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之第15课《荷兰的风车》教案设计
15、荷兰的风车
学习目标:
1、学会8个字国,会认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风车在荷兰人生活的重要作用,通过品读重点词句舍本体会荷兰人对风车的喜爱,感悟荷兰人的聪明才智。
4、学习作者事物的功能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作者拟人化的表达方法。
5、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功能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作者拟人化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边讲讲边读边想,从而对风车“最大’”最忠实”的作用有较深的理解,对作者热爱赞美风车的思想感情也会有较深的感悟。教学准备:胶片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荷兰的风车给人们带来那些帮助呢
二、初读课文
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主要写风车和人类的那些关系?
三、读后检查:
1、指名交流原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并讨论有关字词的意思。
2、指名交流。
四、学习2-3自然段。
1、自由朗读2-3自然段:风车在荷兰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全班交流,品读关键的句子:“因此,虽然荷兰世世代代都要受到大海的威胁,但是有了风车,仍然能够不断发展生产,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发达国家。”
大海怎样威胁荷兰的?了解荷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风车是怎样帮助荷兰人发展生产的?
勾画句子,讲议交流,指导朗读,体会风车勤勤恳恳、无怨无悔的品格,感受作者对风车的喜爱与告状赞美之情。讨论、小结,了解拟人化写法的妙处。
3、荷兰人是怎样赞美风车的?为什么称“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品读句子:“上帝创造了海洋,荷兰人创造了陆地”,体会荷兰人发挥聪明才智,奋斗努力,借助风车像上帝一样创造了奇迹的自豪感。
品读句子:“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说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4、教师小结写法(抓事物作用方面的特点,有拟人化的手法写作的方法)和学法(抓关键词句学习的谅方法)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第一段的学习,知道了风车在荷兰人的工作和生活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继续来了结风车和荷兰人的关系
二、导读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画出说明风车是荷兰人最忠实的朋友的句子。
2、指名交流。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2、荷兰人怎样喜爱风车?通过朗读课文原句来告诉大家。
3、从“看来荷兰人把风车当作自己家庭的一分子了”一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教师小结:风车的辉煌历史和他的奉献精神是荷兰人
努力奋斗的精神写照,人们像看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护它、打扮它。
5、人们会怎样歌颂“风车”?启发写话,集体交流。
6、回读课文第1自然段,提升学生对“标志”的深刻认识。
15、荷兰的风车 板书设计:
功臣
标志 朋友
一分子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下册 15《荷兰的风车》教案 鄂教版
15《荷兰的风车》
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会认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2.3自然段,了解风车在荷兰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品读重点词句理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以及荷兰人对风车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4、理清课文脉络层次,了解作者拟人化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风车是荷兰的功臣。
2、理清课文脉络层次,了解作者拟人化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内容:
《荷兰风车》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话题激趣,1、在那遥远的欧洲西部有一个美丽而浪漫的国度,那里的木鞋小巧精致、色彩鲜艳,郁金香的花香弥漫空气之中,喷香的奶酪吸引无数游客。她就是——(板书:荷兰)人们常把荷兰称为“风车王国”,荷兰人和风车结下了不解之缘。(板书:风车)谁来读读课题?
2、瞧,课题将一个国度的名称——荷兰和一个事物的名字——风车并列写在一块儿,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那样的密不可分。谁再来读读课题?(嗯,读出了她们间的亲密关系)好,全班一起再美美地读读课题吧!
3、习作畅想:(师述)《荷兰风车》,如果你带着这样一个写作主题走进那美丽的国度,你会写些什么呢?(你们的想法都很好,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热爱生活,创作出来的习作一定很棒!)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领略那独特的风景,开始我们的浪漫之旅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88页平放,看看预习提示:
①自由地朗读课文,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
②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荷兰风车,表达了。2.、课文读通顺、流利了吗?哪个小组来汇报汇报生字词预习的情况。海湾 肥沃 陆地 笼罩 偷懒 减少 歌颂 洗刷 填充 威胁 琐事 一分子 磨麦 我发现:分和磨是多音字。我要提醒:沃和罩字的写法。
3、生字词大家学习得不错,相信课文大家也读懂了,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荷兰风车 在荷兰人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表达了人们对风车的喜爱之情。
4、从你的发言中,老师看出课文你预习得不错,那么老师想问问你:课文有没有一个自然 段就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他的观点大家同意吗?是的,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紧扣课题,全 文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这段话写的,它是课文的(总起段),它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最近我们学习的很多课文都采用了这种写法。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吧。)
ppt出示句子:
我们看到风车,就会想到荷兰;而谈起荷兰,也马上会联想到风车。风车已经成为荷兰的标志了。
(1)师生配合读,我们看到风车,(就会想到荷兰);而谈起荷兰,(也马上会联想到风车)。风车已经成为荷兰的(标志了)。板书(“标志”)那么,标志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用给标志换近义词的办法来理解理解?就像长城是中国的标志,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风车已经成为荷兰的标志了。
(象征作用和代表意义)(象征或代表)
(2)来,让我们读好这段话,告诉所有的人:风车就是荷兰的标志吧!
