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车工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车工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中职学生在知识结构、反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中职教育不得不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用统一目标和要求来培养学生。如何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来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这些都是教学改革重点。中职车工课程教学中可尝试通过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一定技能,责任心及协作能力的学生,兼顾各层次,提高实训教学效果,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车工 学生 能力 教学
职业技能是一种包含专业素质在内的专业技能,是一种直接的有形生产力。具体说,职业技能指与操作生产设备直接联系的技能,如数控设备操作、车工操作等。职业技能也是与实际工作直接联系的技能,所以更多的是专业知识的应用、有际沟通,团队协作以及自我提高的能力。学校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出社会生产急需的、有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员。我校车工专业属新开专业,但在车工课程上我们一直重视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使学校在竞争中得以长足的发展,我们说:教学质量。现就我校车工教学管理实情谈几点改革感想。
一、明确能力定位
职业能力就是一种大能力,通俗的讲应该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所以,一门课程的教学在能力定位上不能只限于把这门课相关教材上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学好。
专业技能:在车工这门机械类专业核心专业课上,除要求学生掌握车床操作、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车刀刃磨、零件工艺分析、相关尺寸计算能力、零件质量检测分析等这些专业技能。
社会能力:让学生贴近生产管理,通过合作生产知道自己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学习能力:车工从课程作用上来讲也算是一门中继课程,前面有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极限配合与公关测量等基础课程,后面有数控车、机床维修等相关专业课程,所以从学习上还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系统性,把握好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掌握相关技能,也为今后的自我提高积累知识和经验。
二、合理选用训练课题,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合理的选用训练课题,对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课题设计上主要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先易后难,先基本后综合,循序渐进。
车床操作、外圆、台阶、槽、车刀刃磨、内孔、圆锥、成形面、螺纹等基本环节到综合轴、套、配合件的加工,按先易后难组织教学,让学生不仅学会技能,还要在学习中不断变得自信。
2、贴近生产实际,合理利用实习资源。
综合实训阶段主要提高学习的知识技能应用能力,在课题设计方面可从生产实际入手,加工一些标准件或者实际用于生产的零件,拉近实习与生产距离,更能体会学习中较为抽象的如精度之类概念性的东西的重要性。
学校一般采用分组教学,通过合理的课题计,可促进各组之间的积极交流,比如设计一综合轴,按岗位确定加工内容,10个小组每组按流水线传递方式完成相应加工任务,这一来既分解了加工的难度,提高了车床的效率,又扩大了影响范围,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其中,相互观摩学习,还让大家感受到生产企业的种大生产氛围。
对于提高阶段的学生,我们可以直接提供机械零件,要求他们测绘完成零件图样绘制,再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制订合理加工工艺,组织加工生产。
三、紧抓教学组织实施
采用分组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训,根据能力水平进行小组分配,确定实习内容,老师直接对小组长进行管理,小组长直接对小组成员进行管理,分组教学在目前的教学活动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促进分层教学、整体提高
因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一致,使得学生在技能水平上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能过分组将一些能力、爱好相近的同学放在一起,分层教学能有效拉近组内同学之间的技能水平,使同学们相互产生促进和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接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技能展示会给那些学习慢的同学的一点激励或鼓舞,扩大他们的见识,增强他们的学习欲望。利于整体技能水平的提高。当然其间也要注意高水平同学对低水平同学的带动和帮助。具体方法可参照“一对一”模式。
2、抓好人人过关、步步推进
每个加工任务,按要求进行督查,达到预定目标才能过关,教学虽然以小组为单位,但在实训任务完成情况方面,个人任务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这既是督促人具向上的动力,也是促进小组内合作学习的催化剂。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习过程可分准备、实施、评价三个阶段进行。准备阶段由老师先提供任务,学生准备相关的加工资料,如零件尺寸计算、分析,加工工艺的确定,材料、刀具的准备等,老师辅导;实施阶段由小组长组织小组内各组员进行协作生产,老师巡检;评价阶段由老师和小组长协同完成,主要包括学生课堂表现和零件质量检测分析。
四、落实车间管理
车间管理主要是两大部分,一是人员管理,也就是学生的课堂管理,二是设备、材料管理。
对于第一个方面,学生不管上课也否,只要一进车间,就要求保持一种积极的工作状态,当然,现实还有很大差距,对于我们的车间,在人员管理上主要是督导,包括上下课前的集合与课间的组长清查。车间课堂纪律整体上还可以,只是尚有小部分同学定位不明确,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从某个方面来讲,管理就是要做好这小部人的引导工作。这也要求我们在做课题设计前,对学生的能力与学习特性要有一定的了解,课题设计考虑还得更加的全面,内容要有更大的吸引力,既要紧扣教学大纲,又要符合同学们的接受习惯。
设备管理方面,主要是采用正确引导与跟踪管理结合,正确的引导就是要在上课前清楚的交待设备的情况、加工特别事项和操作安全注意事项来避免人为设备损坏。因为实训是铁打的车间流动的班级,各班轮流上车间进行实训操作,所以强化课前课后的检查交接能够更好的掌握设备的情况。每班可聘请车间主任一名,专门负责与管理老师之间的设备交接工作。
材料管理目前问题较大,主要是人为浪费较严重,在这个方面革新潜力很大,要是能让同学直接参与到材料的请购当中来,相信大家对于材料的预算会有更好的理解,也会培养出更好的节约习惯。
四、活用课程考核
现在的中职教育做得好的重视能力教育,做得不好的只是一种学历教育,完成三年学业,得到一纸文凭。很明显,成功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在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得到相关的学历。就目前的生源情况来看,中职不是没有好学生,但那绝对不是主流,在冷静下来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怎样来把这样一群学生训练成别人想要的人才,这其中课程的考核体系的考核作用应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车工这门偏重实践的专业课程,在考核上应该往技能方面倾斜,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讲,过程重于结果,所以,传统评价方式应该作下修正,学生的课程评价从平时课题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入手,结合考试来综合进行评价。
