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职化工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中职化工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当前,兴山县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磷化工基地,而相应的支柱企业湖北兴发集团也在全国率先走“矿电磷”一体化道路,实现区域资源优势与磷化工产业优势的有效对接,要实施这一战略,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兴山县职业教育中心加大了对化工工艺专业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夯实技能教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化工专业;课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241-02
一、曾经面临的困惑
1.专业教材内容陈旧,不符合兴发集团的生产需求。化学工艺开办之初,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高职的,甚至是本科的教材,内容多偏向于传统的无机盐工艺,重理念而轻实践,致使我校学生学习吃力,而到了企业极少能用到在校所学过的知识,毕业生需要重新培养才能从事生产。
2.教师的素质偏低,不能满足指导学生实验实习的需求。最初化学工艺专业的教师一是从各初中选聘的化学老师,教学中习惯于强化基础理论知识而轻实验操作;二是从高校选招的大学生,在教学中缺少经验,不能把握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的衔接。
3.基础设施落后,不能为正常教学服务。过去的中职教育一直不被社会重视,财政投入少,实验室只有常规药品和器材,没有配套的实验设备,80%的实验只能是在黑板上讲而不能真正去做,致使学生动手能力极差。
4.生源质量较差,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中职生源主要来源于中考末上普高的初中生,少量的高中毕业生,甚至还包括极少数小学毕业的农民,生源无质量保障。
二、我们的对策措施
1.利用企业资源,加强师资培训。为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我校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措施:一是定期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生产,6名化工专业课教师在寒暑假走进兴发集团的磷化工车间去当工人,向企业的工作人员学习,熟悉和了解不同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填补教师的实践知识,使课堂教学富有活力而不是照本宣科;二是积极争取各级培训,聘请兴发集团高级技术人员到我校授课。如兴发集团高级工程师周勇、李少平等到校讲授我县磷化工发展战略及生产工艺。授课期间化工专业课教师与化工专业学生一起听课,并公开教师的听课笔记进行评比。
2.深入企业调研,自编校本教材。(1)适当减少了文化课的比例,增大了专业课的比重。语文由原来上五学期减少为上三学期,数学英语由原来上四学期减少为上两学期,而相应地增加了专业学科的比重,专业学科中的实验教学成为考核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重要权重。(2)自编校本教材用于教学。为适应兴山县经济发展战略,对接兴发集团的磷化工发展,化工专业课教师与兴发集团磷化工高级工程师一起编写了系列化学工艺教材。
3.积极引进企业资金,强化实验教学。学生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合格一线工人的重要途经之一。学校不断完善实验设施,先后争取兴?l集团资金250万元兴建了四个标准化实验室,即基础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化工工艺实验室和化工原理实验室。有了这些实验设备,学校对专业课教师明文规定:化工基础课的实验学时必须达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化工专业课实验学时必须达到二分之一以上,完全从设备和学时上保证了实验的需求,完成了学生和工人的对接教学。
4.实现学徒制,强化生产实践。兴山职教中心打破以课堂为中心和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向“工学交替”的形式转变,将课堂搬到生产车间第一线,进行内容多样化、形式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化工专业学生每个人从进校开始就要在学校和企业领导的安排下,都会在兴发集团的境内企业认一个师傅,每学期都有十五天以上的车间实习,学生到了企业进入车间以后,立即跟随企业师傅,先聆听工人师傅细心的讲解,并认真做笔记,并不时提出各种问题,能够更快了解生产流程,最后在“做中学,学中做”,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还让学生把书本知识迅速转化为实践知识,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5.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根据我校对兴发集团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调研,依据兴发集团产业的分工和发展方向,经过多年的努力教学做到了“四为”:即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以产教结合为纽带。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学习、实践以及实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方案,按自己的想法实际操作,每个人都可以有各自不同形式的成果,不用限制学生思维的统一的模式和评分标准去评价学生的成果,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并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6.改革评价方式,强化技能教学。我校大胆废除传统的笔试评价方式,把学生的总评成绩分为三块:一是平时成绩占20%,主要考查平时考勤(5%)、课堂表现(10%)和作业完成情况(5%);二是实验成绩占40%,主要包括实验设计(10%)、实验操作(20%)、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10%);三是理论考试占40%,理论考试降低了纯理论的比重,增加了案例分析的比例,从而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开展各种各样的化工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技能竞赛活动分理论考试(20%)和操作技能(80%),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促使学生动手能力、操作技能大幅度增强,还让每个学生都找到了成功感,反过来增强了学习兴趣。
三、取得的成效
1.教师业务水平大幅度提高。兴山县职业教育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了“课内比教学提升教学水平、化工课题研究提升科研水平、专家授课提升综合素质”的三提升活动。教师也在编写教材、教法改革、实验实践中不断成长,涌现出了一大批“懂实践、善创新、讲方法”的优秀教师。现今6名化工专业课教师全都是双师型教师,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人,6名化工专业课教师都曾获省、市表彰。