(3)既然风车是荷兰的标志,那么风车在荷兰人心里一定占有重要的地位,意义非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2—5自然段,看看在荷兰人心里,都把风车当作了什么?把关键的句子画下来。
(4)交流出示句子:
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就是在写这个意思呢?)
风车可以说是荷兰人最忠实的朋友。(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写的这个意思呢?)
看来荷兰人把风车当做自己家庭的一分子了。(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写的这个意思呢?)板书: 最大的功臣
标志 最忠实的朋友
家庭的一分子
小结学法:瞧,我们不难发现,《荷兰风车》这篇课文就是围绕这几个重点句来写的,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三个意思把课文分成四部分。今天,我们围绕课题,用抓中心段,抓重点句的方法,迅速把一篇文章的层次理清楚了,多么实用的学习方法呀,今后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哟!
四、讲读课文2.3自然段,理解风车是荷兰的功臣
1、过渡: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话,课文中说风车是最大的功臣。那,什么是“功臣”呢? 我们不妨用拆词法理解理解吧:“功”指立功,“臣”指大臣。在古代一般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对国家有着立国之功的人才能有这份殊荣。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边思:荷兰人为什么称风车为最大的功臣? 学生交流引出句子:ppt出示:
1、因此,虽然荷兰世世代代都受大海的威胁,但是有了风车,仍然能够不断发展生产,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国家。(学生谈体会;师:你找的真准,帮助荷兰发展生产,建设国家,这的确是风车成为功臣的重要原因)老师不明白:荷兰世世代代都受大海的威胁,但是有了风车(帮助荷兰人干什么呢?)才仍然能够不断发展生产,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国家。引导学生说出风车可以排水,帮助荷兰人创造陆地,建立了生息家园。正像课文中说得那样:
2、ppt出示: 荷兰的西部都在海平面以下,“荷兰”就是“低地”的意思。几百年来,荷兰人就用筑坝.排水.填海等措施来和大海抗衡,把海湾变成肥沃的土地。
濒临大西洋的荷兰人,随时随地都要和大海抗衡,这里我们去了解一下荷兰特殊的地貌吧,请大家看一则补充资料:PPT 补充资料: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洼之国,国内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三分之一国土海拔不到一米,随时可能被大海淹没。就在这危难的时刻,聪明的荷兰人发明了风车,风车最 2
大的用处是排水,而此时风车就像一位勇士一样挺身而出帮助荷兰人和大海抗衡,聪明的荷兰人就用筑坝、排水、填海等措施,最终把海湾变成了肥沃的土地。(学生接:肥沃的土地)看了这则补充材料,你又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荷兰人利用风车排水,帮助创造陆地,建立生息家园。风车真是功臣啊,难怪荷兰人常常自豪地说(指多名学生朗读)(齐读)荷兰人常常自豪地说:上帝创造了海洋,荷兰人创造了陆地。”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2、过渡:那么风车是怎样帮助荷兰人与大海抗衡排水立功的呢?自己先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勾画风车排水立功的句子,再小组交流分享,最后建议大家采用抓重点词语体会和有感情朗读等形式汇报交流。小组学习汇报:
Ppt:不管是阳光灿烂的白天,还是黑暗笼罩的夜晚,风车从不偷懒,总是不停地把低地的积水抽到运河或人工湖里去。
(1)你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能抓住重点词谈谈吗?(紧扣“不管……还是……总是”关联词语和 “从不偷懒 ”“不停地”这种拟人手法,体会风车的勤劳、负责任、有毅力等)(2)从这组关联词语我们感受到风车的勤劳;同时,作者笔下的风车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排水工具,而是一个活生生勤劳的人!这种拟人化的表达方法都让我们感受到风车的勤劳、负责任和坚持不懈,它真不愧为荷兰最大的功臣。
(3)我们可以想象:阳光灿烂的白天,还是黑暗笼罩的夜晚,风车都在不停地排水,让我们一起带着赞美之情读读这句话吧!
