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摘 要]中职语文教学承载着人文教育的重任。中职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作为中职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汲取民族文化的养分并放眼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中职学生成为“人”和“才”的完美统一体,并担负起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责任。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必要性 建议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发展机遇。然而,目前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教学正是承载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中职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这一现象不容忽视。市场经济排斥着人文教育,往往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看重工具层面而忽视价值层面,看重现实追求而忽视理想追求。中职学校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迫于现实的就业压力,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设置课程和教学计划,按照企业的“订单”培养学生,只关注学生对先进设备的熟练使用与对先进工艺的娴熟掌握,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过多地关注职业与个人生计的关系和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这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大大掩盖了人文教育的价值,并深刻左右着中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与教学活动,导致人文教育不受重视,导致中职学生有知识,缺文化;有学问,缺修养。
爱因斯坦说: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加强中职学生的人文教育势在必行。语文作为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学科,应当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申职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全球化进程在加快,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中职学生处于多元化文化环境当中,外来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良莠不齐,部分学生既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这些东西改变着学生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使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弱化,甚至边缘化。人们需要找回自己的文化身份证,在文化多样性中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增强民族凝聚力。这给中职教育提出了要求,必须开展人文教育,传播中华文明,唤起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质才会得以提高。
语文教学正是承担起教育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拓展新时代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欣赏汉赋骈文的华美,感叹唐诗宋词的丰韵,感受明清小说的魅力,更通过一个个跃然纸上的人物,闻其声,听其言,见其行,感受民族精神,在耳濡目染之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另外,通过语文教学,学生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同时通过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放眼世界,激发起责任感,从而担负起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新中华文化的重任。
再者,中职语文教学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学生通过一篇篇优美的课文,追寻文章蕴涵的哲理,揣摩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趣,感受其对人生的感悟,这比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能感染学生,为学生接受。同时还能强化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形成的职业道德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意识。
(三)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几点建议
人文素质的提高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人文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生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分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想。
1.语文教学中要树立人文教育理念。知识、能力的过分专业化使学生成为片面发展的人。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汲取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养分和西方人文观念,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培养“人”的最终目标。同时,树立文化多元化理念和保护与加强本土文化的理念。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在教材中挖掘我们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欣赏其他文化。这样,既使学生形成道德判断力,又能传承民族文化,拓展文化内涵,实现“做人”和“做事”的完美统一。
2.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及研究性学习。人文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过程,强调个体认识和内心体验,需要个体自己去体会、理解与认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语文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将课文改编成短剧,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如组织学生进行诗朗诵。在“西北望射天狼”里体会苏轼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在舒婷的“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里感悟爱的真谛。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技能目标,同时学生在实践中陶冶了情操,学会“做人”。
另外,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分享、合作与沟通。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理解人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思考,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语文教师应大力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学生具有“向师性”特点,中职语文老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影响很大。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是一片云牵手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呼唤另一颗心的职业。爱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关怀,没有爱心的老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语文老师。当一个语文老师微笑着欣赏学生的作文,倾听诗朗诵,纠正错字,悉心辅导时,怎能不感动学生也使他有一颗爱人之心呢?亲其人而信其道,语文课自然也会散发出悠远的清香来。除了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外,提高语文专业水平也很重要,文学总是和历史、哲学紧紧相连。文为心声,作者总能使我们走人他的时代,去领略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当时的思潮。语文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将学生领人这一画卷的向导,要带领学生去感受,去判断。进而引导学生“成人”。
