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
浅谈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
金 玲
(洛阳市财会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目前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实践体系缺乏系统性、实践手段存在落后性、实践环节忽视技能性等问题,教学改革建议一是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确立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二是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团队教学法”,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三是建设好会计实验室,完善实验层次。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
【关键词】会计 ; 实践教学; 存在问题; 改革措施
目前,会计教学正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为了培养更杰出的会计人才,会计教学越来越关注实践环节。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在会计主干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1、实践体系缺乏系统性
中职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实践内容应该从基础会计开始,到纵深的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再到横向的税收等内容,进而实践具有综合性的实验,形成从摇篮到墓地并呈螺旋式上升的整个会计课程实践体系。但现在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多是基础会计的内容,浅尝辄止,或再深入一点的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实验,而其按岗位和实际业务处理的防真实验却没有开设。
2、实践手段存在落后性
随着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般学校都建有会计实验室,但实践教学主要以集中式的手工记账为主,而且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由教师讲解或演示再由学生实际操作,实践内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账簿种类有限,业务范围狭窄。会计电算化模拟一般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另外,会计教学手段仍是以“教案+粉笔+黑板”为主,运用多媒体教学也较简单,技术含量低,多为文字,效果不好。
3、实践环节忽视技能性
现实社会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希望新吸收的会计人员能立即进入角色,开展工作。但是在会计的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点钞、装订凭证、装订账簿、电算化操作等等,使得学生毕业后并不能立即走向岗位,胜任工作,因此就形成了“供给”与“需求”相背离的就业状况。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
如何提高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效果始终是教育的难题。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也为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精神》中指出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要围绕培养既懂一定理论又能动手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这一中心而进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劳动者。要根据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需要,不断改善实验和实习教学条件,采用多种方法改造和更新实验设备,提高实验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实验和实习条件。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的结合,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针对会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以保证会计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保证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
1、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确立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每个学生应根据自身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实践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出来,将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作为实践教学的子项目列入教学计划,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目标。
2、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团队教学法”,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
如何解决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团队合作差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实践教学的一个难题。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引入“团队教学法”是一个较好的解决途径。学生可以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综合性问题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项目,结合各相关学科的学生 2
组成一个团队去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一是实践内容来自实验,真实、可信且具有实际意义。二是团体成员可以优势互补,又可以相互启发,开阔视野。三是可以增强团队意识,融洽关系。
3、建设好会计实验室,完善实验层次
会计模拟实验是会计实务与会计综合练习题相结合的产物,是会计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飞跃。当前,主要建设好二个层次的会计实验室,以完善会计实验层次和内容,包括:①手工模拟实验,含基础会计实验和专业课程实验。一般采用真实资料,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设计,通过模拟的记账活动,将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实际操作一遍,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达到“了解会计实务,提高会计实际操作水平”的目的。②电算化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是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通称,会计专业不但在理论教学中应开设有关计算机知识和电算化会计等课程,在实践教学中也要体现这一趋势,进而推广到全部会计主干课程上。③会计实践教学与会计实务界的合作。会计社会实践教学离不开实践基地,要加强教育界和实务界的交流和合作,形成人才和资源整合的机制。
三、会计专业实习的实施和管理
会计专业实习是会计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也把参加实地实习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首选。但是由于缺乏实习基地、实习经费紧张等种种原因,许多学校往往采用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这种“放羊式”分散实习,造成实习环境差别很大,有的能起到实习的作用,有的则很难保证实习效果。因此,要加强对会计实习的实施和管理,必须创建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分散式实践教学体系,1、事前计划
事前计划主要是指制定详细的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日记,实习报告要有具体的量化考核办法。由于分散实习的特点,决定了实习教学大纲必须事先确定实习目标,并且要有可操作性,一般包括二个方面要求:①基本情况。要求了解该单位的性质、所属行业、组织形式、发展历史、组织结构、职工人数、规模大小、产品类型及产销情况、关联企业等基本情况,并通过调查表的形式,拟定调查提纲,制定调查计划,记录调查结果;②会计制度。要求对 3