过渡:咱们接着交流风车排水立功的句子吧。
Ppt:大大小小的风车一起工作,一起努力。它们从来不会夸耀谁的功劳大,也不会计较谁出的力气多。(1)、学生扣住:“一起工作,一起努力”体会风车的团结;扣住“不会夸耀,不会计较”体会风车默默奉献、任劳任怨。(2)、这句话仍然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让我们像风车一样,团结一心,读好这些句子吧,你们的朗读是对风车的最高赞美。
2、如果在荷兰,风车不排水了,会有什么后果?(教师补充资料)
补充资料:在荷兰,如果所有的排水工具休息三天,仅仅只是三天,将有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被海水淹没,淹没的面积相当于两个武汉市的面积。学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读起来,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风车,世世代代都受到大海威胁的荷兰,才能不断发展生产,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发达国家。所以,作者在课文2、3自然段要强调的意思是:(读)荷兰人常常自豪地说:上帝创造了海洋,荷兰人创造了陆地。”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师述:如果说风车是荷兰的功臣,它勤劳、负责、团结、任劳任怨的精神令人敬佩,其实,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风车精神也是荷兰人精神的写照!荷兰人坚持不懈、热爱创造,用风车战胜自然,构建生活乐土,营造生息家园,让我们带着对风车的喜爱之情,对荷兰人的敬佩之情,齐读课题。
结束语:风车不仅是荷兰的功臣,它还是荷兰人最忠实的朋友和家庭的一分子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五.作业:
1、完成15课生字词的书写。
2、此时此刻,你一定想对荷兰最大的功臣——风车说点什么,把你们想说的写在课本上。
第三篇:四年级语文下册 8《熟能生巧》教案 鄂教版
8《熟能生巧》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0个词语。2.能划出描写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再说出一个熟能生巧的事例。)
4.知道武士的百步穿杨箭术和卖油翁滴油不沾的注油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卖油翁的言语和行动达到熟能生巧是教学的重点。
2.难点:通过教学卖油翁的熟能生巧,体会到要想练就绝世技术,必须做到“恒心、专心、苦心、虚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射箭、百发百中、佩服、举世无双、确实、得意洋洋、目瞪口呆、恍然大悟
2、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陈尧咨 卖油老人(板书)二.自学课文,重点感悟。
(一)学习1——5自然段
1、快速的读1——5自然段,把上节课勾画描写陈尧咨的句子作上批注。
(1)、在你的印象中,陈尧咨是个怎样的人?(箭术高超)
(2)、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出示课件)
(3)、小结:陈尧咨的箭术如此高超,难怪人们都说他的箭术举世无双。
(4)、陈尧咨除了箭术高超外,他还是个怎样的人?(骄傲自大)
(5)、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出示课件)
(6)、小结:我们通过对陈尧咨心理活动的描写、神态的描写,语言的描写,体会到他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
(二)学习6、7、8自然段。
2、默读第6、7、8自然段,把描写卖油老人动作的词语圈出来。(1)、描写卖油老人动作的词。出示课件
(2)、从这些动词中感受到什么?(老人的动作非常熟练。)板书:熟能(3)、卖油老人的技术如此熟练,是怎样炼成的?板书(恒心)
(4)、在卖油老人持之以恒的练习后,他的技术达到怎样的境界?出示课件 板书 生巧(5)、卖油老人能够练出如此高超的技艺靠的是什么?板书(专心、苦心、虚心)(6)、看到卖油老人技艺如此高超,陈尧咨心里暗暗惊叹。他惊叹什么?
(7)、卖油老人的技术如此高超,他的态度是怎样的?(淡淡地)从中体会到什么?(谦虚)
(8)、卖油老人的技艺高超,他的态度确实谦虚平和。我们可以从他面对着陈尧咨前后不同的态度感受出来。出示课件
(9)、文中两个人都身怀绝技,但是一个骄傲自大,另一个却谦虚平和。分角色朗读2— 1
—7自然段。
(10)、看到卖油老人利落的动作,听了老人这番话,陈尧咨恍然大悟,他悟到了什么?(11)、小结:针对这两个人的技术,可以用一个什么成语来概括?(熟能生巧)沿用这个成语,我认为陈尧咨的技术只能称为熟,卖油老人的技术才能称为巧。熟和巧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其间还有一定的距离,陈尧咨要想把十中八九的熟练到百发百中的巧,他还要做到什么?(恒心、专心、苦心、虚心)
三、全文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熟能生巧》这篇课文,相信大家对这个成语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要想从生疏到熟练,从熟练到大巧之境,都必须做到恒心、专心、苦心、虚心,卖油老人沥油如此,陈尧咨射箭如此,我们的学习更应如此。
四、拓展延伸。
1、《熟能生巧》来源于文言文《卖油翁》,文言文语言简练,但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出示课件。
2、学习了这篇课文,我向同学们推荐著名作家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里面刻画了19位绝世奇人,他们各拥有怎样的本领呢?你们读读就知道了。
五、作业设计。
1、文中有一些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比如“熟能生巧”。找一找,抄下来,选两个词语造句。
2、回家阅读小说《俗世奇人》。板书设计:
熟能生巧
陈尧咨 卖油老人
孰能 ———————————————— 生巧
恒心 专心 苦心 虚心
第四篇:语文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
鄂教版语文第八册
执教者: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三篇讲读课文《少年》、《小松树》、《小溪流的歌》,一首古诗《游园不值》和一个语文乐园。
课文有的描写了充满希望的少年时代,有的描写了“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志向,还有的讲述了不断冲破阻碍,不断成长的精神。通过学习这组课文,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也能体会到充满希望的少年是要不断进取才能不断成长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美,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逐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逐步感受到需要不断进取的精神。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作者在表达顺序上和用词造句上的特点,学习表达方法。少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诗歌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即领悟少年的朝气蓬勃、雄姿英发、充满希望、充满斗志,激发学生的自豪之情。
3、学习文中的表现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读中学写;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仿写,抒发自己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诵诗歌;学习生字词;理解少年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少年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整体感知
1.激情导入:新的一年来到了,你们又长了一岁,今年你们多大了?如果说以前我们还可称为“儿童”的话,从今年起我们要自豪地说:“我们是少年”。(师:板书
1、少年)这是著名的诗人臧克家写的一首诗。2.初读课文,自学思考: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提示:看看诗人把少年比作了什么?)