今天,在全球到处是“中国制造”的身影的大背景下,中职学生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育也必须担负起教育学生“成人”的重任,应教育学生成为新时代文化转型中有知识、有修养、有文化自信的中职生。
第二篇: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杨建江 万春红(贵州省凯里市工读学校)
中职语文有利于中职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并对他们将来的择业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中职学校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加强语文教学,为提高学生的综合从业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中职学生不少是中考的“失意者”,就读中职似乎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丧失了信心。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认识:一方面,他们本身尚未从业,对职业没有切实的人生体验,不能树立正确的从业观,更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在今后从业和生活中的作用。客观上,他们自身的语文基础较薄弱;主观上,领悟不到语文广阔丰富的内涵,对学习语文缺乏足够的兴趣。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学自身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随意、课程理论滞后、教学方法老套、评价方式陈旧、教学时数不足等。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职语文的发展。目前,我们只能结合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中职学生的实际来调整教学内容,尽可能地拓宽教学资源,有选择和有重点地实施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促进中职学生语文的学习。在实践中,我们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一、贴近学生实际 凸显职业特色
1.开设写字课程,强化写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俗话说:“字是敲门砖。”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中职学生迈向社会的第一项考验就是他们的说话和书写能力。中职学生的书写大多未经过正规的训练和培养,写字往往马虎缭草,粗枝大叶,极不规范。加强写字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练就一手好字,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打造一张有分量的名片,为他们将来的从业和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如:就读贵州省凯里市二职校畜牧养殖专业的李刚,从学校毕业后安排在村工作,因写得一手好字,被选为村团支部书记。部队征兵时,也因写得一手好字,被部队录用。后调昆明某驻军军部当秘书,之后又被推荐报考昆明陆军学院,毕业后到军队任职,现为昆明某驻军营级干部。
2.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注重听说训练。能说会写的中职学生,较容易找到工作,较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说写能力差的学生反之则增加了就业的难度,不容易谋求令人满意的职业。由此可见,说写能力在求职中有重要作用。许多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本身不能正确认识,端正学习态度,这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引导,强化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听说能力的训练,改变学生听说能力落后的状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a.加强普通话训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教师可设置模拟生活情景,训练学生说好、说准普通话。b.教会学生交流的技巧,注重交流的方式,养成正确交流的习惯。c.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设置情景,强化听说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先熟悉教材,以教材为基础练习听说能力,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有话会说、有话会讲,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的听说能力都能得到普遍提高。
3.强化应用写作, 培养从业技能。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必学内容和要求”栏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的学生要“学会写作常用和专业有关的应用文”。中职教育以专业训练为主业,中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与普高有所区别。在确定主业和副业关系的同时,我们应该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适合职教特色的写作能力培养方法,注重应用文体的设置。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务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机械专业开设事务性应用写作课程等,对学生强化应用写作。
二、挖掘中职语文内涵 改进教学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为己任,教学中应使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既要注重学生掌握语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和升华,感悟语文教育独特的人文内涵。过程和方法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1.根据职场需求,强化中职语文专业思想教育。中职语文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责任与诚信、敬业与乐业、团结与协作、创造与创新等贯穿于语文教育的全过程。中职学生面对从业与创业的压力,思想上首先应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古代文化经典《围炉夜话》中说:“有不可及之志能成不可及之功。”学生只有树立了远大理想,才会为将来的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教学内容应多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典型事例,如:北京学生徐玲,在初中时是全校出名的“坏孩子”,但她有坚定的理想,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选择北京中职学校的烹饪专业,依靠诚实和智慧以及艰辛的努力,一举夺取了北京烹饪大赛的第一名,被某国际餐饮大师收为关门弟子,在事业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如:贵州省凯里市机电专业的中职学生胡军,毕业后到广州华南橡胶责任有限公司做工,工作中勤奋好学,特别能吃苦,很快成为公司机电设备维修的技术能手。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和突出事迹,后被广州省评为外来务工“十佳杰出青年”等。大量中职学生鲜活的事例,不仅贴近中职学生的实际,而且容易使中职学生受到感染,并进一步引起他们的思考,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当今教育,以“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中职语文教育应紧密结合当今教育的四大支柱,引领中职学生的发展,积极发挥中职语文教育的人文主义教育功能,使中职学生在养成教育的培养和行为习惯上有长足的进步,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2.因材施教。中职语文教学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和全体,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材施教,大胆改进教学方法。教学中要围绕三维目标并能结合专业设置,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听说能力的训练。教法上多采用讨论法、互动法,调动一切教学手段,如音乐、绘画、表演、竞赛等为课堂教学服务,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还可利用一切资源,如有校企合作条件的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涉农专业的可利用劳动与自然的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更重要的是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用这些方法去主动学习,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提倡开卷有益 重视课外阅读
