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教学观
摘要:本文认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明确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开发并利用课程教学资源。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门必修课程,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语文教学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学设计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学生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语文学习则兴趣不高;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对高职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理念
改革高职语文教学必须首先明确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高职语文教学,必须体现语文课程学以致用、为职教服务的特点,确定语文课程教学为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学指导思想,将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基于上述教改理念,在对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一方面要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到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学时普遍较少和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贪多求全,面面俱到,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对语文教学定位不准,目标模糊,赋予了语文课程诸如人文精神、审美欣赏、道德人格、艺术品质培养乃至对校园文化的推动等太多的功能,但在语文教学有限的课时内,要实现这些目标不太切合实际。我院的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确立了以能力为本位、为专业服务的教学原则。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了两个模块:一是应用写作,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二是职业汉语,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完成任务的语言能力,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
2.1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教师唱主角,学生被动接受,能参与的空间很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我院教学改革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授课内容、教学方法都以满足和适应学生的需要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并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并规定教师讲授最多不得超过课时的50%,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2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高职语文教学要受到学生的欢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科式的教学方法,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应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选择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法和卡片展示法等教学方法,由传统的重书本、重文本知识的传授向重理解、重实践、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转化。例如关于求职时的自我介绍写作的教学设计,可将课堂设置为求职场地,布置好角色,让学生当众进行口头自我介绍,然后师生共同进行点评。同时高职语文教学,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整体、系统的把握以及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通过运用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可以使课堂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有机整体,并且起到引起注意、调节情绪和活跃气氛的作用。
2.3实施个性化教学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除了要讲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体现各专业特点。例如我院应用写作教学,在讲授具体文种时,例文的选取,情境的设计都体现了专业特色,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写作知识,同时还学到了本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在职业汉语教学中,我们也注重把语言能力的训练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训练内容具有专业特色,使技能满足职业需要。
2.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课程教学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要体现开放性,不能局限于课堂,因此教学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校与社会接轨,设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如举办演讲比赛和帮助学生成立各种培养与训练语言能力的社团,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新闻报道和调查报告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2.5改革考核评价
考核的主要目的在于以考促学,提高学生的技能。因此,考核检测的重点应放在技能的测试上。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即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这样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搞一锤定音式成绩评定。我院语文课程成绩评定由三部分组成,即考试成绩,占总成绩2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70%,奖励成绩,占总成绩10%。
3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编写实用的语文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的学习被局限于一本教材上,显然无法满足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要求。而实际的情况是,语文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程度正在逐步淡化,社会生活作为新的课程资源的重要程度正在迅速上升。因此,教师应利用语文学科内容的广泛性、方式的多样性和时空的自由性,大力拓宽课堂领域,扩展思维空间。通过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立学生自学支持服务系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板块或栏目,如作业板块、课外阅读板块、在线问答板块等。还有一种教学资源不能忽略,就是学生发表在校内外各种报刊(包括校报、文学社团)上的文章,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材料,又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摘要:如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高职教育中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作用,必须明确其目标定位,改革其课程模式,充分体现职教特色,走出一条高职语文课程的生存之路、必由之路和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改革
高职语文课程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体系中有无位置、处于怎样的位置、在一定的位置上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是在进行高职教育宏观研究和各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中必然要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每一次课程改革,这个承载着以传授人文知识和语言文化实用工具为主的语文课程,课程计划难免压缩。客观地说,除了当前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也突出地反映在高职院校之外,也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
1.找准定位——高职语文课程的生存之路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语文课程与普通高校一样是《大学语文》。那么,高职《大学语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对培养高职人才有何作用?它与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有何区别?这是高职课程改革者和语文课程教育者首先应该深思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求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一上岗就能顶岗。高职教育的所有课程设置都应该以就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公共基础课之一的高职语文课程当然也不例外。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不仅需要懂得专业的生产操作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组织能力,即善于将技术意图转化为物质实体,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且组织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而不只是一台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作机器。