(3)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3.小组交流
二、灵动生成 明确问题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重点指导字形:嫩
2、分小节读。
3、这首诗主要写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写少年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特点。用段意归并法)
4、指导、梳理疑难,明确目标:少年有哪些特点?
三、主动探究、多向互动
1、自学第一节,思考:这一节写了少年什么特点?圈点、勾画、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这一节把少年比作了什么?“六七点钟的太阳有什么特点,从中体会到什么?(充满幻想、希望)
(2)将“冒”换成“升”行吗?为什么?(体会蓬勃向上的特点)
(3)感情朗读,读出朝气蓬勃的语气。
四、紧扣关键 拓展训练(1)作者是怎样写出少年朝气蓬勃的特点的?(先比喻,再写出这个事物的特点)
出示:少年——像(什么),(怎么样)(2)模仿这个句式写一句话。
五、作业设计
1、抄写、听写生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理解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仿写诗句;
一、复习导入
少年在诗人臧克家的眼中是什么?
二、主动探究 多向互动
1、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自学2——7节,出示思考题:2——7节分别写出了少年什么特点?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第二节 从“万仞”的高和“源泉”“哗哗”的生生不息体会奋勇向前的冲劲。
第三节 从 “嫩绿”“茁壮”,你仿佛看到什么景象?体会到什么?(勃勃生机)
第四节 抓“小鹰”“翱翔”,谈谈自己的远大志向。
第五节 抓“乳虎”“猛冲猛撞”感受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毫无畏惧和斗志昂扬)
第六节 抓“刚磨好的刀刃”比较句子: 少年——像刚磨好的刀刃,发出闪闪的亮光。
少年像刚磨好的发出闪闪的亮光的刀刃。
少年像刀刃。
哪句好?为什么?(像刚磨好的刀刃有什么特点?)(体会锐气十足 大有作为)
第七节 是比喻句吗?“英秀”是什么意思?体会到什么?(赞美、寄予希望)
三、|回归全文 整体感知
(1)将诗中的“少年”换成“我们”大声读一读,你一定会感到非常自豪。(强化朝气蓬勃、奋勇向前、勃勃生机、志向远大、斗志昂扬、锐气十足)
(2)全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句式一样,比喻手法)
出示:少年——像(什么),(怎么样)
四、紧扣关键 拓展训练
读了这首诗,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试着仿写几句。
少年是一首歌 一首高昂的歌 一首充满活力的歌 让人听后陶醉其中
少年是一朵花 一朵正在开放花 一朵火红的花 让人看后满心喜悦
少年是一首诗 一首动人的诗
一首激情的诗 让人读后青春焕发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少年是祖国的希望 让我们共同来努力 创造美好的未来
五、作业设计
1、背诵全诗。
2、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仿写诗句。板书设计
1、少年
太阳 蓬勃生机 源泉 奋勇向前 小树 勃勃生机 小鹰 志向远大 乳虎 斗志昂扬 刀刃 锐气十足 人中的英秀,未来的希望
2.小松树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6个生字,会认4个字,学习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
3、让学生懂得追求是前进的动力,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
过程与方法:小松树的成长书上以文字表述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递进的关系,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明白追求是前进的动力,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成就的人生道理。
教学重点:感受小松树四次生长的阶段性,领悟文字含义。教学难点:结合生活理解文章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2自然段,理解小松树第一次长高的动力是什么?
教学重点:理解文段含义,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 教学难点:理解小松树第一次长高的动力是什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整体感知
1、松树是大家常见的树木,通常会长得很高,有的甚至高耸入云,是什么促使小松树越长越高,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一棵小松树的成长历程。
2、初读课文 自学思考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
二、灵动生成 明确问题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重点指导字形:矮 越
反馈资料查找:龙骨草、蕨菜、蘑菇
2、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段意归并法:从小松树的4次生长过程去归纳。)
3、梳理疑难,明确目标:
小松树为什么能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从中明白什么道理?
三、主动探究 多向互动
师:小松树为什么能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从中明白什么道理?
1、自由朗读1—3自然段,思考:小松树那么嫩那么矮,看到比他高得多的龙骨草,心里怎么想?从中体会到什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巴不得”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好奇 渴望长高的迫切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和第2自然段。
四、作业设计 形近字:
龙()苍()蘑()菇()艳()辽()尤()沧()磨()茹()耕()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习另三个成长过程,理解“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联系生活谈感受。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谈感受。
一、主动探究 多向互动
1、师:小松树为什么能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从中明白什么道理?