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和会计政策、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运用、以及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人员素质、会计岗位设置及主要职责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在学生实习时,指导教师到实习现场,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但在分散式实习情况下,事中控制难度较大,可以要求实习单位协助指导、管理和考核,并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日记,以建立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实习机制。
3、事后考核
事后考核是在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和成绩评定是重要的事后监督环节,包括:①学生提交所在单位的实习综合鉴定一份,以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②学生提交实习现场记录即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各一份;③进行经验交流,畅谈实习体会的过程,在答辩中师生共同探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办法;④总结评定,确定成绩,并进行实习总结。总结前可先拟定调查表,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效果、问题进行归纳,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定性结论,以改进今后实习指导工作和理论教学工作。
这种分散式校外现场实习不同于集中的模拟实验,指导教师要想了解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难度很大,甚至不可能。因此,事中控制不是分散实习的核心,其核心在于实行目标管理,通过事前的计划和事后的考核来引导和约束学生,以保证实习的质量。【参考文献】
[1]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12).[2]底萌妍.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会计教育改革研究——如何通过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J].会计之友,2007,(21).[3]裘益政.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财会通讯,2008,(7).[4]阎达五.面向21世纪会计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7 4
第二篇:加强中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构思
加强中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构思
宝应职教集团 徐静静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挑战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当务之急是切实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在充分发挥传统会计教学方法与手段作用的同时,需要普及问题讨论及会计案例教学,加强会计实验室建设,加强会计模拟实习资料的仿真性设计,不断发展和完善计算机辅助教学。
【关键词】案例分析:会计实验室;仿真性设计;社会实习;
社会经济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会计核算,更重要的是会计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厂长、经理,已充分认识到优秀会计人才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社会对会计人才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掌握会计理论及相关的知识,而且要懂管理,会决策。然后实际情况却是:我国每年不少大中专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会编制记账凭证,不会记账,不懂得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要求,管理、决策、分析更是无从谈起,可见掌握会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实践性教学有利于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正视现实,我们的会计实践教学亟待改革。虽然近几年也不断探索实施了一些新的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但大多流于形式,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笔者主张,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对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
一、普及问题讨论及会计案例教学
传统的会计教学过多地强调讲授和作业的重要性,只注重于传授和吸收知识,而忽视应用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中职校专业教师应多组织学生讨论,以陈述问题的方式来介绍这些知识,把它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问题置于未来情景中,寻求最好答案,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作为教师,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前,应广泛收集材料,精心设计,力求所选资料具有代表性、全面性、合理性。使学生能在讨论中开发智力,提高其吸收知识、探索知识的能力。案例分析就是通过对一个个会计案例的解剖分析。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与理财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案例能使学生进入管理“现场”,充当一个“角色”,有比“旁观者”更深的体会。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无疑有极大的帮助。案例分析教学还能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案例分析教学所需教学案例,主要靠教师的日常收集整理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或由企业提供,或从其他有关资料获得。例如,要解决目前会计实践重核算、轻审核、轻监督、轻分析和不重视管理的现状,可以在准备的资料中,有意加入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原始凭证,如假发票、违规提取现金及纳税申报表中故意隐瞒应税所得额等,也可故意设置一些凭证要素不齐全或手续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如在发票中大小写金额不同、报销凭证中无经手人或证明(验收)人签字等等。用这些外露或隐含的有问题的资料,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挖掘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并及时处理。
二、加强会计实验室建设,充实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各财经中专校大多设立了会计实验室,为配合教学的进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会计实验室的建设离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仅停留于手工记账程序上,电算化会计尚未普及。对此应在电算化会计课程和手工记账实验之后,增加电算化会计实验课,这要求有配套的教程和软件。二是会计实验的项目单一,大多仅局限于工业产品制造业,其他行业会计实验均未涉及。我们不妨在完善会计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将实验项目划分为必修和选修项目,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学习。三是缺乏专职的会计人员,实验室管理不规范,提高实验室的使用频率后,实验设施应有专人管理,使实验室建设走上健康之路。
三、加强会计模拟实习资料的仿真性设计
会计模拟实验室设计既要寓学生所学的理论于实验中,又要与客观的实际与会计实务相符合,即具有仿真性。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立是尽量接近真实的仿真性实验教学基地,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是在学校里为学生提供与下厂、下店同样的实习环境。一座会计模拟工作台就是一个会计工作岗位,仿真设计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验主体的仿真性。会计实验教学应和企业多加联系,了解企业的各个环节和运作模式,使我们虚构的会计主体“XX公司”或“XX企业”这一会计主体的实验内容既有全厂的概貌,又有生产流程、产品品种、人员、工资、进货渠道、销售对象、开户银行和纳税情况等各种详细资料。二是实验资料的仿真性。这也是区别于以往“大习题”、“模拟实验题”的主要一环。会计模拟试验资料的仿真性如何体现?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相关教师联合编制一套从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的较全面、系统的业务,也可以把与学校建立校企关系的某一企业某一阶段的业务从数字上加以改动,或将企业某些阶段的业务在实务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这一阶段,可在模拟实验室设计会计模拟主体、模拟现场、模拟“机构”,让学生分组,分别循环扮演会计部门中的不同角色,按会计工作程序进行综合训练,力图使实验内容与实际业务尽可能接近,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四、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开展必要的社会实习
