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充分展示开放式写作下学生的个性。
(三)体验性写作的教学策略
1、注重写作教学的过程
写作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欲望,对体验形成表象记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感悟,将表象内化为认识,将“眼中之物”转变为“心中”之物。到一定程度,让学生产生一种“欲吐而后快”的思维,这里教师应重在导法,指导学生学会思维方法和表达方法。体验性写作应注重:学生自主选择体验,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提高审美能力;自主命题,引导学生会选自己感触最深的题目,这样的命题能开启心灵之窗,打开记忆闸门;自主立意,引导学生有自己的观点;体裁自主,引导学生围绕内容运用多种文体写作。当然,题材、字数、评改都可以相对自主。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积累生活,投入生活,丰富写作素材,重在解决“没话写”;教给学生方法,做好示范、揭示规律,重在解决“不会写”;引导学生优化思维,陶冶情操,锤炼语言,重在解决“写不好”。
现实中许多学生写文章大多是编造的,因为他们缺乏生活的体验,缺乏生活的感悟。他们的经验往往是来自于写作集上的写作或是其他文章,因而写作中的许许多多的事儿被他们“毫不脸红”(学生话)地摘录下来,变做自己的东西,以换取老师在课堂上或是写作评价会上的赞许,获取某种并不心安理得的喜悦。
2、走进生活,丰富学生体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教师应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然后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生活、欣赏生活。只有走进生活,学生才会有真切的体验。如何让学生走进生活呢?艾青曾说:“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教师应引导学生张开感觉之网,在生活的海洋里捕捞写作的珍珠;引导他们有意识地抓取生活中的美妙瞬间;把“激情”作为吸收与释放的能源,运用灵智的思维感知世界的色彩缤纷,培植心灵之花——作文;引导他们重视对哲理穿透力的把握,把五彩斑斓的生活变成自己创作思考的无尽之源;注意破译人的心声,累积作文成功急需的发觉和发现。教师应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观察和心灵的沟通上,使写作主体在认识大千世界的同时充分认识自我,从而迅速获得自己也惊讶不已的作文成功,并由此体验到驾御知识与驾御生活的欢乐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体验性写作教学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1、写作过程中要凸出思维训练
写作是学生思维的结晶。良好的写作思维习惯是学生具有写作能力的标志。写作能力的培养一是要得其道;二要经常的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一般思维规律是“积累——模仿,借鉴——创造”。语文写作教学也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思维的训练离不开以下三种思维形式:一江春水向东流——顺向思维;反弹琵琶奏新曲——逆向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多向思维。在积累素材基础上的认识素材、分析素材,也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在具体的谋篇布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维。如挖掘主题(写出理论深度)、明确选材的价值取向、确定好行文思路、选取恰当的表达方式等。
2、引导学生对写作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生活的产物。没必要有神秘感和陌生感;写作是表情达意,为自己更好的发展服务;平时必须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多鉴赏,写作时才能打破瘦骨嶙峋、干巴巴、了无色彩生气的“写实”或“杜撰”,大胆去虚构想像或随意抒情;把写作的过程看成是记录自己成长的历程、记录自己创造的过程,是表述个性思想的结果和手段。只有端正学生写作认识,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广泛地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去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更好地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写作创作。
三、个性化写作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个性化写作教学应以生活为本源,以课堂为轴心,以兴趣为先导,以个性的展示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以习惯养成和培养创新精神为终极目标,动态地将学生个性化的写作思维、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个性化的阅读及教师写作教学的个性化等有趣、有序、有效的整合起来,从而取得个性化写作的理想效果。
(一)个性化写作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倡导在写作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能自由地、尽情地发展。为此,教师在写作中,要给学生提供写作的空间,解放其思想束缚,开阔其写作思路,使学生在写作中尽情地吐露出心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个性化写作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学生写作个性的培养:①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人的认知、思维高角历来都是多样的,因人而异,因此每个人的写作思维具有多样性,教师应该注重尊重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念,从而引导学生写作的个性。②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当代中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不很成熟,或许还不很正确,但是体现了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这是写作教学万万不能忽视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重要内容。③强调学生写作借鉴要有个性。初中生的写作是基础表达阶段,写作方法仍然是借鉴为主。此外,由于生活范围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在写作中,对他人优秀内容还需要“拿来主义”。教师要做到一方面要求学生广泛涉猎,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用好现有写作形式和材料。但是,无论是对写作内容还是对写作方法的借鉴,我们都应该强调“个性”,即别人的东西能够充分为我所用,我所用的东西带有自己的特点。④提倡语言表达的个性化。人们常常批评的“学生腔”是指那些没有思想内涵、形式单一的写作语言;实际上,那些“学生腔”主要是对生活缺乏深入地思考、阅读贫乏以及对语言没有系统训练所造成的。因此,除了要注意学生思维个性化、思想个性化和借鉴个性化以外,还要肯定学生大胆使用一些并不很成熟但极富个性的哲理性语言、独特的句式、选用独创的词语等。
(二)个性化写作的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是关键所在
写作时,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写,写出的文章往往没有深度,主要原因是缺乏生活的积累与感悟。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让学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写作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感悟生活,就是对生活条分缕析,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进行系统深入的体验,把生活濡沫于情感之中。缺乏对生活的感悟,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的,没有感悟的写作是浅薄的。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写作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为此,教师应把学生从狭窄的课堂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走进社会去观察、体验、思考,增进人生阅历;使他们有时间与好书为伴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素养;同时,激活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放飞他们的心智,让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与世界对话、沟通。