2、学习3—11自然段
(1)自读3—11自然段,思考,小松树每个阶段长高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3——6自然段
A、想象看到的美景,体会当时的心情。B、既然这样已经看到了这么多的美景,为什么小松树还要想长高?从中体会到什么?(积极向上 不断进取)从“并不满足”“寻思”“巴不得”体会。C、有感情朗读小松树思考的句子。*7——10自然段
A、小松树又长高了,这回他看到了什么?(有感情朗读)
比较句子,说说那一句好,为什么?
望得更远,还是森林,森林,森林„„
望得更远,还是森林。
B、他为什么还想长高?怎么做的呢?从中体会到什么?(积极向上 不断进取 不断追求)*11自然段
1、小松树已经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了。想象一下,这时的小松树望见了什么?
2、、从小松树的生长过程中,看出他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那么你明白了它已成为森林中最高的一棵树的原因吗?
3、、他终于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联系生活理解)a 如果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想?
b 《登鹳雀楼》中那句话与这句话的道理差不多? c 结合课文和生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d 感情朗读这句话。
二、回归全文 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通过一个童话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道理,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两方面,以突出这个道理。(看到的、想到的)
2、仔细关注第4自然段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三、紧扣关键 拓展训练
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描写自己在校园、公园和其他地方看到的景物。
板书 后面有什么 巴不得 一下就 小松树 并不满足 又有些什么
还有什么 不停留
(积极向上 不断进取 不断追求)
只有站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小溪流的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读懂童话、体会本文的主旨、并能结合现实社会理解“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沉船”等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理清文本线索,结合现实社会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事物锁蕴含的象征意义。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
教学重点:识记本文字词,能流畅地有感情的诵读课文。能读懂童话、体会本文的主旨、并能结合现实社会理解“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沉船”等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能读懂童话、体会本文的主旨、并能结合现实社会理解“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沉船”等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1-3自然段,了解小溪的特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溪流唱的是什么歌吗?有一位“童话爷爷”写了一篇童话《小溪流的歌》(板书)告诉了我们,想不想读一读了?先让我们来认识这位九十岁的“童话爷爷”呢?(展示作者介绍)
2、初读课文 自学思考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
二、灵动生成 明确问题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多音字:磨、吓
重点指导字形:耍、卵
2、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小溪流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段意归并法)
引导: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哪些事物?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顺势理清条理。
3、梳理疑难,明确目标:小溪流有什么特点(小溪流唱的是什么歌)?从中明白什么道理?或归并为一个问题:从小溪流不断唱着歌向前奔流中,我们感受到什么?
三、主动探究 多向互动
师:从小溪流不断唱着歌向前奔流中,我们感受到什么?这节课学习1-3自然段。
出示问题:从小溪流不断唱着歌向前奔流中,我们感受到什么?默读1-3自然段,圈、点、勾画、做批注。
1、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第二自然段
(1)从中感受到小溪流什么特点?从哪儿感受道的?(快乐、活泼、可爱、勇往直前)
“不分昼夜”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体会到什么?
(2)是啊!你们听,这条热情、活泼、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小溪流正唱着歌从山谷里奔跑出来,他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山谷里不断响着小溪流唱歌的回声。太阳公公出来了,它向小溪流微笑,小溪流呢?跟太阳公公打个招呼吧!(生:太阳公公!您好!)太阳公公回家了,月亮婆婆出来了,月亮也向他微笑,小溪流向月亮婆婆说:(生打招呼)小溪流不断向遇到的朋友打招呼,对他们说:(生回答:您好!您好!)第三自然段
(1)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并指导朗读。要学生读出小溪流是很活泼调皮的特点: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痒痒、几个词语要重点突出,小溪流的顽皮,可爱,要让学生读出来。
(2)这一自然段有什么写作特点?(总分式、抓动词、用“一会儿”句式)四|作业设计:
1、写生字词。
2、造句:一会儿„„一会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学习课文,感受小溪流的精神,从中明白道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到小溪流的特点,并学习了1-3自然段,感受到小溪流活泼调皮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感受小溪流的特点。
二、主动探究 多向互动
出示问题:从小溪流不断唱着歌向前奔流中,我们感受到什么?默读4-20自然段,圈、点、勾画、做批注。
1、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第4自然段
(1)学生谈感受:从“轻轻、一股劲儿、清亮清脆”感受勇敢、活泼。
(2)感情朗读。
第5——10自然段
(1)请你们读一读枯树桩和小草的话,你们觉得他们怎么样?(联系社会理解象征意义:没有信心)(3)再来读一读小溪流的话,你们觉得小溪流又怎么样呢?(勇往直前的决心坚定)
(4)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这里的对话(请两组学生)
(5)小溪流说他不能停留,他去干嘛了呢?(生回答)
瞧!一转眼,小溪流就把他们丢在后面,村庄里有水磨在等着他去转动呢!