2.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肯定。职业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职业的主观条件,是个人综合素质与本领的表现,是发挥出来的潜力。教学中大量渗透兴发集团的发展战略,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剖析,深入了解磷化工行业的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我校化工专业的学生愿意从事具体的化工生产工作,能够操作化工生产的各种机械,还能从事化工生产中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开办化工专业以来,学校已经累计为兴发集团培养了2000多名工人,其中有近1000人成为技术骨干,近200人成为企业的中高层干部,受到兴发集团的肯定。
3.学校受到社会的好评。兴山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化工工艺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化学工艺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级实训基地,并获得2011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经费预算140万元资金支持。学校以化学工艺专业为龙头,为县域经济服务,为兴发集团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办学成果显著,受到社会的好评。一是多次受到省、市、县领导的公开肯定,学校先后被评为“512工程”合格学校、省重点职业高中、宜昌市“文明单位”,被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经贸委联合表彰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二是与兴发集团长期校企联合,学校开办了兴发化工大专班,每年招生100人,毕业直接进入兴发就业;长期为兴发集团开展职工职前、职后培训,近三年来培训12期,共培训员工980人;三是群众反响好,初中毕业生报名进入职教中心学习踊跃,改变了过去招生困难的局面,生源的质量越来越高。
当前兴山县职业教育中心成功走出了化工专业教学的困惑,教师教得顺心,学生学得开心,企业用工放心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学校仍在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选择能给学生带来满足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技能,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兴发集团的用工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长萍.职业教育教学原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2]?⒘?顺.职业教育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Abstract:The current Xingshan County efforts to build the country's largest phosphorus chemical industry base,and the pillar enterprises in the corresponding Hubei Xingfa group in the first “power of phosphorus ore,” the road of integration,to achieve effective docking of regional resources and phosphorus chemical industry advantage,to implement this strategy,the need for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Xingshan County occupation increase the education center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hemical technology,especially solid skill teaching,not only training the abilities of students,more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Key words:chem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teaching reform;practice
第二篇: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王坤发
摘要:专业课教学改革事在必行。本文论述了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到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等诸多方面教学改革。关键词:改革、主旋律、力度、模式、结合。
专业课教学是传授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和专业技能主要途径。然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一直困惑各类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改革事在必行。笔者从事专业教学十几年,对专业课教学改革有些浅肤认识,想与同人们进行探讨与交流。
一、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专业课实践性强,抽象概念多,设备及工艺装备结构复杂。有些内容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表达,教学效果差。若把它放到实验室或工厂车间现场讲解,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计划的改革就减少专业课的课堂理论教学的学时,增加专业实训、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把教材中实践性强的内容放到实习、实验、课程设计中去完成教学要求。例如模具专业,冲压设备塑料成型机械中的典型结构放在实习或实验中对照实物讲解,模具制造工艺中的各种加工设备及工艺工装的结构和应用放在实习中现场讲解。冷冲模、塑料模典型结构分析结合模具制造工艺中装配工艺放在实验室对照典型模具进行拆、装,进行现场讲解。再如模具制造工艺中的工艺文件编制和冲压及塑料成型工艺规程的制订放在相应课程设计中去讲解分析。
课程系统的改革主要是二个方面,其一是把一些内容相近或联系紧密的课程精炼合并为一门课。如模具专业的塑料模与压铸模合并为型腔模设计,液压
气动与冲压设备塑料成型机械合并为液压传动与模具设备。把机械制造基础、机床夹具、模具制造工艺合并为模具制造工程学。这样既克服内容重叠引起学生厌学,又可避免因专业课衔接问题而造成学生系统学习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困难。其二是在一些专业基础课中渗透一些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没有接触到专业课前就受到专业知识的熏陶。例如,模具专业在机械制图课穿插模具总装图和剖视图的规定画法。在制图测绘综合练习时改变以前只测绘台钳或减速器,而测绘一付典型模具。又如在工差配合课程中形、位工差标注方法,可列举模具主要零件形位工差的要求和标注方法实例。再如材料学与热处理课程在适当位里插入模具零件常用材料选择及热处理方法等。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习惯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强调教材内容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课堂上讲得过多过细,没有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这样很大程度上限止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造思维的形成。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取代“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对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讲清、讲透,对次要内容略讲或不讲,留给学生自学、思考。具体做法如下:
1、贯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主旋律
在专业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和贯穿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个主旋律。即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例如,模具设计课主要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掌握各种成形工艺和成形方法的能力;编制成形工艺规程的能力;设计各类模具结构的能力;分析解决制品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的能力。再如模具制造工程课主要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选择模具零件表面加工
方法、拟订工艺路线的能力;正确选择加工设备、工艺工装的能力;编制各种模具制造工艺文件的能力;分析解决模具零件加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加大直观教学力度
观察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它既能丰富想象力,又能提高理论概括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传统的观察教学方法是来用模型、实物、挂图等进行教学,它具有局限性。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在专业课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把设备、模具结构图样设置成动态画面,以展示内部结构,又可把模具成形过程和模具零件加工过程设置成一系列静态画图,以展示它们内部成形和加工过程。例如冷冲模中冲裁过程和断面质量分析,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能观察到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等整个冲裁过程;同时还可演示不同冲裁间隙得到不同的断面质量。再如塑料模注射成形。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塑料融化、闭模、注射、保压、开模、顶出制品的全过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察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在寓教寓乐中学到各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3、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解与练习相结合是专业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在讲解过程中,精选授课内容,在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的同时,要着重介绍解题方法与思路。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在实际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如工艺尺寸链是模具制造工艺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工艺人员必须具备技能。要想达到理想效果,就必须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讲解过程中主要讲授工艺尺寸链如何建立,如何查找封闭环和组成环。解工艺尺寸链的难点是在于能否正确判断封闭环,因此要重点介绍封闭环的判断方法。并结合实例讲解判断封闭环的方法与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来用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讲解一种类型的尺寸链例
题,就让学生自主练习一次,或边讲边练。如讲完一道例题后,可改变零件的加工顺序,让学生另建尺寸链求解。再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答疑。
4、引导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有些内容如果用引导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能会起到更佳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现能动性和创造潜能。例如塑料模设计课中的分型面选择的内容是该课的重点和难点,它对制品质量、模具结构及操作和模具制造影响均很大。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采用引导和讨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讲授分型面内容时,先提以下问题:(1)什么是分型面?(2)分型面的基本形式有哪些?(3)选择分型面要考虑哪些因素?接着让学生观看有关分型面选择的教学录像片,使学生对各种不同形状的制品分型面选择有一个直现的认识。然后结合实物,模型进行讲授和课堂讨论。在讲授过程中重点讲解分型面的类型和选择原则。结合典型制品实例,讲解如何正确选择分型面。然后结合几种不同形状制品,让学生自己分析,选择分型面,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启发和总结。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能根据不同零件,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分型面。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向学生授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来消化、巩固、提高。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从以下二方面入手:
1、课程设计与专业实习相结合课程设计与专业实习相结合是在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前布置有关的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围绕着设计内容进行实习,收集与设计有关资料、数据、参数等。实习完成后,联系工厂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课程设计。例如模具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前布置冷冲模或塑料模、模具制造工艺等课题。学生在模具使用车间实习时,认真观察各种制品成形工艺过程和典型模具结构,成形时所用设备.收集与设计有关的资料,如压力机、注射机型号和技术参数,塑料注塑性能等。在模具制造车间实习时,认真观察各种模具加工设备;跟踪一付模具加工的全过程。收集与工艺设计有关资料。如各种加工设备的型号、技术参数;常用刀具、夹具、量具使用情况及技术标准;成形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切削用量选择等。这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带着问题,在思考中进行实习,在课程设计中又能结合工厂的实际生产进行课程设计。能达到实习和课程设计双佳的教学效果。