因此,作为基础课的语文课程应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其背景,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其基础,以社会的需要为其归宿。这种目标定位,与高职教育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知识传授目标相吻合。这种“必需”、“够用”,在语文课程可以理解为:相关专业文体的写作能力;完整的思想口头表达能力,一定的文学阅读与欣赏能力,普通话达标。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能说会写。要达到这个目标,就目前的一本教材、一种课型、一种教法的课程模式是很难实现的,必须对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进行深入的变革。
2.改革课程——高职语文课程的必由之路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只开设一学期,一周四节。仅凭这有限的课时数,要提高教学效率、保证课程质量,就必须改革现有的通用的语文课程模式,突出其实用性、应用性和针对性。
高职语文课程一般采用的是大专教学计划,有的是在大学本科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压缩。即便采用的是高职统编教材,教材的内容和体式也没有大的改变。就我院所采用的高职统编《大学语文》教材中,有32篇古文,占全部篇幅的46%。所选课文与中学课本重复的竞有20篇,占全部篇幅的28%。这既不能体现高职特色,又与当前学生群体的具体情况有违。笔者认为高职语文课程应当遵循高职培养目标,以“高质、强能、实用”为前提,以“必需和够用”为目标,重新编写教学计划,改革课程模式。采用模块化课程,按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功用将语文课程大致分为五大模块:实用口才、实用文体写作、书法、文学欣赏、中外文化。前两块作为必修课,集中时问系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必修课可结合专业特点,以培养实用技能为主旨,开设诸如《商务文书写作》、《广告文案》、《毕业论文写作》、《普通话》、《演讲与口才》,《辩论的技巧与艺术》等课程;后三块作为选修课,供学有余力或感兴趣的学生自由选择;选修课以培养学生情感、创造性思维为主旨,结合学校特色、教师专长、课程资源优势等具体条件,开设《书法的魅力》、《我读经典文学作品》、《我爱电影》、《我爱博客》等课程。既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务实性,又兼顾了语文的陶情养性的功能。无论哪一个模块,可采用不同的课程范型,以实用技能为主的课程,可采取训练中心课程,以培养专项能力为主要目标。课程内容以“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深化运用”的形式,促进学生深入掌握必要的应用理论知识和知识运用能力。人文素养类的课程可采取体验中心课程、活动中心课程,采用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操,增强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3.凸现特色——高职语文课程的发展之路
职业知识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力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大目标。作为高职教育基础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语文要凸现课程特色,就必须紧紧围绕“能说会写”这个能力培养目标,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和职业的需求为根本,切实增强高职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为高职生的顺利就业服务。
(1)改革传统教法目前,大多数高职语文课堂仍以“讲授法”为主。这显然不利于实现“能说会写”这种实践性很强的高职语文课程目标。高职语文课程应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首先,多上活动课,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实用口才类课程可以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将课程内容由易到难分成几个训练环节。从最基础的朗诵、自我介绍、互相推荐、见闻陈述逐渐过渡到即席发言、即兴演讲、节目主持、专题辩论和表演课本剧之类的训练,使学生“讲述见闻言之有物、说明事理言之有序、发表看法言之有理”。其次,充分体现语文与各行各业的关联及其实用性。在教学上,强调不同专业确立不同的教学重点。譬如:管理类专业,就要把“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作为训练的重点;服务营销类专业应注重“一副好口才”的训练,同时又不忽略应用文的写作;对于工程技术类专业应着重科技论文的写作,同时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美容技术》等专业应适当增加工程美学知识,不仅能强化专业知识,又能体现出语文的美育功能。第三,结合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语文教学必须注重与现实生活、实践活动相联系,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如让信息类专业的学生综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语文课文内容制作别出心裁的课件;让汽车营销类专业学生为某种品牌的汽车策划一个广告文案或进行市场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让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就某项专业知识问题整理一篇小论文等。总之,与现实相联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改革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根据所确立的高职语文课程“能说会写”的主要目标,辅之以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应建立相应的能力培养和考核评价体系。首先,采取多元化原则。即采用多种考核形式,打破传统单一的考试方法,对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能力考核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实用口才》课程考核,可以准备一个或几个话题,让学生进行一次辩论比赛,以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作为考核的依据。从查找资料开始到活动结束,整个过程包含的工作量较大,各小组内部成员有分工、有协作,组之间有竞争、有压力。既有目的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对着重“写”的课程,以小型课题研究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课题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和技能项目尽可能全面、尽可能与专业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其次是动态性和综合性原则。注重过程考核,将学生平时书面作业、作文周记、阅读笔记、课堂讨论、演讲、课外社团活动、参赛获奖等均作为语文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由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同学、学生本人一起来评定,把学生自觉引导到语文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上来,达到评价标准与课程目标的一致。
(3)采用特色教材针对改革的课程模式,选取相应的教材。同时鼓励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根据课程特点,编写不同课型范式的讲义。突出高职语文教材的实用性、科学性和易学性。教材特色不仅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形式上。既应有传统的纸质印刷出版物,也应有新兴的电子教材。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及写作指导练习和相关知识拓展等都应包括在内。总之,应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方便易学的全方位多媒体视听感受的学习包。
高职语文课程的去留与否、发展与否,关键在于语文课程本身如何跟随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脚步,找准自身定位,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将特定的人文关怀与特定的工具性很好地有机融合,兼容并蓄、因势利导、灵活多样,走出一条高职语文教育的特色之路。
第三篇: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论文[最终版]
摘要:
当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难点是:语文教学课时的大f削减甚至取消了语文课。对于这一难点问题不能拘囿干课堂教学的层面来谈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而应当另辟蹊径?从更广阔的层面上来思考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文奄提出了突破高职语文教学改革难点的其体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改革措施
1、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笔者在此所论及的语文是一个“大语文的概念”,它不仅指《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还包括住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书法》等课程。语文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语文还具有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功能。语文在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秦质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但是,当前高职语文教学的现伏,令人担优。语文的教学课时被大量削减,在工科专业甚至取消了语文课。高职院校语文骨千教师大量流失,许多转向教文秘、新闻、心理健康等其他课程。这是大多数高职院校语文课所面临的共同境遇。究其原因,从许多学者的分析中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学校不重视,削减课时,甚至视之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并加以取缔。