6、写作手法?(语言描写、人物对比突出小溪流特点。)
第11——12自然段
(1)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渐渐地,又有许多别的小溪流来跟他汇合,小溪流长大了,成了小河,这时又有什么新的发现?(精力充沛 勇往直前)
(2)感情朗读:读好动词和气势。第13——20自然段
(1)交流对小溪流和乌鸦的感受,从哪儿感受到的?(倔强、坚定、调皮、可爱和不思进取)(2)分角色朗读。
(3)第19 自然段省略号省略了什么?(4)齐读20 自然段。
三、回归全文 整体感知
1、从小溪流不断唱着歌向前奔流中,我们感受到什么?(小溪流的特点;明白一个道理)
2、小溪流唱的是什么歌呢?
3、写作特点:童话故事、全文总分式、对话、语言、动作描写。
三、紧扣关键 拓展训练
练笔:小河长大后还会有那些经历?模仿课文中的一个部分,用童话的形式,抓细节描写,突出小河的特点。
四、作业设计
1、《语文课堂作业》语段练习。
2、有感情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3、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
小溪流 石块
枯树桩
枯草
乌鸦
活泼可爱 勇往直前
古诗诵读
知识与技能: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了解古诗的叙述顺序,学会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作者访友未成却还高兴的豁达情怀。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从诗句的联系中体会《游园不值》所表达的访友未成却还高兴的豁达情怀。
教学难点:根据诗句想象《游园不值》描绘的访友未成却还高兴的豁达情怀。教 具:音乐磁带。课 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导入:
1、复习古诗:《别董大》。
2、师:大家背得真好,今天,我们将再来学一首古诗《游园不值》。板书课题。
3、指读,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师:经过昨天的预习,相信大家一定都会读这首诗以及诗中的生字了。谁能读给大家听听?
1、指名读。评读:字音(准?)、节奏(合理?)。
2、师:这首诗讲了什么?
4、指名说。
5、师生小结:宋朝诗人叶绍翁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怀着愉快的心情匆匆到好朋友的家里,但他来到朋友家门前,却发现朋友不在家。
三、尝试自学,导读理解。
1、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每一句诗的意思,再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不懂?
2、学生自读思考。
3、小组讨论,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互相解决疑难。
4、指名汇报:“谁来汇报你的自学成果?”
5、指名答。
第一行诗:重点理解:应怜:应,大概。怜,爱惜。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第二行诗,重点理解: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柴门
6、置疑问难:
7、指名置疑。
8、师生讨论。
9、师小结。
10、连说诗意。
11、生试说练习。
12、指名说(正确、完整)。
四、引导想象。
1、师:自由朗读古诗,结合插图,把整个画面想生动、想具体。
2、生自由想象,可读,可说,可画。教师巡视。
3、指名汇报:说、画。
4、指名感情朗读。(流利,抑扬顿错)
5、师生配乐读诗。
五、运用、作业设计
1、出示生字词,指读生字、生词,指导书写。
2、生书写生字。
六、板书:
语文乐园
(一)知识与技能:读记常见基本词汇及格言警句练习;阅读及口语交际;习作练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记让学生积累相关语言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从小要有远大的志向。教学重点:积累语言的练习教学难点:作文练习。教 具:投影片。课 时:1+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记常见基本词汇及格言警句练习;
2、阅读练习。
3、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积累语言的练习。教学难点:积累语言的练习。教 具:投影片。课 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训练:
1、师: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乐园
(七)。首先看看读一读的训练,你们能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吗?试试看。
2、学生自读,自己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3、指名朗读。
4、指名说对这些词汇的理解。
5、齐读。
二、读一读,说一说:
1、师:我们再来看看“读一读,说一说”,试试看,你会说吗?
2、生自读。
3、指名读。
4、齐读。
三、写一写,背一背:
1、师:我们再来看看“写一写,背一背”,试试看,你会读吗?
2、生自读。
3、指名读。
4、指名试着说说这里每一句话的意思。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5、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6、学生互背,互查。
7、指导学生抄写。
四、阅读练习:
1、指名读题,生思考: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自读,思考。
3、指名回答。
4、齐读短文。
五、探究与发现:
1、师:我们刚学过的《小松树》中的两段,谁能来读一读。
2、指名读句子(读一读)
3、结合刚才的短文,和我们的生活实际,讲一讲你还在哪儿听到过这样的文句。
六、口语交际。
1、师:你想参加班干部竞选吗?你怎样说,才能让同学们投你一票呢?今天,我们将进行这项口语交际的训练。
指名读题,生思考:要求是什么?
2、师说要求:
a.先在小组里充分讨论,再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最后评比。
b.把话讲清楚,语句要通顺。
3、尝试组织思绪:
a.师:请大家自由思考,想一想你要怎么讲。b.学生自由思考。c.小组交流,教师参与。
4、全班交流:
a.师:现在,请已经想好的同学来和我们大家交流交流。
b.指名学生发言。
c.学生评价。(条理、通顺)
d.教师小结:希望大家以后能经常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把自己训练成能言善道的人。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背警句。
3、预习作文。
作文(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我不„„。”
2、尽量把内容说具体。教学重点:尽量把内容说具体。教学难点:尽量把内容说具体。教 具:投影片。课 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师:同学们,你有不愿意做的事吗?你有不同意某种观点的时候吗?