2、毕业设计与科研、生产相结合以往毕业设计多半是假题假做,或真题假做。毕业设计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就是采用真题真做法,即毕业设计的课题来自科研和生产一线,学生设计的东西又投入到生产和科研中去。这样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学生的聪明智慧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我院模具专业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江西消防器材一厂设计了几套灭火器冷冲模,被工厂采用并投入在生产中。模具专业一名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向江西农业药械厂提出唧筒注射模的改进方案(原模制品是水平放置一模两件,改进后采用垂直放置哈夫块结构一模四件)被工厂采纳,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得到工厂的高度评价。通过毕业设计真题真做不仅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走向社会的自信心。
第三篇:浅谈技校的数控车床专业课与实践教学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技校的数控车床专业课与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缪丽娟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8期
本文谈谈对数控技术专业课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培养目标
我校培养的数控专业毕业生必须熟练掌握普通机床设备的操作及专业课的基础知识,具有数控机床加工的工艺工装设计和编程能力,能熟练地操作数控机床进行产品加工,能够进行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也可以从事车间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
二、培养技能
1.专业理论知识方面
要求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制图、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CAD/CAM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2.技能方面
较好掌握普通机械设备的操作、金属切削知识、及工艺知识;要求具有熟练运用和操作CAD/CAM软件进行一般机械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应用能力,并且要通过CAD操作软件中、高级考试获得证书;具有熟练的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能力,并要取得数控车或铣、加工中心等中高级证书。
三、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在技校生中分中级班和高级班,中级班学制为三年,高级班学制为四年,一般最后一年到校外去实习。课时安排分三部分:文化理论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下面的课时及课程设计以中级班为例进行编写。
1.文化理论基础课程分配课时
我们每个专业的学生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都必须学习文化理论课(如数学、语文、英语、德育、计算机等),但从企业、毕业生和在校生三方来看,存在着一个主要矛盾:一方面是对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迫切需求,一方面是我们旧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不足。由此,无论是从学生自身、市场还是教育者,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终身发展,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表1是我校基础课程改革前后的对比。
龙源期刊网 http://.cn
2.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分配课时改革
机械专业基础课有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数控技术、CAD/CAM技术等,如机制图、机械基础等。由于技校生基础知识较差,对这些专业课照本宣科很多学生都没心思去学,学习专业课程主要就是与实践密切相关操作,很多专业课教师都要采用一些创新教学手段来教学,如采用实际场地及设备、多媒体教学等,想方设法让他们学懂,努力培养学生全面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对于一些主要专业课程,可增加或减少学时,以利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表2是专业课程改革前后的对比。
3.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分配课时
学习数控车床首先对普通车床操作要熟悉,因为数控车床是在普通车床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所以掌握普通车床的切削知识、工艺分析、刀具及几何参数、性能、切削用量等基本知识,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熟悉零件的工艺要示,能正确处理工艺问题。数控车床的编程结合普通车床工艺知识来编写,就是把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工艺参数、机床位量以及刀具位移量等信息,用数控系统所规定的语言记录在程序单上的全过程,再由数控车床模拟软件对程序效核的,最后由机床加工出零件。在以下表中的技能课程比改革前各相增加50个课时。
表3是数控车床技能教学分配课时。
4.教学效果
根据这几年来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改革后培养的数控车床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能同时胜任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的工作。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从我校招聘的数控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吃苦耐劳,品德较好,实践技能水平扎实。
(作者单位: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工学校)
第四篇:新形势下中职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中职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实用性、综合性人才,中职化学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实现了市场需求与人才发展方向统一的目的。对于化学教学课程的改革需要摈弃传统教育中的不足,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市场人才的需求进行的改革。通过中等职业学院的化学课程改革,为化学教育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提高了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化学教学课程改革中,会遇到一些阻碍因素,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院 化学教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071-01