中职语文的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学生广阔社会生活体验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窗口,也是学生从业的必要准备。中职语文必须因势利导,积极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最好的办法是提倡开卷有益。具体可分三步展开:首先,结合专业课程有选择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其次,逐渐开发和延伸至各派名家经典,撷取课外阅读的文化大餐,让学生在品味人生,品味社会的同时,放飞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另外,指导和鼓励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做好读书卡片,以备教师监督和检查,使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课外阅读中得以潜移默化地实现。
四、利用媒体资源和地方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开发教材资源的过程,并协作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做到教与学相长。
1.利用电视网络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电视、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知识和信息的高速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各种资源日益丰富,教材内容不断得到充实,为构建更加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提供了有力的背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电视、网络技术可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开发,教师则可据此优化课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课堂教学将更加变得妙趣横生、别开生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2.利用地方资源,扩展教学内涵,促进学生人文主义教育。地方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将发挥独特作用。地方的名人轶事、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古迹、风俗民情和动人传说等都可成为教学中经典的素材,地方资源以其独特的文化视野,是一切艺术创作最动人的元素。利用地方资源,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从而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对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极大的帮助。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注重人才全面开发和培养的教育。中职语文教育不仅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中职语文教材体系,促进中职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应承担起中职语文教学和教育自身的责任,在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体现鲜明的职教特色,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作者简介:杨建江,男,汉族,中文本科学历,中学语文二级教师职称,曾六次获得市级先进教师称号;万春红,男,苗族,中文本科学历,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职称,曾两次获得市级先进教师称号。邮编:556000;电话:***、***;信箱:wan19660626@163.com)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0年5期,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杨建江 万春红(贵州省凯里市工读学校)
中职语文有利于中职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并对他们将来的择业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中职学校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加强语文教学,为提高学生的综合从业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中职学生不少是中考的“失意者”,就读中职似乎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丧失了信心。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认识:一方面,他们本身尚未从业,对职业没有切实的人生体验,不能树立正确的从业观,更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在今后从业和生活中的作用。客观上,他们自身的语文基础较薄弱;主观上,领悟不到语文广阔丰富的内涵,对学习语文缺乏足够的兴趣。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学自身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随意、课程理论滞后、教学方法老套、评价方式陈旧、教学时数不足等。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职语文的发展。目前,我们只能结合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中职学生的实际来调整教学内容,尽可能地拓宽教学资源,有选择和有重点地实施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促进中职学生语文的学习。在实践中,我们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一、贴近学生实际凸显职业特色
1.开设写字课程,强化写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俗话说:“字是敲门砖。”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中职学生迈向社会的第一项考验就是他们的说话和书写能力。中职学生的书写大多未经过正规的训练和培养,写字往往马虎缭草,粗枝大叶,极不规范。加强写字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练就一手好字,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打造一张有分量的名片,为他们将来的从业和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如:就读贵州省凯里市二职校畜牧养殖专业的李刚,从学校毕业后安排在村工作,因写得一手好字,被选为村团支部书记。部队征兵时,也因写得一手好字,被部队录用。后调昆明某驻军军部当秘书,之后又被推荐报考昆明陆军学院,毕业后到军队任职,现为昆明某驻军营级干部。
2.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注重听说训练。能说会写的中职学生,较容易找到工作,较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说写能力差的学生反之则增加了就业的难度,不容易谋求令人满意的职业。由此可见,说写能力在求职中有重要作用。许多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本身不能正确认识,端正学习态度,这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引导,强化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听说能力的训练,改变学生听说能力落后的状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a.加强普通话训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教师可设置模拟生活情景,训练学生说好、说准普通话。b.教会学生交流的技巧,注重交流的方式,养成正确交流的习惯。c.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设置情景,强化听说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先熟悉教材,以教材为基础练习听说能力,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有话会说、有话会讲,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的听说能力都能得到普遍提高。
3.强化应用写作, 培养从业技能。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必学内容和要求”栏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的学生要“学会写作常用和专业有关的应用文”。中职教育以专业训练为主业,中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与普高有所区别。在确定主业和副业关系的同时,我们应该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适合职教特色的写作能力培养方法,注重应用文体的设置。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务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机械专业开设事务性应用写作课程等,对学生强化应用写作。
二、挖掘中职语文内涵改进教学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为己任,教学中应使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既要注重学生掌握语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和升华,感悟语文教育独特的人文内涵。过程和方法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