2、指名说。
3、师: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心里话。
二、引导审题。
1、指名读题,学生思考作文要求。
2、指名说要求。
3、师小结,板书:
内容:我不„„。要求:具体。
三、交流观察所得。
1、师:说说你最想向别人介绍的方面?
2、生自由思考。
3、指名汇报。
4、师生评价:是否符合要求?
四、说话练习。
1、师:试试看,能不能用几段通顺的话说一个例子。
2、学生自己练习。
3、同座交流。
4、指名说。
5、师生评价:是否通顺?是否具体?
6、师生帮助修改。
五、作业:练习说几段话。
六、板书:
作文(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我不„„。
2、按一定顺序写话,要具体,通顺。
教学重点:按一定顺序写话,要具体,通顺。教学难点:按一定顺序写话,要具体,通顺。教 具:投影片。课 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
师:上节课,我们已互相交流了我们的心里话,并进行了口头描述,现在,我们要用自己的笔来描绘。
二、练习成文。
1、学生练习独立习作,师巡视指导。
2、自由默读,修改。
3、指读文稿。
4、师生评议,修改。
5、自己再读文修改。
三、作业:
1、完成草稿。
2、预习新课。
四、板书同前。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鄂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鄂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
件www.xiexiebang.com 课
题
7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具学具
环
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寓言吧,说说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则寓言。
板书:滥竽充数。
3、字典理解“滥”“竽”的意思及注意读音和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范读课文。
要求:认真听,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3、默读课文。
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4、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确定:
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的?
后来他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
1、学习1——2自然段
轻声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和重点词。
投影片出示: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a指名读句子
b你怎么理解“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
指导朗读,体会南郭先生是怎么“混”的。
思考讨论:南郭先生这样混,为什么没被发现过呢?
结合上文理解“讲排场”
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学习3、4自然段
轻声读3、4自然段,划出重点句和词语并理解。
指名读3、4自然段
a“这个消息”是指什么?
b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c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创设情境表演:南郭先生要逃走,遇到了吹竽的同行,这时两个人会怎么说?(学生表演后评议)
4、假设同学们碰到了南郭先生,会怎么对他说呢?(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的事或人?说一说。
2、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宣王
必三百人
混
缗王
一一听之
逃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08熟能生巧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
2.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
3.能正确地默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4.懂得要掌握任何一种本领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回答课后第1题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具学具
环
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10个生字,初步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1解释成语,揭示课题。
说说这篇课文是讲什么的。
谁能说说“熟能生巧”中的“熟”“生”“巧”分别是什么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2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自由读课文,思考:
①课文是用什么来说明这个道理的?
②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几个?主人公是谁?故事的主要内容讲什么?
同桌讨论思考题①、②。
请差、中、好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默读课文,完成作业:
①划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②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自学交流,教师点拨。
①读生字卡片,重在正音。几个容易读错的宇:翁,嗖,沾,啧
②按顺序出示10个新词,请学生自愿站起来读一遍,然后说说这些词的意思。一个学生一次说一个词,其余学生认真听,然后对前面同学的解释进行评议。
③让同桌同学互改作业本1、2、3题。
4讲读第1、2、3自然段。
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课文后第1大题的第 小题:从哪里看出武士箭术很好?围观的人和卖油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分别在书上划出表示围观的人和卖油翁的态度的句子,完成下面表格的上半部分。
谁有什么本领怎么议论
围观的人武士卖抽翁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交流。
按照下面格式,用一段话说说自己填的内容。
有一位武土能。围观的人看后。武士自以为。而卖油翁,却说。
练习反问语气的读法。
①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武士自以为“很了不起”?
②用反问的语气读这一自然段。
5.作业。
抄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
第4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4、5自然段。
2.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
3.懂得要掌握一种本领离不开长期实践的道理。
教学过程
1.复习。
读生字、新词,说说词义。交流第4题。
说说上节课在表格上填写的内容。
2.默读第4、5自然段。
带着课文后第1题第小题的问题,默读第4、5自然段,完成表格后半部分。
互相交流。按照提供的格式说说可填的内容。
3.默读全文,划出描写武士和卖油翁动作非常热练的句子。
自读自划。
小组交流。
课堂交流。请一两位学生表演一下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的整个过程。比一比,看谁学得像。
集体读表示两人动作的句子。
4.完成《作业本》第5、6、7题。
5.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讨论:射箭武土和卖油翁各自的“绝活”是怎么获得的?
谁能举出一个热能生巧的事例?
6.选做作业:把一个熟练动作的完成过程写下来。教师可
表演一个动作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鼓励学生口头描述,最后写到《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09莫泊桑拜师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和莫泊桑的人物特点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和莫泊桑的人物特点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教具学具
胶片
环
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
2、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来,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
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读后检查:、指名交流原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并讨论有关字词的意思。
“酷爱、揣摩、烙印、孜孜不倦、滔滔不绝、直截了当”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四、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一、(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二、(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三、(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五、学习第一段、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莫泊桑从小酷爱写作,作品平常,心情焦急)
3、指名朗读。(读出钦佩、焦急的语气)
六、作业
抄写课后的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第一段的学习,知道了莫泊桑为了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怀着一种急切的心情拜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后来他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是因为他把福楼拜的指导牢牢记在心中的结果。
(1)、出示胶片: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
(2)、齐读
(3)、发问:莫泊桑把福楼拜的什么话牢牢记在心头呢?