为有效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还必须要加大过程评价的比重,引入、落实补考机制,让学生明白学习不但是一种体验,更有一种责任。
五、结束语
中职教育现在面临的是春天,要是把握不好也可能造成春荒。特别是我们相对落后地区,随时面临生源不足问题,作为中职教育工作岗位上的普通一员,我们一直在前线,面临的问题多而且直接,我们必须要改变现状,致力提高课堂魅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职教育正名。
参考文献:
《教学论》 李朝辉 清华大学出版社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 许维新 郭光友 科学出版社
《教育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各大高校逐渐实施大规模扩招,普高热愈发流行,直接导致中职学校招生源数量与质量的直线下滑。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父母多在外地打工,很少有时间与精力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上下工夫,使学生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基础较之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差。针对这一问题的出现,相关教育部门与人员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丰富与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如分层教学、自主合作学习等。对此,本文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对如何在中职数学中全面贯彻分层教学作探索,以期帮助广大中职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数学教学 分层教学 探索与实践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将不同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有效分层,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实践研究表明,在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分层教学是符合教学国情与学生学情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重视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结合与关注了学生已有认知体验,因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与自尊心,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在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分层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明确指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发展的人。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根据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制定了适应不同群体学习与发展的教学目标,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根据中职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与实际情况,可将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分为A、B、C三个大层次的教学目标,即选择性目标、共同性目标、基础目标,要求A层次的学生具有分析与综合知识的能力;B层次的学生能够自主理解与解答课本例题,能做一些基础、简单的新题;C层次的学生能够模仿基础例题,解决好课堂上与课本中的练习题。同时还要对这三种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注重提高A层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他们的求知欲与自学能力;对于B层学生,要着眼于基础知识的领悟与运用,以扎实学生基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对于C层学生要强调对知识理解与记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缓解学生畏难情绪,使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做到了教学目标分层,才能有效实施分层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的分层
数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知识运用与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注重学生数学技能的训练,将不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加之中职学生具有思维散漫、有意注意时间短等特点。如果没有一定的课堂练习学生很容易出现注意转移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课堂技能训练是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学习技能的重要手段。所以,在中职数学课堂练习的具体设计中,教师应当进行分类与分步教学,紧密地将课堂练习与内容讲解相结合,让学生能在课堂练习中加深与巩固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课堂练习设计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群体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堂练习。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而言,主要锻炼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对这部分学生的课堂练习设计中要突出基础性与简单性,如:“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课堂练习中,教师可以多设计以考察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与定义域为主的练习题,此外课堂练习的训练频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增加其课堂训练的频繁性,强化学生的有效记忆。值得注意的是,课堂练习的设计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有能力、有信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的分层