随着互联网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积极的推动着教学工作的进步。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的开展中职化学教学,已经成为中职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将针对新形势下如何进行中职化学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化学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家长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极其重要。据调查,很多中职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都是由亲戚和家中年迈的爷爷奶奶对学生进行照看。学生得不到家长积极的教育,使得学生意识不到知识教学的重要性。还有一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这部分学生更加重视自己就业问题,想要尽力的为家庭减轻负担,更注重技术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使得学生出现极大的逆反心理,厌学的现象产生。由于家长教育因素,使得学生对于化学教学提不起兴趣。
2.出现学与用脱节现象
中等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应以人才的成功就业为主要导向,进行对中职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应注重的是人才实践能力,但部分中等职业学院这方面的意识不强。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实践的化学实验操作经验,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充分的运用到实践学习中。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于中职学生的成功就业就有重要的意义。中等职业学院对于培养实用型人才意识缺乏,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出现学无所用的现象。
3.课程教育理念趋于传统
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中,教育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被动的灌输知识,学生也习惯性的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产生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差的现象。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实践教学的内容,学会缺乏化学实践经验,出现理论高于实践的不协调状态。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缺乏主观能动性,缺乏实践操作的能力,缺乏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意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现阶段化学教学实践的改革方针和应对办法
1.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1)把翻转课堂应用到中职化学理论课程中,应把握好“用度”,翻转课堂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化学理论课程都适合用翻转课堂,比如《无机化学》课程中原子杂化轨道章节,内容抽象难懂,基于中职生的知识积累,学生在探究及自主学习中相对吃力,难免会产生畏难心理,打击学生积极性,故此类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教师需在课堂上借助微课或flash动画突破重难点。
(2)翻转课堂需要学生保持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中职生最大的特点是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而翻转课堂需要学生高度的配合才能完成真正的翻转,所以从学生入校就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及时跟进监督机制。
(3)诸如微课的“互联网+”模式创新了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但是教育资源的开放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抄袭”的空间,部分学生会剽窃其它同学的劳动成果,甚至会“依葫芦画瓢”。所以,既能满足教育资源开放化,又能体现学生反馈隐私化的类似“云课堂”式的APP软件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2.利用网络手段拓展学生视野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使得中职学生能够仔细的辨别信息。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应该积极的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手段,拓展学生的眼界。由于化学实验很多都是有毒有害的物质,不方便在教学课堂中开展。互联网便为中职化学教学提供了便利的资源。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查找化学实验资料,清晰明了的展现化学实验步骤,使学生能够安全直观的了解化学实验的奇妙,开拓学生们的眼界。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硫与品红反应实验时,教师便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视频搜索,将视频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给学生观看。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在试管中放入SO2,放入1/4的品红溶液通过震荡使品红变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特点,将无色溶液加热又变成红色说明遇热分解的现象。通过互联网形式能够有效的将实验步骤呈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好奇心,拓宽学生视野。
3.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评价制度
完整的教育制度对于学校的教育事业起到主要的作用,应在学校建立一个教师教育评价体系,对于教师教育改革的成果进行考核评估。通过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增加了教师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评价体系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于在化学课程教育改革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需给予一定的激励,增加教师教育积极性。作为教学成果的验收和就业岗前的准备,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学习评价体系,这一体系不能停留在宽泛的、无指向性的考量阶段,而应该实行严肃的、有指向性的考量,即通过考察体系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验收来分析学生在具?w岗位上所能完成工作的程度,这既是对学生就业前的严格把关,也是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总结和归纳。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迅速投入到工作当中,并且达到工作所涉及的要求。而这些在学校已经先期完成,减少了漫长的磨合,增加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通过对化学课程教育的改革,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成功率,提高了教育水平,实现了学与用结合的形式。通过化学的实践,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符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靖也.中职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8):207-208