二是,学生不重视,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对语文学习无新鲜感而产生厌倦情绪。
三是,教学内容停留在以字、词,句、章为主的中学教学阶段,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笔者认为除了七述原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高印!院校大都采用的是2斗l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在校外实习或顶岗实习一年。为了保证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教学必然前移。
因此,也只有从墓础课开刀,尤其是语文课首当其冲,教学课时被大里削减,甚至被取缔,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在这场大改革中是不是只能面临着披改掉的厄运?如果高职院校语文课还有存在的必要,那么,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2、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
高职语文是不是应该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出局?我们认为高职语文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祛替代的。从高职学生目前的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看,语文学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有相当数量的高职生对语文这门工具没有很好地掌握,许多学生连申请书、求职信这类常用的应用文都不会写,要么是格式不当,要么是错别字连篇。说起话来要么是词不达意,要么是胆怯害羞不敢表达。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看。语文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看,语文教学承担着作常重要的任务。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其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全面素质得以提升。因为我们培养的对象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是制造机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也确实不是令人满意的。教材缺乏高职的针对性,课堂缺乏“生气。和“活力’。从严格意义上进,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因此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要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统一起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应当是高职院校所有课程为之努力并实现的目标,高职语文也不例外。因此,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通过高职语文的教学改革要达到贴近学生学而能用的效果,要达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的良好效果。
3、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目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很多,有教材的改革;有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有教学手段的更新,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等方面。但是,笔者认为,当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是语文教学课时被大t削减甚至被取缔。正像有的语文老师所说的,学者专家们提出的这样、那样的改革设想我们都能接受,而现在的问题是语文老师无课可上,高职语文改革的平台也不复存在了,怎么改革?语文老师提出的这个问百不无道理。从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看特别是高职学制有可能由三年压缩为两年即使是三年学制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也是2十1摸式。因此。各所高职院校不可能安排一定数且的语文教学课时。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高职语文如何改革?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在那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拘囿于课堂教学的层面来谈高职语文教学改革,那样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应当另辟蹊径。从更广阔的层面上来思考高职语文教学改革。高职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的影响下,语文教学的载体就是课堂,这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现实情况是课堂给语文老师的机会逐渐减少了,甚至没有了。传统意义的课堂没有了,语文教学还有没有新的载体?因此,我们要构建一种“大课堂,的理念。除了传统课堂之外,还有更多更大的“课堂’为广大语文老师提供了奉献智慧、施展才华的舞台。例如,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话动,学生的实训、实习活动,等等。语文老师参与其中,必将能够发挥重耍作用,语文老师对高职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对于探化高职教肯教学改革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新机制的构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是需要一个平台的,如果缺少了一个改革的平台,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便无从谈起,高眼语文课件不像现代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那样可以淘汰出局,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的链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高职院校的决策者、管理者应当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搭建起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应该是建立在“大课堂,理念下的平台。因此,需要构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机制。这种新机制应当包括平台机制、教学管理机制、考评机市、激励机制等。平台机制就是要确定高职语文教学的形式,这种形式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应当是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实训、实习活动相结合。教学管理机制应当是设计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语文的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考评机制应当是确定对老师教学效果的考评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评。激励机制应当对语文老师工作量结算报酬做出规定,制订语文老师业绩的奖励办法。在一种全新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的劳动再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不能制订出符合教师劳动特点的计酬办法,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要做好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不仅指传统的课堂教学而且包括与语文相关的各类讲座在语文教学课时大最削减或停开的情况下应以讲座为主。各所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成立许多社团,学生的参与面很广,他们的活功开展的丰富多彩。但是,他们需要必要的辅导和指导。语文老师应当发挥作用。二是,语文教学与学生管理相结合。语文老师参与学生管理可以多层面地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学生的社团活动大都是团委、学生工作处组织和管理的,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语文教研室可以整体划归学生工作处管理,这是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所决定的。这样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更加有利。三是,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训,实习活动相结合。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参与实训、实习活动,学生在实训实习活动中会遇到许多语文问题,例如,写调查报告等实用性的文章,语文老师可以对学生必要的辅导。同时。也提高了语文老师的实践能力。在语文老师中,有许多老师都是出学校门进学校门,他们没有社会实践经历,因此,他们讲课很难脱离书本。尤其是讲应用写作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调动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积极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和提高并不一定完全通过课堂来实现,可以这样说,语文是与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问。工作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特别是对有了一定语文甚础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并不完全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更多的是靠学生的自主的学习和练习。因此,调动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比方说,语文老师可以利用相应的语文教学平台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积极性。要求学生记日记,布置阅读书目,组织开展演讲会、作文比赛、书评、影评等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语文老师要转变角色,成为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的宜传者,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引领者,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指导者。