在中职数学分层教学中,分数不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而应当强调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性。因而,在中职数学分层教学中要善于建立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要将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与开放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与挖掘学生的特殊潜能与存在问题。中职数学教师要及时收集与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与自我评价,做好单元记录,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确保教师与学生的相互进步与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多元化评价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a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强调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同时也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为了适应中职数学分层教学需要,考试内容应当全面具体,有一定广度、难度与深度,试题的设计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既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而提出的一种以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模式,既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又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让不同群体学生的德智体美都有所发展。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是中职数学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英丽.中职数学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0.[2]翟倩.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下生活化策略的探索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3]林建书.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5,A3:52-53.[4]廖宗明.中职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72:87-88.
第三篇:浅谈中职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中职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朱 烨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4期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与国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他国文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一、跨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即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紧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应让学生扎实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同时还应注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增强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外人员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英语课堂跨文化教学的缺失
目前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哪怕是涉及国外文化方面的“阅读理解”材料的教学也是重视字、词、句和语法,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文化”的引导。很多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如导游、涉外餐饮、艺术专业)特点和需要进行跨文化教学。
三、跨文化教学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
职高英语(浙教版)教材体现了很多文化性和时代感,不少文采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独具文化情怀。笔者将教材的文化内涵主要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感受他人情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第一册第一单元“Making Friends”中部分有世界不同国家打招呼的方式,知道每种方式的使用场合,有利于和他人进行沟通。
2.感染人格魅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品质
在第三册22课“Yang Liwei –China’s First Spaceman”中描述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努力学习,排除万难,最终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3.热爱美好生活,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在第三册第34课“Keeping Fit and Healthy”指出进行不同运动项目的锻炼能让人保持健康,并提出了身体健康的外在标准:苗条、强壮和迷人。
4.学会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课文“Protect the Environment,Protect Ourselves”描述粗心的人们如何污染环境,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
5.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材中多处提到金钱、时间和求职的文章和对话,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引导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6.讴歌美丽家园,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材中关于杭州西湖(the West Lake)的文章,其中有不少涉及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诗的含义。
四、实施跨文化教学的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国外文化”融入教学,在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
1.教学方法的探索
要使英语课堂成为充满动感的交际场所,教师除讲授外,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创设文化交际语言情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方法之一就是角色扮演法,如笔者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现实生活情景,进行角色扮演,通过相互问候、打电话、订房间、送生日礼物等活动,使学生更快掌握语言知识,积累交际经验,提高对国外文化的领悟能力。
2.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
在职高英语课文中,表示英美国家节日的词汇出现频率很高。笔者在教学第四册第七单元有关Christmas内容时,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如圣诞节的由来,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找出学生感兴趣词汇进行延伸,如: Christmas tree(圣诞树)、Santa Claus or 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等的含义。之后笔者利用准备好的道具(圣诞老人的面具、烟囱、枕套等),让一个学生表演送礼物的圣诞老人,一个学生表演熟睡小孩子,同时还听一些圣诞歌曲,感受西方新年的气氛,最后提出问题“Do you know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celebrated in China?”(你们是否知道中国人最重要的节假日是什么?)并一起讨论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的一些习俗,如给小孩红包(red bags),使学生能体会到东西方文化的异同点。