2、培养学生的个性是终极目的,也是贯穿写作教学的主线
赞可夫认为,写作的根本目的是主观意识的培养。写作既培养个性,又负载个性。写作中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语言润色等,都离不开学生的个性见解。反过来,人的个性又制约着写作的个性。朱自清的作品总是蕴涵着淡淡的哀愁,鲁迅的文章笔锋犀利如刀枪,都与他们各自的个性有关。热情的学生,往往有激情的写作;内向的学生,常常流露着忧郁的思绪;爱幻想的学生,常常带有诗意的畅想。个性的差异导致主观意识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精神风貌,产生不同的写作个性。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首要的是让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学生惟有健康的表达,才会有健康的写作个性。再者,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对于写作教学则是要把学生腐弱的个性变得刚健一些,把消极的情绪变得积极主动一些。有了良好的个性,学生的内心就会像大自然一样有丰富多彩的变化,他们就会用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就能把大千世界与个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就能理智地调节自己的情感。写出的作品也会因之赏心悦目,鲜活无比。
3、写作个性化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1)细致观察,触发想像联想。社会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有以知识为基础,经常走近生活,观察生活,积累材料,聚神凝思,写作才会境界高远,个性凸显,法国写作大师福楼拜这样指导莫泊桑观察生活:“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赶车的人喝醉了和没有吃饱,对牛的态度也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冈和饱着肚子走平路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细节举不胜举,如果仔细加以观察,就是写出一百篇文章也不困难。”的确如此,我们要提高写作水平,增强想像联想能力,就要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广泛地认识生活,从细微处着手,一点一滴地积累。
(2)运用扩写、续写,提高学生想像联想能力。扩写,要求学生要有描绘的基本功和 丰富的想像力。训练扩写时,老师可以任意给学生一个题目,或是一个词语,或是一个句子,让学生用扩展法写写作片段。如对《木兰诗》“木兰从军归来”一节进行扩写,就要求学生依据原文,展开想像,想像当时的场景及人物的肖像、心理。这种用扩展法写片断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广阔的领域对某一事物展开想像。续写,是一种再创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可根据材料要求学生展开想像续写。比如,可以根据《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续写。这样,学生可以发挥想像设计各种结局……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进行扩写、续写,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从而帮助学生写出佳作。
(3)借助具体物象,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一个实物、一幅漫画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活学生的思路。同一实物,见仁见智。知识水准、情趣爱好、思维角度不同,见解各不相同。即使见解相同,下笔也不一定相同。教师应善于通过实物激发学生联想,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如面对一个“0”,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启发他们大胆想像。可以让他们围绕“环形的跑道、神奇的球篮”展开想像;也可以让他们围绕“迷人的彩灯,诱人的锣鼓”展开想像;还可以让他们围绕“圆周率,地动仪”展开想像……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学生可以凭借灵感,找到表象与表象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而展开奇思妙想。
(4)超越时空局限,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在想像的世界中,时空的距离不复存在。善于想像的人,可以灵活地组合不同时空中的表象,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比如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帝克•布朗写的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的一个人》就给人们提供了想像的空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像,对地球发生的事情、对地球上最后一个人进行合理推测,是什么原因造成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人(核战争?瘟疫?外星人的袭击?大自然的报复?自然资源的枯竭……),他坐在屋里想什么?干什么?门外谁在敲门(注意,别忘了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他想进屋来干什么?……如果大胆设想,可能会写出新颖、神奇、惊险、浪漫的情景。培养这种想像力,在于启发学生对现实程序的扬弃和超越,并能逐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超越时空创造新的形象。
(三)教师写作教学的个性化
写作教学个性化要求教师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境界。“不拘一格”,就是包容,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各种思想观点、风格特点采取包容的态度,特别是对那些自己不完全认同的观点和风格更要宽容一些。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是非标准、好恶衡量所有的学生。教师如果不采取宽容的态度,学生的观点很可能会被教师“扼杀”;如果能对其宽容,哪怕学生的观点有些偏激,只要教师给予适度的引导,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尊重和保护。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尤其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了解喜欢什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21世纪的学生。写作是心灵的释放。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教师的责任是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然后去放大,鼓励学生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去更好地发展。
第五篇:西部地区中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
西部地区中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