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只是理论知识,尽管通过上述途径可以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但毕竟还是纸上谈兵。因此社会实习应得到加强,学校应积极探索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与社会上的企业联营,建立一批协作单位特别是与企业单位协作,也可与会计事务所联合,让学生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去锻炼、实习,或学校开办企业。目前各校采用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模式,学校可与校办企业或后勤集团公司联系,吸收部分教师和学生参与日常管理,运用所讲所学知识对企业随时进行诊断和剖析。校办企业与社会其他企业不同,与学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管理,即为企业节省了人工费用,又使教师和学生有了锻炼的机会。
五、发展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生成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来传送教学信息,从视觉、听觉上以生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在我国发展很快,并迅速在各校普及,但多媒体的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有些课程教学效果甚至低于传统教学,与国外高度重视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相比,我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用了计算机就是多媒体,头脑里没有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辩证认识;二是只对多媒体的外形表象感兴趣,而忽视了多媒体的内容和功效。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只是简单地将教材内容从书本搬到屏幕,而不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相应教学方法的要求去制作;有的教师在使用课件时,用的是现代媒体,但教学方法依然是旧式的“满堂灌”,如此等等。这不仅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初衷,使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更重要的是影响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会计人才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应不断学习国外成功有益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加以改革,同时还要注意不断创新,以最快速度提高我国教育教学效果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光远等.会计教育目标之我见[J].会计研究.1999,(9).45 – 50.[2] 李心合.论会计教育目标[J] 会计研究,1998,(3).1– 6.[3] 郭强华,邱芸.全国十四所重点大学会计教学现状评估及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J]。财会世界2001,(6).[4] 钟田丽等.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本科生‘3 + 1 制’ 教学改革的构想[J ].全国高等工科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委员会99’ 年会论文,1999,12-15.
第三篇:中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的探讨
中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是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突出实践操作应用能力。会计基本技能是财经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操作性较强、活学活用的课程,传统的会计基本技能课程主要包括珠算、点钞和计算器的使用三大部分的内容。结合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及教学经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效果及教学改革等方面谈谈自己一些看法。
关键词: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
一、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分析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应往届初中毕业生,他们的特点是年龄偏小、基础较差,知识面也较窄,对财经和经济领域的知识较缺乏,厌学情绪严重,特别对会计基本技能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甚至认为很简单,等走向工作岗位自然就学会的思想。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干得好,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中职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师资力量较薄弱,课程内容更新缓慢,教学内容滞后,课程结构单一,专业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互脱节,教学方式呆板等弊端,由于经费不足有些中职学校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同学认为只要掌握好会计知识就行了,会做账就可以了,甚至有些教师也是给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而在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时的动手能力远远达不到企业岗位的需要。有些甚至连点钞基本知识都不会。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基本技能是每一位会计基本技能教师和学校所关心的问题。以点钞课为例,刚开始接触时,学生对点钞课充满好奇、充满期待,但等掌握了单指和多指的点钞指法和计数基本技巧后,学生满足于会,不追求精,也不会追求准和快,甚至有些学生认为现在有点钞机学这个无用等情况。
三、紧扣会计改革和发展,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实践性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和提高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呢?本人认为应要紧扣会计改革发展方向,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式是搞好会计基本技能教学的关键。
在珠算课程教学中(1)强调加减,减少乘除。传统珠算技术的教材内容包括了加、减、乘、除四大部分的内容,而我们新编的教材和备课中主要介绍了加法和减法部分,减少乘法和除法部分。因为珠算技术加、减的运算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较为广泛,利用珠算来乘除的较少。
(2)运用“规则”进行讲解。在珠算加、减法运算过程中充分利用“凑数”、“补数”和“尾数”的对应关系,要摆脱利用加、减法口诀运算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花时间去背加、减法的口诀,而是轻松利用凑数等数的对应关系来进行运算,让学生灵活运用珠算。
在书写的教学中(1)运用仿真发票教学,熟练练习。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服务业,商业,旅游等行业仿真的原始凭证如:发票、差旅费报销单、转账支票存根等等。可以让学生接触仿真的原始凭证,潜移默化中为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同时也使学生直观感觉到学珠算在实际工作中是可以运用到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的互动,创设情景教学,如:学生作为一名出纳人员,业务员来报销差旅费时,该如何核对票据的金额?通过分组讨论,分组竞赛等方式,在班中形成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3)自制凭证,加强练习。在介绍完加减运算后,我们加入企业自制的原始凭证,如:工资结算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计算表等等,让我们算盘运算与实务结合起来,使学生仿佛置身企业中,增加学生学习技能与会计知识的信心。
引进“传票翻打”新技术。旧教材主要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这种方法单一,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传票翻打技术是会计基本技能新的项目之一,通过学习该技能,让学生利用小键盘对数字准确、快速的录入,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当中全真模拟计算机实际操作,提高学生数字输入的准确率和速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所学过的会计基本技能采用小组竞赛法来检测学过的实操技能,让学生担任评委进行评比,并归纳各组的长短处、优缺点,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培养了协作精神。