3.教学手段的探索
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活泼形式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生动而逼真的活动情景,学生耳濡目染,加深了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直观地体验交际活动,进而置身其中。笔者让学生观看英文版经典影片,如《泰坦尼克号》中一些感人的片段,就价值观展开讨论,体会东西方价值观中相同的部分。还收集一些体现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服饰、歌曲,民俗,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不同文化、习惯和审美标准,并讲出自己的见解。
五、实施跨文化教学的效果
学习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通过笔者这几年的融入跨文化教学,增强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课堂不再是枯燥的语法、单词的教学;课堂活跃了,学生抢着发言,扮演角色。我校导游专业学生在实习中,与外国游客进行了一定的双边文化交流游客很是满意;艺术专业学生出访英国,成功地和学生共同合作表演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节目。在嘉兴市中职学校英语综合技能比赛中,我校学生用英语表演的“白雪公主”获得了一等奖。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学的结果,体现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技工学校)
第四篇:中职车工实训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中职车工实训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车工是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典型工种之一,车工实训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并帮助学生掌握车工操作技能。本文通过对车工实训课程的探索和研究,分析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车工实训教学效果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96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职业教育“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日常的教学改革,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根本。车工是机械制造业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加工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企业需要大批既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这种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因此造成了目前这类人才的短缺。所以,车工技能训练课即车工实训课的开设是大势所趋,既是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又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中职车工实训课开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车工实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车工实训课满足了这两方面的要求。通过实训课与课堂教学的联系,学生将日常学习中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操作中,在“做中学”,一些理论上的困惑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得到了解决,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真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通过车工实训课的不断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将会得到大的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车工实训课要求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学生亲身体会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也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例如,教师可以在进行车工实训课程之前向学生们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并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过程来解决问题,支持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
车工实训课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的需求联系起来,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生在日常的实践训练中会潜移默化的增强对职业的认识或认同,并且培养起走向社会的信心。学生在车工实训课程的实践中,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与缺点,并且可以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加以改正并且进步,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也会潜移默化的用职业要求的素养来要求自己,从而不断地发展,取得飞快的进步,为以后的职业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课堂教学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并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明确专业定位,同时应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科学的设置课程,体现车工实训的针对性,并突出实用性。
二、中职车工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
中职车工实训课要求教师设计丰富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并扮演好教学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车工实训的学习环境
能否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尤其是对车工实训课程来说,一个安全的、开放的实践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车工实训教师,我认为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科学、安全、开放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车工实训课程中,教师要给学生配备专业的工作服、工作帽以及防护眼镜等必备的用品,并且将安全操作的守则印成小册子分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学习,鼓励背诵和随身携带。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授课方式,例如,让学生扮演企业工人,并支持学生对自我角色进行定位性的评价,督促学生以企业工人的身份参与到车工实训课中来,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同时,学校也应该建设一些设备展览室,并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设备的构造及工作的原理,从而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同时与企业建立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从而对车工实训课有更深刻的认识。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并且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而,创设安全、开放的车工实训学习环境至关重要。