1.根据职场需求,强化中职语文专业思想教育。中职语文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责任与诚信、敬业与乐业、团结与协作、创造与创新等贯穿于语文教育的全过程。中职学生面对从业与创业的压力,思想上首先应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古代文化经典《围炉夜话》中说:“有不可及之志能成不可及之功。”学生只有树立了远大理想,才会为将来的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教学内容应多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典型事例,如:北京学生徐玲,在初中时是全校出名的“坏孩子”,但她有坚定的理想,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选择北京中职学校的烹饪专业,依靠诚实和智慧以及艰辛的努力,一举夺取了北京烹饪大赛的第一名,被某国际餐饮大师收为关门弟子,在事业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如:贵州省凯里市机电专业的中职学生胡军,毕业后到广州华南橡胶责任有限公司做工,工作中勤奋好学,特别能吃苦,很快成为公司机电设备维修的技术能手。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和突出事迹,后被广州省评为外来务工“十佳杰出青年”等。大量中职学生鲜活的事例,不仅贴近中职学生的实际,而且容易使中职学生受到感染,并进一步引起他们的思考,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当今教育,以“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中职语文教育应紧密结合当今教育的四大支柱,引领中职学生的发展,积极发挥中职语文教育的人文主义教育功能,使中职学生在养成教育的培养和行为习惯上有长足的进步,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2.因材施教。中职语文教学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和全体,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材施教,大胆改进教学方法。教学中要围绕三维目标并能结合专业设置,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听说能力的训练。教法上多采用讨论法、互动法,调动一切教学手段,如音乐、绘画、表演、竞赛等为课堂教学服务,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还可利用一切资源,如有校企合作条件的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涉农专业的可利用劳动与自然的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更重要的是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用这些方法去主动学习,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提倡开卷有益重视课外阅读
中职语文的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学生广阔社会生活体验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窗口,也是学生从业的必要准备。中职语文必须因势利导,积极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最好的办法是提倡开卷有益。具体可分三步展开:首先,结合专业课程有选择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其次,逐渐开发和延伸至各派名家经典,撷取课外阅读的文化大餐,让学生在品味人生,品味社会的同时,放飞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另外,指导和鼓励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做好读书卡片,以备教师监督和检查,使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课外阅读中得以潜移默化地实现。
四、利用媒体资源和地方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开发教材资源的过程,并协作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做到教与学相长。
1.利用电视网络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电视、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知识和信息的高速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各种资源日益丰富,教材内容不断得到充实,为构建更加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提供了有力的背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电视、网络技术可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开发,教师则可据此优化课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课堂教学将更加变得妙趣横生、别开生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2.利用地方资源,扩展教学内涵,促进学生人文主义教育。地方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将发挥独特作用。地方的名人轶事、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古迹、风俗民情和动人传说等都可成为教学中经典的素材,地方资源以其独特的文化视野,是一切艺术创作最动人的元素。利用地方资源,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从而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对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极大的帮助。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注重人才全面开发和培养的教育。中职语文教育不仅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中职语文教材体系,促进中职学生素
质和能力的培养,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应承担起中职语文教学和教育自身的责任,在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体现鲜明的职教特色,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作者简介:杨建江,男,汉族,中文本科学历,中学语文二级教师职称,曾六次获得市级先进教师称号;万春红,男,苗族,中文本科学历,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职称,曾两次获得市级先进教师称号。邮编:556000;电话:***、***;信箱:wan19660626@163.com)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0年5期,http://)
第四篇: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使得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更加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品德的发展。这是当前教育追求的一个目标,对于中职院校而言,亦复如是。所谓中职院校,指的是专门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院校,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品德,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人文素养的浅析,对当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的浅析,提出相关的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亦复如是。为了能使中职院校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在中职院校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将人文素养的培育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许多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将人文素养融合在教学方案中,而是采取了冷冰冰的教学方式,让课堂了无生气,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因此,本文通过对人文素养在中职教学的开展中的重要性入手,提出相关的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的措施。
一人文素养概述
(一)含义