【摘 要】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教育也处于弱势地位,职业教育如何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起助推作用,这是一个难题。结合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大胆尝试,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技能”,展开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鲁昕副部长的高度好评,成功进入全国1000所中职示范校行列。
【关键词】西部地区;中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
一、必要性
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信息化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传统的专业课程结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更难以满足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现代工厂企业的需要,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假如把学校比作工厂,那么毕业生就是学校生产的产品,产品的质量、合格与否由用户检验,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工厂企业,录用中职毕业生后希望他们的成长周期尽量缩短,以提高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学生能否适应这种要求,能否尽快地熟悉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与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直接相关。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形势下,中职学校要走出发展的困境,必须结合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创新教学观念,调整培养目标,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指导思想
(1)调整培养目标,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开展模块教学,强化项目训练。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状况,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培养目标,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为主,加大专业课程改革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别采用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生源基础普遍较差,而且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统一标准的考核办法,难以适应学生的实际要求。根据新生入学考试成绩,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形式,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改变考核方式,制订相应的分层次考核标准,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把同一专业划分为多个发展模块,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模块加强学习,开展模块教学。
改置专业模块,由学生自己选择,将通过第二课堂、选修的形式来加强模块教学,让学生学有所长。在开展模块教学的同时,结合中职学校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行的考核形式,针对职业技能考核的实践操作项目,开展项目实训教学。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还要根据考核题库开设实训项目,有利于把工业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学有所用。
为了开展以实训项目为主要形式的模块教学,在深化教材改革、优化专业课程结构的同时,要加大教学设施与实验设备的投入,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使用。
三、具体措施
(1)推行好项目教学。聘请高职院校教授为我校进行项目教学指导,对专业教师开展项目教学培训,促使老师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数控、机电、电子等专业进行项目教学试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项目教学已经在我校各专业教学中得到大力推广,教师们都开始主动采用项目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学生反响较好。
(2)利用好案例教学。要求各专业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等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设计好案例的呈现方法,强调呈现案例时的注意问题而呈现案例;师生共同讨论案例;指导学生写好案例报告;教师设计评价表册与测试题目等5个步骤进行分析论证,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案例教学法在全校各专业得到广泛使用。
(3)开展好场景教学。有计划的组织旅游与酒店服务专业学生赴景区、酒店的工作场景进行专业技能指导,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岗位实际运用能力。供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场景教学,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运用好模拟教学。利用仿真软件能为数控、电子等专业课程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实训学习环境,采用模拟教学,让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到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学习实训,进行多次训练设计过关后,才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充分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对专业技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敬业精神。
(5)实施好岗位教学。在机电、数控、电子、计算机等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岗位教学,按照工位定岗定员,按照企业上班进行“三班倒”,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适应岗位、选择岗位,从而为提高“一专多能”的学习兴趣,抓住就业机会。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学校制定各专业培养计划和培训计划,实行“弹性学分制”和“双元制”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加强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实训校本教材;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用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检验学生掌握技能的能力,企业用人情况检验学生职业能力,从而围绕市场需求办学,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培养一大批综合素质好、实践动手能力强,就业有优势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王正兵:中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职业》,2012年24期
[2]王维艳: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浅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7期
(3)赵冰: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现状,《才智》,2012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