(二)根据社会需要调整课程内容
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决定了职业内容的多变性,因而这也就要求学校的教育要适时的调整内容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作为一名车工实训教师,我认为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把握现实职业环境,通过多方面的调研与讨论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实际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课程内容,新内容要突出显现车工实训课程的职业性、应用性和针对性。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按照实用、够用、先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创新,重新筛选课程内容,建立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计划,并依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合理安排融入现代机械加工技术,以学生能独立进行产品机械加工为目标,并提高实习材料运用的效率。调整的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又要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只有这样车工实训课的教学效果才能发挥到最好。
(三)做好课堂教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实训课程的目标与要求。作为一名车工实训课程教师,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内容,了解不断变化的社会职业动向,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在课程开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实训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等都需一一查点清楚,并有应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利用好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将一些具体的操作步骤通过视频播放给学生,并把分解后的操作过程向学生进行讲解。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和解答,要学会观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及时的向学生提出建议,以便在下次的实训课程中改进。
总之,车工实训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地配合和学习,只有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才能把这门课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第五篇:中职机电类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机电类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运用了“一条主线、三个层面”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对实践教学评价实 施过程中具体的操作形式、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机电专业
实践教学
评价方法
一、实践教学评价理念
1.实践教学评价应体现职业素质培养。传统的实践教学评价沿用理论教学评价模式,采用百分制或五级等级制进行评价。但对于一些技能要求强、生产性特点明显的训练项目来说,则与.职业要求相去甚远。如加工一个零件,企业以各道工序均达到图样要求为合格,因此,我们也采用了以正确完成多少个零件作为评价标准(在操作时间上不同于企业定额)。根据图样要求,通过编制数控加工工艺,与同学讨论加工工序的集中或分散的策略,工艺制定的分工与配合,选择刀具与夹具,编制加工程序,加工,程序的调试及数控设备操作,加工后零件的测量与总结等实训过程,对学生进行实践评价,受到企业的肯定。其评价侧重于过程,但也对零件加工提出了生产性要求。这类评价方法的重点是知识综合运用、技能发挥、师生及学生之间沟通与协调情况、创新意识等,体现了职业要求,使学生的训练态度、成本意识等职业素质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2.实践教学评价应体现以生为本。实践教学评价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并形成能力,评价方法的采用要以中职学生认知规律为依据。所以,我们采用了快频小步、分散难点的办法采进行实践教学评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受到激励,树立自信心。
二、机电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我校机电类专业通过多年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条主线、三个层面”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一条主线”是指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三个层面”是指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支撑。通过三个层面的训练,使专业技术综合能力得以实现。
三、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
在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方法上,我们采用绝对评价法、过程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来评价每个学生在实践项目中学习与训练情况,激励学生更好地掌握能力目标,发挥调节教学活动的功能。
所谓绝对评价法是指教学评价的标准源于企业生产一线的生产性标准,并结合机电类专业的课程目标,制定出其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应用绝对评价法的目的是体现职业要求.,使学生的训练态度、基本技能和成本意识等职业素质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所谓过程评价法是指教学评价的标准源于企业技术型人才在完成某一生产任务时所应掌握的程序性知识和相应的技能。其教学目标是综合先前学过的机电类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项目训练积累经验,从而形成某一方面的专业能力应用过程评价法的目的是检验某一方面能力所掌握的程度,重点在于其综合性和系统性。
所谓综合评价法是指综合运用绝对评价法和过程评价法来实现机电类专业高年级学生综合训.练项目的教学评价。设置综合实训项目,为实现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创造了条件,其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1.实践教学评价方法运用的评价工具。在机电类专业的教学评价中所采用的评价工具是多样化的,常用的评价工具有:行为观察记录(实践的参与、遵守纪律、遵守安全规则、与人沟通合作情况等)、交谈法(口试、讨论等)、技能实演(仪器设备操作、工件制作等)、实践报告(提交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各类设计与工艺报告、自评报告等)、各类测试(书面答卷、排障测验、软件使用等)。这些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能更全面地评价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所掌握的实际能力。