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还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只要我们勇于思考、敢于实践,那么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将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高职语文将会走出困境,迎来更加美好的新天地。
第四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摘要] 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需从更新观念、科学安排实践的内容及形式、健全其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以更好的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确保“思政课”教学实效。
[关键词] 思政课 实践教学 改革
一、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保证其成为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措施;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必备的专门知识,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应特别重视实践教学,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和缩短其社会化过程,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这一点已经形成共识。各院校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及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在尝试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同时,也普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诸如实践教学的模式老套,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组织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还是带学生外出参观、要求学生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后形成调查报告等传统内容,学生参与的程度和积极性均不高,导致实践教学徒有虚名;再如,实践教学过程缺乏制度保障,没有专门的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使得实践教学基本处于无章可循、可有可无的状态。这些问题的存在均直接影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的实效性。为改变这一状况,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对其加强改革。
二、如何有效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为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需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促使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任课教师需真正转变教学理念,充分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
实践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政理论课程,不可能脱离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也不可能背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而生存。况且“思政课”本身在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比如《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和内心感悟,才能真正把社会的道德规则和法律规范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
但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更多关注对学生政治方向、思想意识和所谓知识点的灌输,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思政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设计各种实践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充分体验,唯有如此,所学理论知识才能切实转化为内在素质,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2.科学安排和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应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出发,结合理论课程的内容综合考虑。
(1)人生观教育主题班会
经过高考的洗礼,同学们走进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这里并非大家梦想的乐园。一方面,相对于本科而言,高职的生源高考分数较低,但同学高考前对自己的期望值普遍较高,因此,相当一部分同学有一种失败感;加之大学全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大一新生一时间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同学们抱怨最多的就是郁闷和迷茫。如何帮助大家走出困境,以昂扬的姿态踏上新的征程,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此,笔者尝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思考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即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组织人生观主题班会,教师可做必要的指导,但不做统一要求。主题班会活动效果很好,形式上各班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意;内容也十分丰富,同学们或引经据典,或探讨突出的社会现象,或讲出自己的生活经历等等。由此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又使学生真正思考了人生观、价值观这一人生的大问题。
(2)“新老生互动”活动
在大一新生面临的所有困惑中,对自己专业的理解和学习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问题的准确把握,无疑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为新生授课过程中,笔者在老生中找出若干位优秀学生代表,组织了“新老生互动”活动。
实践表明,学生交流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专业课的学习,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参加社团活动、做学生干部与学习的关系,本专业就业情况等等很多方面。这对于引导和帮助大一同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大学的主要任务具有积极意义。
(3)开辟网络咨询空间
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接受各类信息的速度快,对社会关注程度高;但另一方面,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解往往具有肤浅和片面的特点,有时甚至容易走极端。因此,在课堂之外加强师生交流、纠正其错误认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选择了QQ、E—mail等网络交流方式。一方面,QQ和邮件本身是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事物;同时,通过网上交流,同学可以打消一些面对面交流的顾虑,使得师生交流更充分。这对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3.逐步健全实践教学的运行保障机制
目前实践教学中还缺乏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计划安排,活动的开展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且考核标准不确定,出现了一小部分同学浑水摸鱼的现象,在其他同学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要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需建立相应配套机制对其予以规范。其中重点内容包括:制定统一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保证实践教学的基本课时和有序开展;根据学生学科特点和学校业务关系,加强与社会各单位、部门的联系,逐步建设一批相对固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如:在评价内容上,不只是对知识性内容的考核,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考查;在评价方式上,可笔试与答辩相结合,避免单一死板,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小露.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2]班荣鼎.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3]赵华.对加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2009,(2).