二、导读第二段:、自由读第二段。画出你认为福楼拜所说的话中最关键的话。
2、指名交流。
(1)、“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A、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B、从“直截了当”这个词,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c、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2)、“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A、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B、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c、比较: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有好多东西可写。
D、这个自然段中一连用了9个问号,读法一样吗?
E、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指名朗读。
(福楼拜是一个既严肃又耐心的人)
F、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3)、“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A、福楼拜说的这句话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中你再次感受到莫泊桑具有什么特点?
B、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c、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
D、自由读第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觉得莫泊桑和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莫泊桑的表情,福楼拜说话时的提示语)
三、小结:
不难看出莫泊桑和福楼拜师徒二人一个是虚心求教,一个是直言不讳;一个是万般无奈,一个是循循善诱;一个是勤学苦练,一个是悉心指导。
板书:
板书设计
莫泊桑
福楼拜
虚心求教
直言不讳
万般无奈
循循善诱
勤学苦练
悉心指导
↓
↓
勤学
善教
引读: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更加,他从老师的话中懂得了,写作要
,,因此,莫泊桑终于写出了。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古诗诵读3
清明
教学目标、思想情感目标: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
涵。
2、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评论的写法。
3、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环
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雨打芭蕉》),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在周汝昌先生心目中“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比较:
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淅淅沥沥”
小结:揭示了春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体会“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新课标第一网
“行人”“断魂”: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和“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
”遥“
联想:《红楼梦》:”杏帘在望“
《小放牛》
揭示了”遥“的妙处: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想
”杏花村“
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
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
(二)、展示信息,引发思考
学生:各小组演示,汇报收集整理后的材料。其他学生记录和自己所收集不同的观点。
教师:总结评价,简要概括。
活动依据:开放式教学活动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从而让更多学生获得全面、主动、自由、和谐的发展。
(三)分组活动,构图绘画
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并通过投影仪展示(一般的班级可只谈构思,如艺术班幼师班可展示绘画的草图,烹饪班可进行菜式的设计。)
教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
活动依据:在课堂上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把“表达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拓宽语文学习的思路,把语文学习和专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创造的快乐。
(四)拓展探究,迁移提高
教师:展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生:找出这首诗的关键词进行评价,展开合理想象,口头描绘这幅图景。
活动依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课堂教学要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能。
(五)小结
教师提问:如何评价一首诗?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小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正是作者赏析这首绝句的两个角度。而这两点也是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角度。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正是通过塑造心物相契的艺术景象来表达情感,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抓住语言品味出景象的特点,进而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品出诗歌的”味外之味“。
3、一首好诗,要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想把握好诗歌形象,领会诗歌的不尽之意,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填补诗的空发觉诗的深层意蕴。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语文乐园(三)
教学目标
一、本次“语文乐园”包括“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口语交际”“习作”四部分。
二、“我来试试”的内容是读一读、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背一背。“读读背背”的内容是8个成语。本题要求学生积累的成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个成语中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
三、探究与发现部分,注意阅读要仔细。
四、作文要言之有物。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环
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我来试试
1、读一读,想一想。
对于表示看的词语,有很多。
看、瞧、瞅、盯
眺望、鸟瞰、仰视、左顾右盼、东张西望、还有许多词语,在表达上都有多样性,培养学生进行分类积累。
2、读一读。
8个成语,在感情色彩上,分成褒义与贬义。
前四个,是批评那些自作聪明的人的,后四个,是赞美那些踏实认真的。
3、写一写,背一背。
这一次的名言名句,既有古代文人的,又有现代科学家的。主要都是围绕,学习,要刻苦、读书,可以改变人来说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4、读一读
入木三分
阅读短文,要求学生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写出自己的感想。
短文主要写了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是怎样刻苦练习,以致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的。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思考:“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重视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引导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回答时,还要让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读完短文,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二、探索与发现
课本要求观察马车,富丽堂皇的,或者装饰简陋的。但是,这和我们同学的生活实际不相符合,因此,我改变为观察自行车。
观察骑自行车的人,在不同情况下是怎样行走的。晴朗时,风雨交加时,交通堵塞时,等等。还要猜测一下他们内心的想法。
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观察。
三、口语交际
购物
本次“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有条理地陈述事情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围绕春游钱给自己购物的事情为话题,通顺、完整、准确的描述购物的经过。
要使学生能展开讨论。特别是,要把每一种物品的作用顺便说出来。
第三课时
四、习作
我的观察日记
这次“习作”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进路生活中的观察对象。
形式上,用日记的形式。
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都在有趣的想象中展现出来,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以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
件www.xiexiebang.com