2.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
(0基本技能操作训练考核采用绝对评价法。
基本技能训练的课程内容一般是机电大类专业的入门技能内容,通用性较强,基础作用明显,其最终考核应以绝对评价法为主。因其评价目标具体、清晰、可操作性强,并与企业生产一线岗位的简单生产任务吻合,所以采用绝对评价法,可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工程技术意识,有利于后续专业教学的开展。如电工电子实训的评价要求如下:
①理解锡焊操作规程要求和元器件、导线的装配工艺要求;
②掌握电阻、电容、电感元件识别与检测技术(元器件容量或大小的认读,以及性能好坏的检测鉴别);
③晶体管的仪器检测(熟悉并会使用丌1型晶体管图示仪);
④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术(能正确识别与判定元器件的正负极性、晶体管的引脚,保证焊点的质量和美观);
⑤按照厂标进行超外差收音机的整机装配与调试(通过整机的装配使学生巩固锡焊、元器件检测和装配及整机的装配技术)。
电工电子实训的评价标准见表1所示。
(2)专项技能实训考核采用过程评价法。专项技能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专业中某一部分技
能,通过实习实训,学生能逐步,了解各个技术环节的衔接、信息的获取、工作过程中人员之间的配合与协调等,从而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运用的逐步深化。在这类实习实训中采用过程评价法是恰当的,如机械制造工艺综合实习的评价要求如下:
①工艺方案设计能力审评; ②零件工艺规程编制能力审评; ③运用资料能力审评;
④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审评;
⑤夹具设计图纸与说明书的完成情况审评; ⑥答辩。
机械制造工艺综合实习的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项目
工艺方案分析和理解能力(外厂工艺实习中)零件工艺规程编制能力
运用资料能力(信息获得及处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工艺与夹具·、制图规范、公差配合、技术要求等)夹具设计水平、图纸与说明书的完成情况(设计进程、图面质 量、书面表达等)其他(纪律遵守、群体协作等)答辩(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应变及口头表达等)
(3)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考核采用综合评价法。
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实训(含毕业实践)是将若干门课程内容(知识、技能),通过实训项目进行有机整合,从实训过程中积累经验,实现对学生专业技术方面的综合训练。这种训练基本上与企业生产一线的真实生产任务相吻合。因每个实训项目占用较多时间,对仪器、设备、场地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获取的信息、与其他方面协调的范围也.较大,实训过程及实训结果的评价则应考虑多方因素,故应采用过程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促进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如数控加工综合实训的评价要求如下:
①审评对工作现场环境、数控设备、各类工艺装备、数控设备的各种技术资料等的熟悉程度;进而审评对数控机床(含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结构及组成部分、各技术参数等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数控车床的主要技术规格、自动回转刀架、控制面板、特有编程指令格式等的熟悉程度;
②自动编程加工、数控设备程序调试、数控加工调整的专项技术能力的审评;
③常见工艺装备的应用能力的审评;
④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数控程序编制、数控加工调试等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审评;
⑤根据生产图样要求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质量检测能力的评审;
⑥编写技术文件、独立撰写实训报告等的基本能力的审评;
⑦劳动态度、纪律及安全文明等方面的正确观念和意识的记录与审评;
⑧团队协作精神,与其他成员的协调能力的审评。
数控加工综合实训的评价标准如下表3所示。
─────────────────────
│
·
项目
·
│ ├──────────────────────────┤ │组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 ├──────────────────────────┤ │数控程序编制
│ ├──────────────────────────┤ │数控加工调试及数控机床操作(按生产图纸要求检验所加工 │ │的零件)
·,│ ├──────────────────────────┤ │实训出勤与遵守纪律情况与协调工作情况
│ ├──────────────────────────┤ │答辩(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应变及口头表达等)
│ └──────────────────────────┘·
四、实践效果
对学生综合测评成绩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设计考试项目,采取动笔、动手、动口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以便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质量。在实践教学评价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表现在:
1.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1)促进了学生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品质的提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o”我们对06、07届机电类专业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关于学习兴趣是“增强了、差不多、降低了”的调查,回答是“增强了”的学生有82%。
(2)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快速提高。通过专业技能操作训练的广泛开展,机电类专业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大为提高,已有一部分学生达到了“一人多证”,甚至还涌现了一大批技能操作尖子,他们在一系列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对校内广大学生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起了推动作用。
2;学生就业率明显提高
学生就业率显著提高,毕业生的质量更为贴近人才市场需求,毕业生就业逐渐转入良性发展轨道。近两年来机电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8%以上,其中75%以上就业一次到位,50%以上的学生自谋职业成功。
”
[参考文献]
¨刁郭东平.校本发展:21-~'纪教育理念。成才导寺艮,2000年9月30日.
F2]蒋国平.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析.职业技术教育,2004(11).·
F3]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F4]单嵩诫.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 职业技术教育,2006(9).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