第五篇:高职土木工程检测技术实践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土木工程检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检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据此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供高职土木工程检测实践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检测;实践教学
1.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检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土木工程检测专业教学更多的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学的比重较轻。这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土木工程检测理论知识,但是实践工作能力一般,在进入真正的工作实践中,表现出眼高手低的现象,缺乏同行就业竞争力。
1.2资金投入有限,实践基地较少
高职院校在土木工程检测的基地建设上也比较滞后,这主要是因为学校资金有限,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工作场地。学生的高职学习更多的是局限于校内的课堂学习,条件好一点的还能在学校自建的实践教室学习,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知识应用缺乏更多机会。
1.3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产学研合作教学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土木工程课程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其实践课程多为模拟实践场景,很少有机会进入真实的实践工作场地,更无法接触到一线的技术工人,学校缺乏产学研合作教学项目,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难以得到提升。
2.高职院校加强土木工程检测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2.1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保证
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土木工程检测专业学生有效实践学习的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可通过建立于企业的合作,创办校内实践基地,例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专业群实践基地建设,为自治区土木工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打好了基础。专业群是通过在校内建有道路桥梁工程综合实训中心,设置道路桥梁工程综合实训基地、道路桥梁工程仿真实训基地、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公路监理专业实训基地、基桩检测培训基地等融实践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技能竞赛、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五大基地。新疆地区目前正在全力筹建检测无损检测实训基地、道路桥梁工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相信新疆地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不断建设完善将为地区土木工程检测人才培养带来更大的帮助。
2.2创新教学形式,以技能竞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土木工程检测专业是一门对工程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为了提高该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检测专业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据悉,新疆地区一些高职院校通过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的形式,学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检测实践教学方面,大力开展了工程测量、试验检测、手工绘图、工程造价、工程识图、趣味力学、安全技能等院级学生技能竞赛,组织参加自治区职业院校测量测绘学生技能竞赛、自治区职业院校工程识图学生技能竞赛、全国交通类职业院校工程类识图绘图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路桥工程类测绘技能大赛等赛项。通过竞赛的形式创新,新疆地区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检测人才的培养成效显著。
2.3创建专业社团,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检测实现教学改革可针对学生结构差异性,构建了“认知———模拟———体验———实战”的“四层递进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分类培养路径上的新突破。建立认知实践平台,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小组,二级学院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学生运用真实项目实战模拟创业。
2.4校企深度合作共赢,岗位零对接
学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的《土木工程材料检测技术》课程,是该专业实践性较强课程的典型案例。该课程实行项目化授课,桥涵工程材料检测完成了首次校外实践教学模式。此次校外实践教学的地点是新疆乌鲁木齐市东二环项目工地试验室,任课教师中国交建二航局乌鲁木齐市东二环一标的检测工程师。课堂上,工程师结合工程项目的进度,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桥梁的质量检查及资料编写等内容,讲解了工程基本概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动态变化的特征、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桥梁下部构造的工艺流程、施工技术要点等知识。在此过程中,工程师们全程指导并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随时解答他们的疑惑。首次校外实践教学后,参与此课程的不少同学点赞了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能够接触一线的检测技术人员,并且所有教学内容均以工程规范为准,这让学生们更深刻的了解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这是教材上学不到的。该校的《土木工程材料检测技术》这门课程主要采取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聘请的校外实践教师均为相关领域的资深检测工程师。
3.结论
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检测实践教学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要认识到自身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构建有效的土木工程检测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春燕.新时期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检测专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158.[2]王俊,李彦龙.转型期地方高校工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土木工程检测专业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16(03):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