总之,在推进课程改革和实施的过程中,职业学校对会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应是“重基础、重实务、重技能”,让学生一就业就能达到顶岗的要求,进一步创新观点,破解难题,总结经验,推进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学工作,以新课改催发新生机,努力开拓会计专业各项课改的新局面。(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南昌校区)
参考文献:
[1] 《教育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2] 孙明德、卢云峰.《会计基本技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校本教材《会计基本技能》
第四篇:中职会计教学改革初探
中职会计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基层劳动者;而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员。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必须以中、小企业经营活动内容为依据,熟练运用基本会计技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顺利走上就业之路,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本文从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三方面对中职会计教学提出几点思考,希望对我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职会计;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财会专业学生,其岗位层次为:中、小型企业会计核算员,银行出纳,商业及服务行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因此,中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在熟悉会计核算之外,还应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点钞术等技能。然而,多年的会计教学让我痛心,我们的毕业生到单位之后,极大多数学生感觉非常茫然,觉得什么都不会,甚至连记账凭证都无法正确填写,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会计教学改革。
一、教学现状
(一)学生文化水平不高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时初中毕业生,而且是文化水平较差的那部分学生,他们不仅行为习惯差,而且特别厌学。因此要想要这样的学生真正学好会计,老师们的困惑时可想而知的。很多学生到毕业时连会计科目都说不出几个,更谈不上独立完成会计财务处理,如果继续这样的会计教学,我们的教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二)专业课程太多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实行的是2+1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顶岗实习1年,而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很多,学生要在2年的时间学好这些课程,的确有很大的难度。特别像《财务管理》、《统计学》、《市场营销》这些课程,空洞理论、方法太多,要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学生不感兴趣,这与我们一直提倡的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不相符,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三)学生动手太少
正如上面所说,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太多,由于条件有限,学校没有提供学生练习的模拟实验室,很多课程教学只能停留在教师填鸭式灌输,老师只能用配套练习题来练兵,即使会计电算化教学,也没有专门的计算机房,更谈不上校外实习基地。因此,会计教学,很多时候都是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在黑板上讲,学生死记硬背,很少进行完整的账务处理,学生到了具体的企业,很多业务都显得束手无策。
(四)教师专业水平不过硬
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课教师,有部分老师缺乏实践经验是毋庸置疑的,大多数学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的出现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上脱离实践的现象。
二、教学改革
(一)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应让他们知道:会计工作不仅要求会计水平,而且还应注重职业道德培养。会计人员应基本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准确严谨,反映事实;廉洁奉公,不谋私利;钻研业务,不断进取。因此,学校应把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否则,我们会计教学改革就无从谈起。
(二)根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正如前面所说的,会计课程太多,没有突出中职学生教学培养目标,虽然我们期望学生多学专业知识,但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社会阅历很少,根本无法理解。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分成几大模块:1.基本技能:包括珠算技能和点钞技技术,主要让老师组织学生练习并取得实际成效。2.记账技术,《基础会计》、《中小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教学科研让学生初步了解会计的相关知识,并熟悉会计的记账方法和财务处理程序。《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是专业核心,具体讲解会计各项资产,负责和费用等的账务处理。《成本会计》主要讲解品种法和分批法。3.会计模拟实习,学校应编制实习教材,让学生完整、系统的进行账务处理。4.会计电算化操作。
(三)提高专业课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专业课教师必须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会计核算都较为熟悉,并要亲身实践,才能准确领悟新的会计准则,把握教学知识。可采取以下措施:对未经过实践锻炼,动手能力差的教师,派到业务部门,企业等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创造条件让会计教师平时经常到一线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会计循环各个阶段的务实操作,并能够解答会计循环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中一些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鼓励专业课教师去考注册会计师,会计师等,提高自己的会计综合能力。
(四)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对企业缺乏系统的了解。要学好企业财务会计必须要让他们了解中小型生产企业的经营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经营活动按照会计核算方法记录下来。为了让他们建立企业的概念,会计专业学生在上企业财务会计这门课之前,教师应安排学生到中小型生产企业参观,如:企业的性质、类型、产品、经过几道工序等。通过他们自己去了解,在头脑中形成企业的概念,教师在讲解企业财务会计时,尽量以他们参观过的比较熟悉的企业为例讲授,他们就会产生联想容易掌握。
(五)组织学生进行技能比赛
会计专业可以组织珠算、点钞、手工做账、电算化会计等技能竞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熟悉业务,提高技水平。老师们常常抱怨中职学生难教,学生学习习惯差是一个因素,但更多是我们该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组织技能竞赛就是一种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很好的方式,通过赛前特殊训练,师生都会有很大收获,同时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更大程度的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我们的教学要以社会的发展为背景,服务于社会为宗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为一名财会专业课教师,我将不懈努力,勇于开拓,寻求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