[2]靳梅.翻转课堂有效提高中职校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案例分析[D].苏州大学,2016
[3]王健锋.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化工专业化学课程中的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第五篇:食品加工专业在中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实践
标题:食品加工专业在中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实践
内容摘要:经过历史的发展与现代科技水平的进步,当代社会对食品加工这一专业的要求也有着一系列相应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中职院校食品加工专业的教学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与实践。
本文恩对高职食品加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考核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一些讨论,指出在保留传统理论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加强现代化的实践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复合型高职食品加工专业人才。
关键词:食品加工专业;中职院校;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一、深化改革建立突出现代加工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往中职院校在进行专业教学当中的实践环节时候,往往总是专注于单科单练的教学模式。这种不够完善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单
一、综合能力不足。这种不够完善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足以培养出能够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为了打破这种教学与就业相互脱节的尴尬局面,一场大规模的教学改革的进行可以说是刻不容缓的。针对于此的教学改革将主要针对打破学科界限、在实践教学环节当中重点培养当代食品加工技术等方面逐步进行。
突出当代食品加工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加工内容的培训、课堂实践教学、实习操作等多个具体项目,是一门较比于课本理论教学而相对独立的教学项目。其考核方式相对于以往各专业科目也较为独立。
那么突出当代食品加工技术当中所说的“当代食品加工技术”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排除以往食品加工类专业课内容,还包括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食品生产器械设计等。
此外,突出当代食品加工技术教学还应充分突出开放式的实践教育方式。例如,„„
二、改革旧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以往的中职院校在食品加工专业的考核方式往往是以本门课程的鄙视成绩作为基本考核成绩,而学生在实践课程当中所取得的成绩则仅供参考。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显然是不符合当代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所以说,要改变当今食品加工专业在中职院校的教学方式,改变原有的考核制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总体趋势、适应专职岗位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中职院校食品加工专业的考核方式应逐步发展为集完善的理论知识与强化的实践能力于一体的模式。
(一)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里说的综合素质主要针对外语与计算机两门公共课程而言。因为,在当代食品进出口频繁的前提下,作为食品加工专业人员将会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信息技术与外国语言等公共学科知识的多重考验。作为一名制品加工专业工作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学习素质,并将其合理应用到食品加工行业当中去,才能够顺利达到食品加工行业对其所要求的标准。
(二)专业与职业接轨
专业学科要做到与市场之夜需求接轨。因为职业学校毕竟为社会培养专职技术人员的培训机构,学员的学习成果如果不能够与市场的人才需求相互契合,那么就是去了职业学校的实际存在意义。所以,学员在在校期间应对其日后工作所涉及到的诸项实践任务加以充分的实际训练,并积极努力考取日后就职所需的各类相关资格证件,以备日后能够将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岗位上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强化学生学籍管理制度
为保证流入人才市场的学员能够以更高的概率达到市场职位标准,校方应严格控制学籍管理标准。在技术学院统一标准的计算机应用、外语等级、专业技能考核以及毕业所需的其他各类校方要求达到的统一标准。
三、加强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不同于基础知识那样能够通过书本知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行解读,在实践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专业互动、通过实践操作加以学习的。因此,在实践课程当中,教师的存在起到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实践教学的改革事业应从教师这一环节做起。
(一)加强校内师资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
首先,校方应适时选派教师到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对当代新型食品加工技术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其次,校方还应积极鼓励任教教师深入到食品研究实验室、食品加工时间基地等实训基地进行进修,以提高教师在专业领域的知识素养。此外,校方还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各级组织的各类设计专业知识的学术研讨型会议,以接触更多专业观点。另外,校方还应尽量支持教师进行更高层次分学位深造,以为学校培养具备更高专业职业素养的人才。
(二)引进人才
培养本校教师虽然是一项很有成效的积累人才办法,但毕竟需要一定的经历时间。对此,适当的吸收引进外来人才也不失为一项为校方积累人才的良策。在这一方面,校方可以通过从相关食品加工企业聘请专职人员到校兼职担任在校学员专业课程的外聘教师。也可以通过积极吸纳各大高校本专业优秀毕业生来校任教等方法不断充实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
总而言之,实现一项教学改革是一件繁杂而又长远的重量级任务。尤其是在食品加工专业这一中职专业来讲,理论知识的更新、加工机械技术的发展等元素都对其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以食品加工职业实践教学为基本教学任务,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够将中职院校食品加工这一专业教学加以不断地完善、才能够更好地迎合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