人文素养,指的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关怀和探讨,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对象的一种素养。人文素养的灵魂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实质上可以看做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价值观念。人文素养包含了科学、艺术和道德精神,是对人生和社会的至高境界的一种憧憬和追求。人文素养是对人的情感的崇拜,其有一个重要的标志,那就是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人文素养是以人的价值、感受、尊严等为万物的尺度,对所有反人类的、破坏人类和谐的行为的奋起反抗,是高尚与崇高的。
(二)人文精神
在许多场合和实际运用中,我们常常把“人文精神”等同于“人文素养”,在一些场合是对的,但实际上,这两者是存在区别的。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根本特征。每个人的人文素养是对个人的人生历程的一种反映,个人人文素养越高,说明他的发展历程越健康,越优秀。而社会的额人文素养,则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日积月累的文明生长的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是不断吸取曾经的历史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得来的,是对社会的文明的衡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中职学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度不断上升,社会对各行各业的需求也在不断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中职院校的学生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对于努力提高中职院校的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学校都开始引起充分的重视。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育,能够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人生的发展轨迹,学生的心态,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还能够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由于语文学科与人文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通过语文教学的方式,将人文素养融合进来,将人文素养的培育和语文学科紧密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人文情怀,提升认知。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的渗透,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更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1]。
三提高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由于中职院校是对专门性的人才培养的院校,因此,社会各行业对中职院校的学生需求是极大的。中职院校也在不断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不能仅仅了解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的技能,他们也需要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往来。因此,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需要加入人文素养的培育这一环节。在现实的许多中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十分缺乏的,这也导致了许多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无法很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如何通过语文学科,将人文素养的培育融入其中,成为了广大中职教师需要面对的课题。
(一)突破传统教学理念,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我国受教育人群也在快速增长,在这一情况下,我国高校对招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放低,导致了许多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涌入各类院校,中职院校更是如此。此外,大量学生的涌入,与社会的需求量产生了脱节,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在进行招工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对于中职学生的要求也愈发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中职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相差无几,因此,企业在进行选择时,会看中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需要迫切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的局限,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方法,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案等进行更新和改良,并根据不同的现实状况对自身教学的方式进行调整。教师自身要充分学习人文精神相关的知识,定期接受培训,将这些知识很好地融合进自己的教学方案中,对自己的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和补充,从而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中进行渗透教学。此外,中职语文教师要根据学校和教育部的教学指令和教学的大纲进行教学,不断改良创新,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给自己的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良好的氛围的营造,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激情和积极性。对教师而言,课堂氛围的营造,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课上能够更加投入和专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时,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为对象的理念,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
(二)努力挖掘深层次的人文精神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努力挖掘课本中与人文素养相关的内容,在不影响课堂教学进度的情况下,适当地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对人文素养进行有意识地灌输。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的读物,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灌输。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文阅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譬如,让学生阅读《鸟的天堂》一文,通过对课文的深层次解读,让学生发现作者隐藏在环境描写背后的人文情况,即保护环境的意识等。让学生对作者的心境进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将优秀的文化传递给学生,促进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的传递,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2]。
(三)根据学生个性,进行多样化教学
由于中职教学与一般教学存在差别,因此在教学时要更加关注一个学生的长处和表现出来的天赋。通过对学生的天赋和能力的了解,为学生制定专属的学习方案和学习进度,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愉快、高效地成长。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偏低,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适当降低难度和深度,进行简单的教学,在简单的教学中,挖掘深层次的人文素养,将学生的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发挥出来,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情况,让课堂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有趣。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一点,是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总结。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努力通过教学方案的制定,将课程或课外内容的探究性、层次性和合作性进行有益地融合,将中职学生的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综合能力上,促进社会需求和学生能力的有效对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适应社会的真正需求,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升。此外,中职院校还要为中职学生尽可能地提高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时社会实践和实习,来对社会有个真正的、具体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度的提升,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的提高,对中职院校而言,通过语文教学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了一项十分必要的课题。中职院校的教师和相关的工作者要充分地重视人文素养的重要,通过语文教学的方式,将其渗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素养的熏陶,培养出优秀的人文精神,拥有人文关怀,从而促进自身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金燕.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5):145.[2]郭燕芬.优化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J].考试周刊,2015(26):24.