第五篇: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范文模版]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 随着ERP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也把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必修课,或作为一个分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应立足实际,不断探索教学实践,实施有效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会计电算化教学 教学改革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中职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时感到非常困难,学习效果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如何最大限度地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让学生能在三年学习期间掌握好这一专业技能?这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挑战。中职学校在组织会计电算化教学时,应立足学生实际与企业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客观分析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存在差异的原因,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组织有效教学,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上岗,胜任岗位需求。
一、会计电算化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与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在知识链上出现断层,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难度。
三年制中职,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般为一年级一半学基础文化课一半学专业理论,二年级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三年级进行专业顶岗实习。对会计专业的中职生来说,学专业理论的时间实际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一般只开设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与计算机基础,因而专业知识体系不够全面。而且大多数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也是较浅显的。按这样的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让他们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就精通会计电算化,能熟练操作财务软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与系统维护的教学目标,显然是很困难的。
(二)专业课程安排不合理而带来教与学的不协调。
专业知识的学习应循序渐进,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关于如何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组织会计核算与监督,完成财务目标的课程。从知识学习的时间顺序上来讲应该是先学习相关会计专业课程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再来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由于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半,不可避免地造成多门相关课程同步教学,实际上这就忽视了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关联性,客观上造成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之间产生极大的不协调性。
(三)现有教材难度深浅不一,配套资料过于简单,实用性不强。
目前,市场上会计电算化教材版本不少,但很难找到一本适合中职生学习用的好教材。对中职生来说,其适用的教材编写要求知识全面,体系完整,但理论不宜过多过深。配套演练资料要根据企业会计业务过程予以模拟化,业务操作要体现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能真正体现对会计实务的模拟。而现有的大多数教材存在理论讲不透、实务讲不精、实训不连贯、模拟不全面等弊病。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融合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也是一[视野咨询 ]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客观上讲,中职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够,面对内容多元化,业务流程及软件功能复杂化的电算化会计学习普遍感到十分困难,甚至无法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仅靠一张嘴,一双手,一支笔,一本书来组织教学,肯定是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
在多年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只要能正确认识到传统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创新教学改革,中职学生是能达到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的目标的。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增强教学效果。
(一)着眼实际,开发会计电算化校本教材。
要精通会计电算化,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计算机基础等基础性课程,还应学习FOXPRO、SQLSEVRER数据库系统、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原理及方法、电子商务、网络财务等课程。
(二)科学安排专业课程教务进程,注重专业知识点学习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专业课程的学习,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基础后拔高的进程。在教学组织上要合理安排各学期专业课程的学习,适当调整个别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把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时间的跨度放长些。避免因集中学习,造成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
(三)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一般有案例法、演示法、讲授法、实验法、逆向思维法、作业设计法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为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笔者非常推崇分组自主讨论式教学,此法重在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在实验操作与分组学习中让学生做老师。虽然学生在操作与演示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错误与问题,但这恰恰是解决学生学习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集体讨论、集体纠错,不但可以加深全体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而且通过解决方案的提出可以让学生掌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提高学生操作财务软件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总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注重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紧紧围绕培养企业所需的电算化人才这一目标去组织实施。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更应立足学生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学生不但能熟练操作现有的财务软件,而且能掌握一些财务软件开发的原理,具有一定的应对财务软件维护与升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金华.创建技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成功·教育,2008,(4).[2]高太平.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几点改革措施.现代企业教育,2008,(2).[3]李举芝.《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会计之友,2008,(2).[4]孔荣华.基于ERP视角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5]秦莉.浅探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企业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视野国际财务管理咨询021-65980171
http:///
企业管理软件|全面预算系统|全面绩效考核系统(021)65989959
http:///
五金配件|船用配件|电源器021-6351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