第五篇:中职语文教学论文
试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文/刘兰兰
摘 要:谈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教学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原则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学校和教师应当尊重教育规律,根据具体实际,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遵循一些指导性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本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全体性原则、个体性原则、可接受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一、人本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素质教育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基本出发点是人,是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过程。”教学模式应当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人本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1)坚持以人为本,要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的安排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始终以学生发展素质能力为出发点。(2)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和要求,保护自尊心,提高自信心,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取得成就感,从而主动地学习。如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分层次教学中,应当将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相结合,防止挫伤学生的自尊心。(3)坚持以人为本,要摈弃传统上语文教学单纯以提高学习成绩为标准的观念,树立语文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语文学科的交际工具性,教学应当重点发展学生相应职业领域所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人文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人文,培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类似于“说文解字”,将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语文知识予以解构和概括,忽略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乏。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打好基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比较薄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人文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1)在教学过程中,把培育人文素养摆在首要位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组织要体现人文性要求。(2)将语文学科和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联系起来,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开阔视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人文基础,有针对性地指导课外阅读,多读书,读好书,扩展知识,提高修养。
三、全体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语文能力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使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达到教学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学的全体性,也体现在学生集体的能力提高和集体精神的培育。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全体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的是:(1)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一个都不能少”。寻找语文后进生的闪光点,精心设计提高策略。(2)以“纲”为纲,按照语文教学大纲,严格要求全体学生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四、个体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尊重个体,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个性化发展,是语文教学创新的立意所在。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个体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和评价考核,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2)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自主创新,对于主观性学习内容,不预设固定“框框”和标准答案,避免扼杀学生的创造性。(3)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特点,科学分组和安排活动,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个体优势,运用集体动力改正缺点和不足。
五、可接受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可接受程度。创新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废立”,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的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学创新不应一蹴而就、盲目冒进,而应理性分析,稳步推进。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可接受原则,教师应当注意的是:(1)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循序渐进,步子不要过快,采取阶段性递进策略。(2)与学生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根据学生反应来调整教学进程,经常与其他教师、家长和用人单位保持沟通,及时反馈,争取各方面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和支持。
六、实效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实效,保证教学创新取得实际效果。很多教学改革由于流于形式,最后都收效甚微。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立足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实现相应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实效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1)转变教学改革只是上几堂“公开课”作秀的观念,将教学创新保持常态,以负责的态度上好每一节课。(2)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要考虑教学过程的“最优化”,避免形式主义,既要做到充分利用教学手段,又要有的放矢,不滥用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